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兴[1]2004年在《亚麻纤维发育规律及PGRs调控机理与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选用我省生产上广泛使用及有代表性的15个品种,试图通过品种试验(纤维发育观察、内源激素测定试验、碳氮积累试验、田间调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处理来阐述不同类型品种亚麻纤维发育规律、内源激素与纤维发育之间关系、碳氮积累与纤维发育关系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亚麻产质量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各类型品种纤维发育与麻株生长均具有协同性,同一茎段内不同节间茎粗、纤维细胞分化数量、纤胞径向大小、纤胞壁厚都随株高和干物质的增加而增加,在时间分布上表现出连续性。纤维发育在茎向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位置效应,不同节间纤维发育是不同步进行的,由基端向颈端依次发生,而且不同节间在发育速度上也是不一致的,麻株各茎段发育进程因此存在差异。不同基因型亚麻成熟茎中部纤维发育存在差异,高纤品种茎粗、茎截面细胞数、纤维细胞壁厚、纤胞长短径均大于中纤品种。尽管上油用亚麻茎截面纤维细胞最多,但是其细胞最小,细胞壁最薄。兼用亚麻的纤维发育也较差。纤维细胞数与长麻率、强度、可挠度、原茎产量、长麻产量呈正相关。纤维细胞壁厚与各产质量性状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与分裂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0.52*),而与纤维含量(r=0.75**)、长麻率(r=0.68**)、长麻产量(r=0.85**)相关达到极显着水平, 纤维细胞腔宽与各性状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与纤维细胞壁厚呈显着负相关关系(r=-0.54*),与原茎产量(r=-0.66**)、长麻产量(r=-0.66**)负相关达到极显着水平。亚麻叶片、茎中氮含量变化均呈下降趋势。成熟期亚麻茎杆内氮素含量与茎中部纤胞数呈显着正相关(r=0.64*),氮含量与纤胞腔宽成负相关关系。各品种叶片中糖含量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各品种茎中糖含量变化规律较为一致,均是先不断的升高,在开花期达到峰值,而后下降至最低。叶片、茎中碳氮比动态变化随纤维生长发育均呈上升态势,这种态势与径粗、细胞数、纤胞长短径、纤胞壁厚变化具有相对的一致性。青熟期茎中可溶性糖含量与纤胞腔宽呈负相关关系,与纤胞壁厚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纤胞数正相关达到极显着水平(r=0.67**)。高纤品种茎尖叶中GA3含量随纤维生长发育表现为先下降再上升,在出苗后第51天时达到最高点,而后迅速下降;中纤品种先保持上升趋势,在出苗后第40天达最大,然后逐渐降低至最低。高纤品种IAA含量变化为先下降再上升然后再下降,其中最后一阶段含量急剧下降,中纤品种也为先下降再上升而后再下降,只不过升降的趋势出相对较平缓。随生育期不同类型品种亚麻基部、中部韧皮纤维中各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具有相一致的规律,均呈先下降再上升“V”型变化。纤用品种GA3、IAA、ZR含量在茎中分布为:花蕾>茎中部麻皮>茎基部麻皮>茎尖叶,而油用、兼用品种表现为:茎中部麻皮>茎基部麻皮>茎尖叶>花蕾。 长麻产量、原茎产量与(IAA+GA3)/ZR相关分别达到显着水平(r=0.78*)、极显着水平(r=0.87**),全麻产量与其相关关系也接近显着水平(r=0.66)。原茎产量、全麻产量、长麻产量与GA、IAA、ZR、IAA+GA均为正相关关系。纤维强度与IAA、ZR、IAA+GA
李冬梅, 李明, 付兴, 贾新禹, 于琳[2]2005年在《亚麻化学控制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文章从黑龙江省气候条件和亚麻生长特点出发,对利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初步提出了黑龙江省亚麻化控栽培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1]. 亚麻纤维发育规律及PGRs调控机理与效果研究[D]. 付兴. 东北农业大学. 2004
[2]. 亚麻化学控制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进展[J]. 李冬梅, 李明, 付兴, 贾新禹, 于琳. 中国麻业.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