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活性论文_刘戈辉,朱金成,郭文婷,张鹏飞,张薇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病活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活性,抗病性,基因,不饱和,拟南芥,氧化氮,白地。

抗病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戈辉,朱金成,郭文婷,张鹏飞,张薇[1](2019)在《转GhB301基因烟草的防御酶活性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棉花ERF-B3亚族转录因子基因GhB301在烟草异位表达后(抗枯萎病中)的功能,该研究以过表达GhB301基因烟草和野生型烟草为材料,采用枯萎病菌孢子悬浮液接菌方法,分析病原菌侵染前后防御酶活性变化以及防卫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显示:(1)棉花枯萎病菌处理15d后,2个转基因株系烟草叶片黄化程度与野生型相比较轻。(2)棉花枯萎病菌处理后,过表达GhB301转基因烟草和野生型烟草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较未接菌对照显着提高,并且酶活峰值出现均早于野生型材料;转基因材料叶片的POD、PAL、PPO活性均在处理3d后达到峰值,而野生型材料叶片的POD、PAL活性在处理5d后才达到峰值。(3)接种棉花枯萎病菌后活性氧相关基因、乙烯(ET)/茉莉酸(JA)途径相关基因、病程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在转基因株系OE1和OE2中均受到明显影响。研究推测,GhB301在烟草中的异位表达激活了防卫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了防御酶的活性,从而增强了烟草对枯萎病菌的抗性。(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HAIDER,Waqas,齐月璇,魏美燕,SAID,Gulab,王翠芳[2](2019)在《Sclerotiorin的胺类衍生物的潜在抗病毒活性及其初步构效关系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评价天然产物(+)-sclerotiorin及其半合成衍生物的抗病毒活性。方法通过CPE法评价(+)-sclerotiorin(1)及其半合成衍生物(2~31)对RSV、EV71、HSV-1、H1N1和Cox-B3的抗病毒活性。结果化合物3和11显示出对EV71的抗病毒活性,并且具有非常高的选择性指数值(SI值分别为37.8和38.0)。结论化合物3和11是潜在的抗病毒先导化合物。(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药物》期刊2019年05期)

宋金秋,崔丽红,赵军[3](2019)在《一株生防菌处理条件下对猕猴桃溃疡病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寻找新型高效的生物防治制剂达到控制引起猕猴桃溃疡病的致病菌为目的,通过研究生防菌XB-16对猕猴桃抗病相关酶(SOD, POD, CAT, PPO, PAL)的影响,发现经过生防菌XB-16处理过后的猕猴桃盆栽苗,其SOD、POD、CAT、PPO、PAL酶活性显着高于未接种生防菌盆栽苗(p<0.05),且最大峰值明显高于没有接种生防菌XB-16盆栽苗。研究结果表明该生防菌XB-16能够有效提高猕猴桃植株的抗病性,而在研究生防菌对猕猴桃抗病相关酶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生物防治法将是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趋势,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19期)

范飞,李乐溪,鞠秀云,苏奕人,蒋继宏[4](2019)在《1株大蒜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病原真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蒜(Allium sativum L.)为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富含生物活性成分及营养物质。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新鲜健康的大蒜蒜瓣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获得一株乳白色真菌KLBMPGC013;通过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将该菌株菌悬液接种在健康大蒜蒜瓣上进行培养,大蒜蒜瓣未出现明显病斑,说明该菌株对大蒜无致病性影响;以4种植物病原真菌为指示真菌检测该菌株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该菌株能抑制2种指示真菌的生长;采用蒽酮硫酸法检测该菌株产胞外多糖含量,结果显示,其胞外多糖浓度为2.89 mg/mL。通过提取该菌株胞外粗多糖并检测其抑菌活性发现,该内生真菌粗多糖对大蒜白腐小核菌的抑制作用较好,对西瓜壳二孢稍有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MATI,UR,RAHMAN[5](2019)在《葡萄品种资源灰霉病抗性鉴定及抗病与感病寄主抗氧化酶、活性氧和茉莉酸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葡萄(Vitis vinifera L.)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果树作物,既可以鲜食,也可用来生产葡萄酒、果酱、果汁和果冻、种子浸提物、葡萄干、葡萄醋和葡萄籽油,因而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然而葡萄生产上灰霉病(Grey mould)却普遍发生,该病不仅是贮藏病害,更是葡萄生产田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全球每年由灰霉病危害造成的减产损失为20~40%,严重的可达60%以上。灰霉病己成为限制我国葡萄产业发展的主要病害。课题组前期从国内外收集引进葡萄品种资源80余个,开展葡萄品种灰霉病抗性鉴定,筛选抗病品种资源,分析抗病、感病葡萄生理机制研究,为培育优质抗灰霉病葡萄新品种提供重要资源。1.对81个葡萄品种基因型的叶片进行了灰霉菌抗性离体接种结果显示,12个葡萄品种抗病(R)、25个易感病(S)和42个高度感病(HS);随后研究了HR基因型葡萄“紫秋”(Vitis davidii)和HS基因型葡萄“雷司令”(V.vinifera),通过离体叶片试验阐明了葡萄宿主对灰葡萄孢的抗性和敏感性机制,比较分析了接种灰霉菌后两种基因型葡萄上的真菌生长情况,活性氧(ROS)反应、茉莉酸(JA)水平以及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结果表明,“紫秋”高抗性可归因于真菌发育迟缓、ROS产生少、及时升高的抗氧化能力以及高JA水平等,被严重感染的“雷司令”葡萄叶片表现持续的ROS生成和相对不变的抗氧化活性以及低水平的JA。2.对41个葡萄品种基因型浆果进行了抗灰霉菌的评价结果表明,4个品种高抗病(HR),8个抗病(R),18个感病(S)和11个高度易感病(HS)的葡萄基因型;通过检测接种灰霉菌后的菌的生长,ROS响应、JA水平抗氧化酶POD、SOD以及MDA的含量、分析了葡萄‘金手指’的高感病性和葡萄‘东方之星’的高抗病性。研究结果证实,"东方之星"的高抗病性与真菌发育受限制,ROS生成水平低以及抗氧化功能及时提升、高JA水平有关。此外,高感病‘金手指’遭受了严重的侵染与持续的ROS,这可能是因为其相对不变的抗氧化活性和较低的JA水平。3.对两个酿酒葡萄品种的叶片离体抗性试验表明,马塞兰(V.vinifera L.)比法国蓝抗灰霉菌能力更强。通过比较接种灰霉菌后两个品种的真菌生长、活性氧(ROS)和抗氧化系统的表现,进一步分析了马塞兰抗灰霉菌而法国蓝对灰霉菌敏感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马塞兰”的高水平抗性可归因于灰霉菌低量的萌发侵染,低ROS水平和抗氧化功能的及时提升。由于“法国蓝”具有相对低的抗氧化能力、因此遭受了严重的感染和持续的ROS积累。(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王彬[6](2019)在《DNA去甲基化酶对拟南芥抗病相关基因DNA甲基化修饰及转录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植物抗病相关基因在抗病性中起着重要作用,植物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问题一直受到研究者重视。近年来,DNA甲基化修饰被发现对真核基因的表达有调控作用。植物DNA去甲基化酶负责抑制内源基因的过度甲基化,以维持其正常的转录活性。拟南芥ROS1、DME、DML2和DML3蛋白均有DNA去甲基化酶功能。本研究利用公共数据库中拟南芥野生型植株及上述DNA去甲基化酶突变体的高通量测序数据即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测序数据与转录组测序数据,系统分析了拟南芥DNA去甲基化酶突变体中NB-LRR(NUCLEOTIDE-BINDING,LEUCINE-RICH REPEAT)基因、LAC(LACCASE)基因和水杨酸(SA)、茉莉酸(JA)及乙烯(ET)介导的抗病性信号途径相关基因的DNA甲基化与转录水平。下面是主要研究结果。1、在拟南芥中有13个NB-LRR基因在ros1、rdd和dme突变体中DNA甲基化水平与野生型植株中差异较明显,即DNA去甲基化酶对拟南芥部分NB-LRR基因的DNA甲基化修饰发挥了调控作用。观察发现,拟南芥中有22个NB-LRR基因在野生型植株和ros1、rdd及dme突变体中的转录水平相差至少10%。在rosl和rdd中,各有一个NB-LRR基因(分别为AT4G19520和AT5G45510)在突变体与野生型植株间的转录活性存在显着差异(Padj≤0.05)。而在dme中,则有50个NB-LRR基因存在显着差异(Padj≤0.05)。由此可见,拟南芥部分NB-LRR基因的转录活性受不同DNA去甲基化酶调控。2、在野生型植株和不同DNA去甲基化酶突变体中,拟南芥LAC家族部分基因在上游区和转录区存在较高水平的甲基化修饰现象。在野生型植株和不同DNA去甲基化酶突变体中,拟南芥LAC家族编码基因的转录水平普遍较低。AT5G48100/LAC1。在拟南芥胚乳细胞中剧烈表达,AT5G48100/LAC15的表达似乎对甲基化修饰特别敏感。3、分析发现,拟南芥SA途径中有些基因在野生型植株和突变体之间DNA甲基化水平相差至少5%。AT5G04230/PAL3基因对DNA去甲基化酶编码基因突变最敏感。分析揭示,ROS1基因突变导致AT5G04230/PAL3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极其显着(Padj值为4.93E-09),在rdd中SA途径有5个基因的转录活性受到极显着抑制;而DME的突变则造成该途径14个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生了显着变化,且绝大部分变化呈极显着差异;在dme中,转录水平显着升高的基因多于显着下降的基因。4、分析表明,在ros1、rdd和dme突变体中,拟南芥JA途径中有些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均比野生型中升高或降低5个以上百分点,而个别基因的CG甲基化水平甚至升高了 70.82%,CHG甲基化水平亦明显上升。观察发现,JA途径中有6个基因在两种DNA去甲基化酶突变体中的转录活性与野生型中比相差至少10个百分点。5、研究揭示,拟南芥ET介导的抗病性信号途径中有些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明显受不同DNA去甲基化酶调节。分析揭示,在ET介导的抗病性信号途径中有9个基因的转录活性在两种突变体中都比野生型中相差至少10%。上述结果揭示了 DNA去甲基化酶对拟南芥抗病相关基因的DNA甲基化修饰与转录活性的影响,深化了对拟南芥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5-01)

赵伟,高保燕,黄罗冬,王飞飞,张成武[7](2019)在《微藻及其生物活性成分在水产养殖中的营养价值、生理功能和抗病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水环境被广泛的工业发展所破坏,水质不断恶化,由此导致爆发性疾病频发,给我国乃至全球水产养殖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同时由于世界范围内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增长,鱼粉和鱼油的需求也在增加,鱼粉和鱼油市场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寻找鱼粉和鱼油的替代原料以及生产无毒、无污染、高效代替抗生素使用的生物制剂已成为水产养殖研究的主要发展目标。微藻富含蛋白质、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类胡萝卜素、多糖、维生素、牛磺酸、甾醇及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水产动物摄食微藻,能够促进养殖动物的营养循环、降低饲料系数、提高成活率和抗病力,微藻可以作为鱼粉和鱼油良好的替代原料。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水产动物的关键营养成分;多糖特别是硫酸酯多糖可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功能,具有抗菌、抗病毒的能力;虾青素作为着色剂已被用于水产养殖,它是鱼类维生素A的前体,同时作为鱼类和虾、蟹类的免疫增强剂,促进生长和存活率;甾醇在水产软体动物、甲壳类和鱼类的生长、性腺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牛磺酸是一种非蛋白磺酸,它是水产肉食动物的一种重要营养成分。本文主要对微藻及其生物活性成分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动态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饲料工业》期刊2019年08期)

何秀娟,徐育海,邱文明,仝铸,肖翠[8](2019)在《采后NO处理提高冷藏期间板栗果实抗病相关酶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采后NO处理对冷藏期间板栗果实抗病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以'金优2号’板栗果实为材料,采用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溶液浸泡处理果实,观察处理对冷藏条件下板栗果实腐烂率的影响,分析测定SNP处理后果实抗病相关酶、果胶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等贮藏期间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SNP处理能有效地降低冷藏期间板栗果实腐烂率,贮藏180 d时,SNP处理果实腐烂率为18.89%,显着低于对照,为对照的43.60%;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SNP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板栗果实贮藏期间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等抗病相关酶活性,降低了贮藏期果胶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减少了果实丙二醛的积累。【结论】NO采后处理可提高板栗果实冷藏期间抗病相关酶活性,抑制果实PG酶和PPO酶活性,减少果实MDA的积累,进而降低板栗果实的腐烂率。(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菁,连清贵,陈婧,马青,王阳[9](2018)在《淡紫拟青霉QLP12对感染灰霉病后番茄植株的促生作用及抗病相关酶活性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菌株QLP12对番茄植株促生作用及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菌株QLP12对番茄灰霉病菌即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抑制作用,用离体叶片、果实、植株接种法研究其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并对盆栽番茄的促生效果、防御酶活性、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菌株QLP12发酵滤液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58.97%,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89.28%;盆栽试验结果显示,菌株QLP12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为50.20%;在灰葡萄孢胁迫下,菌株QLP12处理可诱导植株叶片组织防御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同时促进番茄幼苗生长,株高、茎粗、干鲜比和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显着提高。表明生防菌QLP12可通过诱导植株防御酶活性的提高,有效抑制番茄灰霉病发生,并促进番茄幼苗生长。(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路冲冲,储昭辉,丁新华[10](2018)在《一种超高活性植物免疫诱抗剂促生及抗病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免疫诱抗剂也叫植物疫苗。植物免疫诱抗剂在激活植物体内分子免疫系统,提高植物抗病性的同时,还可激发植物体内的一系列代谢调控系统。植物内生菌在与植物长期的共进化过程中发展了多种多样的有益于植物生长与适应环境的因子,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或直接毒杀昆虫,从而提高植物抗病、抗虫能力;也能够合成植物生长激素类物质或促进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来刺激植物生长,达到促生的作用。前期研究发现,野生沙棘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智能聪可以显着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且具有超高活性,使用浓度为10ng/mL,活性远超前人研究发现的促生物质,而在较高浓度(100ng/mL)引起植物免疫反应(PAMP-triggered immunity,PTI),最终提高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在本研究中,DAB和NBT染色证明了智能聪能够在两小时内引起活性氧爆发,胼胝质沉积;实验证明智能聪喷施24h后,胼胝质在植物叶片中显着积累,且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也揭示了智能聪处理后抗病基因的上调以及促进生长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初步解析了智能聪的抗病和促生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4)

抗病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为了评价天然产物(+)-sclerotiorin及其半合成衍生物的抗病毒活性。方法通过CPE法评价(+)-sclerotiorin(1)及其半合成衍生物(2~31)对RSV、EV71、HSV-1、H1N1和Cox-B3的抗病毒活性。结果化合物3和11显示出对EV71的抗病毒活性,并且具有非常高的选择性指数值(SI值分别为37.8和38.0)。结论化合物3和11是潜在的抗病毒先导化合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病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1].刘戈辉,朱金成,郭文婷,张鹏飞,张薇.转GhB301基因烟草的防御酶活性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9

[2].HAIDER,Waqas,齐月璇,魏美燕,SAID,Gulab,王翠芳.Sclerotiorin的胺类衍生物的潜在抗病毒活性及其初步构效关系研究(英文)[J].中国海洋药物.2019

[3].宋金秋,崔丽红,赵军.一株生防菌处理条件下对猕猴桃溃疡病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分子植物育种.2019

[4].范飞,李乐溪,鞠秀云,苏奕人,蒋继宏.1株大蒜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病原真菌活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9

[5].MATI,UR,RAHMAN.葡萄品种资源灰霉病抗性鉴定及抗病与感病寄主抗氧化酶、活性氧和茉莉酸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6].王彬.DNA去甲基化酶对拟南芥抗病相关基因DNA甲基化修饰及转录活性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9

[7].赵伟,高保燕,黄罗冬,王飞飞,张成武.微藻及其生物活性成分在水产养殖中的营养价值、生理功能和抗病活性[J].饲料工业.2019

[8].何秀娟,徐育海,邱文明,仝铸,肖翠.采后NO处理提高冷藏期间板栗果实抗病相关酶活性[J].果树学报.2019

[9].张菁,连清贵,陈婧,马青,王阳.淡紫拟青霉QLP12对感染灰霉病后番茄植株的促生作用及抗病相关酶活性变化[J].植物保护学报.2018

[10].路冲冲,储昭辉,丁新华.一种超高活性植物免疫诱抗剂促生及抗病机制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论文知识图

信号在抗病反应中的图解概述箭头表示...+对SA诱导番茄幼苗叶片的O2.-产生...毒素处理后马铃薯幼苗体内病程相关蛋白...接种核盘菌后不同品种及其对照SOD活性的...花生接种后叶片和茎中CAT活性的变化抗病品种接种黄曲霉后(PP0)活性的...

标签:;  ;  ;  ;  ;  ;  ;  

抗病活性论文_刘戈辉,朱金成,郭文婷,张鹏飞,张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