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刺激小脑顶核配合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黄雯[1](2021)在《枕三经排刺联合三焦针法治疗脑梗死后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枕三经排刺联合三焦针法治疗脑梗死后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与单纯使用枕三经排刺进行对比,以改进现有脑梗死后共济失调的针刺治疗方案,提高针刺治疗效果。方法:1.研究对象:依据本研究的纳入与排除标准,按照预实验结果,纳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十病区住院患者共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及盲法原则,以1:1比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1例。2.治疗方法:内科常规治疗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要求对纳入患者进行个体化诊治,两组均根据《针灸学》选穴,进行基础针刺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枕三经排刺联合三焦针法,对照组采用单纯枕三经排刺,每日1次,每周6次,共治疗4周。3.观察指标:以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Ataxia Rating Scale,ICARS)评分作为主要疗效指标,以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量表评分作为次要疗效指标。4.统计方法: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研究期间,治疗组脱落1例,最终61例患者完成治疗,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1例,且针刺过程中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既往史、个人史、治疗前ICARS评分、治疗前MBI评分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ICA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0),通过治疗前后ICARS评分差值比较,两组评分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治疗组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将ICARS评分进一步细化,在姿势和步态障碍、动态功能、语言障碍、眼球运动障碍4项评分中,两组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0);治疗前后差值进行组间比较,两组间姿势和步态障碍、动态功能评分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治疗组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两组间语言障碍、眼球运动障碍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3.治疗后两组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提高(P<0.010),通过治疗前后MBI评分差值比较,两组评分差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治疗组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结论:1.枕三经排刺联合三焦针法与单纯使用枕三经排刺均可改善脑梗死后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联合针刺法在改善脑梗死后共济失调患者的姿势与步态障碍、动态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优于单纯使用枕三经排刺,在改善患者语言障碍、眼球运动功能方面两种针刺方法疗效相近;2.枕三经排刺联合三焦针法可有效改善脑梗死后共济失调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下,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深入研究。
高佳秀[2](2020)在《项丛刺疗法治疗中风后风痰瘀阻型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对比项丛刺疗法结合吞咽功能训练与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对中风后风痰瘀阻型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观察项丛刺疗法的临床疗效。2.以针刺时效性中的即刻效应为切入点,通过观察项丛刺疗法及主穴风池穴对吞咽障碍患者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表面肌电图(s EMG)、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影响,探讨项丛刺疗法的针刺时效性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1.论文一:将96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各48例,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对照组予吞咽功能训练,每日一次,每周5次,每次30分钟。试验组在对照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行项丛刺疗法,具体取穴如下:主穴:风池(双);配穴:天柱(双)、完骨(双)、廉泉、旁廉泉(双)、金津、玉液。针刺方法:0.35mm×40mm毫针,首先针刺双侧风池穴,向喉结方向捻转进针约35mm。其次针刺双侧天柱及完骨穴,向喉结方向捻转进针约35mm;廉泉、旁廉泉向舌根方向直刺约35mm,以100转/分速度各穴捻转15秒,留针30分钟,每日1次,5次/周,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金津、玉液点刺放血:选用一次性采血针,医者戴一次性医用胶皮手套,以左手拇指、示指将舌体上卷,右手持采血针点刺金津、玉液,深度约12mm,出血量约23ml,每周2次。治疗4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表面肌电图(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的吞咽时间及平均振幅)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利用SPSS20.0统计分析,得出结果。2.论文二:对试验组42例(脱落6例)患者针刺风池穴及项丛刺即刻,行自身前后对照,分别探讨主穴风池穴对吞咽障碍者VFSS(口腔期、咽期时间及舌骨移动度)的影响、项丛刺疗法及主穴风池穴对吞咽障碍患者s EMG(空吞咽及吞咽5ml水模式下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吞咽时间及平均振幅)的影响、项丛刺疗法及主穴风池穴对吞咽障碍患者TCD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利用SPSS20.0统计分析,得出结果。结果:1.论文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洼田饮水试验吞咽等级、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s EMG空吞咽及吞咽5ml水的模式下,时间及平均振幅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1.1治疗后,两组洼田吞咽能力等级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1.2两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均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及下降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1.3 s EMG示,两组治疗后颏下肌群、舌骨下肌群吞咽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均P<0.05);两组治疗后颏下肌群、舌骨下肌群吞咽时间及下降值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吞咽时间低于对照组,下降值高于对照组(P<0.05)。颏下肌群、舌骨下肌群平均振幅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颏下肌群、舌骨下肌群平均振幅及升高值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平均振幅及升高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2.论文二:2.1.VFSS示,与针刺前较,针刺风池穴即刻可减少口腔期吞咽时间、咽期吞咽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针刺风池穴可增加舌骨上移、舌骨前移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2s EMG示,2.2.1针刺风池穴即刻与针刺前比较:在空吞咽、吞咽5ml水模式下,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空吞咽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空吞咽平均振幅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2.2针刺项丛刺即刻与针刺风池穴即刻比较:在空吞咽、吞咽5ml水模式下,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空吞咽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空吞咽平均振幅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3 TCD示:2.3.1对血流速度增快者来说,针刺风池穴即刻与针刺前TCD比较,RMCA血管的Vs、Vd、Vm较针刺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CA血管的Vs、Vm较针刺前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血管的Vs、Vm较针刺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项丛刺即刻与针刺风池穴即刻TCD比较,LMCA血管的Vs、Vm较针刺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血管的Vs、Vd、Vm较针刺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2对血管速度正常者来说,针刺风池穴即刻与针刺前TCD比较,各血管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均P>0.05)。针刺项丛刺即刻,与针刺风池穴即刻TCD比较,各血管血流速度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2.3.3针刺对供血不足者来说,针刺风池穴即刻与针刺TCD比较,RMCA血管Vd较针刺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CA血管Vs、Vd、Vm较针刺前减低(P<0.05),PI指数较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血管Vs、Vm较针刺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A血管Vs、Vm较针刺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RI指数较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A血管Vs、Vd、Vm较针刺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RI指数较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项丛刺即刻与针刺风池穴比较,RACA血管PI指数较针刺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CA血管Vm较针刺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血管Vs、Vd、Vm较针刺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义(P<0.05),RI指数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A血管Vs、Vm较针刺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RI指数较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A血管Vs、Vm较针刺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项丛刺疗法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风痰阻络型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肺炎发生率,适合临床推广应用。2.项丛刺疗法可有效改善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吞咽时间、增加吞咽肌群的收缩能力及协调性。3.项丛刺疗法在改善吞咽肌群肌力及协调性、减少吞咽时间、促进舌骨及舌骨喉复合体运动等方面临床效果优于风池穴。4.项丛刺疗法对异常血液动力学的“双向调节”作用优于风池穴,而对正常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加快或减慢作用。5.项丛刺主穴风池穴对吞咽障碍患者的即刻效应明显,表现为吞咽肌群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具有穴位特异性。6.项丛刺疗法对吞咽障碍患者的即刻效应优于风池穴,具有更好地针刺时效性。
刘小菊[3](2020)在《小脑顶核电刺激对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对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观察指标包括 SOD、GPX、MDA、AOPP。方法:选取2019年01月至2020年02月期间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确诊冠心病并行冠脉支架植入的患者共1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5例,组内再根据临床资料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亚组和稳定性心绞痛亚组。对照组给予冠心病的规范化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冠心病规范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小脑电刺激治疗仪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BMI、TG、TC、LDL-C、HDL-C、冠脉病变数、支架植入数基线资料无显着差异(P>0.05);且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性心绞痛亚组中基线资料均无显着差异。2.治疗前两组SOD、GPX、MDA、AOPP水平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分别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性心绞痛亚组分析,以上各指标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3.治疗后试验组血清SOD、GPX水平高于对照组;MDA、AOPP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亚组,治疗后试验组SOD、GPX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AOP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在稳定型心绞痛亚组,治疗后试验组SOD、GPX水平高于对照组,MDA、AOPP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4.治疗后试验组血清SOD、GPX水平均高于治疗前,MDA和AOP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1);治疗后对照组SOD、GPX均高于治疗前,AOPP水平低于治疗前(P均<0.01),MDA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亚组,治疗后试验组SOD、GPX水平均高于治疗前,MDA和AOP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1);治疗后对照组血清SOD、GPX均高于治疗前,AOPP水平低于治疗前(P均<0.01),MDA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在稳定型心绞痛亚组,治疗后试验组SOD、GPX水平均高于治疗前,MDA和AOP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1);治疗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高于治疗前(P<0.01),GPX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MDA及AOP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可调节冠心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对患者病情恢复及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临床试验注册网址:http://www.clinicaltrials.gov.注册号:NCT04121715。
何任红[4](2021)在《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意识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DOC)作为最严重的功能损害,随着现代重症救治水平的提高,DOC患者数量激增。促醒是DOC患者康复的首要任务,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音乐治疗、外周神经刺激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各自弊端,临床上仍缺乏十分有效的DOC促醒治疗方法。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一种非侵袭性脑刺激技术,广泛用于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在DOC的康复中也应有治疗价值,然而尚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探讨此价值,因此本研究聚焦的是rTMS在DOC患者康复中的作用。为了了解DOC患者的临床现状,回顾性分析了 384例脑损伤患者,其中脑出血188例(50.0%),脑梗死108例(28.1%),脑外伤75例(19.5%),缺血缺氧性脑病13例(3.4%)。在384例脑损伤患者中,DOC发生率为37.2%(143/384);在143例DOC患者中,脑出血患者DOC发生率41.5%(78/188),脑梗死患者DOC发生率11.1%(12/108),脑外伤患者DOC发生率57.3%(43/75),缺血缺氧患者DOC发生率76.9%(10/13)。分析DOC患者和非DOC患者,结果发现DOC显着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此结果表明DOC显着增加患者的医疗负担。缺乏有效促醒方法是DOC康复的难点,40例DOC患者参与了一项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探讨rTMS的促醒作用,使用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CRS-R)评估意识,并分析患者出院时的清醒率。结果发现经rTMS治疗后,CRS-R评分显着升高,表明rTMS可以改善DOC患者意识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尽管rTMS可以改善DOC患者意识,但非所有DOC患者的意识被显着改善,只有部分DOC患者对rTMS治疗有反应。最后本结果还发现,rTMS未能显着提高DOC患者出院时的清醒率。根据前一部分研究结果,我们推测rTMS可能不适用所有DOC患者,因此我们进一步募集了 25例DOC患者,所有患者接受rTMS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使用CRS-R评估患者意识变化,同时采集DOC患者在治疗前和第一次干预后的静态EEG。如果CRS-R评分在治疗前后提高了 3分定义为反应者,否则视为无反应者。结果发现25例患者中反应者10例,无反应者15例,EEG数据显示反应者的顶叶alpha功率显着多于无反应者,单次rTMS能显着降低反应者刺激靶位(左侧额叶)的delta功率,而无反应者无明显变化。最后本研究提出了一个预测方法,即alpha(顶叶)/delta(额叶)比值,此方法可用于辨别其中的反应者。综上所述,脑损伤患者DOC发生率较高,缺乏特异的促醒方法是DOC的临床难点。rTMS治疗能有效提高DOC患者的意识水平,可作为临床上DOC促醒治疗的一种方法,然而rTMS也似乎不适用所有的DOC患者,因此本研究同时提出一个预测方法,即alpha功率(顶叶)/delta功率(额叶)比值,此方法可用于辨别潜在的DOC反应者。
王璐[5](2020)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患者,观察其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治疗认知障碍的新观点和新思路,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为实验研究和康复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康复医学科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50例脑梗死后伴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且患者均存在一侧肢体偏瘫,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2组患者均接受药物干预和常规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包括认知功能训练、高压氧疗法、作业疗法、运动功能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等方式,而治疗组同时加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刺激小脑顶核部位进行干预。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定治疗疗效。其中Mo CA、MMSE量表评定患者认知功能变化,NIHSS量表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MBI量表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er ultrasound,TCD)检测评估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1、认知功能评分: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Mo CA评分分别为(25.48±2.35)分和(20.32±3.08)分,MMSE评分分别为(28.24±2.01)分和(25.12±2.28)分,均较组内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认知功能改善更显着(P<0.05)。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分别为(12.52±6.05)分和(18.16±6.53)分,较组内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更明显(P<0.05)。3、ADL能力评分: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MBI评分分别为(73.40±9.70)分和(55.80±9.10)分,较组内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ADL能力提升更显着(P<0.05)。4、血流动力学评定:治疗后2组患者颅内各动脉血流动力学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显着(P<0.05)。5、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干预和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运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刺激小脑顶核可增加局部及大脑皮质血流量,改善脑灌注和脑循环,有效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保护神经细胞,加快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提升日常生活质量,提高康复治疗的疗效。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改善患者的脑循环进一步改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安全有效,操作简单,该疗法适合临床推行及应用。
李文松[6](2020)在《小脑顶核电刺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等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月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冠心病患者144例,按随机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试验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组内再根据临床资料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亚组和稳定型心绞痛亚组。对照组给予冠心病规范化用药;试验组在规范化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使用小脑电刺激治疗仪(上海仁和医疗设备有限公司CVFT-012M)选择模式3,频率136Hz,强度45%-90%,一次性电极片贴于双侧乳突,通过无创的方式用仿生物电刺激小脑顶核区,每次刺激30分钟,每日1次,每位患者共治疗三周)。检测所有患者在入选本研究时及相应治疗三周后血清中hs-CRP、TNF-α、IL-6、Lp-PLA2水平。结果:1.一般资料: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方面均无显着差异(P>0.05);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亚组组内和稳定型心绞痛亚组组内分析,上述指标均无显着差异(P>0.05)。2.治疗前试验组血清hs-CRP、TNF-α、IL-6和Lp-PLA2水平分别为:(20.05±11.26)mg/l,(10.08±5.62)pg/ml,(6.65±3.19)pg/ml,(270.58±132.66)ng/ml;对照组血清hs-CRP、TNF-α、IL-6和Lp-PLA2水平分别为(19.25±10.20)mg/l,(10.11±5.71)pg/ml,(6.93±3.34)pg/ml,(286.55±135.55)ng/ml。两组组间比较,以上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亚组组内分析,治疗前,试验组血清hs-CRP、TNF-α、IL-6和Lp-PLA2水平分别为:(31.19±8.07)pg/ml,(13.39±5.60)pg/ml,(8.60±3.21)pg/ml,(385.11±69.52)pg/ml;对照组血清hs-CRP、TNF-α、IL-6和Lp-PLA2水平分别为(28.66±16.44)pg/ml,(12.97±5.95)pg/ml,(8.96±3.10)pg/ml,(398.05±67.47)pg/ml。两组间比较,以上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稳定型心绞痛亚组组内分析,治疗前,试验组血清hs-CRP、TNF-α、IL-6和Lp-PLA2水平分别为:(7.60±1.67)pg/ml,(6.38±2.47)pg/ml,(4.46±1.00)pg/ml,(142.58±21.50)pg/ml;对照组血清hs-CRP、TNF-α、IL-6和Lp-PLA2水平分别为(7.49±2.02)pg/ml,(6.54±2.56)pg/ml,(4.40±1.25)pg/ml,(147.17±16.09)pg/ml。两组间比较,以上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后试验组血清hs-CRP、TNF-α、IL-6和Lp-PLA2水平分别为(10.99±5.03)mg/l,(5.53±2.19)pg/ml,(4.01±1.64)pg/ml,(204.92±94.05)ng/ml;对照组则分别为(13.75±7.17)mg/l,(7.33±4.21)pg/ml,(5.19±2.12)pg/ml,(240.45±105.22)ng/ml。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后上述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亚组组内分析,治疗后,试验组血清hs-CRP、TNF-α、IL-6和Lp-PLA2水平分别为(16.16±3.22)mg/l,(6.89±1.74)pg/ml,(4.86±1.79)pg/ml,(288.92±36.26)ng/ml;对照组则分别为(19.97±9.67)mg/l,(9.13±4.64)pg/ml,(6.41±1.90)pg/ml,(329.99±38.79)ng/ml。两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后上述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稳定型心绞痛亚组组内分析,治疗后,试验组血清hs-CRP、TNF-α、IL-6和Lp-PLA2水平分别为(5.22±1.17)mg/l,(4.02±1.56)pg/ml,(3.06±0.68)pg/ml,(111.04±18.80)ng/ml;对照组则分别为(5.97±1.52)mg/l,(5.10±2.07)pg/ml,(3.68±1.22)pg/ml,(128.55±13.88)ng/ml。两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后上述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6和Lp-PLA2水平(前文已列出具体值)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6和Lp-PLA2水平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亚组组内分析,试验组治疗后上述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上述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1)。在稳定型心绞痛亚组组内分析,试验组治疗后血清上述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上述指标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与冠心病规范化用药相比,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冠心病规范化用药能够更显着降低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本研究临床试验注册网址:http://www.clinicaltrials.gov.注册号:NCT04121715。
王璐,高晓平,宋娟,程迎,胡丹丹[7](2020)在《脑电仿生电刺激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脑梗死后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2组患者均接受康复治疗及认知功能训练,治疗组同时加用脑电仿生电刺激进行干预。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变化,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MoCA评分、MMSE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小脑顶核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其可能机制是通过改善患者的脑循环进一步改善认知功能。
郭晓燕[8](2019)在《柴胡疏肝散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卒中后抑郁(肝气郁滞证)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采用公认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柴胡疏肝散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卒中后抑郁(肝气郁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中医辨证属肝气郁滞证的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后常规治疗和心理疏导。对照组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试验组采用柴胡疏肝散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分别对其进行系统临床研究。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评分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等指标,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实验效果。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HAMD评分、Barthel评分、NIHSS评分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在中医证候积分、HAMD评分、Barthel评分、NIHSS评分方面均有明显治疗效果(P<0.05);治疗2周后与治疗4周后相比较,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积分、HAMD评分、Barthel评分、NIHSS评分方面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4周后效果明显优于治疗2周后。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卒中后抑郁(肝气郁滞证)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肝气郁滞中医证候、减轻患者抑郁症状,还促进了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疗效确切,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郭秋蕾[9](2018)在《基于PET技术探讨捻转补泻手法对SHR血压调控的中枢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刺补泻手法是实现针灸疗效的关键因素,捻转补泻作为临床最常用的单式针刺补泻手法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针灸学界争议的焦点。相关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表明,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多种疾病具有防治效果,并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外周和中枢蛋白质表达、细胞活性、细胞相关因子、信号转导通路以及交感神经放电等多种方式实现对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调节。由于针刺捻转补泻手法操作方法较为复杂,操作规范尚未统一,治疗效果因人而异等诸多因素,导致众多学者在国内外临床和实验研究中轻视捻转补泻手法或者运用不当,直接影响针刺最佳疗效的发挥。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其脑血管硬化、认知下降、脑卒中等主要并发症,不仅具有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可逆性低和治愈率低的特点,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研究表明,EH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是遗传、环境、压力、肥胖以及高盐饮食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交感神经活动和脑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在高血压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核心作用。前期课题组以高血压病为平台,研究发现针刺捻转泻法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并对其降压的外周机制和心、肾、主动脉等靶器官的保护机制研究取得较多的成果,但是捻转补泻手法调控血压的中枢机制和对高血压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仍显不足。而PET脑功能成像技术可实现在无创状态下,在分子水平上,动态地直观反应中枢脑区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变化情况,为研究捻转补泻手法对高血压脑区的中枢激活效应提供了技术和平台。目的:为进一步阐明捻转补泻手法调控血压的中枢效应机制,本课题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模型为研究对象,以不同针刺捻转补泻手法作用于“太冲穴”为干预方式,运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脑功能成像技术,直观观察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各脑区的中枢激活效应,筛选出关键靶脑区并分析其与血压调控的生理病理联系,进一步揭示针刺捻转补泻手法调控血压的潜在中枢机制,同时为临床高血压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可靠的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实验一: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血压的调控效应40只雄性SHR大鼠随机等分为捻转补法组(B)、捻转泻法组(X)、针刺不施手法组(Z)和模型组(M)共4组,每组10只;10只Wistar大鼠作为空白组(K)。B、X和Z组均取SHR大鼠双侧“太冲穴”作为针刺点,并分别施加针刺捻转补法、针刺捻转泻法和单纯针刺操作;K和M组不做针刺处理,只给予相同的抓捉固定刺激;各组共干预28天,每日1次,每隔6天休息1天,于下午14:00-16:00完成。分别于针刺的前1天和第3、8、13、18、23、27天进行血压测量,于上午8:00-12:00完成。观察不同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血压变化的调控效应。实验二:捻转补泻手法干预14天对SHR大鼠PET成像的影响在针刺治疗第1、14、28天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PET成像扫描。检测前50只大鼠均需经禁食24小时,并于次日早上8:00之前送达中国科学院PET实验中心进行扫描。按以下顺序开展工作:大鼠尾静脉检测血糖;在暗室内放置20min;经尾静脉注射示踪剂加以相应的针刺干预;PET扫描;预处理和图像分析。结合实验一中针刺手法干预14天的血压变化情况和针刺第1和14天大鼠PET成像数据,主要探讨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干预14天对SHR各脑区的中枢激活效应,阐明短期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血压调控的潜在中枢机制。实验三:捻转补泻手法干预28天对SHR大鼠PET成像的影响实验操作方法同实验二。结合实验一中针刺手法干预28天的血压变化情况和针刺第1和28天大鼠PET成像数据,主要探讨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干预28天对SHR各脑区的中枢激活效应,阐明长期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血压调控的潜在中枢机制。实验四: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下丘脑RAS影响的中枢机制研究56只雄性SHR大鼠随机等分为捻转补法组(B)、捻转泻法组(X)、针刺不施手法组(Z)和模型组(M)共4组,每组14只;14只Wistar大鼠作为空白组(K)。B、X和Z组均取SHR大鼠双侧“太冲穴”作为针刺点,并分别施加针刺捻转补法、针刺捻转泻法和单纯针刺操作;K和M组不做针刺处理,只给予相同的抓捉固定刺激;各组共干预14天,每日1次,中间休息1天,于下午14:00-16:00完成。分别于针刺的前1天和第3、8、13天进行血压测量,于上午8:00-12:00完成。实验第14天,取麻醉大鼠下丘脑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下丘脑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ELISA法和RT-qPCR技术检测下丘脑RAS调控轴各组分的表达,以深入研究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干预14天降压效应的中枢机制。研究结果:实验一:针刺前1天,M、Z、B、X各组之间收缩压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表明各组大鼠血压基线齐,具有可比性。与K组比较,M、Z、B、X各组收缩压在针刺的前1天和第3、8、13、18、23、27天均显着升高(均P<0.01)。与M组比较,X组收缩压在针刺的第3天已经明显降低(P<0.05);且Z、B、X各组收缩压在针刺的第8、13、18、23、27天均显着降低(均P<0.01)。与Z组比较,B组收缩压在针刺的第8天明显降低(P<0.05),在针刺的第13、18、23、27天显着降低(均P<0.01);X组收缩压针刺的第8、13、18、23、27天均显着降低(均P<0.01)。与B组比较,X组收缩压在针刺的第13、18、23、27天显着降低(均P<0.01)。表明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干预14天和28天的降压效果均为捻转泻法组>捻转补法组>针刺组。实验二:PET结果显示:针刺的第1天,K与M 比较,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有纹状体、扣带皮质、视皮质、胼胝体、小脑和感觉皮质。Z与M 比较,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有纹状体、丘脑、感觉皮质和运动皮质。B与Z比较,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包括小脑、丘脑、顶叶皮质和视觉皮质。X与Z比较,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主要见于海马、小脑和视觉皮质。针刺的第14天,K与M比较,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主要集中于丘脑、小脑、纹状体和视觉皮质。Z与M 比较,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主要有小脑、中脑和海马。B与Z比较,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主要见于小脑、海马、中脑、丘脑、视觉皮质、感觉皮质和运动皮质。X与Z比较,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主要集中于下丘脑、延髓、海马、小脑和岛叶皮质。实验三:PET结果显示:针刺的第28天,K与M 比较,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主要集中于纹状体、扣带皮质、视觉皮质、前边缘皮质、嗅皮质和运动皮质。Z与M比较,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主要有纹状体、丘脑、感觉皮质、隔核、内囊和胼胝体。B与Z比较,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主要见于小脑、丘脑、顶叶皮质、视觉皮质、海马和中脑。X与Z比较,葡萄糖代谢升高的脑区主要集中于延髓、海马、嗅球和隔核。实验四: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组均能明显降低SHR血压(均P<0.01),各针刺组RAS升压轴各组分表达量显着减少(均P<0.01),RAS降压轴各组分表达量显着升高(均P<0.01);捻转泻法组降低血压和良性调控RAS效果较其他组更明显(均P<0.01)。结论:1.针刺捻转补泻手法能明显降低SHR血压,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干预14天和28天的降压效果均为捻转泻法组>捻转补法组>针刺组,且捻转泻法降压起效最快降压幅度最显着,其次为捻转补法和单纯针刺法。2.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干预14天可通过提高SHR大鼠下丘脑、延髓、海马、小脑、岛叶皮质、中脑、丘脑和视觉皮质等多个靶脑区中的葡萄糖代谢水平来实现对血压的中枢调控,其潜在中枢机制可能与存在于各靶脑区中的神经递质有关,尤以下丘脑RAS具有更为核心的调控作用。3.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干预28天可通过提高SHR大鼠延髓、海马、小脑、顶叶皮质、嗅球、隔核、中脑、丘脑和视觉皮质等多个靶脑区中的葡萄糖代谢水平来实现对血压的中枢调控,其潜在中枢机制可能与存在于延髓、海马、小脑和顶叶皮质中的神经递质以及其他神经传递物质密切相关。4.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可通过良性调节SHR下丘脑RAS各组分表达,发挥其降压作用以及对下丘脑神经元的保护效应,这可能是捻转补泻手法干预14天具有降压效应的潜在中枢机制之一。
蔡艳丽,罗勇[10](2012)在《经颅电刺激小脑顶核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自1969年发现"顶核加压反应"后,学者们不断探索小脑顶核的奥秘,其功能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电刺激小脑顶核(FNS)的研究从基础实验拓展到临床应用。大量实验证实,经颅FNS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脑血管病的物理治疗方法,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FNS的临床应用日趋成熟,成为脑血管病康复治疗的手段之一。
二、电刺激小脑顶核配合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刺激小脑顶核配合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枕三经排刺联合三焦针法治疗脑梗死后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略缩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共济失调概述 |
1 共济失调 |
1.1 共济失调定义 |
1.2 脑梗死及脑梗死后共济失调的流行病学调查 |
1.3 祖国医学对共济失调的认识 |
1.4 现代医学对共济失调的认识 |
1.5 共济失调物理学机制 |
1.6 共济失调分类 |
2 小脑 |
2.1 解剖结构 |
2.2 生理功能 |
2.3 小脑皮质 |
2.4 纤维联系 |
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基础治疗 |
2.3 针刺治疗 |
2.4 研究持续时间 |
3 观察指标 |
3.1 生物学指标 |
3.2 疗效指标 |
3.3 安全性指标及评价 |
4 统计学分析 |
5 研究结果 |
5.1 基线资料分析 |
5.2 共济失调疗效指标分析 |
5.3 安全性评定和质量观察 |
5.4 病例脱落与剔除情况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共济失调相关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项丛刺疗法治疗中风后风痰瘀阻型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项丛刺疗法治疗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项丛刺疗法对吞咽障碍患者VFSS、sEMG、TCD的影响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
综述一 祖国医学对吞咽障碍的认识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于吞咽障碍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小脑顶核电刺激对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对象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1: 氧化应激反应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2: 小脑顶核电刺激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意识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意识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 |
1.1 意识障碍的定义 |
1.2 意识障碍的发病机制 |
1.3 意识障碍的评估方法 |
1.4 意识障碍的治疗方法 |
1.5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经颅磁刺激在神经功能障碍中的应用现状 |
2.1 经颅磁刺激的作用机理及分类 |
2.2 经颅磁刺激在神经功能损害中的应用 |
2.3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意识障碍患者的应用 |
2.4 存在的问题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
3.1 前言 |
3.2 资料与方法 |
3.2.1 纳入排除标准 |
3.2.2 病例采集方法 |
3.2.3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脑损伤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
3.3.2 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分析 |
3.3.3 脑损伤部位分析 |
3.4 讨论 |
3.4.1 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 |
3.4.2 DOC患者的医疗费用 |
3.4.3 DOC患者的结构性损伤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改善意识障碍患者意识水平中的作用 |
4.1 前言 |
4.2 资料与方法 |
4.2.1 一般资料 |
4.2.2 治疗方法 |
4.2.3 结果评估 |
4.2.4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意识水平的变化 |
4.3.2 出院结局的比较 |
4.4 讨论 |
4.4.1 rTMS在改善意识中的作用 |
4.4.2 rTMS改善意识的作用机制 |
4.4.3 rTMS作用的个体差异性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EEG-rTMS在判别DOC反应者中的作用研究 |
5.1 前言 |
5.2 资料与方法 |
5.2.1 纳入排除标准 |
5.2.2 试验设计和干预方法 |
5.2.3 行为学评估 |
5.2.4 EEG数据采集和处理 |
5.2.5 统计分析 |
5.3 结果 |
5.3.1 DOC患者的临床特征 |
5.3.2 rTMS干预后的EEG反应性 |
5.3.3 预测方法分析 |
5.4 讨论 |
5.4.1 rTMS对HIE的作用 |
5.4.2 EEG反应性与意识的关系 |
5.4.3 EEG反应性在预测反应者中的作用 |
5.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1: 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2: 修订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 |
致谢 |
(5)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6)小脑顶核电刺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小脑顶核电刺激的研究现状(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脑电仿生电刺激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评定 |
1.3.1 认知功能评定: |
1.3.2 血流动力学评定: |
1.3.3 临床疗效评估: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认知功能评定 |
2.2 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
2.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
3 讨论 |
(8)柴胡疏肝散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卒中后抑郁(肝气郁滞证)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引言 |
2.研究方案 |
2.1 样本选择方法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
2.6 研究方法 |
2.7 研究内容 |
2.8 观察周期 |
2.9 统计方法 |
3.数据分析 |
3.1 一般资料数据分析 |
3.2 治疗前、2周后及4周后两组患者数据分析 |
3.3 安全性指标 |
4.讨论 |
4.1 卒中后抑郁的研究 |
4.2 柴胡疏肝散的相关分析 |
4.3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的研究 |
4.4 创新点及优势 |
4.5 试验的结论分析 |
4.6 不足之处及解决措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一 |
附表二 |
附表三 |
附表四 |
附录 综述 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PET技术探讨捻转补泻手法对SHR血压调控的中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综述一: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的源流及其现代研究 |
1.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的发展源流 |
2.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的现代研究 |
3. 捻转补泻手法降压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PET技术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1. PET脑功能成像的原理及特点 |
2. PET在针刺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
3. PET在针刺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
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血压的调控效应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干预14天对SHR大鼠PET成像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干预28天对SHR大鼠PET成像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下丘脑RAS调控的中枢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研究创新 |
研究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电刺激小脑顶核配合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枕三经排刺联合三焦针法治疗脑梗死后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观察[D]. 黄雯.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项丛刺疗法治疗中风后风痰瘀阻型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研究[D]. 高佳秀.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小脑顶核电刺激对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D]. 刘小菊. 川北医学院, 2020(04)
- [4]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意识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临床研究[D]. 何任红.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5]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璐.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6]小脑顶核电刺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D]. 李文松. 西南医科大学, 2020
- [7]脑电仿生电刺激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 王璐,高晓平,宋娟,程迎,胡丹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01)
- [8]柴胡疏肝散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卒中后抑郁(肝气郁滞证)的疗效观察[D]. 郭晓燕.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9]基于PET技术探讨捻转补泻手法对SHR血压调控的中枢机制研究[D]. 郭秋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 [10]经颅电刺激小脑顶核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J]. 蔡艳丽,罗勇. 医学综述, 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