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1]2003年在《HCV高变区1串联模拟表位基因免疫引起免疫反应特点的研究》文中认为丙型肝炎病毒(HCV)是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全世界大约有超过1亿的感染者,其中50%以上的转为慢性,甚至发展为癌症。丙型肝炎病毒有着极高的变异率,这是它逃避人体免疫监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机体缺乏对HCV的细胞免疫反应也被认为是HCV在体内难以被清除的一个原因。大量的研究表明E2区N端的HVR1的AA384~410含有HCV主要中和表位,而且抗HCV HVR1的抗体与其他不同亚型的HCV HVR1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并认为这种现象的分子基础是HVR1中的保守基团。本室通过对中国人HCV Ⅱ/1b以及Ⅲ/2 a型HVR 1序列变异的动态观察,发现中国人群HCV HVR1位中有6个较保守的氨基酸位点。我们以此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模建分析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多肽表位,并对这些合成肽的活性作了系列的研究,从中筛出了活性最好的肽1、 5、 6、 7。DNA疫苗是现在HCV疫苗研究的一个热点。它通过在宿主细胞体内合成并分泌抗原,引起抗原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本研究合成了包含所有具有良好活性的HVR1模拟表位(肽1、 5、 6、 7) 的串联基因。构建了pCDN3. 1-target gene质粒,并进行了小鼠体内的DNA免疫研究。免疫7周后,ELISA法检验小鼠血清内抗体产生。结果表明此次基因免疫在小鼠体内成功诱导了较强的抗HVR1模拟表位抗体的产牛。肽1、 5、 6、 7的抗体滴度分别达到了1:800;1:200;1:200;1:400。远高于各多肽直接免疫小鼠引起的抗体反应强度。同时我们对免疫小鼠脾细胞进行了多肽体外刺激实验,并对培养硕}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上清中的细胞因子分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多肤刺激后,小鼠脾细胞出现了明显增殖,刺激指数(S工)分别为71.45士3.1,12.64士2.5,10.05士1.9,31.20士2.4。培养上清中Th-类因子工FN一Y、TNF一Q,以及ThZ类因子工L一4、工L一10都有显着的升高。 以上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串联HVRI模拟表位基因免疫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了表位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基因免疫结果同多肤直接免疫相比较,基因免疫表现出较高的免疫反应强度。以上的研究为HCV基因疫苗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赵军, 李靖, 陈昊, 舒翠莉, 高蓉[2]2004年在《HCV高变区1串联模拟表位基因免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 (HCV)高变区 1(HVR1)串联模拟表位基因免疫在BALB c小鼠体内引起抗体产生的特点。方法 针对中国人群HCVHVR1位中 6个较保守的AA位点设计并合成多肽表位 ,从中筛选活性最好的肽 1、5、6、7构建含 4条多肽编码基因的表达载体。将HCVHVR1串联模拟表位表达载体对小鼠股四头肌直接免疫 ,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内抗体的产生 ,并将免疫血清与一系列基于本室对HVR1氨基酸序列的分析结果合成的多肽进行反应 ,分析免疫血清对这些多肽的交叉反应性。结果 免疫血清同编码的各合成肽都有较好的反应性 ,其中对肽 1反应最好。免疫血清同合成的 4条HVR1全序列多肽及其他非编码HVR1多肽有较好的反应性。结论 基因免疫能够在小鼠体内引起表位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此串联表位设计引起的体液免疫反应对HCVHVR1合成肽有较好的交叉免疫反应。
苏海滨, 迟淑萍, 李靖, 陈昊, 舒翠莉[3]2006年在《HCV高变区1模拟表位串联基因诱导免疫应答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高变区1(HVR1)模拟表位的串联基因免疫后在小鼠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特点。方法:1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5只,试验组给予pCDNA3.1-target gene质粒免疫,对照组给予pCDNA3.1质粒免疫。采用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脾细胞增殖情况,并检测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IL-4、10,IFN-,γTNF-α)水平。结果:肽1、肽5、肽6、肽7刺激基因免疫小鼠脾细胞后,小鼠脾细胞平均增殖指数(PI)分别为71.45±3.1、12.64±2.5、10.05±1.9和31.20±2.4。培养上清中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4,白介素-10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基因免疫使Th1和Th2类细胞因子水平都有所升高,诱导产生了表位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
参考文献:
[1]. HCV高变区1串联模拟表位基因免疫引起免疫反应特点的研究[D]. 李靖.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3
[2]. HCV高变区1串联模拟表位基因免疫研究[J]. 赵军, 李靖, 陈昊, 舒翠莉, 高蓉. 第叁军医大学学报. 2004
[3]. HCV高变区1模拟表位串联基因诱导免疫应答的实验研究[J]. 苏海滨, 迟淑萍, 李靖, 陈昊, 舒翠莉.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