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事领域中的信息获取与思维决策(论文文献综述)
鞠卓亚[1](2021)在《时间序列辨别性模式发现及分类方法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时间序列是以时间顺序记录的一系列数据,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依据一系列时间观测点获取的数据。时间序列数据的基本特征包括有序、数值型、维度高、数据量大、不断更新等特点。时间序列分类学习问题是从大量时间序列数据中挖掘可用于分类预测的模式或规则。时间序列的辨别性模式蕴含于属性之中,属性之间的依赖关系影响时间序列分类的准确率,而时间序列的属性为数值型,其依赖关系通常难以分析。如何快速发掘时间序列辨别性模式,同时提升分类器的性能与可解释性,已成为当前研究者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尽管基于辨别性模式的时间序列分类方法已经开展了许多研究,但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对于多数分类器如决策树或神经网络来说,输入数据为特征向量,然而时间序列数据并没有明确的特征。其次,时间序列为数值型数据,描述属性之间的依赖关系是非常困难的。第三,时间序列属性与属性值所构成的模式在分类问题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但其维度高的特点使得挖掘出的辨别性模式往往数量可观,如何在辨别性模式的数量与分类准确率之间作出平衡,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以上问题,深入研究如何基于辨别性模式完成时间序列分类任务,主要贡献如下:(1)提出了基于选择性模式的贝叶斯分类方法。依据贝叶斯网络构建辨别性模式之间的依赖关系,提出了2种基于选择性模式区分能力的贝叶斯分类算法。提出了将选择性模式分别与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和聚合单层依赖分类器相结合的算法。其中,利用聚合单层依赖方式处理属性之间的依赖关系,能够在减弱属性条件独立假设限制的同时,进一步平衡选择性模式内外属性之间的依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充分挖掘选择性模式的分类能力,通过贝叶斯网络分析选择性模式内外属性之间的依赖关系,基于选择性模式的区分能力构造贝叶斯分类器,能够在部分数据集上取得最高准确率,与基准算法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和聚合单层依赖分类器相比,分类准确率明显升高,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2)提出了基于shapelets的贝叶斯网络时间序列分类方法。研究时间序列辨别性模式的发掘方法,基于时间序列辨别性模式shapelets完成时间序列的转换。将转换后的数值型时间序列数据离散化为名称型,通过加权聚合单层依赖估计分类器完成分类。实验分析表明,提出的分类方法平均准确率比集成分类器典型时间序列特征更高,已具有显着性差异,与集成分类器基于转换的集成分层投票集体没有显着性差异。(3)提出了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朴素贝叶斯时间序列分类方法。分析了时间序列符号化的方法,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提取辨别性特征,将时间序列从时域转换至频域,并离散为名称型数据。之后,通过简单有效的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完成时间序列的最终分类。实验分析了滑动窗口长度、字母表大小对算法分类准确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基于欧氏距离的最近邻分类器、基于动态时间弯曲的最近邻分类器等基准分类器相比,提出的分类方法平均准确率最高,且显着提升了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分类准确率。(4)提出了基于兴趣衰减机制加权的贝叶斯网络时间序列分类方法。提出了基于兴趣衰减机制控制结构化对等网络流量的方法,结合时间序列早期分类原理,将兴趣衰减机制用于分析刻画贝叶斯网络中的属性权重,提出了余弦加权聚合单层依赖分类方法。通过傅里叶变换将时间序列转换为名称型属性,分别通过加权聚合单层依赖分类器和余弦加权聚合单层依赖分类器完成分类。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出的算法具有优秀的分类效果,与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加权聚合单层依赖分类算法、基于欧氏距离的最近邻分类器、基于动态时间弯曲的最近邻分类器相比,已具有显着性差异。(5)开展面向军事的基于辨别性模式时间序列分类方法研究。明确了开源情报在军事领域的重要地位作用,分析了军事领域中开源数据的特点,结合传播学、早期分类等原理,通过基于辨别性模式的时间序列分类方法,研究军事领域开源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应用维度,丰富基于辨别性模式时间序列分类方法的应用场景,为开展军事领域开源情报分析工作奠定了基础。上述方法从多个角度论述了时间序列辨别性模式的发现及分类方法,通过大量的实验对比分析,展示了各算法在时间序列分类过程中的高性能,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为实际应用建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泠[2](2020)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以“编纂”为核心的创造性精神劳动,是社会科学文化活动中的专业实践活动。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是中国军事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也是军事辞书编纂的重要领域。编纂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中国军事科学发展史和辞书编纂史上的一项开创性工作。以《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第一版及《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一版、第二版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型军事百科全书、辞典,系统介绍古今中外军事领域知识,全面总结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百科知识体系,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体现了中国当代军事科学发展水平,在传播军事知识,推动军事科学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对于编纂实践,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的探索虽然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还不够丰富,特别是近10年鲜有系统的研究。本文以近代以来世界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谱系为框架,将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置于该框架中研究与考量。以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为主线,通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编纂机构、编纂人员、编纂成果的发展,总结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经验。通过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的理论依据和基础,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过程,编纂系统工程的运行方式,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理论与方法。通过探讨编纂的政治性与客观性的科学考量,以及文献资料研究在编纂中的作用,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规律。以中国当代3部大型军事百科全书为个案,从其编纂内容、编纂实践、编纂现代化着手,研究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特色与创新。本文运用军事学、辞书学、史学、编辑出版学及传播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作了系统研究。从“学科论”出发,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的知识分类及其与军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的关系。从文化缔构的角度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系在建立新的军事知识秩序,实现军事知识的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辞书框架理论考察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主体与编纂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本文首次对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历史进行了系统研究。查阅了1980年至2016年军事百科全书编纂原始文件、资料、档案、会议记录等,访谈了部分直接参与编纂的专家学者和重要事件亲历者,厘清了编纂中的重要事件、节点及发展脉络。通过考察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体制和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并与国内外其他百科全书编纂进行比较,提炼并总结了编纂特点、作用和贡献。通过对军事百科全书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及发展进行系统探索,认为编纂活动为军事学相关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推动和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首次集中对编纂中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进行探究,通过文献梳理、档案整理、访谈记录等,重点研究了解放军军战史、重要人物若干问题的编纂原则、标准,以及表述、评价标准(准则)的形成,如长征“密电事件”、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等表述的形成及我军36位军事家的确定过程等,集中反映了编纂工作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促进及其统一。本文拓展了军事百科全书研究的领域,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周翔[3](2020)在《人工智能伦理困境与突围》文中指出人工智能是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以来一直在探索的学科,人工智能涉及的领域非常广阔,涉及的学科非常多,除了基础哲学之外,还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控制学、神经学和语言学等等。有伦理学家认为现有人工智能不能解决道德判断的问题,但是现有技术突破,尤其是人脑和电脑的融合技术推进,人工智能(AI)向“类人”方向演进。无论是人们日常生活所涉及到的生活服务、教育还是工业、医疗领域,甚至军事领域,都有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应用。新冠疫情期间的健康码、特斯拉谷歌百度等公司的汽车无人驾驶的研究、小米格力等智能家居用品的应用等让人工智能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也让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人工智能的成果。可以说,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的经济发展、文化道德以及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大量应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开始出现几个显着的特征,计算机程序开始出现自我复制、自我学习的趋势,人工智能发展进入强人工智能阶段,人工智能体拥有一定的决策能力、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随着这三种能力的逐步成熟,强人工智能在应用中也出现不少问题,马云曾经在联合国一次会议上发言就指出:未来30年对世界而言很重要,因为他认为每次科技革命都需要50年,前面20年科技公司出现,后30年科技得以应用,现在前面20年出现了很多伟大的科技公司,未来30年就是让这些科技具有包容性、改变世界。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人工智能的研究,例如各类计算机病毒充斥互联网,这些病毒自我复制、自我学习,超越了人类的控制,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比如说这次新冠疫情的病毒传播,虽然新冠病毒是自然界病毒的变异,但是他的变异路径和传播路径带有人工智能的影子,这些问题让“人工智能威胁论”的声音又开始在理论界得到一定支持。科技进步对哲学挑战越来越大,根据现有人工智能发展的速度,一旦人工智能体能用人类智商来评价的时候,人工智能体成长速度将超乎人类想象,将直接超越人类成为地球的主宰。人工智能的大量运用,比如现实医院中在人类生命延续选择上,越来越依赖人工智能的判断,在各种逻辑设计下,人工智能对人类的生命伦理、公平正义原则、公众利益、性善论等等发生挑战,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引来广泛的讨论。2019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李彦宏就建议:“加强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打造智能社会发展基石。因此,本文意图通过伦理学知识的运用,站在辩证的哲学角度上分析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对人工智能发展走向进行伦理学分析研究,对人工智能主体进行综合分析,从人类、人工智能和谐发展角度试图给出一些解决的办法,希望能在人类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过程中出一点点微薄的力量。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目的并简单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关于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相关研究,确定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在各类人工智能伦理困境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分析了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体发展中面临的现实伦理困境。从人工智能与道德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论述,针对人工智能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分析成因。第三章从人工智能研发、人类自身与建立制度三个层面对人工智能出现的伦理问题提出应对策略。第四章主要是人工智能伦理对传统伦理的新的挑战,第五章具体论述了混合形式的人工智能伦理体系的建构,从美德与道德角度建构人工智能伦理系统,将“自上而下”的道德设计和混合的道德伦理学分别进行分析。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与思考,希望能够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社会伦理道德相结合,建构人工智能伦理学,让人工智能体和我们人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人工智能能更好的惠及我们全人类。
赖文锐[4](2019)在《数据挖掘在我国数字出版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在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共享等方面实现了较大便利。目前,数据已经不再仅仅只是特定的数字,它更是一种非物质产物。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的高速发达,各种数据都有其特定的存在价值。另外,近几年来,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信息检索等技术方法在不断发展,数据挖掘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数据挖掘技术不仅仅能够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还能够实现数据的日常管理,打破传统信息互扰的局面,实现数据的实时应用。如今,数据挖掘已经被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之中,数字出版这一领域也不例外,同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潜在的应用价值。首先,本文在利用文献分析法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数字出版和数据挖掘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数据挖掘在我国数字出版应用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本文重点分析了数据挖掘技术在我国数字出版中的应用实例和存在的问题。从传统出版企业、新型互联网企业和跨界融合这三个角度出发,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数据挖掘在我国数字出版中的应用途径主要集中在精准策划、精准营销、优化研发过程和评估用户体验这几个方面;另外,分析总结了数据挖掘技术在我国数字出版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即出现信息茧房现象、数字出版物质量降低、数据的安全性被忽视。最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分别从用户个人、数字出版企业、政府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关完善建议以促进我国数字出版业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本文还结合时代背景对未来数据挖掘在我国数字出版领域中的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蔡亚梅[5](2018)在《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发展》文中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国外相继大力资助人工智能技术军事化应用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且有了很大进展。本文简述了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国外人工智能典型的军事应用项目和理念。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对军事装备的发展产生重大作用,也将对未来战争的战略、战术带来重大影响。
郭子俊[6](2017)在《生物交叉技术对新军事变革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新军事革命发展至今,单一的传统化学能武器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军事斗争需求,而原子能武器的巨大杀伤力、持续影响多年的辐射和伦理冲突,也使其不能随意被使用。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今天也遇到了一些瓶颈,不再是一帆风顺。在这样的背景下,与其他前沿科技交叉发展的生物技术就再一次崛起,吸引了人类对其发展的高度重视。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与定性分析法等方法,探讨生物交叉技术的技术优势、技术瓶颈、战争潜能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进路。论文以现代生物技术发展为切入点,从武器装备变革、作战方式变革、军事思想变革几个方面对生物交叉技术的军事影响展开探究。相较于传统的武器,现代生物技术带来的武器装备也具有更强的性能和更丰富的特征。与传统的化学能武器相比,军用生物技术的打击范围更广,并且不再是单一的对肉体的打击,它的打击更加可控,也具有可恢复性,可以做到不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同时生物交叉技术在军事上的还有着其他效能,可以提高武器装备性能、战场检测能力、作战指挥能力等等。在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战争也许有截然不同的式样,也许是昆虫机器人的彼此渗透,也许是脑—机接口机器人的正面对决,也许是经过强化的超级战士的针锋相对,甚至还可能是没有硝烟的基因和控脑争夺。随着生物技术与其他尖端技术的交叉、融合及发展,生物技术将逐步从实验室走出来走向实战化,在军事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并对将来的战争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对生物交叉技术的军事运用问题进行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通过对生物交叉技术的军事影响进行全面分析,本文提出了未来发展军事生物交叉技术的进路建议,为我国实现军事技术的“弯道超车”,走好中国特色精兵强军之路提供理论支撑,助力中国梦、强军梦的实现。
许翔杰[7](2017)在《军事院校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对军队来说没有平时和战时之分,只有战争和准备战争之别,而战场上的胜负,更多的取决于战争准备。要做好战争准备,唯独靠强军兴军,而人才兴方能军队兴。军事院校MAP是新型作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培养关系到我军新质战斗力生成。研究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对于摸索军事院校MAP教育培养特点和规律,推进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我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者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运用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构建了“培养模式”研究的概念框架:“培养模式”是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和“质量管理”五个要素组成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探讨的问题是:军事院校MAP教育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研究的具体问题是:军事院校MAP培养目标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教学方式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师资队伍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质量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在研究发现基础上,研究者尝试构建一个基于实战化背景下、不同于地方高校的,具有我军特色的MAP培养模式。根据“培养模式”概念框架和研究问题,研究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以全体军事院校MAP研究生,共计81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对45位军事教育专家、军事教育工作者、一线部队人员和部分MAP研究生,其中军事教育专家15位,军事教育工作者10位,一线部队人员10位,MAP研究生10位,进行访谈。收集了军事院校和部分地方高校应用心理硕士人才培养的相关文本,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与地方高校MAP培养模式相比,军事院校更突出军事教育特色和军人职业特殊性,聚焦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强调部队作战能力建设。但军事院校MAP培养目标上,宣传教育及贯彻力度不够,系统设定值参差不齐,专业学位的职业性特征不突出,包含创新精神培养不足;课程设置上,选修课程比例有待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主观化不规范现象,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之间关联度有待提高,课程设置的训练、研究和作战融合性不够,体系不够完备;教学方式上,案例式教学实施效果不理想,部队实践欠缺且实施中落实少,职业能力培养与基础理论教育间统筹不足,教学中训练量偏少;师资队伍上,部队导师带教指导力度不够,多数院校导师遵循学术型带教方式,带教效果受到影响;质量管理上,培养质量反馈机制不健全,考核方式不适应专业学位培养要求,教管结合不够,质量管理统筹性不强。军事院校MAP教育培养过程中未能将军事训练、军事研究和军事作战加以有机整合,与适应实战要求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适应实战化要求,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需要做以下改进:在培养目标上要聚焦岗位需求,体现职业素养,坚持战斗力标准和创新精神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要瞄准实战,突显课程对出学员岗位能力的塑造,建构核心课程体系;在教学方式上要突出案例战例式教学的核心地位,加大实践式教学力度,发挥问题式教学引导作用;在师资队伍上要更新导师教育理念,丰富导师带教经验,帮助研究生融入部队;在质量管理上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完善考核评估机制。根据研究发现,研究者认为,要改进在实战化背景下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培养过程必须进一步贴近和适应实战要求,将军事训练、军事研究和军事作战进行有机整合。为此,在借鉴教育神经科学研究的成果以及沉浸理论、系统科学论基础上,研究者尝试构建了军事院校MAP训研战培养模式,并分析了这一模式基本结构、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这一模式的基本结构是:训研战培养模式是训练、研究和作战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以训为主,研战为之一体两翼。“训”是在教学中组织模拟训练、综合演练、想定作业和部队实践训练,通过训练来提升研究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研”是面向部队做研究,研究部队现实问题、难点和热点问题,从部队研究中来,到部队研究中去,促使研究生面向实战去研究问题;“战”指肩负军队任务和使命,参加军事作战行动、完成重大军事任务,通过参加军事任务和军事作战行动来强化研究生使命感,提升其核心军事作战能力。这一模式的主要内容有:培养目标聚焦实战化与职业能力生成;课程设置依据岗位核心能力模型,构建“模块组装+精选”联合式课程及训练体系;教学中运用心智沉浸式教学与训练,突出以训练为中心的军事心锚,构建激发双轨心智模式运转的教学过程;导师队伍建设上树立导师军事匠人精神,突出导师强军兴军的责任、对作战及战场的专注和对技能的精益求精;建立以全程质控体系、自评估指标体系和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这一模式的保障措施包括:建立全军MAP教育培养共同体;建立部队MAP研究生工作站;实施军事院校MAP师生提升工程。未来战场变幻莫测,作战态势日新月异,作战战法推陈出新,不确定、非线性、复杂性因素影响着战争态势进程,唯独适应这种态势变化才能立足于未来战场,军事院校培养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和MAP训研战培养模式构建只是一个初步探索。有关这一培养模式如何才能更有利于应用心理硕士研究生岗位任职能力的生成?生成的机制和要素是什么?这一模式与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之间如何建立有机联系?训-研-战三要素如何相互协调?等,这些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刘济西[8](2016)在《虚拟现实技术与新军事变革》文中提出虚拟现实(VR)技术从诞生起就与军事应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由于相关技术发展的不足,其并未成为军事活动中的主角,而是以一个“辅助性”的角色延续至今。近年来,随着VR技术的突破和发展,VR产业在这一年井喷式出现并迅速在全球市场产生极大反响,Facebook、谷歌、微软、索尼等世界型企业都在VR领域中投入巨大。VR技术的发展不是一个个体的爆发,而是一个体系的爆发,如AR(增强现实)技术与MR(混合现实)技术,都与VR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具体应用上又各有所长,三者都是虚拟现实领域中的主力军。这种发展势必会带动VR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是:VR技术会对我军新军事变革产生怎样的影响?文章系统地梳理了VR技术的发展脉络以及应用历史,尤其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及发展史,并通过研究其技术特性及发展前景,从武器装备、作战样式、军事训练、军事管理等军事变革的要素入手,分析VR技术将对未来新军事变革造成怎样的影响、起到怎样的作用、带来怎样的改变;探讨了VR技术发展对武器装备信息化的影响。VR技术不仅可以在现有武器装备基础上构建一个新的虚拟化的武器装备及平台体系,还可以使现有的武器装备研发模式、实验模式、实战检验模式等产生根本性的变革,同时控制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战斗力;揭示了VR技术与军事理论创新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虚拟战场环境构建达到指挥-行动-评估的临境化。使军事理论创新从过去战争中学习战争转变到实验室设计战争,提出战争预实践对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理论牵引作用;分析了VR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的战场环境、战争状况来训练作战人员的实战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累积实战经验,有效的提升战斗力,同时对应用VR技术实现军事管理集约高效提出对策措施。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未来我军新军事变革的方向应该是通过发展VR技术,将诸如军事训练、武器装备研发、军事人才培养等军事实践活动向虚拟化转移,通过低成本高效率可操控的虚拟军事实践更高效的生成战斗力。同时通过大力发展VR技术,在该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在未来以VR空间为核心的信息战中占取先机。
李洪乾[9](2016)在《军语泛化现象的认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各行业领域之间的交流与渗透日益频繁,跨行业领域的技术开始增多,导致语言跨行业而使用的现象越来越多,词语泛化现象开始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从九十年代明确提出词义泛化概念至今,虽然尚未出现词义泛化研究的专着,但是在词语泛化使用的原因、泛化的方式以及泛化的语用效果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泛化发生最多的专业语词是军事术语。军语泛化现象的研究,对整个专语泛化现象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汉语词典》(共6个版本)所收录的军事术语为研究语料,以北京大学在线语料库、国家语委在线语料库以及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为统计基础,从认知角度对军语泛化现象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旨在通过探讨军事术语的发展变化规律,检验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在汉语军事术语语义变化中的适用性,同时为军语词典以及现汉词典的改进提供有益探索,为泛化军语的翻译提供有效的翻译策略。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在探讨泛化军语当前的研究现状及尚存问题的基础上,交代研究的对象、范围、主要内容及研究的意义。当前的研究在军语泛化原因、泛化阶段以及语用价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也存在不少的问题。而且,有些研究领域例如军语词典中的泛化军语、泛化军语的翻译以及通用语词典中的泛化军语收录等相关问题依然是研究空白。军语泛化现象的认知研究仍然是一块有待开垦的领地。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军语泛化现象及其认知翻译策略展开研究,探讨军事词义的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社会的共变规律。促进军事术语正规化建设、充实并完善相关词典的编撰工作。然后,交代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科学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理论;而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相关理论的一次检验过程。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指导下展开研究,主要依托其概念隐喻理论、心理空间理论、整合理论,以及象征单位、意象基体与侧面、认知域等相关概念,对军语泛化现象展开研究。认知语言学是在以英语语言为语料的前提下逐步发展起来的,要成为普遍性的语言规律,还有待更多种类的语言检验。本研究对认知语言学理论在汉语领域的适用性是一次有益的检测,具有一定的语言学理论探讨意义。第二章讨论军语泛化的表现与特性。通过对6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考察,探讨了军语泛化在总量上的表现及变化。2012年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共收录泛化军语267条,占其所收军语总数的29.1%,泛化总量相比第一版增长了8%。文章接着对泛化军语的语音分布情况、语法分布情况、军事科目分布情况等几个方面予以考察。最后,对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政治类栏目共计超过一百四十万篇的文章、“金融”、“证券”、“保险”以及“投资”等栏目共计七百二十八万多篇文章、体育栏目共计超过10万篇文章中的泛化军语进行检索统计,发现泛化军语在语域分布上具有不平衡特性,其在体育领域的分布为最高,其次是政治领域,最后是经济领域。军语泛化在不同历史时期还表现出不同的活跃性。第三章讨论军语泛化的认知触发机制及泛化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是事物间相互联系的一种方式,是普遍存在的。本文认为军语泛化的触发机制是建立在体验基础之上的军事概念与其他非军事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经过“相似性激活”,到“相似性联系”再到“相似性匹配”,军语概念与目标域概念之间的相关元素得以相互匹配、相互映射,最终触发了以泛化军语表述非军事领域概念。本文将军语泛化的触发机制分为“行为相似触发机制”、“功用相似触发机制”以及“情状相似触发机制”等三种类型进行探讨,然后,按照传统汉语语法有关汉语短语结构类型的分类,将泛化军语按照偏正结构军语、后补结构军语、并列结构军语、主谓结构军语、动宾结构军语等5类,分三个部分来讨论军语泛化的途径。再按比喻修辞阶段、泛指扩展阶段以及义素习化阶段等三个阶段讨论军事术语的泛化演变。第四章讨论军语泛化过程中的概念整合。首先对军语泛化概念整合中的认知域、意象、军语概念表征以及概念压缩等语义描述进行阐述。接着讨论军语泛化过程要涉及的当前话语心理空间,军事术语心理空间以及军事语篇心理空间。从概念整合的角度,军语泛化过程涉及至少4个心理空间:一个军语心理空间(输入空间一)、一个当前话语心理空间(输入空间二)、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整合空间。语言使用者运用概念化、假设、推论、类比、隐喻等等手段,进行概念压缩,提取相关概念元素,在整合空间对相关表征进行整合,成功建立起一系列源域(军语概念)与目标域(泛化概念)之间的映射关系,形成特定的层创结构,最终实现以军语概念去认知和描述一些非军事领域概念的目的。最后探讨军语泛化的概念整合模式。本文经考察发现,军语泛化的概念整合基本都是单域型整合模式或者双域型整合模式。第五章分析军语泛化的认知动因及其发展趋势。文章从语言自身的内在属性、人类隐喻认知思维、军事文化因素、群众对军人的社会认知心理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军语泛化的动因。促使军语发生泛化的内在属性主要有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性以及语言词汇系统的缺位性。军语泛化是以军语概念去理解和认知非军事领域的目标概念,这是一个隐喻的认知思维过程。军事文艺作品中有关军事与军营生活的渲染是军语泛化的强劲助推力量。对军人的崇拜心理使人们进一步模仿军人的一言一行,这促进了军语在人民群众中的流行,加速了军语在日常生活中的泛化使用。本文从泛化量、泛化域以及泛化频率三个角度探讨了军语泛化的发展趋势,得到了与先前学者的相关研究有着很大出入的研究结论:军语泛化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在人们的各个生活领域呈现出扩大化的发展趋势。第六章从认知的角度探讨泛化军语的翻译策略。首先,从军事情报的获取与分析、军事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军语翻译的认知需求。接着,探讨泛化军语翻译的原则问题。文章通过中英文语篇对比分析,发现英汉两种语言在“军事话”的使用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泛化军语“军事维度”的把握。既要将鲜活的日常军事隐喻贴切地嵌入到译文中去,又要注意避免生硬的军事术语在译入语中可能带来的文化误解,使人误认为中国是一个“好战”民族。最后,具体讨论泛化军语的翻译策略,提出了喻体移植法及喻体归化法。第七章是结语部分,首先从军语泛化总体概况及发展趋势、认知语言学对汉语词的解释力、以及泛化军语的翻译策略等几个方面对全文研究进行总结,然后分析了本文的创获、不足之处以及有待继续研究的课题。
李洪军[10](2016)在《基于制生权理论的生物化战争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推动经济时代形成和变迁的同时,也在催生着一轮又一轮的军事变革,改变着战争的面貌,促进着以武器装备为物质基础的战争形态的演变。当前,信息技术奠定的信息社会已经彻底改变了工业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作战理念、手段。信息化战争已成为战争的主导形态。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会停滞的,也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其对战争形态演变作用是渐近的,能否及时发现科学技术发展动态中的“微观”变化,来感知新经济时代、新军事变革、新战争形态等“宏观”进化,对我军能力建设乃至实现“强军梦”的意义极大。在现今的科学技术群中,无数的大量事实显示,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已经呈现出超越信息技术的发展之势且顺应军事斗争的需求。这一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中新的微变化,必然会全面渗透到军事领域,拓展出新的作战空间——生命微观空间。新空间的争夺不仅孕育出新的制权理论——制生权,而且将产生基于制生权理论的战争方式、内容、手段等一系列变化,强制地改变着未来战争中的武器装备、作战方式、军事理论、军队编成等内在的、本质性、结构性的战争要素,推动战争形态又一次演变。本论文所论述的生物化战争形态是建立在制生权理论体系、生命微观空间军事价值的基础上,对未来战争形态走向的一个探索。论证思路以系统科学和系统哲学为研究工具,把战争形态的演变归结于战争系统的演化和涌现性特征,在研究战争系统的概念、要素、结构、功能、特征、环境、涌现性和演化的特点动力的基础上,从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和超循环理论角度研究战争系统演化的内在机制,从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角度分析战争系统演化的过程和方向,从系统哲学的角度探寻战争系统演化的动力本源——战争力。进一步分析战争力的构成、变革过程、发展规律和趋势,依据“结构决定功能”的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战争力生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影响和改变战争力系统的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未来战争力系统中生物特征和表现,研究生物化战争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并分析生物化战争概念、特征、本质,战争能量,运用法则,技术体系,应对措施等新战争形态建构中首先要回答的理论问题。研究得出:世界万物皆系统,战争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是人为了实现政治目的而建立的复杂巨系统,一切能够为战争服务的知识、技术、概念等都是战争系统的构成要素。打赢战争、实现政治目的是推动战争系统演化的内在根源,并使战争系统涌现出战争形态式的演化特征。战争系统即具有一般社会系统的普遍性,又呈现出对抗性、开放性、复杂性、自组织性、他组织性等特性。战争系统的耗散性、突变性和超循环性是战争系统演化的机制。在信息论、控制论和协同论的视角下,战争系统的演化方向均指向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军事应用价值。战争力是战争系统演化的动力本源,由“怎样战争”的打击力和“如何战争”的认知力构成。战争力的提升从过去依靠打击力为主,逐渐过渡到认知力占优,认知力为主,战争力的发展规律、战争力生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战争力系统生物化特征均阐述了认知力在战争力的作用和生物化战争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生物化战争是信息化战争的延续发展和变革创新,有以往战争形态中最一般特点,又独具自己的特色。它是指在现代生物科技高度发展、信息技术成熟运用以及传统或新型核生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下,交战双方以微观领域干预“人的能力”和屈服“人的意志”为目标,在传统陆、海、空、天、电磁、信息和生命微观空间展开的,以有限杀伤、可逆杀伤、微观杀伤等操控式的军事打击为主要手段,并辅以有限传统火力杀伤和其它非军事手段的大体系作战,是充分利用生物微观机理并依赖于生物功能、生物资源、生物信息、生物结构的一种新战争形态。生物化战争改变的只是战争的手段,并没有改变战争的利益根源性、政治从属性、社会集团性、暴力对抗性等本质属性。现代生物科技的低毁性、嵌入性、精确性、拟人性使战争能量重心转到生物能,战争能量的释放进一步有限、进一步多元、进一步精确。未来生物化战争中以屈服人的意志为终极目标,将以现代生物科技研发或者改进的武器系统,按照生物信息较量、生物系统对抗、生物精确控制、生物威慑制胜、生物全程对抗的作战原则,采取生物控权争夺战、生物结构破坏战、生物力量控制战、生物要素综合战等作战样式进行的微观战争。战争的法则从信息化时代的“保存自己、瘫痪敌人”转为“改变自己、控制敌人”。战争的胜负标准不再是损伤多少肉体和物质,而以政治目的的实现、战争意志的摧毁、微观空间的控制以及关键节点的掌控为评判尺度。制胜因素体现在生命微观空间的攻击、防御和控制中,生物物质结构与功能的获取、生物效应表述载体的探索、生物行动攻击手段的组合上。制胜原理从“人的武器化”向“武器化的人”、“人的智力”向“智力的人”、“人的整体”向“整体的人”转变。掌握今天才能把握明天,对于悄然将至的生物化战争来说,今天只有前瞻战争形态变革方向,树立生物科技制胜的思想;正视当前生物安全威胁,建立中华民族的生物盾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特征,处理好今天与未来的关系;加快科技发展体系建设,尽快抢占生物科技制高点;面向未来军事建设需要,培养生物化战争专业人才;发挥创新理论指引作用,开展前瞻军事理论的研究,提前谋划和布局相关技术研发和理论研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证。
二、军事领域中的信息获取与思维决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军事领域中的信息获取与思维决策(论文提纲范文)
(1)时间序列辨别性模式发现及分类方法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定义与符号 |
1.2.2 时间序列的相似性 |
1.2.3 时间序列中的辨别性模式发现 |
1.2.4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分类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 |
2 基于选择性模式的贝叶斯分类方法 |
2.1 引言 |
2.2 背景知识 |
2.2.1 模式的挖掘 |
2.2.2 属性依赖关系分析 |
2.3 基于选择性模式的贝叶斯分类算法 |
2.3.1 模式分类能力的刻画 |
2.3.2 基于选择性模式的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 |
2.3.3 基于选择性模式的单层依赖分类算法 |
2.4 实验评估 |
2.4.1 实验设置 |
2.4.2 准确率分析 |
2.4.3 参数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shapelets的贝叶斯网络时间序列分类方法 |
3.1 引言 |
3.2 背景知识 |
3.2.1 时间序列辨别性模式shapelets |
3.2.2 加权聚合单层依赖估计 |
3.3 基于shapelets的贝叶斯网络分类算法 |
3.4 实验评估 |
3.4.1 实验设置 |
3.4.2 准确率分析 |
3.4.3 可解释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朴素贝叶斯时间序列分类方法 |
4.1 引言 |
4.2 时间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
4.3 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 |
4.4 实验评估 |
4.4.1 参数分析 |
4.4.2 性能评估 |
4.4.3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兴趣衰减机制加权的贝叶斯网络时间序列分类方法 |
5.1 引言 |
5.2 背景知识 |
5.2.1 时间序列早期分类 |
5.2.2 兴趣衰减机制 |
5.3 基于兴趣衰减机制的网络流量控制方法 |
5.3.1 对等网络流量控制 |
5.3.2 消息转发流程 |
5.3.3 实验设置 |
5.3.4 性能评估 |
5.3.5 小结 |
5.4 基于兴趣衰减机制的余弦加权分类方法 |
5.4.1 权重系数优化 |
5.4.2 实验设置 |
5.4.3 性能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6 面向军事的基于辨别性模式时间序列分类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开源情报分析问题 |
6.2.1 美国开源情报的发展历程 |
6.2.2 开源情报在联合作战条令中的地位 |
6.3 社交媒体开源情报的军事应用 |
6.3.1 开源情报的形成 |
6.3.2 引导军事行动 |
6.3.3 网络心理战 |
6.3.4 引导网情风向 |
6.4 基于辨别性模式的时间序列分类方法应用 |
6.4.1 筛选开源数据 |
6.4.2 增强可解释性 |
6.4.3 处理混合数据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 关键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百科全书研究的主要专着和论文 |
1.3.2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研究 |
1.4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5 研究理论及其说明 |
第二章 编纂概述 |
2.1 军事百科全书的性质、特点 |
2.2 军事百科全书的功用 |
2.3 编纂指导思想及目的 |
2.3.1 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2.3.2 为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服务 |
2.4 出版、修订与版别 |
第三章 编纂发展历程 |
3.1 编纂历史背景 |
3.1.1 新时期社会文化需求和军队建设总目标催生 |
3.1.2 中国国防现代化和军事斗争准备迫切需要 |
3.1.3 新军事革命强力推动 |
3.2 编纂历程及阶段 |
3.2.1 编纂的开创与奠基(1980~1986) |
3.2.2 编纂的专业化与全面建设(1986~2002) |
3.2.3 编纂的纵深化、系统化、多元化发展(2002~2016) |
3.3 编纂领导机构与组织机构 |
3.3.1 兼具行政性和学术性的领导机构 |
3.3.2 从临时性机构到正式定编的组织机构 |
3.4 权威型的撰写和编审人员 |
3.5 专业型的专门编纂人员 |
第四章 编纂理论与方法:博采、萃取与确定 |
4.1 博采:基于军事科学研究成果 |
4.1.1 “学科论”与军事百科全书总体设计 |
4.1.2 以军事科学研究为基础 |
4.2 萃取:军事知识秩序的建立 |
4.2.1 积淀与初建 |
4.2.2 完善与架构 |
4.2.3 传承与创新 |
4.3 确定:系统工程的运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治性与客观性:科学考量标准 |
5.1 坚持政治原则 |
5.1.1 “事关国家和军队的科学文化基本建设” |
5.1.2 反映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成果 |
5.1.3 政治性问题的处理解决 |
5.1.4 作为“武器”的军事百科全书 |
5.2 秉持客观性 |
5.2.1 人物条目评价原则的提出 |
5.2.2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献资料研究与条目撰写审定 |
6.1 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文献资料 |
6.1.1 编纂的广度、深度取决于文献资料的占有度 |
6.1.2 基础建设与长远保存 |
6.2 藏用并重 |
6.2.1 文献资料建设 |
6.2.2 文献资料核对 |
6.3 条目专题资料与条目撰写、审定 |
6.3.1 “因条而宜”建立条目专题资料系统 |
6.3.2 收集、鉴别、取舍——以“段德昌”条目专题资料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编纂特色与创新 |
7.1 编纂内容 |
7.1.1 知识内容:从填补空白到全面反映 |
7.1.2 知识体系:在创新中发展 |
7.1.3 文体语言:百科体裁与军事特色 |
7.2 编纂实践 |
7.2.1 “国家编纂体制” |
7.2.2 “小核心、大外围”的编纂机制 |
7.2.3 与其他百科全书编纂模式之比较 |
7.3 编纂现代化设想 |
7.3.1 编纂技术平台现代化 |
7.3.2 构建军事知识服务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编纂与军事学科的建立、发展 |
8.1 推动军事辩证法学科建设 |
8.1.1 条目范畴的确定 |
8.1.2 学科的建立 |
8.1.3 在发展中调整 |
8.2 拓展军队政治工作学科范畴 |
8.2.1 学科之争 |
8.2.2 学科体系的完善 |
8.3 夯实军事法学科研究基础 |
8.3.1 学科的增设 |
8.3.2 填补军事法研究空白 |
8.4 构建军事装备学科理论体系 |
8.4.1 反映军事装备知识增长 |
8.4.2 创新发展军事装备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若干重要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
9.1 解放军军战史若干重要问题 |
9.1.1 长征“密电事件”的争论 |
9.1.2 西路军相关条目的表述 |
9.1.3 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战绩问题 |
9.1.4 对百团大战的认识和评价 |
9.2 军事人物相关问题 |
9.2.1 清除“左”的影响——以被错杀人物条目为例 |
9.2.2 稳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以“项英”“粟裕”条目为例 |
9.2.3 人物评价“功是功,过是过”——以“林彪”条目为例 |
9.2.4 人物图片阐释知识语言 |
9.2.5 解放军“军事家”的论证和确定 |
9.2.6 中华民国时期军事人物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人工智能伦理困境与突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人工智能相关概念 |
(一)人工智能 |
(二)人工智能伦理 |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五、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个案研究的方法 |
(二)系统分析的方法 |
(三)文献研究法 |
(四)多学科研究法 |
六、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人工智能发展中面临的伦理困境 |
一、伦理困境的类型及原因 |
(一)经济伦理困境 |
(二)人权伦理困境 |
(三)道德伦理困境 |
(四)科技伦理困境 |
(五)责任伦理困境 |
二、人工智能的伦理道德内涵 |
三、人工智能在应用中的道德主体辨析 |
(一)人工智能可否作为道德主体问题的形成 |
(二)将人工智能纳入道德圈 |
(三)人工智能不能作为道德主体 |
(四)确立人工智能道德接受者的地位 |
四、人工智能在应用中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 |
(一)人工智能违背公平正义原则 |
(二)人工智能违背公众利益优先原则 |
(三)人工智能违背科学原则 |
(四)人工智能应用中违反善的原则 |
五、人工智能体成为道德主体的原因分析 |
(一)人工智能使用违背公平正义原则导致的伦理问题 |
(二)使用者违背公众利益优先原则导致的伦理问题 |
第三章 人工智能伦理困境的应对策略 |
一、研发层面的应对策略 |
(一)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工智能发展 |
(二)让程序语言融入哲学思想 |
(三)构建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标准 |
二、人类自身层面的应对策略 |
(一)增强科学家的道德责任感 |
(二)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正确认识人工智能 |
(三)加强人工智能的国际交流合作 |
三、制度规范层面的应对策略 |
(一)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人工智能的发展 |
(二)科学管理人工智能产品的使用 |
(三)严格监督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和运用 |
第四章 人工智能伦理对传统伦理新的挑战 |
一、人工智能伦理与传统道德 |
(一)“道德”是否需要重新描述或界定 |
(二)人工智能伦理在道德观念上的影响 |
(三)人工智能伦理的可预见性 |
二、人工智能的权利、义务与伦理特征 |
(一)基于道义论与结果论的人工智能权利与义务关系 |
(二)人工智能伦理的不同观点 |
(三)人工智能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
三、人工智能的伦理决策与人类思维 |
第五章 混合制的人工智能伦理体系建构 |
一、混合的道德主体的人工智能伦理 |
二、人工智能伦理中美德与道德设计 |
三、“自上而下”的人工智能伦理道德设计 |
四、人工智能伦理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数据挖掘在我国数字出版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背景介绍 |
2.1 相关概念 |
2.1.1 数字出版相关概念 |
2.1.2 数据挖掘相关概念 |
2.2 背景介绍 |
2.2.1 数据挖掘技术的产生背景 |
2.2.2 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领域 |
第3章 数据挖掘在我国数字出版应用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3.1 数据挖掘在我国数字出版应用中的必要性分析 |
3.1.1 可以简化数字出版流程 |
3.1.2 能够丰富数字出版内容 |
3.1.3 能够优化数字出版服务 |
3.1.4 提升数字出版经济效益 |
3.2 数据挖掘在我国数字出版应用中的可行性分析 |
3.2.1 数据政策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
3.2.2 国家数据环境的不断完善 |
3.2.3 数据挖掘技术的持续发展 |
第4章 数据挖掘在我国数字出版的应用实例和问题 |
4.1 数据挖掘在我国数字出版应用中的典型案例 |
4.1.1 数据挖掘在我国传统出版企业转型升级中的应用 |
4.1.2 数据挖掘在我国新型互联网出版企业中的应用 |
4.1.3 数据挖掘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跨界融合中的应用 |
4.2 数据挖掘在我国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途径 |
4.3 数据挖掘在我国数字出版应用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3.1 导致信息茧房现象的出现 |
4.3.2 降低了数字出版物的质量 |
4.3.3 忽视了数据的安全性问题 |
第5章 完善数据挖掘在我国数字出版中应用的对策建议 |
5.1 用户个人应该注意培养信息聚合观 |
5.1.1 提高自己对信息的辨识能力 |
5.1.2 要注意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 |
5.2 数字出版企业要渗透积极的文化精神 |
5.2.1 引导正确的用户需求 |
5.2.2 注重内容资源的开发 |
5.3 政府需要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 |
5.3.1 注重个人隐私方面的保护 |
5.3.2 注重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阶段性成果 |
(5)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概述 |
2 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中的典型应用 |
2.1 智能机器人 |
2.2 智能C31系统 |
2.3 智能飞机 |
2.4 智能导弹 |
2.5 智能电子战系统 |
3 国外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中应用的发展 |
3.1 人工智能相关项目规划 |
3.2 认知电子战 |
4 结语 |
(6)生物交叉技术对新军事变革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生物交叉技术的发展概貌及应用前景 |
2.1 生物技术军事应用的历史沿革 |
2.1.1 古代生物武器 |
2.1.2 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生物武器 |
2.1.3 世界大战后生物武器的发展与阻碍 |
2.2 生物交叉技术发展动态 |
2.2.1 现代生物技术的社会需求 |
2.2.2 脑科学与认知神经科学 |
2.2.3 仿生材料与系统 |
2.2.4 生物传感与生物计算 |
2.2.5 生物合成与制造 |
2.3 生物交叉技术的军事应用前景 |
2.3.1 生物交叉技术的军用需求 |
2.3.2 战场联合指挥作战系统 |
2.3.3 新型军用材料 |
2.3.4 非致命性武器 |
2.3.5 人体增强技术 |
第三章 生物交叉技术助推武器装备创新 |
3.1 生物交叉技术强化现有武器装备 |
3.1.1 提高武器装备性能 |
3.1.2 更新武器装备机制与材质 |
3.1.3 改变武器操作方式 |
3.2 生物交叉技术带来新的武器装备 |
3.2.1 不以人为打击目标的生物武器 |
3.2.2 脑—机接口武器 |
3.2.3 基因武器 |
3.3 生物交叉技术影响战场指挥系统 |
3.3.1 提高情报分析能力 |
3.3.2 增强指挥系统智能化 |
3.3.3 提高指挥控制中心运算能力 |
第四章 生物交叉技术拓展作战空间与作战方式 |
4.1 生物交叉技术影响国家安全空间 |
4.1.1 生物领域成为国家安全重要部分 |
4.1.2 生物交叉技术竞争成为军事竞争的重要领域 |
4.1.3 生物交叉技术事关国家经济安全 |
4.2 作战方式的演变和发展 |
4.2.1 作战方式的含义 |
4.2.2 作战方式的历史演变 |
4.2.3 生物交叉技术促进作战方式的变革 |
4.3 生物交叉技术影响作战方式 |
4.3.1 作战行动更加精准 |
4.3.2 作战手段更加灵活 |
4.3.3 作战力量更加新型 |
第五章 生物交叉技术催生新军事理念 |
5.1 生物毁伤理念 |
5.1.1 冷兵器时代的单体毁伤 |
5.1.2 火器和机械化时代的群体毁伤 |
5.1.3 未来的人体功能毁伤 |
5.2 生物攻防理念 |
5.2.1 杀伤力的可控性 |
5.2.2 致伤的超微性 |
5.2.3 打击的可恢复性 |
5.3 生物制胜理念 |
5.3.1 强化自身 |
5.3.2 瘫痪敌人 |
5.3.3 威慑制敌 |
第六章 推进我国生物交叉技术发展的思考 |
6.1 立足生物交叉技术基础前沿,夯实科技发展基础 |
6.2 强化生物交叉技术战略导向,把握科技创新重点 |
6.3 抢占生物交叉技术制高点,推动军事科技发展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军事院校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军事背景: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挑战 |
1.1.2 我军建设背景:强军目标的实现 |
1.1.3 现代作战背景:新质战斗力生成的需要 |
1.1.4 军事教育背景:军事职业教育的兴起 |
1.1.5 教学改革背景: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入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有助于培养新型作战力量人才 |
1.3.2 有助于军队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 |
1.3.3 有助于推进军事教育理论创新 |
1.3.4 有助于探索军事院校MAP培养的特点与规律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模式 |
1.4.2 培养模式 |
1.4.3 应用心理硕士(MAP) |
1.5 文献回顾 |
1.5.1 “培养模式”的要素 |
1.5.2 “培养模式”的层次 |
1.5.3 “培养模式”的类型 |
1.5.4 军事院校“培养模式” |
1.5.5 小结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概念框架 |
2.1.1 研究概念框架的要素提取 |
2.1.2 研究概念框架的要素修订 |
2.1.3 研究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 |
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方法 |
2.3.1 问卷调查 |
2.3.2 访谈 |
2.3.3 文本收集与分析 |
2.3.4 研究方法反思 |
第3章 军事院校MAP培养目标分析与改进 |
3.1 现行培养目标主要内容 |
3.1.1 现行培养目标总要求 |
3.1.2 现行培养目标具体要求 |
3.1.3 军地MAP培养目标比较 |
3.2 现行培养目标分析 |
3.2.1 现行培养目标的特征 |
3.2.2 现行培养目标的不足 |
3.3 现行培养目标改进 |
3.3.1 培养目标核心类别 |
3.3.2 适应实战要求的培养目标改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军事院校MAP课程设置分析与改进 |
4.1 现行课程设置情况 |
4.1.1 现行课程开设情况 |
4.1.2 军地MAP课程开设情况比较 |
4.2 现行课程设置分析 |
4.2.1 现行课程设置特点 |
4.2.2 现行课程设置存在的差距 |
4.3 现行课程设置改进 |
4.3.1 课程设置核心类别 |
4.3.2 适应实战要求的课程设置改进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军事院校MAP教学方式分析与改进 |
5.1 现行教学方式的主要形态 |
5.1.1 两种培养形式 |
5.1.2 现行教学方式的主要类型 |
5.1.3 军地MAP教学方式比较 |
5.2 现行教学方式分析 |
5.2.1 教学方式特点 |
5.2.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5.3 现行教学方式改进 |
5.3.1 教学方式核心类别 |
5.3.2 适应实战要求的教学方式改进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军事院校MAP师资队伍分析与改进 |
6.1 现行导师带教规定与形式 |
6.1.1 现行专业学位导师规定及制度 |
6.1.2 现行军地MAP导师带教形式比较 |
6.2 现行带教工作分析 |
6.2.1 现行带教特征 |
6.2.2 带教工作的不足之处 |
6.3 现行师资队伍改进 |
6.3.1 师资队伍核心类别 |
6.3.2 适应实战要求的师资队伍改进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军事院校MAP质量管理分析与改进 |
7.1 现行质量管理方式 |
7.1.1 现行质量管理方式及规定 |
7.1.2 现行军地MAP质量管理比较 |
7.2 现行质量管理分析 |
7.2.1 质量管理特点 |
7.2.2 质量管理不足 |
7.2.3 现行质量管理改进 |
7.2.4 质量管理核心类别 |
7.2.5 适应实战要求的质量管理改进 |
7.3 小结 |
第8章 实战化背景下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构建 |
8.1 训研战培养模式的构建依据 |
8.1.1 构建的理论基础 |
8.1.2 构建的现实要求 |
8.2 训研战培养模式的结构 |
8.3 训研战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
8.3.1 培养目标:聚焦职业能力生成 |
8.3.2 课程设置:建构联合式课程体系 |
8.3.3 教学方式:实施心智沉浸式教学与训练 |
8.3.4 导师特质:树立军事匠人精神 |
8.3.5 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
8.4 训研战培养模式保障措施 |
8.4.1 建立全军MAP教育培养共同体 |
8.4.2 设立部队MAP研究生工作站 |
8.4.3 实施军事院校MAP师生提升工程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总结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虚拟现实技术与新军事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 |
1.4 文章创新点 |
第二章 VR技术发展的特点规律 |
2.1 VR技术的发展历程 |
2.1.1 VR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
2.1.2 国外VR技术发展现状 |
2.2 VR技术的应用及主要特点 |
2.2.1 VR技术的基本特征 |
2.2.2 VR技术的民用应用领域 |
2.2.3 VR技术的军事应用 |
2.3 需求牵引:VR技术的发展动力 |
2.3.1 虚拟实践的需求 |
2.3.2 生活方式的需求 |
2.3.3 军事需求 |
第三章 VR技术与武器装备信息化 |
3.1 虚拟化的武器装备和平台 |
3.1.1 VR头盔 |
3.1.2 人机交互设备 |
3.1.3 虚拟作战平台 |
3.1.4 无人化作战平台 |
3.1.5 网络军训系统 |
3.2 创新武器装备研发模式 |
3.2.1 按照实战需求研发新装备 |
3.2.2 打造个性化模块式新装备 |
3.2.3 人与武器装备的并重发展 |
3.3 武器装备检验的虚拟化 |
3.3.1 新旧武器的虚拟对抗 |
3.3.2 武器的针对性虚拟试验 |
3.3.3 新概念武器的虚拟检验 |
第四章 VR技术与战争预实践 |
4.1 从学习战争到设计战争 |
4.1.1 从经验中学习战争 |
4.1.2 通过作战计划筹备战争 |
4.1.3 在实验室中设计战争 |
4.2 虚拟战场环境构建 |
4.2.1 真实战场环境的模拟和投射 |
4.2.2 数据库和综合处理模拟系统 |
4.2.3 作战要素在虚拟中的有机融合 |
4.3 作战指挥-行动-评估临境化 |
4.3.1 指挥作战实时化 |
4.3.2 作战行动直观化 |
4.3.3 侦察打击评估一体化 |
第五章 VR技术与军事训练创新 |
5.1 丰富军事训练内容 |
5.1.1 虚拟战场环境构建 |
5.1.2 单兵训练 |
5.1.3 战术训练 |
5.1.4 指挥员训练 |
5.2 变革军事训练手段 |
5.2.1 VR与陆军训练 |
5.2.2 VR与海军训练 |
5.2.3 VR与空军训练 |
5.3 突破军事训练短板 |
5.3.1 降低军事训练成本 |
5.3.2 降低军事训练风险 |
5.3.3 提升训练效率 |
第六章 VR技术与军事管理科学化 |
6.1 思维理念更新 |
6.1.1 虚实交融思维 |
6.1.2 互联网思维 |
6.1.3 大数据思维 |
6.2 集约高效的军事管理 |
6.2.1 军事管理标准化 |
6.2.2 军事管理规范化 |
6.2.3 军事管理精细化 |
6.3 晓于实战的人才培养 |
6.3.1 军事人才的新结构 |
6.3.2 对军事人才个体素质的新要求 |
6.3.3 VR技术应用在军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军语泛化现象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对象及研究意义 |
1.1 军语的定义 |
1.2 军语泛化 |
1.3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军语泛化的研究现状及尚存问题 |
2.1 军语泛化的研究现状 |
2.2 尚存问题 |
第三节 研究范围及内容 |
3.1 语料的采集 |
3.2 研究范围 |
3.3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4.1 认知语法 |
4.2 概念隐喻理论 |
4.3 概念整合理论 |
第二章 军语泛化的表现与特性 |
第一节 词典考察-泛化量的表现 |
1.1 考察内容及考察方法 |
1.2 各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军语的增删情况及分析 |
1.3 泛化军语的语音及语法分布情况 |
1.4 泛化军语的军事科目分布 |
1.5 与现行军语词典的宏观比较 |
1.6 现汉词典在收录军语时出现的问题 |
第二节 报刊考察-泛化域的表现 |
2.1 政治栏目考察 |
2.2 经济栏目考察 |
2.3 体育栏目考察 |
2.4 报刊使用泛化军语情况小结 |
第三节 军语泛化的特性表现 |
3.1 军语泛化语域分布的不平衡性 |
3.2 军语泛化历史时期的不平衡性 |
3.3 军语泛化的语义冲突性 |
3.4 军语泛化的语法修辞性 |
第三章 军语泛化的认知触发机制及泛化途径 |
第一节 军语泛化的触发机制 |
1.1 行为相似触发机制 |
1.2 功用相似触发机制 |
1.3 情状相似触发机制 |
第二节 军语泛化的途径 |
2.1 偏正式军语与后补式军语的泛化途径 |
2.2 主谓式军语与动宾式军语的泛化途径 |
2.3 并列式军语的泛化途径 |
第三节 军语泛化的演变阶段 |
3.1 比喻修辞阶段 |
3.2 泛指扩展阶段 |
3.3 义素习化阶段 |
第四章 军语泛化过程中的概念整合 |
第一节 军语泛化概念整合中的语义描述 |
1.1 军语泛化概念的认知域 |
1.2 军语泛化概念的意象 |
1.3 军语概念表征与压缩 |
第二节 军语泛化过程的认知心理空间 |
2.1 当前话语心理空间 |
2.2 军事术语心理空间 |
2.3 军事语篇心理空间 |
第三节 军语泛化的概念整合模式 |
3.1 军语泛化类比机制 |
3.2 军语泛化单域型整合模式 |
3.3 军语泛化双域型整合模式 |
3.4 关于军语泛化整合模式的说明 |
第五章 军语泛化的认知动因及发展趋势 |
第一节 认知视角下军语泛化动因 |
1.1 语言自身的内在属性 |
1.2 人类的隐喻认知思维 |
1.3 军事文化因素 |
1.4 群众对军人的社会认知心理因素 |
第二节 军语泛化的语用价值 |
2.1 词汇系统之补缺填空作用 |
2.2 语法系统之修辞创新价值 |
2.3 专语泛化之榜样作用 |
第三节 军语泛化的发展趋势 |
3.1 军事术语泛化量的趋势 |
3.2 军事术语泛化域的趋势 |
3.3 泛化军语使用趋势的分析 |
第六章 泛化军语的认知翻译策略 |
第一节 军语翻译的认知需求 |
1.1 军事情报的获取与分析 |
1.2 军事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
1.3 国际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 |
第二节 泛化军语翻译之原则 |
2.1 英汉语言生活中的“军事话”差异 |
2.2 泛化军语翻译中“军事维度”的把握 |
第三节 泛化军语翻译之喻体移植法 |
3.1 喻体移植翻译法 |
3.2 泛化军语翻译中的喻体移植 |
第四节 泛化军语翻译之喻体归化法 |
4.1 喻体归化翻译法 |
4.2 泛化军语翻译中的喻体归化 |
第七章 结语 |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结论 |
1.1 军语泛化的总体概况及发展趋势 |
1.2 认知语言学对汉语词的解释力——泛化军语为例 |
1.3 泛化军语的翻译策略 |
第二节 本文的创获及有待继续研究的课题 |
2.1 本文的创获 |
2.2 有待继续研究的课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各版《现代汉语词典》军语收录情况统计 |
附录 2:各版《现代汉语词典中》中泛化军语的增删情况 |
附录 3:新版现汉词典所收军语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对比 |
后记 |
(10)基于制生权理论的生物化战争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名词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根源 |
1.2 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
1.3 立题论证的现实依据 |
1.4 观点论证的内容方法 |
第二章 战争系统论 |
2.1 战争系统的概念 |
2.2 战争系统的要素 |
2.3 战争系统的结构 |
2.4 战争系统的环境 |
2.5 战争系统的功能 |
2.6 战争系统的特征 |
2.7 战争系统的涌现性 |
第三章 战争系统的演化 |
3.1 战争系统的状态描述 |
3.2 战争系统的演化特点 |
3.3 战争系统的演化动力 |
第四章 战争系统演化的系统方法论分析 |
4.1 战争系统演化的系统机制 |
4.2 战争系统演化的视角分析 |
4.3 战争系统演化的规律总结 |
第五章 战争力系统分析 |
5.1 战争力系统基本要素分析 |
5.2 战争力系统四次革命回顾 |
5.3 战争力系统变革特点总结 |
5.4 战争力系统发展规律探索 |
5.5 战争力系统发展趋势分析 |
第六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战争力系统演化模型研究 |
6.1 系统动力学的概念和原理 |
6.2 系统动力学的内容和步骤 |
6.3 战争力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 |
第七章 战争力系统生物化特征分析 |
7.1 战争力系统生物化特征的缘由 |
7.2 战争力系统打击力生物要素表现 |
7.3 战争力系统认知力生物要素表现 |
第八章 生物化战争形态概念特征 |
8.1 生物化战争形态的概念 |
8.2 生物化战争的特征 |
8.3 生物化战争与信息化战争比较 |
第九章 生物化战争的本质属性特征 |
9.1 生物化战争的运作过程没有改变 |
9.2 生物化战争的本质仍然是政治 |
9.3 生物化战争的暴力特性依然存在 |
9.4 生物化战争的主导换成生物科技 |
第十章 生物化战争战争能量剖析 |
10.1 战争能量概念及发展趋势预测 |
10.2 生物能系统的要素构成 |
10.3 现代生物科技对生物能的调控机理 |
第十一章 生物化战争的战争力运用法则 |
11.1 生物化战争的作战样式预判 |
11.2 生物化战争的作战原则预判 |
11.3 生物化战争的制胜原理预判 |
第十二章 生物化战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 |
12.1 奠定微观争夺基础的技术体系 |
12.2 调控生物结构功能的技术体系 |
12.3 干预生物生理功能的技术体系 |
12.4 吸收生物材料特性的技术体系 |
12.5 运用生物独有技能的技术体系 |
12.6 蕴含未来发展方向的技术体系 |
第十三章 应对未来生物化战争的思考 |
13.1 前瞻战争形态变革方向,树立生物科技制胜的思想 |
13.2 正视当前生物安全威胁,建立中华民族的生物盾牌 |
13.3 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特征,处理好今天与未来的关系 |
13.4 加快科技发展体系建设,尽快抢占生物科技制高点 |
13.5 面向未来军事建设需要,培养生物化战争专业人才 |
13.6 发挥创新理论指引作用,开展前瞻军事理论的研究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基于制生权理论生物化战争形态问题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和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军事领域中的信息获取与思维决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时间序列辨别性模式发现及分类方法关键技术研究[D]. 鞠卓亚.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中国当代军事百科全书编纂研究[D]. 关泠. 河北大学, 2020(02)
- [3]人工智能伦理困境与突围[D]. 周翔. 湖北大学, 2020(01)
- [4]数据挖掘在我国数字出版中的应用研究[D]. 赖文锐. 湘潭大学, 2019(02)
- [5]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发展[J]. 蔡亚梅. 智能物联技术, 2018(03)
- [6]生物交叉技术对新军事变革影响研究[D]. 郭子俊.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7]军事院校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 许翔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8]虚拟现实技术与新军事变革[D]. 刘济西.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1)
- [9]军语泛化现象的认知研究[D]. 李洪乾.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6)
- [10]基于制生权理论的生物化战争形态研究[D]. 李洪军. 第三军医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