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电影论文_张瑛

导读:本文包含了德国电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德国,电影,表现主义,奥斯卡,贝蒂,文化,电影节。

德国电影论文文献综述

张瑛[1](2019)在《简析德国电影《窃听风暴》人性主题的多维度达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影《窃听风暴》讲述了一个铁血国家机器的秘密警察魏斯勒在对才华横溢的剧作家德雷曼生活的窃听中,逐渐被作家内心的纯真与其妻子真挚的爱所感动,最后这个秘密警察转换成了一个自觉自愿的护卫者的故事。本文从电影的故事情节、视听语言以及历史视角叁个维度出发,简析电影所中"人性复归"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何在电影中实现。(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11期)

姬政鹏[2](2019)在《第七届德国电影节在京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1月15日,第七届德国电影节在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当代Moma店)正式拉开帷幕。本届电影节由德国电影协会主办,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和百老汇影城协办。开幕式上,德国电影协会总经理西蒙娜·鲍曼坦言,这是她首次专门为推介“德国电影(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影报》期刊2019-11-20)

王娅姝,王宜文[3](2019)在《“土耳其-德国”跨族裔电影现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德国的土耳其移民已进入了第四代,伴随移民史同步发生的,则是跨族裔群体围绕其迁移经历、边缘体验及主体位置展开的记录与表达。以法提赫·阿金等人为代表的土耳其裔德籍导演的集体创作,植根于移民史和相关现实进程,以独特的视角和姿态,深度刻画了土耳其人在海外空间的现实处境与精神世界。随着此类创作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可见,跨族裔的电影创作也成为当代重要的文化现象。跨族裔电影创作突破着国别电影的固定框架,以"离散/飞散"的超越性逻辑,沟通、连接不同的民族与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开辟出第叁重影像文化空间。(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19年11期)

穆童[4](2019)在《政府扶持下德国电影产业发展路径与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德国电影产业总体表现向好,这与德国政府所实施的电影产业扶持政策密切相关,尤其是政府的资金扶持对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修订《德国电影促进法》,扩充电影专项基金补贴,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加强对少数群裔和女性电影人的扶持力度,调整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措施,德国政府力图进一步扩大电影产业经济效应的同时,也能积极发挥电影产业在宣传国家形象,促进社会融合、性别平等、多元化艺术创作等方面的文化影响力。(本文来源于《电影艺术》期刊2019年05期)

高子棋[5](2019)在《德国早期表现主义电影的叙述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热拉尔·热奈特的叙述层理论对德国早期表现主义电影代表作的叙述层展开分析,以揭示电影叙述层与电影语言表达途径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影片《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叙述层的分析,指出"元故事"与"故事"之间的解释关系,通过对影片《疲倦的死神》叙述层的分析,指出"元故事"与"故事"之间的纯主题关系;通过对影片《大都会》叙述层的分析,指出"元故事"与"故事"之间的阻扰关系。由此可见,电影的叙述层可通过任一或多种电影语言元素的综合运用来实现。(本文来源于《四川戏剧》期刊2019年07期)

赵海博[6](2019)在《德国电影面对好莱坞冲击艰难求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说到德国电影,你会想到什么?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中国人来说,对德国电影的印象还停留在《英俊少年》《铁皮鼓》等经典影片上。在人们只能通过译制片来观赏外国电影的年代,这两部风靡中国的德国电影,构建起了国人对于德国电影最初并且延绵至今的印象。回顾二战后(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9-08-01)

张弛[7](2019)在《德国社会文化影响下的电影蒙太奇——以《罗拉快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国新锐电影导演汤姆·提克威的《罗拉快跑》是二十世纪末德国文化革命背景下诞生的经典实验电影,其蒙太奇叙事的革新运用为低迷的二十世纪德国电影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影响了世界电影的叙事发展。本文从德国文化视角入手,结合电影技术,通过分析《罗拉快跑》中蒙太奇里空间维度和叙事空间的双重游离性,探讨真实与虚构的影像,从本片蒙太奇革新运用方面,揭示本片对于德国本土文化和国际上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14期)

柳青[8](2019)在《她们的面孔上,存留着德国电影无法复刻的风华》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落幕已有半月,而上海的艺术影展保持“步履不停”的节奏。本周末,“德国电影大师展”将放映五位德国早期电影大师的作品:柳别谦的 《在我死后》,茂瑙的 《浮士德》,乔·梅伊的《柏油路》,帕布斯特的《迷失少女日记》和斯登堡的《蓝天使》,展映影(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9-07-11)

张蒲荣[9](2019)在《用公平和正义“干净”地缝补历史的缺口——德国电影《缄默的迷宫》文本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国电影《Im Labyrinth des Schweigens》(2014年,中文译名《缄默的迷宫》)以深刻的历史反思和坚定的历史态度宣告:历史是不会被抹杀的,无论谁,无论以何种方式,都不能掩盖历史的真相;只有那些"干净"的人才能充当历史反思的主体力量,才能彻底从历史的废墟中站起来;反思历史,推进历史审判的标准不应该是一时一地的"现实",而是公平与正义。审判与刑罚仅仅是途径而不是目的,还原历史真相,牢记历史教训,给受害者、给全世界以公平和正义,才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为此,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所有坚守公平和正义的人,面对诸如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罪恶,都不应该缄默。(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杨清筠[10](2019)在《魏玛德国电影中的“痛感”记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魏玛共和国在德国历史上存在时间短暂,过程却复杂而耐人寻味,国内外难以解决的重重矛盾令魏玛政府始终疲于应对:首先,魏玛共和国建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的基础上,不得不忍受严重的战争后遗症和战败耻辱;其次,战后的高额赔款、通货膨胀和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问题一直难以解决;第叁,政治纷争和人心涣散还引发了持续的社会动荡。故而,魏玛时期的德国大众长期陷于对现实不满和对未来忧惧的消极情绪中,呈现出多种不同的病态心理。魏玛共和国从诞生到终结都背负着巨大痛苦,贯穿这一时期的是一段颇有“痛感”的历史记忆。魏玛时期的德国电影是关于这段“痛感”记忆最重要的载体。魏玛时期是德国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新兴的娱乐方式一出现就迅速取代了传统消遣活动,拥有了极广的受众,更因其巨大的创造空间和直观的展现形式成为魏玛文化的核心平台。从电影题材的选择到影片细节的雕琢,数量庞大的魏玛电影犹如无限镜面反射出当时社会现实的种种弊病及大众的心态危机,一战后德国被严重的战争阴影困扰,银幕成为战争创伤的特殊记忆平台,反映了战争影响下的民众生活;魏玛共和国经济政治问题不断,人民为贫困、动荡和社会不良之风所苦,电影镜头下的影像正是严酷社会现实的真实缩影;多重社会矛盾让大众心态陷入危机,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成为当时大众心理的艺术表达。魏玛德国时期的电影组成了一段富有创造性视角和极大研究深度的社会史。生动的电影影像让魏玛德国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番具有真实“痛感”的集体记忆。(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德国电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1月15日,第七届德国电影节在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当代Moma店)正式拉开帷幕。本届电影节由德国电影协会主办,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和百老汇影城协办。开幕式上,德国电影协会总经理西蒙娜·鲍曼坦言,这是她首次专门为推介“德国电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德国电影论文参考文献

[1].张瑛.简析德国电影《窃听风暴》人性主题的多维度达成[J].文化学刊.2019

[2].姬政鹏.第七届德国电影节在京举行[N].中国电影报.2019

[3].王娅姝,王宜文.“土耳其-德国”跨族裔电影现象分析[J].当代电影.2019

[4].穆童.政府扶持下德国电影产业发展路径与趋势[J].电影艺术.2019

[5].高子棋.德国早期表现主义电影的叙述层分析[J].四川戏剧.2019

[6].赵海博.德国电影面对好莱坞冲击艰难求索[N].文汇报.2019

[7].张弛.德国社会文化影响下的电影蒙太奇——以《罗拉快跑》为例[J].大众文艺.2019

[8].柳青.她们的面孔上,存留着德国电影无法复刻的风华[N].文汇报.2019

[9].张蒲荣.用公平和正义“干净”地缝补历史的缺口——德国电影《缄默的迷宫》文本解读[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

[10].杨清筠.魏玛德国电影中的“痛感”记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德国电影艺术中心Fi妙.16Film...亚历山大·克鲁格室内剧电影-德国室内剧电影《蓝天使》剧照1.3美国市场其他外语片受喜爱比例...:影片《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中的梦...》和作《陆上行舟》因

标签:;  ;  ;  ;  ;  ;  ;  

德国电影论文_张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