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析药理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药理学,网络,黄芪,乌梅,机制,作用,蛋白质。
分析药理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娜,赵岩岩,周威,张浩,胡梁斌[1](2019)在《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木瓜药理功能定位及作用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网络药理学,通过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构建木瓜中主要化合物库,采用Pharmmapper和Sym Map数据库对化合物潜在靶点进行分析,采用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功能及通路富集分析,以Cytoscape软件构建木瓜化合物-靶点-通路网络。共收集木瓜中89个化合物,筛选其中20个主要活性成分进一步分析,发现可作用于179个靶点,这些靶点主要作用于TNF信号通路、甲型流感、结核、恰加斯病(美洲锥虫病)、弓形体病、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研究为分子水平研究木瓜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整体上把握食品的功能活性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期刊2019年24期)
黄秀芳,庾国桢,童晶晶[2](2019)在《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陈皮的药理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陈皮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筛选陈皮优效化合物。使用CTD、PTS数据库进行化合物靶点的挖掘。并使用Cytoscape 3.6.1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采用String10.0数据库对靶点行PPI网络的构建并筛选出核心靶点,使用David 6.8数据库和Cytoscape 3.6.1的插件ClueGo对靶点行基因本体分析及富集通路分析。结果共筛选出陈皮中15个优效化合物,包括β-谷甾醇、柚皮苷、5,7-二羟基-2-(3-羟基-4-甲氧基苯基)苯并二氢吡喃-4-酮、川陈皮素、双氢川陈皮素;化合物对应的靶点有550个,包含TP53,APP,AKT1,STAT3,MAPK1,MAPK3等。主要涉及对药物的反应、调节凋亡过程、氧化还原过程、蛋白质自磷酸化等生物过程。靶点对应的信号通路为284条,包括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炎症性通路;Th17细胞分化、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免疫调节相关通路;p53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等与肿瘤相关的通路;糖尿病、雌激素等与内分泌相关的通路;肝炎、脂肪肝等与消化系统疾病相关通路等。结论本研究为陈皮的优效化合物的发现和其药理作用机制的探索建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9年12期)
吴波,黄盛璟,邢婧,黄蕾,吴雨亭[3](2019)在《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损伤作用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复方当归注射液3味中药化学成分和相关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7.0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采用STINGV10.5软件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在此基础上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生物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复方当归注射液3味中药中筛选得到24个活性成分,其作用于99个靶点,涉及的关键靶点包括AKT1、JUN、ESR1、IL6、EGF、F2、TNF和PIK3CG等;调节信号通路包括神经活性受体-配体相互作用通路、神经激素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多巴胺能突触、VEGF信号通路、血小板激活和PPAR信号通路;参与含氧化合物的反应、有机环状化合物反应、内生刺激的反应、细胞内信号传导的正调节和活性氧物质代谢过程的调节等多种生物过程。结论:本研究初步阐明了复方当归注射液抗缺血性脑损伤的药理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良好基础,为研制抗缺血性脑损伤新药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倪胜楼,方明,赵笑芃,潘映辛,吴雨婷[4](2019)在《基于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平台的中医药网络药理学论文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PubMed和Web of Science两大外文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中医药网络药理学的相关论文进行特征分析,以期评价目前国内外中医网络药理学的科研水平,总结研究热点,预判研究趋势。方法:以"network pharmacology"和"中医药"为并列主题词,在PubMed和Web of Science中检索2008—2018年的相关论文,并对年发文数,发表地区分布,研究内容,期刊分布,参考文献引用等内容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参考文献的篇引用数和普赖斯指数以中英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研究共纳入447篇论文。中医药网络药理学的发文数量逐年上升,至今仍处于上升期。论文作者的单位以国内占据多数。从研究内容来看,以复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为主,而复方中又以自拟方占据一半之多。研究方向主要涉及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从期刊来看,高影响因子的论文较少,青睐发Scientific Reports,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和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等。再者,从参考文献的引用情况分析,中英文刊的参考文献篇引用数具有显着差异(P<0.001),而普赖斯指数没有差异。结论:中医药网络药理学的发展仍处于上升期,近些年来,对所得虚拟网络要求进行验证的期刊越来越多。高影响因子中医药网络药理学的论文仍是短板。(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侯磊,李晓宇,黄娜娜,吴成胜,齐晓甜[5](2019)在《四逆散干预焦虑症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四逆散干预焦虑症的功效作用网络及药效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多个数据库联合分析四逆散和焦虑症的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筛选靶点并对其基因功能和信号通路进行分析,运用Bio GPS数据库对所得靶点进行器官定位。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槲皮素、山柰酚、芍药苷等成分作用于SRC、EGFR、PIK3R1等靶点,通过ERBB2信号通路、EGFRv III信号通路、VEGFA-VEGFR2信号通路等共同发挥作用,器官定位结果表明作用的核心病位为肝。结论四逆散干预焦虑症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21期)
周域,王博龙,张秀美,张小丁[6](2019)在《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小半夏汤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小半夏汤活性成分、靶点、通路及生物过程,探讨其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及BATMAN-TCM分析平台获取小半夏汤活性成分及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运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展示;通过DAVID数据库富集靶点KEGG信号通路;利用BINGO、ClueGO插件进行GO生物过程富集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小半夏汤16种活性成分作用于209个靶基因,主要富集在心血管、神经、癌症、炎症等7大类30条KEGG通路;SRC、MAPK1、FOS、JUN、CREB1、ESR1、 BCL2、TNF等43个关键靶基因,主要参与轴突再生、神经元投影再生等神经生物过程。结论:小半夏汤除了化痰散饮、和胃降逆的传统功效外,还可能在炎症、癌症以及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方面具有药理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期刊2019年22期)
李亚辉,杨欣,冯俐,钱海兵,陈向云[7](2019)在《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分析丹参黄芪配伍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丹参黄芪配伍抗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获取丹参和黄芪活性成分,基于CTD(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筛选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关键靶标。借助STRING软件对心绞痛和冠心病的靶标基因进行相互作用分析,基于分子对接(Sybyl2.1)对筛选所得的丹参、黄芪的活性成分与心绞痛及冠心病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借助Cytoscape3.5.1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模型。结果:丹参黄芪共筛选出61个活性成分,其中丹参44个,黄芪17个。筛选出冠心病靶标25个,心绞痛靶标7个,通过靶蛋白PPI网络分析,肿瘤坏死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Toll样受体4、载脂蛋白E、脂肪酸转运蛋白、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基质金属蛋白酶-3、尿激酶为冠心病和心绞痛疾病的关键靶标蛋白。分子对接发现黄芪单味药、丹参单味药、黄芪丹参配伍用药可能通过调节尿激酶(PLAU)、载脂蛋白E(APOE)、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ACE)发挥抗冠心病及心绞痛的作用。结论:从分子层面筛选丹参黄芪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的关键活性成分及靶点,为其配伍后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合理解释。(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李嘉丽,杨泽虹,杨良俊,李思怡,刘伟[8](2019)在《黄芪-莪术对胃癌前病变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芪-莪术药对对胃癌前病变(GPL)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获取黄芪、莪术化学成分,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及类药性(DL)≥0.18为条件,结合文献研究筛选出黄芪-莪术药对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TCMSP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查找筛选其活性成分的对应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蛋白对应的人类基因。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收集有关GPL的靶点,映射至黄芪-莪术药对活性成分靶点基因,构建黄芪-莪术药对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利用STRING网站构建交集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选出关键靶点基因。将共同靶基因通过Enricher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与KEGG生物通路富集分析,并利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靶点-通路网络。结果共检索出166个化合物,筛选得到黄芪-莪术药对活性成分28个,共同靶基因112个,PPI网络中度值≥30的关键基因有26个;GO生物学过程相关条目45条、分子功能相关条目9条及细胞组分相关条目2条;KEGG通路共18条,涉及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及p53信号通路等。结论黄芪-莪术药对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参与调控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等多种生理过程,发挥对GPL的干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期刊2019年12期)
张琦[9](2019)在《基于翻转课堂的药理学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下主要采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开展教学任务。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设计相比存在明显不同,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借助教学资源和平台可满足学生前置学习的需求,结合了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足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翻转课堂下药理学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有关问题,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学效率。(本文来源于《作家天地》期刊2019年22期)
马颖,刘志强,易增兴,王博龙[10](2019)在《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防风-乌梅药对治疗荨麻疹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防风-乌梅药对治疗荨麻疹的物质基础及分子机制。方法根据文献报道,结合口服利用度≥30%和类药性分析≥0.18,在TCMSP数据库、BATMAN-TCM数据库筛选防风-乌梅药对活性成分及靶点,GeneCards数据库筛选荨麻疹靶点,通过靶点映射确定药对活性成分作用的荨麻疹靶点;借助Cytoscape 3.5.1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STRING平台构建靶蛋白互作网络,应用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KEGG通路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中BiNGO和MCODE插件对靶基因进行GO生物过程富集和聚类分析。结果从防风-乌梅药对中筛选得到槲皮素、山奈酚、汉黄芩素、欧前胡素、升麻素等16个活性成分,作用于IL-6、TNF、SRC、EGFR、IL-8、PTGS2等62个荨麻疹相关靶点,调控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F-kB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等8条信号通路,参与调节炎症反应、肽-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分解代谢等生物过程。结论充分揭示了防风-乌梅药对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荨麻疹的科学内涵。(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9年21期)
分析药理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陈皮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筛选陈皮优效化合物。使用CTD、PTS数据库进行化合物靶点的挖掘。并使用Cytoscape 3.6.1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采用String10.0数据库对靶点行PPI网络的构建并筛选出核心靶点,使用David 6.8数据库和Cytoscape 3.6.1的插件ClueGo对靶点行基因本体分析及富集通路分析。结果共筛选出陈皮中15个优效化合物,包括β-谷甾醇、柚皮苷、5,7-二羟基-2-(3-羟基-4-甲氧基苯基)苯并二氢吡喃-4-酮、川陈皮素、双氢川陈皮素;化合物对应的靶点有550个,包含TP53,APP,AKT1,STAT3,MAPK1,MAPK3等。主要涉及对药物的反应、调节凋亡过程、氧化还原过程、蛋白质自磷酸化等生物过程。靶点对应的信号通路为284条,包括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炎症性通路;Th17细胞分化、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免疫调节相关通路;p53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等与肿瘤相关的通路;糖尿病、雌激素等与内分泌相关的通路;肝炎、脂肪肝等与消化系统疾病相关通路等。结论本研究为陈皮的优效化合物的发现和其药理作用机制的探索建立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析药理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李娜,赵岩岩,周威,张浩,胡梁斌.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木瓜药理功能定位及作用机制分析[J].农产品加工.2019
[2].黄秀芳,庾国桢,童晶晶.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陈皮的药理作用机制[J].中成药.2019
[3].吴波,黄盛璟,邢婧,黄蕾,吴雨亭.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损伤作用机制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
[4].倪胜楼,方明,赵笑芃,潘映辛,吴雨婷.基于PubMed和WebofScience数据平台的中医药网络药理学论文特征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5].侯磊,李晓宇,黄娜娜,吴成胜,齐晓甜.四逆散干预焦虑症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J].中草药.2019
[6].周域,王博龙,张秀美,张小丁.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小半夏汤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
[7].李亚辉,杨欣,冯俐,钱海兵,陈向云.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分析丹参黄芪配伍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
[8].李嘉丽,杨泽虹,杨良俊,李思怡,刘伟.黄芪-莪术对胃癌前病变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9
[9].张琦.基于翻转课堂的药理学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分析[J].作家天地.2019
[10].马颖,刘志强,易增兴,王博龙.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防风-乌梅药对治疗荨麻疹的作用机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