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本中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本中心”教学法,大众文化,结构主义,符号学
文本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韩模永[1](2019)在《文化类课程“文本中心”教学法形态探析及其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类课程"文本中心"教学法包括多种具体形态,代表性的有结构主义方法、符号学方法、形式分析方法等,它们在不同的文化文本中均可以得到较好的运用。同时,"文本中心"教学法不可以就文本而文本,必须与社会历史分析方法结合起来才更加有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汉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钟涛[2](2018)在《文体意识与文本中心——“聂石樵中国文学史系列”骈文研究的学术史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聂石樵先生撰写的系列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唐代文学史》有一个重要的书写特点,即在历时的史学框架下,以文体为中心来建构文学史叙述模式。聂先生系列文学史架构中,将骈文作为独立文体与诗、赋、散文等文体并列。聂先生系列文学史固然以严格的文体区分结构文学史的叙述框架,但在各种文体的历时性论述中,又非常重视不同文体之间的交融与互动。由于深刻认识到了骈文与其他文体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对骈文起源和审美形式等问题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聂先生系列文学史每种文体之下采用的是历时性排列作家的叙述方式,这也是文学史书写的常见形态,而聂先生系列文学史中关于骈文的内容,更多体现出以文本为中心的叙述特点。聂先生在梳理汉唐骈文史演化过程中,基于对骈文文体发展的深刻认识,"变"的观念贯穿论述始终。(本文来源于《斯文》期刊2018年02期)
孙绍振[3](2018)在《批判与探寻: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本书分为"理论批判篇"与"经典文本解读篇"两部分。上篇在中国传统文论和西方文论前沿的学理基础上,以中西互补为原则,系统建构了中国当代语文教学的文本细读理论;下篇是对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进行细读的分析文章,对教师开展阅读教学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初中生世界》期刊2018年28期)
朱海燕[4](2018)在《由文本中心论到读者中心论——接受美学理论核心观点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接受美学的产生更新了人们对于文学意义生成的看法,完成了文学批评理论从作品中心论向读者中心论的转变,赋予了读者更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8年14期)
韩模永[5](2018)在《高校文学类课程文本中心教学法探究及其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文本中心教学法是高校文学类课程讲解和阐释文本的一种方法,它强调对文本进行"细读",重在通过分析文本的语言、修辞、结构等形式层面,从而抵达作品的丰富内容。张力法、模式分析和症候式阅读是其中的代表。同时,这种教学法又反对对文本作强制阐释、过度阐释,主张与传统的情境还原法结合起来作"适度阐释"。(本文来源于《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韩模永[6](2018)在《从文本中心到理论中心——反对阐释、过度阐释与强制阐释的意义危机和范式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反对阐释、过度阐释和强制阐释均背离了传统阐释学语言与意义和谐对应的阐释模式,语言无法恰当地表达和揭示意义。其出现的根本原因和内在模式具有一致性,即阐释的意义出现了危机。具体来说,反对阐释否定意义;过度阐释无限衍义;而强制阐释则预设意义。这些意义危机的不同姿态在深层结构上也折射了不同的理论范式,即反对阐释是文本中心论,阐释沦为形式的暴力;过度阐释是读者中心论,阐释变成"意味"的暴力;而强制阐释则是理论中心论,阐释最终走向理论的暴力。(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韩清玉,苏昕[7](2018)在《强制阐释与本体批评范式——对新批评文本中心论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文本中心是包括英美新批评在内的西方形式文论的基调,它以文学性为逻辑起点,以文学语言的细读为基本操作方法,创设出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批评话语。但是,文本批评不等于文学批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看似"永恒"的真理却成为"强制阐释"症候群中对语言学过度依赖的"场外征用"。文本中心论所导致的唯文本阐释倾向,在割裂作者与文本的先在联系中丧失了意义阐释维度的丰富性。在呼应强制阐释论基础上重建另一种"本体阐释",除了还原文学世界的丰富多彩而外,还应包含反抗理论霸权的价值诉求。(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汪如意[8](2017)在《走向文本中心的语言“坐标”——以《荷塘月色》为例的文本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经典作品的文字空间总会有一个清晰可辨的意念聚合中心,构成文章的任何基本要件(比如词句、段落)在空间拓展中都要倾向于这个磁性焦点。而节点信息是语义场中情感路径的阶段性突触,其关键词则成了走入文本中心的语言"坐标"。(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下)》期刊2017年05期)
华莹[9](2017)在《论利科的文本中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保罗·利科是当代法国最为知名的哲学家之一。在60年代的时候针对解释学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完善的文本理论,其提出的文论兼有各家学派的特长,并且针对其进行系统的改造,存在一定的融合性和特殊之处。目前,中国针对利科开展的分析已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从哲学的转向引出利科的文本中心论,重点探讨了文本中心论的理论渊源,文本中心论的核心思想,并指出文本中心论的重要价值与启示。全文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这一部分介绍了利科的生平,简要的叙述了写这篇文章的选题意义、包括国内外对利科文本中心论的研究现状,同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部分是哲学诠释学的转向历程,从作者中心论到读者中心论,从而引出要将两者结合相统一的文本中心论。第叁部分是文本中心论的理论渊源。这一部分包括四方面内容:对语义学观点的吸收;对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吸收与批判;解释学以现象学为基础;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结合。第四部分是整体理论的核心思想。其围绕着该理论的具体定义为何,文本中心论的内涵,文本中心论的核心范畴展开详细论述。第五部分是利科文本中心论的重要价值与启示。第六部分是结束语。(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4-01)
王强[10](2016)在《文本中心,深度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文本解读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深化课文思想情感的根基,对学生审美意识的激发、理解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以"文本中心"为研究的前提,在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文句的捕捉、文眼的挖掘、文味的品读、文脉的把握这几方面入手,就如何实现文本的深入解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本文来源于《教师》期刊2016年20期)
文本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聂石樵先生撰写的系列文学史《先秦两汉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唐代文学史》有一个重要的书写特点,即在历时的史学框架下,以文体为中心来建构文学史叙述模式。聂先生系列文学史架构中,将骈文作为独立文体与诗、赋、散文等文体并列。聂先生系列文学史固然以严格的文体区分结构文学史的叙述框架,但在各种文体的历时性论述中,又非常重视不同文体之间的交融与互动。由于深刻认识到了骈文与其他文体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对骈文起源和审美形式等问题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聂先生系列文学史每种文体之下采用的是历时性排列作家的叙述方式,这也是文学史书写的常见形态,而聂先生系列文学史中关于骈文的内容,更多体现出以文本为中心的叙述特点。聂先生在梳理汉唐骈文史演化过程中,基于对骈文文体发展的深刻认识,"变"的观念贯穿论述始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本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1].韩模永.文化类课程“文本中心”教学法形态探析及其反思[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
[2].钟涛.文体意识与文本中心——“聂石樵中国文学史系列”骈文研究的学术史意义[J].斯文.2018
[3].孙绍振.批判与探寻:文本中心的突围和建构[J].初中生世界.2018
[4].朱海燕.由文本中心论到读者中心论——接受美学理论核心观点探析[J].芒种.2018
[5].韩模永.高校文学类课程文本中心教学法探究及其反思[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
[6].韩模永.从文本中心到理论中心——反对阐释、过度阐释与强制阐释的意义危机和范式转换[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7].韩清玉,苏昕.强制阐释与本体批评范式——对新批评文本中心论的反思[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8].汪如意.走向文本中心的语言“坐标”——以《荷塘月色》为例的文本解析[J].新课程(下).2017
[9].华莹.论利科的文本中心论[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7
[10].王强.文本中心,深度解读[J].教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