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乘数论文_蔡岑

导读:本文包含了货币乘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货币,乘数,规则,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风险。

货币乘数论文文献综述

蔡岑[1](2019)在《推行中心化数字货币对货币乘数及商业银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分析中央银行发行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通过公式推导分析出数字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间接推导出商业银行业务受到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会计》期刊2019年10期)

卞志村,赵亮,丁慧[2](2019)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财政乘数非线性变动与新时代财政工具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正从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型,货币政策的变动会影响到财政乘数。本文在新凯恩斯框架下构建DSGE模型,建立权重可调的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考察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渐进转型过程中政府投资、政府消费、投资补贴、消费税、资本收益税和劳动税等六类结构性财政工具调控效果的变动情况。研究表明,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会显着影响财政乘数,且财政乘数随转型进程非线性变动,其机理在于货币政策转型会影响财政冲击对私人资本的挤出效应强度。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需要构建高效协同的宏观调控框架,财政政策应密切关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进程,以保证调控力度恰当、效果合意;对财政工具的选择应更加重视结构性减税与投资补贴,以改善民生福祉、激发经济活力;财政调控应有增有减,以维持预算平衡、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张娟,王世杰[3](2019)在《移动支付背景下我国货币乘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货币银行理论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受到人们支付习惯的影响。在电子信息技术进步与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大背景下,中国以世界上最庞大的移动终端群体推进了移动支付的迅猛增长。移动支付的普及大大减少了现金流通,从而不可避免地引起我国货币乘数的变化,进而引起广义货币数量的变化。根据2013—2018年的季度数据构建货币乘数模型,实证检验移动支付对货币乘数影响机制,探讨在移动支付背景下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移动支付通过减小现金漏损率和超额准备金率增大货币乘数,通过减小定活比率增大狭义货币乘数和减小广义货币乘数,传统货币分层(M_0,M_1,M_2)的界限变得模糊。中国人民银行在未来可以考虑建立移动支付存款准备金制度,加强对货币供应数量的调控。(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杨志锦[4](2019)在《货币乘数冲高回落 M2增速可能下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计算,5月末货币乘数为6.22,相比四月的历史峰值(6.31)有所回落。此前货币乘数不断攀升,由2018年12月的5.52上升至2019年4月的6.31。货币乘数用于衡量央行投放的基础货币能够派生多少倍的信用扩张,其等于M(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期刊2019-06-18)

杨馥蔚[5](2019)在《第叁方支付对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的支付方式已经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都是通过手机进行支付,也就是通过第叁方支付平台收付款。第叁方支付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支付习惯,也对宏观货币流动性产生了深远地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第叁方支付模式的分析,研究第叁方支付对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企业改革与管理》期刊2019年11期)

任丽星[6](2019)在《第叁方支付对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乘数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以第叁方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第叁方支付日渐成为新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基础设施,第叁方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对我国消费者支付的便捷化、金融市场基础建设的完善等具有重要作用。从支付体系的视角来研究其与货币政策相关的问题将成为货币经济学的一个全新领域。当下我国第叁方支付市场的支付原理、用户习惯、普及率以及业务规模等因素已经对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乘数产生了影响,从而增加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探讨第叁方支付对于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乘数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我国第叁方支付发展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回顾了货币流通速度理论以及货币乘数理论,再者对加入第叁方支付的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乘数进行理论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可以确定随着第叁方支付的发展,我国的现金流通速度V0有所提高,狭义货币流通速度V1与广义货币流通速度V2在长期内是呈现下降的趋势,第叁方支付使得狭义货币乘数K1与广义货币乘数K2提高。继而又通过第叁方支付对各个层次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乘数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主要通过建立计量模型来探索第叁方支付对于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乘数的影响。在研究第叁方支付对各个层次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时,选择第叁方支付规模、国内生产总值、银行间30日同业拆借加权利率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笔者又继续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相关结论:在长期内,第叁方支付的发展对V0具有刺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V1与V2。在研究第叁方支付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时,通过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从长期和短期两个层次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进一步研究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得出第叁方支付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在长期内呈正比关系的结论。基于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发现,第叁方支付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以及货币乘数具有实质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因此货币当局在货币政策制定中所参考的理论指导依据和所选取的政策指标需要结合当前第叁方支付发展的情况要做出一些改变,严格检测第叁方支付对货币流通速度及货币乘数的影响,进一步完善第叁方支付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管理。与此同时,笔者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期刊2019-05-25)

钮文新[7](2019)在《货币乘数创1999年以来新高 货币乘数是一切杠杆的源头》一文中研究指出债务杠杆过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问题之一,控制杠杆率成为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从现象看,"去杠杆"最先从金融开始,似乎收紧货币、收回企业贷款就可以达成降杠杆的目的。但是,硬性降低企业杠杆率,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快速下滑,带来更大的新风险。"降杠杆"提法出现变化,变成结构性"降(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周刊》期刊2019年07期)

朱晓东,金嘉莹[8](2019)在《影子银行信用创造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货币乘数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规模不断扩大,对货币供应量以及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日渐加深。尝试构建引入影子银行体系的货币乘数模型,基于货币乘数视角分析影子银行信用创造对货币创造机制及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并运用2005年至2018年5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体系与货币供应量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且影子银行体系的扩张会扩大货币供应量;而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影子银行吸收存款比例、存款"流动性"及其预留扣减率的变化。(本文来源于《生产力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王智慧[9](2018)在《论着名教材在货币乘数公式推导中的微妙错误》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讲解货币乘数时,由于对通货储蓄比率定义的不一致导致货币乘数公式的不一致,一个为1/(rc+rd+re),另一个为(1+rc)/(rc+rd+re)。实际上,无论是活期存款、通货还是二者之和的货币派生乘数公式都相同,均为(1+rc)/(rc+rd+re)。(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8年28期)

邵玲[10](2018)在《第叁方互联网支付对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得益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商业逐渐兴起并得到高速发展。而电商行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第叁方支付的支持,因此,随着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第叁方支付也得到了巨大发展,尤其是第叁方互联网支付。第叁方互联网支付的产生及应用显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毋庸置疑,其快速发展同时也对流通中的货币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为中央银行有效调控货币政策提出新的挑战。第叁方互联网支付为第叁方支付的最主要支付方式,因此,本文选取第叁方互联网支付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我国第叁方互联网支付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试图在实证检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可行的政策建议。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第叁方支付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进行简要评述;其次阐述相关理论基础,包括界定第叁方支付、阐述货币乘数理论并分析第叁方支付背景下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再次,从理论层面分析第叁方支付对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机制,分别从其通过影响叁个比率:通货存款比率、总准备金比率、定期存款比率,从而作用于货币乘数的影响机制,以及第叁方互联网支付产生的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的货币具有替代效应,从而影响我国货币乘数的作用机制;最后,建立模型,实证检验第叁方支付对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关系,并分析所得到的实证检验结果,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有力的经验证据,从而提出切实有用的政策性建议。本文研究发现:第叁方互联网支付对货币乘数有正向影响,其对狭义货币乘数K1以及广义货币乘数K2的影响方向均为正向。一方面,第叁方互联网支付通过影响通货存款比率、总准备金比率以及定期存款比率使得货币乘数增大;另一方面,第叁方互联网支付产生的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的货币具有替代效应,从而减少流通中的货币,进而增大货币乘数。第叁方支付对狭义货币乘数K1的最终影响是增大作用,对于广义货币乘数K2的最终影响也是增大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9-12)

货币乘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正从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型,货币政策的变动会影响到财政乘数。本文在新凯恩斯框架下构建DSGE模型,建立权重可调的混合型货币政策规则,考察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渐进转型过程中政府投资、政府消费、投资补贴、消费税、资本收益税和劳动税等六类结构性财政工具调控效果的变动情况。研究表明,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会显着影响财政乘数,且财政乘数随转型进程非线性变动,其机理在于货币政策转型会影响财政冲击对私人资本的挤出效应强度。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需要构建高效协同的宏观调控框架,财政政策应密切关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进程,以保证调控力度恰当、效果合意;对财政工具的选择应更加重视结构性减税与投资补贴,以改善民生福祉、激发经济活力;财政调控应有增有减,以维持预算平衡、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货币乘数论文参考文献

[1].蔡岑.推行中心化数字货币对货币乘数及商业银行的影响[J].中国农业会计.2019

[2].卞志村,赵亮,丁慧.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财政乘数非线性变动与新时代财政工具选择[J].经济研究.2019

[3].张娟,王世杰.移动支付背景下我国货币乘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4].杨志锦.货币乘数冲高回落M2增速可能下行[N].21世纪经济报道.2019

[5].杨馥蔚.第叁方支付对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

[6].任丽星.第叁方支付对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乘数的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9

[7].钮文新.货币乘数创1999年以来新高货币乘数是一切杠杆的源头[J].中国经济周刊.2019

[8].朱晓东,金嘉莹.影子银行信用创造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货币乘数视角[J].生产力研究.2019

[9].王智慧.论着名教材在货币乘数公式推导中的微妙错误[J].经济研究导刊.2018

[10].邵玲.第叁方互联网支付对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年间LIBOR值的变化单位:百...俄罗斯货币乘数(M2)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定存款准备...货币乘数走势图(数据来源:中国...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变化趋势图广义货币乘数与货币当局

标签:;  ;  ;  ;  ;  ;  ;  

货币乘数论文_蔡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