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步骤论文_付文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反应步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步骤,全麻,理论,化学,烯烃,研究进展,化学反应。

反应步骤论文文献综述

付文洋[1](2019)在《Pd基纳米材料电催化脱氯反应决速步骤识别及效能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氯酚是一种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具有毒性,致癌性,生物富集性等特点。常用作杀虫剂,除草剂以及除菌剂。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氯酚,使其在环境中迁移富集污染水体,导致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发展高效、对环境友好的处理氯酚的技术很有必要。目前,电催化脱氯技术是比较新兴的处理氯酚的有效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处理氯酚的技术,电催化脱氯技术具有高效,二次污染风险小,操作简单的特点,是一种比较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金属钯(Pd)对氢具有较强的束缚作用,能产生强还原性的活性氢(H~*)物种,所以Pd常被用做电催化脱氯技术的催化剂。根据Pd基纳米材料电催化脱氯反应中效能较低的问题,本文重点对Pd基纳米材料电催化脱氯反应中决速步骤的识别和反应效能的优化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研究比较TiN-Pd和C-Pd电极上电催化脱氯(EHDC)反应,发现苯酚(P)的脱附是Pd基纳米材料EHDC反应的决速步骤。本文选取的典型氯酚污染物是2,4-二氯苯酚(2,4-DCP)。通过实验和DFT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考察比较了TiN-Pd和C-Pd的EHDC效率,H*的产生量以及对2,4-DCP和P的吸附行为,发现P通过与2,4-DCP竞争吸附位点导致催化剂中毒,从而确定了P的脱附是EHDC反应的决速步骤。另外,与碳黑(C)载体相比,氮化钛(TiN)通过降低Pd的d band centre,削弱其与P的吸附强度,P更容易脱附,减轻Pd的中毒现象,提高EHDC效率。因此,Pd的d band centre具有作为描述EHDC效率的潜力,并且利用d band centre综合考虑2,4-DCP吸附和P脱附是增强EHDC效率的有效策略。但是,TiN-Pd上的EHDC电流效率比C-Pd略低,说明虽然TiN-Pd缓解了P的毒化作用,增强了EHDC效率,但是没有降低能耗。针对Pd基纳米材料EHDC反应的能耗问题,本文研究利用载体的协同作用,来提高电催化脱氯反应的效能。首先,研究了制备MgAlLDH-Pd电催化剂的方法。探究了不同pH对MgAlLDH-Pd和C-Pd电催化脱氯反应的影响,发现MgAlLDH利用静电作用和络合作用协同吸附2,4-DCP,增强了Pd纳米颗粒(Pd NPs)对2,4-DCP的有效吸附,提高了EHDC反应效能。其次,探究了不同电压对MgAlLDH-Pd和C-Pd电催化脱氯反应的影响,发现MgAlLDH利用自身带正电的特性,减弱了阴极电场线对离子化的2,4-DCP的排斥作用,加快了2,4-DCP的传质,增强了Pd NPs对2,4-DCP的有效吸,提升了MgAlLDH-Pd的EHDC反应效能。最后,比较MgAlLDH-Pd和C-Pd电极上HER副反应的影响,其结果显示MgAlLDH-Pd削弱了HER副反应,这对提升电流效率,减少能耗有贡献。因此,证明利用载体的协同效应能达到提高Pd NPs电催化脱氯效能的目的。本文通过对Pd基纳米材料电催化脱氯反应中决速步骤识别和效能调控进行研究得到的结论,有助于其他研究者研发性能优异的电催化脱氯催化剂,实现电催化脱氯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高效应用。(本文来源于《重庆工商大学》期刊2019-03-22)

袁明[2](2017)在《甲醇合成汽油工艺中ZSM-5催化乙烯齐聚关键步骤反应条件的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煤化工产业由甲醇合成乙烯或丙烯(MTP和MTO)的工业化研究已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低碳烯烃催化剂齐聚反应在合成汽油(C5-C10)或柴油(C10-C20)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例如 Mobil Olefins to Gasoline and Distillate(MOGD)过程。烯烃齐聚是甲醇合成汽油(MTG)和煤化工费托合成液体燃料等能源化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了 ZSM-5分子筛催化烯烃齐聚的工艺条件优化、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论文的第一部分采用乙烯单独进料,在连续反应固定床反应器-在线气相色谱装置上研究MTG工艺中低碳烯烃齐聚反应工艺条件的优化,反应器全长0.4m,内径0.08m。使用叁种不同硅铝比的ZSM-5探究催化剂酸性对乙烯齐聚反应的影响,标记为xZSM-5,x表示硅铝比,分别为46、81和150。催化剂经焙烧,压片,研磨再筛分至60-80目以避免热量传递和消除内扩散的影响,催化剂置入反应器的恒温段,上下用石英砂填充,使反应器内物料流型成活塞流。实验条件:温度,250-550℃;压力,0.1-0.4Mpa;针对不同硅铝比的催化剂确定不同的反应空时,避免乙烯的转化率太低或者太高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实验结果表明,46ZSM-5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效果最好,且得到的产物中汽油组分的含量最高。但是由于46ZSM-5分子筛上强酸的酸量大,氢转移反应活性高,产物中烷烃含量较高,烯烃含量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积碳覆盖了催化剂表面的部分活性中心,催化剂催化效果下降,乙烯转化率降低。氢转移反应活性同样被抑制,产物中丙烯和丁烯的含量反而增加。W/F增加,乙烯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延长,乙烯的转化率增加,同时产物分布向高碳数方向移动。但是副反应加剧,产物中低碳烷烃的含量增加。由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低温条件下(<573K,反应速率慢,且乙烯转化率难以有较大的提高。随着温度的增加,乙烯的转化率先增大后减小,说明乙烯齐聚反应存在一个最佳反应温度。低空时下,压力对乙烯转化率的影响非常显着,增大压力,乙烯转化率增加,产物中汽油组分的含量增加,同时烷烃的含量也大大增加了。低硅铝比、提高压力和降低空速都有利于齐聚反应,选择在高温、低压、合适的空速下反应,可以保证乙烯的转化率,同时有效抑制副反应,提高产物中汽油组分的含量。论文的第二部分以乙烯齐聚为模型反应,在连续反应固定床反应器-在线气相色谱装置上研究MTG工艺中低碳烯烃在ZSM-5分子筛上的相互转化合成汽油的反应动力学。使用46ZSM-5分子筛,压力为常压,乙烯分压为18.4kPa,反应温度为320-550℃,乙烯空时为:0.148-0.667h,总空时为0.03-0.133h,共测得35组动力学实验数据,根据乙烯转化率和各个产物收率的变化规律探究低碳烯烃转化为汽油组分的反应机理和反应路径,根据反应路径归纳出9个主导低碳烯烃齐聚反应的反应方程,从而建立低碳烯烃齐聚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学数据计算得到11个反应速率常数,且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期刊2017-12-04)

潘里,郭永彪,丁晓琴,高振华,李大禹[3](2017)在《Biginelli反应关键步骤的理论化学计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合成具有生物活性二氢吡啶酮类化合物(DHPMs)最有效的方法,Biginelli反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目前不对称Biginelli反应取得很大研究进展,但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芳香醛,而对脂肪醛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对脂肪醛的Biginelli反应关键步骤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采用Gaussian09程序,使用DFT方法,在rb3lyp/6-311g+2dp基组水平、CPCM溶剂化模型(二氯甲烷为溶剂)条件下,对Biginelli反应的关键步骤,即脲/硫脲与脂肪醛的亲核加成反应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模拟(图1为脲/硫脲与苯丙醛亲核反应能垒),得到了脲/硫脲与脂肪醛的反应能垒,结果显示硫脲与脂肪醛的反应能垒(ΔG_(thiourea)=20.2 kcal/mol)高于脲与脂肪醛的反应能垒(ΔG_(urea)=16.4 kcal/mol)。通过实验证实了脲的反应速率较硫脲快,并且当反应条件相同时,脲参与的Biginelli反应产率明显高于硫脲。(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论文集——第四分会:生命、药物和材料量子化学》期刊2017-06-08)

范阳春,袁明,金放[4](2016)在《乙烯聚合合成汽油反应的单元步骤微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甲醇合成汽油(MTG)工艺中烯烃聚合合成汽油组分(MOG)的过程采用单元步骤微动力学(single event Kinetic)理论建立微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机算法实现反应网络和相应的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将反应网络中所有基元反应归并为包括聚合、裂解和芳构化等在内的单元步骤,采用过渡态理论、线性自由能理论以及单元步骤之间的热力学限制构建速率方程表达式。采用连续流动固定床恒温反应器研究了在温度范围为350~550℃、空时范围为0.09~0.3h以氮气为载气混合乙烯进料条件下烯烃的互变过程。通过将产物分组集合成:C_2、C_3、C_4、C_5、C_6、C_7、C_8~+进行定量的分析。结合动力学实验结果,采用基因算法和非线性方程的算法求解相应的连续性方程,得到各个单元步骤速率因子和本征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单元步骤微动力学模型可大大减少复杂反应体系本征动力学方程参数的个数。同时动力学方程保留了反应网络的详细信息,保证了动力学参数不随反应体系进料组成而改变。得到的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的预测在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发生的C_2-C_7烯烃互变反应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中部四省化学化工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6-09-23)

李志辉,郝峰,唐晓民,李瑛[5](2016)在《奥泽沙星合成关键步骤(Suzuki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奥泽沙星,英文名为Zenoxacin(T-3912,CA:245765-41-7),是一种具有优良抗菌活性的喹诺酮类新型广谱抗菌医药化合物,临床上能够有效克服抗病菌耐药性的而创制的新型具有拓扑异构特征的生物酶抑制剂,具有可靠、高效、广谱以及低毒性等特点,主要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泌尿道、消化道以及呼吸道等系统性疾病。在新型药物奥泽沙星的合成过程中,Suzuki偶联反应是合成奥泽沙星的关键反应步骤,研究这个过程的机理、工艺条件、催化剂的效率和选择性,对提高奥泽沙星的产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Suzuki偶联反应的相关研究进展,对推动奥泽沙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期刊2016年05期)

邢银婷[6](2015)在《依托咪酯多步骤给药对于成年患者肌阵挛及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依托咪酯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是临床常用的静脉麻醉药之一。但其在诱导给药时肌阵挛发生率较高,影响患者麻醉舒适感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目前抑制这一肌阵挛发生的方法有很多,但都存在局限性,不能广泛应用于多种手术麻醉中。目的:评价成年患者全麻诱导期依托咪酯多步骤给药相较于单次给药对于诱发肌阵挛及经口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患者;ASA分级Ⅰ-Ⅱ级;Mallampati分级Ⅰ-Ⅱ级;拟行择期全麻手术,需行经口气管插管维持机械通气患者共120例,随机分至E1组、E2组和E3组各40例。依托咪酯诱导给药量均为0.3mg/kg。叁组给药方式分别为:E1组一次性静注给药;E2组先静注1/2药量,15s后静注剩余1/2药量;E3组先静注1/4,10s后静注1/2,10s后静注余1/4。每组推注速度均为2ml/s。并分别于诱导前(T0)、诱导后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3min(T4)等5个时间点测量并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统计并比较各组肌阵挛发生率及阵挛程度,阵挛程度参照Blitt分级评分。Blitt分级评分,由弱到强分为四级:0级,无肉眼可见的肌束收缩;Ⅰ级,机体四肢末端轻微收缩;Ⅱ级,出现面部、躯干或者四肢肌肉轻度收缩;Ⅲ级,面部、躯干或者四肢肌肉强烈收缩。插管反应通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表示。结果:E3组(22.5%)肌阵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E1组(82.5%)和E2组(65.0%)(P<0.05),且E3组未见Ⅲ级肌阵挛的发生。T3时刻E3组心率(75.9±8.0次/min)明显低于E1(80.1±8.3次/min)、E2组(79.6±6.0次/min)(P<0.05)。T4时刻E3组心率(72.9±8.2次/min)明显低于E1(77.7±8.9次/min)、E2组(76.3±5.9次/min)(P<0.05)。结论:成年患者全麻诱导期依托咪酯多步骤给药相较于单次给药能够更好地抑制其诱发肌阵挛的发生,明显减弱阵挛程度,并能较好地抑制经口气管插管反应,稳定血流动力学。(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5-05-01)

房寿高[7](2014)在《用“五步骤”法解决化学反应先后类图表计算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反应先后类图表计算题不仅能充分暴露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而且能综合考查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因此一直受到命题者的亲睐。但对学生而言,此类题是图表类计算题中的难点,因为其数据关系较隐晦,笔者在教学中就曾发现很多学生对这类计算题有畏难情绪。因此,帮助学生建立这类题的解题模式很有必要。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提出"五步骤"法。下面以两个典型例题说明该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例1:小张同学在数字实验室中用传感器对碳(本文来源于《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期刊2014年12期)

唐灏珂[8](2014)在《音乐治疗六步骤对缓解肺癌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癌症化学治疗患者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痛苦和心理不良反应。本课题研究以音乐治疗六步骤应用于临床肺癌化疗患者,观察该项技术对缓解肺癌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影响,使音乐治疗六步骤能够应用于广大癌症化疗患者,并为音乐治疗在肿瘤患者群体的普遍应用与推广奠定基础。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湖南省肿瘤医院肺癌化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在化疗后进行音乐治疗干预,对照组则给予临床常规处理。在每组患者化疗后音乐治疗干预前和一次化疗周期音乐治疗干预完成后,第1天和第5天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测定患者的焦虑心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测定患者疼痛感觉)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测定患者的睡眠质量)这些观察指标的评估,并记录化疗后音乐治疗干预前和每次化疗周期音乐治疗干预完成后,第1天和第5天后时间点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以及音乐治疗组患者的音乐体验主观评价分值。结果:1.两组患者在化疗后音乐治疗前SAS评分无显着差异,在进行音乐治疗干预后,实验组的SA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在化疗后音乐治疗前VAS评分无显着差异,在进行音乐治疗干预后,实验组的VA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在化疗后音乐治疗前PSQI各因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和白天功能)及总体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音乐干预后PSQI各因子及总体得分均较干预前得到显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均优于对照组音乐干预后同时间点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PSQI各因子及总体得分无显着变化,P>0.05。4.在音乐治疗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处于同一水平,并无显着性差异。在音乐治疗干预后的第1天和第5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恶心呕吐发生例数明显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实验组在六步骤音乐治疗干预后的第1天和第5天的主观评价总分分别为27.36±0.40(积极音乐体验)和33.74±1.06(高峰音乐体验)。结论:1.六步骤音乐治疗干预法可以有效的降低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心理,减轻化疗后疼痛,使患者化疗后的睡眠质量提高,并能明显减少患者化疗后的恶心呕吐。2.肺癌化疗患者对六步骤音乐治疗干预法的主观评价高,说明该系统干预法使患者得到积极体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进一步在其它癌症化疗患者中推广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郑绍军[9](2012)在《基于CuBr·SMe_2氧化构筑碳碳键为关键反应步骤研究去氧五味子素、TellimagrandinI和土楠酸H的全合成及构效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碳碳键的偶联一直是合成化学家们关注的热点,目前合成碳碳键的方法主要有Kharasch反应、Negishi反应、Stille反应,Suzuki反应等,这些反应的特点是以稀有金属Pd、Ti等作为催化剂来完成偶联反应。但经过多年对Pd、Ti等金属偶联反应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些金属催化剂的一些缺点,如毒性较大、价格较高以及对不稳定且剧毒的有机磷配体的依赖性等。为了寻找廉价而且低毒的催化剂,在最近20年里,人们将研究的对象转移到廉价易得的Cu催化剂上。近五年,剑桥大学Spring小组利用铜试剂(CuBr·SMe_2)开发了3种构建C-C键的新方法,为了考察该3种新方法在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应用,本论文以铜试剂(CuBr·SMe_2)氧化构建碳-碳键为关键反应步骤,对去氧五味子素、Tellimagrandin I和土楠酸H的全合成及构效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铜试剂氧化构建碳碳键的新方法,完成了关键步骤的两次偶联反应,最终合成了去氧五味子素,总产率为14%。该合成方法具有路线较短、原料廉价易得、合成方法简单,所用试剂对环境友好等优点。采用ArrayScan高内涵筛选分析技术测试了去氧五味子素及其合成中间体2-62~2-65对人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的影响和抗癌活性,结果表明:去氧五味子素和中间体2-63a/2-63b、2-64a、2-65a对细胞增值的抑制效果不明显,但是中间体2-62能够致使细胞明显病变,且对处于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化合物2-62可以作为有丝分裂抑制剂,通过抑制细胞分裂减弱人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采用Sulforhodamine B比色筛选法测试了所有供试化合物对U2OS人骨肉瘤细胞毒性的影响,化合物2-62仍然表现出了良好的活性,其IC_(50)值为43μM;去氧五味子素和化合物2-63表现出较弱的细胞毒性,其IC_(50)值分别为127μM和166μM。2.通过简短的5步反应,以Rieke Zn﹡和CuBr·SMe_2组成的催化体系催化合成了关键中间体,最终完成了天然产物Tellimagrandin I的全合成,总收率为38%。为了研究Tellimagrandin I的构效关系,还合成了Tellimagrandin I的类似物及含HHDP骨架的中环化合物。采用ArrayScan高内涵筛选分析技术测试了Tellimagrandin I及其类似物的细胞毒性,抗氧化还原性和蛋白沉淀。具体结果如下:①天然产物Tellimagrandin I的细胞毒性比不含中环HHDP的化合物3-38和3-39强的多,据此推测,中环HHDP骨架对该类化合物的活性起着重要的作用;②中间体3-46表现出比Tellimagrandin I更强的细胞毒性,其结构比Tellimagrandin I简单,合成更为容易;③化合物3-47和3-48在高浓度时表现出较低的细胞毒性,但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还原能力,有望改造为氧化还原试验的探针。3.以3-丁炔-1-醇为起始原料,通过5步反应,高效率的合成了中间体4-43,并探索了包括Spring小组发展的新方法、Stille偶联反应和Stille-Kellyn等偶联反应构筑关键中间体4-45,为最终实现土楠酸H的全合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采用剑桥大学Spring小组发展的构筑碳碳键的3种新方法为关键反应步骤,顺利实现了去氧五味子素和Tellimagrandin I全合成,这不仅扩展了上述新方法的应用范围,而且为合成这两类天然产物提供了高效简洁的合成途径。此外,这3种方法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对去氧五味子素、Tellimagrandin I和土楠酸H的全合成及其构效关系研究结果不但为医药上合成这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提供了简洁经济的方法和全新的思路,而且为人们研究这3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2-06-01)

孙颖,任爱民,闵春刚,邹陆一,任雪峰[10](2010)在《海萤荧光素衍生物发光反应关键步骤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不同取代基对化学发光物质6-芳基-2-甲基咪唑[1,2-α]吡嗪-3-(7H)酮环(海萤发光的类似物)的芳基位进行取代,形成系列海萤荧光素类似物MIPa-MIPd;并采用B3LYP/6-311+G(d,p)方法,通过电子抽取能(EEP)的计算和自然电荷布居分析(NPA),研究了在气相、二甲亚砜(DMSO)和二甘醇二甲醚(DG)中海萤发光的类似物从阴离子变化到自由基过程中取代基的作用.结果表明:在这个过程中,吲哚在DG中作为取代基(MIPb)时的EEP最小,电荷变化最大,说明这种取代基有利于反应的进行.(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0年10期)

反应步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国内煤化工产业由甲醇合成乙烯或丙烯(MTP和MTO)的工业化研究已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低碳烯烃催化剂齐聚反应在合成汽油(C5-C10)或柴油(C10-C20)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例如 Mobil Olefins to Gasoline and Distillate(MOGD)过程。烯烃齐聚是甲醇合成汽油(MTG)和煤化工费托合成液体燃料等能源化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了 ZSM-5分子筛催化烯烃齐聚的工艺条件优化、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论文的第一部分采用乙烯单独进料,在连续反应固定床反应器-在线气相色谱装置上研究MTG工艺中低碳烯烃齐聚反应工艺条件的优化,反应器全长0.4m,内径0.08m。使用叁种不同硅铝比的ZSM-5探究催化剂酸性对乙烯齐聚反应的影响,标记为xZSM-5,x表示硅铝比,分别为46、81和150。催化剂经焙烧,压片,研磨再筛分至60-80目以避免热量传递和消除内扩散的影响,催化剂置入反应器的恒温段,上下用石英砂填充,使反应器内物料流型成活塞流。实验条件:温度,250-550℃;压力,0.1-0.4Mpa;针对不同硅铝比的催化剂确定不同的反应空时,避免乙烯的转化率太低或者太高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实验结果表明,46ZSM-5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效果最好,且得到的产物中汽油组分的含量最高。但是由于46ZSM-5分子筛上强酸的酸量大,氢转移反应活性高,产物中烷烃含量较高,烯烃含量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积碳覆盖了催化剂表面的部分活性中心,催化剂催化效果下降,乙烯转化率降低。氢转移反应活性同样被抑制,产物中丙烯和丁烯的含量反而增加。W/F增加,乙烯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延长,乙烯的转化率增加,同时产物分布向高碳数方向移动。但是副反应加剧,产物中低碳烷烃的含量增加。由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低温条件下(<573K,反应速率慢,且乙烯转化率难以有较大的提高。随着温度的增加,乙烯的转化率先增大后减小,说明乙烯齐聚反应存在一个最佳反应温度。低空时下,压力对乙烯转化率的影响非常显着,增大压力,乙烯转化率增加,产物中汽油组分的含量增加,同时烷烃的含量也大大增加了。低硅铝比、提高压力和降低空速都有利于齐聚反应,选择在高温、低压、合适的空速下反应,可以保证乙烯的转化率,同时有效抑制副反应,提高产物中汽油组分的含量。论文的第二部分以乙烯齐聚为模型反应,在连续反应固定床反应器-在线气相色谱装置上研究MTG工艺中低碳烯烃在ZSM-5分子筛上的相互转化合成汽油的反应动力学。使用46ZSM-5分子筛,压力为常压,乙烯分压为18.4kPa,反应温度为320-550℃,乙烯空时为:0.148-0.667h,总空时为0.03-0.133h,共测得35组动力学实验数据,根据乙烯转化率和各个产物收率的变化规律探究低碳烯烃转化为汽油组分的反应机理和反应路径,根据反应路径归纳出9个主导低碳烯烃齐聚反应的反应方程,从而建立低碳烯烃齐聚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学数据计算得到11个反应速率常数,且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应步骤论文参考文献

[1].付文洋.Pd基纳米材料电催化脱氯反应决速步骤识别及效能调控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9

[2].袁明.甲醇合成汽油工艺中ZSM-5催化乙烯齐聚关键步骤反应条件的优化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7

[3].潘里,郭永彪,丁晓琴,高振华,李大禹.Biginelli反应关键步骤的理论化学计算研究[C].第十叁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论文集——第四分会:生命、药物和材料量子化学.2017

[4].范阳春,袁明,金放.乙烯聚合合成汽油反应的单元步骤微动力学研究[C].中部四省化学化工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摘要集.2016

[5].李志辉,郝峰,唐晓民,李瑛.奥泽沙星合成关键步骤(Suzuki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

[6].邢银婷.依托咪酯多步骤给药对于成年患者肌阵挛及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5

[7].房寿高.用“五步骤”法解决化学反应先后类图表计算题[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4

[8].唐灏珂.音乐治疗六步骤对缓解肺癌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9].郑绍军.基于CuBr·SMe_2氧化构筑碳碳键为关键反应步骤研究去氧五味子素、TellimagrandinI和土楠酸H的全合成及构效关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10].孙颖,任爱民,闵春刚,邹陆一,任雪峰.海萤荧光素衍生物发光反应关键步骤的理论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10

论文知识图

不同铁源制备样品的SEM图(a)FeCl3;(b...不同的发酵方式:HE染色后睾丸形态学观察,A、B、C、D...简化后的逐步合成法硫杂杯芳烃,最早...传统醛基化方法应用于硫杂杯[4]芳烃所...具有反蛋白石结构的点击化学平台的构...

标签:;  ;  ;  ;  ;  ;  ;  

反应步骤论文_付文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