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余半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单子,半单,余半单
余半单论文文献综述
代瑞香,刘超[1](2010)在《半单、余半单及其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单子和余单子的一些基本知识及半单单子的定义,给出了余半单余单子的定义.得到了与余半单余单子定义等价的2个命题,并给予证明.(本文来源于《高师理科学刊》期刊2010年04期)
吴美云[2](2007)在《关于含p~2维单子余代数的余半单Hopf代数》一文中研究指出设H是代数闭域K上的有限维余半单Hopf代数,charK=0.如果H具有型l∶1+m∶2+1∶5+…,则5│di mH;如果H具有型l∶1+m∶2+…+1∶pn+…,n∈N+,p为素数,则p│di mH.(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5期)
董井成,戴丽,李立斌[3](2007)在《余半单Hopf代数的Frobenius性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设k是特征为0的代数闭域,H为其上的余半单Hopf代数,本文证明了当H有型:l:1+m:p+1:q(其中p~2<q)或1:1+1:m+1:n时,它具有Frobenius性质,即对此类Hopf代数,Kaplansky猜想是正确的。(本文来源于《数学研究与评论》期刊2007年03期)
吴美云[4](2006)在《度为n的余半单Hopf代数的表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设H是代数闭域k上的余半单Hopf代数,n为正奇数.如果H除了含有一个维数为n2的单子余代数外,只含有维数不超过(2n-1)2的奇维数的单子余代数,且这些单子余代数的维数均不相同,则H或者包含一个阶为3,或5,或7,…,或n的群样元,或者存在一个n维自共轭基元xn,使得x2n=1+x3+x5+…+x2n-1,其中x3,x5,…,x2n-1是g(H)的基,且|x3|=3,|x5|=5,…,|x2n-1|=2n-1.(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6期)
董井成,戴丽,王志华,李立斌[5](2006)在《余半单Hopf代数的素数维余表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设k是特征为0的代数闭域,H为k上的有限维余半单Hop f代数.首先证明了如果H具有型l∶1+m∶2+1∶3+…,则3整除H的维数;其次证明了如果H具有型l∶1+m∶2+…+1∶p+…,且H没有9维的单子余代数,则p整除H的维数,其中p为素数.(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2期)
王和亭,阎仰奎[6](1986)在《关于正则环、余半单环的一点注记》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给出一些必要的概念和结果。定义1:环R称为正则环,假若对于R中任意a均存在一个元x∈R使a=axa。定义2:左R—模M(记为_RM)称为余半单模,假若_RM的每一子模均为_RM的一些极大子模的交。(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86年04期)
余半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设H是代数闭域K上的有限维余半单Hopf代数,charK=0.如果H具有型l∶1+m∶2+1∶5+…,则5│di mH;如果H具有型l∶1+m∶2+…+1∶pn+…,n∈N+,p为素数,则p│di mH.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余半单论文参考文献
[1].代瑞香,刘超.半单、余半单及其性质[J].高师理科学刊.2010
[2].吴美云.关于含p~2维单子余代数的余半单Hopf代数[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3].董井成,戴丽,李立斌.余半单Hopf代数的Frobenius性质(英文)[J].数学研究与评论.2007
[4].吴美云.度为n的余半单Hopf代数的表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5].董井成,戴丽,王志华,李立斌.余半单Hopf代数的素数维余表示[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6].王和亭,阎仰奎.关于正则环、余半单环的一点注记[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