一、充分重视儿童玩具在物理教育中的附加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祝怀新,熊浩天[1](2021)在《澳大利亚幼儿环境教育政策探析》文中提出2019年以来,澳大利亚对于其有关幼儿教育的政策和法规进行了新一轮的大范围修改,环境教育作为澳大利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幼儿教育中也始终备受重视。在澳大利亚《幼儿学习框架》和《学龄保育框架》所给出的原则基础上,其幼儿环境教育坚持以儿童为核心,采用体验式学习、游戏式学习和探访式学习的多样实践策略,使儿童能够正确地认知环境、尊重环境、爱护环境。此外,澳大利亚通过严格的国家法规和《国家质量标准》,保障澳大利亚幼儿环境教育的发展质量,形成了完善的幼儿环境教育评价机制。
王妍[2](2021)在《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经济和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国家政策和影视制作行业的影响,我国乡村题材的影视作品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制作水平、内容创作和主题表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在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出现了反映这种社会巨变的思想主题和一系列从传统到现代转化的人物形象,其中最能体现时代思想和艺术变革的是乡村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其具有多元的意识嬗变和形象创新。从二十世纪三十代开始,乡村女性形象在中国影视艺术中是一个常见的形象。与中国乡村社会传统观念和五四新文化启蒙主义思想相纠葛,乡村女性形象具有传统与现代双重意识。新时代与旧时代的文化冲突、思想冲突以及大环境的变迁,都是女性形象变迁的原因。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题材电影和电视剧创作,在新时期同类题材创作的基础上,再次肩负起了反映社会变革和变革中的乡村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的历史重任,呈现出当下中国乡村社会风貌和乡村女性群像。她们是传统文化的现实载体,更是思想解放的主体。我们在梳理和评价这些形象鲜明的乡村女性形象时,不能不思考几个问题:她们在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她们与新时期姊妹们有些什么样的异同?她们的形象塑造具有哪些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作为观众和研究者我们要以什么样的视角去诠释这些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及其塑造方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努力在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影视作品中去寻找相关答案。从社会学和影视创作理论的角度分析并阐述新世纪以来乡村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和呈现方式,以表现对乡村女性群体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注。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大潮的惯性影响下,新世纪影视剧中乡村女性的形象也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以此其形象的变迁来印证中国改革开放的艰苦历程,并从中看到了乡村女性在人生价值观、道德取向、情感诉求等方面的变化。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乡村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女性的社会处境也发生进一步变化乃至分化。在市场化、都市化和网络化等浪潮冲击下,中国乡村社会结构、道德伦理、人生行为和家庭关系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其中乡村女性的身份、价值和命运的变化最为显着。以乡土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能够充分表征这种时代的新变化,另一方面也能够最适宜表达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对于当下的深层影响。不同于以往或从电影或从电视的单一形式和单部作品的角度分析乡村女性形象的常见方式,本文以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创作为起点进行纵向梳理、以作品中女性形象类型及其特征横向比较的全方位视角,力求从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发展演变和乡村女性形象谱系的延续中,去溯源乡村题材影视剧对乡土和乡村女性的重新审视和再塑造,同时从中探索新世纪中国乡土社会的变革及其引发的乡村女性社会地位、生活方式、职业身份、价值观念的变化过程。通过梳理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女性形象谱系及其人生历程,发现当下乡村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两大系列:一类是更加趋于开放和现代的乡村女性形象。她们接受了当代文明的洗礼,也留下了当代文明的伤疤。这类女性通过现实和网络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现代文明和都市文化,并给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她们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勇于挑战传统宗法观念和女性道德,争取自己应有的社会角色和家庭地位。这类女性形象包括乡村女干部、女性创业者和某些大学生女村官等。同时,在现代文明和都市文化的负面影响下,乡村女性形象也发生了现代性的畸变。她们从社会底层冲杀出来寻找自己新的人生之路,这是一种正常的人性需求。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将人性良知、自然身体和个人尊严都变成了改变自己命运的资本,金钱至上、自我中心、纵欲享乐成为其追求的价值观。当代乡村题材影视剧生动地刻画了这些堕落或复杂女性的形象,其中包括乡村女贪官、风尘女和留守情妇等。另一类是受传统道德影响和宗法观念迫害的传统乡村女性形象。中国乡村社会和农民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普遍和最持久的保守者,往往也是最终的受害者。由于乡村社会与现代文明的自然间隔,传统文化对于乡村女性的影响源远流长。这种影响培养和保留了中国乡村女性的传统美德,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表征,具有很高的道德境界和审美价值。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大量出现的贤妻良母形象是其中的代表,她们是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和好邻居。在商品化大潮中,这类形象和这种思想性格成为现实生活的东方女性的楷模,也成为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审美价值中最诱人的艺术魅力。与此同时,贤妻良母式的传统乡村女性形象往往是建构在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坚忍性格之上的,她们往往是传统道德的崇高者,又是封建道德的殉葬者。因此,除去正常的贤妻良母之外,在传统乡村女性中还有传统道德的牺牲品。新世纪以来,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城,成为一支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他们抛家舍业辛勤劳作,为城市建设和城里人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支队伍在新时期是人数寥寥的,而进入新世纪之后,迅速壮大,同时也就在乡村社会产生出另外一支数量众多的队伍—留守妇女。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塑造了许多留守妇女这一新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她们的人生处境在很大程度上重复了过去寡妇和弱女的命运。作品在描写这些人物形象时,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但同时也表现出将其与贤妻良母形象融合的模糊认识。当然,不能简单地将是否走出家庭或乡村作为新旧女性和觉醒蒙昧女性形象的划分依据,因为从新世纪现代社会的发展来看,家务劳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分工,家庭主妇或者全职太太也可能是一种新女性的形象。但是,在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这类的形象和观念还十分鲜见,可能就是因为乡村社会的现实状况和农民意识制约所致。论文在比较全面的对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类型进行了归类、界定的基础上,对于“留守妇女”“风尘女”等形象及其评价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解。这些问题与困惑不仅仅在影视作品创作中会遇到,而且还是“女性形象”在社会变革中必然面临的困惑。因此,以女性形象为理论出发点,将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影视作品创作为背景,探讨未来女性形象塑造的发展新途径,试图为影视剧中的女乡村性形象的创作及批评提出一点有价值的参考。在这两大类乡村女性形象系列之间,还有两种跨界性的女性形象,那就是靠近现代文明的大学生女村官和靠近乡村民间文化的农村“泼妇”形象。大学生女村官严格来说不属于乡村社会中人,但是其中扎根农村就业的女村官从身份和生活来说,具有了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新女性形象特质;而“泼妇”形象既有传统乡村民间文化的源流,又有现代文化的自我意识张扬。应该说,乡村现代女性中的这两类形象大多并不是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才新出现的人物,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新时期文艺中已经登场,但是,在新世纪同类题材影视剧中这些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和鲜明,而且这其中有的是新出现的女性形象。不同于二十世纪的乡村题材影视作品,新世纪同类题材的创作者具有了新的人学思想和美学理念,对于乡村女性形象的塑造手法更加多样,特别是受当代影视艺术观念和技巧的影响,在思想内涵上更加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元性,显示出新世纪中国乡村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性。而在艺术手法上更加注意融会新的视听语言表现方式,特别是将传统的现实主义写实手法与现代主义表现技巧相结合,运用色彩、声音、构图和音乐等多种方式的不同变化来刻画各种女性形象,创造了比以往同类题材作品中更加丰富的乡村女性形象。本文力图从个案研究和文本细读中梳理总结出乡村女性形象并全面地分析其影像作品背后深刻的文化意蕴,结合跨学科跨文化研究方法,将所研究的影视作品放置在新世纪市场化、城市化的叙事语境下,对其进行全景式的解读和阐释,并努力综合社会学、传播学、电影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方法,以尽量扩展当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文中专门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对于乡村女性形象塑造的不同艺术手法进行细致的分区,努力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女性形象建构进行艺术本体分析。新世纪以来的乡村题材的影视作品较之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用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新乡村的新风貌,也引起了全社会对乡村女性群体命运的关注。当然,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女性意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特别是在表达女性内在精神世界和人性的复杂性、丰富性方面还需要做更深入的探讨,进而塑造出具有文艺史价值的典型形象。
王佑镁,宛平,南希烜,柳晨晨[3](2021)在《实体编程促进计算思维发展:工具与策略》文中指出实体编程具有无屏幕、操作简单、编程指令实物化等特点,成为儿童计算思维培养的有效载体。该文从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编程教育形式出发,梳理国内外七种实体编程工具的特征与教育功能;结合相关案例,形成五种面向计算思维发展的儿童实体编程教学策略,包括编程主题生活化,编程任务细化分解、融合STEAM跨界素养、编程过程具象化、游戏化互动教学;并对我国儿童编程教育提出相关建议,为人工智能时代我国儿童计算思维的培养提供参考思路。
刘嘉怡[4](2021)在《幼儿动作发展视角下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幼儿园在其生活中占据巨大比重,它是幼儿发展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机能的场所。本文通过对幼儿园环境空间基本架构的了解,将研究范围定在幼儿可以自由出入并鼓励其主动进行身体活动行为的空间,以基本动作能力为基础,以游戏为中心,旨在促进儿童动作的发展。为幼儿园提供理想的环境空间,营造出和建筑物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玩耍环境,给予幼儿丰富的“动作”体验,从微观型的“动作”积累,逐步形成宏观型的“动作发展”。本文对于幼儿园环境空间的研究着重在环境空间功能属性上,立足于动态系统理论、可供性理论以及生活空间理论,通过幼儿游戏与幼儿动作发展的关系、幼儿园环境空间与幼儿动作发展的关系,并结合相关的实际案例,从多个角度总结基于幼儿动作发展的环境空间设计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提供不同动作体验的丰富环境,而幼儿越来越通过各种活动和游乐设施来拓展他们的动作经验。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幼儿动作发展和幼儿园环境空间相关的研究现状,以及简单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二章,从动态系统理论、可供性理论以及生活空间理论中,阐述基于动作发展的环境空间的理论基础。并且,从幼儿游戏与动作发展、幼儿园环境空间与动作发展的关系问题进一步展开阐述。第三章,基于对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认知,对以幼儿动作发展与环境空间之间的关系,继而分析国内外的幼儿园案例,通过案例归纳整理,对案例进行图解分析,图解总结空间类型、游乐构件图解,为后续策略总结以及设计实践提供可靠的现实依据。第四章,对基于幼儿动作发展的幼儿园环境空间进行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进行图解总结。第五章,根据上以章节所提出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进行工程实践,进一步证明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董铱垚[5](2021)在《基于联觉体验的交互式儿童玩具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小禹[6](2021)在《农村大班幼儿的玩具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吕进锋[7](2020)在《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是新时代彰显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大格局中,立足本土,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是传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放眼全球,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力、文化适应力和文化实践力,开阔学生多元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悖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这使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在实践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从空间生产理论出发,借鉴社会时空分析理论,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明确了教育空间概念和教育空间结构概念,建构了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阐明教育空间结构分析框架,确立目标、内容、方法、形式、队伍、机构和成效七个教育空间要素,并依据其相互关系,提出教育物理空间、教育人文空间和教育综合空间三大类教育空间,以及64种教育空间结构组合,最终凝练成16种教育空间结构类型。基于教育空间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和熵值法构建教育空间研究指标体系,通过《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调查问卷(教师卷)》获取研究数据,以学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为切入点,选取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空间尺度,以县为解析尺度(13个县市)、年份(2014-2018年)为时间尺度,展开研究。研究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揭示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教育物理空间、教育人文空间、教育综合空间和教育空间结构的时间演进与空间格局。聚类划分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结构类型。总体而言,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水平不高,其教育空间从要素、类型到结构,均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本研究还结合访谈和田野研究,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教育空间类型和教育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发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受到地域因素、文化因素、主体因素、教育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制约。同时,三种教育空间类型之间及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也对教育空间具有重要影响。就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本研究提出三个路径:第一,遵循求同存异原则的教育空间要素优化。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课程整合与差异推进。要从目标、内容、思路、方法、教师队伍、机构联动和特色凝练等方面促进主流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课程整合,因地制宜地推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第二,强化发展共识理念的教育空间主体优化。增强政府主体、各界主体和生命主体的参与意识、发展意识,强化各主体对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意识。第三,凝聚三位一体合力的教育空间生态优化。努力形成政府、社区和学校的教育合力,发挥三位一体的优势,建立良好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生态。就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本研究还从三方面进行了理性思考:第一,厘清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若干基本问题。即为什么要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为什么要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内涵、目标和内容,以及如何进行优化。第二,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价值取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必须明了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结构”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教育回馈”,注意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社会交换、权力意志,以及教育空间与“文化结构”的关系,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定位的影响,同时要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置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民族复兴和教育发展的大业中统筹考虑,从而准确定位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价值取向,促进文化传承、国家认同与民族团结。第三,理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思路。必须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导向,培养“三力”青年;必须遵循突破观念束缚、坚定适宜理念、扎根教育实践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基本路径;必须共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生态,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将各尺度、各层次、各主体的教育空间统合为一个整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教育空间进行系统观照。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建构了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明确了教育空间结构分析框架,提出了教育空间指标体系,并以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为例,进行了教育空间理论的验证性研究,分析了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时空动态、问题、影响因素和优化路径,彰显了教育空间理论的价值和未来研究趋势。本研究在研究视角与方法、理论与实践上均有一定的创新,但展望未来,还应强化教育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化民族教育空间理论与实践研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加强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儿童在场”的教育空间研究;加强多视角、多主体、多方法的教育空间研究;加强教育空间比较研究。
花林[8](2020)在《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研究 ——以70、90、10年代生中国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童年是每个人心中永恒的回忆,并且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西方童年社会学家把童年当成和阶层、性别等一样的要素,视童年是一种既持续变化又永恒存在的结构形式。近年来教育学界更是掀起了研究童年的热潮,在笔者看来,童年的玩具不仅仅是儿童游戏的物质材料,还有着更加丰富的符号意义,承载着更多的文化。本文主要研究三代人的童年玩具文化以及玩具文化的变迁,选取70、90、10年代出生的三代中国人作为访谈对象进行开放式的深度访谈,并通过扎根理论的工作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本文通过逐级编码总结出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的实质性理论,阐释不同年代童年玩具文化的要素及特征。其次,通过比较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的变迁,发现玩具文化变迁主要表现在:玩具符号价值、玩具文化的时空条件以及儿童玩具文化建构的张力上,接着应用新童年社会学的阐释性再构理论模型:圆蛛网模型进行原因分析。再次,在结论中分析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的特点,提出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的共同特质是:儿童主体的文化、重视过程和体验的文化、有创造性的诗性文化、原初的复演性文化,以及童年玩具文化的功能属性对儿童来说是适应儿童的存在方式并形成社会的自我,对成人来说是童年文化的反哺。并分别在事实和价值的层面上论述儿童玩具的本质,提出在应然层面:儿童玩具的本体性功能是实现游戏的本质精神、儿童玩具是能引起美感的、儿童玩具是儿童的。最后,从应然层面上为当今儿童玩具的实践提出有关建议,并展望在之后的学术工作中利用田野调查等方法收集更多的一手资料,检验并丰富童年玩具文化的研究。
李金阳[9](2020)在《玩具课程资源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玩具进行物理教学在国外已是相当成熟和普遍的做法,但在我国缺乏应有的关注。为了促进课程资源的多样化,推进玩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本文探讨了玩具课程资源与其他实物课程资源的关系,归纳了玩具课程资源的特点,并通过实践研究总结了玩具课程资源对八年级物理教学的影响。作者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分析苏科版教材的基础上,编写了6例教学设计,用手摇音乐盒、红外感应直升机、万花筒等玩具在实验班实施教学,同时采用其他课程资源在对照班教学。随后用物理学习兴趣量表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实施后测,结合教学过程分析量表数据,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玩具课程资源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其中迁移应用的兴趣提高显着,拓展求知的兴趣提高较为显着;2.玩具课程资源的应用可能对学生学习的投入、理解概念的因果关系和实验操作兴趣有正面影响,同时对攻克疑难的兴趣有负面影响,但未能体现统计意义上的差异。3.玩具课程资源是对当前课程资源不足的一种补充,与其他类型的课程资源具有同等的价值。据此提出玩具课程资源的教学实施建议:在教学中使用玩具要适度,选择的玩具要符合物理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初中学生的经验。
周虎田[10](2019)在《玩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杜威的“做中学”的理论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紧密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内容,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实证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研究了一系列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玩具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从目前的教育现状出发,阐述了应用玩具进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意义,介绍了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研究综述:探讨了国内外在玩具教学有关的研究成果,界定了教育玩具的概念。第三章理论基础与应用原则:提出了玩具应用于物理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应用原则。第四章玩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按照玩具的教育功能,把涉及到初中物理知识的玩具,分成声、光、力、热、电磁学等五大类。在理论上探讨了玩具在新授课、实验课和复习课中的应用策略,并在新课、实验课、复习课中,利用玩具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系列教学微案例。第五章玩具在初中物理课堂应用的实践研究:围绕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这个中心,结合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创新性地设计了9种自制玩具,并使用自制玩具,设计了两个教学设计案例。然后,应用设计的教案,在初中的物理课堂中进行了实践教学。最后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进一步研究了玩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际意义。在此论文中,笔者做了以下创新性的工作:(1)对30余种初中学生喜爱的玩具,我们深度研究了它们的初中物理教学功能,其中具代表性的玩具有:“空竹”、“悬浮陀螺”、“三色光屏”等,目的是让初中学生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体验和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我们也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初中物理教学内容,设计了9种深受初中学生喜爱的自制玩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玩具有:“电动飞雪、电流急急棒”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有趣、好玩又富有物理教育意义。同时,我们还以一部分的玩具为载体,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效果良好的微案例。(2)围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这个中心,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玩具设计了两个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案例。在这些教学案例中,我们构建了一系列轻松有趣好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认识奇妙的物理现象和探究与玩具有关的物理知识。并通过教育实践论证了,这些教学案例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
二、充分重视儿童玩具在物理教育中的附加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充分重视儿童玩具在物理教育中的附加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澳大利亚幼儿环境教育政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澳大利亚幼儿环境教育的基本原则 |
(一)安全、尊重和互惠的关系原则 |
(二)共同伙伴关系的原则 |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 |
(四)持续学习和反思性实践原则 |
二、澳大利亚幼儿环境教育的目标 |
三、澳大利亚幼儿环境教育的实践策略 |
(一)体验式学习 |
(二)游戏式学习 |
(三)探访式学习 |
四、澳大利亚幼儿环境教育评价机制 |
(一)幼儿环境教育的户外环境设置标准 |
(二)幼儿环境教育的教育者评价标准 |
(三)幼儿环境教育的评价过程 |
五、澳大利亚幼儿环境教育的特征 |
(2)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依据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历史谱系 |
第一节 “定量”与“变量”:乡村题材影视剧的理论辨析 |
一、“乡村题材影视剧”和“乡村女性形象”的概念界定 |
二、影视剧对“乡村”的发现、叙述和再造 |
三、“乡村题材影视剧”中的文化之“根” |
第二节 “一体”与“多面”:“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
一、1949-1978 年:在传统女性藩篱内外 |
二、1978-1992 年:革命女性的现代借用 |
三、1993-2000 年:世俗女性的“无名”和“分散” |
第二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身份类型 |
第一节 德性与重负:传统乡村女性形象 |
一、传统的贤妻良母 |
二、被“遗弃”的女性 |
三、留守女童 |
第二节 乡土与城市:由乡入城的乡村女性形象 |
一、“打工妹” |
二、“风尘女” |
三、“泼妇” |
第三节 坚守与新生:乡村新女性形象 |
一、女村官 |
二、创业“女强人” |
第三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 |
第一节 转型与裂变:乡村女性主体意识的重构与乡村伦理的转向 |
一、乡村传统伦理中的女性意识 |
二、“女性主义”、乡村传统伦理与女性主体 |
第二节 觉醒与新生:乡村女性意识的强化与乡村伦理的弱化 |
一、现代法理精神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自审 |
二、现代生活和女性主体意识的唤询 |
三、身体爱欲和女性主体意识的激发 |
四、女性传统身份的转变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超越 |
第四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艺术呈现 |
第一节 女性形象塑造与视听语言艺术手段 |
一、视觉与认知:画面元素交错间乡村女性形象的确立 |
二、听觉与情感:声音元素构架与乡村女性形象的烘托 |
第二节 乡村女性形象的审美意蕴 |
一、时代与环境中呈现的形象之美 |
二、传统与现代交融中的人伦之美 |
三、不同时空交错下的意象之美 |
第五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价值和愿景 |
第一节 困境突围与精神再造:乡村女性形象的两个价值维度 |
一、影视剧的商业困境与乡村题材的突围 |
二、乡村女性形象的精神意义与社会价值体系的完善 |
第二节 愿景与可能性:乡村女性形象塑造的几个维度 |
一、乡村女性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理性化 |
二、乡村女性故事的现实化 |
三、乡村女性形象的多元化 |
四、乡村女性意识的内面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主要作品辑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实体编程促进计算思维发展:工具与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同编程类型及其比较 |
二、实体编程的内涵与价值 |
(一)何为实体编程 |
(二)实体编程与儿童计算思维培养 |
三、实体编程工具的特征与功能 |
四、面向儿童计算思维发展的实体编程教育策略 |
(一)编程主题生活化 |
(二)编程任务细化分解 |
(三)编程融合STEAM跨界素养 |
(四)编程过程具象化 |
(五)游戏化互动教学 |
五、结论与建议 |
(4)幼儿动作发展视角下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当代儿童面临的问题 |
1.1.2 相关政策 |
1.1.3 当代幼儿园环境空间面临的问题 |
1.2 研究对象 |
1.2.1 幼儿 |
1.2.2 动作发展 |
1.2.3 环境空间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幼儿动作发展的相关研究 |
1.3.2 幼儿园环境空间的相关研究 |
1.3.3 基于幼儿动作发展的幼儿园案例代表 |
1.4 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的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意义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幼儿动作发展相关理论 |
2.1 动作发展的相关理论 |
2.1.1 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al Systems Theory) |
2.1.2 可供性理论(The Theory of Affordances) |
2.1.3 生活空间理论 |
2.2 幼儿普遍的特点 |
2.2.1 生理特点 |
2.2.2 认知特点 |
2.2.3 行为特点 |
2.2.4 游戏特点 |
2.3 幼儿动作发展分析 |
2.3.1 幼儿动作发展解析 |
2.3.2 幼儿动作发展阶段 |
2.4 幼儿游戏与动作发展 |
2.4.1 幼儿游戏中的动作行为 |
2.4.2 幼儿游戏对动作发展的作用 |
2.4.3 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游戏需求 |
2.5 环境空间与动作发展 |
2.5.1 环境空间的构成 |
2.5.2 环境空间提供动作机会 |
2.5.3 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环境空间需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幼儿园环境空间案例分析 |
3.1 幼儿园环境空间 |
3.2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
3.2.1 日本KO幼儿园 |
3.2.2 日本EZ幼儿园 |
3.2.3 日本OB幼儿园 |
3.2.4 日本SH托幼一体园 |
3.2.5 日本Tomonoki Himawari幼儿园 |
3.2.6 ?martno Timeshare幼儿园 |
3.2.7 圣果幼儿园 |
3.2.8 乐成四合院幼儿园 |
3.2.9 黄陵县新区幼儿园 |
3.2.10 天津和美婴童国际幼儿园 |
3.2.11 乐福蒙特梭利早教中心 |
3.2.12 案例分析小结 |
3.3 图解案例分析 |
3.3.1 空间类型汇总 |
3.3.2 游乐构件汇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策略和方法 |
4.1 幼儿动作发展视角下环境空间的设计前提 |
4.1.1 安全性原则 |
4.1.2 发展性原则 |
4.1.3 多样性原则 |
4.2 构建幼儿动作发展视角下环境空间需要 |
4.2.1 空间组织——弱秩序性 |
4.2.2 空间形式——引力性 |
4.2.3 空间动线——回游性 |
4.3 空间组织 |
4.3.1 空间关系渗透化 |
4.3.2 空间结构多样化 |
4.3.3 空间界面非常规化 |
4.4 空间形式 |
4.4.1 动态化 |
4.4.2 自然化 |
4.4.3 无形化 |
4.5 空间动线 |
4.5.1 环形路径 |
4.5.2 多层次路径 |
4.5.3 单元局部路径 |
4.6 游乐设施 |
4.6.1 组合式游乐设施 |
4.6.2 自然式游乐设施 |
4.6.3 便携式游乐设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计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1.1 基地分析 |
5.1.2 动线分析 |
5.2 方案设计 |
5.2.1 总体概况 |
5.2.2 功能分析 |
5.2.3 交通、节点分析 |
5.3 基于动作发展的环境空间设计 |
5.3.1 大型集会区(运动操场区) |
5.3.2 自然体验区 |
5.3.3 跑道活动区 |
5.3.4 高低落差活动区 |
5.3.5 玩沙区 |
5.3.6 架空平台区 |
5.3.7 屋顶活动区 |
5.3.8 领域空间活动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
致谢 |
(7)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必要性 |
1.1.3 研究的可行性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
1.2.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研究 |
1.2.3 国内外教育空间的研究 |
1.2.4 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假设、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区域 |
1.4.1 红河州地理概况 |
1.4.2 红河州学校教育概况 |
1.4.3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概况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少数民族文化 |
2.1.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
2.1.3 空间 |
2.1.4 教育空间 |
2.1.5 教育空间结构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社会时空分析理论 |
2.2.3 文化功能论 |
2.2.4 空间生产理论 |
2.2.5 地理科学研究综合范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教育空间理论探索 |
3.1 空间思想史回顾 |
3.1.1 空间观念的演变 |
3.1.2 空间生产理论 |
3.2 教育空间理论基本框架 |
3.2.1 教育空间生态 |
3.2.2 教育空间的要素 |
3.2.3 教育空间的类型 |
3.2.4 教育空间的功能 |
3.2.5 教育空间的生产 |
3.3 教育空间结构分析 |
3.3.1 教育空间结构的内涵 |
3.3.2 教育空间结构的类型 |
3.3.3 教育空间结构运作的机制 |
3.3.4 教育空间结构优化的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教育空间指标体系建构 |
4.1 指标体系的建构 |
4.1.1 指标体系建立的思路 |
4.1.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4.1.3 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 |
4.1.4 指标体系的确立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 |
4.3 指标解释及算法 |
4.3.1 教育空间目标指数 |
4.3.2 教育空间内容指数 |
4.3.3 教育空间方法指数 |
4.3.4 教育空间形式指数 |
4.3.5 教育空间队伍指数 |
4.3.6 教育空间机构指数 |
4.3.7 教育空间成效指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要素演变 |
5.1 教育空间要素发展水平概况 |
5.2 目标与内容要素的演变 |
5.2.1 目标要素的时空动态 |
5.2.2 内容要素的时空动态 |
5.3 方法与形式要素的演变 |
5.3.1 方法要素的时空动态 |
5.3.2 形式要素的时空动态 |
5.4 队伍与机构要素的演变 |
5.4.1 队伍要素的时空动态 |
5.4.2 机构要素的时空动态 |
5.5 成效要素的演变 |
5.5.1 成效要素的时间演进 |
5.5.2 成效要素的空间格局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类型与空间结构演变 |
6.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类型演变 |
6.1.1 教育人文空间的时空动态 |
6.1.2 教育物理空间的时空动态 |
6.1.3 教育综合空间的时空动态 |
6.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演变 |
6.2.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的类型 |
6.2.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结构的格局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
7.1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问题 |
7.1.1 教育空间要素问题 |
7.1.2 教育人文空间问题 |
7.1.3 教育物理空间问题 |
7.1.4 教育综合空间问题 |
7.1.5 教育空间结构问题 |
7.2 红河州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的影响因素 |
7.2.1 地域因素:保护与阻隔 |
7.2.2 文化因素:融合与冲突 |
7.2.3 主体因素:共识与异念 |
7.2.4 教育因素:整合与相斥 |
7.2.5 经济因素:促进与限制 |
7.3 红河州教育空间因果反馈关系 |
7.3.1 教育人文空间与教育物理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
7.3.2 教育人文空间与教育综合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
7.3.3 教育物理空间与教育综合空间的因果反馈关系 |
7.3.4 教育空间内部因果反馈关系 |
7.4 本章小结 |
7.4.1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问题十分突出 |
7.4.2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 |
第8章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路径分析 |
8.1 遵循求同存异原则的教育空间要素优化 |
8.1.1 清晰具体: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目标和内容 |
8.1.2 传承创新:探索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新思路和新方法 |
8.1.3 画龙点睛:培养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专业教师队伍 |
8.1.4 内外交合: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机构联动 |
8.1.5 量而有器:建立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评估体系 |
8.1.6 差异推进:打造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特色 |
8.2 强化发展共识理念的教育空间主体优化 |
8.2.1 政府主体:加强导向牵引 |
8.2.2 各界主体:实现综合集成 |
8.2.3 生命主体:走向参与“自觉” |
8.3 凝聚三位一体合力的教育空间生态优化 |
8.3.1 政府:构建以“资本”为核心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支持系统 |
8.3.2 社区:搭建以“联动”为目的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融合平台 |
8.3.3 学校:筑牢以“发展”为落点的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实施模式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理性思考 |
9.1 厘清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若干基本问题 |
9.1.1 为什么要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 |
9.1.2 为什么要优化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 |
9.1.3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内涵是什么 |
9.1.4 如何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 |
9.2 明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价值取向 |
9.2.1 把握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社会交换 |
9.2.2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中的权力意志 |
9.2.3 勾连少数民族文化的“文化结构”与“教育空间” |
9.3 理顺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思路 |
9.3.1 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目标导向 |
9.3.2 遵循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基本路径 |
9.3.3 共筑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优化的生态支持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1.1 教育空间理论框架初构 |
10.1.2 教育空间理论价值初验 |
10.1.3 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发展的思索 |
10.2 研究创新 |
10.3 研究不足 |
10.4 研究展望 |
10.4.1 发展与完善教育空间理论 |
10.4.2 深化与充实空间视角的教育研究 |
10.4.3 加强和拓展教育空间的比较研究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 |
二、英文类 |
附录 |
附录A 云南省红河州区位图 |
附录B 访谈提纲 |
附件C 地理社会调查法 |
附件D 调查问卷 |
附录E 指标体系 |
附录F 民族文化教育空间指标权重赋分表 |
附件G 调研计划 |
附录H 屏边玉屏中心校(半坡希望小学)芦笙队概况 |
附录I 前期田野调查图片(部分) |
附录J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研究 ——以70、90、10年代生中国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 个人的兴趣:好奇与思考 |
(二) 学科的需要:小玩意儿还是大学问? |
(三) 社会的价值: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有关研究 |
(二) 国外有关研究 |
(三) 有关儿童文化研究的启示 |
(四) 对已有研究的综述与启示 |
三、概念界定 |
(一) 三代人 |
(二) 童年 |
(三) 玩具 |
(四) 玩具文化 |
四、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 |
一、70年代:物质匮乏与自己找乐子的年代 |
二、90年代:多重背景下的因势利导 |
三、10年代:商品玩具盛宴下制度化的玩耍 |
第二章 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变迁及原因分析——基于阐释性再构理论圆蛛网模型 |
一、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变迁 |
(一) 玩具符号价值的变迁 |
(二) 玩具文化时空条件的变迁 |
(三) 儿童玩具文化建构张力变迁 |
二、原因分析——基于阐释性再构理论圆蛛网模型 |
第三章 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研究结论及启示 |
一、玩具文化的特质和功能属性 |
(一) 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的共同特质 |
(二) 童年玩具文化的功能属性 |
二、何为儿童玩具?——儿童玩具的本质 |
(一) 在事实的层面上探讨 |
(二) 在价值的层面上追问 |
三、讨论与建议:重新看待玩具和童年 |
(一) 警惕用儿童玩具消费童年 |
(二) 为儿童创造游戏时空条件 |
(三) 为儿童提供能体现美感的玩具 |
(四) 尊重儿童的玩具文化和游戏 |
第四章 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反思 |
二、研究展望 |
附录: 编码表示例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玩具课程资源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玩具教学 |
2.4 教材中的玩具课程资源整理与分析 |
第3章 应用玩具课程资源的教学实践 |
3.1 “奇妙的物理现象”教学片段 |
3.2 “音调”教学片段 |
3.3 “物体的颜色”教学片段 |
3.4 “红外线”教学片段 |
3.5 “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片段 |
3.6 “视力的缺陷与矫正”教学片段 |
第4章 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工具 |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5章 研究的结论、建议和反思 |
5.1 研究结论 |
5.2 利用玩具课程资源的教学实施建议 |
5.3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八年级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问卷 |
致谢 |
(10)玩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科学玩具的界定 |
2.2 国外研究动态 |
2.2.1 科学玩具的发展 |
2.2.2 科学玩具的教育价值研究 |
2.3 国内研究动态 |
2.3.1 科学玩具发展 |
2.3.2 科学玩具的教育价值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和应用原则 |
3.1 理论基础 |
3.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1.2 多元智能理论 |
3.1.3 杜威的“做中学” |
3.1.4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理念 |
3.2 应用原则 |
3.2.1 科学性原则 |
3.2.2 娱乐性原则 |
3.2.3 探究性原则 |
3.2.4 创新性原则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玩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
4.1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玩具的分类 |
4.1.1 声学玩具 |
4.1.2 光学玩具 |
4.1.3 力学玩具 |
4.1.4 热学玩具 |
4.1.5 电磁学玩具 |
4.2 玩具在新课讲授中的应用 |
4.2.1 玩具在引入新课时的应用 |
4.2.2 玩具在构建教学活动时的应用 |
4.3 玩具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4.3.1 玩具在演示实验中的应用 |
4.3.2 玩具在探究实验中的应用 |
4.3.3 玩具在课外实验中的应用 |
4.4 玩具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玩具在初中物理课堂应用的实践研究 |
5.1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玩具的设计案例 |
5.1.1 自制的课堂教学玩具举例 |
5.1.2 《重力》的实践教学案例 |
5.1.3 《两种电荷》的实践教学案例 |
5.2 玩具应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分析 |
5.2.1 问卷调查及结论 |
5.2.2 访谈及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主要结论 |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学生调查问卷1 |
附录2:学生调查问卷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充分重视儿童玩具在物理教育中的附加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澳大利亚幼儿环境教育政策探析[J]. 祝怀新,熊浩天. 比较教育研究, 2021(11)
- [2]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D]. 王妍. 吉林大学, 2021(01)
- [3]实体编程促进计算思维发展:工具与策略[J]. 王佑镁,宛平,南希烜,柳晨晨. 中国电化教育, 2021(08)
- [4]幼儿动作发展视角下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刘嘉怡.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5]基于联觉体验的交互式儿童玩具设计研究[D]. 董铱垚. 湖北工业大学, 2021
- [6]农村大班幼儿的玩具观研究[D]. 王小禹.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7]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空间研究 ——以云南省红河州为例[D]. 吕进锋.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8]三代人童年玩具文化研究 ——以70、90、10年代生中国人为例[D]. 花林.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玩具课程资源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影响研究[D]. 李金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10]玩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周虎田. 湖南理工学院,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