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段海龙陕西省富县张家湾初中7275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推进,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摆在我们每一个物理老师面前的重要话题。

一、在阅读理解中提升能力

课改在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突出过程与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地指导学生在学习前的自主阅读和理解,在阅读时要做到用心、用手、用脑,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归纳、概括、比较、联想和思考;在阅读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和心到;对那些重要的难理解的概念和规律要仔细阅读,对关键性的字、词和句要认真理解,并作出标记。只有这样正确地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学生才能做到真正会学,在阅读理解中提升能力。

二、在观察分析中提升能力

物理现象是自然界中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随时都有可能看到或用到一些物理现象,它要求我们要善于观察、分析,课堂上要认真观察分析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合作实验现象产生的条件、发展的过程及结果。如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实验,学生往往只对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感兴趣,而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前后的过程和所需要条件却观察分析得不透彻。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实验情境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开始对晶体加热时晶体的状态有无变化?晶体的状态在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在熔化过程中状态又如何?非晶体熔化又是怎样呢?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学生才会用心、细心观察分析。教师不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课外实践中,都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中活跃思维、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在观察、分析中提升能力。

三、在实验探究中提升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规律、定律都是从实验中发现、概括、推理、总结出来的。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也是物理教师应尽的职责。在实验探究中,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应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或让学生合作探究,发现、概括、推理、总结结论,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成因,建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有意识地点拨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探究实验中构建方法,进行探索、创新,培养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力、操作技巧,实现能力的提升。

四、在训练解题中提升能力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训练解题则是最基本的一种方式。要使学生在解题中提升能力,教师必须根据所教的内容,在贴近学生学情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如同种求异、异种求同、纵向延伸、横向发展、逆向思维、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等展示知识及内在联系中恰当选择、设计习题。例如:将一根已知长度的杠杆一端固定在轴上,在另一端挂一已知重力的某种物体,问在离挂重物端距离已知的某点竖直向上施加多大的力,杠杆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学生解答一般困难不大。若将第一问中竖直向上的拉力固定在已知的滑轮组的动滑轮上,此时滑轮组绳子拉力将多大?学生通过思考也不难解出。若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此时滑轮组绳子的拉力又将是多大?学生通过分析思考,一般问题不是很大。在上述情况不变下,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此时滑轮组绳子的拉力又将多大?学生通过认真的分析、思考后,大部分也能解出。如此题例,问题的呈现有关联、有层次、有递度,既照顾了学困生,又使其他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若将此题整合且只出示第四问,学生就会被习题的文字叙述和所提问题所困惑,有的学生束手无策,不敢动笔。这时,教师可以采用逆向思维方法分析指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概括地讲,课上的例题教师要精心设计,指导学生构建解题的方法,在训练习题的选择与设计时,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给学生创设适度的思维训练机会,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实现能力的迁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如能有目的、有意识地启发、引导、指导、点拨学生正确阅读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和定律,细心观察分析一些物理现象和实验过程,运用概括、比较、联想、归纳等方式方法,将物理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

标签:;  ;  ;  

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