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露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115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选择在我院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根据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将100例产妇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状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突出,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的影响突出,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对于产后预后质量有着明显推动效果,值得推广普及。
【关键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产科优质护理;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主要是指在女性分娩之后所出现的抑郁症状,是临床当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精神性障碍疾病[1]。相关统计发现初产妇中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最高可达30%,发生时间一般在产后2周,同时在产后4周时症状最为突出,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对于产妇及其新生儿均有一定的影响[2]。对此,为了持续提升临床护理水平,本文以我院部分产妇为例,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产后抑郁方面的干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选择在我院分娩的100例初产妇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根据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将100例产妇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实验组总共50例产妇,平均年龄(26.1±2.4)岁,平均孕周(38.6±1.23)周;常规组总共50例产妇,平均年龄(25.8±3.0)岁,平均孕周(38.7±1.35)周。两组产妇的多项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首次妊娠,通过B超检查属于单胎、头胎、活胎;孕周超过36周;无剖宫产指征,自愿采取阴道分娩;身体状况理想,无高危风险;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时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主要是以产前检查、临产指导、健康宣教等为主。
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首先,在产前主动与产妇进行沟通,由专职护理人员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教育指导,包含分娩过程、分娩心理、减轻分娩疼痛等内容的指导,缓解产前抑郁情绪。其次,产时需要用温柔、亲切的语言和产妇进行沟通,促使产妇放松情绪,维持良好心理状况,最大程度的减少与规避可能对产妇形成刺激的语言、物品。对于存在顾虑的产妇及其家属,需要及时解释,缓解产妇担忧情绪,临产之后允许家属陪同。最后,产后为产妇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知识的指导,督促家属对产妇的身心状况进行监督,一旦存在异常情绪或异常体征时应当及时通知医师并为产妇提供安慰与疏导。对产妇的情绪、想法等给予认同,让产妇感受到被理解、关爱的感受,帮助产妇释放情感;2、健康教育。同时为产妇讲解产前准备、产时技巧以及产后的康复方法,为其讲解抑郁症的引发原因、应对方法。告知产妇对症状的发展与转归时的正确配合方式。定期组织产妇开展院内的健康教育活动,以摄像、影片等方式指导其正确的母婴方法,同时也可以播放一些亲自影片强化产妇对于新生儿的期待感与喜欢感。为患者提供饮食与生活指导,饮食以清淡、富含维生素为主,保障每天蛋白质摄入充足性。
1.3疗效评定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状况。焦虑与抑郁症状分别采取焦虑自定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进行评价,两种量表满分均为50分,分数越高说明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效果等数据均采取SPSS统计学软件实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式表达,例如(3.1±1.1),数据之间的检验采取P值实现,P<0.05代表数据差异明显。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突出,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患者自身的心理素质、生理条件以及社会环境等存在直接关联性,伴随着临床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临床中对于产科护理服务的多元化、个体化、特异性的重视度相当高,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减轻与消除产后抑郁症的重视度不断提高[3]。传统护理模式主要是以医护人员为核心,护理行为的开展以及是以任务需求为主,虽然可以基本满足产妇的诊疗需求,但是产妇及其家属的参与程度并不高,在产后面临问题时更加困难,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4]。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高度重视个体管理,并将护理技术与家庭的情感进行结合,从而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在医护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提升患者的依从率、配合程度以及自我管理与约束能力,这一种护理模式非常突出人文关怀、整体理念,在初产妇围产期开展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够促使整个分娩的过程都在支持与鼓励中进行,这一种显现更利于顺利分娩与产后康复的改进[5]。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突出。本研究结果充分证明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具备非常突出的临床价值,借助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减轻产前、产时、产后的负面情绪,提升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对于围产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升患者自我效能,进而达到缓解负面情绪症状的目标。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的影响突出,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对于产后预后质量有着明显推动效果,值得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谭红,胡晓芸,牛小群.产后抑郁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6):147-150.
[2]骆琴,彭树花,孟雪梅,等.孕期心理健康教育联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预防效果观察[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23(3):532-535.
[3]靳宝兰,刘亚玲,鱼海,等.心理护理干预对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状况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2):301-303.
[4]高宝娟,严雪霏.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的干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3):2841-2843.
[5]江赟,曹群,项丹.预见性心理护理对伴有抑郁症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39(13):2058-2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