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结构冲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应力,残余,车钩,疲劳,力场,拱形。
结构冲击论文文献综述
程佳佳,侯淑娟[1](2019)在《低速冲击下杉木-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动态响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杉木作为天然植物材料,与传统金属材料相比,其比重更轻,并且具有绿色环保无污染可回收等优点。基于此,将杉木材料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了杉木-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低速冲击动态响应特性,并与传统金属材料夹层结构的动态能量吸收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还研究了不同冲击能量和夹芯材料厚度对夹层结构形变及其吸能特性的影响。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了杉木夹芯变形后的微观形貌,进一步分析了芯材破坏模式对结构吸能特性的影响,以及微观变形与宏观破坏的联系,旨在推动绿色、环保材料在载体设计及其在多学科领域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19年06期)
黄晓炜,陈坚[2](2019)在《光缆结构与压扁冲击性能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试验和力学分析,对各种结构光缆的抗压扁与抗冲击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给出了不同光缆结构的对比试验结果。并结合光缆结构的设计,提出了对光缆压扁冲击性能影响较大的因素,以及一些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现代传输》期刊2019年06期)
袁杰红,田彤辉,王青文,李道奎,陈柏生[3](2019)在《箭(弹)级间螺栓法兰连接结构冲击失效实验与数值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火箭(导弹)级间螺栓法兰连接结构,简化设计并制作了一组原理性实验件,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设计并进行了多次落锤冲击失效实验,其中包括轴向和横向两种工况,考虑了螺栓均布与非均布、螺栓直径和螺栓-栓孔间隙等不同结构特点。实验过程中采集了螺栓力时程响应数据、柱段关键点应变时程响应数据、锤头冲击力和冲击速度及连接界面开缝位移等多组数据。根据实验效果和实测数据,分析了连接结构冲击失效机理,并对比验证发现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效果和精度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论可为箭(弹)级间连接结构抗冲击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晋乐,赵士忠,车全伟,张永贵,于洋洋[4](2019)在《高速动车组车钩安装座结构设计及其抗冲击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高速动车组端部吸能系统进行冲击试验和碰撞仿真分析,对该吸能系统的车钩安装座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验证了优化结构车钩安装座的抗冲击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铁道车辆》期刊2019年12期)
梁涵[5](2019)在《舰船结构弹塑性冲击响应数值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舰船在执行作战任务时受到的冲击主要来自水上和水下两方面。其中,水下爆炸会对船体造成较大的冲击作用,引起船体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严重的可能导致船舶断裂等事故。本文针对舰船在水下爆炸冲击作用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等工具建立船体框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舰船结构的弹塑性冲击响应进行了数值计算和仿真。(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22期)
唐建辉,王玉锁,徐铭,周晓军,李勇[6](2019)在《落石冲击拱形明洞结构作用力传递机理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改变落石质量、下落高度及明洞回填土厚度,利用缩尺模型试验分析了落石冲击点明洞横、纵断面结构不同部位的冲击压应力以及拱顶加速度。研究结果表明:作用于隧道明洞结构的冲击压应力及其分布范围随落石质量、下落高度的增大而增大;在靠近落石冲击点正下方一定区域内,压应力随回填土厚度的增大而减小,而在较远区域压应力则随回填土厚度先增大后减小;冲击压应力最大值位于拱顶冲击部位,并随着距拱顶冲击点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拱形明洞竖向加速度最大,其次是纵向,横向最小。(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9年11期)
蔡雪雄,郭新琴,施生旭[7](2019)在《妇女健康冲击与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基于CGSS2015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妇女健康冲击作为研究家庭消费的视角,使用CGSS2015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妇女健康冲击将改变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其中家庭消费性支出将增加17.4%,家庭发展性消费支出提高35.4%;与低年龄妇女群体相比,高年龄组更容易受到健康冲击且影响更为明显,健康冲击下低收入妇女群体家庭发展性消费支出出现急速增长,对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影响大于高收入组;参加医疗保险所产生的"保障机制",将改变参保妇女群体传统的就医观念,促使其选择较优质的医疗服务。(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期刊2019年12期)
李东东,郑云,初明进,逯鹏[8](2019)在《超声冲击强化技术处理焊接结构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疲劳断裂是焊接结构失效的主要形式。采取有效的工艺措施处理焊接接头,对提高其疲劳寿命意义重大。超声冲击技术能有效消除残余拉应力并引入残余压应力、提高表面硬度、细化晶粒等,从而提升整体结构的疲劳寿命、增强钢材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概述了超声冲击技术的研究背景、现状及最新进展,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9年11期)
陈守东,周彻[9](2019)在《流动性冲击与股指收益率的相依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监管和风险防范需要立足于对市场间相依结构的正确认知,股票市场异常波动中监管政策的实施和市场主体的反应所带来的流动性冲击反映在典型股指收益率的结构变动上。在估计异常波动时期,典型股指收益率序列的边缘分布特征和联合分布特征能够量化流动性冲击事件的资本市场结构影响。在异常波动期间,市场间的相关性结构稳定、矩特征大幅波动、杠杆效应和泰勒效应均增强。因此,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应着重于结构,立足于长远,坚持投资者适当性和账户实名制原则,实施穿透式风控措施,准确把握主体激励和约束,扩展监管指标体系。(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数量经济优秀成果汇编(2018年卷)》期刊2019-11-01)
姜银方,孟李林[10](2019)在《不同典型结构激光冲击强化的疲劳差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冲击强化不同典型结构对各结构疲劳寿命的影响均有所差异,本文基于ABAQUS模拟典型结构小孔?2.6、圆角R3和圆棒(小径?20)的激光冲击强化过程,并提取出各路径的残余应力分布(峰值压力分别为4、5、6、8 GPa),同时对各典型结构TC4-DT钛合金双联试样进行激光冲击与疲劳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在应力水平385 MPa、应力比R=0.1下,经激光冲击的圆角与小孔的疲劳增益均较大,且圆角最大疲劳增益为238.4%(功率密度为12.75 GW/cm~2),小孔疲劳增益为243.3%(功率密度为22.67 GW/cm~2)。圆棒结构在应力水平600 MPa下的疲劳负增益均较大(功率密度22.67 GW/cm~2时的疲劳增益减小至-94.1%)。经激光冲击强化的圆角根部、圆角边缘处及小孔孔角残留较大的残余压应力,使该典型构件的应力集中处的疲劳寿命得到显着提升,但圆棒内部残留的残余拉应力使其在拉伸载荷下极易出现疲劳裂纹。对于圆棒等旋转体而言,激光冲击虽然提高了表面疲劳性能,但在拉伸载荷下容易疲劳断裂。该研究对各典型结构的激光冲击强化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9年10期)
结构冲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试验和力学分析,对各种结构光缆的抗压扁与抗冲击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给出了不同光缆结构的对比试验结果。并结合光缆结构的设计,提出了对光缆压扁冲击性能影响较大的因素,以及一些解决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结构冲击论文参考文献
[1].程佳佳,侯淑娟.低速冲击下杉木-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动态响应试验研究[J].机械强度.2019
[2].黄晓炜,陈坚.光缆结构与压扁冲击性能初探[J].现代传输.2019
[3].袁杰红,田彤辉,王青文,李道奎,陈柏生.箭(弹)级间螺栓法兰连接结构冲击失效实验与数值仿真[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9
[4].王晋乐,赵士忠,车全伟,张永贵,于洋洋.高速动车组车钩安装座结构设计及其抗冲击性能[J].铁道车辆.2019
[5].梁涵.舰船结构弹塑性冲击响应数值计算[J].舰船科学技术.2019
[6].唐建辉,王玉锁,徐铭,周晓军,李勇.落石冲击拱形明洞结构作用力传递机理模型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2019
[7].蔡雪雄,郭新琴,施生旭.妇女健康冲击与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基于CGSS2015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9
[8].李东东,郑云,初明进,逯鹏.超声冲击强化技术处理焊接结构的研究进展[J].材料保护.2019
[9].陈守东,周彻.流动性冲击与股指收益率的相依结构特征[C].吉林大学数量经济优秀成果汇编(2018年卷).2019
[10].姜银方,孟李林.不同典型结构激光冲击强化的疲劳差异性研究[J].激光与红外.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