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老夫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崔莺莺,杨振雄,老夫人
老夫人论文文献综述
查兰[1](2018)在《一位外表冷淡的“慈母”——饰演弹词《西厢·拷红》崔老夫人有感》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从事评弹工作较晚,无缘得见杨振雄老师在舞台上演出《西厢》的风采。但机缘巧合,2003年因为要参加第二届中国评弹艺术节,和搭档排演了《西厢》一折"拷红",参考的是上世纪80年代杨振雄和朱雪琴两位艺术家在上海电视台的录像版本。说来惭愧,多年来对于杨《西厢》的全部了解也仅此一回"拷红"。今年我团的青年汇演,我又以此回书参演,在重新排演过程中很多老师对我起的崔老夫人一角提了不少意见和建议,而我自己也因为已为人母的缘故,对这(本文来源于《剧影月报》期刊2018年06期)
郭爱荣[2](2017)在《王实甫《西厢记》中崔老夫人的形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厢记》是将艺术魅力与道德蕴含结合得十分出色的元杂剧之一。相对于叁位年轻貌美的主角,崔老夫人的形象给人的印象也是十分深刻的,人们往往将其定位为将相之家中精明能干、阴险狠毒的封建主妇,但在其形象表象之下,这个人物包含很多更真实、更丰富的阐释余地。重新审视这个角色,人们会发现她本质上只是一位爱女心切并恪守封建礼教的母亲。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自问世以来,便被公认为元杂剧中最宏大、最具美感的大型喜剧,深受广(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7年23期)
赵师[3](2017)在《《西厢记》中老夫人传统赖婚理由反驳》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实甫《西厢记》自传世以来,被受世人关注,原因在于,其笔下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老夫人形象便是如此。而对于莺莺和张生的婚事叁许叁赖,是长久以来老夫人被看成反面人物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观念认为这是由于她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为维护相国家谱等,而笔者却认为这些理由并不成立。(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7年12期)
邱倩[4](2014)在《从传奇、戏曲到电影论《西厢记》老夫人的艺术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元杂剧《西厢记》,其故事可以追溯到唐元稹的传奇《莺莺传》。自故事形成后,历朝历代都有改写和不同艺术形式的展现。数百年来,单从王实甫的《西厢记》看,人们在欣赏崔莺莺与张生二人爱情、佩服红娘大方勇敢的同时,似乎都会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崔老夫人,认为她是一个背信弃义、顽固不化的封建捍卫者。文章旨在《西厢记》从传奇、戏曲到电影的不同的文学样式浅析老夫人的艺术形象。(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4年18期)
岳上铧[5](2014)在《悖于常理的合理塑造——论《西厢记》老夫人的形象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实甫《西厢记》中的老夫人一角为历代评论者所忽视,近年来对其形象的分析方才逐渐受到学者们看重,但对此的解读大多集中于阴险论与慈母论两种观点。纵观全剧,王实甫对于老夫人形象的塑造从逻辑上看其实漏洞颇多,有不少有悖常情之处,是作者的疏忽还是有意为之?细读文本,不难发现老夫人一角是王实甫精心塑造,对其故意进行智慧弱化及内在的悲剧性塑造,以凸显其所代表与象征的背后庞大封建礼教体系的色厉内荏与日薄西山。(本文来源于《语文建设》期刊2014年03期)
杜小琴[6](2012)在《《西厢记》老夫人形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厢记》中的老夫人因为叁次赖婚历来受到人们的批评,认为她是维护封建礼教和门阀的家长。在此认为老夫人叁赖婚姻有维护家族利益的因素,但更多的原因则是她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她对张生这一人物清醒的认识、深刻的剖析。通过人物所处的实际环境和透过张生这一关键性人物来剖析老夫人的行为和心理可以更全面、深刻地解读老夫人形象,对我们重新研读《西厢记》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11期)
王领妹,陈恒新[7](2012)在《积极娱乐视角下“王西厢”中的老夫人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莺莺传》、"董西厢"到"王西厢",老夫人逐渐参与到崔、张爱情发展的全过程,并且愈发明显地成为诸恶所归和温和慈善的矛盾集合。老夫人形象的发展变化和积极娱乐有重要关系,"王西厢"对老夫人形象的改造,一方面使形象本身和作品整体都具有更好的娱乐效果;另一方面在娱人的同时,更加凸显了作品反抗束缚、征服环境、追求理想生活的精神,在带给读者娱乐的同时能够唤起他们深层次的情感共鸣,这使得老夫人形象具有特殊的魅力和久远的生命力。(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何雨[8](2012)在《西厢故事中崔老夫人形象对作品主题演变之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厢故事的发展与流变过程中有叁部作品最具代表性:唐.元稹的《莺莺传》、金.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和元.王实甫的《西厢记》,这些作品虽出自同一题材,但主题却在不断的演变和升华,促使这一变化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关键的是崔老夫人这一因素,正是因为作者对崔老夫人形象的不断加工和创作,才使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明具体,可以说崔老夫人这一人物形象对西厢故事主题的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17期)
向端四,向良羽,向又新[9](2012)在《毛泽东对岳母杨老夫人的关爱亲情》一文中研究指出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后,杨开慧烈士的胞兄杨开智将母亲杨老太太的情况电告毛泽东。毛泽东欣慰不已,当即回电致意。8月10日,他写信给杨开智:"来函已悉。老夫人健在,甚慰,敬致祝贺。岸英、岸青均在北京。岸青尚在学习。岸英或可回湘工作,他很想念外祖母。我身体甚好,告老夫人勿念。"9月,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回(本文来源于《党史纵览》期刊2012年02期)
陈怡泉[10](2011)在《从《西厢记》中的叁次“赖婚”看老夫人的“狠”与“柔”》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厢记》中的老夫人,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一个虚伪、冷酷、权诈、专制的贵妇人,她对自己女儿与张生的婚事一而再、再而叁的阻挠,更是进行了叁次"赖婚"。但笔者认为,她的每一"赖"既有着自己的"狠",也有着内在的"柔",这些都使得老夫人这个形象更加的丰富、复杂,矛盾与饱满。本文就从此说开去,旨在对老夫人这个"标签式"的"反派"人物形象,进行新的探索与解读。(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1年36期)
老夫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西厢记》是将艺术魅力与道德蕴含结合得十分出色的元杂剧之一。相对于叁位年轻貌美的主角,崔老夫人的形象给人的印象也是十分深刻的,人们往往将其定位为将相之家中精明能干、阴险狠毒的封建主妇,但在其形象表象之下,这个人物包含很多更真实、更丰富的阐释余地。重新审视这个角色,人们会发现她本质上只是一位爱女心切并恪守封建礼教的母亲。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自问世以来,便被公认为元杂剧中最宏大、最具美感的大型喜剧,深受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老夫人论文参考文献
[1].查兰.一位外表冷淡的“慈母”——饰演弹词《西厢·拷红》崔老夫人有感[J].剧影月报.2018
[2].郭爱荣.王实甫《西厢记》中崔老夫人的形象分析[J].牡丹.2017
[3].赵师.《西厢记》中老夫人传统赖婚理由反驳[J].北方文学.2017
[4].邱倩.从传奇、戏曲到电影论《西厢记》老夫人的艺术形象[J].大众文艺.2014
[5].岳上铧.悖于常理的合理塑造——论《西厢记》老夫人的形象意蕴[J].语文建设.2014
[6].杜小琴.《西厢记》老夫人形象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
[7].王领妹,陈恒新.积极娱乐视角下“王西厢”中的老夫人形象[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8].何雨.西厢故事中崔老夫人形象对作品主题演变之意义[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9].向端四,向良羽,向又新.毛泽东对岳母杨老夫人的关爱亲情[J].党史纵览.2012
[10].陈怡泉.从《西厢记》中的叁次“赖婚”看老夫人的“狠”与“柔”[J].文教资料.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