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生理生化机制论文-霍宏丽

抗病生理生化机制论文-霍宏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病生理生化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铃薯,马铃薯黑痣病,硅酸钠,抗病性

抗病生理生化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霍宏丽[1](2018)在《硅酸钠提高马铃薯对黑痣病抗性及其生理生化抗病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铃薯黑痣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真菌病害,是影响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生物因素之一。本试验通过室内和田间研究硅酸钠对马铃薯黑痣病抗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抗黑痣病的生理生化机制,为安全有效的防治马铃薯黑痣病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试验发现硅酸钠抑制黑痣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在对不同浓度硅酸钠试验后,发现在MS培养基中加入0.604g/L硅酸钠对马铃薯组培苗有促生作用,并且对黑痣病菌毒素具有较强的忍耐力。2.在MS培养基中加入0.604g/L硅酸钠的组培苗盆栽接菌可提高对黑痣病的抗性,防效为地下茎18.28%。以MS液体培养基为营养液,其中加入3.02g/L浓度的硅酸钠明显增加马铃薯幼苗对黑痣病的抗性,8d地下茎防效为42.86%,匍匐茎防效为66.67%;12d防效为地下茎55.56%,匍匐茎50.00%。3.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同试验地点马铃薯对硅酸钠的敏感程度不同,单株沟施硅酸钠5g、8g、叶面喷施100mmol/L和130mmol/L在不同地点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药害。单株沟施3g硅酸钠和叶面喷施70mmol/L硅酸钠溶液对马铃薯安全,明显增强马铃薯黑痣病的抗性,硅酸钠沟施3g不接菌,对地下茎和块茎的防效达47.93%和40.62%,硅酸钠喷施70mmol/L接菌处理对地下茎、匍匐茎防效达48.84%和61.96%,且能增加产量。4.生理生化抗性机制结果表明,硅酸钠参与了马铃薯和黑痣病菌互作体系的代谢过程,提高和协调防御性关键酶的活性,参与马铃薯本身的防卫机制。接菌和不接菌时,硅酸钠处理2d,诱导马铃薯幼苗体内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升高,处理4~6d可以诱导马铃薯幼苗体内POD活性升高,处理第10d可以诱导马铃薯幼苗体内CAT活性升高。在不接菌的情况下,处理4~6d时硅酸钠能减缓PPO活性的降低,处理10d时硅酸钠能诱导马铃薯幼苗体内木质素含量升高,处理14~16d时硅酸钠增加SOD的活性,处理14d降低几丁质酶活性,处理10d~16d时能降低β-1,3-葡聚糖酶活性。在接菌的情况下,处理10d~14d时硅酸钠降低马铃薯幼苗体内脯氨酸含量,硅酸钠对PAL活性无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李杰,由书妍,杨丽烨,赵秀香,吴元华[2](2012)在《烟草抗PVY~N突变株SN01、SN02获得及抗病生理生化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vein necrosis,PVY~N)已在烟草上造成较大的为害,其寄主范围广,给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在烟草上易引起叶脉坏死、褐脉、黄斑坏死等。本研究室通过对烤烟品种进行苗期人工接种的方法,分别从普通NC89品种和普通K326品种中筛选获得抗PVY~N的自然突变株,并分别命名为SN01和SN02。播种SN01和普通NC89、SN02和普通K326,待苗长至6~8片叶时接种PVY~N,分别观察调查发病情况,结果表明:接种20d后,突变株SN01和SN02没有发病,而普通NC89和普通K326出现脉坏死症状,发病率达100%。对接种后的抗病突变株SN01和SN02进行DAS-ELISA检测,结果为阴性,表明叶片不带毒。对抗病突变株SN01和SN02进行抗病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表明,抗病突变株SN01在接种PVY~N后,其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在接种9d后开始升高,12d后已分别高于接种普通NC89的34.91%和未接种SN01、NC89对照的61.64%、49.53%;丙二醛含量无明显变化,只在接种15d时明显低于接种后NC89中的含量,而略高于未接种对照;PPO活性在第15d略高于未接种对照,而低于常规NC89。抗病突变株SN02在接种PVY~N后,其还原性糖、可溶性糖、淀粉、脯氨酸、活性氧、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含量与普通K326相比增加较快,进而增强了植株对胁迫环境的适应性;而丙二醛含量一直低于普通K326,从而减轻了烟株的发病症状;总酚、类黄酮含量在前期高于普通K326,可能是该类物质的积累起到了抗病作用,而后期其含量低于普通K326以减少对烟株烟脉褐变的影响;在防御酶体系中,突变株SN02在接种后,PAL、POD、PPO和CAT迅速产生,且酶活性明显比普通K326高,防御酶体系的差异,表明突变株SN02抗病性较强。(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2-07-20)

抗病生理生化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vein necrosis,PVY~N)已在烟草上造成较大的为害,其寄主范围广,给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在烟草上易引起叶脉坏死、褐脉、黄斑坏死等。本研究室通过对烤烟品种进行苗期人工接种的方法,分别从普通NC89品种和普通K326品种中筛选获得抗PVY~N的自然突变株,并分别命名为SN01和SN02。播种SN01和普通NC89、SN02和普通K326,待苗长至6~8片叶时接种PVY~N,分别观察调查发病情况,结果表明:接种20d后,突变株SN01和SN02没有发病,而普通NC89和普通K326出现脉坏死症状,发病率达100%。对接种后的抗病突变株SN01和SN02进行DAS-ELISA检测,结果为阴性,表明叶片不带毒。对抗病突变株SN01和SN02进行抗病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表明,抗病突变株SN01在接种PVY~N后,其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在接种9d后开始升高,12d后已分别高于接种普通NC89的34.91%和未接种SN01、NC89对照的61.64%、49.53%;丙二醛含量无明显变化,只在接种15d时明显低于接种后NC89中的含量,而略高于未接种对照;PPO活性在第15d略高于未接种对照,而低于常规NC89。抗病突变株SN02在接种PVY~N后,其还原性糖、可溶性糖、淀粉、脯氨酸、活性氧、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含量与普通K326相比增加较快,进而增强了植株对胁迫环境的适应性;而丙二醛含量一直低于普通K326,从而减轻了烟株的发病症状;总酚、类黄酮含量在前期高于普通K326,可能是该类物质的积累起到了抗病作用,而后期其含量低于普通K326以减少对烟株烟脉褐变的影响;在防御酶体系中,突变株SN02在接种后,PAL、POD、PPO和CAT迅速产生,且酶活性明显比普通K326高,防御酶体系的差异,表明突变株SN02抗病性较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病生理生化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霍宏丽.硅酸钠提高马铃薯对黑痣病抗性及其生理生化抗病机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2].李杰,由书妍,杨丽烨,赵秀香,吴元华.烟草抗PVY~N突变株SN01、SN02获得及抗病生理生化机制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

标签:;  ;  ;  ;  

抗病生理生化机制论文-霍宏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