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汉广告常用辞格及其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夏克拉·迪力木腊提[1](2020)在《汉英比喻修辞格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比喻修辞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频率较高的修辞格,它是每一种语言所共同具有的修辞格。因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自然环境、认知心理等因素影响,使汉语比喻修辞格和英语比喻修辞格在使用功能上等方面产生差异,而差异会给汉语和英语学习者带来很多困难。本文语料选自《人生比喻语辞典》、《比喻》、《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等,通过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角度去对比分析汉英比喻修辞格的异同,通过文献研究法、材料例释法、对比分析法进行研究,找出汉英比喻修辞格的共同点,以及分清汉英比喻修辞格的差异,使进一步加深对汉语比喻修辞格的了解,并且提高对英语比喻修辞格的认知水平,更好地理解在汉语与英语中比喻修辞格中的喻义,提升语言学习者对汉语英语中比喻修辞的理解能力以及认知能力。本文将从六个部分进行撰写:论文的第一部分笔者系统的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语料来源、研究方法等,再基础上梳理并归纳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论文的第二部分简单的阐述了汉语比喻修辞和英语比喻修辞格的定义,再进一步分别从明喻与英语Simile、汉语暗喻与英语Metaphor、汉语博喻与英语Sustained Metaphor三个基本类型进行对比研究。论文的第三部分从词的方面、词组方面、单句方面、复句方面进行了汉英比喻修辞格喻体的对比。论文的第四部分从汉英比喻修辞格喻义对比进行研究,通过以动物为喻体、以颜色为喻体、以植物为喻体进行对比研究,并作出说明。论文的第五部分分析了造成汉英比喻修辞格定义、基本类型、喻体、喻义的差异的原因。论文的第六部分是结语部分,归纳总结本文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左乃文[2](2020)在《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文中认为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常借助他人话语来表达自我观点。此类言语活动又可分为不同类型。本文以汉语中的话语套用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功能主义视域下,运用互文性理论、对话句法理论和互动语言学的理论方法,着眼于话语的基本单位——句子展开研究。通过对话语套用的结构、意义、篇章、功能的研究能够为套用现象的分析提供框架,较为清楚地揭示套用与引用的差异,并尝试构建话语套用的分析体系。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论部分说明了研究话语套用的选题缘起,指出了研究问题和研究价值,主要梳理了话语套用的研究现状,概述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最后对文中语料情况作出说明。第二章通过辨析套用与仿拟辞格的异同,比较套用、引用、借用、化用之间的差异,提出了话语套用的确定标准,界定套用现象。从关联性、系统性角度出发,总结话语套用在结构、意义、语篇和功能上的特征。依据话语套用的三个层级:当下文本层、原话语层和套用层,划分套用类型。根据话语套用各个层级的互动关联,区分明示性套用(与原话语层的互动)与联想性套用(与当下文本层的互动);根据套用层和原话层的语篇表现,区分言内套用与言外套用;根据套用层内部套用话语和原话语的关系,区分框架套用与实体套用。以第二章概括出的套用特点为依据,组织安排第三至七章。第三章从话语套用的结构特征分析不同套用类型的形式表现和建构模式。明示性套用具体表现为明标性套用和无标并置套用两类,前者利用套用标记中话语主体、修饰语的数量及位置体现套用表达的创新性。后者依靠距离象似性(distance iconicity),通过形式距离的相近引导受话人将其看做一个整体进行认知和意义上的解读。联想性套用的突出特点是语篇内不出现原话语和套用标记,只依赖于受话人的认知联想,主要表现为框架套用。依据不同类型的表现,建构套用表达的形式模式、语义关系模式和认知模式。第四章从话语套用的意义特征分析套用的浮现义、语境依赖性与类推关系。套用浮现义不是当下文本义与原话语义的简单加合。概念整合理论能够解释在选定当下文本和原话语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套用手段筛选参照话语的内容,最终糅合呈现为套用表达。利用“再语境化”概念,分析原语境因素对话语套用的重要影响,原话语经过再语境化后的意义增值以及套用义的语境解读。话语套用的结构形式是在原有结构基础上类推产生的,通过概念整合、语境吸收浮现出的套用义,在不同场合下类推形成了系列表达和多种语义模式。第五章从话语套用的互文性特征分析其语篇表现。套用文本在具体语境中的理解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原有文本的解构和现有文本的建构形成的互文重构是同时进行的,具体表现为互文本与原文本的互动和互文本与主文本之间的互动。基于话语套用的对话特点,体现了文本间的互涉、交融。根据原话语层的隐现,将话语套用的语篇模式分为言内套用和言外套用,其利用语篇衔接语、激活认知记忆等方式连贯话语套用各个层级,而后进行线性排列。不同的语篇模式和套用层所处位置决定了话语套用的语篇功能。第六章从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分析其传信策略。不同套用类型利用多种形式表明套用话语的来源和获取途径,以此传递言者的认识态度,具有表达“言之有借,无意掠美”的作用。通过言语手段标示传信语,交代话语出处,构建交际双方的共有背景,标明套用话语中言者认识的来源理据。原话语显隐及其出现的位置、“套用X话(说)”中不同的X、套用话语中留存的结构框架是查据套用信息来源的编码形式。话语套用的传信策略具有双向调控的作用,既可以对原话语明说或隐去作出策略选择,也能利用不同方式对套用话语的信息地位进行策略调整,使表达言据性的原话语、“套用X话(说)”处于背景位置,使表达主观认识的套用话语凸显成为前景信息。第七章从话语套用的主观性特征分析其交互功能。话语套用是具有交互特征的动态交际活动。交互功能是促使套用表达式形成的重要动因,其在语篇中表现为互文性特征,在人际交往中体现为委婉情态和立场建构。言者利用套用层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情态词、标记成分、并置语序及套用话语的配合,语境化吸收它们的主观性特征,建立不同层级的关联。各个层级在文本互动中也蕴含着人际互动功能,在传递信息的同时附带情感态度,使观点呈现丰富内涵。在交互作用下实现主观认识的表达,体现了言者对受话人的关注。委婉情态、视角取向和设立言谈立场是话语交互功能的体现。第八章是总结和余论。套用表达是表述言者创新性观点的话语手段,体现了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达到了传承基础上令人感到陌生新鲜的表达效果,易于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通过对话语套用结构、语义、语篇和功能的分析,揭示套用和引用在多方面的不同表现。对话语套用现象的系统研究能够有利于语言伦理建设、语言教学和语言信息处理。从研究成果的应用性、语言的文化传统以及跨语言的比较等角度,还可以对汉语套用现象作进一步的研究。
顾红娟[3](2019)在《目的论视角下莫言《蛙》比喻辞格的翻译研究 ——以日英译本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修辞的使用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和形式,还凸显了其中的人物形象。莫言的小说《蛙》能取得巨大成功,多种修辞格的运用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而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比喻。由于历史和文化交流的影响,汉英日比喻辞格存在异同点。因此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如何处理好各种比喻辞格的翻译并在译本中保留其功能及文化韵味对译者而言是一大挑战。本文以莫言作品《蛙》、吉田富夫日译的《蛙鸣》和葛浩文英译的《Frog》中比喻辞格的翻译为研究对象,以目的论为理论依据,采用文献研究、定性研究和例证分析法,运用目的论的三个基本原则对《蛙》日译本及英译本中比喻辞格的具体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两位译者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的原因及其在译文中产生的效果。目的论作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对传统翻译理论而言是一个重大突破。其将翻译视作是一种有目的的人类活动,强调翻译的目的性,认为翻译的目的是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首要因素。并提出了在翻译行为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三大基本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目的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译者与目的语读者的地位和重要性,强调了他们在翻译和理解过程中的创造性与参与度。本研究发现:功能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同时也是文化的转换。人类思维方式在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中的异同决定了文化传播的难易程度。由于汉英日三国文化的差异,译文不可能与原文达到完全等值。而目的原则作为目的论的核心,要求译文能在目的语文化和情境中,按照目的语读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因此,为了达到译文的预期目的,对于比喻辞格的翻译,吉田富夫和葛浩文基本都遵循了目的论的三个原则,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根据不同比喻辞格的特征分别采取了以明喻译明喻、以隐喻译明喻、以隐喻译隐喻、以明喻译隐喻、以借喻译借喻、以明喻译借喻、以隐喻译借喻,省略或替换喻体形象、意译等不同翻译策略,并遵循目的语习惯性表达进行适当的成分变化和语序调整,做到语内和语际连贯,创造出对目的语读者来说可接受的译文,在传达原文信息的同时尽可能保留与原文同样的修辞及文化效果。本研究在目的论指导下提出的关于比喻辞格的日英翻译策略和方法为今后修辞翻译中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肖新英[4](2018)在《英语广告语篇的修辞手法探讨》文中指出英语广告中的广告语言为了达到说服和感染的效果,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格。文章对英语广告中最为常用的隐喻、夸张、拟人、双关、头韵和排比等六种修辞手法进行阐述和例证。
徐美玲[5](2018)在《俄语媒体语篇的动态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媒体语篇是信息社会语言的基本存在形式,是标准语规范的源泉,是影响大众意识的最强有力手段,更在今日俄语“运行图”上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国内外媒体语篇研究趋势为动态的、宏观微观相结合的研究逐渐取代静态的、微观的语言本体研究,但从动态化视角研究媒体语篇的交际机制及言语交际策略极其少见。这赋予了本课题有关俄语媒体语篇的动态化研究以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本文以俄语媒体语篇为研究对象。秉承动态化研究理念,即化静为动的研究思想,将俄语媒体语篇视为动态的过程及其结果,借助言语行为理论和言语活动论,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演绎与归纳相结合、语料分析等方法深入研究俄语媒体语篇。一方面,全面概述俄语媒体语篇,包括定义、属性、功能、分类及研究方法,这有助于俄语媒体语篇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另一方面,对俄语媒体语篇交际机制进行动态化研究,分析并描写俄语媒体语篇的动态化交际要素,揭示俄语媒体语篇的动态化交际过程、动态化言语行为过程和动态化言语活动过程,这是全文的一个重点;再有一方面,从意向行为和取效层面对俄语媒体语篇言语交际策略进行动态化分析,基于文献研读和语料分析提取并论证4个宏观言语交际策略和11个微观言语交际策略,着重探讨告知、说服、言语攻击、言语维护宏观言语交际策略的动态化实施过程,分析借助信源、援引见证者言、显像、论证、宣传鼓动、侮辱与嘲讽、指责、揭发、辩解、转嫁和反击微观策略的实施方法,这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创新之处。上述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将深化俄语媒体语篇研究,进一步拓展俄语媒体语篇研究视野,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借鉴。本文在研究视角、语料和观点上有一定创新。首先,本文从动态化视角,以“人”为核心要素,将媒体语篇视为发话人与受话人之间的动态的交际过程及结果,对其交际机制和言语交际策略开展研究;其次,将取效行为作为切入点分析俄语媒体语篇言语交际策略,提取4个宏观言语交际策略和11个微观言语交际策略;再次,本文细致考察了大量俄语媒体语篇,通过语料分析来验证文中所提的观点并得出相应结论,这些语料均选自近几年的俄罗斯主流媒体和俄语国家语料库之新闻子库。
李富华[6](2018)在《拈连结构、语义及生成机制的认知阐释》文中提出梳理1980年以来近四十年拈连的研究成果,分析其研究价值与缺失,结合当前辞格研究的跨学科探索及相关研究成果,探寻拈连辞格的再解释空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一些理论对拈连结构、语义进行了再探讨,并用构式理论解释拈连的构式特征,用构式压制理论分析了拈连的生成机制。拈体和拈词间的语义冲突是拈连构式压制的动因,前项中的原型语法构式是压制者,后项中的拈体是被压制者,压制者和被压制者合力作用,才能成功实现拈连的构式压制。构式压制是有条件的:前后项所陈述的事件要有一定的关联性,句法结构类型或句法语义关系要基本保持一致。论文最后以“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为例,分析了转喻式“V的不是A,是B”这种非典型拈连的结构、语义及生成理据,希望能够为汉语修辞的传统品种——拈连辞格研究在当代学术背景下的多元探讨提供一个尝试性的分析个案。
罗红玲[7](2018)在《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比喻研究》文中指出比喻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普遍存在,正是这种普遍性使得比喻在话语研究中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研究真实话语中的比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如何使用比喻,将有助于我们对比喻的本质作出更客观的认识。然而,目前的汉语比喻研究成果众多,但还缺乏一种能对比喻进行整体而全面分析的统一理论框架;过于侧重比喻静态形式结构层面的描写,忽视了比喻的解释性研究;所选语料多为固死的书面语料,缺乏语言真实使用过程中的研究;且多数研究仍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以语料库为基础的全面性研究。因此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办法比较可信地回答比喻的形成机制、存在方式以及应用规律,当然也就无法揭示比喻的本质所在。基于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聚焦于真实语言中的比喻使用现象,在相对真实的话语交际环境下,借助于跨学科视角,探讨比喻的形成机制、存在方式以及应用规律,从而揭示比喻的本质特征,对话语中的比喻使用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以期从理论及实践上丰富和拓展现有的汉语比喻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研究首先对现有汉语比喻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述,探讨了目前研究在理论上和方法上所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2)提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即复杂动态理论,从复杂性视角出发探析了比喻产生的内部以及外部原因,提出了比喻的形成机制;探析了话语中比喻使用的根本动因以及影响比喻使用的诸多因素,提出了比喻在话语中的存在方式;最后,结合己有汉语比喻研究成果以及复杂动态理论,构建了比喻研究的多维动态模式,并在该模式下提出了比喻的定义、比喻辨识方法以及比喻研究的观测维度。(3)依据上述研究框架,基于自建和通用语料库,对交际过程中比喻的形式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话语样本中比喻的密度值、比喻表达结构的典型特征以及话语中比喻的分布特征;对交际过程中比喻使用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比喻结构在话语局部的动态表现形式、交际主体间比喻交互情况、特定语境中特定比喻表达的选择及变异情况、比喻固化的动态过程以及话语事件层面上比喻使用模式的特征与规律。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与价值在于(1)从复杂动态理论的跨学科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比喻的本质特征,突破了传统比喻研究的静态观,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考察比喻的生成、理解和变异的复杂动态过程,使得比喻研究更加逼近其本来面貌,为汉语比喻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拓宽了比喻理论研究的视野。(2)本研究从跨学科视角提出了比喻的形成是基于主体的多模块多感官系统与环境互动的结果;从联系的观点来审视比喻与其使用环境之间的复杂性关系,提出了比喻的存在方式具有多维性、互动性、适应性、多层次性、主体性以及动态性等特征。(3)本研究提出了比喻研究的多维动态研究框架,旨在将目前的认知研究与话语研究的成果在一个跨学科理论框架下进行整合,让所有研究都能在该研究框架下找到它们相应的位置,并在此框架下对比喻进行了定义与识别,通过大量真实语料的分析,全面呈现了比喻使用中的形式特征与动态过程,深刻揭示了比喻的复杂动态本质。(4)本研究立足于交际中的比喻研究,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深刻揭示了比喻的本质特征以及使用规律,这些研究发现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比喻使用能力的培养以及相关教材编写都极具启示意义与参考价值。
叶艳[8](2018)在《莫言小说修辞英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极大助力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进程,莫言小说的译介研究引起了学界的研究热情,莫言翻译研究已经成为显学。借助可视化科学计量统计工具,可以看出目前现阶段莫言小说的翻译研究主要集中于英译者葛浩文的翻译思想、翻译方法、翻译策略、译者主体性、译者惯习、翻译与改写、翻译与意识形态等相关论题,更加倾向于探讨对文化、社会等“文本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而忽视“文本内”资源的挖掘,莫言小说翻译研究亟待寻找新的理论阐释空间。本研究以中国本土修辞学理论——广义修辞学为总体理论框架,辅以巴赫金的对话、复调、狂欢理论,主要以莫言的六部小说《红高粱家族》、《酒国》、《生死疲劳》、《丰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檀香刑》进行对比分析,探析莫言小说的系统性修辞特征,构建其原文和英译文中的修辞技巧、修辞诗学、修辞哲学,在分析英译者对不同修辞采取的翻译方法的同时,亦深入分析原文的修辞建构对原文读者、译者、译文读者提出的认知要求。笔者在莫言小说修辞技巧层级选取明喻、通感、超常规句式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莫言的明喻本体呈现肉体化、自然化、有灵化、魔幻化、动物化的倾向,喻体的选择呈现陌生化、游戏化、动物化、粗鄙化的特征,葛浩文主要采取了异化翻译为主、归化翻译为辅的翻译策略。莫言的通感修辞具有修辞、认知、哲学三个维度的意义,其建构映证了乌尔曼(Ullman)所进行的大规模通感隐喻调查结果,葛浩文的通感修辞翻译实现了与莫言原文的通感同构,体现了哲性维度的审美共通感。莫言文本中的超常规句式主要体现为超长句和超短句,其英译文体现了异化翻译策略。莫言小说的修辞诗学分为杂语修辞、戏仿修辞、民间诗学(猫腔叙事及类书场文本建构)三个方面进行讨论。“语言杂多”是巴赫金文论中的核心概念,用来描述社会语言的多样性、多元化现象,莫言小说文本富含杂语特征,包含着作者对于文革话语、詈骂语、谚语、成语、古诗仿写等语言形式的混杂性使用,创造了戏谑、幽默的效果,降格了政治语言的政治性和严肃性,但阅读杂语文本需要调动读者的社会经验和历史记忆。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杂语修辞的理解和认同上具有重要意义。戏仿修辞是莫言小说的主导话语策略,是一种体现作者反讽意图的游戏性文本建构,戏仿历史语境中的崇高话语并将之置于荒唐的语境,是作者游戏精神的体现,是狂欢化思想在叙事层面的映射。仿拟可分为词语、短语、句子、风格、篇章五个层面进行研究。笔者发现,仿拟的生成、翻译、译文接受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认知建构、解构、再建构,仿拟文本在原文文本到译本读者的心理文本之间经历了二次变形,译者“咀嚼”了一次原文文本,译文读者再进行二次“咀嚼”,因为文化、心理空间的不同,译者和译本读者或完全丢失原文本的仿拟元素,或在理解中添加新元素。仿拟修辞的建构是否成功及是否成功翻译,不仅取决于译者这个“接生婆”的翻译成功与否,它对译文读者的语言记忆、文学记忆亦发出了强烈的召唤,仿拟修辞的互文性、杂语性、游戏性亦是莫言小说语言不可译性的动因之一。莫言的民间诗学可以从猫腔叙事建构和类书场文本建构两个方面进行探讨。莫言小说语言“民间性”的异质性存在能够体现作者莫言文学书写的自觉性和创造性,但同时因为域外译本读者对于文学书写的不同规约和期待,亦是中国文学外译接受障碍的原因之一。最后,笔者以反讽哲学为突破点来探析莫言小说的修辞哲学,具体体现为言语反讽、叙事反讽、总体反讽,其中叙事反讽分为戏仿性反讽、结构性反讽、语态性反讽、视点性反讽四种形式。在翻译中,英译者葛浩文在言语反讽层面忽略了原文中有些反讽话语的反讽意图,改写结尾的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作品对社会现实的批评和对人性的反讽,通过改写或删减原文中的“不可信叙述”的元话语策略可以大大拉近反讽间距。本研究使用了广义修辞学来探讨莫言小说翻译研究,一方面深入挖掘莫言作品文本,继续推进莫言翻译研究,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本土修辞学资源的一次有益实践,有利于促进翻译学与修辞学、叙事学、文艺学等之间的跨学科性研究,同时对译者批评和中国当代文学外译效果的评估亦提供了新的思路。
倪璐璐[9](2017)在《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以梳理翻译实践中“换译”相关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起点,以换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切入点,以俄汉双向语料对比为参照点,归纳并解析翻译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换译具体类型,以语料库和翻译实例为支撑点,运用多学科理论阐释换译理据。换译方法随翻译实践产生而产生,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整理“换译”相关文献,梳理“换译”称名流变,发现其应用领域广泛。对换译现象认识的不足必将影响翻译学科的发展,因而本文通过归纳换译现象,意欲探究换译本质,统计换译类型,以期模拟换译运行机制,阐释换译原因,以便系统性地研究换译。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换译研究概述,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俄苏及欧美一些学者对“换译”的研究情况,简述国内研究进展,肯定换译的地位和价值。随后从换译术语流变、类型理据和多学科等视角对换译研究进行简评,指出换译研究不足之处,预测换译发展趋势。第二章从换译称名流变得出“换译”这一术语,相较于其他术语更具科学性。紧接着从换译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界定换译概念,加深对换译本质的理解。第三章解析换译类型,从形态入手将换译分为有形换译和无形换译,即从可视到现象、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流程,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论证。第四章为换译机制假说,借鉴思维认知科学成果及方法,尝试模拟换译运行过程和方式。第五章阐释换译理据,说明换译的语言学、思维学、文化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理据。本文尝试建立“现象-概念-类型-机制-理据”要素齐全、相对客观、自成体系的换译研究。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吸收历史上翻译家翻译方法的精华,明确了换译由翻译技巧上升为翻译方法是学科完善的标志,深化了对全译的理解,更促进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换译处于全译七法范畴中心,遵循全译求化机制,利于全译方法论的建设,直接补充应用翻译理论,间接促进翻译理论的完善。
王刚[10](2016)在《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重点借鉴构式语法理论对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展开研究。在具体研究中,努力做到理论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理论基础方面,以构式理论为主线,同时借鉴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理论、主观化理论、非范畴化理论。研究方法方面,把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和功能主义语言观结合起来,做到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历时与共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全文共分十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阐述选题依据,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同时对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等做了说明。第二章研究“V+得+一M+NP”构式。共时层面,提取了该构式的构式义,分析了构件的准入条件,探讨了构式的使用动因;历时层面,描述了构式的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式义的形成理据。第三章研究“(S)那叫一个X”构式。研究了该构式的意义及理据,总结了构式的功能,分析了构式中S与X的语义关系,探讨了构式的主观化历程,描述了构式的发展过程及其变体情况。第四章研究“好(一)个NP”构式。在构式的历时发展方面重点分析了“好个”的性质及“好(一)个NP”的时代差异,在共时层面主要分析了构式的使用动因及其中“好”的语义指向,同时对构式的家族承继关系做了描述。第五章研究“(X)整个一M(Y)”构式。首先分析了构式的构件,然后对构式的贬抑义和评价义进行了研究,继而探讨了构式的固化过程,最后对构式变体也做了相应研究。第六章研究“一群NP”构式。从量词“群”的语义积淀及重现和量词本身所具有的比喻功能两个方面分析了构式具有负面评价义的理据,同时对三个相关格式做了对比分析。第七章研究“一X一个Y”构式。在总结各个子构式意义的基础上提炼出“一X一个Y”构式的构式义,并从构件非范畴化、意义整体固化、言者交际意图显化三个角度分析了构式的主观性,最后探讨了一些相关格式。第八章研究“A一M(,)B一M”构式。首先将构式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然后探讨了构式不同意义产生的机制,继而分析了构式的主观性,最后对一些已经习语化的个案做了分析。第九章研究“V+一M+是+一M”构式。首先描写了构式及构件的分布情况,然后分析了构式对构件的压制,描述了构式义的产生过程,分析了构式的语篇依赖性,最后探讨了一些相关格式。第十章研究“一M比一M+A/VP”构式。首先对构件做了分析,然后指明了构式的句法功能,重点分析了构式的构式家族及其承继关系,然后指出了遍指性构式的判定标准,同时还对构式的产生时间做了补充说明。第十一章研究“有+数量结构”构式。首先将“有+数量结构”做了分类并描写了其分布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两类构式的构式义,然后一些相关问题做了探讨。第十二章研究数量结构的功能。简述了数量结构的五种基本功能:表量功能、指代功能、完句功能、修饰和陈述功能、修辞功能,同时分析了相关功能的理据性,然后列举了两种其他功能:标记功能和副词性功能第十三章主要对前面章节所研究的构式做共性和个性分析。第十四章为结语与余论。首先对本文进行了总结,概括了本文的基本观点,总结了本文的几点创新之处,指出了本文的一些不足,最后对构式语法与汉语研究的切合度问题做了简要论述。
二、英汉广告常用辞格及其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广告常用辞格及其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汉英比喻修辞格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意义 |
0.3 文献综述 |
0.4 研究方法 |
0.5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汉英比喻修辞格类型对比 |
1.1 汉英比喻修辞格定义阐述 |
1.2 汉语明喻与英语Simlie |
1.3 汉语暗喻与英语Metaphor对比 |
1.4 汉语博喻与英语 Sustained Metaphor 对比 |
第二章 汉英比喻修辞格喻体对比 |
2.1 词充当喻体方面 |
2.2 词组充当喻体方面 |
2.3 单句充当喻体方面 |
2.4 复合句充当喻体方面 |
第三章 汉英比喻修辞格喻义对比 |
3.1 以动物作为喻体的喻义对比 |
3.2 以植物作为喻体的喻义对比 |
3.3 以颜色作为喻体的喻义对比 |
第四章 汉英比喻修辞格差异的成因 |
4.1 自然环境差异 |
4.2 文化溯源差异 |
4.3 认知心理差异 |
4.4 语言体系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2)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的问题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价值 |
三、相关研究现状 |
(一)仿拟与互文性研究 |
(二)套语与模因论研究 |
(三)汉语引语的分类研究 |
四、理论背景 |
(一)互文性理论 |
(二)对话句法理论 |
(三)功能主义语言观与互动思想 |
五、研究方法 |
(一)比较研究法 |
(二)系统分析法 |
(三)语用认知法 |
六、语料来源 |
第二章 话语套用的界定、特征与类型 |
一、话语套用的界定 |
(一)话语套用和仿拟辞格的区分 |
(二)话语套用与引用、借用、化用的比较 |
(三)话语套用的确认标准 |
二、话语套用的特征 |
(一)结构的依附性和并置性 |
(二)意义的元语整合性和言据性 |
(三)语篇的互文性和对话性 |
(四)话语功能的表情性和互动性 |
三、话语套用的类型 |
(一)明示性套用与联想性套用 |
(二)言内套用与言外套用 |
(三)实体性套用与框架套用 |
第三章 话语套用的结构表现与建构模式 |
一、明示性套用的结构表现 |
(一)明示性套用标记的句法表现 |
(二)套用标记语言变量的隐现规律 |
(三)无标并置套用的形式表现 |
(四)明示性套用的话语组合情况 |
二、联想性套用的结构表现 |
(一)套用流行构式激活联想 |
(二)套用俗语、诗句、名言的框架激活联想 |
三、话语套用的建构模式 |
(一)形式表现模式 |
(二)语义关系模式 |
(三)认知模式 |
第四章 话语套用的浮现义、语境依赖与类推关系 |
一、概念整合与套用浮现义 |
(一)概念整合 |
(二)套用浮现义 |
(三)套用浮现义的生成识解 |
二、再语境化与语境依赖 |
(一)话语再语境化的制约因素 |
(二)原话语再语境化后的意义增值 |
(三)套用话语的语境依赖与意义吸收 |
三、套用义模式与类推关系 |
(一)单套式 |
(二)叠套式 |
第五章 话语套用的互文性特征与语篇表现 |
一、话语套用的文本互动与互文性 |
(一)互文本与原文本的互动 |
(二)互文本与主文本的互动 |
二、话语套用的语篇模式 |
(一)言内模式 |
(二)言外模式 |
三、话语套用的语篇功能 |
(一)原话语的管界和参照功能 |
(二)套用标记的语篇功能 |
(三)套用话语的评论功能、阐发新命题功能 |
第六章 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与传信策略 |
一、话语套用的言据性特征 |
(一)套用标记明示话语来源和获取方式 |
(二)原话语和语序的配合明示话语来源 |
(三)框架联想激活提示话语来源 |
二、话语套用的传信策略 |
(一)原话语的信息包装 |
(二)套用话语的信息调节 |
第七章 话语套用的主观性特征与交互功能 |
一、主观性特征 |
(一)利用高可及度指称形式标示言者介入 |
(二)利用情态共现表达言者认识 |
(三)利用套用标记传递言者意图 |
二、委婉情态的表现手段 |
(一)评注性副词 |
(二)表小量的补语 |
(三)假设句 |
三、视角取向与立场建构 |
(一)视角取向与交互认同 |
(二)立场同盟与情感共鸣 |
(三)负面认识与评价立场 |
第八章 结论及余论 |
一、主要结论 |
(一)话语套用的层级性 |
(二)话语套用的整体特征 |
(三)话语套用的具体表现 |
(四)话语套用的创新性及使用动因 |
(五)比较话语套用与引用的差异 |
二、余论 |
(一)建立话语套用的评价等级 |
(二)套用的跨语言对比研究 |
(三)话语套用的文化传统 |
三、本文不足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目的论视角下莫言《蛙》比喻辞格的翻译研究 ——以日英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序论 |
1.1 研究の背景 |
1.2 研究の内容 |
1.2.1 莫言と原作『蛙』 |
1.2.2 葛浩文と英訳本『Frog』 |
1.2.3 吉田富夫と日本语訳本『蛙鸣』 |
1.3 研究の目的 |
1.4 研究の意义 |
1.5 研究の方法 |
第二章 先行研究 |
2.1 比喩の定义 |
2.2 比喩の分类 |
2.2.1 直喩 |
2.2.2 隠喩 |
2.2.3 寓喩 |
2.3 比喩の翻訳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2.4 『蛙』の比喩表现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2.4.1 原作『蛙』の比喩表现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2.4.2 英訳本『Frog』の比喩表现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2.4.3 日本语訳本『蛙鸣』の比喩表现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2.5 まとめ |
第三章 机能主义スコポス理论 |
3.1 机能主义スコポス理论の创立と発展 |
3.2 スコポス理论の主要内容 |
3.3 スコポス理论の基本原则 |
3.3.1 目的性ルール |
3.3.2 一贯性ルール |
3.3.3 忠実性ルール |
3.4 中国におけるスコポス理论の普及と応用 |
3.5 まとめ |
第四章 スコポス理论から见る『蛙』における比喩表现の翻訳研究 |
4.1 直喩実例の比较分析 |
4.2 隠喩実例の比较分析 |
4.3 寓喩実例の比较分析 |
4.4 まとめ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谢辞 |
付録1:直喩実例の比较分析 |
付録2:隠喩実例の比较分析 |
付録3:寓喩実例の比较分析 |
(4)英语广告语篇的修辞手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英语广告修辞探析 |
(一) 隐喻 |
(二) 夸张 |
(三) 拟人 |
(四) 双关 |
(五) 头韵 |
(六) 排比 |
三、结语 |
(5)俄语媒体语篇的动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俄语媒体语篇的动态化研究依据 |
一、俄语媒体语篇研究的现实性 |
二、动态化研究的界定 |
三、动态化研究的重要性与适切性 |
第二节 国内外媒体语篇相关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俄罗斯语言学界的媒体语篇相关研究概况 |
二、国内语言学界的媒体语篇相关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任务与方法 |
一、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
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语料来源 |
一、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二、本课题的语料来源 |
第五节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
第一章 俄语媒体语篇概论 |
第一节 媒体与大众交际 |
一、交际的概念与分类 |
二、媒体的概念与特点 |
三、媒体与大众交际的关系 |
第二节 俄语媒体语篇相关术语及其概念 |
一、媒体语篇与语篇 |
二、语篇与话语 |
三、媒体语篇与媒体话语 |
第三节 俄语媒体语篇的属性与功能 |
一、俄语媒体语篇的属性 |
二、俄语媒体语篇的功能 |
第四节 俄语媒体语篇的类型 |
第五节 俄语媒体语篇的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语媒体语篇动态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言语行为理论与言语活动论 |
第二节 言语行为理论与俄语媒体语篇动态化研究 |
一、言语行为理论发展脉络 |
二、施为句与描写句 |
三、言语行为三分说 |
四、取效行为重解 |
五、取效行为与意向行为关系阐释 |
六、言语行为理论对俄语媒体语篇动态化研究的启示 |
第三节 言语活动论与俄语媒体语篇动态化研究 |
一、言语活动论的理论溯源及发展脉络 |
二、言语活动论的内涵诠释和研究观 |
三、言语活动论对俄语媒体语篇动态化研究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语媒体语篇交际机制的动态化研究 |
第一节 俄语媒体语篇的动态化交际要素 |
一、交际主体 |
二、动机与需要 |
三、交际意图 |
四、交际语境 |
五、交际形式 |
第二节 俄语媒体语篇的动态化交际过程 |
一、经典大众交际模式 |
二、俄语媒体语篇交际过程动态化分析 |
第三节 俄语媒体语篇的动态化言语行为过程 |
一、俄语媒体语篇的言说行为 |
二、俄语媒体语篇的意向行为 |
三、俄语媒体语篇的取效行为 |
第四节 俄语媒体语篇的动态化言语活动过程 |
一、俄语媒体语篇生成的动态化心理过程 |
二、俄语媒体语篇理解的动态化心理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语媒体语篇言语交际策略的动态化分析 |
第一节 言语交际策略概说 |
第二节 俄语媒体语篇告知策略的动态化分析 |
一、借助信源策略 |
二、援引见证者言策略 |
三、显像策略 |
第三节 俄语媒体语篇说服策略的动态化分析 |
一、论证策略 |
二、宣传鼓动策略 |
第四节 俄语媒体语篇言语攻击策略的动态化分析 |
一、侮辱与嘲讽策略 |
二、指责策略 |
三、揭发策略 |
第五节 俄语媒体语篇言语维护策略的动态化分析 |
一、辩解策略 |
二、转嫁策略 |
三、反击策略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拈连结构、语义及生成机制的认知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近四十年拈连研究成果综述 |
一、拈连结构研究 |
二、拈连分类研究 |
三、拈连与其他辞格的比较研究 |
四、拈连与英语中Zeugma、Syllepsis的比较研究 |
五、拈连在不同语体中的运用研究 |
六、拈连的产生机制研究 |
第二节 近四十年拈连研究成果的价值与缺失 |
一、近四十年拈连研究成果的价值 |
二、近四十年拈连研究成果的缺失 |
第三节 辞格研究的跨学科探索及拈连研究的再解释空间 |
一、辞格研究的跨学科探索及相关研究成果 |
二、辞格研究跨学科探索格局中拈连的再解释空间 |
第四节 选题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引例说明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引例说明 |
第一章 拈连结构再探讨 |
第一节 拈连结构要素和结构项 |
一、结构要素:本体、拈体和拈词 |
二、结构项:前项、后项 |
第二节 拈连句法结构类型 |
一、主谓式拈连 |
二、述宾式拈连 |
三、述补式拈连 |
四、偏正式拈连 |
第三节 原型范畴解释框架中的拈连分类 |
一、典型拈连 |
二、非典型拈连 |
小结 |
第二章 拈连语义再探讨 |
第一节 本体、拈体和拈词的句法语义关系 |
一、主谓式拈连的句法语义关系 |
二、述宾式拈连的句法语义关系 |
三、述补式拈连的句法语义关系 |
四、偏正式拈连的句法语义关系 |
第二节 本体和拈体的语义联系 |
第三节 本体和拈体的语义特征 |
一、本体、拈体和拈词间的超常语义搭配 |
二、本体、拈体和拈词的共现方式及语义特征 |
小结 |
第三章 拈连生成的认知阐释 |
第一节 拈连的构式特征 |
一、拈连构式分析的理论依据 |
二、拈连前项的构式特征:语法构式 |
三、拈连后项的构式特征:修辞构式 |
第二节 拈连的生成机制:构式压制 |
一、拈连中的压制者和被压制者 |
二、拈连中的构式压制过程 |
小结 |
第四章 个案分析:转喻式“V的不是A,是B”之结构、语义和生成理据 |
第一节 表达格式“V的不是A,是B”结构、语义分析 |
一、传统表达格式“V的不是A,是B”结构、语义分析 |
二、新型表达格式“V的不是A,是B”结构、语义分析 |
第二节 转喻式“V的不是A,是B”之拈连分析 |
一、转喻式“V的不是A,是B”是拈连 |
二、转喻式“V的不是A,是B”是非典型拈连 |
第三节 转喻式“V的不是A,是B”的生成理据 |
一、转喻式“V的不是A,是B”构式压制的认知动因 |
二、转喻式“V的不是A,是B”构式压制的认知基础 |
小结 |
结语 |
一、主要观点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之处 |
四、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附录1 拈连用例 |
附录2 国内拈连研究论文目录索引(1980-2017)(含硕、博士论文)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比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不同学科视角下的汉语比喻研究 |
二、汉语比喻的应用研究 |
三、他山之石——西方比喻(metaphor)研究及其发展动态 |
四、汉语比喻研究的启示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法和语料来源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语料来源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五节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复杂动态理论下汉语比喻研究框架的建构 |
第一节 走进复杂性一回归比喻的本真 |
一、用复杂性思维看待事物的本质 |
二、用复杂性思维看待语言的本质 |
三、复杂性视角下的比喻研究路径 |
第二节 复杂性视角下比喻的形成机制分析 |
一、比喻的形成起因 |
二、比喻形成的主体性因素 |
三、基于主体的多模块多感官系统与环境互动的形成机制 |
第三节 复杂性视角下比喻的存在方式分析 |
一、当代比喻研究中的话语转向:真实世界的比喻研究 |
二、复杂性视角下的话语 |
三、影响话语中比喻使用的复杂因素分析 |
四、话语中比喻的存在方式 |
第四节 复杂性视角下比喻研究模式的建构 |
一、比喻研究的多维动态模式 |
二、基于该模式的比喻定义 |
三、基于该模式的比喻辨识 |
四、基于该模式的比喻观测维度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比喻使用构形式特征分析 |
第一节 话语中比喻使用的密度分析 |
一、话语比喻密度计算的依据标准 |
二、话语样本中比喻的密度值 |
三、关于本研究比喻密度值的讨论 |
第二节 话语中比喻的典型表达结构分析 |
一、考察要素的选定及其标注形式 |
二、话语样本中比喻表达结构类型统计分析 |
三、话语中比喻表达的典型结构讨论 |
第三节 话语中比喻的分布特征分析 |
一、比喻丛及其划分方法 |
二、话语样本中比喻丛的分布特征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比喻使用的动态过程分析 |
第一节 比喻的局部动态表现 |
一、比喻结构的局部动态性 |
二、比喻局部动态变化的类型 |
三、比喻局部动态变化的类型分析 |
四、讨论与小结 |
第二节 比喻的互动过程分析 |
一、比喻表征的对话性 |
二、比喻的互动与回应类型 |
三、比喻的互动过程分析 |
四、讨论与小结 |
第三节 比喻的适应过程分析 |
一、语境与比喻使用的变异 |
二、交际中比喻变异的语境参数 |
三、比喻的适应过程分析 |
四、讨论与小结 |
第四节 比喻的固化过程分析 |
一、比喻的社会文化认知与个体认知 |
二、亚稳定状态的比喻使用特征 |
三、话语中比喻的固化过程分析 |
四、讨论与小结 |
第五节 比喻使用模式的涌现过程分析 |
一、交际过程中比喻的动态轨迹 |
二、交际中比喻使用模式的分析路径 |
三、案例话语的比喻使用模式分析 |
四、讨论与小结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本研究的主要应用 |
第一节 在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
一、从本族语者的比喻使用到二语学习者比喻使用能力的提出 |
二、比喻使用能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
三、以比喻使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及启示 |
第二节 在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应用 |
一、比喻纳入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必要性 |
二、本研究对教材编写与评估的启示 |
第三节 作为话语分析工具的应用 |
一、比喻作为一种话语分析工具 |
二、本研究对于口语话语分析的启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莫言小说修辞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选题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莫言小说译介现状梳理 |
2.1.1 莫言小说译介语种概览 |
2.1.2 基于OCLC的收藏莫言小说英译本的全球图书馆数量 |
2.1.3 基于亚马逊网站评论的一般读者接受现状 |
2.2 文献综述 |
2.2.1 基于可视化分析的莫言小说翻译研究综述 |
2.2.1.1 莫言小说翻译的总体研究趋势 |
2.2.1.2 莫言小说翻译研究的高被引文献分析 |
2.2.1.3 莫言小说翻译研究关键词网络图谱 |
2.2.1.4 莫言小说翻译为论题的硕博士论文概览 |
2.2.2 莫言小说修辞翻译研究综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修辞学理论 |
2.3.1.1 域外修辞学研究演变 |
2.3.1.2 中国修辞学发展流变 |
2.3.1.3 广义修辞学理论 |
2.3.2 巴赫金理论 |
2.3.2.1 巴赫金语言哲学——对话主义 |
2.3.2.2 历史诗学——复调诗学 |
2.3.2.3 文化诗学——狂欢化诗学 |
2.3.3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模型 |
第三章 莫言小说修辞技巧及其英译 |
3.1 莫言的文学修辞思想 |
3.2 莫言小说明喻修辞及其英译 |
3.2.1 《红高粱家族》明喻本体的特征 |
3.2.2 《红高粱家族》明喻喻体的特征 |
3.2.3 《红高粱家族》明喻的英译 |
3.3 莫言小说通感修辞及其英译 |
3.3.1 莫言文学中的通感修辞建构 |
3.3.2 通感修辞的定义及属性 |
3.3.2.1 通感的修辞维度 |
3.3.2.2 通感的认知维度 |
3.3.2.3 通感的哲学维度 |
3.3.3 通感修辞在莫言文本中的建构及其翻译 |
3.3.4 葛浩文与莫言的审美共通感 |
3.4 莫言小说超常规句式及其英译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莫言小说的修辞诗学及其英译 |
4.1 杂语修辞及其英译 |
4.1.1 杂语修辞 |
4.1.2 杂语修辞在莫言文本中的建构 |
4.1.3 杂语修辞在英译文中的翻译 |
4.2 戏仿修辞 |
4.2.1 莫言小说文本中的游戏性戏仿建构 |
4.2.2 仿拟修辞的定义 |
4.2.3 仿拟的基本属性及心理认知过程 |
4.2.4 仿拟和互文性 |
4.2.5 莫言小说仿拟修辞在译文中的翻译和建构 |
4.2.5.1 词汇层面的仿拟及其英译 |
4.2.5.2 短语层面的仿拟及其英译 |
4.2.5.3 句子层面的仿拟及其英译 |
4.2.5.4 风格层面的仿拟及其英译 |
4.2.5.5 篇章层面的仿拟及其英译 |
4.2.6 仿拟修辞的认知诗学建构与翻译 |
4.3 民间诗学 |
4.3.1 猫腔叙事及其英译 |
4.3.1.1 开章引子中的猫腔及其英译 |
4.3.1.2 正文中的猫腔唱段及其英译 |
4.3.1.3 猫腔叙事在译文中的修辞建构 |
4.3.2 莫言文本的类书场叙事及其英译 |
4.3.2.1 莫言的类书场文本建构概述 |
4.3.2.2 《天堂蒜薹之歌》类书场歌谣的英译 |
4.3.2.3 《酒国》类书场文本建构及其英译 |
4.3.3 莫言民间诗学的异质性与可译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莫言修辞哲学及其英译 |
5.1 修辞哲学研究的重要性 |
5.2 莫言小说的反讽修辞哲学及其英译 |
5.2.1 反讽及西方反讽理论体系 |
5.2.2 反讽理论在中国的研究 |
5.2.3 反讽在莫言文学中的建构及英译 |
5.2.3.1 言语反讽 |
5.2.3.2 叙事反讽 |
5.2.3.2.1 戏仿性反讽 |
5.2.3.2.2 结构性反讽 |
5.2.3.2.3 语态性反讽 |
5.2.3.2.4 视点性反讽 |
5.2.3.3 总体反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与局限 |
6.3 展望与前景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简历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9)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
第一章 换译研究述评 |
第一节 换译研究综述 |
一、国外换译研究概述 |
二、国内换译研究简述 |
第二节 换译研究简评 |
一、换译视角研究简评 |
二、换译研究不足之处 |
三、换译研究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换译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换译称名流变 |
一、换译称名梳理 |
二、换译称名溯源 |
三、换译称名术语化 |
第二节 换译内涵 |
一、换译的特点 |
二、换译的本质 |
三、换译的定义 |
第三节 换译外延 |
一、换译的类型 |
二、换译的目的 |
三、换译的原则 |
四、换译的领域 |
五、换译的地位 |
六、换译的联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换译类型解析 |
第一节 有形换译 |
一、单位换译 |
二、标点换译 |
三、形象换译 |
第二节 无形换译 |
一、词类换译 |
二、语气换译 |
三、语态换译 |
四、视角换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换译机制假说 |
第一节 显性换译机制 |
一、概念替代机制 |
二、意象替代机制 |
第二节 隐性换译机制 |
一、(语义→语形)+语用思维假说 |
二、语用→语义→语形思维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换译理据阐释 |
第一节 换译的语言学理据 |
一、换译的语形理据 |
二、换译的语义理据 |
三、换译的语用理据 |
第二节 换译之思维学理据 |
一、双语思维同一性理据 |
二、双语思维矛盾性理据 |
第三节 换译的文化学理据 |
一、换译的文化同质性理据 |
二、换译的文化异质性理据 |
第四节 换译的其他理据 |
一、换译之哲学理据 |
二、换译之美学理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选题依据 |
1.3 文献综述 |
1.4 拟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 |
第二章 现代汉语“V+得+一M+NP”构式研究 |
2.1 引言 |
2.1.1 例示 |
2.1.2 学界已有研究 |
2.1.3 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
2.2 “V+得+一M+NP”构式的共时考察 |
2.2.1 构式义分析 |
2.2.2 构件分析 |
2.2.3 构式的使用动因分析 |
2.3 “V+得+一M+NP”构式的历时考察 |
2.3.1 构式产生的一些前期条件 |
2.3.2 构式萌芽、定型、发展 |
2.3.3 构式义的理据性分析 |
2.3.4 构式固化引起的构件演变 |
2.3.5 构式化过程图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汉语“(S)那叫一个X”构式研究 |
3.1 引言 |
3.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3.1.2 构式地位认定 |
3.1.3 学界已有研究 |
3.1.4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3.2 “(S)那叫一个X”构式的意义、功能 |
3.2.1 “(S)那叫一个X”的构式义 |
3.2.2 构式义的理据 |
3.2.3 构式的语用功能 |
3.3 构式中S与X的语义关系 |
3.3.1 S的类型 |
3.3.2 S与X的语义关系 |
3.4 “(S)那叫一个X”构式的主观化历程 |
3.4.1 构式的两次主观化历程 |
3.4.2 两次主观化历程的对比 |
3.5 构式的发展 |
3.5.1 “(S)那叫一个X”构式的形成 |
3.5.2 “(S)那叫一个X”构式的变体 |
3.6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汉语“好(一)个NP”构式研究 |
4.1 引言 |
4.1.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4.1.2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4.1.3 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 |
4.2 “好(一)个NP”的历时发展 |
4.2.1 “好个NP”的产生时代 |
4.2.2 唐代“好个X”中“好个”的性质 |
4.2.3 宋代的“好(一)个X”构式 |
4.3 “好一个NP”共时层面的两个问题 |
4.3.1 “好一个NP”的使用动因 |
4.3.2 构式中“好”的语义指向 |
4.4 “好一个NP”的构式家族 |
4.4.1 其他量词的构式实例 |
4.4.2 “好一个NP”的相关构式 |
4.4.3 相关构式之间的承继关系 |
4.5 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汉语“(X)整个一M(Y)”构式研究 |
5.1 引言 |
5.1.1 “整个一M+Y”的两种形式 |
5.1.2 “整个一M+Y”的研究现状 |
5.1.3 尚存的问题 |
5.1.4 本部分语料使用的说明 |
5.2 “(X)整个一M(Y)”的构件分析 |
5.2.1 构式中“X”的分布情况 |
5.2.2 构式中“M”的分布情况 |
5.2.3 构式中“Y”的分布情况 |
5.3 “(X)整个一M(Y)”的构式义 |
5.3.1 “(X)整个一M(Y)”贬抑义分析 |
5.3.2 “(X)整个一M(Y)”评价义分析 |
5.4 “(X)整个一M(Y)”构式的固化 |
5.4.1 构式整体的固化 |
5.4.2 “整个”的演变 |
5.4.3 “整个一个”的构式化 |
5.5 “(X)整个一M(Y)”的构式变体 |
5.5.1 (X)整个一(Y) |
5.5.2 (X)整一个(Y) |
5.6 小结 |
第六章 现代汉语“一群NP”构式研究 |
6.1 引言 |
6.1.1 “一群NP”的两种类别 |
6.1.2 构式“一群NP”的研究述评 |
6.2 “一群NP”构式义的理据 |
6.2.1 量词“群”的语义积淀及重现 |
6.2.2 量词本身具有的比喻功能 |
6.3 与“一群NP”相近的两类格式 |
6.3.1 一帮NP |
6.3.2 一伙NP |
6.3.3 两条倾向性规律 |
6.4 小结 |
第七章 现代汉语“一X一个Y”构式研究 |
7.1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7.1.1 已有研究 |
7.1.2 尚存的问题 |
7.2 “一X一个Y”的结构类型 |
7.2.1 偏正型 |
7.2.2 补充型 |
7.2.3 动宾型 |
7.2.4 并列型 |
7.3 “一X一个Y”的构式义 |
7.3.1 “一L一个N”的构式义 |
7.3.2 “一L一个A”的构式义 |
7.3.3 “一L一个V”的构式义 |
7.3.4 “一V一个A”的构式义 |
7.3.5 “一V一个N”的构式义 |
7.3.6 “一V1一个V2”的构式义 |
7.3.7 小结 |
7.4 构式的构件分析 |
7.4.1 X与Y的音节特点分析 |
7.4.2 两种基本形式中“一”的不同功能 |
7.5 构式的主观性分析 |
7.5.1 构件非范畴化 |
7.5.2 意义整体固化 |
7.5.3 言者交际意图显化 |
7.6 构式的相关格式 |
7.7 附录 |
第八章 现代汉语“A一M(,)B一M”构式研究 |
8.1 引言 |
8.1.1 研究对象界定 |
8.1.2 已有研究述评 |
8.1.3 本章所要研究的问题 |
8.2 “A一M(,)B一M”构式的不同类型 |
8.2.1 完全词汇义,全无引申义 |
8.2.2 完全词汇义,细节引申义 |
8.2.3 保留词汇义,再加引申义 |
8.2.4 保留词汇义,多种引申义 |
8.2.5 偏移词汇义,有时有歧义 |
8.2.6 偏移词汇义,再加引申义,更像是习语 |
8.2.7 虚化词汇义,具有引申义,已经成习语 |
8.3 构式义产生的机制 |
8.3.1 交替义的产生 |
8.3.2 周遍义的产生 |
8.3.3 “散乱而不集中”义的产生 |
8.3.4 其他引申意义的产生 |
8.4 构式主观性分析 |
8.4.1 语用推理是主观性的集中体现 |
8.4.2 意识涌现是主观性的重要体现 |
8.5 已经习语化的“A一M(,)B一M”个案分析 |
8.5.1 已经习语化的个案 |
8.5.2 习语类“A一M(,)B一M”的特点 |
8.6 小结 |
第九章 现代汉语“V+一M+是+一M”构式研究 |
9.1 引言 |
9.1.1 研究对象界定 |
9.1.2 构式地位认定 |
9.1.3 学界已有研究述评 |
9.1.4 可做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9.2 构件及构式的分布 |
9.2.1 构件的分布 |
9.2.2 两种构式义的语体分布 |
9.3 构式对构件的压制 |
9.3.1 构式中V的非范畴化 |
9.3.2 构式中数量结构的非范畴化 |
9.4 构式浮现意义的产生过程 |
9.4.1 构式会话含义的产生 |
9.4.2 构式承继理据 |
9.5 构式语篇依赖性 |
9.5.1 构式是否具有评价义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2 言者对某事件的态度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3 事件是否完成需要借助语境解读 |
9.5.4 是否具有量的累积需要借助语篇解读 |
9.6 “V+一M+是+一M”的一些相关格式 |
9.6.1 V一M算一M |
9.6.2 一M是一M |
第十章 现代汉语“一M比一M+A/VP”构式研究 |
10.1 引言 |
10.1.1 例示 |
10.1.2 已有研究述评 |
10.1.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0.2 构式的构件分析 |
10.2.1 “VP”还是“A” |
10.2.2 构式中的“M” |
10.3 构式的句法功能 |
10.3.1 充当谓语 |
10.3.2 充当补语 |
10.3.3 充当定语 |
10.3.4 充当宾语 |
10.3.5 充当独立小句 |
10.4 构式家族及其承继关系 |
10.4.1 比较范畴的原型特征 |
10.4.2 四类子构式所具有的比较范畴特征 |
10.4.3 四种子构式的构式义获得理据 |
10.4.4 四类子构式的异同比较 |
10.5 遍指性“一M比一M+VP”的判定标准 |
10.5.1 判定标准分析 |
10.5.2 一些非典型例子 |
10.6 构式的产生时间 |
10.7 小结 |
第十一章 现代汉语“有+数量结构”构式研究 |
11.1 引言 |
11.1.1 “有”的意义类别 |
11.1.2 “有+数量结构”的研究述评 |
11.1.3 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1.2 “有+数量结构”的类型及其分布 |
11.2.1 “有+数量结构”的类型 |
11.2.2 “有+数量结构”的句法分布 |
11.3 “有+数量结构”的构式义 |
11.3.1 “有+数量结构”构式 |
11.3.2 “V+有+数量结构”构式 |
11.4 小结 |
第十二章 数量结构的功能 |
12.1 数量结构的基本功能 |
12.1.1 表量功能 |
12.1.2 指代功能 |
12.1.3 完句功能 |
12.1.4 修饰和陈述功能 |
12.1.5 修辞功能 |
12.2 数量结构相关功能的理据性 |
12.2.1 表量功能的理据性 |
12.2.2 修辞功能的理据性 |
12.2.3 量词的功能 |
12.2.4 构件对构式义的作用 |
12.3 数量结构的其他功能 |
12.3.1 标记功能 |
12.3.2 数量结构的副词性功能 |
12.4 小结 |
第十三章 数量结构构式的共性与个性 |
13.1 均存在非范畴化现象 |
13.2 通常表示非真值意义 |
13.3 均存在主观化现象 |
13.4 多数具有评价、感叹功能 |
13.5 小结 |
第十四章 结语与余论 |
14.1 本文的基本观点 |
14.1.1 理论观点 |
14.1.2 各章具体观点 |
14.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2.1 创新之处 |
14.2.2 不足之处 |
14.3 余论 |
14.3.1 构式语法与汉语研究的切合度 |
14.3.2 辩证地认识构式语法理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英汉广告常用辞格及其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英比喻修辞格对比研究[D]. 夏克拉·迪力木腊提.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2)
- [2]功能视域下的汉语话语套用研究[D]. 左乃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3]目的论视角下莫言《蛙》比喻辞格的翻译研究 ——以日英译本为例[D]. 顾红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4]英语广告语篇的修辞手法探讨[J]. 肖新英.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5]俄语媒体语篇的动态化研究[D]. 徐美玲. 黑龙江大学, 2018(07)
- [6]拈连结构、语义及生成机制的认知阐释[D]. 李富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7]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比喻研究[D]. 罗红玲. 厦门大学, 2018(12)
- [8]莫言小说修辞英译研究[D]. 叶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9]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D]. 倪璐璐.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10]现代汉语中与数量结构有关的构式研究[D]. 王刚.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