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对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行为学改变及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PSD的机制。方法从60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入正常组,其余造模。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拴阻塞法复合慢性不可预知的温和应激法建立大鼠PS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氟西汀组。针刺组针刺百会(GV20)、风府(GV16)、神门(HT7)、太冲(LR3),每日1次,氟西汀组每日1次灌胃(2 mg/kg),均连续治疗3周。实验过程中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皮质、杏仁核BDNF、GFAP蛋白的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海马、皮质、杏仁核BDNF、GFAP mRNA的表达情况;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内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皮质、杏仁核的BDNF、GFAP蛋白及BDNF、GFAP mRNA表达水平增加(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与氟西汀组大鼠海马、皮质、杏仁核中BDNF、GFAP蛋白及BDNF、GFAP 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1)。结论针刺可以改善PSD大鼠的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针刺提高大鼠海马、皮质和杏仁核BDNF、GFAP的表达,增强星形胶质细胞ATP的释放,进而改善神经元损伤,促进神经元再生有关。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章显宝,何玲,王震,梁发俊,郑之俊,肖伟
关键词: 针刺,卒中后抑郁,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大鼠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1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中医学
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273857),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No.KJ2017A275)~~
分类号: R245
页码: 954-962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1735K
下载量: 452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针刺论文; 卒中后抑郁论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论文;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论文; 大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