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多样性论文_肖湘,陈贵菊,张雪,纪善博,刘保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质多样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质,多样性,微生物,连作,植物,物种,黄瓜。

基质多样性论文文献综述

肖湘,陈贵菊,张雪,纪善博,刘保东[1](2019)在《中国产桫椤类配子体在不同基质胁迫下的形态畸变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土壤污染对中国产桫椤科植物的生殖影响,以探讨中国桫椤类乃至其他濒危蕨类濒危的内在原因。该研究以中国产9种桫椤植物为材料,采用各植物原产地地表土壤培养孢子至配子体成熟,全程比较观察配子体畸变类型,统计畸变率;并分别取3个属的代表种笔筒树、大叶黑桫椤和中华桫椤的孢子,以MS培养基为对照,分别用5 mg·kg~(-1)Pb~(2+)和1 mg·kg~(-1)Cd~(2+)单因素胁迫培养配子体,比较观察各组的配子体形态畸变类型,统计畸变率。结果表明:(1)中国产桫椤类9种植物配子体培养过程中共出现17种形态畸变类型,其中4种为分化畸变,7种为假根畸变,4种为细胞畸变,2种为性器畸变。(2)不同培养基——对照组(MS培养基)、原产地土壤、Cd~(2+)胁迫、Pb~(2+)胁迫对中国产桫椤科9种植物配子体的平均畸变比例分别是2.28%、12.61%、31.58%和33.58%。(3) 9种桫椤的配子体畸变类型及其畸变率均与培养基的胁迫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其配子体发育都受到了产地土壤污染的严重伤害。(4) 3种桫椤属植物配子体对土壤环境胁迫的耐受力强弱为黑桫椤属>白桫椤属>桫椤属。(5)桫椤科配子体的形态畸变多样性与胁迫条件之间具有稳定的对应关系。(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旭,李培坤,胡金涛,杜晓军,叶永忠[2](2017)在《宝天曼不同生长基质上苔藓植物的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宝天曼暖温带-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1 hm~(2)样地,通过重要值、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指数等指标对样地内不同附生基质上苔藓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苔藓植物共有29科57属98种,羊角藓为优势种。样地内石生苔藓物种数最多,共有77种;石生苔藓、土生苔藓和树附生苔藓的多样性指数依次减小。石生苔藓与土生苔藓的相似性系数最大,为0.722,而土生与腐木生苔藓物种相似性最低,为0.523。苔藓生活型以耐旱能力最弱的平铺型为主,反映出样地内水分状况良好,但在不同生长基质中苔藓生活型的比例存在差异。由此可见,不同苔藓对不同生长基质的适应存在一定差异,生境的多样性有助于提高苔藓的多样性。(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张凡[3](2017)在《日光温室黄瓜连作土壤和基质微生物多样性与有机质组分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瓜是我国设施蔬菜栽培的主要作物之一,目前连作障碍已经逐渐成为黄瓜设施栽培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本文以黄瓜品种'津优30'为试材,采用Biolog技术评估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并结合Bremner有机氮分组方法,研究17连茬栽培黄瓜土壤与基质微生物的变化情况以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有机碳、氮之间的联系,为探究缓解连作障碍问题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土壤栽培条件下,黄瓜连作植株生长出现波浪形特点,黄瓜连作1~9茬植株的生长指标随着连作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连作5茬达到波峰,连作9茬达到波谷,连作9~17茬黄瓜的株高和产量又开始逐步地增加。在基质栽培条件下,黄瓜株高、茎粗、产量与土壤栽培一样随着连作时间先升高后降低,在连作5茬达到波峰,但是达到波谷的时间较土壤栽培晚,这说明基质栽培能够延缓连作效应的产生。2.本试验土壤和基质中的全氮(TN)随着连作时间的增加显着积累,全钾(TK)的含量无显着变化,全磷(TP)的含量在连作1~9茬先升高后逐渐降低,其中连作7茬达到波谷,这说明连作7茬的土壤的养分含量已显着失衡,连作7茬以后开始增加,在连作15茬达到波峰。速效氮(AN)和速效磷(AP)在连作1~9茬先增加后保持稳定,连作3茬与连作1茬差异显着,连作3茬以后差异不显着,在连作11~17茬先升高后降低。基质与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发生连作效应的时间较土壤晚,pH值整体呈现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显着,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相差0.7个单位,EC值之间差异不显着,最大值和最小值差0.12 mS/cm。3.土壤连作栽培条件下,黄瓜土壤和基质连作中微生物Shannon-wiener指数(H)、碳源利用丰富度指数(S)受到连作的影响显着,呈现波浪线形变化特点,在连作1~17茬随着连作茬次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出现两个波峰(连作3茬和15茬),一个波谷(连作7茬);基质连作条件下,多样性指数随着连作时间的变化与土壤一致,但要高于土壤的多样性指数,说明基质中的微生物活性更强。4.土壤和基质中的易氧化有机碳含量随着连作时间的延长,先显着升高,连作5茬之后表现出整体降低的趋势,但5茬以后各茬次间无显着差异;土壤有机氮组分各组分含量皆随着连作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氨态氮和氨基酸态氮在酸解总氮中所占的比例随着连作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氨基糖态氮和酸解未知氮在酸解总氮中的百分比随着连作时间的增加分别增加了 11.6%和8.9%,同样的现象也表现在基质连作中,这说明连作增加了有机氮各组分的量,但却改变了有机氮各组分所占的比例。5.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多样性与总碳以及有机氮组分中的氨态氮、氨基糖态氮都表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其中S指数和U指数与酸解未知态氮也表现出相关性,也可以看出土壤养分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微生物的多样性,通径分析显示,对微生物多样性H直接影响较大的因子是土壤总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601和-0.305,对产量影响较大的因子是EC、氨基酸态氮和水溶性有机碳,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555、-0.517、0.373。综上所述,连作破坏了土壤和基质的养分平衡,也改变了微生物的多样性,有机质组分的变化也是导致微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微生物多样性影响显着,且在本试验中基质比土壤更加利于黄瓜植株生长。(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付雄略[4](2017)在《衡阳市某铅锌尾矿库植被多样性与矿渣基质改良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首先对衡阳市某铅锌矿的植被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并对植物的重金属富集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然后,采用该矿的铅锌矿渣作为植物生长基质,以泥炭土、红壤、蛭石为矿渣改良剂,以夹竹桃,泡桐,蓖麻3种植物为植物材料,开展铅锌矿渣基质改良效应与植物耐性研究,旨在筛选出合适的矿渣改良剂,并揭示铅锌矿渣基质改良效应与植物耐性,为矿山生态治理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铅锌矿尾矿库植被生物多样性调查及其重金属富集能力分析(1)样地内共出现植物15科41种,植物种类较为稀少,多为草本植物,其中禾本科和菊科植物为优势植物,两者占草本种数的60%。狗尾草和芒在草本群落中为优势种或亚优势种,表现出了很强的生长优势。但是该采样地仍然存在群落组成结构单一,物种多样性水平不高,生态较为脆弱的问题,其中,各样方中样方四的植物多样性最佳,丰富度指数R,均匀度指数E以及多样性指数H均为最高,也仅分别为2.299、0.724、1.813。(2)对3个采样点中不同深度土壤中重金属Pb、Zn、Cu的含量进行显着差异性分析发现,Pb、Zn的分布0-10cm剖面与另外5个剖面有显着性差异,污染上升污染到了 10-20cm,Cu的分布呈现出6个剖面没有显着性差异,土层已经全部污染。2、铅锌矿渣基质改良效应与植物耐性研究(1)蓖麻和夹竹桃在蛭石改良矿渣处理中株高增高最多,泡桐在泥炭土改良矿渣中的株高长势最好;蓖麻和泡桐在蛭石改良处理中生物量最好,夹竹桃生物量改良效果最好的是泥炭土,其次是蛭石;叁种植物的根系生长状况为蛭石改良>泥炭土改良>红壤改良。(2)蓖麻和夹竹桃在蛭石改良中体内Pb、Zn含量降低最多;植物地上部分富集Zn的能力比富集Pb的能力强,最小值均出现在蛭石改良下的处理T9中,富集能力比较为蓖麻>泡桐>夹竹桃;Pb、Zn、Cu、Cd转移量系数比较为蓖麻>夹竹桃>泡桐;铅锌矿渣的叁种改良剂效果比较为蛭石>泥炭土>红壤。(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谢芹,江敏,胡成枫,张健龙,王城峰[5](2017)在《罗氏沼虾亲虾越冬池中不同基质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罗氏沼虾亲虾越冬时循环养殖系统对水质的调控效果,探明其中微生物群落的作用。【方法】采集循环养殖系统运行88 d后的越冬池池水、池中人工水草(普通纤维膜)以及外置式生物滤器中的纳米纤维膜等3种不同基质上的微生物,利用DNA抽提、PCR扩增和定量以及高通量Mi Seq测序技术等对3种不同基质上的微生物进行16S r RNA基因序列V4-V5区的测定和分析,并根据测序得到的双端测序读长(Pair-end reads)进行质量控制和过滤,之后进行操作分类单元(OTU)聚类分析,并基于OTU对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每3-4 d对越冬池池水水质进行监测。【结果】养殖池塘的水质保持在良好的状态,其中氨氮和亚硝氮浓度控制在0.17±0.08 mg/L和0.28±0.15 mg/L;不同基质上的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都不相同。在3种基质上共检测并鉴定出细菌64种,隶属于9门64属,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绿菌门(Chlorobi)。从属水平上对3种基质上的细菌进行分析,发现养殖池水中含量最高的为丛毛单菌科下的一个未分类类群(Comamonadaceae_unclassified),其也是3种基质的共有优势类群;普通纤维膜上为Inhella,纳米纤维膜上则是小纺锤状菌属(Fusibacter)。3种基质上细菌群落多样性顺序为:纳米纤维膜>普通纤维膜>养殖池水。通过对亲虾越冬养殖全过程的水质监测,发现越冬期间亲虾池水质始终保持在良好状态,并且在循环水系统开启约40 d后水质达到了相对稳定的状态。【结论】通过在育苗池中悬挂人工水草,配合内含纳米纤维膜的外置式生物滤器,可使罗氏沼虾越冬亲虾池保持良好的水质。随着新型材料科学的发展,开发出适用于水产养殖业的滤料很有必要。(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7年02期)

郭明月,郎秀璐,宋志文,徐爱玲,夏岩[6](2016)在《人工湿地基质细菌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采用PCR-RFLP和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基质细菌多样性。2种方法均显示人工湿地基质中细菌主要分布在变形菌门,其中γ-变形菌纲和β-变形菌纲属优势菌群,其次为δ-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厚壁菌门中的芽孢杆菌纲及酸杆菌门中的酸杆菌纲。但在优势种属水平上,2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差异较大。人工湿地基质中存在亚硝化螺菌属、硝化螺旋菌属、Thioalkalivibrio、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放线菌属、海旋菌、海单胞菌属及鞘脂菌属等参与脱氮除磷和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种类;同时也存在绿脓杆菌、弧菌属及黄杆菌属等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研究也说明,PCR-RFLP和高通量测序法对湿地基质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显示出了方法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北京水务》期刊2016年03期)

邹春娇,齐明芳,马建,武春成,李天来[7](2016)在《Biolog-ECO解析黄瓜连作营养基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营养基质栽培作为一种有效缓解土壤连作障碍的栽培方式而被广泛应用,但随着栽培年限增加,也会表现出连作障碍现象。目前针对营养基质连作障碍产生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生产上主要采用更换营养基质的方式维持生产力,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本研究从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方面探索营养基质连作障碍产生机理,为找到合理修复营养基质的方法奠定基础。【方法】以日光温室黄瓜槽式连作栽培的营养基质(稻草+土壤+膨化鸡粪)为试材,采用Biolog-ECO方法计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Mc Intosh指数及丰富度指数,进而揭示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索不同连作茬次营养基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特征与规律。【结果】黄瓜平均单株产量随着连作茬次的增加在连作第5茬达到最高值,连作11茬显着低于第1茬水平。营养基质p H随着黄瓜连作茬次的增加逐渐降低,连作13茬时显着低于其他茬次。有机碳、速效氮、磷、钾含量均在连作第5茬的营养基质中含量达到最高值;连作第11茬时,速效氮及速效钾含量显着低于第1茬;有机碳和速效磷含量则在连作第13茬显着低于第1茬。微生物群落碳代谢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连作7茬以后营养基质中微生物碳源利用情况与之前各茬次间差异显着。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香农指数、Mc Intosh指数及丰富度指数均在连作第5茬达到最大值,香农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第11茬开始显着低于第1茬,Mc Intosh指数在第13茬显着低于1茬。同时,随着连作茬次的增加,营养基质中微生物对单一碳源L-精氨酸、D-半乳糖内酯、吐温40、吐温80、丙酮酸甲脂、甲基D葡萄糖苷、N-乙酰基-D-葡萄胺的代谢活性明显降低;而对L-天冬酰胺酸、2-羟基苯甲酸、4-羟基苯甲酸、腐胺、D-甘露醇的代谢活性明显提高。【结论】采用营养基质栽培黄瓜,连作第5茬黄瓜产量显着高于其他茬次,微生物碳代谢能力、微生物多样性各项指标及对单一碳源的高利用碳源数均在各茬次中最高;在连作第11茬后微生物碳代谢能力显着下降,微生物多样性水平显着降低,微生物对羧酸类碳源利用率明显提高,说明偏好羧酸类碳源微生物种群得到富集,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单一化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赵争艳[8](2016)在《人工湿地中植物多样性和基质对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污水处理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人工湿地作为传统污水处理厂的补充途径,具有温室气体排放低等优点。但污水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导致人工湿地中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也可能增多。为了寻找人工湿地高效处理污水同时温室气体排放低的污水处理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个模拟人工湿地微宇宙实验。实验设置了两个处理,分别是植物多样性(物质丰富度为0,1,3和4及所有物种组合)和砂基质(粗砂和细砂)处理。结果表明:(1)粗砂基质系统中,物种丰富度显着提高氮去除并显着降低了氧化亚氮排放(P<0.05),物种丰富度对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大于物种特性,而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特性对甲烷排放都无显着影响(P>0.05);(2)细砂基质系统中,物种丰富度对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及氮去除都无显着影响,而物种特性对甲烷排放的影响大于物种丰富度,对氧化亚氮排放无显着影响;(3)细砂基质比粗砂基质有更高的氮去除且更低的氧化亚氮排放;(4)细砂条件下荫草单种氮去除最高,且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低,是人工湿地理想的植物物种-基质组合。(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01-01)

冯雪[9](2015)在《基于基质—斑块—廊道理论的随州市植物多样性研究及其保护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化过程对城市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形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通过野外调查、资料收集、以及统计分析,对随州市植物资源及生境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采用基质-斑块-廊道理论,提出随州市域及城市城区的植物多样性保护框架。本研究可为随州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及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随州市有维管植物1641种,其中随州城区栽培植物种类有73科120属164种,野生维管植物165科698属1561种。野生维管植物中蕨类植物有19科28属38种,种子植物共有146科670属1523种。随州市植物地理成分复杂,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有13个类型10变型,属的分布区类型有15个分布类型和18个变型;随州地区中国特有属有28属,占该地区总属数的4.17%,特有现象明显;植物分布区类型中,世界分布类型、泛热带分布类型和北温带分布类型占有的比例较大,植物区系具有温带和亚热带的双重性。随州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共有63种。古树共有340棵,以银杏居多;其中一级古树123棵,二级古树76棵,叁级古树141棵。随州市蕴藏着丰富的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大洪山、桐柏山、大贵山、中华山、万和镇兰花自然保护区、洛阳镇古银杏保护区以及城郊的白云山。通过对随州市域景观斑块的研究发现,随州的北面是桐柏山,西南面是大洪山,两面的高山形成了随州市天然的保护屏障,中部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的平原,使得随州市域的呈现出“两山夹一盆”的总体格局。中部地区缺乏大型绿地斑块,且市域廊道不成体系、不具备生态廊道的功能,导致市域内的绿地斑块无法连通。(2)通过对随州城区公共绿地的调查统计,随州城区园林植物有164种,隶属于73科120属。其中乡土植物有75种,隶属于49科68属,占总数的45.73%:古树名木27棵。常用的绿化植物仅89种,园林植物种类明显不足。随州城区存在园林绿化树种单一,乡土植物使用率低,地域特色不明显。从随州城区绿地斑块分析可知,随州城区中型斑块数量最多,小型斑块数量次之,大型斑块数量最少。从整体上看,随州市城区景观破碎化相对严重,中、小型斑块数量占总数的85.11%,面积仅占总面积的28.70%。很多绿地斑块的建设尚未完成,或者完成的质量不高;道路绿化系统以及河流廊道绿化尚未完善,无法形成城市绿网或者绿环,无法为城市斑块的连通奠定基础,导致城区出现了斑块破碎化的格局。(3)在对随州市植物多样性以及景观格局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基质-斑块-廊道理论,形成了随州市域“叁横、四纵、多绿心”的城市植物多样性保护框架,以连通市域内各种类型的绿地斑块,缓解生境碎片化对植物多样性造成的威胁,利于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再者,对随州市域内大洪山、桐柏山、大贵山、万和镇兰花保护区保存较为完好的植物群落进行了保护;对随州市域内63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以及340株古树名木进行了保护;同时对桐柏山、大洪山、大贵山、万和镇兰花保护区的珍稀濒危植物群落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保护。(4)在对随州市城区园林植物物种以及景观斑块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基质-斑块-廊道理论,形成了“两环、两轴、四楔、多带”的保护框架,加强城市内部各景观要素之间的连通,构建绿楔将城市外围自然斑块引入城市,增加城市混合景观,促进城市植物多样性的提高。其次,对随州城区内的27株古树名木进行保护规划;结合城区园林现状,利用随州市丰富的乡土植物资源,进行了随州城区园林树种规划,筛选出6种基调树种、26骨干树种以及69重点观赏树种。(5)根据植物群落设计原则,利用随州市丰富的乡土植物资源,参考地带性植物群落,为城市森林与荒地、公园绿地、污染区防护绿地、道路绿地以及城市河流进行了植物群落设计。(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5-12-01)

聂艳丽,陆斌,刘金凤,童清[10](2014)在《不同育苗基质的团花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Biolog-ECO技术对不同育苗基质培育下的团花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育苗基质的团花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有显着差异,13#甘蔗渣堆肥用作团花育苗基质能显着增强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13#育苗基质培育的团花根际微生物总体表现较高的活性,并且根际微生物利用碳源的类型以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化合物相对较多,如:D-半乳糖酸γ--内脂、D-甘露醇、D-纤维二糖、衣康酸、L-精氨酸、L-天门冬酰胺和L-丝氨酸。(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基质多样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宝天曼暖温带-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1 hm~(2)样地,通过重要值、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指数等指标对样地内不同附生基质上苔藓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苔藓植物共有29科57属98种,羊角藓为优势种。样地内石生苔藓物种数最多,共有77种;石生苔藓、土生苔藓和树附生苔藓的多样性指数依次减小。石生苔藓与土生苔藓的相似性系数最大,为0.722,而土生与腐木生苔藓物种相似性最低,为0.523。苔藓生活型以耐旱能力最弱的平铺型为主,反映出样地内水分状况良好,但在不同生长基质中苔藓生活型的比例存在差异。由此可见,不同苔藓对不同生长基质的适应存在一定差异,生境的多样性有助于提高苔藓的多样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质多样性论文参考文献

[1].肖湘,陈贵菊,张雪,纪善博,刘保东.中国产桫椤类配子体在不同基质胁迫下的形态畸变多样性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9

[2].张旭,李培坤,胡金涛,杜晓军,叶永忠.宝天曼不同生长基质上苔藓植物的多样性[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7

[3].张凡.日光温室黄瓜连作土壤和基质微生物多样性与有机质组分关系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

[4].付雄略.衡阳市某铅锌尾矿库植被多样性与矿渣基质改良效果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

[5].谢芹,江敏,胡成枫,张健龙,王城峰.罗氏沼虾亲虾越冬池中不同基质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17

[6].郭明月,郎秀璐,宋志文,徐爱玲,夏岩.人工湿地基质细菌多样性研究[J].北京水务.2016

[7].邹春娇,齐明芳,马建,武春成,李天来.Biolog-ECO解析黄瓜连作营养基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特征[J].中国农业科学.2016

[8].赵争艳.人工湿地中植物多样性和基质对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6

[9].冯雪.基于基质—斑块—廊道理论的随州市植物多样性研究及其保护规划[D].华中农业大学.2015

[10].聂艳丽,陆斌,刘金凤,童清.不同育苗基质的团花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4

论文知识图

乡村景观作为基质的多样性Fig.2Diversi...稀释曲线细菌属相对丰度聚类图红色氮化物荧光材料及YAG荧光材料的...不同处理土壤对碳源的利用Figure5-7U...复合垂直流湿地氨氧化菌种群多样性指...

标签:;  ;  ;  ;  ;  ;  ;  

基质多样性论文_肖湘,陈贵菊,张雪,纪善博,刘保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