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氯吡格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格雷,阿司匹林,冠心病,冠状动脉,血小板,缺血性,心肌梗塞。
氯吡格雷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敏,许惠文,李虓,孙越红,王丹[1](2019)在《光学比浊法与血栓弹力图法评价氯吡格雷疗效的一致性研究及氯吡格雷抵抗相关风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血栓弹力图法(TEG)为比对方法,研究光学比浊法(LTA)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在氯吡格雷疗效评价方面的作用,观察二者是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并根据LTA检测结果,对影响氯吡格雷疗效的可能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于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患者67例,均服用氯吡格雷(波立维)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分别采用TEG及LTA检测血小板功能,评价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并对相关参数进行相关分析。根据LTA检测结果将患者划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氯吡格雷非抵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氯吡格雷抵抗可能的风险因素。结果 LTA及TEG在评价血小板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P>0.05),且LTA检测的由ADP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ADP%)与TEG检测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DP%)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493,P=0.000)。与氯吡格雷非抵抗组比较,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年龄更大,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06,95%CI 1.038~1.178,P=0.002)、MPV(OR=1.968,95%CI 1.079~3.588,P=0.027)构成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LTA可作为早期评价氯吡格雷疗效的有效可靠的检测方法。高龄、高水平MPV构成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风险因素。(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陈丹丹[2](2019)在《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注射液联合硫酸氯吡格雷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危险因素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125例)。对照组晨起口服硫酸氯吡格雷片,7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注射液,60 mg/d,持续静脉泵注48 h,随后20 mg/次,2次/d,持续静脉泵注5 d,随后停用;两组患者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凝血指标、随访结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75%、9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显着下降,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凝血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再发作率分别为17.50%、5.60%,恶化率分别为8.75%、3.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注射液联合硫酸氯吡格雷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调节凝血指标,降低再发作率和恶化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12期)
许晶晶,姜琳,宋莹,蒋萍,刘如[3](2019)在《以血栓弹力图定义的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药抵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索以血栓弹力图定义的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药抵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阜外医院进行PCI治疗并行血小板功能检测的患者共6 785例,分析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药抵抗发生的风险因素。同时符合阿司匹林抵抗及氯吡格雷抵抗标准的患者为双药抵抗组(n=385),其余患者纳入非双药抵抗组(n=6 400)。进行2年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ACE),比较抗血小板药物抵抗和非抵抗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6 785例患者中,同时符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药抵抗的患者共385例(5.67%)。双药抵抗组与非双药抵抗组相比,女性患者(28.1%vs 22.1%)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比率更高(15.6%vs 11.3%),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更低(g/L,141.12±15.72vs 137.54±15.41)、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更高(P均<0.01)。2年随访结果显示,MAACE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女性(OR=1.37,95%CI:1.09~1.73)、hs-CRP升高、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以及发生STEMI、术前血红蛋白水平降低(OR=0.99,95%CI:0.98~0.99)是发生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药抵抗的风险预测因素。但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与双药抵抗发生风险相关(OR=0.99,95%CI:0.98~1.00)。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药抵抗不是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支架血栓、再发卒中、出血事件(HR=0.95,95%CI:0.62~1.45)和MACCE(HR=0.99,95%CI:0.73~1.35)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药抵抗的发生率为5.67%,其发生可能与性别、血脂水平及血清炎症水平升高有关。长期随访显示,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药抵抗与出血事件及MACCE的发生并无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张玲玲,马松华[4](2019)在《脑梗死二级预防阿司匹林抵抗高危因素及氯吡格雷干预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阿司匹林用于脑梗死二级预防时发生抵抗的高危因素及氯吡格雷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以血小板聚集率为基础,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A组)和阿司匹林未抵抗组(B组),各60例,分析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高危因素。按随机数字表法将阿司匹林抵抗组患者分为A_1组和A_2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继续口服阿司匹林片,B组患者加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高低密度脂蛋白(LDL)血症是脑梗死二级预防中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高危因素(P <0. 05);与治疗前比较,A_1组和A_2组患者治疗后的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评分均显着增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着减少,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显着延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β蛋白及D-二聚体含量均显着减少(P <0. 05),且A_2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着优于A_1组(P <0. 05); A_2组患者缺血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 67%,显着低于A_1组的20. 00%(P <0. 05)。结论年龄、性别、糖尿病、高LDL血症是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高危因素,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可有效改善抵抗现象,减少缺血性不良事件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9年24期)
刘倩倩,王海明,瞿秀敏,韩书光,陈聚盛[5](2019)在《血小板参数、血脂水平与冠心病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分析血小板参数、血脂水平与冠心病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7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68例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血小板抑制率分为抵抗组(≤30%)与敏感组(> 30%),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血小板参数、血脂水平,分析血小板参数及血脂水平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结果 :抵抗组糖尿病患者占比高于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抵抗组PLT及MPV高于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及PC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抵抗组LDL-C高于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nary Logistic回归发现,PLT、MPV及LDL-C是冠心病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PLT、MPV及LDL-C与冠心病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紧密相关,可作为筛查氯吡格雷抵抗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仪器与医疗》期刊2019年06期)
刘新哲[6](2019)在《氯吡格雷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疗效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依据不同的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50)与试验组(n=56),对照组施以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6d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与冠脉再通情况,随访1年后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无差异(P>0.05);治疗6d后,试验组的LVEF明显提升,冠脉再通率明显较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同时随访1年后试验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 <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具有显着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LVEF与冠脉再通率,同时能够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4期)
陈颍颍,党冬丽[7](2019)在《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C I 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临颍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 6例C I S分为两组(n=43),甲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乙组在甲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对比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检测两组治疗前后CRP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乙组N I H S S评分[(2. 7±2. 1)分]低于甲组[(4. 4±1. 3)分],差异显着(P <0. 0 5);治疗后乙组C R P水平[(3. 7±1. 1) m g/L]低于甲组[(6. 4±2. 5) m g/L],差异显着(P <0. 0 5);乙组治疗总有效率(95.3%)高于甲组(81.4%),差异显着(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CIS临床疗效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适合用于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4期)
董时广,黎凤鸣,邓艳,钟颂华,李梅[8](2019)在《氯吡格雷在预防和治疗冠心病中的价值和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氯吡格雷在预防以及治疗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探究对象,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50例/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心功能指标情况、心绞痛发作时间、发作次数、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 <0.05,在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比较中,两组无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氯吡格雷在预防以及治疗冠心病中具有显着效果,治疗期间安全有效,可应用。(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4期)
张玲娜[9](2019)在《氯吡格雷协同跟踪护理对急性心梗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冠脉再狭窄的预防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协同跟踪护理对急性心梗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冠脉再狭窄的预防。方法选入我院60例急性心梗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冠脉再狭窄患者,数字表法分组,所有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跟踪护理组用跟踪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跟踪护理组满意程度、心功能状态、左心射血分数以及生存质量、随访的日常生活能力、睡眠质量、消极感、人际关系、再发心肌梗死、冠脉狭窄、心绞痛等的发生率方面相比对照组更有优势,P <0.05。结论急性心梗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冠脉再狭窄患者实施跟踪护理效果确切。(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4期)
林键恒,欧列斌,刘婷[10](2019)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无症状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82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3.17%(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MoC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无症状脑梗死的效果显着,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氯吡格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注射液联合硫酸氯吡格雷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危险因素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125例)。对照组晨起口服硫酸氯吡格雷片,7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注射液,60 mg/d,持续静脉泵注48 h,随后20 mg/次,2次/d,持续静脉泵注5 d,随后停用;两组患者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凝血指标、随访结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75%、9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显着下降,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凝血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再发作率分别为17.50%、5.60%,恶化率分别为8.75%、3.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注射液联合硫酸氯吡格雷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调节凝血指标,降低再发作率和恶化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氯吡格雷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丽敏,许惠文,李虓,孙越红,王丹.光学比浊法与血栓弹力图法评价氯吡格雷疗效的一致性研究及氯吡格雷抵抗相关风险因素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
[2].陈丹丹.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
[3].许晶晶,姜琳,宋莹,蒋萍,刘如.以血栓弹力图定义的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药抵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J].中国循环杂志.2019
[4].张玲玲,马松华.脑梗死二级预防阿司匹林抵抗高危因素及氯吡格雷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2019
[5].刘倩倩,王海明,瞿秀敏,韩书光,陈聚盛.血小板参数、血脂水平与冠心病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9
[6].刘新哲.氯吡格雷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疗效的影响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7].陈颍颍,党冬丽.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8].董时广,黎凤鸣,邓艳,钟颂华,李梅.氯吡格雷在预防和治疗冠心病中的价值和安全性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9].张玲娜.氯吡格雷协同跟踪护理对急性心梗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冠脉再狭窄的预防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10].林键恒,欧列斌,刘婷.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