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思想论文_麦永雄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艺美学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美学,文艺,思想,东平,建安,身体,价值论。

文艺美学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麦永雄[1](2019)在《左翼政治的全球化构想对文艺美学的影响——哈特与奈格里“帝国”叁部曲的思想启迪》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代左翼激进政治领域,美国哈特和意大利奈格里合着的"帝国"叁部曲(《帝国》《诸众》和《共同体》)在新千禧年以来引发广泛的关注与反响。《帝国》尤其被视为21世纪文艺理论复兴的标志性着作,它所催生的"帝国研究"刷新了当代西方文论的符号学、后殖民批评等思想观念;《诸众》聚焦于抵抗帝国的新主体,对全球化、数字化时代的赛博空间博弈具有特殊意义;《共同体》则构想了一种反抗帝国统治的民主政治。当代左翼政治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有着丰富复杂的思想赓续或空间对话关系,"帝国"叁部曲堪为典型。它们体现出审美乌托邦的力量,启迪人们对当代世界体系和文艺美学新形态进行反思。(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舒良明[2](2019)在《论建安时期叁曹的文艺美学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作为中国文学走向自觉的成熟阶段,它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而在此过程中,叁曹父子的诗歌创作,无论是从创作题材的选择、思想情感的抒发以至于文学创作的手法来看,都体现出了魏晋文学已然成为文学自觉的肇始,它对后来的诗人也有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对推动盛唐诗歌发展至巅峰的宏大气象的最终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赵敏慧[3](2019)在《从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看苏轼的文艺美学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乃中国诗词史上的一大家,同样也是中国美学史上的重要一员。他的作品不仅在诗词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见微知着地反映着唐宋美学的精神面貌。现以林语堂所着的《苏东坡传》为参照,着重分析其作品蕴含的儒、佛、道叁家哲学思想,以期更为深入地探索苏轼思想的美学意义。作为林语堂最为骄傲的作品之一,《苏东坡传》可以说是中国(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9年24期)

陆丽桦[4](2019)在《黄药眠文艺美学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药眠先生(1903.1.14-1987.9.3)是我国当代一位极具活力的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也是影响力颇大的作家、教育家与政治活动家,其文艺美学思想内涵丰富,文学创作成果丰硕,小说、散文、诗歌皆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艺术价值。然而,由于历史的劫难等原因,黄药眠先生及其思想理论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因此,本文拟以黄药眠文艺美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力求完整地呈现其思想理论的整体面貌,挖掘其深刻的内涵意蕴,使之能够得到客观公允的对待和评价,也期待黄药眠文艺美学思想能够为我们解决当前的文学问题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本文主要分为引言、主体、结语叁个部分,主体部分共五章,十叁节。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缘由和意义、国内研究综述、研究的重难点及解决方法,为后文论述起到引介和铺垫作用。黄药眠先生一生着述宏富,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批评文论的创作,皆能映射出他对文学、对生活、对社会的深层思考,其自成一家的思想理论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他与时俱进,常年活跃在政治和教育的舞台上,影响了一大批人。第一章以时间顺序为线索,介绍黄药眠先生的生平经历,分析影响其文艺美学思想产生、形成及发展的各方因素,并以抗战前、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叁个时间段为分期,对黄药眠先生的文学活动做一个整体把握。抗战前,其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歌风格随着他的个人经历和生活遭遇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转变;从抗战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前,其文学创作主要以诗歌、散文为主,他开始用哲理性和战斗性武装自己的作品,将文学作为自己战斗的武器;新中国成立后,其文学创作又主要以散文和文艺论文为主,尤其到北师大任教后,黄药眠先生更是将重心转移到文艺美学理论的研究与教学上,出版了一系列理论文集。第二章以建国后的第一次美学大讨论为时代背景,探讨黄药眠先生与朱光潜、蔡仪两位先生的对话,力求回到历史的语境,在众声喧哗的思想碰撞中,凸显黄药眠文艺美学思想的智慧火花。朱光潜先生和蔡仪先生分别是“主客观统一说”和“客观说”的典型代表。黄药眠先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立足现实生活和实践经验,指出了朱光潜先生和蔡仪先生理论观点中的局限性。第叁章侧重讨论黄药眠美学思想中的主要理论观点,在对美的本质问题的追问中,黄药眠先生表达了关于美和美感的看法,又在论辩中逐渐意识到用认识论解决美学问题的局限性,于是将研究维度扭转到价值论,提出“美是审美评价”的观点。同时,他将艺术纳入自己的美学理论中进行考察,思考了艺术的起源、美与艺术的关系等问题。第四章从文学的主体、内容与形式和文学叙事学叁个板块来阐述黄药眠先生的文艺学思想中的主要理论观点。黄药眠先生强调了文学主体的重要性,讨论了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认为任何事物有内容,就有对应的形式,形式受内容的规定,又有其相对独立性,两者要力求统一。同时,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剖析,他探究了人物和故事的叙述艺术,也开启了中国现代文论中叙事学研究的先声。第五章则聚焦其文艺美学思想的意义影响和局限所在。黄药眠先生急时代所急,解时代所需,推动了文艺美学的学科建设,影响了一大批文艺理论家,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美学研究人才。其文艺美学思想具有强烈的现实感,或许可以启发我们在当代文论所面临的困境中探索出新的出路。但他对于革命和政治活动的高度渴望导致他在某些文学问题上偏执于文学的社会功用,这既影响了他文学才情的发挥,又损害了他理论体系的合理性和客观性。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文做一个总结叙述,梳理全文脉络,再次申明本文主要观点,力求使黄药眠先生及其思想理论能够进入更多学者的视野。笔者相信,随着对黄药眠文艺美学思想的深入研究,我们也能从中汲取越来越多的养分和能量。(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6-01)

龙禹[5](2019)在《唐太宗文艺美学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古以来,影响中国文艺发展的因素众多,帝王凭借中央集权制赋予的权力,作为文艺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推广者,对文艺的发展走向具有决定作用。唐太宗虽是唐王朝的第二任帝王,其实际上是唐王朝的真正缔造者,其父李渊功绩主在建国,使唐王朝初期并不关注文事建设,自太宗始,唐代才有意识的开展文化建设,施行文艺政策。可以说唐太宗的文艺美学思想为整个大唐王朝设立了基本的文艺基调,他的文艺美学思想对唐初甚至整个唐王朝的文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本文结构如下:绪论部分说明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并介绍了唐太宗文学方面的相关研究。第一部分:魏晋至贞观时期文艺美学发展的叁条线索。本章通过对魏至唐初产生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批评作品进行了梳理,把其分为叁类,其一为注重政教功能,注重道德风范的思想;其二是注重审美规律和艺术形式的思想;其叁主张文质兼美思想,以期为唐太宗的文艺美学思想的源头提供线索。第二部分:各类史料中所反映出的唐太宗文艺美学思想。本章通过对史书、诏令、书序等材料的归纳整理,认为唐太宗“文质并重”的文艺思想主要来源于《文心雕龙》和《颜氏家训·文章》,且唐太宗文艺美学思想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关系中,贞观前期注重文艺的政教功能,贞观中后期因为政治功业的关系,骄奢自负的情绪开始抬头,开始更为注重文艺的审美性。第叁部分:唐太宗的创作实践所反映出的文艺美学思想。本章通过对唐太宗诗歌内容的分类,诗歌创作时间的整理,总结得出唐太宗的文艺美学思想基本符合我们上文所提到的处于动态关系这一事实,其文学创作实践与文艺思想体系并不矛盾,只是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罢了。第四部分:唐太宗文艺美学思想的影响。本章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他对国家文艺政策的实施,二是他对文人文艺活动的影响,力求对他的文艺美学思想作出全面的判断。(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梅娜[6](2019)在《梅洛—庞蒂“身体图式”文艺美学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梅洛-庞蒂以知觉和身体作为其理论的核心要素并对之进行延展性探究。“身体图式”是梅洛-庞蒂在其代表作《知觉现象学》中提出的核心概念,意指身体在世界中的存在方式。而“身体图式”作为早期梅氏身体哲学思想中“身体-主体”这一核心理论之基石,其存在的方式在梅氏整个的学术思想中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呈现方式。梅氏“身体图式”美学思想中的“身体-主体”概念不仅是对笛卡尔以降近代主客二分等二元论思想的一次反拨,也是现代艺术、尤其是后现代艺术(绘画)在艺术创作与发展上的一种实践载体与理论超越。梅氏以“身体图式”为核心概念之一的文艺美学思想在形成与发展上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图式”这一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康德。梅洛-庞蒂的“身体图式”概念是其在借鉴康德图式理论基础上对心理学上身体图式概念的一个阐发与继承。其借助该概念来阐述现象的身体在时空结构(世界)中的存在方式及其与世界的统一性。梅氏“身体图式”概念与格式塔心理学中的“完形”概念有着密切关联。在此基础上,梅氏更是融合了胡塞尔“主体”概念的思想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对“身体图式”的内涵与功能进行了改造与阐发。“身体图式”即是身体在世的存在方式,正是由于人身体的存在,才有了人类进行一切艺术实践活动的运动载体与实践中介。透过人的身体,艺术等一切实践活动才被赋予了其存在的意义。无论是梅洛-庞蒂对于塞尚绘画在“视看”艺术上关于人身体知觉的探讨,还是电影艺术中身体的时空存在问题,甚至是文学创作中人身体的存在境遇等,都离不开身体在世界上的存在方式——“身体图式”。正是因为有了身体的存在与感知,才有了一切艺术创作与欣赏的重要前提。梅洛-庞蒂所强调的“身体图式”文艺美学思想作为其身体现象学(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表明了人作为生命个体所独有的身体的意识性和主体性意义。不管是对西方传统身心二分的二元论传统之挑战,还是对当下精神与身体(灵与肉)统一的身体-主体之强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梅氏“身体图式”文艺思想在美学与艺术实践方面的贡献更是不容小觑,尤其在对身体美学的产生与发展及中国当代美学领域的继续发展均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刘洁[7](2019)在《张晶教授文艺美学思想论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张晶教授对中国文艺美学的当代性建构有着丰富的理论成果,在文艺美学新格局的探索上,他所着力剖析和阐释的诸多美学范畴如内在视像、审美构形、审美感兴、审美惊奇等,都是针对当下审美文化中的现实问题尤其是文学与艺术的关系、传媒艺术美学品格的提升等问题的有效策略。张晶文艺美学的核心是审美价值论,其学术思考的路径正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所进行的逻辑推进,显示出理论建构的精微化和深层化的个人特色。(本文来源于《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罗曦,汪晓萍[8](2019)在《试论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的中国风格》一文中研究指出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创新性地发展了中华传统美学思想,结合中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进行了创造性运用。在解决了如何评价美、怎样发现美、表现美等基本问题之后,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又以"新"为关键词回答了在文艺实践中如何创造美这一重要问题,以发现美、评价美、创造美建构起了一个完整的颇具中国风格的文艺美学体系。(本文来源于《毛泽东思想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陈醒芬[9](2019)在《丘东平文艺美学思想特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丰文化名人丘东平,作为书写现实主义的战地文学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具有现代战争文学、报告文学、军魂小说和纪实小说等战争文学的一般审美特征,除此以外,丘东平作品所体现的文艺美学思想特质更是十分显着:一是温情的人文关怀;二是浓厚的诗人气质;叁是悲壮的苦难意识。他既是"七月派"中坚作家、人民的战士,是现代战争文学的杰出代表,更是用生命和鲜血谱写诗篇的革命作家。(本文来源于《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赵鹏程[10](2019)在《冯梦龙“情理观”文艺美学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冯梦龙是晚明着名的文学家、戏曲家。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冯梦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文学作品上,对其“情理观”文艺美学思想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叁言”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之作。冯梦龙受当时思想解放潮流的影响,在“叁言”的编撰过程中,将自己的“情理观”渗透其中。本文试图在美学的视角下,通过收集、整理冯梦龙零散的文艺思想,结合晚明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审美背景,探讨冯梦龙“理为情之范,情为理之维”情理观的审美内涵,及冯氏“情理观”在“叁言”中的体现。本文主要从情理冲突入手,通过对冯梦龙“叁言”宋元话本改编篇目及其他篇目的研究,具体分析“叁言”作品体现出的中和审美价值观;从情理冲突的角度切入,具体阐释审美范畴——喜剧与悲剧,并且分析冯氏“情理观”影响下“叁言”作品中体现出的喜剧与悲剧。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从宏观的角度介绍明朝中后期政治、经济背景,及其对当时时代审美风尚及文艺审美风格的影响。第二,重点分析冯梦龙“理为情之范,情为理之维”之“情理观”的审美内涵,并通过对“叁言”文本内容的研究,将冯梦龙零散的理论与文本结合起来,阐释冯梦龙“情理观”的审美内涵及其在“叁言”中的体现。第叁,从哲学思潮、文学思潮、冯梦龙个人经历等叁方面分析冯梦龙“理为情之范,情为理之维”之“情理观”的成因。第四,从情理冲突的角度出发,对审美范畴——悲剧与喜剧作出简单的论述。(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9-03-25)

文艺美学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魏晋作为中国文学走向自觉的成熟阶段,它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而在此过程中,叁曹父子的诗歌创作,无论是从创作题材的选择、思想情感的抒发以至于文学创作的手法来看,都体现出了魏晋文学已然成为文学自觉的肇始,它对后来的诗人也有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对推动盛唐诗歌发展至巅峰的宏大气象的最终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艺美学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麦永雄.左翼政治的全球化构想对文艺美学的影响——哈特与奈格里“帝国”叁部曲的思想启迪[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舒良明.论建安时期叁曹的文艺美学思想[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

[3].赵敏慧.从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看苏轼的文艺美学思想[J].牡丹.2019

[4].陆丽桦.黄药眠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9

[5].龙禹.唐太宗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9

[6].梅娜.梅洛—庞蒂“身体图式”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7].刘洁.张晶教授文艺美学思想论略[J].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9

[8].罗曦,汪晓萍.试论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的中国风格[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9

[9].陈醒芬.丘东平文艺美学思想特质研究[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10].赵鹏程.冯梦龙“情理观”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美学教育2002年度美学硕士、博士教育信息(...书法艺术辩证法的构成-王羲之《寒切帖》

标签:;  ;  ;  ;  ;  ;  ;  

文艺美学思想论文_麦永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