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防范“赊销”风险(论文文献综述)
陈章炎[1](2021)在《MM企业赊销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赊销是企业常用的一种交易方式。目前,赊销已经成为企业稳定产品销售渠道,扩大产品销售规模,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销售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由于信用意识不强,加上还未建立起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造成社会信用状况不佳局面,导致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甚至出现恶意逃避金融债务的行为,出现了大量呆账、坏账,致使企业难以为继。因此,研究赊销风险,开展赊销风险识别,加强赊销风险控制十分必要。本文的创新是结合实践经验,对赊销活动中存在的风险点进行有效识别,并通过采取建立赊销风险预警机制,健全客户信用体系,实行赊销动态闭环管理,完善责任制衡制度,加大赊销风险考核力度等措施,来提升该公司的赊销管理能力和水平,对同类企业加强赊销管理有借鉴意义。
王晓颖[2](2020)在《基于区块链的LT纺织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何快速抢占产品市场份额,增加产品销售额,维持市场竞争力成为企业首要的战略任务。赊销是迅速打开产品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赊销虽然有助于企业增加产品的销售量,但会提高信用风险可能性。目前我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尚不健全,风险管理意识相对欠缺,导致赊销造成的未收款项到期不能按时收回,增加企业资金的管理成本。另外,国内纺织企业对如何系统规避信用风险的观念也十分薄弱,导致一系列信用风险的存在,威胁着企业的生存与长期发展。因此,如何把握住新型技术发展机遇,合理优化LT纺织企业当前的信用风险管理,进而解决企业的赊销与信用风险控制的矛盾,实现企业全面持续健康地发展。本文的研究框架如下:首先梳理和归纳国内外有关的区块链、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等相关的研究成果,在此背景下,本文认为将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性、去中心化与不可篡改性的独有特性引入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中,能够有效缓解企业在交易过程中的数据获取效率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可以很好地应用到对客户企业资信调查环节。其次,基于对区块链、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等核心概念与商业信用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用评估理论等基础理论界定,分析LT纺织企业在职能部门、工作流程、实施效果方面的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现状,进而发现其在职能部门责任承担、客户资信调查管理、客户信用风险评估、逾期账款催收环节等方面存在问题,并解剖其问题的原因所在。最后,结合LT纺织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秉承全过程控制的优化思路,创新性地引入区块链技术,构建包括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相关政府部门在内的区块链社会网络系统。从职能部门职责划分、客户信用风险评估、信用政策的制定、逾期账款监控和催收程序等多环节提出其信用风险管理优化策略,并提出相关实施保障措施,以达到更好地实施效果。通过上述优化策略及保障措施,力求能够使得LT纺织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有所改善,能够帮助其提高应对信用风险的能力,高效地控制赊销信用风险,同时也为同行业甚至是制造业在赊销信用风险管理方面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刘毅婧[3](2020)在《XY钢铁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一体化,以及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的环境下,我国钢铁产业长期粗放式发展所积累的矛盾日益突出,如钢铁产能过剩、环保问题、产业集中度过低等,为了生存与发展,钢铁企业开始大量使用赊销方式作为销售手段、目的是巩固原有客户,开发更多的新客户,稳定和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结果,许多钢铁企业的管理者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对应收账款风险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甚至枯竭,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的“血液”,如果失血过多,那么企业将难以生存。目前社会信用状况处于十分混乱的局面,实际上,世界各国已经高度关注信贷销售和对其应有的风险管理。XY钢铁公司是一家长流程的钢铁联合生产企业,曾经也坚持让价格不让资金的销售政策,但为了企业的良好销售业绩,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因赊销条款而产生的应收账款,近几年应收账款规模呈现出递增的势头,且陈年货款的回收情况呈现逐年恶化的情况,这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从而可能引发财务危机,因此,XY钢铁公司应该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本文阐述XY钢铁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并对该公司的应收账款相关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应收账款存在回收难、周转慢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企业现有的风险管理流程不能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信贷政策宽松、缺乏有效的客户信用机制等方面,分析问题的成因后可得出为应收账款管理需要从风险管理流程方面优化。本文将针对XY钢铁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及问题成因分析,同时结合风险管理流程提出适合公司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优化建议。
王颂[4](2020)在《S商业地产公司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现代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商业地产进入到黄金发展期,各家商场也竭尽全力争夺剩余的市场份额,尤其对于刚成立不久的商业地产而言,面临的挑战十分艰巨。因为新成立不久的企业难以吸引到优质的人才与资源,也无法通过采取成本竞争战略与已经成熟的大企业竞争,因此,企业往往会采纳信销模式帮助企业扩大销售额与企业利润,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品牌效应。但信销模式带来利益的同时,往往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企业的应收账款周期过长,可用的流动资金不足,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与日后发展,加大了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认真研究应收账款风险控制政策,完善方方面面的管理细节,具有重要的现实及理论意义。本文以S公司为例,深入研究了应收账款风险控制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的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的相关文献,探讨S公司如何应对目前在应收账款风险控制上遇到的问题。本文以S公司作为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的研究对象,第一章主要阐述国内外关于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的相关的理论,以及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探讨了应收账款风险控制上未来应该朝着何种趋势发展。第二章介绍了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的基本概念及信用风险管理理论。第三章主要阐述了S商业地产在应收账款风险控制方面的现状。第四章作为本文的重点阐明了S公司应收账款风险控制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五章则针对第四章提出的问题,对S公司应收账款风险控制方面的改进建议。第六章作为本文的收尾,对整篇文章总结归纳,研究不足及未来的展望。
薛飞[5](2020)在《N农化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振兴战略使农业的发展备受关注,与农业相关的农化产业链也因此得到发展。我国农化行业历经初创、调整与行业发展三个阶段,生产的农药总量约60%出口到世界各国,为全球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持,但农化行业普遍存在采用赊销的方式来扩大市场影响力,导致企业存在一定的应收账款风险。因此,研究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是农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的研究对象N农化公司是一家于2008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农化生产和销售公司,据2015-2018年财务报告显示,N农化公司应收账款逐年上涨,2018年更是达到了9.86亿,占流动资产的比重超过30%,存在应收账款风险。本文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和应收账款风险管理过程,通过调查采访、查阅资料分析了N农化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现状,运用财务指标分析法对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进而得出N农化公司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运用风险坐标图法进行定性分析,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来定量分析综合得出风险评分及排序,最后进行风险应对。经本文研究得出,N农化公司应收账款的高区域风险因素主要有信用政策不健全、催收效果不明显等,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创建独立应收账款信用管理部门,明确各部门具体职责来规范赊销审批程序;信用政策中完善客户资料并建立明确的信用政策标准及评价指标;落实应收账款预警制度,持续追踪客户信息来加强对客户的动态监测;完善应收账款具体催收程序,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分别来灵活催收。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相关风险应对措施对N农化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易玲[6](2020)在《CJ公司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正在深入且长远地影响着我国企业的发展,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给企业的未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企业为扩大销售或是吸引、稳定客户群,不得不采取以信用为基础的赊销手段,CJ公司就是一家这样的企业。为了发展,作为商贸企业的CJ公司近年来大都采用赊销方式进行销售。但是由于企业信用管理的滞后性、对赊销风险认识和管理能力不足,CJ公司出现了因应收账款过大造成呆账、坏账,资金占用过大,现金流短缺以及利润受损的问题。在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形势下,CJ公司面临着业务规模增长与赊销信用风险的双重压力。本文立足于CJ公司赊销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需求,首先介绍了当前赊销风险管理体系、风险来源、以及控制方法、流程等。然后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对CJ公司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的研究,发现CJ公司在人员职责分工、客户资信调查、客户信用评估、授信决策、应收账款监控以及逾期账款追收这些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上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风险意识,盲目追求业绩以至于对赊销客户的资信状况不加以评估分析,任意赊销。针对问题及形成原因,从建立专门信用管理部门、完善相关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保障管理措施实施等方面提出赊销信用风险管理优化建议。本文在促进CJ公司赊销业务健康发展,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
黄慧微[7](2020)在《马克思信用理论视角下我国商业信用风险防范研究》文中指出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信用制度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要尽快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信用体系,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领域建设,来规范市场经济的发展秩序,形成社会运行的良性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会议讲话中,将风险防范提高到新的高度,强调要在经济全局、系统中化解风险,“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近年全国工业企业应收账款数据显示,应收账款及其占流动性资产的比重逐渐增加,在经济转型调整的关键之年,多重因素叠加下,坏账风险也在相应提高;尽管商业票据融资业务尚不够成熟,但需求日益增加,使得商业票据业务在我国金融市场的份额不断提高,2016年票据风险事件爆出后,票据业务量开始持续减少,但2019年我国商业票据业务再次呈现集体非理性的快速扩张趋势,潜在风险极容易在企业和银行间传导,扩大风险范围。无论理论研究本身还是对现代金融危机实践的反思,马克思的货币、信用和危机理论都常常被当作一个系统、有机的分析框架。尽管其中对应资本主义的具体结论不能直接照搬到我国实践,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信用一般理论、资本积累、扩张以及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分析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商业信用风险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且其中蕴含着不少前瞻性、现代性的观点和洞察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样面临市场自发调节下的各种失衡或失灵,更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坚持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和信用理论的基本逻辑,继续创造性解决信用制度二重性下的各种现实问题。基于此,针对当前我国商业信用发展中的主要现实风险及潜在风险,依据马克思的商业信用循环条件,以商业信用与生产过剩、货币理论、经济周期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理论支撑,本文采用平行式行文结构,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投机风险三个方面探索我国商业信用风险的形成及防范。遵循马克思从抽象到具体、从本质到现象、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个别的逻辑顺序,剖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信用风险的外在表现和产生的一般原因;坚持理论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发展性,探索信用基本理论与我国商业信用风险防范的具体应用相结合;为更契合当代商业信用风险特征,采用了金融学、行为经济学、演化经济学、财务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综合分析。马克思的信用理论包含了信用产生及其作用、信用在生产、分配、消费等环节加速资本主义经济各要素间对立的机理和表象,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对立最终的发展趋势便是彼此分离并以危机的形式趋于统一,且具有周期性。统一的过程中,部分则以具体信用风险形式呈现出来,商业信用风险便是其中之一。第一部分介绍了马克思信用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核心概念界定、信用制度的二重性以及马克思的信用思想逻辑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下的“信用”范畴,形式上指以债权债务关系为核心的交易行为,是一种经济关系,从属于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商业信用则是社会再生产中以商品为借贷对象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具有商品让渡与价格实现分离、商品为对象、链条性的特征,风险也相应表现为锁链式扩散性、双向性、可转移性特点,但同样具备信用制度的二重性作用,即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在加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要素间的冲突。整理、归纳了商业信用扩张与风险形成相关理论,一是商业信用循环条件,即“1.产业资本家和商人的财富,即在回流延迟时他们所能支付的准备资本,2.这种回流本身”;二是商业信用扩张加剧和掩盖生产过剩的机理;三是商业信用对货币流通速度、流通数量的影响;四是归纳了经济周期中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共同作用及演变。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风险治理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金融风险防范框架,金融发展“回归本源”的论断正是对马克思关于货币、信用与危机基本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该部分也成为下文具体分析我国商业信用风险的直接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概括了我国商业信用产生、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应收账款和商业票据的整体现状、新发展:应收账款方面,当前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偏紧,呈现比较稳定的行业集中分布,应收账款保理、应收账款质押及应收账款证券化三种应收展账款融资模式快速发展趋势明显,并逐渐平台化;商业票据方面,业务经营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票据市场的参与主体范围不断扩大,票据业务电子化水平显着提升,电子票据、数字票据带动票据融资业务增加,但随着国家逐步推进金融去杠杆和强化监管,票据市场进入调整、转型期,从而回归服务实体经济之本源。总体看,新常态下商业信用发展主要面临着突出的信用风险、不断增强的流动性风险、投机盛行三方面风险。第三部分从伦理维度分析了商业信用道德弱化下的信用风险及防范对策。成因:商业信用道德形态的不完备、道德契约的脆弱性;提出相应防范建议,即辩证看待马克思关于信用资本的道德批判,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观体系下的诚信美德,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强化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培育企业信用文化。从经济维度分析了商业信用风险评估、企业风险管理方面导致的信用风险,主张多渠道提高商业信用评估的科学性,全过程提高企业信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征信服务系统。第四部分围绕马克思的商业信用循环条件分析流动性风险形成及防范。其中外部可支配的准备资本条件的分析综合了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关于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关系的研究,同时结合经济周期原理,从部分产能过剩、产业比例失调、利润率下降、市场竞争压力分析了我国商业信用回流本身的风险。提出了优化外部准备资本配置、控制企业商业信用扩张边界、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公平、理性的市场竞争机制和环境的具体建议。第五部分为关于投机风险的分析,主要针对商业票据投机问题展开,也有部分兼具实体交易和金融衍生交易特征的投机风险形式。依据投机形成条件,从商业信用融资工具、供给、收益实现、有限理性等方面分析投机风险的形成。建议从完善商业票据融资市场供给、提升理性决策水平、强化制度、监管、服务一体化三方面抑制投机。第六部分总结、梳理了三种具体风险形成机理上的内在联系。主张整体中考量商业信用风险形成的各类因素;从防范措施中概括、提炼出我国商业信用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即遵循经济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科学化解风险;优化信用制度安排,调控政府行为边界;强化企业主体“志诚”的内在支撑。整体看,论文运用了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信用理论的研究方法和体系,又结合我国商业信用发展、经济转型的时期特征,把握信用杠杆和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的机遇,在创新发展中化解风险,在实践中继承、丰富马克思信用思想。
苏丽[8](2020)在《天津医药制造企业赊销业务财务风险防范研究》文中指出在医药制造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医药制造企业为了能够更快地占领市场陆续使用赊销方式来开展业务,采用赊销方式能够有效提升企业产品销量和影响力。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这还会进一步增加赊销风险。从近些年来医药制造企业的情况来看应收账款难以回收已经成为影响医药制造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鉴于此就必须要对医药制造企业赊销风险进行严格控制。目前针对医药制造企业赊销财务风险进行研究的文献还非常少且这些文献的研究大多是以一家企业为例来展开分析,而本文则是从宏观角度以天津医药制造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赊销财务风险防范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研究视角来看是不同于以往文献的。从现实角度来看本文对于赊销财务风险的分析与控制能够提升医药制造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助于保证其正常运作,对于促进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概念进行分析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在对现状进行分析时利用一些统计资料对医药制造企业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在对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时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法,这样能对现状有更加深刻地认识,最后利用归纳总结法来总结本文的观点与结论。本文的创新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题的创新性,以往研究集中于对某个医药制造企业进行分析,而本文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对天津医药制造企业来展开分析;二是符合发展趋势,在赊销财务风险等影响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加强对其研究对于提升医药制造企业财务能力水平,促进其良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得出以下结论:天津医药制造行业发展迅速且有广阔发展前景;样本企业应收账款显着增加,不同程度存在赊销风险;目前天津医药制造企业赊销风险防范存在客户资信调查不完整准确、客户信用评估不真实、授信决策迁就客户、应收账款回收不力这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认为应该建立专门平台来采集客户信息,要完善评估标准与方法,要正确处理业务推广同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最后还应该完善应收账款回收程序。
邓伟健[9](2019)在《A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买方市场。买方市场的出现加剧了买方市场之间的竞争,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扩大收益,在营销方式上开始尝试赊销方式。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信用管理体系尚未完善,赊销虽然能增加交易量,但同时会导致应收账款难以收回等风险的发生。对一个企业来讲,如果应收账款的金额很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流动资金形成坏账,资金流的缺口会影响公司的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在发展中应该加强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工作,合理规避公司经营风险,这对处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公司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A公司为例,通过对A公司目前应收账款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促进A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综合能力的提升,进一步保证A公司的业务良好运行。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绪论部分,通过背景研究和文献综述,为全文研究奠定基础。第一章阐述了应收账款的概念及理论。第二章以A公司为例阐述了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第三章阐述了A公司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原因。第四章根据A公司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阐述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柯建华[10](2019)在《基于推理机和GBDT的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赊销销售已成为一种常态化的企业销售模式,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限制企业的发展规模,对采取赊销销售业务模式而又没有相应的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的企业必然会引起企业经营不确定的风险。如何有效识别优质客户,规避赊销信用风险一直成为困扰着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问题。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文献中针对商业信用风险管理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分析,发现赊销信用风险问题单纯的运用理论分析和单统计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都存在片面性,且统计模型研究通常基于一些统计学假设,进而导致结论与实际状况有偏。其次,本文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理论支持,结合国内外文献研究结论,对某行业龙头企业的目标赊销客户进行研究,以企业内部赊销客户为样本,对已有历史交易记录和客户基本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客户赊销账款逾期信用风险。本研究将时序数据转换成统计特征与基本特征进行结合,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两方面挖掘目标客户赊销风险评估模型的特征表现,构建多层次集成学习模型,通过与SVM、MLP以及Logistic回归等经典模型进行对比,考察预测模型ACC和预测耗时等指标的表现,从理论上得出同一数据集情况下,得到客户赊销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最优拟合模型。通过对比传统推理机和本研究的混合推理机的效率和准确度,混合推理机在输入特征较多情形下获得极高准确度的同时极大降低推理耗时。同时,对于混合推理机中机器学习模型部分,使用新的集成学习模型代替传统的线性模型和多层感知机,在小数据集上获得与线性模型接近的准确度和性能,在大数据集中较线性模型获得了更高的精准度,相对于多层感知机获得了更高的效率。本文还针对企业实际赊销业务场景,深入分析赊销信用管理流程,评价了各个环节的风险漏洞。提出新的基于混合推理机的赊销信用风险管理流程,并从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跟踪三个阶段保证各业务部门和信用管理组织之间的协同运作,覆盖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环节和关键控制点,形成交易环节的全过程闭环信用管理。
二、如何防范“赊销”风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防范“赊销”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1)MM企业赊销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MM企业赊销风险分析 |
(一)MM企业赊销现状 |
(二)MM企业赊销中存在的风险 |
(三)MM企业赊销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
三、MM企业赊销风险产生的原因 |
四、MM公司赊销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
(一)赊销流程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
(二)赊销其他环节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
1. 赊销时间节点的风险防范 |
2. 不同区域客户赊销风险的防范 |
3. 不同性质客户的赊销风险防范措施 |
(三)成立专门赊销管理机构控制赊销风险 |
(四)建立权力、责任制衡机制控制赊销风险p345 |
(五)健全客户信用管理体系控制赊销“风险源” |
结束语: |
(2)基于区块链的LT纺织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区块链 |
2.1.2 信用风险 |
2.1.3 赊销信用风险 |
2.1.4 信用风险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商业信用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性理论 |
2.2.3 信用评估理论 |
第三章 LT纺织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LT纺织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
3.2 LT纺织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3.2.1 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 |
3.2.2 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 |
3.2.3 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 |
3.3 LT纺织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现存的问题 |
3.3.1 员工职责分工模糊,部门信息传递不畅通 |
3.3.2 资信调查渠道单一,客户档案缺少动态管理 |
3.3.3 客户信用评估要素片面,风险管理重点滞后 |
3.3.4 逾期账款催收缺乏控制,账款催收效果欠佳 |
3.4 LT纺织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职能部门规划不合理,未形成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 |
3.4.2 线下客户信用采集实时性差,客户信用档案更新效率低下 |
3.4.3 客户信用评估主观色彩较强,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有待改进 |
3.4.4 赊销信用风险识别不到位,员工绩效考核制度有待完善 |
第四章 基于区块链的LT纺织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优化策略 |
4.1 基于区块链的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的优化原则及思路 |
4.1.1 优化原则 |
4.1.2 优化思路 |
4.1.3 构建基于区块链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4.2 基于区块链的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 |
4.2.1 引入区块链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4.2.2 赊销信用风险管理部门职责分工 |
4.2.3 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的流程改造 |
4.3 构建基于区块链的客户信用风险评估体系 |
4.3.1 构建客户信用评估体系 |
4.3.2 客户信用评估体系应用 |
4.4 制定明确的客户赊销信用政策 |
4.5 加强赊销信用风险监控与催收程序 |
4.5.1 加强赊销信用风险日常监管 |
4.5.2 完善赊销信用风险催收程序 |
第五章 LT纺织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优化策略的实施保障 |
5.1 增强全员信用风险意识,树立信用风险管理观念 |
5.2 增加专业技能培训机会,提高员工综合职业素质 |
5.3 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关系,改善企业内部沟通机制 |
5.4 积极重视专业技术储备,奠定区块链技术基础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3)XY钢铁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应收账款的相关研究 |
1.2.2 应收账款风险识别的相关研究 |
1.2.3 应收账款风险评估的相关研究 |
1.2.4 应收账款风险应对的相关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内容与基本框架 |
2.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理论概述 |
2.1 应收账款概念与质量评价 |
2.1.1 应收账款的概念 |
2.1.2 应收账款的功能 |
2.1.3 应收账款质量评价指标 |
2.2 应收账款风险的种类及其形成原因 |
2.2.1 应收账款风险种类 |
2.2.2 应收账款风险成因 |
2.3 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
2.3.1 风险管理的概念 |
2.3.2 风险识别 |
2.3.3 风险评估 |
2.3.4 风险应对 |
3.XY钢铁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XY钢铁公司的概况 |
3.1.1 XY钢铁公司的基本情况简介 |
3.1.2 XY钢铁公司的经营状况简介 |
3.2 XY钢铁公司应收账款的质量现状分析 |
3.2.1 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析 |
3.2.2 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析 |
3.2.3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
3.2.4 应收账款变现能力分析 |
3.2.5 应收账款客户分析 |
3.3 XY钢铁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现状 |
3.3.1 XY钢铁公司应收账款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能 |
3.3.2 XY钢铁公司赊销信用管理 |
3.3.3 XY钢铁公司债权催收管理 |
3.4 XY钢铁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4.1 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 |
3.4.2 逾期账款缺乏监督,账龄分析滞后 |
3.4.3 缺乏有效的客户信用机制 |
3.4.4 催收政策宽松,领导监督失控 |
3.4.5 组织机构不完善及权责划分不明确 |
4.XY钢铁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XY钢铁公司应收账款缺乏风险识别机制 |
4.1.1 风险识别方法不合理 |
4.1.2 风险因素识别不到位 |
4.2 XY钢铁公司应收账款风险评估有缺陷 |
4.2.1 缺乏客户信用风险评估机制 |
4.2.2 应收账款风险分析与评价不够专业 |
4.3 XY钢铁公司应收账款风险应对不力 |
4.3.1 客户信息未实现动态追踪管理 |
4.3.2 有赊销条款的合同审批手续单一 |
4.3.3 应收账款催收力度不够 |
4.3.4 忽视了绩效考核制度缺陷带来的影响 |
5.XY钢铁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建议 |
5.1 建立应收账款的风险识别机制 |
5.1.1 合理利用风险识别方法 |
5.1.2 识别应收账款相关风险因素 |
5.2 完善应收账款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5.2.1 建立客户信用风险评估机制 |
5.2.2 加强应收账款风险分析和评价 |
5.3 健全应收账款的风险应对措施 |
5.3.1 建立完整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 |
5.3.2 规范有赊销条款的合同审批制度 |
5.3.3 完善催收制度和催收流程 |
5.3.4 将应收账款催收纳入绩效考核制度 |
6.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S商业地产公司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 文献综述 |
1.4.1 应收账款产生原因的研究 |
1.4.2 从应收账款管理角度研究 |
1.4.3 从应收账款信用风险角度研究 |
1.4.4 从应收账款融资角度研究 |
1.4.5 文献评述 |
第2章 应收账款及风险控制的相关理论 |
2.1 应收账款的基本概念 |
2.1.1 应收账款涵义 |
2.1.2 应收账款风险基本理论 |
2.1.3 应收账款风险类型 |
2.2 应收账款风险评价指标 |
2.2.1 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法 |
2.2.2 应收账款风险评价法 |
2.3 信用风险管理理论 |
2.3.1 信用政策构成 |
2.3.2 信用政策影响因素 |
2.3.3 信用评估方法 |
2.4 全面管理理论 |
2.4.1 事前控制 |
2.4.2 事中控制 |
2.4.3 事后控制 |
第3章 S商业地产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3.1 商业地产及S公司简介 |
3.1.1 商业地产含义 |
3.1.2 S企业简介 |
3.1.3 S公司组织架构 |
3.2 S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
3.2.1 S公司应收账款模式 |
3.2.2 S公司应收账款情况 |
3.3 S公司应收账款客户质量分析 |
3.3.1 办公楼客户质量分析 |
3.3.2 商铺客户质量分析 |
第4章 S公司应收账款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4.1 应收账款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
4.1.1 部门之间责任划分模糊 |
4.1.2 应收账款的坏账管理存在缺陷 |
4.1.3 客户的信用评级不完善 |
4.1.4 催收账款的效率低下 |
4.2 应收账款风险产生问题的原因 |
4.2.1 外部原因 |
4.2.2 内部原因 |
第5章 S公司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的改进建议 |
5.1 明确应收账款管理的职责 |
5.2 激励机制与惩罚机制并行 |
5.2.1 激励机制的改善建议 |
5.2.2 惩戒机制的改善建议 |
5.3 提升应收账款风险意识 |
5.3.1 提升现金流的重要性 |
5.3.2 完善应收账款坏账管理 |
5.4 完善逾期催收制度 |
5.4.1 多元化的催收账款手段 |
5.4.2 完善信息化应收账款管理控制平台 |
5.5 建立科学的客户信用评估体系 |
5.5.1 设立的信控管理部门 |
5.5.2 加强客户信息档案管理 |
5.5.3 建立客户信用分析模型 |
5.6 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N农化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应收账款的概念 |
2.1.2 应收账款风险的概念 |
2.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2.1 风险识别 |
2.2.2 风险评估 |
2.2.3 风险应对 |
2.3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过程 |
2.3.1 事前管理 |
2.3.2 事中管理 |
2.3.3 事后管理 |
第三章 N农化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N农化公司概况 |
3.1.1 N农化公司所处行业介绍 |
3.1.2 N农化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3.2 N农化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现状 |
3.2.1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
3.2.2 应收账款风险事前管理 |
3.2.3 应收账款风险事中管理 |
3.2.4 应收账款风险事后管理 |
3.3 N农化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效果分析 |
3.4 N农化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3.4.1 部门职责定位不清 |
3.4.2 日常监管不到位 |
3.4.3 信用政策不健全 |
3.4.4 催收效果不明显 |
第四章 N农化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的识别与评价 |
4.1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流程的思路及原则 |
4.1.1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流程的思路 |
4.1.2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流程的原则 |
4.2 N农化公司应收账款风险信息收集 |
4.2.1 风险信息收集原则及方法 |
4.2.2 风险信息收集思路 |
4.3 N农化公司应收账款风险识别 |
4.3.1 影响N农化公司应收账款的外部风险 |
4.3.2 影响N农化公司应收账款的内部风险 |
4.4 N农化公司应收账款风险评价 |
4.4.1 基于风险坐标图法的初步风险分析与评价 |
4.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进一步风险分析与评价 |
4.4.3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综合分析结果 |
第五章 N农化公司应收账款风险应对 |
5.1 N农化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的事前管理 |
5.1.1 组建应收账款信用管理部门 |
5.1.2 完善现有信用政策 |
5.1.3 规范赊销审批程序 |
5.2 N农化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的事中管理 |
5.2.1 建立应收账款预警制度 |
5.2.2 加强对客户的动态监测 |
5.3 N农化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的事后管理 |
5.3.1 完善应收账款催收程序 |
5.3.2 建立应收账款激励制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6)CJ公司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赊销信用风险 |
2.1.1 赊销信用风险的内容 |
2.1.2 赊销信用风险的识别 |
2.2 赊销信用风险管理 |
2.2.1 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的内容 |
2.2.2 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的流程 |
2.2.3 基于全程信用管理理论的赊销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
2.2.4 赊销信用风险的管理的方法 |
第三章 CJ公司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CJ公司概况 |
3.1.1 CJ公司简介 |
3.1.2 CJ公司赊销应收账款分析 |
3.2 CJ公司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
3.2.1 CJ公司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 |
3.2.2 CJ公司的信用政策 |
3.2.3 CJ公司赊销审批制度分析 |
3.2.4 CJ公司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分析 |
3.3 CJ公司赊销信用风险管理流程 |
3.4 CJ公司赊销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3.4.1 CJ公司赊销信用风险识别存在的问题 |
3.4.2 CJ公司赊销信用风险评价存在的问题 |
3.4.3 CJ公司应收账款风险应对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CJ公司赊销信用风险识别与评价 |
4.1 CJ公司赊销信用风险信息收集 |
4.1.1 风险信息收集的原则和方法 |
4.1.2 风险信息收集的思路 |
4.2 CJ公司赊销信用风险识别 |
4.2.1 外部环境风险 |
4.2.2 客户信用风险 |
4.2.3 日常管理风险 |
4.2.4 催账管理风险 |
4.3 CJ公司赊销信用风险评价 |
4.3.1 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
4.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3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3.4 专家打分法评分指标 |
4.3.5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第五章 CJ公司赊销信用风险应对措施 |
5.1 针对外部环境的风险应对措施 |
5.2 针对客户信用风险的应对措施 |
5.2.1 建立信用管理部门 |
5.2.2 优化客户信用评估机制 |
5.2.3 完善信用决策机制 |
5.3 针对日常管理风险的应对措施 |
5.3.1 建立定期对账制度 |
5.3.2 调整账龄划分区间 |
5.3.3 分类计提坏账准备 |
5.4 针对催收管理风险的应对措施 |
5.4.1 完善应收账款催收机制 |
5.4.2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
5.4.3 转移应收账款风险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7)马克思信用理论视角下我国商业信用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 重点 |
(二) 难点 |
(三) 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的信用理论 |
一、马克思信用理论核心概念界定 |
(一) 信用 |
(二) 商业信用 |
(三) 信用风险 |
(四) 商业信用风险的含义及特征 |
二、信用的作用 |
(一) 信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二) 信用加速危机的爆发 |
三、商业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
(一) 商业信用的产生 |
(二) 商业信用的发展 |
四、马克思商业信用风险形成理论 |
(一) 商业信用自身的界限 |
(二) 信用扩张与生产过剩 |
(三) 信用与货币流回规律 |
(四) 经济周期中的信用作用及演变 |
五、马克思信用理论的时代价值 |
(一) 对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效率提升的指导价值 |
(二) 研究当代金融风险的重要理论支撑 |
(三) 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指导意义 |
第二章 我国商业信用发展现状及主要风险 |
一、我国商业信用发展现状 |
(一) 发展概述 |
(二) 传统商业信用形式的发展现状 |
(三) 商业信用模式的新发展 |
二、当前商业信用发展中的主要风险隐患 |
(一) 信用风险突出 |
(二) 流动性风险增强趋势明显 |
(三) 投机活动难以有效遏制 |
第三章 信用风险形成及防范 |
一、信用风险形成 |
(一) 伦理维度的商业信用道德弱化成因 |
(二) 经济维度的信用风险成因 |
二、信用风险防范 |
(一) 强化商业信用伦理道德建设 |
(二) 提高商业信用风险评估的科学性 |
(三) 提高企业信用治理水平 |
(四) 完善征信服务系统 |
第四章 流动性风险形成及防范 |
一、流动性风险形成 |
(一) 企业所能支配的准备资本不足 |
(二) 回流本身的风险 |
二、流动性风险防范 |
(一) 优化外部准备资本配置 |
(二) 商业信用扩张以产业资本边界为限 |
(三)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四) 进一步构建公平、理性的市场竞争机制和环境 |
第五章 投机风险形成及防范 |
一、投机风险形成逻辑 |
(一) 商业信用基础工具及金融衍生品融合的风险 |
(二) 有限理性下的决策偏差 |
(三) 商业票据融资制度、监管机制不够完备 |
二、投机风险防范 |
(一) 完善商业票据融资市场供给 |
(二) 提升理性决策水平 |
(三) 制度、监管、服务一体化 |
第六章 系统把握三种商业信用风险的防范 |
一、贯彻习近平现代信用风险治理念和新时代经济思想 |
(一) 立足新时代的风险治理战略部署 |
(二) 金融风险治理 |
(三) 金融风险治理是对马克思信用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二、整体考量商业信用风险形成因素 |
(一) 坚持马克思信用风险的基本立场 |
(二) 理顺商业信用风险成因的内在联系 |
三、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科学化解风险 |
(一) 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回归信用服务实体经济之本源 |
(二) 尊重货币流通规律,调控信用规模 |
四、优化信用制度安排,调控政府行为边界 |
(一) 优化相关信用制度安排,提高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
(二) 把握信用功能发挥中政府与市场合理边界 |
五、强化企业主体“志诚”的内在支撑 |
(一) 信用道德提升有助于信用风险与投机风险控制 |
(二) 流动性问题的解决为企业诚信提供物质保障和凝聚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8)天津医药制造企业赊销业务财务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信用管理理论 |
2.1.2 赊销风险防范 |
2.2 理论基础 |
2.2.1 风险管理理论 |
2.2.2 信用管理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3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天津医药企业赊销业务财务风险防范现状 |
3.1 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发展整体现状概述 |
3.1.1 发展情况 |
3.1.2 行业特点 |
3.1.3 发展趋势 |
3.2 医药制造企业赊销业务整体情况简析 |
3.2.1 数据来源与选择样本 |
3.2.2 应收账款统计分析 |
3.3 天津医药制造企业赊销业务财务风险防范 |
3.3.1 控制模式与流程 |
3.3.2 控制手段 |
3.3.3 控制效果 |
第四章 天津医药制造企业赊销业务财务风险防范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风险防范问题 |
4.1.1 客户资信调查不完整准确 |
4.1.2 客户信用评估不真实 |
4.1.3 授信决策迁就客户 |
4.1.4 应收账款回收不力 |
4.2 原因分析 |
4.2.1 缺乏先进的信息采集平台与技术 |
4.2.2 缺乏科学的评估标准与方法 |
4.2.3 盲目追求市场忽视风险 |
4.2.4 回收管理程序不完善 |
第五章 天津医药制造企业赊销业务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
5.1 天津医药制造企业赊销业务财务风险防范思路 |
5.2 对策分析 |
5.2.1 利用先进技术建立信息采集平台 |
5.2.2 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并选择科学方法 |
5.2.3 正确处理市场业务推广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
5.2.4 健全应收账款回收管理流程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A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评述 |
四、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应收账款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概念 |
一、应收账款的含义 |
二、应收账款形成原因 |
第二节 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理论 |
一、信用管理理论 |
二、系统管理理论 |
三、内部控制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A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
第一节 A公司概况 |
一、A公司简介 |
二、A公司的赊销流程 |
第二节 A公司应收账款现行管理制度 |
一、事前管理制度 |
二、事中管理制度 |
三、事后管理制度 |
第三节 A公司应收账款管理财务指标分析 |
一、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情况 |
二、应收账款增速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的比较 |
三、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事前防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缺少独立信用管理部门 |
二、信用政策存在不足 |
三、客户信用管理不健全 |
四、岗位责任不明确 |
五、盲目赊销,风险防范意识缺乏 |
第二节 事中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不重视建立应收账款预警系统 |
二、客户信息管理不到位 |
三、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方面不成熟 |
第三节 事后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应收账款催收制度不合理 |
二、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改进措施 |
第一节 应收账款的事前防范 |
一、建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 |
二、建立合理可行的信用制度 |
三、明确岗位责任 |
四、对应收账款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
第二节 应收账款的事中控制 |
一、建立应收账款预警系统 |
二、加强客户信息动态跟踪管理 |
三、加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 |
四、合同规范管理 |
第三节 应收账款的事后监督 |
一、完善应收账款催收管理机制 |
二、健全建立应收账款激励机制 |
三、利用应收账款作为质押进行融资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基于推理机和GBDT的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信用风险评估研究 |
1.2.2 赊销信用风险评估研究 |
1.2.3 文献评价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2 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的相关理论 |
2.1 信用风险的基本定义 |
2.1.1 信用风险的基本概念 |
2.1.2 信用风险的基本形式 |
2.1.3 信用风险的基本特征 |
2.2 企业赊销信用风险 |
2.2.1 企业赊销的定义 |
2.2.2 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的表现 |
2.2.3 企业赊销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
2.3 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
2.3.1 外部影响条件 |
2.3.2 内部影响条件 |
3 X公司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
3.1 X公司概况 |
3.1.1 X公司业务发展 |
3.1.2 X公司赊销信用管理发展 |
3.2 X公司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
3.2.1 事前预防 |
3.2.2 事中控制 |
3.2.3 事后跟踪 |
3.3 X公司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的问题 |
4 基于推理机的赊销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
4.1 推理机原理 |
4.1.1 逻辑推理 |
4.1.2 模糊运算 |
4.1.3 模糊推理 |
4.2 推理机基本结构 |
4.2.1 总体结构 |
4.2.2 模糊化 |
4.2.3 解模糊 |
4.3 知识和规则划分 |
5 基于GBDT的赊销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
5.1 GBDT分类器原理 |
5.1.1 GBDT分类器原理 |
5.1.2 GBDT训练方法 |
5.2 xgBoost&LightGBM的提升方法 |
5.3 特征构造 |
5.3.1 老客户模型 |
5.3.2 新客户模型 |
6 实验和结果分析 |
6.1 混合推理机及分类器性能分析 |
6.1.1 混合推理机架构 |
6.1.2 混合推理机性能分析 |
6.1.3 基于推理机与GBDT的赊销风险评估模型结果分析 |
6.2 赊销信用风险全流程管理及优化 |
6.2.1 LTC业务流程管理及优化 |
6.2.2 赊销信用管理流程优化 |
7 研究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四、如何防范“赊销”风险(论文参考文献)
- [1]MM企业赊销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J]. 陈章炎.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1(08)
- [2]基于区块链的LT纺织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 王晓颖.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3]XY钢铁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优化研究[D]. 刘毅婧.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4)
- [4]S商业地产公司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研究[D]. 王颂. 东华大学, 2020(04)
- [5]N农化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研究[D]. 薛飞.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6]CJ公司赊销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 易玲.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7]马克思信用理论视角下我国商业信用风险防范研究[D]. 黄慧微.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天津医药制造企业赊销业务财务风险防范研究[D]. 苏丽.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9]A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D]. 邓伟健.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10]基于推理机和GBDT的企业赊销信用风险研究[D]. 柯建华. 浙江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