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氏病论文_郑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克隆氏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肠,肠穿孔,细胞核,造影,抗原,小肠,肠道。

克隆氏病论文文献综述

郑俊[1](2015)在《克隆氏病的影像学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双对比显示结肠黏膜的细微结构诊断克隆病,对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方法 12例患者在东芝数字胃肠机上采用低张、气钡双重造影,间断透视观察、点片并行消化内镜检查取病理组织活检。结果本组12例中,4例见典型卵石状充盈缺损,10例见有与肠腔长轴一致的龛影,经病理证实为克罗恩病。结论正确合理地使用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对提高克罗恩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罕少疾病杂志》期刊2015年05期)

王向前,邱李华,丘文丹,刘兆周[2](2015)在《BMP7,WNT2与PCNA在小肠克隆氏病及小肠腺癌中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小肠克隆氏病和小肠腺癌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WNT2的表达及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00年1月-2014年12月病理科确诊的人小肠标本54例进行分组分析,其中,小肠腺癌标本22例,为小肠腺癌组;小肠克隆氏病标本15例,为克隆氏病组;正常小肠标本17例,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免疫组化检测BMP7,WNT2在不同标本中的表达水平;检测PCNA的表达水平;根据阳性细胞的比率和染色强度进行半定量评分;试剂携带阳性片作为阳性对照,PBS液作为一抗为阴性对照。结果:BMP7在小肠腺癌组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且与PCNA呈显着正相关,说明BMP7在小肠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NT2在小肠腺癌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且与PCNA表达呈显着正相关(P<0.05)。结论:BMP7,WNT2与PCNA在小肠腺癌中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5年06期)

卢娴,刘永浩,张同华,陈建新,徐正道[3](2015)在《64层螺旋CT动态增强及叁维重建技术在小肠克隆氏病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动态增强及叁维重建技术在小肠克隆氏病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28例已知或怀疑小肠克隆氏病患者行常规CT平扫加动态增强检查,原始图像传送至工作站行叁维重建后处理。仔细观察肠壁异常、黏膜及黏膜下溃疡、肠周围血管、瘘道、脓肿等。结果:28例病人诊断为小肠克隆氏病,共发现54段小肠病变。在活动性病变中,22例34段病变小肠肠壁增厚和强化,3例病变小肠明显强化而没有肠壁增厚,16例小肠与肠系膜边界模糊不清,肠系膜脂肪密度增厚,8例瘘管或瘘道形成,3例腹盆腔脓肿。在3例慢性感染性病变中,3例肠腔变形/狭窄,2例肠梗阻,1例穿孔,2例瘘管形成,1例合并硬化性胆管炎,1例合并肠淋巴瘤。结论:64层螺旋CT动态增强及叁维重建技术在诊断小肠克隆氏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医用影像学》期刊2015年01期)

陈坚,肖吓鹏,陈先达,李翰城[4](2014)在《克隆氏病合并肠穿孔5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克隆氏病所致小肠穿孔5例临床资料。结果 1例术后营养不良改善缓慢,1例并发急性梗阻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无1例发生肠外瘘。肠穿孔病人应综合临床资料考虑克隆氏病,可帮助明确术中诊断,指导正确的手术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4年17期)

李素平,冯晶,马琳,樊小梅[5](2014)在《1例克隆氏病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克隆氏病(Cron disease)又称局限性回肠炎、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本病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两者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克隆病在整个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但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以腹痛、腹泻、肠梗阻为主要症状,且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病程多迁延,常有反复,不易根治。本科收治了1例克隆氏病患者,经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者治愈出(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中旬刊)》期刊2014年03期)

史坚[6](2013)在《克隆氏病X线征象的误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克隆氏病X线征象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对克隆氏病的认识及其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活检及纤维结肠镜证实的15例克隆氏病的影像学诊断资料。结果:在此15例克隆氏病患者中,误诊或漏诊率高达53.3%。除1例的X线与CT检查均为阴性外,其余14例均呈不同程度及类型的肠管改变。结论:实验室及病理相结合是提高克隆氏病诊断率的主要途径。(本文来源于《求医问药(下半月)》期刊2013年07期)

阿明,雷培森,何芙蓉[7](2013)在《以关节症状为肠外表现的克隆氏病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26岁。因不洁饮食后发病,出现腹泻,继之反复便血,色暗红,量多,伴有颈部及头枕痛,不能低头或转头、弯腰,上臂抬举亦受限。体温38.5℃,纳差,消瘦约8 kg,多次查WBC波动在11~14×109/L,中性80%~92%,Hb波动在40~77 g/L;结核抗体、PPD试验、血培养均阴性;脑脊液病毒:阴性;头颅MRI、脑电Hloter正常;血沉:100 mm/h;外(本文来源于《西北国防医学杂志》期刊2013年03期)

顾松红,陈颖,沈玉英,徐建良,蕾海燕[8](2012)在《克隆氏病的X线、CT表现与临床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X线、CT检查在克隆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与临床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克隆氏病患者的X线、CT及临床资料,比较其影像学征象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27例克隆氏病活动期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血便、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及发热、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等全身症状;X线、CT征象表现为纵形溃疡、卵石征、镰刀征、靶征、梳齿征,可伴有肠外脓肿、窦道、瘘管、蜂窝织炎及腹腔淋巴结肿大;病灶好发回肠末端,多发、节段性乃特征性表现;慢性期肠管狭窄、形态僵硬、固定,表现为线样症或细绳征。结论 X线、CT征象和临床症状密切相关;X线结合多排螺旋CT检查,可以客观判断克隆氏病的病变程度、范围及并发症;对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价疗效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罕少疾病杂志》期刊2012年06期)

徐春玲,孙官珍,刘洪翠[9](2012)在《大肠克隆氏病误诊为大肠肿瘤3例诊治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克隆氏病临床少见,常见于回肠末端。本院自2000年1月以来共遇到3例发生于大肠的克隆氏病,均误诊为大肠癌,现报告如下。1病历资料例1,男,36岁,因大便次数多伴腹部疼痛3个月来诊,大便呈脓血样,有里急后重感。无发热。症状渐重。钡灌肠检查示乙状结肠环状狭窄,考虑为乙状结肠癌?去潍坊上级(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2年15期)

吴炜,耿光叁,刘佰纯[10](2011)在《叁黄明胶液贯肠在克隆氏病急救止血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克隆氏病常见于下消化道,为全肠壁非特异性肉芽肿性肠炎,多伴有发热、腹痛、粘膜溃疡和下消化道大出血等症状。用中药黄莲、黄芪、蒲黄粉和明胶液贯肠,治疗克隆氏回、结肠炎广泛溃疡大出血,可起到退热、消炎、排脓、止血、促进溃疡愈合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等作用。该方法在急性菌痢,伤寒、阿米巴或血吸虫性肠炎的应急治疗中也将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1年10期)

克隆氏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小肠克隆氏病和小肠腺癌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WNT2的表达及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00年1月-2014年12月病理科确诊的人小肠标本54例进行分组分析,其中,小肠腺癌标本22例,为小肠腺癌组;小肠克隆氏病标本15例,为克隆氏病组;正常小肠标本17例,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免疫组化检测BMP7,WNT2在不同标本中的表达水平;检测PCNA的表达水平;根据阳性细胞的比率和染色强度进行半定量评分;试剂携带阳性片作为阳性对照,PBS液作为一抗为阴性对照。结果:BMP7在小肠腺癌组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且与PCNA呈显着正相关,说明BMP7在小肠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NT2在小肠腺癌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且与PCNA表达呈显着正相关(P<0.05)。结论:BMP7,WNT2与PCNA在小肠腺癌中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克隆氏病论文参考文献

[1].郑俊.克隆氏病的影像学诊断[J].罕少疾病杂志.2015

[2].王向前,邱李华,丘文丹,刘兆周.BMP7,WNT2与PCNA在小肠克隆氏病及小肠腺癌中的临床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

[3].卢娴,刘永浩,张同华,陈建新,徐正道.64层螺旋CT动态增强及叁维重建技术在小肠克隆氏病中的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5

[4].陈坚,肖吓鹏,陈先达,李翰城.克隆氏病合并肠穿孔5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

[5].李素平,冯晶,马琳,樊小梅.1例克隆氏病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

[6].史坚.克隆氏病X线征象的误诊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

[7].阿明,雷培森,何芙蓉.以关节症状为肠外表现的克隆氏病1例[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3

[8].顾松红,陈颖,沈玉英,徐建良,蕾海燕.克隆氏病的X线、CT表现与临床比较研究[J].罕少疾病杂志.2012

[9].徐春玲,孙官珍,刘洪翠.大肠克隆氏病误诊为大肠肿瘤3例诊治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

[10].吴炜,耿光叁,刘佰纯.叁黄明胶液贯肠在克隆氏病急救止血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1

论文知识图

基因芯片筛选的Gankyrin调控基因的主...克隆氏病-图5-17 A~F 回盲部克隆氏...克隆氏病-图5-18 A~M 直肠克隆氏病...克隆氏病-图5-16 回肠远端克隆氏病A...克隆氏病-图5-18 A~M 直肠克隆氏病...克隆氏病-图5-19 A~H 小肠多发克隆...

标签:;  ;  ;  ;  ;  ;  ;  

克隆氏病论文_郑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