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树种配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树种,天牛,阈值,杨树,效益,密云,湿地松。
多树种配置论文文献综述
马沛沛,冯光钦,刘付月清,林思诚,骆雪莲[1](2015)在《以小叶榕树为骨干的多树种配置绿道景观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4种配置方式,对所选树种的生长情况、景观效果进行调查分析,选择出最佳的绿道树种及配置。试验表明:小叶榕树是理想的主干树种,红绒球、海南菜豆树、鸭脚木、夹竹桃均为较好的下层树种,而重瓣大红花则需谨慎选择。(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通讯》期刊2015年09期)
赵铖科[2](2012)在《多树种配置对提高森林综合效益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如何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森林综合功能,提高单位面积利用率,发展可持续林业做了论述。并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立足长远,长短结合,科学谋划,永续利用的指导思想,结合多年来的实践、创新、发展,提出了多种立体栽植、科学配置的树种组成模式,为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叁赢的目标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信息》期刊2012年21期)
温俊宝,吴斌,骆有庆,许志春,曹川健[3](2006)在《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光肩星天牛灾害控灾阈值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天牛灾害措施的可行性,首次提出了控灾阈值的概念.在宁夏引黄灌区选择对不同诱饵树配置、不同树龄的样地35块进行调查,并对15株平均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建立虫口模型及其材积损失模型,结合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并根据目前市场木材收购标准,确定了光肩星天牛控灾阈值模型.结果表明:诱饵树比例应控制在[7.093%,25%]的区间内,同时可以根据对不同树种的不同要求计算出适宜的控灾阈值,体现了控灾阈值的动态性、灵活性.(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吴斌,温俊宝,骆有庆,许志春[4](2006)在《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光肩星天牛灾害的效益评估及决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根据宁夏引黄灌区的具体情况,有目的选择了农田防护林网的6种不同的典型配置模式,建立了具有地区特色的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光肩星天牛灾害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抗虫效果及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为目标函数,运用目前国内外通行的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方法,首次全面地对其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旨在从定量的角度,选择一种最优的树种配置模式,在解决光肩星天牛灾害的基础上,达到综合效益最佳.研究结果表明:“65%目标树种+25%非寄主树种+10%诱饵树”模式的综合效益最佳,评价决策值为0.948,既达到了抗御光肩星天牛灾害的目的,又保证了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而目标树种纯林模式的综合效益最低,评价决策值仅为0.369 2.(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熊善松,潘宏阳,邱立新[5](2005)在《以多树种合理配置为主导的杨树天牛防御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叁北地区防护林树种结构发展阶段进行了回顾和评价,提出了以营林措施为主的多树种配置和协调应用综合治理措施治理杨树天牛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森林病虫》期刊2005年06期)
吴斌[6](2004)在《多树种配置抗御杨树天牛灾害的综合效益初步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宁夏引黄灌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概况及试验区的具体情况,选择了农田防护林网的6种典型配置模式,依据综合性、主导性和实用性原则,建立了具有地区特色的多树种合理配置控制杨树天牛灾害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刻槽数、排粪孔数和羽化孔数作为抗虫效果指标,反映杨树天牛不同虫期的危害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诱饵树比例的增加,目标树种的抗虫效果逐渐增加,但当诱饵树比例达到一定的值后,随着诱饵树比例的增加,目标树种的抗虫效果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所以,诱饵树比例与目标树种的抗虫效果并不呈正比关系,而是存在着诱饵树比例的限值。 采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分析不同模式的经济效益,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增加了评价效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目标树种、非寄主树种与诱饵树混交模式的经济效益优于目标树种与非寄主树种的混交模式,目标树种纯林经济效益最差。其中“65%目标树种+25%非寄主树种+10%诱饵树”配置模式的农田林网经济效益最佳且抗风险能力最强。 采用以时间序列代替空间序列的方法,根据当地不同时期造林树种模式的不同,收集相关资料,对不同树种配置模式所产生的6种生态效益指标进行比较。从总体上看,多树种林网配置明显优于单一树种林网的配置模式。 依据问卷调查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分析9种社会效益指标,结果表明:“目标树种+非寄主树种+诱饵树”的配置模式社会效益最好,而单一的目标树种纯林模式已不被群众接受。 根据抗虫效果及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采用目前国内外通行的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方法,首次全面地对其综合效益进行评价。旨在从定量的角度,选择一种最优的树种配置模式,在解决杨树天牛灾害的基础上,达到综合效益最佳。研究结果表明:“65%目标树种+25%非寄主树种+10%诱饵树”模式的综合效益最佳,评价决策值为0.948,既达到了控制杨树天牛灾害的目的,又保证了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而目标树种纯林模式的综合效益最低,评价决策值仅为0.3692。 依据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杨树天牛灾害理论及其不同模式综合效益评价结果,通过对相同立地条件不同模式不同树龄树种的树干解析,调查树木生长状况和天牛危害情况,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找出合理的诱饵树配置比例应在7.093%到25%之间。首次提出了控灾阈值的概念,并初步确立了杨树天牛灾害的控灾阈值模型,可以指导多树种合理配置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该模型可根据人们对目标树的用材目的、诱饵树危害损失程度及其轮伐期不同而发生变化,具有动态性和灵活性。(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4-05-28)
王涛[7](2004)在《多树种配置林分中光肩星天牛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宁夏选取27块有代表性的不同配置模式的林分作为试验地,进行了光肩星天牛(简称天牛)种群动态的研究,提出了反映天牛总的危害状况的综合危害指标;并建立了随时间变化的天牛危害动态模型,得出不同配置模式的林分中天牛不同危害指标的空间格局和动态扩散规律。具体结果如下: 1.树干解析结果表明:受天牛危害的3种模式林分中,新疆杨和复叶槭以17:1比例配置的混交林中,新疆杨总材积生长量和单位面积材积总生长量均最大。说明在纯林中配置一定比例的诱饵树(合作杨或复叶槭),能够对新疆杨起到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使其生长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分析不同配置模式林分中不同树种的树高和胸径与其受害状况关系,发现诱饵树和目标树种的胸径超过3cm,且树高超过3m时,光肩星天牛才会对其产生危害。 3.首次提出反映不同树种受天牛危害状况的综合危害指标,并以综合危害指标大小评价多树种配置模式的优劣,IDI越小该模式越好。 4.建立了合作杨和新疆杨的生长和受害动态模型,通过模型可以预测在相同立地条件和受害条件下,不同配置林分中合作杨和新疆杨到一定年限时的生长和受害状况。 5.通过对不同样方大小的变异曲线图的比较得知:在一定范围内,空间依赖型距离、基台值和空间连续性强度均不随样方大小而变化。其中,空间依赖性距离和基台值均随样方增大而减小,局部空间连续性强度随样方的增大而增大。 6.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不同配置模式林分(8年生)中天牛全方向上的空间变异研究表明:天牛刻槽数、排粪孔数和羽化孔数在同一林分中表现为相同的分布型,但各危害指标空间依赖性范围和空间连续性强度不同。新复混交林和合作杨纯林中均表现为聚集型分布,而新疆杨和合作杨以1:1比例混交的林分中则呈均匀分布。对新复混交林不同方向上天牛种群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刻槽数和排粪孔数在45°与90°方向各向同性,其它方向的刻槽数和排粪孔数以及所有方向的羽化孔数均为各向异性。 7.分析不同配置模式林分(3年生)中综合危害指标的空间异质性随时间变化情况,发现在1:3配置模式的林分中,综合危害指标从8~10月其聚集强度增强,聚集范围没有发生变化。1:9配置模式则不同,其聚集强度增强,且聚集范围扩大。1:3配置模式优于1:9。(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4-05-28)
铁铮[8](2004)在《北京水源涵养林研究出新成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特约记者铁铮报道 最近,北京林业大学等研究出一项水源涵养林综合配套技术的新成果。该成果可有效提高水库集水区水源涵养林的成活率,改善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库水源。 该课题是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的组成部分。科研人员在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建立(本文来源于《中国花卉报》期刊2004/05/27)
刘凯昌,叶渭贤[9](2001)在《澳门海岸防护林多树种配置造林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澳门凼仔岛海岸山地防护林造林地 (8年生 )进行调查 ,分析了林分保存率、林分生长量、各树种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林分土壤肥力和林分植被变化情况。认为海岸山地防护林营造多树种阔叶混交林是一种值得研究推广的林分改造模式(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01年04期)
林武星,张水松,徐俊森,叶功富,谭芳林[10](2000)在《沿海木麻黄基干防护林带多树种配置改造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木麻黄分别与刚果 12号桉树、厚荚相思单行配置 ,木麻黄纯林为对照 ;湿地松分别与刚果 12号桉树、厚荚相思单行配置 ,湿地松纯林为对照进行木麻黄基干林带改造试验。对 2年生幼林观测表明 ,防风固沙能力大小依次为木麻黄与刚果 12号桉树混交林 >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林 >木麻黄纯林 ;湿地松与刚果 12号桉树混交林 >湿地松与厚荚相思混交林 >湿地松纯林。木麻黄的生长量表现为木麻黄与厚荚相思混交 >木麻黄与刚果 12号桉树混交 >木麻黄纯林 ;湿地松的生长量表现为湿地松与厚荚相思混交 >湿地松纯林 >湿地松与刚果 12号桉树混交。湿地松与刚果 12号桉树单行配置受到刚果 12号桉树的挤压(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00年01期)
多树种配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就如何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森林综合功能,提高单位面积利用率,发展可持续林业做了论述。并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立足长远,长短结合,科学谋划,永续利用的指导思想,结合多年来的实践、创新、发展,提出了多种立体栽植、科学配置的树种组成模式,为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叁赢的目标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树种配置论文参考文献
[1].马沛沛,冯光钦,刘付月清,林思诚,骆雪莲.以小叶榕树为骨干的多树种配置绿道景观效果分析[J].林业科技通讯.2015
[2].赵铖科.多树种配置对提高森林综合效益的探索[J].中国农业信息.2012
[3].温俊宝,吴斌,骆有庆,许志春,曹川健.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光肩星天牛灾害控灾阈值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
[4].吴斌,温俊宝,骆有庆,许志春.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光肩星天牛灾害的效益评估及决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
[5].熊善松,潘宏阳,邱立新.以多树种合理配置为主导的杨树天牛防御体系[J].中国森林病虫.2005
[6].吴斌.多树种配置抗御杨树天牛灾害的综合效益初步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4
[7].王涛.多树种配置林分中光肩星天牛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
[8].铁铮.北京水源涵养林研究出新成果[N].中国花卉报.2004
[9].刘凯昌,叶渭贤.澳门海岸防护林多树种配置造林效果分析[J].防护林科技.2001
[10].林武星,张水松,徐俊森,叶功富,谭芳林.沿海木麻黄基干防护林带多树种配置改造试验[J].防护林科技.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