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抑制论文-王东晓,赖辉莉,郭代红,朱曼,姚翀

自动抑制论文-王东晓,赖辉莉,郭代红,朱曼,姚翀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动抑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化疗,药品不良反应

自动抑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东晓,赖辉莉,郭代红,朱曼,姚翀[1](2019)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的不良反应自动监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住院患者使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联合化疗的相关毒副反应进行自动监测研究,为临床合理安全使用该药提供药品风险参考。方法:借助"军队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ADEASAS),调取2006年1月–2017年12月使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且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对该药联合化疗的相关不良反应进行ADE主动监测,并结合人工评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3706例(4371例次)患者纳入研究,均使用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的化疗方案,联用的化疗药物主要包括铂类、烷化剂、抗代谢药等。按用药例次排序前叁位科室依次是骨科(40.75%),肿瘤内科(34.45%)、介入放射科(13.64%)。4371例次患者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肝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8.20%、55.43%、9.76%,未见心脏毒性反应,与Meta分析结果基本相符;系统报警阳性率分别为89.63%、84.61%、94.41%。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实体瘤的临床治疗中,该药联合化疗未加重化疗相关毒副作用,安全性相对较好,研究结果仍有待多中心、大样本的真实世界研究进一步验证。(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期刊2019年05期)

张子豪,叶瑞海[2](2019)在《船舶变频器高次谐波干扰自动抑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的变频器高次谐波干扰自动抑制方法存在着高次谐波分量检测率与高次谐波抑制有效率低的缺陷,为此提出船舶变频器高次谐波干扰自动抑制方法研究。根据现有方法,引入有源滤波器,以此为工具,结合傅里叶变换器对变频器高次谐波进行检测,得到补偿电流信号,以得到的变频器高次谐波补偿电流信号为基础,采用脉宽调制技术对高次谐波干扰进行消除,实现了船舶变频器高次谐波干扰的自动抑制。通过测试结果显示,与现有的变频器高次谐波干扰自动抑制方法相比较,提出的船舶变频器高次谐波干扰自动抑制方法极大地提升了高次谐波分量检测率与高次谐波抑制有效率,充分说明提出的变频器高次谐波干扰自动抑制方法具备更好的抑制效果。(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6期)

王立鹏,张智,王立辉[3](2019)在《抑制主观风险的舰载机自动着舰纵向预测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飞行员主观风险的概念,在舰载机自动着舰系统设计过程中,考虑如何抑制飞行员的主观风险.建立舰载机基于偏差形式的纵向动力学模型,分析主观风险的影响因素,通过模糊控制理论建立主观风险模型,并提出主观风险与飞机飞行状态的线性化方法.在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的性能指标函数中增加主观风险项,在滚动优化过程中,达到抑制飞行员主观风险的目的.推导抑制主观风险控制算法,转化为相应的线性矩阵不等式,并对系统的稳定性加以证明.以F/A-18舰载机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MPC和改进型MPC仿真曲线对比,验证本文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也对预测控制算法的改进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第叁十八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7)》期刊2019-07-27)

姜涛[4](2019)在《基于数字增益自动补偿型L波段微波辐射计电磁干扰抑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辐射计是高灵敏度的噪声接收机,通过获取被测目标的热辐射,识别目标的特性,L波段微波辐射计能够有效探测陆地表面土壤水分和海洋表面盐度。由于地物目标的热辐射与人造微波辐射源的能量相比极其微弱,所以微波辐射计易受到其干扰,我们将人造微波辐射源的干扰过程称为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较强的电磁干扰(≧300K)可导致微波辐射计接收机输出数值饱和;中等电磁干扰(20K~300K)可通过微波辐射计输出变量的瞬态变化进行检测;较弱的电磁干扰(≤20K)与目标的热辐射比较相近,不容易被检测,影响到地表参数的反演精度。在采用传统的积分检波式微波辐射计接收机体制中,只要存在的干扰信号引起了功率变化,且在可探测范围内,都会引起输出的变化,而不论干扰信号是何种形式,都可以等效为一个同量级的宽带输入噪声,基于这一假设,本文在分析数字增益自动补偿方案微波辐射计接收信号统计特性的基础上,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和可控实验模拟,研究L波段微波辐射计的电磁干扰检测与抑制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工作如下:(1)设计了脉冲辐射干扰实验,对不同持续时间和不同量级的干扰进行了模拟,在此基础上研究电磁干扰的抑制算法。(2)对时域脉冲检测算法(APB)中的参数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初始值计算时引入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限制选取数据段的均值与方差范围,界定初始值的选取;在检测过程中加入了对标准差的限制,相当于设定了检测阈值的取值范围,保证了测量相对稳定目标时对持续性干扰的有效检测。(3)在深入分析微波辐射计各系统在噪声测量中的传输函数基础上,通过实际测量统计,发现输出电压的变异系数变化可以反映脉冲干扰的存在,提出了针对变异系数的中值比较法,给出了阈值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帧容量过大不宜检测小量级干扰;而帧容量小时,变异系数过于灵敏,不便统计。(4)结合地基遥感观测的特点和微波辐射计的工作参数,进行了算法的改进:(a)干扰发生较频繁且量级相差较大时,将变异系数大于9和小于2的数值排除,并直接标记为干扰数据,检测率增加了2%;(b)小量级干扰持续时间较长时,如果整帧数据全部被干扰,变异系数的变化反而不大,该帧可能不被检测标识,为此将一个统计组的滤波结果进行排序,选取该序列合适区间内的帧计算平均亮温作为最终结果。(5)在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地物目标微波辐射的特点,研制了一台具有快速数据采集能力,在毫秒级时间尺度上捕获电磁干扰信息的L波段微波辐射计。(6)利用L波段微波计,进行了长时间序列地基遥感观测实验,应用本文提出的中值比较算法,成功检测出来自机场方向的雷达脉冲干扰,该类干扰量级为5~10K。(7)在闪电河流域机—地土壤湿度综合观测实验中,对实验区域存在的多种类型干扰,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a)在干扰复杂的环境里,微波辐射计受到的干扰随着观测角度升高而剧烈;(b)在机载和地基观测中,无法识别≤2K的电磁干扰,将对土壤湿度反演精度产生约为2.2%~2.8%的影响。论文的研究工作为研制具有电磁干扰检测能力的高灵敏L波段微波辐射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案,可以为我国陆表水卫星的机载校飞和卫星遥感观测提供地面验证,提高地表参数反演算法的精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期刊2019-06-01)

黄鹭鹭[5](2019)在《地面带电自动分相系统的弓网电弧产生和抑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我国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和重载货运铁路,解决由铁路单相供电所带来的过分相问题的急迫性日益突出。随着地面带电过分相装置的投入使用,列车过分相中特有的危害行车安全的弓网电弧问题被凸显出来,亟待解决。基于安装在神朔铁路南梁牵引变电所的、采用晶闸管开关的地面自动过分相装置,本文开展对弓网电弧产生机理和抑制技术的研究工作总结。本文根据分相区锚段关节的基本结构,对列车过分相电弧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对比单机牵引模式、多机重联牵引模式下列车进出分相区产生的电弧能量大小。据此,提出弓网电弧抑制措施,引入消弧电源方案。针对消弧电源和牵引供电系统联合仿真模型,在牵引网链路结构的基础上建立消弧电源系统等效电路。基于车网耦合系统谐波电流谐振现象讨论消弧电源采用LCL型叁相PWM整流器方案的优缺点。建立LCL型叁相PWM整流器数学模型,分析消弧电源整流器的控制稳定性,采用直接电流控制的系统稳定性高于间接电流控制。针对消弧电源系统等效电路模型讨论消弧电源控制的两种方案。以3+0编组列车过分相为例,开展整个过分相过程的仿真分析,探究在消弧电源主动投入时的列车电流转移规律。原理性仿真验证主动投入消弧电源后供电臂上电流转移过程。消弧电源和牵引网系统联合仿真验证了消弧电源抑制弓网电弧的功能。为了准确获取牵引网线路参数,通过消弧电源输出电压电流试验计算得到较为准确的消弧回路阻抗。而后,利用在现场安装的装置,试验了投入消弧电源时的接触网和中性线上的电流转移情况,试验验证了消弧电源对弓网离线电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5-20)

郑亚平,吴丽然[6](2019)在《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过电压抑制建模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电子开关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工作原理,进行了接触网、牵引负荷、过分相装置电气参数计算和系统仿真建模。建立了基于电子开关地面自动过分相的机车带载通过分相区的等效模型。从抑制感应电压、阀组续流等方面综合设计了中性区RC支路关键参数。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本方法抑制过分相过电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机车电传动》期刊2019年03期)

李晓峰[7](2019)在《自动变速器电液控制模块间隙敏感特性分析及抑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设计能力与制造技术的进步,自动变速器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降低生产成本,自动变速器核心部件的电液控制模块,逐步采用铝合金压力铸造获得阀体毛坯,然后在阀体上铰阀孔的工艺。由于铝合金材质直接作为配合面,阀芯阀体配合间隙易受螺栓预紧力、温度、压力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变速器控制品质,甚至引发控制失效。如何降低上述因素对阀芯阀体配合间隙的影响,提高电液控制模块的稳定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以合作企业的某型号自动变速器电液控制模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结合数值计算的方法,开展了多因素变化条件下电液控制模块性能变化规律的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有望为电液控制模块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电液控制模块以及环境适应性方面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然后根据合作企业的实物模型,利用UG软件建立了自动变速器电液控制模块的叁维模型。依据有限元分析的原理,以及工作腔的形状结构,确定了阀孔及阀芯的研究方法。(2)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以及模型设计软件UG,对电液控制模块进行了多因素变化条件下的仿真模拟分析。利用仿真模拟得到的离散数据,基于评价圆度的相关理论,统计和提取了更加精确的阀孔和阀芯径向形变量。(3)利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子对阀芯阀孔配合间隙变化的影响程度,改进了电液控制模块的敏感结构参数,结果显示,改进后的自动变速器电液控制模块间隙,相较于改进前,在外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减少了1.247μm,即形变量减少了9.41%。(4)搭建了自动变速器电液控制模块的环境适应性测试台,完成了改进前后电液控制模块的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电液控制模块性能稳定性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9-04-20)

王立鹏,王立辉,张智,朱齐丹[8](2019)在《抑制尾流扰动的舰载机纵向自动着舰预测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舰载机着舰过程中舰尾流扰动引发的航迹跟踪精度下降问题,设计了有效抑制舰尾流的纵向自动着舰引导律。以F/A-18舰载机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气动参数建立含扰动变量的非线性着舰模型,建立着舰平衡点处的线性小扰动模型,对模型的系统及扰动矩阵扩展化处理,采用正不变集和二次有界系统的相关理论,阐述抑制舰尾流扰动理论和算法的实现过程,推导相应的线性矩阵不等式,得出有效抑制有界扰动的自动着舰预测控制算法。将自动着舰引导律作用于半物理仿真平台的非线性着舰模型上,验证了抑制扰流和自动着舰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9年03期)

胡正杨[9](2019)在《一种基于自动换相技术的叁相不平衡抑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农用配电网属于叁相四线制系统,由于大量地使用单相负荷,导致叁相负荷不平衡现象.针对叁相负荷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对农网中叁相负荷进行平衡调节的自动换相装置及换相控制策略.换相装置由多组换相开关和一套监测控制系统组成,监测控制系统监测叁相电流与负荷相关数据,并对母线的叁相不平衡度进行分析.换相控制策略首先应用max-min准则对叁相负荷进行调整,确定负荷的调整方案,其次将换相指令传达至换相开关执行换相操作,达到叁相平衡状态,最后在算例中对换相前后的电流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换相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苏俊铭,刘立龙,黄良珂[10](2019)在《基于视觉侧抑制特性的自动色彩均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摄影测量和可见光遥感图像存在的曝光失衡、对比度低等缺陷及标准自动色彩均衡算法未充分顾及部分区域的色彩特征问题,基于模拟人眼视觉特性的非循环侧抑制模型和高斯分布函数,对标准自动色彩均衡算法进行改进。利用非循环侧抑制网络模型计算目标点的修正亮度值,由高斯分布函数选择高相关度的采样点,降低算法复杂度。使用标准自动色彩均衡算法和改进自动色彩均衡算法对叁幅存在不同色彩缺陷的图像进行对比实验;经算法处理的图像均值更合理,且标准差和熵等重要参数均较原算法有所提升;其中标准差提高15%。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具有较好的色彩均衡效果和的视觉效果。(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自动抑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有的变频器高次谐波干扰自动抑制方法存在着高次谐波分量检测率与高次谐波抑制有效率低的缺陷,为此提出船舶变频器高次谐波干扰自动抑制方法研究。根据现有方法,引入有源滤波器,以此为工具,结合傅里叶变换器对变频器高次谐波进行检测,得到补偿电流信号,以得到的变频器高次谐波补偿电流信号为基础,采用脉宽调制技术对高次谐波干扰进行消除,实现了船舶变频器高次谐波干扰的自动抑制。通过测试结果显示,与现有的变频器高次谐波干扰自动抑制方法相比较,提出的船舶变频器高次谐波干扰自动抑制方法极大地提升了高次谐波分量检测率与高次谐波抑制有效率,充分说明提出的变频器高次谐波干扰自动抑制方法具备更好的抑制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动抑制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东晓,赖辉莉,郭代红,朱曼,姚翀.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的不良反应自动监测研究[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9

[2].张子豪,叶瑞海.船舶变频器高次谐波干扰自动抑制方法[J].舰船科学技术.2019

[3].王立鹏,张智,王立辉.抑制主观风险的舰载机自动着舰纵向预测控制[C].第叁十八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7).2019

[4].姜涛.基于数字增益自动补偿型L波段微波辐射计电磁干扰抑制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9

[5].黄鹭鹭.地面带电自动分相系统的弓网电弧产生和抑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6].郑亚平,吴丽然.地面自动过分相系统过电压抑制建模仿真研究[J].机车电传动.2019

[7].李晓峰.自动变速器电液控制模块间隙敏感特性分析及抑制[D].湘潭大学.2019

[8].王立鹏,王立辉,张智,朱齐丹.抑制尾流扰动的舰载机纵向自动着舰预测控制[J].计算机仿真.2019

[9].胡正杨.一种基于自动换相技术的叁相不平衡抑制方法[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苏俊铭,刘立龙,黄良珂.基于视觉侧抑制特性的自动色彩均衡算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标签:;  ;  ;  ;  

自动抑制论文-王东晓,赖辉莉,郭代红,朱曼,姚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