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景观塑造研究

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景观塑造研究

卞素萍[1]2005年在《城市滨水区空间环境更新研究》文中指出滨水区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开放空间。在人类日益重视水环境的今天,城市滨水区空间环境更新成为城市设计中的热点问题。通过滨水区的更新作为改善城市景观、城市形象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借鉴与参考城市设计理论、城市更新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城市理论以及相关的规划设计理论,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介绍了城市滨水区的历史与发展进程,通过研究滨水区城市设计的原则与实施策略,分析了滨水区城市要素和景观构成设计及滨水区空间环境的建构。然后结合我国滨水区改造更新的发展动态、影响因素及西方滨水区更新的借鉴,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滨水区改造更新的对策。文章的最后结合苏州的案例,阐述了在滨水区城市设计过程中,如何针对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自然条件与城市需求,采取相应的改造更新的措施。

林荣[2]2003年在《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景观塑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是生命之源,它与人类的繁衍生息和城市的发展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河流、海洋、湖泊之滨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最初的城市就出现在一些大河流域。滨水区是城市环境和城市文化中最为敏感的区域,它对于人类有着一种内在的永恒的吸引力。但是在工业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飞速扩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衰竭、人口膨胀、交通混乱、文化失衡和生态危机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城市滨水区的发展。生态危机和环境保护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而城市滨水区作为人类聚居的一个典型环境,该何去何从呢?本文试图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文化持续等几个方面对城市滨水区的资源保护和利用、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空间景观的塑造进行研究。 文章主要由五部分组成:认识城市滨水区;城市滨水区的自然生态的持续;城市滨水区的经济持续;城市滨水区的社会文化持续:城市滨水区的景观塑造。

朱斌[3]2008年在《广西沿江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环境的重要资源,在提高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滨水地区的建设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对场地原有特性的尊重和因地制宜的滨水景观设计,仍是目前我国很多滨水地区设计中的所存在的一个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祖国的南疆,山区面积大,地处季风气候湿润多雨区,受季风气候和台风的影响,降雨高度集中,暴雨量大,洪水陡涨陡落,洪量大,洪涝灾害频繁,是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防洪水利设施的建设,成为广西沿江水利建设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建设时缺乏多专业的结合和对河流生态系统以及周边环境的科学分析,目前广西几个沿江城市市区内的已建成的堤防给滨江景观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近几年来对滨江景观和生态破坏作用日趋明显。本文依据广西沿江特有的地形地质风貌,对滨水区的概念范围进一步界定,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广西沿江城市滨水区防洪堤景观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出一些理念和方法,以期对现阶段广西沿江城市乃至国内其他一些滨水区的景观建设有所帮助。

邹锦[4]2016年在《基于过程的山地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面对我国当代城市滨水区开发在环境、生态、景观、社会经济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山地城市滨江景观空间的特殊难题,传统城市滨水景观项目往往由于时空上的刚性约束而失效。这是由于没有综合考虑城市滨水区在自然与社会发展中的长期变化过程,对景观在时空上的动态过程认识、理解与响应不足,从而造成了景观的不可持续性。本文因此提出从理解、认识景观的动态变化过程入手,在设计中遵循、适应、顺应、并以适当的方式主动介入过程的“基于过程的景观设计”思路。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滨水景观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学术研究前沿的梳理,明确了城市滨水景观空间设计的研究发展方向;对“基于过程的景观设计”与弹性(resilience,也常译为“韧性”)研究的关系,以及弹性、适应性、可持续性等概念的比较与辨析,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基于过程的景观设计”的内涵与理论层次;而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与景观设计的融合,以及运用“过程”设计思想的经典实践案例等,给基于过程的景观设计探索提供了从理论到技术上的一系列支撑。对滨水区景观空间的价值认知,有助于改善城市形象、优化城市结构、塑造城市空间,对于城市景观可持续性的意义尤为独特和重要。通过分析滨水空间层次特征和功能特征,理解山地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外部特征,基于滨水景观空间对城市形态的内在价值,研究山地城市滨水区景观空间类型并建构滨水区景观空间的类型体系,为后续的滨水区景观空间设计模式应用提供依据。机制是指事物的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方式,而景观空间的发展演变机制就是景观过程。而城市滨水区景观是由动态的、不断行进中的多个发展过程的总合。过程既是景观的组成部分,也是景观的运行变化方式。自然过程是滨水区景观最基本的时空演变过程,而人类的社会过程则在各种尺度上对景观产生影响,两者迭加引起的复合效应在在现代城市环境中尤其明显。准确而深刻地理解这些演变过程,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研究对象的本质,从而在景观设计中更准确地把控对象。基于过程的景观设计是以景观过程为主导的设计思想。以过程为主导的景观设计策略首先要遵循自然与社会的基本运行规律,并以适应、顺应的方式响应景观的过程,适应性与可持续性是其基本准则。但基于过程的景观设计策略不仅止于“被动响应”过程,更在于可以通过模仿和利用景观过程的特性,以主动介入式的景观设计模式“设计景观的过程”。对应于过程的动态渐变性、开放性与多元性特征,生成相应的景观应对策略,进而推导出叁种主动介入的“空间-过程”式设计模式。通过对“触媒-生长”模式,“容器-引入”模式,以及“堆栈-协同演替”模式的深度解析,并佐以应用实例,提出了以这叁种模式为基础的开放式、引导性的基于过程的景观设计策略体系。通过将基于过程的景观设计理论思想和设计理念和模式转化为具体的设计策略、操作手段、实现方式;根据各类型滨水景观空间所属空间层次,功能内涵、外在形式、主导景观过程的不同,解析其适用的景观设计模式,形成设计策略层面;以滨水景观类型→(决定)行为活动→景观空间→设计要素的逻辑关系,将不同滨水景观类型的设计落实到具体设计要素上。贯彻过程式设计、以地形作为操作系统、以流动产生形式、开放式结果等基于过程的景观设计理念,强调时空上的动态性特征的设计方法,将设计策略与设计要素结合,形成完整的基于过程的山地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方法,最后将设计方法运用到重庆主城滨水区景观设计的具体项目实践中。

邓春艳[5]2010年在《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场所性塑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担负着营造高品质、多样化的游憩场所,同时也是城市历史文脉的承载点。一个成功的滨水场所能够满足大众的行为需求和精神需求,提高滨水开放空间的活力,创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提升整个城市的人文景观氛围。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优秀的案例,提出滨水开放空间场所性塑造的内容以及对建成的滨水开放空间进行评价,最后是实例分析。论文共分六章,其中:第一章为绪论,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内容及思路等,针对目前在滨水区规划中忽视社会、文化和人的需求的情况下,提出对滨水开放空间场所性塑造的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为概念阐释及国内外的研究概况,在概念阐释的基础上,指出把场所理论引入滨水开放空间的意义。通过国内外优秀案例的分析,为下文场所性的塑造内容及评价提供基础。第叁章为滨水开放空间场所性的本质探析,通过对滨水开放空间场所性的构成要素分析,指出场所性塑造的本质,场所性塑造的最终目标是达到人——场所——自然的和谐统一。第四章为场所性塑造的内容和及评价,总结前文,从功能结构、要素设计、滨水特色设计叁个方面来总结场所性塑造的内容,引入POE法,分析场所性塑造的评价因子,最后提出场所性塑造的评价的意义。第五章为实例研究,以南京外秦淮河石头城风貌段为例,全面调研、访问,对其场所性的塑造进行评析,针对存在的缺憾,指出场所性塑造的优化对策,最后提出了互动设计思想,以期对以后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第六章为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后,提出相关的思考。

严明[6]2008年在《城市滨水区景观前期策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城市滨水区发展状况以及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产生问题的总结,本文试图从前期策划的角度探讨解决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在景观资源的合理分配、主题形象定位、景观特色表达、内容活动安排等问题,主要目的是使后期的景观规划设计的编制趋于一个更加科学,系统的决策过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课题的缘起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框架,并进行了重要概念的界定。第二章阐述城市滨水区的历史发展状况和总结中国城市滨水区景观建设现状问题,并把产生的问题的层次细分,将宏观层面上的问题剥离出来,提出引入前期策划环节来解决问题。第叁章引入前期策划概念,明确了前期策划与各级规划之间的辨证关系,提出了城市滨水区景观前期策划的内容、实施步骤和理论基础。第四章把城市滨水区景观前期策划的决策因素归结为城市滨水区的开发模式的影响、城市滨水区社会因素、城市滨水区区域因素、景观资源因素、生态环境因素五个方面,并对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城市滨水区景观前期策划的目标。第五章从城市滨水区景观主题形象、景观特色、景观活动和生态保护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提出了较为系统完整的设计策略,从而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明确后期规划设计的方向,也为后期的规划设计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设计依据。第六章结合山东平邑浚河风光带项目,探讨城市滨水区景观前期策划的实践方法,并求对前文的理论起到一定的验证作用。第七章对论文的研究探索进行了总结,并展望本课题的研究前景。

李云霞[7]2016年在《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全球化快速蔓延背景下的滨河区开发,河流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滨水区设计存在不足,因此急需一种更为生态可持续、更为关注“城市—人—自然”和谐共处的理论应用来解决目前城市滨水区所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传统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理论在滨水区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融汇城市美学、环境规划、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与方法,立足于景观规划学科,将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引入城市滨水区规划学科的研究领域,建构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研究策略和方法,并运用到济源市珠龙河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本文遵循“提出问题——梳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相关理论——引入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建构该理论与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策略体系——结合案例进行应用探索”思路。以济源市珠龙河段为重点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SWOT分析、归纳演绎等研究方法,打破传统工程思维方式,运用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引导城市河流景观设计,解决城市河流的生态景观、功能复合与城市文化等问题,从而促进河流与城市之间的共生关系,希望能为以后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工作提供思路与借鉴。研究具体内容如下:一、分析总结我国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必要性;二、研究总结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概念、理论及景观构成要素;叁、在滨水景观现状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引入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并进行研究;四、通过对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研究,寻求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城市滨水景观规划策略和设计要点;五、通过对济源市珠龙河段滨水景观进行综合的调研分析,依据规划设计原则,将理论运用到实践案例中,进行应用探索。通过城市整体层面对河流与城市间的关系进行处理,以济源城市总体规划(2012年—2030年)为指导,为河流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依据。研究珠龙河区段景观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寻找不足,提出合理而又具可操作性的规划设计方案,为微观景观塑造提供依据;对体现珠龙河景观特征的代表性区域核心景观区段的重要节点进行详细的景观规划设计,提出具体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运用此次机会重新构建济源城市开放空间结构;改善珠龙河流域的水环境综合状况,河流两岸景观进行了生态绿化;与河流周边社区相联系,增加其参与性,建设新的公共开放空间;提升周边的用地价值,且争取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汪先为[8]2016年在《有机城市思想下的山地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近10多年来,在“退二进叁”政策的指导下,滨水区开始了大规模的功能置换,成为促进城市新一轮发展的催化剂。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粗放式的开发模式难以避免地滋生了诸多问题。将有机城市思想引入滨水区城市设计当中,并跳出狭隘地把滨水城市设计理解为空间环境设计的思想,系统地分析滨水区中经济,文化,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能更好地认识滨水区开发中的利害关系,寻求滨水区开发过程的一种整体化的状态。有机城市思想具有两方面特点:一方面是强调城市系统本身同有机生命体一样具有结构性与能动性;另一方面强调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因呈现良性循环,并能够塑造出最大限度满足城市居民健康生活的环境。论文通过深入调研重庆主城滨江区,在相关既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借鉴有机体理论、系统论、仿生学理论、城市生态学理论、循环经济学理论、弹性城市理论明确了有机城市思想内涵、有机城市的定义与特征、有机城市形态模式,构建了有机城市思想体系,形成对有机城市综合性的科学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有机城思想的城市设计方法。首先,借鉴系统论中系统的整体性与层次性的基本特征,按照“宏观—中观—微观”建立分层级的大结构;然后,基于前文对有机城市思想主要特征的分析,得出山地滨江地段城市设计的关键性要素。最后,按照有机城市思想系统叁要素“经济有机、社会有机、环境有机”区分每个层级具体针对滨江区城市设计的具体内容,并与分析的现状问题相对应。从而最终构建出基于有机城市思想的山地滨江区城市设计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获得本文的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意见和建议。论文总共五部分,分为七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文章研究的主要背景、选题的主要意义、研究的主体内容、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论文主体框架等。第二部分为第二章以及第叁章,是文章的理论梳理及其研究部分,主要包括了国内外山地城市滨江区城市设计的相关理论及实践经验的总结,梳理了有机城市思想的来源,以及和其他城市思想的对比,提出有机城市思想特征和构成要素。第叁部分为第四章,是对重庆主城滨江区的现状分析,分别梳理了主城滨江区“两江四岸”和井双片区的现状基本特征和规划建设问题:第四部分为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第五章基于有机城市思想叁要素和城市设计分层思想,从而得出了基于有机城市思想的山地城市滨江地段城市设计体系框架。第六章则是对这个体系框架下面的具体内容,按照宏观、中观、微观层次进行的详细阐述。第五部分为第七章,是论文的结论部分,是对基于有机城市思想的山地城市滨江区城市设计方法的总结。

高静[9]2015年在《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研究》文中指出滨水区更新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相关实践也已经从发达国家扩散到了全球。在更新的过程中,城市滨水区的生产功能逐渐让位于消费功能,游憩化则逐渐成为了滨水区更新的基本取向。对于大都市而言,作为城市空间骨架的、具有公共属性且稀缺的大都市滨水区更适宜采用游憩化更新的范式,以便提振城市的综合软实力、缝合日益割裂的社会关系、促进大都市的和谐共生。诸多实践则表明,无论最初定位如何,或主动或被动的,游憩化更新几乎都成为了大都市滨水区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虽然在不同阶段游憩化受重视的程度有较大差别。但是,关于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的深入研究还较为缺乏,相关的更新实践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系统性探讨大都市滨水区的游憩化更新。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理论、实证和对策叁个层面探讨大都市滨水区的游憩化更新问题。与既有研究相比,本文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滨水区更新理论有待完善的背景下,重点探讨了滨水区更新与大都市发展的关系,并进一步阐述了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取向的恰适性。通过梳理发现,滨水区更新有利于大都市功能的多层面提升,但是,当前的大都市滨水区更新实践也面临着叁重困境,即收益化导向严重、更新模式复制化传播可持续性不足、社会关系割裂,类似困境严重制约了滨水区综合影响效应的发挥,其根源在相当程度上则可以归结为滨水区与大都市关系定位的失当,从分离到共生、从单一功能突进到多功能兼顾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可选途径。同时,分析表明游憩化对大都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优化城市的人居环境系统、提高城市活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等。而在城市游憩功能构建的过程中,滨水区的游憩化更新与大都市的发展具有内在的契合性,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此外,研究还表明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的取向主要是受到了休闲时代社会经济转型、滨水区空间属性和资源本底、利益相关者博弈以及规制因素的影响。(2)在国内外滨水区更新历程、游憩化发展进程与表现形态存在差异的背景下,选择伦敦泰晤士河和上海黄浦江滨水区作为实证案例,比较了二者的游憩化发展,以便为进一步提炼大都市滨水区的游憩化机理奠定基础。而为了深入分析,文章详细梳理了案例地滨水区与所在城市的历史演变、城市更新背景下案例地滨水区的更新过程、案例地滨水区游憩化更新的表现形态。结果表明,在滨水区游憩化更新进程、游憩化更新节奏、游憩化更新中的博弈力量参与、游憩化更新中滨水区与城市的融合关系四个方面,伦敦案例和上海案例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在更新进程方面,泰晤士河滨水区游憩化更新的进程与伦敦城市更新的发展较为一致,上海案例的偏差性则较大;在更新节奏方面,泰晤士河滨水区的游憩化更新呈现出了一定的渐进性发展特征,上海案例则具有快速推进的特点;在博弈力量参与方面,泰晤士河滨水区游憩化更新中的博弈力量更加多元,上海案例中博弈力量的参与则较为有限;在滨水区与城市的融合关系方面,通过渐进性发展泰晤士河滨水区与大伦敦的关系更加密切,在上海案例中相关关系远未达到融合的程度。(3)通过前述理论分析与实证比较,提炼了构成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机理的核心环节,并对后发性大都市滨水区的游憩化更新提出了原则性建议。其中,明确的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战略愿景、多元化的利益相关者博弈、渐进性的滨水区更新节奏控制构成了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机理的核心环节,其关系则是“叁位一体”不可或缺的。对于后发性大都市滨水区而言,在更新中则应坚持游憩化导向下的滨水区更新、构建“叁位一体”的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控制体系,并建立具有政府背景的实体机构和独立的监督机构、制定系列化的规制确保滨水区更新的持续性、有序性和有效性。

黎凤林[10]2012年在《有机更新在城市滨水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我国许多城市正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改造和更新进程。进化是生物发展演变的过程。如同其他生物有机体一样,城市发展有着自身发展的过程与周期,不可避免地需要经历产生—成熟—衰退—复兴,这一类似生物螺旋式进化的过程。本文以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提出的城市“有机更新”理论为依据和指导,关注城市中心滨水空间的更新模式、发展方式和发展趋势问题。把实现城市滨水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文章研究主题。紧紧围绕如何合理有效运用“有机更新”理论作为我们城市滨水空间更新的理论武器,怎样正确认识和理解“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最终促使城市有序、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环境、社会、经济效益和谐共生。文章强调城市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城市滨水空间亦是如此,它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其客观必然性。在当前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如何通过对城市滨水空间进行“有机更新”,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步伐以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城市滨水区的有机更新开发与复兴,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优质空间以及发展机遇和挑战。城市结构的转型,城市功能的转变,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一个多功能的场所,城市空间由原来的生产性空间转变为休闲娱乐性空间。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一体化不断推进,机遇与挑战并存,城市滨水区的有机更新开发在满足城市自身发展需要和人们需求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一个城市塑造形象、提升功能、扩大城市影响力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滨水空间相关更新案例的调查和研究,再结合作者亲身实践,以重庆市黔江区叁岔河片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设计为例,探索和研究“有机更新”理论在城市滨水空间设计中的应用。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有机更新”是在新的客观历史条件下,重新焕发城市活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城市滨水区空间环境更新研究[D]. 卞素萍. 南京工业大学. 2005

[2]. 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景观塑造研究[D]. 林荣. 西南交通大学. 2003

[3]. 广西沿江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研究[D]. 朱斌. 上海交通大学. 2008

[4]. 基于过程的山地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方法研究[D]. 邹锦. 重庆大学. 2016

[5].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场所性塑造研究[D]. 邓春艳. 南京林业大学. 2010

[6]. 城市滨水区景观前期策划研究[D]. 严明. 南京林业大学. 2008

[7].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李云霞. 河南科技学院. 2016

[8]. 有机城市思想下的山地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法研究[D]. 汪先为. 重庆大学. 2016

[9]. 大都市滨水区游憩化更新研究[D]. 高静. 华东师范大学. 2015

[10]. 有机更新在城市滨水空间设计中的应用[D]. 黎凤林. 重庆大学. 2012

标签:;  ;  ;  ;  ;  

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景观塑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