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县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600)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与阿斯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以及诊治特点。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份到2016年10月份所接收的50例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昏厥与阿斯综合征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选取的50例患者中,27例患者在发作时为缓慢性心率失常,占比为54%,23例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占比为46%。其中有9例患者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24例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恢复心率,13例患者对其采取直流电治疗后恢复心率。结论:患者在发作时,其主要心律失常类型包括缓慢性心率失常和快速性心率失常,建议前者对其植入心脏起搏器,而对后者则以及时复律为主,以此来终结心律失常的发作。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源性晕厥;阿斯综合征;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3-0059-02
心源性晕厥作为一过性意识丧失,在临床中导致该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心率失常。该疾病在严重时会造成患者抽搐,该种症状统一称为阿斯综合征。接下来,本文将对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与阿斯综合征的具体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等进行详细的说明和分析,希望可以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一些帮助与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份到2016年10月份所接收的50例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昏厥与阿斯综合征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为28例,女性患者为22例,年龄在13岁到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7±10.75)岁。所选取的50例患者中均发生过1次及以上的晕厥状况,其中23例为阿斯综合征患者。对患者的病史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只有12例为首次发病,其余38例均为有发病史。对患者的基础疾病资料进行分析,其中5例为风湿性心脏病、7例为冠心病、3例为扩张型心脏病、8例为高血压版心脏损害,其余的患者未发现患有基础性疾病。
1.2发作时心率失常类型
通过分析患者在发作时的心率失常类型可以发现,27例患者在发作时为缓慢性心率失常,其中19例为高度-三度AVB、1例为二度二型AVB1、2例为多分支阻滞、2例为起搏器缓慢起搏、其余3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3例为快速性心律失常,9例为心动过速、6例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5例为心室颤动,其余3例为尖端扭转型室速[1]。
1.3诊断方法和结果
在19例为高度-三度AVB中曾经被诊断为存在梗阻性心源性晕厥的患者为3例,在3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中曾经被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的有2例,在3例为尖端扭转型室速患者中曾经被诊断为癫痫的患者有1例。
2.治疗方法和结果
针对19例为高度-三度AVB患者、2例为多分支阻滞患者和1例为二度二型AVB1患者,对其进行治疗后有3例患者的传导阻滞消失,有6例患者对其进行阿托品合用舒喘灵(沙丁胺醇),治疗效果较为理想;采用阿托品、舒喘灵并联合参麦对3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也较为理想,有效的控制住了心律失常。在3例为尖端扭转型室速患者中,通过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注射硫酸镁加以倍他乐克进行治疗,有2例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其余1例对其采取利多卡因无效,因此对其使用了电复律。在5例为心室颤动的患者中对其采用直流电复律,并加以盐酸胺碘酮(可达龙)的治疗方式,其中1例患者发生死亡,其余4例存活[2]。在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对2例患者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滴注普罗帕酮,症状均得到转复,2例对其采取维拉帕米静脉滴注,其余2例对其采用直流电复律的方式,1例患者在对其进行电复律后出现肺水肿,且伴有发呼吸抑制,对其采取气管通气进行抢救后存活下来[3]。对剩余1例患者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采取射频消融方式后成功被治疗。以上具体详情请参照表。
表各类药物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数据对比分析表
3.讨论
在本次所选取的50例患者中,27例患者在发作时为缓慢性心率失常,占比为54%,建议对其采取阿托品加以舒喘灵(沙丁胺醇)的方式进行治疗,该种治疗方式费用较低,而且效果也较为理想。相关研究显示对患者植入永久性的心脏起搏器的可行性较低,主要由于患者大部分为老年人,经济负担较重,很难负担起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费用。
在23例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占比为46%),针对各型尖端扭转型室速的患者可以对其采用硫酸镁药物进行治疗,该种治疗方式效果较为显著,针对不好控制的患者,可以对其采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而对于有心动过缓的患者,建议为其安装临时起搏器,这对心率失常可以做到很好的控制。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总结出如下几点:对于快速性心率失常的患者可对其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复律,而通过药物无法达到复律的目的时,可以考虑采用直流电复律的方法。对于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与阿斯综合征的患者而言,采用药物复律和直流电复律的治疗方式较为稳妥和安全,而且效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方正,张树,任自文,等.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适应症[J].中华心律失常杂志,2012,1(2):198-206.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J].中国心血管疾病杂志,2013,28(1):323-326.
[3]张谢,王方正,黄德嘉,等.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目前认识和建议[J].中华心律失常杂志,2014,7(11):88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