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读书动力,提升学生素养

激发读书动力,提升学生素养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大埔小学514200

摘要: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围绕“教育部推荐的小学生必读书目”,创设“比读”“比悟”“比方法”“比分享”的育人情境,激发学生读书的动力,点燃学生读书的热情,擦亮学生智慧的火花。书,交流的是语言和思想;读好了,能带给每一个学生享受和快乐;读完美读透了,能带给每一个学生不一样的人生。

关键词:给目标给信心给奖励激发动力

教育部制定的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课本就是书,读课本就是读书,其实不然,课本不过是“例子”,只读“例子”美中不足,用读“例子”的方法多读,是真正的教育,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从课内读到课外,从纸质书读到电子书。有人说:动力就像水流,目标是出水的水龙头,压力就像水压迫使着水向前流。这个比喻太恰切了,读书有了动力,学生向着目标前进便有了力量,便有了明确的方向。围绕“教育部推荐的小学生必读书目”,创设“比读”“比悟”“比方法”“比分享”的育人情境,激发学生读书的动力,点燃学生读书的热情,擦亮学生智慧的火花。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人格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是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唯有激趣乐读,读中有法,读中有悟,经常分享读书的快乐,才能健全学生“真诚、正直、仁慈、善良、勇敢、智慧”的人格。唯有给学生平台体验成功,个性点赞轻扣心扉,才能把学生领进“书海”,兴趣经久,常读不衰……常态课,学生在“自主读?合作读?引领读”中完成。

一、创“读境”给目标,激发学生“爱读”的动力

英国的培根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也就是说,读书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就能萌发内动力。

跟读书相比,电视、动画片、游戏、抖音、快手等正在快速侵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课堂中围绕学生的喜好创设“读境”(读书情境):比读、配乐读、叠声读、分角色读、表演读……教师给目标,有时添加视频,有时添加动画,有时添加游戏,有时添加抖音……结合学情,对不同的学生层次,订出不同的目标,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只有生生都参与,向着目标竞读,才能有效地点击学生的“驱动”,激发爱读的动力。

1.师生竞读

目标一:教师跟学生比读,读速每分钟230字以上,做到吐词清晰,语速轻而有感。出示目标,提出要求,教师指名(随机指定要挑战的学生),上台PK,全班学生计时。可抽签决定谁先谁后,可一个段又一个段PK,可让学生轮番上阵……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挑战的过程,读中找到了快乐!

目标二:用课堂语言把文章整体意思复述出来,了解课文的写法,能够从课文中悟出道理,学会从文章中寻找“闪光点”“正能量”。示例:叶圣陶的《稻草人》关注的是社会边缘之人,关怀处于社会底层人物的命运,以小人物凸显大历史,带有浓厚的悲剧意识,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这篇童话文字流畅、灵动,富于想象,诗意盎然,在浅显的故事中潜藏着深刻的含义,于平实的语言中传递着强烈的感情。童话中,稻草人的善良尽职,告诉我们“做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并学会用自己的心去温暖他人,培养自己关心、体贴、帮助他人的品质。引导学生围绕目标读《寓言两则》《卖火柴的小女孩》……

2.生生竞读

让学生找对手挑战,爱怎么比读就怎么比读。可一对一PK,可男女同学对决,可叠声读,可配乐读……这样的读书恰似风中煽火,不断煽动,才能维持火焰不灭;这样的思考犹如泉眼,充满活力,无比欢畅,对文章发生兴趣,在不断刺激中,持久不懈。

学生读书有了目标,就把握了航向,增长了知识,提高了素质。从书本中进步,从读书中得到快乐!实践证明,有了目标的引领,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读书动力。在“挑战自我”中,品尝到读书的快乐,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读“例子”的方法,读好课外书。在比读速、比读量中,评比点赞,再激发,学生好似调紧发条的闹钟,喜书爱读蔚然成风。

二、示“读法”给信心,激发学生“会读”的动力

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人贵有志,志要智底,唯有多读,读要持之,唯有自信。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书本中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学习路上只要加满油,信心足,就能“博学广识”……

读贵有法,灵活用法。对不同的书籍和文章,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出示“读书方法”:“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精读”即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通读”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跳读”即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默读”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速度快,不互相影响,保证环境的安静,便于更集中地思考、理解读物的内容,并且不易疲劳,易于持久……

1.师选书,示“读法”

品书如进食,得其法,营养与美味兼得,不同的书籍采用不同的读悟方法。读“国学/传统”用“品词析句法”,即老师常用的扣题逐解;读“人物故事”用“角色换位法”,即把自己当作故事主人公;读“校园/成长”用“角色置景法”,即自己仿佛就在那个环境、那个地方……

教师发挥引领驱动的作用,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对书目用小故事的方式作说明。如“国学/传统”类《第一粒扣子》:这是一本关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书,读的时候先要理解习总书记的话“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用身边的人和事,帮助学生理解,懂得如何“为人”,了解各自的价值。又如“校园/成长”类《法治教育读本》:这是一本关于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书,读的时候应先大致了解国家法律体系,再逐条了解,对切合自己成长的条例必须反复读;用身边“守法”“违法”的事例加以说明,有效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利于他们的成长……

同时,用名人爱读书的事例撬动学生的思维,彰显个性,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好选定的书。为学生,加满了“油”,给足了信心。

2.生选书,示“读法”

读书可获得自我完善,可提升自我能力,可享受吃喝之外的飘然。学生选各自喜欢的书读,每天展示几个学生的读书方法。学生甲:喜欢读“人物”的书,用好的心态,不要为了考试而读书,读书时要钻进人物故事里,仿佛自己就是那个角色,才有收获,如课内读了《少年闰土》后,对闰土的了解停留在课文中美好的一幕,课外再读《故乡》后,才真正了解到鲁迅与闰土的友谊在当时的社会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记住,换位思考是读书的点金术。学生乙:喜欢博览群书,什么书都读,交流“三笔适用法”(不管读什么书,觉得是新鲜的“好词”用蓝色彩笔画,“佳句”用红色彩笔划画,对“写作方法”和“读书心得”用铅笔批注);把他读过的书投影展示,全班学生分享……就这样,学生一个个有机会展示自己读书的技巧,不断发现高效读书如何把握重点:一要留意文中的“路标”;二要明确目的,清晰地读;三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四要利用兴趣加强学习效果;五要持之以恒,积累语言,联系自己经历写心得。不断振作学生自信:多读多得,学以致用,增强“读念”,为己所用;坚持读分级书籍,“做得到”!

教师因势利导的“爱心”点赞,启用“补养”武器,唤醒读书动力,出示“一起阅读”设计读书计划,挖掘学生潜能,帮助学生形成各自的读书风格。

三、赞“读得”给奖励,激发学生“常读”的动力

读书氛围的形成来自于校长对读书的重视,来自老师们的兴趣,来自学生读书的动力,大家爱读,让那些不爱读书的人不好意思不读书。评出一批批优秀的阅读卡、读后感、手抄报进行表彰,让学生尝到双重收获,那就是既学到了知识,又拿到了奖励,乐此不彼。

对学生的读书与“读得”(有学有得),要有及时的回应。赞扬爱读、会读、有选择读书的学生,赞他有读有得,赞他有读有积累,赞他敢于交流读书方法和心得……更赞他天天读,常常读,已成为自己的习惯。给爱读、会读、常读的学生评奖,每天依据读量(“一起阅读”平台数据)评出前十名,积分奖励,发给“绿章”。每周依据积分和分享的成果(手抄报、读书心得、读后感、读书方法)评出前十名,张榜表彰,发给“蓝章”,奖励画纸(一张)和色彩笔。每月跟每周评比方法相同,评出班“阅读之星”,学校广播站表彰,发给“黄章”,奖励“笔记簿”,抽奖一次。抽奖用信封,里面装的纸条写着:“免写作业一(两)次”(学生什么时候亮出就什么时候免写)“和*老师合影”“和校长合影”“可评优秀班干部……”尽量满足学生的愿望,继而对读书的兴趣也愈来愈浓。每个学期的评比跟每月一样,评出校“阅读之星”,学校广播站表彰,发给“红章”、大红奖状和奖杯,奖励“笔记簿”“相册”;同时,学校电子屏天天张榜,传播读书正能量,选出最佳上送参评。评选揭晓后,被评为“县阅读之星”“市阅读之星”“省阅读之星”的学生,在全校师生面前颁奖,谈获奖感言,激励众生“博采众家长,使得龙凤飞”。

放飞了学生的希冀,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打开大脑的“笔记本”,兴奋地吮吸书籍的营养,有力地推动暑假或寒假读一本(多本)好书,让学生从读书中找到成长的榜样,找到社会的情感,找到认识自我的钥匙,找到自己的梦想……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学生对读书有了兴趣,学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读,就有了憧憬和向往,心灵才会变得格外纯净,情感才会变得格外丰富,才能充满向上的激情,并进而热爱学习、热爱生活。读书过程中,学生经历精神的陶冶;常读,并经久不衰,可让学生的心性、情感、价值观得以健康形成;有兴读,围绕教育部推荐的小学生必读的各类书目,有选择地读,有感悟地记,有触动地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素养,还有利于发展他们的语言和思维。书,交流的是语言和思想;读好了,能带给每一个学生享受和快乐;读完美读透了,能带给每一个学生不一样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梅子涵《童年的阅读》。

[2]徐冬梅《更广阔的阅读和儿童的生命成长》。

[3]朱永新《我的阅读观》。

[4]董秀清《阅读兴趣的重要性及如何培养》。

[5]李仪《兴趣是读书的动力》。

标签:;  ;  ;  

激发读书动力,提升学生素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