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板结构论文-张保成,于喆昌,张开升,杨贵春,王强

肋板结构论文-张保成,于喆昌,张开升,杨贵春,王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肋板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加肋板,有限元方法,静刚度,动刚度

肋板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张保成,于喆昌,张开升,杨贵春,王强[1](2019)在《肋板结构参数对结构刚度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加肋板是机械产品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板结构的刚度特性,以降低结构面的振动响应及抑制结构的辐射噪声。然而,对于肋板结构参数对板结构刚度特征的影响规律,却缺乏深入地研究。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研究了肋板的高度、宽度、数量及加肋位置等设计参数对板结构刚度影响的规律性。研究表明:肋板的结构参数与板结构的静、动态刚度呈非线性关系,肋板的高度参数对结构刚度的影响最为显着,纵向肋板在板厚2~4倍高度时对静态刚度的增强效果最大,随着肋板的位置逐渐偏离受载中心,肋板对结构刚度的影响逐渐减小。相关研究结果,对广泛采用板式结构形式的机械产品的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周海安[2](2019)在《基于工程应用的加肋板结构的振动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谐波法和傅里叶变换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正交周期加肋板结构在谐振力激励下的振动响应特性。通过薄板与加强肋的边界连续条件,建立了水流体负载下的加肋板结构的振动位移方程。根据结构的周期特性、泊松公式及傅里叶变换等数学方法推导出频域内结构辐射声压及加强肋作用力关于周期加肋板结构振动位移的方程表达式,并将其位移表达为谐波量的迭加函数形式,最终通过数值截断方法求解振动位移的谐波分量值。本文分析了加强肋对结构振动响应的影响,并为加肋板结构的声振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半解析方法。(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7期)

安博,杨鑫华,胡文浩,柳士强,魏灿[3](2018)在《基于Sysweld的一种转向架侧梁肋板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数值模拟仿真方法,研究了一种构架侧梁内部肋板的不同形式(即有、无孔)下,侧梁内部焊接的残余应力情况,分别建立了该转向架构架侧梁应力场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Sysweld软件平台实现了大结构多焊缝部件的焊接模拟,通过对比分析,为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有孔、无孔2种结构残余应力峰值相当,有孔结构降低残余应力的作用有限,因此,无孔结构与有孔结构可互相替代。(本文来源于《焊接技术》期刊2018年10期)

马啸[4](2017)在《UHPC肋板结构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具有普通混凝土不可比拟的超高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小构件自重、提高结构使用安全性,UHPC结构在轻型装配式结构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理论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轻型UHPC肋板结构进行了性能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和相关结论如下:通过变化配筋强度,纵筋率,保护层厚度叁个参数,对高强钢筋UHPC梁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实用设计建议。在截面尺寸,承载力,经济性等方面与相同承载力的的普通混凝土构件进行了比较。建立了 UHPC肋板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肋间距、表层板厚度、肋梁高度、肋宽等结构参数对结构变形和内力的影响规律,给出了截面尺寸建议;基于拟板法,编制了计算程序,通过程序输入参数可得到肋板挠度、内力的数值解,使用本文程序可以快捷方便的得到UHPC肋板结构内力和位移。与相同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普通混凝土肋板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轻型UHPC肋板结构的优势。考虑了肋板结构的静力稳定性和动力特性,通过改变结构参数,对有限元模型进行特征值屈曲分析和基频分析,得出了特征值屈曲荷载和固有频率随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考虑静力稳定性和动力性能的截面尺寸建议。(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7-04-01)

李林远[5](2016)在《基于无网格法的矩形加肋板结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加肋板被广泛应用在生活中诸多领域,对加肋板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实用性。本文基于无网格方法,利用一阶剪切变形理论与移动最小二乘法对加肋板的肋条布置优化进行了分析。肋条位置不断发生改变,采用点来离散结构比利用单元离散结构要方便的多,而无网格法便是用点对结构进行离散的。无网格法中形函数的选取,节点的积分,边界条件的处理本文都做了简要的介绍。以加肋板的中心点为控制点对加肋板上肋条的分布进行优化,以使得加肋板中心点的挠度可以达到最小值。利用约束随机方向法首先对加肋板进行了优化分析,并且对基于无网格法的约束随机方向的寻优流程进行了介绍。发现约束随机方向法在寻优过程中容易受到选择初始点的影响不容易找到近似最优点。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便是需要大量的重复计算,并在计算结果中寻找最优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遗传算法与其结合,成为混合遗传算法。首先对遗传算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利用算例说明了遗传算法具有很好的全局寻优性,但收敛速度过慢,与约束随机方向法刚好可以互补形成混合遗传算法。之后对基于无网格法的混合遗传算法程序流程进行了介绍,并且用算例验证了它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6-06-01)

谭陆洋,王栋,孔林,闫勇,李林[6](2016)在《基于蜂窝加肋板结构参数匹配抑制光学卫星随机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结构参数的最优匹配为设计目标,提出了一种改善光学卫星振动环境的新思路。针对某光学卫星振动试验中出现的蜂窝顶板随机振动响应过大的问题,研究了加强肋在降低简支蜂窝板随机振动响应中的作用。分析了该光学卫星蜂窝板结构的特点,探讨了它的随机载荷以及在其激励下蜂窝板式结构的动力学响应。结合卫星自身结构上的需要,提出了一种通过添加特定截面H型加强肋的方法来降低蜂窝板的响应。利用有限元法对外形尺寸为1 000mm×1 000mm×30mm的蜂窝板模型进行随机振动分析验证,结果显示:H型加强肋能显着降低蜂窝板的振动响应,有明显减振效果。最后,根据整星振动试验结果对卫星力学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利用该方法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顶板响应降幅达到了40%,为系统可接受范围,证明了提出的方法很好地抑制了结构的随机振动响应。(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6年02期)

徐俏娬,陈国庆[7](2012)在《浅谈机械制图肋板结构剖视图画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机械制图中肋板结构的剖视图画法在很多制图类资料中阐述的不够充分,文章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分析探讨。(本文来源于《湖北农机化》期刊2012年04期)

郭晓浩,陈源华,乔国瑞[8](2011)在《大型耙吸挖泥船泥舱箱型肋板结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艘耙吸式挖泥船泥舱中部区域箱形肋板与纵舱壁交接处上端部因裂纹而渗漏的事件,对其成因展开研究,并结合定性分析及强度校核,对耙吸式挖泥船泥舱箱型肋板结构进行优化,使泥舱底部结构获得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本文来源于《船舶》期刊2011年06期)

尉大业[9](2011)在《周期和失谐周期正交各向异性肋板结构的振动传播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正交各向异性周期多跨肋板结构在土木建筑、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应用广泛。对于理想周期结构,振动传播时会表现出“通带”和“禁带”特性。频率处于“通带”区的振动在结构中传播时不会发生衰减,频率处于“禁带”区的振动在结构中传播时幅值和能量都会发生衰减。而实际工程结构不可避免地存在失谐,对于失谐周期结构,失谐会加强振动传播的局部化程度,原理想周期结构的“通带”会变成“禁带”。本文以薄板理论为基础,采用传递矩阵法,分析研究了正交各向异性周期单层肋板和周期双层加劲板结构的振动传播特性,计算了结构的局部化因子,并讨论了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参数、加劲肋抗拉、抗弯刚度、跨长失谐以及加劲肋刚度失谐等因素对结构振动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一般情况下,周期单层肋板的振动局部化程度要比周期双层加劲板的高。2)板内两个弹性主方向上的抗弯刚度Dx、Dy和抗扭刚度Dk对结构的振动传播特性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对于相对抗弯刚度Dyx=Dy/Dx而言,当Dyx<1时,随着Dyx的减小,结构低频“禁带”区逐渐变窄,但变动幅度非常小;当Dyx>1时,随着Dyx的增大,结构低频“禁带”区逐渐变宽,“通带”区逐渐变窄,振动局部化程度逐渐加强。对于相对抗扭刚度Dkx=Dk/Dx域而言,随着Dkx的增大,结构低频“禁带”区逐渐变宽,“通带”区逐渐变窄,尤其在Dx<Dy的结构中,当Dkx>1时影响尤为明显。3)跨端加劲肋抗拉刚度和抗弯刚度对结构振动传播特性有很大影响。随着抗拉刚度的增加,结构振动局部化程度先增强,再减弱,最后趋于稳定。随着抗弯刚度的增加,双层加劲板低频区振动局部化几乎没有变化,而单层肋板低频区的振动局部化程度先增强,再减弱,最后趋于稳定。当抗拉刚度趋于无限大时,最终趋于单耦合的情况。4)跨长失谐对结构振动传播特性影响比较明显,而加劲肋刚度失谐却几乎没有影响。随着跨长失谐量的增大,原“通带”区变为“禁带”区且该区域振动局部化的程度随失谐量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在工程设计中,跨长施工的精度要求要比加劲肋施工的精度要求高。5)通过调整板的抗弯、抗扭刚度或者加劲肋的抗拉、抗弯刚度,都可以实现周期结构特定频率范围内振动的有效传播和隔离,也可以利用跨长失谐造成的原“通带”区振动局部化现象来改变结构的振动传播特性,达到隔振减振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1-06-01)

张国萍[10](2009)在《大跨度预应力框架反梁肋板结构体系设计与施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反梁+肋板结构体系设计要点,并对其施工技术要点及效果监测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外建筑》期刊2009年12期)

肋板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谐波法和傅里叶变换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正交周期加肋板结构在谐振力激励下的振动响应特性。通过薄板与加强肋的边界连续条件,建立了水流体负载下的加肋板结构的振动位移方程。根据结构的周期特性、泊松公式及傅里叶变换等数学方法推导出频域内结构辐射声压及加强肋作用力关于周期加肋板结构振动位移的方程表达式,并将其位移表达为谐波量的迭加函数形式,最终通过数值截断方法求解振动位移的谐波分量值。本文分析了加强肋对结构振动响应的影响,并为加肋板结构的声振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半解析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肋板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张保成,于喆昌,张开升,杨贵春,王强.肋板结构参数对结构刚度的影响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周海安.基于工程应用的加肋板结构的振动特性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2019

[3].安博,杨鑫华,胡文浩,柳士强,魏灿.基于Sysweld的一种转向架侧梁肋板结构研究[J].焊接技术.2018

[4].马啸.UHPC肋板结构力学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5].李林远.基于无网格法的矩形加肋板结构优化设计[D].广西大学.2016

[6].谭陆洋,王栋,孔林,闫勇,李林.基于蜂窝加肋板结构参数匹配抑制光学卫星随机响应[J].光学精密工程.2016

[7].徐俏娬,陈国庆.浅谈机械制图肋板结构剖视图画法[J].湖北农机化.2012

[8].郭晓浩,陈源华,乔国瑞.大型耙吸挖泥船泥舱箱型肋板结构优化[J].船舶.2011

[9].尉大业.周期和失谐周期正交各向异性肋板结构的振动传播特性[D].北京交通大学.2011

[10].张国萍.大跨度预应力框架反梁肋板结构体系设计与施工[J].中外建筑.2009

标签:;  ;  ;  ;  

肋板结构论文-张保成,于喆昌,张开升,杨贵春,王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