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模式论文_张景军,王畅溪,柳成志,韩江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相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式,碳酸盐,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特征,河道,体系。

相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张景军,王畅溪,柳成志,韩江波[1](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6组浊积扇沉积特征及其相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丰富的岩心资料、测井资料以及录井资料,通过岩心观察描述以及沉积相分析方法,深入开展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的沉积相类型及相模式等研究。通过岩石类型、沉积结构、构造、古生物以及沉积环境分析,认为长6油层组沉积时期主要发育陆相湖盆深水浊积扇相,并可划分出内扇、中扇和外扇等3个亚相;通过沉积相及测井相等分析方法,以明确沉积相平面展布以及垂向演化规律,最终建立了研究区长6油层浊积扇相模式。(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李硕,金振奎,郭芪恒[2](2019)在《北京地区寒武系沉积相模式及其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地区位于华北地区北部,区内寒武系出露良好,地质现象丰富,是华北经典地质剖面之一。本文对北京西山下苇甸剖面、青白口剖面、周口店东山梁剖面3条野外露头剖面寒武系地层的实测描述,并进行岩石薄片鉴定分析,对寒武系各类岩石的特征进行分析,阐明主要沉积微相类型,并建立了寒武系沉积相模式。通过研究,识别出研究区10种岩石类型有灰泥石灰岩、生屑石灰岩、生屑质灰泥石灰岩和含生屑灰泥石灰岩、鲕粒灰岩、竹叶状灰岩、泥粉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泥页岩及粉砂岩,该区碳酸盐岩中的颗粒主要为鲕粒、内碎屑及生物碎屑,所见生物化石以叁叶虫、介形虫等为主。通过岩性特征观察及剖面相组合,将北京地区寒武系碳酸盐岩台地划分为潮坪、局限台地、滩、开阔台地和页岩陆棚这五种沉积亚相。(本文来源于《柴达木开发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郑剑锋,袁文芳,黄理力,潘文庆,乔占峰[3](2019)在《塔里木盆地肖尔布拉克露头区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沉积相模式及其勘探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储集层主要受沉积相控制,而丘滩是储集层发育的有利相带,因此明确丘滩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对该地区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以柯坪肖尔布拉克露头区肖尔布拉克组为研究对象,实测7条剖面,基于野外露头描述和薄片观察,系统分析了肖尔布拉克组沉积特征,建立了沉积相模式。露头区肖尔布拉克组厚158~178 m,主要发育层纹石、凝块石、泡沫绵层石、迭层石、核形石5种微生物白云岩和藻砂屑白云岩及粒泥白云岩,整体上为1个向上变浅的叁级沉积序列。肖尔布拉克组沉积时期,研究区为发育"微生物席—丘滩—潮坪"沉积体系的缓坡型碳酸盐岩台地,沿温宿古隆起向盆地方向依次发育内缓坡、中缓坡和外缓坡。中缓坡是中高能微生物丘和藻砂屑滩的有利发育区,丘滩体厚度在70~85 m之间,滩地比达到44%~51%,进一步佐证了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白云岩领域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金亮[4](2019)在《河流沉积相类型及相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河流类型进行沉积学分析,将河道体系分为单河道和多河道(或复合河道)体系,顺直河、曲流河和辫状河为单河道体系,而网状河和其他分支河归于多河道体系,单河道一般由细粒漫岸沉积所限定。在曲流河沉积相中,河道内除了河道深泓充填沉积和厚的点坝外,还可能出现反向点坝。在一个向上变细的曲流河层序中,主要由河槽充填沉积、沙坝沉积复合体和上部的漫岸细粒沉积组成。辫状河砂体结构非常复杂,各种大型底形纵横分布,河道内的砂体至少可以划分为河心坝和河心滩2个砂体微相和多个非骨架相。网状河可以由辫状河、曲流河和顺直河等交织在一起组成,或者说组成网状河的单河道可以是底负载河道、混合负载河道和悬移负载河道。末端扇、曲流河扇、辫状河扇乃至某些陆上叁角洲体系等都可以纳入分支河体系,实际上在这种分支河体系中,河道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河道类型已经由限定性河道转化为非限定性河道。可见分支河这个概念太笼统太宽泛,跨越了不同的体系界限。由于不同河道砂体差别较大,河流沉积微相的精确表征还有较大的局限性。(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9年02期)

黎荣,胡明毅,杨威,刘满仓[5](2019)在《四川盆地中二迭统沉积相模式及有利储集体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四川盆地中二迭统栖霞组和茅口组勘探取得一些突破,显示该区中二迭统巨大的天然气勘探前景。前人对该区中二迭统沉积相和储层等做了大量研究,但对中二迭统栖霞组和茅口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相模式存在较大分歧,进而制约了有利储集体分布预测研究。文章结合近期一些新钻井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基础上,通过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和生物化石等相标志分析,认为四川盆地中二迭统栖霞组和茅口组主要发育台地边缘相、开阔台地相和台洼相,其中中二迭统栖霞组早期以碳酸盐岩台地模式为主,栖霞组中晚期和茅口组演变为镶边台地和孤立台凹模式。该区主要发育有台缘滩和台内滩两类主要的储集体,且主要集中在层序高位体系域,台缘滩储集体主要分布在Sq1-HST期雅安-绵竹和剑阁-广元等区带,以及Sq2-HST时期雅安-绵竹-广元区带;台内滩储集体主要分布在Sq1-HST和Sq2-HST期川中高石梯-磨溪区块,以及Sq2-HST时期的威远-自贡区带,Sq2-HST时期高石梯-磨溪区块台内滩储集体受古岩溶和构造热液迭加影响呈条带状展布。四川盆地中二迭统台缘滩和台内滩分布范围较广,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19年02期)

强昆生,张光学,张莉,吕宝凤,钟广见[6](2018)在《南海北部潮汕坳陷侏罗系古地貌特征及沉积相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北部潮汕坳陷中生界极具油气勘探潜力;综合运用最新采集的地震资料结合测井数据,在侏罗纪地层精细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对目的层剥蚀量计算,对侏罗系古地貌进行了恢复;利用残留地层的沉积相标志分析结果,建立了潮汕坳陷侏罗系沉积模式。结果表明,在早侏罗世末期和中侏罗世末期,地层遭受剥蚀改造;古地貌各要素对沉积体系发育的影响,古隆起(凸起)指明了沉积物的来源和方向;古海底峡谷是沉积物从物源区搬运到沉积区的重要运移通道;斜坡带为重要的沉积场所,并对储层的品质和规模有巨大影响,制约着盆地可容纳空间的大小;盆底的地貌形态控制着沉积体形态和产状。研究结果表明,古地貌恢复后的各要素在时空上的有效配置关系是准确把握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及范围的关键因素,对沉积储层及烃源岩的控制作用非常明显。该结论对侏罗系下一步勘探及有利储层预测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18年06期)

杨志浩,李胜利,于兴河,王兵,冯宪茹[7](2018)在《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二迭统芦草沟组富砂型湖泊深水扇沉积特征及其相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准噶尔盆地南缘韭菜园子沟剖面中二迭统芦草沟组野外露头为研究对象,结合该地区芦草沟组沉积时期坳陷湖盆的沉积特征和大套灰黑色油页岩的发育背景,对芦草沟组上部砂体进行了观察描述和沉积分析。在露头剖面上,芦草沟组以灰黑色油页岩为主,但笔者首次在该组上部发现了厚约60 m的砂岩,其与上覆红雁池组灰黑色油页岩呈整合接触,具有明显的深水沉积背景。通过对该套砂体的岩石类型划分与沉积现象解析,共识别出2大类10种砂泥岩类型,明确了牵引流和浊流共同发育的特征。该套砂体中可识别出深水扇的3种沉积亚相和相应沉积微相,由3期富砂型湖泊深水扇迭置形成。结合此次露头观察与特征描述,分析了研究区由厚层砂岩到泥砂岩互层的演化过程,并建立了芦草沟组富砂型湖泊深水扇沉积模式。这个典型露头的沉积解剖,是对准噶尔盆地南缘芦草沟组深水沉积体系研究的有益补充。(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张德民,段太忠,张忠民,郝雁,姚威[8](2018)在《湖相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研究——以桑托斯盆地A油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桑托斯盆地A油田常规岩心、井壁取心、薄片、测井、叁维地震等资料,分析研究区的微相类型、微相组合,建立相模式。研究表明,研究区存在湖相微生物碳酸盐岩、颗粒碳酸盐岩、结晶碳酸盐岩3大碳酸盐岩类,识别出迭层石、砾屑灰岩、结晶灰岩等11种微相类型。在此基础上,依据岩性迭置关系,将其分为微生物丘、背风坡丘后、迎风坡丘前、颗粒滩4种微相组合,最终建立湖相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王建功,张道伟,易定红,袁剑英,石亚军[9](2018)在《柴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及相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为一套含湖相碳酸盐岩地层,在狮子沟地区已发现了高产含油层系和多口日产千吨以上的高产井。为了进一步探索湖相碳酸盐岩油藏特征和分布规律,基于测井、地震以及岩心观察和储层分析化验资料,对湖相碳酸盐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构类型、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展布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柴西地区湖相碳酸盐岩为混合沉积成因,岩性主要为灰云岩和泥灰岩,其次为白云岩和灰岩;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以灰泥为主,其次为颗粒。碳酸盐岩沉积微相主要有泥灰坪和灰云坪,其次为藻滩和颗粒滩。其岩性组合受古地貌、古水介质和古气候的影响,发育有局限性湖泊、半封闭性湖泊与开阔性湖泊等3种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及沉积模式。(本文来源于《岩性油气藏》期刊2018年04期)

佟小雪,王长乐,彭自栋,南景博,黄华[10](2018)在《早前寒武纪BIF原生矿物组成及演化、沉积相模式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条带状铁建造(BIF)原生矿物组成有助于约束其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当前主要认为叁价铁氢氧化物或铁硅酸盐微粒(主要成分为铁蛇纹石或黑硬绿泥石)可能是BIF原生矿物的主要成分,在后期成岩或变质作用过程中转变为赤铁矿、磁铁矿、菱铁矿等矿物。根据BIF的矿物组合可将其沉积相划分为氧化物相、硅酸盐相和碳酸盐相。通过沉积地层学和地球化学等方法研究,以古元古代大氧化事件为标志将沉积相总结为"缺氧还原"和"分层海洋"2种相模式:大氧化事件前,古海洋整体处于缺氧还原环境,BIF沉积相从远岸到近岸呈赤铁矿相—磁铁矿相—碳酸盐相分布,如南非West Rand群BIF(2.96~2.78 Ga)和Kuruman BIF(约2.46 Ga);大氧化事件期间及之后,古海洋上部氧化、下部还原,BIF沉积相与之前截然相反,从远岸到近岸呈碳酸盐相—磁铁矿相—赤铁矿相分布,如中国袁家村BIF(2.2~2.3 Ga)和加拿大Sokoman铁建造(约1.88 Ga)。总体看来,只有特定的沉积环境才能形成这种特殊的地质历史上不再重复出现的沉积建造,而原生矿物组成的甄别和推导、沉积相的形成机制、BIF沉淀条件的准确限定和微生物活动与BIF的关联等问题是推测古海洋环境的关键所在,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进展》期刊2018年02期)

相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北京地区位于华北地区北部,区内寒武系出露良好,地质现象丰富,是华北经典地质剖面之一。本文对北京西山下苇甸剖面、青白口剖面、周口店东山梁剖面3条野外露头剖面寒武系地层的实测描述,并进行岩石薄片鉴定分析,对寒武系各类岩石的特征进行分析,阐明主要沉积微相类型,并建立了寒武系沉积相模式。通过研究,识别出研究区10种岩石类型有灰泥石灰岩、生屑石灰岩、生屑质灰泥石灰岩和含生屑灰泥石灰岩、鲕粒灰岩、竹叶状灰岩、泥粉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泥页岩及粉砂岩,该区碳酸盐岩中的颗粒主要为鲕粒、内碎屑及生物碎屑,所见生物化石以叁叶虫、介形虫等为主。通过岩性特征观察及剖面相组合,将北京地区寒武系碳酸盐岩台地划分为潮坪、局限台地、滩、开阔台地和页岩陆棚这五种沉积亚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相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景军,王畅溪,柳成志,韩江波.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6组浊积扇沉积特征及其相模式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李硕,金振奎,郭芪恒.北京地区寒武系沉积相模式及其演化[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9

[3].郑剑锋,袁文芳,黄理力,潘文庆,乔占峰.塔里木盆地肖尔布拉克露头区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沉积相模式及其勘探意义[J].古地理学报.2019

[4].张金亮.河流沉积相类型及相模式[J].新疆石油地质.2019

[5].黎荣,胡明毅,杨威,刘满仓.四川盆地中二迭统沉积相模式及有利储集体分布[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9

[6].强昆生,张光学,张莉,吕宝凤,钟广见.南海北部潮汕坳陷侏罗系古地貌特征及沉积相模式[J].中国地质.2018

[7].杨志浩,李胜利,于兴河,王兵,冯宪茹.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二迭统芦草沟组富砂型湖泊深水扇沉积特征及其相模式[J].古地理学报.2018

[8].张德民,段太忠,张忠民,郝雁,姚威.湖相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研究——以桑托斯盆地A油田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王建功,张道伟,易定红,袁剑英,石亚军.柴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及相模式[J].岩性油气藏.2018

[10].佟小雪,王长乐,彭自栋,南景博,黄华.早前寒武纪BIF原生矿物组成及演化、沉积相模式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8

论文知识图

我国西南山地滨水人居聚落的典型形态

标签:;  ;  ;  ;  ;  ;  ;  

相模式论文_张景军,王畅溪,柳成志,韩江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