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LP技术在植物病原真菌遗传学中的应用

AFLP技术在植物病原真菌遗传学中的应用

一、AFLP技术在植物病原真菌种群遗传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贤成[1](2021)在《中国西北地区苹果黑星病菌遗传多样性、抗药性监测及秦冠抗黑星病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苹果黑星病(Venturia inaequalis)是世界性的苹果真菌病害,可危害寄主叶片、枝条和果实,严重时导致早期落叶,特别是在欧洲、美洲苹果产区每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害典型症状是在果实上形成黑色的疮痂病斑,又俗称苹果疮痂病(Apple Scab)。苹果黑星病自上世纪20年代在我国河北省发现以来,随着苹果产业的发展而向其他省份扩展蔓延。上世纪80年代,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发展苹果产业,使我国苹果产业发展重心逐渐由东部向西部地区转移。该病害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曾经在陕西、甘肃和新疆一度发生流行,此后病害的发生危害逐渐减轻和消退,但在个别地方仍有零星发生和危害。然而随着西北地区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苹果黑星病在有些地方的发生危害又死灰复燃,特别是在陕西渭北部分苹果产区、甘肃秦岭和六盘山有的山地苹果产区,以及新疆伊犁河谷苹果产区的发生危害十分严重,并呈现出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害已成为影响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为了进一步摸清近年来西北地区苹果黑星病菌的遗传亲缘关系及传播路径,揭示其对果园常年使用的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抗药性发展水平,探究秦冠对苹果黑星病的抗性机制等科学和生产实际问题,本文对此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以下结果:1.采用单孢分离方法,对从陕西、甘肃、新疆三地采集的457个苹果黑星病菌标样中,共分离纯化出164个菌株,占比为35.89%。其中,陕西53个,占分离纯化总数的32.32%;甘肃37个,占分离纯化总数的22.56%;新疆74个,占分离纯化总数的45.12%。2.采用ITS序列分析对上述苹果黑星病菌单孢菌株及收集的11个英国苹果黑星病菌株进行“种”的分子鉴定。采用真核生物核糖体DNA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苹果黑星病菌r DNA-ITS区进行扩增、PCR产物电泳检测和测序,测序结果登陆NCBI,进行Nucleotide BLAST对比。结果表明,参试的166个苹果黑星病菌株,其同源相似度均在97%以上,故鉴定为苹果黑星病菌(Venturia inaequalis(Cooke)Wint.)。3.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32个国内采集分离的和英国收集的苹果黑星病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了遗传聚类图,分析了不同地域间菌株群体的遗传距离、分子方差和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在相似度为0.74时,所有供试菌株全部聚类在一起;在相似度为0.76的水平时,供试菌株群体可划分为2个类群:其中第一类群下可再细分为亚群,有部分新疆菌株和少量英国和甘肃菌株被分在了第Ⅰ亚群,但不包含陕西的菌株。所有陕西菌株全划分到第II亚群,还有一些英国菌株也归于此亚群。其中,第II亚群下又可分为几个小的亚群,大部分英国菌株均在第(1)小亚群,其中也包括全部来自陕西苹果品种嘎啦、Fuji、九月奇迹的菌株和新疆华丹、华红的菌株。第(2)小亚群则包含全部来自陕西粉红女士,新疆蜜脆,以及多数新疆野苹果的菌株;第(3)小亚群则仅有一个陕西菌株、部分甘肃和新疆的菌株。第二群则只有一个英国的菌株以及少量新疆、甘肃的菌株。分析结果表明,在陕西,菌株的遗传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新疆和甘肃的菌株则无明显的相关性。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32个苹果黑星病菌株的遗传变异有91%来源于种群内部,9%来源于种群间,说明种群间有着较为频繁的基因交流。4.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从陕西、甘肃和新疆采集分离的90个苹果黑星病菌株,对果园常年使用的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或抗药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试菌株对苯醚甲环唑的EC50值范围在0.1431-6.7354μg/m L,最大与最小值的比率为47.07,平均EC50值为1.467±1.562μg/m L。通过Shapiro-Wilk检验,显示其EC50值不符合正态分布(W=0.9595,P<0.05),表明参试菌株存在着对苯醚甲环唑敏感性较低的群体,并建立了抑制率平均值为0.8790±0.7589μg/m L的相对敏感基线。通过对各地参试菌株的EC50值进行比较分析表明,陕西菌株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最高,新疆的次之,甘肃的最低。参试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EC50值范围为0.1369-2.0256μg/m L,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比率为15.95,平均EC50值为0.4538±0.4362μg/m L。通过Shapiro-Wilk检验其EC50值显示不符合正态分布(W=0.6656,P<0.05),表明群体中也存在着对吡唑醚菌酯敏感性较低的群体,并建立了抑制率平均值为0.2386±0.06506μg/m L相对敏感基线。通过对各地参试菌株的EC50值进行比较分析表明,陕西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最高,新疆的次之,甘肃的最低。另外,研究表明,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现象。5.应用电镜技术,在接种苹果黑星病菌强致病力菌株Ca183后,对苹果黑星病抗病品种秦冠和感病品种嘎啦的叶片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秦冠叶片的角质层厚度高于感病品种嘎啦,其中,秦冠角质层厚度的平均值为1.75μm,嘎啦的为1.06μm。通过电镜观察,在接种14d后嘎啦比秦冠叶片栅栏组织受到更为严重的伤害,主要表现为细胞萎缩,排列松散,细胞呈椭圆形,叶绿体变形,细胞器数量减少,细胞质流失严重,几乎成空胞;接种后21d,嘎啦出现大量细胞坏死,而秦冠只有少量细胞坏死。由此表明,秦冠苹果在组织和细胞学上对苹果黑星病具有抗侵染、抗扩展和延缓病程发展的作用。

李昕洋[2](2020)在《辽宁省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稻曲病是一种水稻穗部真菌性病害,在我国南北方稻区均有发生,现已成为限制水稻高产和稳产的主要障碍之一。本试验采用形态学观察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同源性及种内群体分化状况;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相关性分析研究不同地区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运用重复序列PCR(repetitive element-based PCR,rep-PCR)技术和田间接种方法探索稻曲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差异;使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建立稻曲病菌的最佳基于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的反应体系和筛选SRAP多态性引物,应用最佳SRAP反应体系进一步明确稻曲病菌种群多样性遗传水平,以上研究旨为稻曲病的综合防控和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辽宁省稻曲病菌分离及rDNA-ITS鉴定:2017年自辽宁省8个市区(沈阳市、鞍山市、盘锦市、大连市、丹东市、辽阳市、铁岭市、抚顺市)采集273株稻曲病粒样品,经组织分离法或农用链霉素洗涤法和单孢纯化后共获得159株供试菌株;选取63株代表菌株以通用引物ITS1和ITS4进行PCR扩增均能出现大小在500 bp750 bp内的单一条带;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发现与稻曲病菌同源性相似度达99%100%;经MEGA 7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均处于同一分支。因此,结合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技术可明确所有供试菌株均为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供试菌株间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0002.000,即不同的稻曲病菌rDNA-ITS序列在进化过程中存在差异。辽宁省不同地区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比较:选取18株代表菌株的最适菌丝生长条件不同,在相同培养条件下,不同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存在显着差异。供试菌株的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1株)、PSA(1株)、XBZ(1株)、Rice(2株)和OA(13株);最适碳源为淀粉(14株)和蔗糖(4株);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17株)和蛋白胨(1株);最适温度为25℃(4株)、28℃(11株)和30℃(3株);最适pH为4(8株)、5(1株)、6(5株)和7(4株);最适光照条件为光照(3株)、黑暗(12株)和12 h光照/12 h黑暗(3株)。所有供试菌株的最适薄壁分生孢子萌发条件不同,在相同条件下,不同菌株的薄壁分生孢子萌发速率存在显着差异。供试菌株的薄壁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12株)和28℃(6株);最适pH为6(3株)、7(13株)和8(2株);最适光照条件为光照(4株)、黑暗(8株)和12 h光照/12 h黑暗(6株)。所有供试菌株的菌丝及薄壁分生孢子致死温度分别为55℃和78℃。稻曲病菌的菌丝生长速率与不同碳源和温度分别呈中度和低度相关;稻曲病菌的菌落背面颜色与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和pH分别呈中度、低度、无、高度和低度相关;其余均无统计意义。辽宁省稻曲病菌rep-PCR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分析:根据BOX1/BOX2、ERIC1/ERIC2和REP1/REP2的3对引物遗传多样性值,故选取均大于0.7的BOX1/BOX2(0.764)和ERIC1/ERIC2(0.707)扩增的DNA指纹图谱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当DNA指纹相似系数为0.78时,以BOX1/BOX2和ERIC1/ERIC2为引物扩增的DNA指纹图谱分别将供试菌株划分为12个和10个遗传类群;于2018年8月进行稻曲病菌接种辽宁省主栽水稻品种盐丰47试验,根据平均每穗病粒数将供试菌株致病力可划分为弱致病型、中等致病型和强致病型3个致病型,所占比例分别为33.33%、58.82%和7.85%,强致病型菌株仅在沈阳市、鞍山市和大连市出现,所有优势类群均包含3种致病型菌株;表明辽宁省稻曲病菌遗传结构复杂,不同地理来源的稻曲病菌致病力存在一定差异,相同致病型的稻曲病菌分属于不同的遗传类群,同一遗传类群中包含不同的致病型菌株。辽宁省稻曲病菌SRAP体系建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选取不同地理位置的3株代表菌株(SY-19、AS-3和DD-8),从100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高的8对引物(Me1/Em6、Me2/Em2、Me2/Em4、Me2/Em6、Me3/Em7、Me4/Em3、Me5/Em6、Me6/Em5);建立适用于稻曲病菌的最佳SRAP反应体系(3.5 mmol/L Mg2+、3.5 U/μL TaqTM、200ng/μLDNA模板、0.4μmol/L引物和0.4 mmol/L dNTPs);根据方差分析中p值均小于0.05表明各因素对反应体系均有显着影响,根据方差分析中F值由高到低的顺序表明Mg2+对反应体系影响最大,DNA模板影响最小。利用最佳SRAP反应体系对选取的78株代表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如下:8对引物对供试菌株共扩增出179个清晰的条带,其中93个为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的扩增条带数在1827之间,平均为22;供试菌株等位基因观测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2.000、1.4886、0.3248和0.5047;其中沈阳种群多样性最高,鞍山种群多样性最低;当DNA指纹相似系数为0.88时,以8对引物扩增的DNA指纹图谱将供试菌株划分为14个类群。辽宁省稻曲病菌种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SRAP遗传类群划分与地理来源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刘金鑫[3](2020)在《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菌的种群结构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栽培中经常遭受多种病原菌侵染为害如水稻立枯病,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的生产。作为我国东北地区水稻重要产区,黑龙江省由于特殊的寒地冷凉条件导致水稻立枯病成为水稻苗期最严重的病害。有效控制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病害的前提和基础是明确致病菌的种类及分布。因此,本研究从黑龙江省水稻的主栽地区采集水稻立枯病病样,进行分离并鉴定,在此基础上对优势菌株的抗药性以及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其结果将对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有针对性地指导田间生产。本文对来自黑龙江省10个水稻主产地区哈尔滨、齐齐哈尔、鸡西、双鸭山、牡丹江、伊春、黑河、佳木斯、绥化和大庆的病样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共分离获得225株水稻立枯病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9种病原真菌,分别为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108株,占比48.0%、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26株,占比11.6%、三线镰孢(F.tricinctum)18株,占比8.0%、芳香镰孢(F.redolens)15株,占比6.7%、木贼镰孢(F.equiseti)14株,占比6.2%、腐皮镰孢(F.solani)14株,占比6.2%、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15株,占比6.7%、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9株,占比4.0%、缩窄弯孢(Curvularia coatesiae)6株,占比2.6%。其中,尖镰孢为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菌优势种群。此外,链格孢和缩窄弯孢作为水稻立枯病的病原菌在中国东北地区首次被发现。针对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菌优势种群的74株尖镰孢单孢株,开展了致病力及对常用化学药剂多菌灵、咪鲜胺和咯菌腈的室内敏感性测定,结果发现: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菌优势种尖镰孢大多为中等致病力菌株;多菌灵在有效剂量达10μg/m L时,菌株均在中抗以上,无敏感菌株,表明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优势菌株对多菌灵已产生了抗药性,不适合在该地区应用;咪鲜胺的EC50平均值为13.4562μg/m L;咯菌腈的EC50平均值为0.3393μg/m L,远小于咪鲜胺的平均EC50值。也就是说,咪鲜胺和咯菌腈均可抑制水稻立枯病的发生,但咯菌腈更适合在该省作为防治水稻立枯病的有效药剂进行推广。本研究采用SSR标记技术评估了74个黑龙江省不同地理来源的水稻立枯病菌优势种单孢株的遗传多样性,从22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4对引物进行扩增,以相似系数0.79为界,将来自不同地区的74株尖镰孢群体划分成9个类群。分子方差(AMOVA)分析表明,尖镰孢群体与地理来源、致病力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10μg/m L)之间均存在显着相关性。不同地理来源的种群间存在很大程度的遗传分化(Fsp=0.374),说明黑龙江省不同地理来源对水稻立枯病优势菌株群体分化有显着影响。

彭丹丹[4](2018)在《南繁区稻曲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及稻曲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的分子检测》文中提出南繁区位于我国海南岛南部,在水稻等农作物科学育种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我国农作物繁育制种的重要基地。随着各地大量的育种材料进出南繁区,在利用南繁区热带气候资源优势的同时,外来物(有害生物和转基因生物等)对该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安全造成了潜在的危害。为了明确南繁区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Patou.)Bref.]的遗传多样性以及建立快速检测稻曲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的技术,为水稻病害的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南繁区(三亚市、乐东县和陵水县)稻曲病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DNA的AFLP多态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建立了稻曲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的LAMP快速检测技术,并在水稻种子带菌检测上进行了应用。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稻曲病菌的培养性状观测及分子鉴定。从南繁区两次采集稻曲病样品,共分离得到57个稻曲病菌菌株。这些菌株在PSA培养基上生长缓慢,培养性状不完全一致,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经稻曲病菌ITS特异性引物扩增鉴定,这些菌株均能得到一条380bp的特征条带,表明所有菌株均为稻曲病菌。(2)稻曲病菌DNA的AFLP多态性分析。从256对引物中筛选出10对扩增条带较为丰富以及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结果共扩增出545条DNA条带,其中包含500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的百分率为91.7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7个菌株分为11个AFLP谱系,陵水县菌株分布在8个谱系中,其他两个群体都分布在7个谱系中,表明陵水县菌株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三个稻曲病菌群体中,陵水县群体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L)为81.75%,高于乐东县群体的74.60%和三亚市群体的49.21%;三亚市群体的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1997,低于乐东县群体的0.2656和陵水县群体的0.3062;陵水县群体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1934,高于乐东县群体的,0.1662和三亚市群体的0.1273,陵水县群体表现了最大的遗传多样性。(3)稻曲病菌的遗传结构分析。总物种的基因分化度Gst为0.0541,基因流Nm为8.7460,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各个群体内,不同群体间均存在一定基因交流;基于遗传一致性的群体聚类分析表明,三个群体菌株的遗传相似度很高。(4)稻曲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LAMP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基于稻曲病菌侧翼基因Uvt3277和水稻纹枯病菌乙酰乳酸合成酶编码基因AG1IA00222的序列,分别建立了稻曲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技术。稻曲病菌LAMP反应体系的Mg2+最适浓度为4 mmol/L,甜菜碱最适浓度为0.2 mol/L,dNTPs的最适浓度为1.2 mmol/L,61℃下反应60 min,然后80℃下反应10 min使Bst DNA聚合酶灭活以终止反应;水稻纹枯病菌LAMP反应体系的Mg2+最适浓度为4 mmol/L,甜菜碱最适浓度为0.2 mol/L,dNTPs的最适浓度为0.8 mmol/L,63℃下反应50 min,然后80℃下反应10 min使Bst DNA聚合酶灭活以终止反应。本试验的结果可以通过加SYBR Green I荧光染料1μL,在黑色背景条件下观察颜色变化或者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是否出现梯形条带来判定。(5)稻曲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LAMP引物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试验。结果只有稻曲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在各自的LAMP检测体系中的反应结果呈阳性,而其它参试菌株都为阴性,表明两者的LAMP引物特异性较好;稻曲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的检测灵敏度均为100fg/μL,分别比普通PCR灵敏度高了100倍和1000倍。(6)LAMP检测技术在水稻种子带菌检测上的应用。通过真菌ITS通用引物常规PCR反应,对来自南繁区22份水稻种子样品进行了病原真菌检测,结果只有1份种子样品没有条带,表明其余21份种子样品中可能含有目标真菌;在稻曲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LAMP检测反应中,分别有14份和2份呈阳性结果,结果表明LAMP检测技术能够准确地检测出水稻种子中是否有这两种病原真菌侵染。本研究为稻曲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简单、特异和灵敏的手段,适合田间和基层部门使用。

邢会琴[5](2018)在《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和种带优势镰孢菌遗传多样性及其致病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种子上普遍存在着丰富的真菌群落,有些真菌引起种子霉变或产生毒素而影响种子质量,造成发芽率逐年下降,许多育种资源也因同样问题永远丢失。尤其是一些致病真菌,不仅引起病害的发生与流行,甚至造成病害的远距离传播,给玉米种子生产带来极大威胁。本研究以储存0.512年的玉米种子(郑58)样品为试材,采用稀释平皿法和PDA平板法对种子表面和内部携带的真菌进行分离,利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分析rDNA-ITS序列,结合形态学观察进行菌种鉴定,分析种子真菌区系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种子活力的关系。同时,对优势镰孢菌的致病性、致病机理及其种间和种内遗传多样性的ISSR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储存0.512年的11份玉米种样真菌区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从玉米种子表面和内部组织共分离获得196个菌株,属于10属16种真菌,其中1种属于接合菌,其余15种全部为子囊菌。15种子囊菌中,有7种真菌只从种子内部组织分离得到,2种仅从种子表面获得,其余6种从种子内部和表面均分离到。Aspergillus niger是玉米种子上的优势菌,从所有储存年份的种样上都分离得到,其相对丰富度为36%100%。其次是Fusariumspp.和Penicilliumspp.,相对丰富度分别为9%40%和9%20%。其他种类的真菌均零星出现,分离样品均少于3个储存年份。研究结果表明,真菌对种子的总感染率随储存年限增加而下降,但种子贮存时间与真菌物种丰富性和相对丰富度之间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同玉米种样真菌群落的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还检测到4个主要产毒真菌属Aspergillus、Fusarium、Penicillium和Alternaria,其存在的相关信息有助于将来毒素的管理和防控。相关性分析表明,67%的玉米种子内部真菌带菌率与种子活力指标显着负相关,11%的内部真菌带菌率与种子活力指标呈正相关,具有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作用。2.为了明确不同储存年限和分离部位玉米种带优势镰孢菌种间及种内的遗传差异,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储存0.512年玉米种子内部和表面的45株Fusarium spp.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5条ISSR引物对45个供试菌株扩增后,共获得29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76条,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4.2%。不同引物能扩增出数目不等的多态性条带,扩增片段多分布在4003000bp之间。聚类分析表明,45个菌株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50.93之间,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70时,供试的45株镰孢菌被划分成2个ISSR类群,其中,类群I中包括了rDNA-ITS序列分析F1中所有的17个菌株(全部是F.verticillioides),类群Ⅱ中含有F2中所有的4个菌株(均为F.proliferatum),各个分离部位和储存年限的菌株分布其中。说明ISSR类群的划分与菌种分类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与菌株在种子上的储存年限和分离部位不相关。同一类群中,从相同部位或相近储存年限分离的菌株,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但也存在一定差异;而不同分离部位或储存年限悬殊的菌株间遗传距离较远。菌株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其分离部位和种子的储存年限存在明显相关性。3.通过对种子接种来自不同储存年限玉米种带优势镰孢菌进行室内和田间致病性测定,分别以种子出苗、幼苗生长、镰孢菌苗枯病、镰孢菌穗腐病和穗部经济性状共20多项指标,评价了镰孢菌的致病性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室内沙培法种子出苗率显着高于田间出苗率,室内和田间一致表现为随种子储存7年以上的镰孢菌接种种子后,其出苗率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但明显高于0.55年菌株的处理,具有随储存年限增加的趋势;室内沙培法表明,种子的平均出苗时间较短,只有3.74.0d,各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明显,而田间出苗时间则长达12.615.6d,其中0.55年的菌株明显推迟种子出苗13d。室内培养7d后,幼苗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表明,除个别菌株外,812年的菌株处理后,苗高和苗鲜重明显高于0.55年的菌株,二者均随储存年限而增加;主根长、根鲜重和根冠比具有随储存年限而减小的趋势,0.55年的菌株明显增加了主根长和根鲜重,具有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不同菌株处理间及其与对照的苗粗和须根数则无明显差异。(2)不同镰孢菌菌株引起的室内幼苗发病情况、田间苗枯病和穗腐病发病率均存在明显差异,而且三者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室内沙培法所测结果表明,培养7d后幼苗的发病程度与种子的受害程度是相对应的,二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具有随储存年限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即0.55年菌株处理后的幼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高于812年菌株的处理;镰孢菌引起的田间苗枯病和穗腐率(病情指数)也得到相似的结果。(3)穗部经济性状分析表明,不同处理间的7项指标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和产量均与储存年限存在一定相关性,主要表现为0.55年菌株处理的6项指标明显低于8年及以上菌株的处理。而千粒重与储存年限无明显相关性。(4)从镰孢菌种类和分离部位来看,相同分离部位和相近储存年份的2种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和F.proliferatum之间,种子出苗率、平均出苗时间、幼苗生长的各项指标、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以及田间苗枯病发病率、穗腐率和穗部经济性状均存在一定差异,但二者无明显相关性。对于相同年份(或相近年份)的同一种类的镰孢菌,不同分离部位(内部或表面)的菌株之间,所测种子的活力指标、发病情况和穗部经济性状等多项指标表现为多数表面菌株的致病性强于内部菌株。4.通过种子内藏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孢子悬浮液接种玉米种子,采用沙培法培养7d后,测定幼苗主要的生理生化指标,揭示不同储存年限种带优势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的致病机理。结果与对照相比,种子接种过镰孢菌的幼苗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叶绿素和还原性糖含量减少。F.verticillioides菌株随着种子储存时间的延长,幼苗的SOD活性随之升高,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随之增加;随着带菌种子储存年限的增加,POD活性、细胞膜相对透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随之降低,而还原性糖含量则没有随与储存年限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郭开发[6](2016)在《新疆林木腐烂病菌种类鉴定及其主要种Valsa mali遗传分化和初侵染源快速检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了明确新疆防护林和经济林上腐烂病菌的种类,并了解主要种Valsa mali的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情况,以确定该菌能否在不同林木寄主上相互侵染和传播,同时采用分子检测技术确定腐烂病菌在新疆苹果园和香梨园的初次侵染来源。最终为新疆林木腐烂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从17种新疆常见的农田防护林和果树上采集林木腐烂病病样,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样品进行分离,通过接种离体枝条试验测定各分离株的致病性;采用形态学与ITS、β-Tubulin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林木腐烂病菌种类进行鉴定;采用离体枝条接种法和ISSR方法对新疆林木腐烂病主要种Valsa mali的致病性分化和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针对4种已报道的林木腐烂病菌的β-Tubulin基因设计种特异性引物,对苹果园与香梨园中林木腐烂病菌的存在状况进行快速检测。结果:1、从新疆17种林木寄主植物分离得到281个腐烂病菌株,分离菌株全为无性型。通过形态学特征、ITS序列、β-Tubulin基因序列将这些分离株鉴定为5个种,分别为:Valsa mali(无性型:Cytospora mali)、Valsa sordida(无性型:Cytospora chrysosperma)、Valsa macolica(无性型:Cytospora schulzeri)、Leucostoma niveum(无性型:Cytospora nivea)和Cryptosphaeria pullmanensis(无性型:Cytosporina pullmanensis)。其中Valsa mali、Valsa sordida两种腐烂病菌分别是危害新疆经济林和防护林的主要种。2、对新疆经济林木腐烂病主要种V.mali致病性分化进行研究,V.mali主要菌落颜色有三种:白色、乳白色和淡黄色,白色菌株的生长速率快于乳白色和淡黄色,淡黄色菌株的生长速率最慢,腐烂病菌V.mali的最适pH值为56,最适温度在2030℃。乳白色和淡黄色菌株的致病力强于白色菌株。在致病力分化测定中,新疆腐烂病菌V.mali主要以中等致病力和弱致病力为主,没有发现强致病力菌株。新疆苹果树腐烂病菌V.mali存在致病力分化现象。3、通过对新疆不同地理区域苹果树腐烂病V.mali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分析表明,不同地理区域种群的Nei’s(1973)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均达到了H>0.2,I>0.4,表明新疆苹果树腐烂病菌V.mali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不同地理区域种群遗传结构的分析表明,各自然种群内的不同分离株之间的遗传变异是腐烂病菌最主要的变异来源。通过UPGMA方法构建了新疆苹果树腐烂病菌V.mali不同自然种群遗传关系的聚类分析,聚类分成南疆和北疆2个大的类群,聚类分析发现同一地理区域种群的不同自然种群可分布于不同的聚类群中,说明V.mali遗传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的相关性。4、建立了一种新疆林木腐烂病菌的PCR快速检测方法,设计的4对种特异性引物分别可对4种腐烂病菌V.mali,V.sordida,L.niveum,V.malicola检测到144 bp、180 bp、240 bp和324 bp的条带,检测灵敏度可达到为10 pg/mL。5、对39份腐烂病发生严重的库尔勒香梨园样品进行检测,其的7份样品中检测到了V.mali,占所检测样品的17.95%;对33份腐烂病发生严重的阿克苏苹果园样品进行检测,在其中的19份样品中检测到了V.mali,占所检测样品的57.58%。而V.sordida,L.niveum,V.malicola在香梨园和苹果园均未检测到。检测结果表面修剪枝条、果树树体、果园土壤、园外寄主林木等均可能是新疆苹果和香梨腐烂病菌的越冬场所和初侵染源。结论:引起新疆林木腐烂病的病原菌有5个种,其中V.mali是引起经济林腐烂病的主要种,V.sordida是危害新疆防护林的主要种。经济林主要种V.mali以中等致病力和弱致病力为主,无强致病力菌株,存在致病力分化现象且主要以种群内变异为主。建立了4种林木腐烂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表明修剪枝条、果树树体、果园土壤、园外寄主林木等均可能是新疆苹果和香梨腐烂病菌的越冬场所和初侵染源。

王艳丽[7](2013)在《杨树烂皮病病原菌Cytosporaspp.的系统发育与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广泛收集中国杨树上的Cytospora spp.及其相关有性型(Valsa spp., Leucostomaspp., Valseutella spp., Valsella spp.)真菌,在依据子座和腔室排列为主要特征的形态学鉴定基础上,结合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间和Beta微管蛋白的部分序列同源性的分子数据进行分类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并通过序列分析和RAPD分子标记对广布优势种C.chrysosperma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该篇研究有助于理解和认识Cytospora spp.及其有性型系统发育地位,尤其是界定该类真菌在中国杨树、柳树上的分类地位,为杨树产业中抗病树种、杂交种、无性系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实现对该类病害的防治。1本研究对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四川、重庆6个省2个直辖市中的17个县(乡)杨柳树烂皮病进行了调查,对青杨派、白杨派、黑杨派3派内多个杨树树种、无性系和杂交种及分布于以上地区的柳树主要品种上的Cytospora spp.及其有性型进行了收集,共得到腐烂病标本276份,其中具典型症状的标本128份,经分离纯化,初步鉴定得到烂皮病菌Cytospora spp.菌株249株。2对采集到的烂皮病菌进行形态学特征观察和依据分子数据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通过观察寄主材料和培养基上的子实体显微特征及菌落颜色、生长温度、子实体大小、数量、颜色等培养学特征,并依据Cytospora(Valsa)最新腔室排列方式术语,共发现4种无性型的分生孢子器类型,分别是rosette cytosporoid、labyrinthine cytosporiod、torselliod和Leucocytosporoid。将分离得到的所有来自杨树上的典型的、代表各个种形态学菌株的ITS-rDNA和β-tubulin序列与世界其他国家多个寄主上的Cytospora spp.(有性型Valsa)的参比序列进行比较,并采用MP和BI方法分别在PAUP*4.0b10和贝叶斯软件中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供试菌株分别存在于5个已知组内和2个单系起源的独立分枝中。综合形态特征观察和分子检测结果,鉴定了我国杨树Cytospora spp.真菌的6个种,其中包括:新种1种Cytospora davidiana Y.L.Wang&X Y Zhang&Q. Lv, sp. nov.;新记录种2种C.atrocirrhata, C. kantschavelii;已知种3种C. chrysosperma,C. translucens和C. fugax及1种因菌株量少未能准确定名种Cytospora sp.1。其中杨树、柳树为C. translucens在中国的新寄主植物,C. chrysosperma为广布优势种类,菌株分离率为全部分离株的82%,在上述样品采集区均分离得到。Cytospora davidiana sp. nov.形态学描述:产孢体子座散生,均匀分布,颜色由外而内为浅灰到深棕色,埋生在树皮内,常顶破表皮而出,形状多为卵圆形或长圆柱形,高0.2-1.2cm至1.5cm。产孢体盘深褐色,近平展,圆形至卵圆形,直径0.1-2.0mm。产孢体下部各腔具单一孔口,各孔口向中心聚集最后融合为1个中心孔口,孔口周围为灰色或灰白色内子座或无定型物质包围,常与产孢体盘顶部齐平,直径约20-50μm。产孢体类型为torselliod,多腔,腔壁无内陷,具单独腔壁,直径90-210×200-600μm。分生孢子梗无色透明,基部嵌入到胶状基质中,通常在基部或高度的1/2处分枝,产生4个小梗,大小为12-15×1.0-1.5μm;产孢细胞略呈圆筒状的分生孢子梗,顶端较尖,平周加厚,9-17×0.7-1μm。分生孢子无色透明,无隔,腊肠形,4.2-5.5×0.7-1.0μm。3将鉴定为C. chrysosperma的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选择培养形态上有明显差异的41个代表性菌株作为种内遗传多样性分析材料,进行ITS-rDNA序列分析及RAPD分子标记。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都能扩增出稳定一致的多态性条带。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各菌株ITS-rDNA序列在27个碱基位点存在差异,平均遗传距离为0.001,MP系统发育树不能将各菌株区分开。对RAPD标记的结果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估,得到多态性条带(N)79条,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91.86%。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相似系数在0.41水平上所有菌株被分为为4个聚类群类,该4个聚类群与依据培养学特征划分的4各组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地理分化和寄主分化不明显。从DNA水平上证实C. chrysosperma种内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并且具有非常宽阔的地理分布范围。RAPD分子标记技术所扩增的多态性条带表明该技术可以C. chrysosperma及Cytospora spp.及其相关有性型真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

杨瑞先[8](2013)在《银杏内生细菌防治辣椒疫病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从山东、河南、浙江及福建四个地区采集不同生长年龄的健康银杏叶片进行内生细菌的分离,共获得120株内生细菌,来自山东泰安约50年生银杏植株获得21株,来自河南郑州约30年生获得62株,来自福建福州约10年生获得17株,来自浙江杭州约100年生获得20株。分离结果表明银杏叶片内存在大量的内生细菌,且不同树龄银杏叶片内生细菌的种群密度和含量存在显着差异,表现为约50年生>约30年生>约10年生>约100年生。利用16S rDNA PCR-RFLP、ERIC-PCR和DNA gyrase B subunit(gyrB)基因测序的方法分析银杏内生细菌的种群多样性,结果表明银杏叶片内生细菌具有丰富的种群多样性。16S rDNA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120株内生细菌菌株共产生42种酶切图谱类型,具有优势RFLP图谱类型的64个菌株有53个ERIC-PCR图谱类型,表明银杏优势内生细菌具有相对丰富的遗传型。将每一个RFLP图谱类型中的代表菌株进行gyrB基因测序,测序结果表明代表菌株共属于9个属26个种,其中芽胞杆菌属(Bacillus)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细菌为银杏叶片中内生细菌的优势种群。通过平板对峙试验从来自银杏叶片的120株内生细菌中筛选获得35株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8个菌株Zy44、Fy11、Hy7、Hy14、Zy25、Zy45、Zy55和Sy15对辣椒疫霉菌拮抗活性较强,抑菌带的宽度均在10mm以上。进一步测定8个内生细菌菌株对其他一些供试植物病原菌的平板拮抗作用,结果表明这8个菌株对测试的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继续测定8个拮抗菌株对辣椒果疫病的防治效果,发现8个测试菌株对辣椒果疫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防病作用,其中5个菌株Zy44、Fy11、Hy7、Hy14和Zy25防效显着,挑战接种病原菌6d后,防效仍保持在70%以上。温室盆栽辣椒苗疫病的防治试验表明,菌株Zy44和Fy11对辣椒苗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接种病原菌20d后,两个菌株的防效保持在50%以上。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试、16S rDNA序列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鉴定4个生防菌株Zy44、Fy11、Hy7和Zy25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三个生防菌株Fy11、Hy7和Zy44混配后对辣椒果疫病和苗疫病的防治试验表明,Fy11和Zy44混配后能够显着增加辣椒果疫病和苗疫病的防治效果,接种病原菌7d后,对辣椒果疫病的防病效果仍保持在76.30%,接种病原菌20d后,对辣椒苗疫病的防病效果为71.30%。温室盆栽辣椒苗的促生试验表明,3个生防菌株均能显着促进辣椒幼苗的生长,菌株Fy11、Hy7和Zy44对辣椒苗的促生增长率分别为43.65%、39.53%、46.93%。应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标记生防菌株,工程菌株Fy11-gfp和Zy44-gfp在辣椒组织内的定殖研究表明,两个生防菌株均可在辣椒组织内定殖,能够从根部运输到茎和叶。在整个分离过程中,菌株Fy11的定殖量显着高于菌株Zy44,尤其是辣椒的茎和叶组织中。同时研究发现Fy11和Zy44混合后接种辣椒幼苗后,其定殖数量与单个生防菌株的定殖数量并没有显着差异。进一步对菌株Fy11和Zy44胞外代谢物质的防病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菌株Zy44的发酵滤液和脂肽类粗提物对辣椒苗疫病的防治效果显着高于菌株Fy11的发酵滤液和脂肽类粗提物,同时Zy44脂肽类粗提物对辣椒苗疫病的防治效果高于该菌株的发酵滤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Zy44的脂肽类粗提物能够导致辣椒疫霉菌菌丝畸形,并抑制其游动孢子囊的形成。在研究生防菌株Fy11和Zy44诱导辣椒系统抗性时,荧光定量PCR的结果表明内生细菌浇灌处理,再挑战接种病原菌后,菌株Fy11能够诱导辣椒防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显着增强防病基因CaPR4(辣椒病程相关蛋白4)的表达,Zy44处理、SA处理以及病原菌处理后辣椒幼苗防病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基本相同。利用合成扩增枯草芽胞杆菌功能基因bmyB、fenD、ituC、srfAA、srfAB和bioA、yngG和yndJ的8对特异引物PCR扩增拮抗芽胞杆菌Zy25和Hy7的生防功能基因,发现均可以扩增获得8个生防基因片段,表明菌株Zy25和Hy7可能具有合成脂肽类物质的能力。平板拮抗作用测试表明其合成的脂肽类物质可抑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拮抗芽胞杆菌的脂肽类粗提物能够导致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畸形,原生质凝结,无法扩展生长。活体生防试验表明Zy25和Hy7脂肽类粗提物能够有效的防治辣椒果疫病和番茄果实灰霉病。利用cDNA-AFLP技术,采用256对引物,分析辣椒幼苗接种内生解淀粉芽胞杆菌Fy11后5个时间点的基因表达谱,初步明确内生解淀粉芽胞杆菌Fy11诱导辣椒幼苗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256对引物共产生18620个转录本(TDFs),筛选得到353条差异表达条带,占扩增条带总数的1.89%。经克隆、测序分析,最终获得257个差异TDFs,聚类分析得到229个ESTs(unigenes),其中144个基因上调表达,85个基因下调表达。经Blastx比对和功能分类分析,其中65条EST(s28.38%)未找到同源性匹配,8条(3.49%)与未知功能蛋白同源性较高。其余156条ESTs主要涉及基础代谢基因(10.92%);与能量和抗病与防御类相关基因,各占8.73%;信号转导基因占7.42%;转运子或转座子基因占6.99%;与细胞结构相关基因占6.55%;参与转录调控基因占5.68%;细胞生长类基因占3.93%;参与蛋白质运输和储存8个基因,占3.49%;蛋白质合成类占2.18%;次生代谢类和胞间运输类基因,其数量相对较少,各占1.75%。选取抗病与防御、转录调控及信号转导类等相关的10个差异基因,利用qRT-PCR分析差异基因表达模式,验证cDNA-AFLP表达谱,qRT-PCR分析结果显示其表达模式符合cDNA-AFLP表达谱。

臧睿[9](2012)在《中国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种群组成、分子检测及其ISSR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苹果树腐烂病是影响我国苹果生产最重要的枝干性病害之一,其主要危害果树的主枝、主干和小枝的皮层部分,造成主枝、主干枯死,从而严重的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目前,由于对引起苹果树腐烂病的病原菌种类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导致对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和流行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严重的影响到了病害防治策略的制定。由于苹果树腐烂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现象,潜伏期会因为寄主自身的生理条件的不同而长短不一。因此,在病害发展的早期阶段,果树是否被病原菌侵染不易察觉。当果树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时,再进行防治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往往因为错过了最佳的防治时间而收效甚微,造成了人力和财力的浪费。合理的选用抗病品种是被公认为防治腐烂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群体遗传特性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空白,严重的阻碍了抗病育种工作的开展。本研究针对这些问题,主要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逐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1.以rDNA-ITS,EF1α和β-tubulin三个基因序列和其形成的联合基因序列数据集为基础,通过MP、ML和BI三种系统分析法,明确了我国苹果树腐烂病菌的三个种类组成,即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V. malicola Z. Urb和V. persoonii(=Leucostompersoonii)。而V. mali种下又可以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变种,即V. mali var. mali(Vmm)和V. mali var. pyri(Vmp),其中Vmm是我国苹果树腐烂病最主要的致病菌。来自于苹果或野苹果的V. cerastosperma与V. mali是同物异名,但其与来自其它阔叶树的V.cerastosperma有比较大的遗传差异。2.分别以Vmm,V. malicola和V. persoonii的rDNA-ITS的特异序列为基础,设计出针对每种病原菌的种特异性引物VmF/R,VmcF/R,VpF/R;并以其共有序列为基础,设计出针对壳囊孢属(Valsa)病菌的属专化性引物VF/R,以这两者相结合,建立起了针对这三种病原菌的巢氏PCR检测体系。检测体系的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本实验所建立的巢氏PCR检测体系,对这三种病原菌的最低检测剂量分别达到了100fg/μl,1fg/μl和1fg/μl,表明其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可以满足分子检测的需要。体系特异性的检测结果表明,这些引物只能从其要检测的靶标菌样品中扩增到目的条带,表明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通过真菌分离法和巢氏PCR检测方法的比较,发现凡是通过真菌分离法发现病原菌的样品同时也能通过巢氏PCR检测到病原菌的存在。试验中不存在通过真菌分离法可以获得病原菌,但巢氏PCR却检测不到病原菌的现象。巢氏PCR和真菌分离法对有明显症状样品的检测率都达到了100%,对无明显症状样品的检测比率分别达到了64.7%和20.6%,表明巢氏PCR具有比传统真菌分离法更高的检测率和准确性。3.通过巢式PCR的方法,对采自陕西省苹果产区的279份节间组织样品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在其中的150份样品中检测到了V. mali var. mali,占所检测样品的53.76%;在64份样品中检测到了V. malicola,占所检测样品的22.94%;在24份样品中,检测到了病原菌V. persoonii,占所检测样品的8.60%。检测结果说明,外表无明显腐烂症状的苹果树节间组织中,也普遍带有苹果树腐烂病菌,其中以V. mali var. mali最为普遍,V. malicola居中,V. persoonii检测到的频率最低。在检测的279份外表无症状的节间组织样品中,共有56份样品中检测到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菌,占所检测样品的20%,说明两种或两种以上病菌共同侵染的寄主的情况,在田间条件下广泛存在。4.采用巢氏PCR的方法,对苹果树不同组织样品的带菌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病原菌在不同的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不同。V. mali var. mali在各种组织中的分布差异明显,顶芽的平均带菌率为89%,节间组织平均带菌率为71%,芽鳞痕组织平均带菌率为48%。而V. malicola在各种组织中的分布则没有明显差异。在病株率不同的两类果园内,病株率高的果园中,样品中Vmm的带菌率明显较病株率低的果园高,但样品中V. malicola的带菌率则没有明显差异。表明Vmm和V. malicola这两种病原菌在田间具有不同的分布规律,Vmm趋向于聚集分布,而V. malicola则更趋向于均匀分布。5.采用正交设计实验,对影响苹果树腐烂病菌ISSR-PCR的四种主要因素进行了三个不同水平的研究,确定出最优的PCR扩增体系,即:25μL的PCR反应体系中含:0.20μmol/L dNTP、0.1μmol/L ISSR引物、3.00mmol/L Mg2+和0.05U的Taq酶。ISSR-PCR最佳扩增体系的获得,保证了实验可以获得稳定、可靠的实验结果。通过对47条ISSR引物退火温度的逐一筛选,获得了各引物最佳的退火温度,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到了11条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具有较高多态性的引物。11条引物共从129个位点扩增到稳定的条带,在供试的87个陕西分离株中,119个位点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2.25%;在126个中国分离株中,129个位点全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100%。6.通过对陕西和全国不同地理区域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分析表明,不同地理区域种群的Nei’s(1973)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均达到了H>0.2,I>0.3的水平,表明我国的苹果树腐烂病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不同地理区域种群遗传结构的分析表明,不同地理区域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只占总变异很小的一部分,各自然种群内的不同分离株之间的遗传变异是腐烂病菌最主要的变异来源。对陕西省苹果树腐烂病菌21自然种群遗传关系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88时,可将供试自然种群聚成9个类群中,其中属于第二(Ⅱ)类群的分离株,数量多(60株)、分布广(10县区),表明该类群是陕西省苹果树腐烂病菌的优势种群。同时,聚类分析也发现来自于同一地理区域种群的不同自然种群可分布于不同的聚类群中,说明各个自然种群之间的遗传亲缘关系与其地理来源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对中国不同地理区域种群内不同自然种群的UPGMA聚类分析发现,苹果树腐烂病菌种群的遗传分布与其所处的纬度位置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却非常弱。

徐志,段霞瑜,周益林,王宗华,鲁国东[10](2009)在《DNA分子标记在植物病原真菌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介绍了植物病原真菌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其研究的意义,并对近年来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二、AFLP技术在植物病原真菌种群遗传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FLP技术在植物病原真菌种群遗传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西北地区苹果黑星病菌遗传多样性、抗药性监测及秦冠抗黑星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苹果黑星病研究概况
        1.1.1 苹果黑星病分布以及危害
        1.1.2 苹果黑星病的症状表现
        1.1.3 苹果黑星病病原学研究
        1.1.4 苹果黑星病菌侵染循环
        1.1.5 苹果黑星病菌的小种分化
        1.1.6 苹果种质对苹果黑星病的抗性
        1.1.7 抗苹果黑星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1.1.8 苹果黑星病防控措施
    1.2 遗传多样性
        1.2.1 遗传多样性的定义
        1.2.2 影响遗传多样性的因素
        1.2.3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1.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1.3.1 RFLP技术
        1.3.2 RAPD技术
        1.3.3 SSR技术
        1.3.4 AFLP技术
        1.3.5 SRAP技术
        1.3.6 PCR技术在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应用
        1.3.7 苹果黑星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1.4 寄主对病原菌的抗性机制
        1.4.1 组织抗病性
        1.4.2 生化抗病性
    1.5 植物病原菌抗药性
        1.5.1 植物病原菌抗药性的定义
        1.5.2 病原菌抗药性产生的机制
        1.5.3 杀菌剂作用机制
        1.5.4 苯醚甲环唑概况
        1.5.5 吡唑醚菌酯概况
        1.5.6 避免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的方法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中国西北地区苹果黑星病菌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苹果黑星病菌的分离
        2.1.2 苹果黑星病菌ITS的分子鉴定
        2.1.3 苹果黑星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2.1.4 苹果黑星病菌致病力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苹果黑星病菌的分离结果
        2.2.2 苹果黑星病菌ITS的分子鉴定结果
        2.2.3 苹果黑星病菌SSR分析结果
        2.2.4 苹果黑星病菌致病力测定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苹果黑星病菌对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抗药性测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测定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苹果黑星病菌株对苯醚甲环唑的EC_(50)测定结果
        3.2.2 苹果黑星病菌株对苯醚甲环唑EC_(50)值的分布结果
        3.2.3 不同地区苹果黑星病菌株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
        3.2.4 苹果黑星病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EC_(50)测定结果
        3.2.5 苹果黑星病菌株对吡唑醚菌酯EC_(50)值的分布结果
        3.2.6 不同地区苹果黑星病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
        3.2.7 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交互抗性测定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秦冠对苹果黑星病的抗性机制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和仪器
        4.1.2 试验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秦冠和嘎啦接种叶片上病原菌侵染过程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4.2.2 秦冠和嘎啦叶片组织细胞学特征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供试苹果黑星病菌株SSR扩增电泳图
致谢
作者简介

(2)辽宁省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1 稻曲病的症状及危害
    1.2 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1.2.1 稻曲病菌的厚垣孢子
        1.2.2 稻曲病菌的薄壁分生孢子
        1.2.3 稻曲病菌的子囊孢子
        1.2.4 稻曲病菌的分离及菌落特征
    1.3 稻曲病菌的人工接种及致病力研究进展
        1.3.1 稻曲病菌的人工接种
        1.3.2 稻曲病菌的致病力
    1.4 稻曲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4.1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
        1.4.2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1.4.3 重复序列PCR技术
        1.4.4 简单重复序列技术
        1.4.5 单核苷酸多态性技术
    1.5 本研究选题依据及意义
第二章 辽宁省稻曲病菌分离及rDNA-ITS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试剂、仪器及培养基
        2.1.2 样品的采集及分离纯化
        2.1.3 供试菌株的DNA提取
        2.1.4 供试菌株的rDNA-ITS扩增及序列测定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稻曲病粒样品分离结果
        2.2.2 供试菌株的形态特征
        2.2.3 供试菌株的rDNA-ITS序列扩增
        2.2.4 供试菌株的rDNA-ITS序列比对
        2.2.5 供试菌株的rDNA-ITS序列聚类分析
        2.2.6 供试菌株的遗传关系分化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辽宁省不同地区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试剂、仪器及培养基
        3.1.2 供试菌株
        3.1.3 不同培养基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及菌落背面颜色的影响
        3.1.4 不同碳氮源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及菌落背面颜色的影响
        3.1.5 不同温度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速率、菌落背面颜色及薄壁分生孢子萌发速率的影响
        3.1.6 不同pH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速率、菌落背面颜色及薄壁分生孢子萌发速率的影响
        3.1.7 不同光照条件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速率、菌落背面颜色及薄壁分生孢子萌发速率的影响
        3.1.8 菌丝及薄壁分生孢子致死温度测定
        3.1.9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培养基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及菌落背面颜色的影响
        3.2.2 不同碳氮源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及菌落背面颜色的影响
        3.2.3 不同温度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速率、菌落背面颜色及薄壁分生孢子萌发速率的影响
        3.2.4 不同pH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速率、菌落背面颜色及薄壁分生孢子萌发速率的影响
        3.2.5 不同光照条件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速率、菌落背面颜色及薄壁分生孢子萌发速率的影响
        3.2.6 菌丝及薄壁分生孢子致死温度测定
        3.2.7 稻曲病菌的菌丝生长速率与不同菌株和培养环境之间的相关性
        3.2.8 稻曲病菌的菌落背面颜色与不同菌株和培养环境之间的相关性
        3.2.9 稻曲病菌的薄壁分生孢子萌发速率与不同菌株和培养环境之间的相关性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辽宁省稻曲病菌rep-PCR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试剂、仪器及培养基
        4.1.2 供试菌株及水稻品种
        4.1.3 辽宁省稻曲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4.1.4 辽宁省稻曲病菌致病力分析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辽宁省稻曲病菌DNA指纹图谱分析
        4.2.2 基于聚类分析的辽宁省稻曲病菌类群划分
        4.2.3 不同地理来源辽宁省稻曲病菌的致病型
        4.2.4 辽宁省稻曲病菌不同遗传类群的致病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辽宁省稻曲病菌SRAP体系建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试剂、仪器及培养基
        5.1.2 供试菌株及引物
        5.1.3 稻曲病菌DNA提取及检测
        5.1.4 基准SRAP反应体系及程序
        5.1.5 SRAP随机引物筛选
        5.1.6 SRAP反应体系中单因素优化
        5.1.7 SRAP反应体系优化的正交设计
        5.1.8 SRAP优化体系的确立及稻曲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5.1.9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SRAP引物筛选
        5.2.2 SRAP反应体系中单因素优化
        5.2.3 正交试验扩增图谱的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
        5.2.4 稻曲病菌SRAP-PCR扩增结果
        5.2.5 稻曲病菌种群遗传多样性
        5.2.6 稻曲病菌种群遗传分化
        5.2.7 稻曲病菌种群遗传距离
        5.2.8 稻曲病菌种群聚类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辽宁省稻曲病菌分离及rDNA-ITS鉴定
        6.1.2 辽宁省不同地区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比较
        6.1.3 辽宁省稻曲病菌rep-PCR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分析
        6.1.4 辽宁省稻曲病菌SRAP体系建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6.2 讨论
        6.2.1 辽宁省稻曲病菌分离及rDNA-ITS鉴定
        6.2.2 辽宁省不同地区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比较
        6.2.3 辽宁省稻曲病菌rep-PCR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分析
        6.2.4 辽宁省稻曲病菌SRAP体系建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菌的种群结构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水稻的重要性
    1.2 水稻立枯病的研究现状
        1.2.1 水稻立枯病及主要致病菌镰孢菌的危害
        1.2.2 水稻立枯病的发病症状
        1.2.3 水稻立枯病菌种类
        1.2.4 水稻立枯病菌的发病规律
        1.2.5 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措施
    1.3 水稻立枯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3.1 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技术的研究进展
        1.3.2 SSR标记技术应用于尖镰孢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1.4 本研究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水稻立枯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2.1.1 供试材料
        2.1.2 供试药品
        2.1.3 供试培养基
        2.1.4 水稻立枯病菌的分离与培养
        2.1.5 形态学鉴定
        2.1.6 分子生物学鉴定
    2.2 优势菌株的致病力测定
        2.2.1 供试材料
        2.2.2 试验步骤
        2.2.3 数据统计
    2.3 水稻立枯病优势种群对常用药剂的敏感性测定
        2.3.1 供试药品
        2.3.2 试验步骤
        2.3.3 数据统计
    2.4 水稻立枯病菌优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4.1 优势种群单孢株的DNA提取
        2.4.2 DNA浓度的测定
        2.4.3 供试引物
        2.4.4 PCR扩增
        2.4.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4.6 引物的初筛
        2.4.7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稻立枯病病菌的分离与致病性的确定
        3.1.1 水稻立枯病病菌的形态学鉴定
        3.1.2 水稻立枯病菌的分子鉴定
        3.1.3 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菌群体鉴定及分布
    3.2 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菌优势种尖镰孢的致病力评估
        3.2.1 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菌优势种尖镰孢分子生物学鉴定
        3.2.2 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菌优势种尖镰孢的致病力评估
    3.3 水稻立枯病菌优势种尖镰孢对常用药剂室内敏感性测定
        3.3.1 水稻立枯病优势种尖镰孢对多菌灵敏感性测定
        3.3.2 水稻立枯病优势种尖镰孢对咪鲜胺和咯菌腈敏感性测定
    3.4 水稻立枯病优势种尖镰孢遗传多样性分析
        3.4.1 SSR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3.4.2 水稻立枯病菌优势种尖镰孢遗传多样性分析
        3.4.3 不同地理来源、致病力和对多菌灵敏感性的水稻立枯病优势种尖镰孢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3.4.4 不同地理来源群体的遗传关系
        3.4.5 不同致病力群体的遗传关系
        3.4.6 对多菌灵不同敏感性群体的遗传关系
4 讨论
    4.1 水稻立枯病菌的鉴定
    4.2 水稻立枯病菌的种类及致病性
    4.3 化学防治及抗药性表现
    4.4 水稻立枯病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南繁区稻曲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及稻曲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的分子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南繁区简介
    1.2 水稻主要真菌病害的研究概况
        1.2.1 稻曲病的研究概况
        1.2.1.1 稻曲病国内外分布及发生危害
        1.2.1.2 稻曲病的病原菌
        1.2.1.3 稻曲病的防治
        1.2.2 水稻纹枯病菌的研究概况
        1.2.2.1 水稻纹枯病菌国内外分布及危害
        1.2.2.2 水稻纹枯病的病原菌
        1.2.2.3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
        1.2.3 稻曲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1.3 分子标记概述
        1.3.1 分子标记技术的简介
        1.3.2 分子标记技术的种类
        1.3.2.1 RFLP分子标记技术
        1.3.2.2 RAPD分子标记技术
        1.3.2.3 SSR分子标记技术
        1.3.2.4 ISSR分子标记技术
        1.3.2.5 SNP分子标记技术
        1.3.2.6 AFL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1.4 病原真菌常用分子检测技术概述
        1.4.1 分子检测技术的简介
        1.4.2 病原真菌常用分子检测技术的种类
        1.4.2.1 LAMP技术
        1.4.2.2 ITS-PCR技术
        1.4.2.3 巢式PCR技术
        1.4.2.4 PCR-ELISA技术
        1.4.2.5 多重PCR技术
        1.4.2.6 实时荧光PCR技术
    1.5 研制稻曲病菌LAMP试剂盒的技术路线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菌株、水稻种子
        2.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2.1.3 实验培养基及溶液配制
        2.1.4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2.1.5 AFLP接头和引物
    2.2 实验方法
        2.2.1 南繁区稻病菌AFLP分子标记技术的建立
        2.2.1.1 南繁区稻曲病菌的分离和纯化
        2.2.1.2 南繁区稻曲病菌培养性状的观察
        2.2.1.3 稻曲病菌菌丝的获取
        2.2.1.4 稻曲病菌DNA的提取
        2.2.1.5 稻曲病菌DNA的检测
        2.2.1.6 稻曲病菌模板DNA的准备
        2.2.1.7 PCR扩增
        2.2.1.8 稻曲病菌PCR产物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2.1.9 AFLP的数据处理及分析
        2.2.2 南繁区稻曲病菌LAMP检测技术的建立
        2.2.2.1 稻曲病菌LAMP引物设计
        2.2.2.2 LAMP初始反应体系
        2.2.2.3 LAMP反应结果的判断
        2.2.2.4 LAMP的反应条件和反应条件的优化
        2.2.2.5 LAMP特异性的检测
        2.2.2.6 LAMP灵敏度的检测
        2.2.2.7 水稻种子中稻曲病菌的检测
        2.2.3 南繁区稻曲病菌LAMP试剂盒研制
        2.2.3.1 稻曲病菌LAMP试剂盒组装
        2.2.3.2 稻曲病菌LAMP试剂盒注意事项
        2.2.4 南繁区水稻纹枯病菌LAMP检测技术的建立
        2.2.4.1 南繁区水稻纹枯病菌LAMP引物设计
        2.2.4.2 LAMP初始反应体系
        2.2.4.3 LAMP反应结果的判断
        2.2.4.4 LAMP的反应条件和反应条件的优化
        2.2.4.5 LAMP特异性检测
        2.2.4.6 LAMP的灵敏度检测
        2.2.4.7 种子样品中水稻纹枯病菌的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南繁区稻曲病菌的遗传多样性
        3.1.1 南繁区稻曲病菌的分离与纯化
        3.1.2 南繁区稻曲病菌培养性状的观察
        3.1.3 稻曲病菌DNA的提取和鉴定
        3.1.4 稻曲病菌DNA的预扩增结果
        3.1.5 稻曲病菌DNA的选择性扩增结果
        3.1.5.1 稻曲病菌DNA选择性扩增的体系优化
        3.1.5.2 稻曲病菌DNA的选择性扩增结果
        3.1.6 稻曲病菌DNA的AFLP引物的筛选
        3.1.7 不同引物组合对稻曲病菌DNA扩增的多态性
        3.1.8 稻曲病菌的聚类分析
        3.1.9 稻曲病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1.10 稻曲病菌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
        3.1.11 稻曲病菌群体间的遗传一致性和遗传距离
        3.1.12 稻曲病菌的群体聚类分析
    3.2 南繁区稻曲病菌LAMP检测技术的建立
        3.2.1 LAMP的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的优化
        3.2.1.1 反应温度优化
        3.2.1.2 反应时间优化
        3.2.1.3 Mg2+浓度的优化
        3.2.1.4 甜菜碱的浓度优化
        3.2.1.5 dNTPs的浓度优化
        3.2.2 LAMP方法灵敏度检测
        3.2.3 LAMP引物特异性检测
        3.2.4 水稻种子样品中稻曲病菌的检测
    3.3 南繁区稻曲病菌LAMP试剂盒组成及应用
        3.3.1 南繁区稻曲病菌LAMP检测试剂盒的组成
        3.3.2 南繁区稻曲病菌LAMP检测试剂盒的应用
    3.4 水稻纹枯病菌LAMP检测技术的建立
        3.4.1 LAMP的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的优化
        3.4.1.1 LAMP反应温度的优化
        3.4.1.2 LAMP反应时间优化
        3.4.1.3 Mg~(2+)浓度的优化
        3.4.1.4 甜菜碱浓度的优化
        3.4.1.5 dNTPs浓度的优化
        3.4.2 LAMP灵敏度的检测
        3.4.3 LAMP引物特异性检测
        3.4.4 水稻种子样品中水稻纹枯病菌的检测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南繁区稻曲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1.2 南繁区稻曲病菌与水稻纹枯病菌的分子检测技术
    4.2 结论
        4.2.1 南繁区稻曲病菌的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
        4.2.2 南繁区稻曲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的LAMP检测技术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和种带优势镰孢菌遗传多样性及其致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种带真菌研究进展
        1.1.1 主要作物种带真菌多样性研究概况
        1.1.2 主要作物种带真菌种类
        1.1.3 种带真菌检测方法
        1.1.4 种带真菌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1.1.5 种带真菌对种子和幼苗理化特性的影响
        1.1.6 作物种子产毒真菌及其毒素种类
        1.1.7 种带真菌防控技术研究现状
    1.2 植物真菌分类学进展
        1.2.1 真菌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
        1.2.2 真菌分类系统简介
        1.2.3 真菌分类鉴定方法
    1.3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真菌遗传多样性及分类学中的应用
        1.3.1 RFLP技术
        1.3.2 RAPD技术
        1.3.3 AFLP技术
        1.3.4 SCAR技术
        1.3.5 SSR技术
        1.3.6 ISSR技术
        1.3.7 其他方法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4.1 目的意义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储存年限玉米种子真菌区系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种子表面真菌分离
        2.1.3 种子内部真菌分离
        2.1.4 真菌形态观察
        2.1.5 DNA提取、扩增和测序
        2.1.6 rDNA-ITS序列分析
        2.1.7 玉米种带真菌区系分析
        2.1.8 不同储存年限玉米种子活力检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种带真菌形态学鉴定
        2.2.2 基于rDNA-ITS序列的种系推断及真菌种类识别
        2.2.3 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多样性
        2.2.4 储存时间对种子内部镰孢菌活性的影响
        2.2.5 内部真菌带菌率与种子活力指标的关系
    2.3 讨论
        2.3.1 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多样性
        2.3.2 玉米种子优势菌群的年际变化
        2.3.3 研究结果的实践意义
第三章 优势镰孢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菌丝培养及DNA提取
        3.1.3 rDNA-ITS扩增与序列分析
        3.1.4 ISSR引物筛选与扩增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rDNA-ITS序列分析
        3.2.2 ISSR引物筛选与PCR扩增结果
        3.2.3 聚类结果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玉米种带优势镰孢菌的致病性测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镰孢菌室内致病性测定
        4.1.3 镰孢菌田间致病性测定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镰孢菌对玉米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4.2.2 受感染的种子和幼苗发病情况
        4.2.3 镰孢菌对田间出苗的影响
        4.2.4 镰孢菌引起的苗枯病发病率
        4.2.5 镰孢菌穗腐病发病情况
        4.2.6 镰孢菌对玉米经济性状的影响
    4.3 讨论
        4.3.1 不同储存年限种带镰孢菌的致病性评价指标
        4.3.2 镰孢菌随种子的储存时间与其致病性的关系
        4.3.3 镰孢菌在种子上的分离部位与其致病力的相关性
        4.3.4 种带镰孢菌种间致病性差异
第五章 优势镰孢菌对幼苗致病机制解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玉米幼苗的培养
        5.1.3 叶绿素含量测定
        5.1.4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5.1.5 脯氨酸含量测定
        5.1.6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5.1.7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5.1.8 还原性糖含量测定
        5.1.9 电导率测定
        5.1.10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5.1.1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5.1.12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2.2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MDA的影响
        5.2.3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5.2.4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5.2.5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5.2.6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糖含量的影响
        5.2.7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POD和SOD活性的影响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6.1 结论
        6.1.1 不同储存年限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多样性
        6.1.2 带菌率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
        6.1.3 不同储存年限优势镰孢菌的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6.1.4 不同储存年限优势镰孢菌的致病性
        6.1.5 种子内藏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6)新疆林木腐烂病菌种类鉴定及其主要种Valsa mali遗传分化和初侵染源快速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林木主要病虫害及其影响
        1.1.1 新疆林业发展现状
        1.1.2 林木病虫害种类及其影响
        1.1.3 林木腐烂病的发生和危害
        1.1.4 林果腐烂病发生规律
        1.1.5 林木腐烂病的防治
    1.2 林木腐烂病菌分类
        1.2.1 形态学分类
        1.2.2 分子生物学分类
    1.3 腐烂病菌致病力差异研究
    1.4 腐烂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1.4.1 遗传多样性研究意义
        1.4.2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和技术
    1.5 腐烂病菌初侵染源检测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1 研究意义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新疆主要林木腐烂病菌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新疆不同林木寄主种类及分离病菌数量统计
        2.2.2 防护林腐烂病病原菌分离培养结果
        2.2.3 经济林腐烂病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
        2.2.4 致病性测定结果
        2.2.5 腐烂病菌不同种形态学特征
        2.2.6 代表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讨论与结论
        2.3.1 讨论
        2.3.2 结论
第三章 新疆林木腐烂病菌主要种V.mali致病力分化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来源V.mali培养性状观察
        3.2.2 最适pH测定
        3.2.3 最适温度测定
        3.2.4 不同寄主来源V.mali在苹果、香梨致病性测定
        3.2.5 同一寄主来源腐烂病菌V.mali在不同林木寄主上致病性测定
    3.3 讨论与结论
        3.3.1 讨论
        3.3.2 结论
第四章 新疆林木腐烂病主要种V.maliISSR遗传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2.1 试验菌株菌丝体获得
        4.1.2.2 DNA提取
        4.1.2.3 试验引物
        4.1.2.4 ISSR-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4.1.2.5 数据统计和分析
    4.2 结果与结论
        4.2.1 不同来源苹果树腐烂病V.maliISSRPCR结果
        4.2.2 V.mali的不同地理区域种群的群体遗传分析
        4.2.3 V.mali不同地理区域种群的群体遗传结构与分化
        4.2.4 苹果腐烂病V.mali的聚类分析
    4.3 讨论与结论
        4.3.1 讨论
        4.3.2 结论
第五章 林木腐烂病菌快速分子检测方法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1.1 供试菌株
        5.1.2 DNA提取及PCR扩增
        5.1.3 特异性引物设计
        5.1.4 特异性引物的特异性检测
        5.1.5 特异性引物灵敏度检测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5.2.2 特异性引物的检测
        5.2.3 特异性引物灵敏度检测
    5.3 讨论与结论
        5.3.1 讨论
        5.3.2 结论
第六章 新疆苹果园及香梨园腐烂病菌初侵染源检测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林果植物材料和土壤样品DNA提取
        6.2.2 库尔勒香梨园腐烂病初侵染源检测
        6.2.3 阿克苏苹果园腐烂病初侵染源检测
    6.3 讨论与结论
        6.3.1 讨论
        6.3.2 结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结论
        7.1.1 新疆主要林木腐烂病病原菌种类鉴定
        7.1.2 新疆林果腐烂病菌主要种V.mali致病性分化研究
        7.1.3 新疆林木腐烂病菌主要种V.maliISSR遗传分化
        7.1.4 林木腐烂病菌快速分子检测方法建立
        7.1.5 新疆林木腐烂病初侵染源检测
    7.2 特色和创新
        7.2.1 研究特色
        7.2.2 研究创新
    7.3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附图1 新疆林果腐烂病的危害症状
附图2 腐烂病菌V.mali致病性分化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7)杨树烂皮病病原菌Cytosporaspp.的系统发育与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分类学概念、主要分类方法及发展现状
        1.1.1 分类学概念
        1.1.2 分类学主要研究方法
        1.1.3 分类学的发展现状
    1.2 遗传多样性
        1.2.1 遗传多样性的含义
        1.2.2 遗传多样性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
    1.3 树木烂皮病
        1.3.1 树木烂皮病概述
        1.3.2 Cytospora 属的建立及发展
        1.3.3 Cytospora 属及其有性型真菌种的分类鉴定
        1.3.4 树木烂皮病病原真菌类群的系统发育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杨树烂皮病菌 Cytospora spp.的 ITS-rDNA 及β-tubulin 系统发育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菌株分离培养
        2.2.2 形态学观察
        2.2.3 分子检测
        2.2.4 系统发育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新种 Cytospora davidiana sp. nov.的分离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形态观察
        3.2.2 分子检测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新记录种 Cytospora atrocirrhata 的分离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形态观察
        4.2.2 分子检测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优势种 Cytospora chrysosperma 种内遗传分化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培养特征
        5.2.2 ITS-rDNA 序列分析
        5.2.3 RAPD 标记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本文的创新点
    6.3 本文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8)银杏内生细菌防治辣椒疫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植物内生细菌研究概述
        1.1.1 植物内生细菌的概念
        1.1.2 内生细菌的生态学研究
    1.2 植物内生细菌有益的生物学作用
        1.2.1 植物保护作用
        1.2.2 对寄主植物的促生作用
        1.2.3 在非豆科植物中的生物固氮作用
        1.2.4 生物修复作用
        1.2.5 作为外源基因载体
    1.3 内生细菌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1.3.1 对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作用
        1.3.2 对植物细菌病害的防治作用
        1.3.3 对植物寄生线虫的防治作用
    1.4 植物内生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作用机制
        1.4.1 竞争作用
        1.4.2 拮抗作用
        1.4.3 诱导植物抗病性
        1.4.4 促进植物生长
    1.5 内生芽胞杆菌脂肽类物质的研究概况
        1.5.1 伊枯草菌素
        1.5.2 表面活性素
        1.5.3 芬枯草菌素类
        1.5.4 其它脂肽类物质
    1.6 内生芽胞杆菌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
        1.6.1 内生芽胞细菌诱导抗病性的应用
        1.6.2 内生芽胞杆菌诱导植物系统抗病性的激发子
        1.6.3 内生芽胞杆菌诱导植物抗病性的细胞学机制
        1.6.4 内生芽胞杆菌诱导植物抗病性的生化机制
        1.6.5 内生芽胞杆菌诱导植物抗病性的分子信号途径
    1.7 辣椒疫病研究概况
        1.7.1 辣椒疫病的发生危害和发病规律
        1.7.2 辣椒疫病的防治
    1.8 CDNA‐AFLP 技术在辣椒上的应用
    1.9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银杏内生细菌多样性分析
    2.1 材料、仪器和试剂
        2.1.1 供试植物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银杏内生细菌的分离纯化
        2.2.2 细菌基因组 DNA 的提取
        2.2.3 DNA 质量检测
        2.2.4 16S rDNA PCR‐RFLP 分析
        2.2.5 ERIC‐PCR 分析
        2.2.6 gyrB 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树龄银杏叶片中内生细菌的分离结果
        2.3.2 16S rDNA PCR‐RFLP 酶切图谱结果
        2.3.3 ERIC‐PCR 结果
        2.3.4 gyrB 基因的测序结果
    2.4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防治辣椒疫病银杏内生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3.1 材料和试剂
        3.1.1 供试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培养基
    3.2 试验方法
        3.2.1 内生细菌平板抑菌活性测定
        3.2.2 辣椒疫霉菌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3.2.3 拮抗菌株对离体辣椒果疫病的防治
        3.2.4 拮抗菌株温室防治辣椒苗疫病试验
        3.2.5 拮抗菌株的鉴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拮抗辣椒疫霉菌银杏内生细菌的筛选
        3.3.2 拮抗菌株对其它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的拮抗作用
        3.3.3 拮抗菌株对辣椒果疫病的防效
        3.3.4 生防菌株对温室盆栽辣椒苗疫病的防效
        3.3.5 生防菌株的鉴定结果
    3.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银杏内生生防菌株混配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及机制研究
    4.1 材料、试剂和仪器
        4.1.1 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培养基
        4.1.4 主要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不同生防菌组合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
        4.2.2 生防菌株对辣椒苗的促生作用
        4.2.3 生防菌株定殖能力的研究
        4.2.4 生防菌株抗菌物质的防病作用
        4.2.5 生防菌株的诱导抗病性研究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生防菌组合对辣椒疫病的防治作用
        4.3.2 生防菌株对辣椒幼苗的促生作用
        4.3.3 生防菌株的定殖动态
        4.3.4 生防菌株抑菌物质的防病作用
        4.3.5 生防菌株的诱导抗病性
    4.4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银杏内生拮抗细菌菌株 ZY25 和 HY7 生防功能基因的初步研究
    5.1 材料和试剂
        5.1.1 供试材料
        5.1.2 主要试剂
        5.1.3 主要培养基
    5.2 方法
        5.2.1 拮抗菌株生防功能基因的扩增
        5.2.2 生防功能基因片段的回收和克隆
        5.2.3 克隆子的验证
        5.2.4 生防菌株脂肽类粗提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5.2.5 脂肽类物质对辣椒果疫病的防治
        5.2.6 脂肽类物质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生防功能基因的扩增结果
        5.3.2 对植物病原菌的平板抑制作用
        5.3.3 脂肽类物质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机制的初步分析
        5.3.4 脂肽类物质对辣椒果疫病的防治效果
        5.3.5 对番茄果实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5.4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解淀粉芽胞杆菌 FY11 与辣椒互作的 CDNA‐AFLP 表达谱分析
    6.1 材料、试剂和仪器:
        6.1.1 供试材料
        6.1.2 主要试剂
        6.1.3 主要仪器
    6.2 试验方法
        6.2.1 样品采集
        6.2.2 辣椒幼苗 RNA 的提取
        6.2.3 辣椒总 RNA 的完整性检测
        6.2.4 双链 cDNA 的合成
        6.2.5 cDNA‐AFLP 分析
        6.2.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6.2.7 cDNA‐AFLP 差异片段回收
        6.2.8 cDNA‐AFLP 差异片段克隆及测序
        6.2.9 差异表达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6.2.10 qRT‐PCR 验证 cDNA‐AFLP 基因表达谱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辣椒幼苗总 RNA 提取
        6.3.2 双链 cDNA 的预扩增产物
        6.3.3 选择性扩增结果
        6.3.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
        6.3.5 差异表达片段的回收、克隆与测序
        6.3.6 EST 序列分析
        6.3.7 qRT‐PCR 的验证结果
    6.4 结论与讨论
        6.4.1 接种内生细菌后辣椒差异基因表达特征
        6.4.2 与抗病防御相关的 TDFs
        6.4.3 与转录因子和信号传导相关的 TDFs
        6.4.4 与促生作用相关的 TDFs
        6.4.5 与基础代谢和能量相关的 TDFs
        6.4.6 与次生代谢相关的 TDFs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中国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种群组成、分子检测及其ISSR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苹果树腐烂病的研究概述
        1.1.1 中国苹果产业的发展和现状
        1.1.2 苹果树腐烂病的发生和危害
        1.1.3 苹果树腐烂病的病原学研究
        1.1.4 苹果树腐烂病的侵染循环
        1.1.5 苹果树腐烂病的流行规律研究
        1.1.6 寄主植物的抗病性鉴定
        1.1.7 苹果树腐烂病菌的防治
    1.2 黑腐皮壳属(Valsa)的分类地位和分类中存在的问题
    1.3 真菌分类研究的概况
        1.3.1 核糖体转录间隔区(rDNA-ITS)在真菌分类中的应用
        1.3.2 延伸因子 1α基因(EF-1α)在真菌分类中的应用
        1.3.3 β-微管蛋白基因(β-tubulin)在真菌分类中的应用
        1.3.4 多基因联合分析法在真菌分类中的应用
    1.4 病原菌检测技术的发展
        1.4.1 传统检测方法在病原菌检测上的应用
        1.4.2 生化技术在病原菌检测上的应用
        1.4.3 核酸技术在病原菌检测上的应用
    1.5 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1.5.1 群体遗传学的概念
        1.5.2 植物病原真菌群体遗传学的内容和意义
        1.5.3 群体遗传多样性标记的方法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苹果树腐烂病菌 rDNA-ITS,EF-1α和β-tubulin 基因的序列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供试菌株
        2.2.2 病原菌单菌丝体的获得
        2.2.3 病原菌营养体的培养和收集
        2.2.4 菌丝体基因组总 DNA 的提取
        2.2.5 苹果树腐烂病菌 rDNA-ITS, EF-1α和β-tubulin 基因的 PCR 扩增
        2.2.6 PCR 扩增产物的回收和纯化
        2.2.7 PCR 产物的核苷酸序列测定
        2.2.8 基因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苹果树腐烂病菌总量 DNA 的提取
        2.3.2 苹果树腐烂病菌 rDNA-ITS,EF-1α和β-tubulin 基因的 PCR 扩增
        2.3.3 rDNA-ITS 基因数据集分析
        2.3.4 EF1α基因数据集分析
        2.3.5 β-tubulin 基因数据集分析
        2.3.6 联合基因序列数据集的 Partition Homogeneity 检测
        2.3.7 rDNA-ITS,EF1α和β-tubulin 联合基因数据集分析
        2.3.8 苹果树腐烂病及其近缘属种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3.9 不同寄主来源的 Valsa ceratosperma 与其近缘种的比较
    2.4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苹果树腐烂病菌早期快速分子检测体系的建立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供试菌株及其 DNA 的提取
        3.2.2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3.2.3 PCR 扩增体系的建立
        3.2.4 特异性引物的特异性检测
        3.2.5 特异性引物的灵敏度检测
        3.2.6 种特异性引物对腐烂病菌营养体 DNA 的检测
        3.2.7 有明显症状和无明显症状的样品的采集
        3.2.8 植物组织中病菌 DNA 的提取
        3.2.9 Nested-PCR 检测体系的正确性的验证
        3.2.10 人工接种枝条的带菌情况的巢式 PCR 检测
        3.2.11 巢氏 PCR 扩增产物序列的测定
        3.2.12 巢氏 PCR 检测体系的应用
        3.2.13 苹果树不同组织带菌率的比较
    3.3 结果
        3.3.1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3.3.2 PCR 扩增体系的建立
        3.3.3 种特异性引物的特异性检测
        3.3.4 种特异性引物的灵敏度检测
        3.3.5 苹果树腐烂病菌营养体 DNA 的检测
        3.3.6 植物组织中病原菌 DNA 的提取
        3.3.7 Nested-PCR 检测体系的正确性的验证
        3.3.8 人工接种枝条的带菌情况的巢式 PCR 检测
        3.3.9 巢氏 PCR 扩增最终产物序列的测定
        3.3.10 巢式 PCR 检测体系的应用
    3.4 结论与讨论
        3.4.1 巢式 PCR 分子检测体系的建立
        3.4.2 植物组织中病原菌 DNA 的提取
        3.4.3 种特异性引物的特异性和灵敏性
        3.4.4 苹果树腐烂病菌共侵染现象的发现
        3.4.5 巢式 PCR 检测结果与传统分离检测结果的比对
        3.4.6 苹果树腐烂病菌优势种群转化的可能性
        3.4.7 病原菌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特征
第四章 中国苹果树腐烂病菌种群遗传特性的 ISSR 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苹果树腐烂病标样的采集
        4.2.2 供试菌株的分离培养
        4.2.3 供试菌株单菌丝分离物的获得
        4.2.4 供试分离株菌丝营养体的获得
        4.2.5 供试分离株菌 DNA 的提取
        4.2.6 供试引物
        4.2.7 苹果树腐烂病菌 ISSR-PCR 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
        4.2.8 苹果树腐烂病菌的 ISSR-PCR 扩增
        4.2.9 V. mali 两个变种 V.mali var. mali 和 V. mali var. pyri 的 ISSR-PCR 扩增
        4.2.10 ISSR-PCR 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
        4.2.11 ISSR-PCR 扩增结果的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苹果树腐烂病菌 ISSR-PCR 最佳体系的建立
        4.3.2 陕西省苹果树腐烂病菌的遗传多样性
        4.3.3 陕西省苹果树腐烂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
        4.3.4 陕西省苹果树腐烂病菌群体遗传结构与分化
        4.3.5 陕西省苹果树腐烂病菌的聚类分析
        4.3.6 中国不同地区苹果树腐烂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3.7 中国苹果树腐烂病菌不同地理区域种群的群体遗传分析
        4.3.8 中国苹果树腐烂病菌不同地理区域种群的群体遗传结构与分化
        4.3.9 中国苹果树腐烂病菌的聚类分析
        4.3.10 V. mali 两个变种 V.mali var. mali 和 V. mali var. pyri 的 ISSR-PCR 扩增·
    4.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一 实验中常用的试剂及配方
附录二 论文中用到的英文缩写
附录三 黑腐皮壳属及相关属检索表

四、AFLP技术在植物病原真菌种群遗传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西北地区苹果黑星病菌遗传多样性、抗药性监测及秦冠抗黑星病机制研究[D]. 李贤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辽宁省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李昕洋.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3]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菌的种群结构及遗传多样性分析[D]. 刘金鑫.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4]南繁区稻曲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及稻曲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的分子检测[D]. 彭丹丹.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5]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和种带优势镰孢菌遗传多样性及其致病机理研究[D]. 邢会琴.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8)
  • [6]新疆林木腐烂病菌种类鉴定及其主要种Valsa mali遗传分化和初侵染源快速检测研究[D]. 郭开发. 石河子大学, 2016(12)
  • [7]杨树烂皮病病原菌Cytosporaspp.的系统发育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 王艳丽. 南京林业大学, 2013(03)
  • [8]银杏内生细菌防治辣椒疫病机制研究[D]. 杨瑞先. 福建农林大学, 2013(11)
  • [9]中国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种群组成、分子检测及其ISSR遗传分析[D]. 臧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0)
  • [10]DNA分子标记在植物病原真菌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研究[A]. 徐志,段霞瑜,周益林,王宗华,鲁国东.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9

标签:;  ;  ;  ;  ;  

AFLP技术在植物病原真菌遗传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