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荧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荧光,磷光,晶体,单色光,能量,弱光,荧光粉。
光荧光论文文献综述
蔡星伟,羌伟,赵玉媛,李红,黄翠萍[1](2018)在《无铅和稀土的大尺寸分子基绿光荧光晶体:(C_5H_(13)ClN)_2[MnCl_4](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氯化锰和2-二甲氨基异丙基氯盐酸盐在溶液中的反应,制备了一类绿光分子基晶态材料:(C_5H_(13)ClN)_2[MnCl_4](1)。该材料在紫外光激发后发出强烈的绿色荧光,并且热分析测试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大于450 K)。结构和光谱分析表明其优异的光学性能归因于[Mn X4]2-四面体中Mn~(2+)的~4T_1(G)→~6A_1电子跃迁。(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仲超[2](2016)在《新型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基于磷光/荧光机制的OLED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新型的显示和照明技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OLEDs)因其主动发光、响应时间快、成本低廉等优势赢得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根据发光层材料的不同,OLED可分为荧光OLED和磷光OLED(Ph OLED)。相比于内量子效率(in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IQE)最高为25%的传统荧光器件,当下的磷光器件和热激活延迟荧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器件的内量子效率最高均可达到100%,显示出应用的光明前景。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基于磷光和热激活延迟荧光机理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分为叁个部分:1.有机电致磷光材料Ir(Npppya)3的合成:基于C^N=N结构,通过引入具有良好空穴传输性能的2-苯基萘胺基团,合成出新型铱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光物理性能、电化学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材料的光致发光发射峰在557 nm处。材料的最高占据轨道(the 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HOMO)和最低空置轨道(the 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LUMO)能级分别为-5.34 e V和-3.11 e V。材料的荧光量子产率高达0.95。另外,材料的热稳定性优异。所有这些特性都表明它在磷光器件上的巨大潜力。2.基于Ir(Npppya)3的有机电致磷光器件研究:采用主客体掺杂体系,用CBP(4,4’-N,N’-dicarbazole-biphenyl)作主体材料,以新合成的铱配合物作为客体掺杂材料,制备了结构为ITO/NPB(40 nm)/CBP:x%Ir(Npppya)3(30 nm)/BCP(8 nm)/Alq(30nm)/Li F(1 nm)/Al的器件。结果发现,磷光材料的掺杂浓度在6%时器件性能最好。然后又制备了双主体磷光器件,经过探索发现器件结构为ITO/NPB(40 nm)/TCTA(10nm)/m CP(10 nm)/m CP:B3PYMPM:Ir(Npppya)3(1:1,6%,15 nm)/B3PYMPM(20nm)/Li F(1 nm)/Al时,效率最好,最大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分别为14.26 cd/A和5.79lm/W。3.引入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引入相对于磷光材料成本较低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高效的蓝光材料DMAC-DPS,制备蓝光单色器件并进行了性能优化工作,然后采用互补色白光器件结构,引入具有斯托克斯位移现象的黄色荧光材料HBT-pa,制备出器件ITO/Mo O3(1 nm)/m CP(40 nm)/DMAC-DPS:HBT-pa(1:1)(30 nm)/DPEPO(10 nm)/Alq(40 nm)/Li F(1 nm)/Al,最大亮度为1802.84 cd/m2,最大电流效率达5.18 cd/A,最大功率效率为3.58 lm/W,最好的色坐标值为(0.28,0.39)。(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6-09-12)
吴宏伟,朱亮亮[3](2016)在《通过振动受限的自组装调节单分子的磷光荧光双发射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是如何智能地调控分子的系间穿越从而使分子发射磷光或者荧光而不受分子结构的限制是研究和发展纯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提出一个全新的振动受限的自组装策略来调控了一个含六硫苯母体的单分子的双发射行为。该工作主要特点包括:1)一种独特的自组装模式能够很好地调控发光分子的系间穿越,从而通过辐射传输实现了从磷光到荧光的发光转换;2)通过改变自组装模式,实现了双发射行为中磷光和荧光发射的比例调控,从而实现了在溶液和固态中蓝、白和黄的多色发射,该分子的聚集诱导发光特点保证了其双发射行为有比较高的量子产率。该自组装策略为进一步发展室温磷光材料和构建复杂的多色照明系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四分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期刊2016-07-01)
梅颖[4](2016)在《Photoshop软件对硬性接触镜钴蓝光荧光评估图后期处理为黄色滤光片效果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对钴蓝光下的普通硬性角膜接触镜荧光评估图处理,以呈现黄色滤光片评估的效果。方法:应用Photoshop的通道混合器功能对钴蓝光下的普通硬性角膜接触镜荧光评估图做后期处理。结果:应用Photoshop软件处理后,可以去除图片中的红色和蓝色基色,可让钴蓝光评估图表现出黄色(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国际眼科学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国际视光学学术会议、第叁届国际角膜塑形学术论坛学术论文集》期刊2016-03-18)
周剑英,秦洪亮,徐慧超,朱周侠,张永立[5](2016)在《上海光源单色光荧光靶的升级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光束位置探测器是同步辐射装置上的"眼睛",其中荧光靶探测器是最为直观和方便使用的一种,对于光束线的调试有着重要的作用。论文对上海光源一期研制的单色光荧光靶探测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总结,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改进了单色光荧光靶的结构,压缩了该装置的体积,并且采用YAG晶体做荧光靶材,提高了探测灵敏度。改造后的单色光荧光靶探测器已经成功使用在蛋白设施五线六站新的光束线站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期刊2016年01期)
董国帅,刘海波,罗莉,王银海[6](2015)在《新型Sr_3Y(PO_4)_3∶Ce~(3+),Tb~(3+)绿光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绿色荧光粉Sr3Y(PO4)3∶Ce3+,Tb3+,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PL)对该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分析表明,制得样品的XRD图谱不含Sr3Y(PO4)3以外的杂峰,稀土掺杂并未改变基质的晶体结构,得到的样品为纯相的磷酸钇锶。从本文实验中明显观察到Sr3Y(PO4)3∶Tb3+的激发光谱和Ce3+的发射光谱在320~390nm有重迭,表明在Sr3Y(PO4)3基质中可存在从Ce3+到Tb3+的能量传递。在紫外光(315nm)激发下该荧光粉发射出了Ce3+的蓝光(320~420nm)和Tb3+的黄绿光(480~500nm)和(530~560nm),当Ce3+的浓度为7%,Tb3+的浓度由1%增大到50%时,通过Ce3+的4f→5d电子跃迁将能量传递到Tb3+,然后发生5 D4→7 Fj电子跃迁,该荧光粉发射光谱可由蓝光逐渐调节为黄绿光。本文绘制了Ce3+,Tb3+的能级和Sr3Y(PO4)3∶Ce3+,Tb3+荧光粉中的能量转移过程示意图,并详细阐述了由Ce3+到Tb3+的能量传递过程。通过对比Ce3+和Tb3+的发光强度以及由Ce3+到Tb3+能量转移效率的相对变化,可以得出,随着掺入的Tb3+浓度不断增加,Tb3+的发射强度(5 D4→7 Fj)和能量转移效率(Ce3+到Tb3+)也在增大,而Ce3+的发射强度却有了明显的下降。当Tb3+的浓度为50%时能量转移效率可高达80%。通过CIE色度图也可以看出,当Tb3+浓度不断增大,样品的色坐标从图中的蓝色区域移动到绿色区域。所以在紫外光激发下,Ce3+和Tb3+共掺Sr3Y(PO4)3可作为一种绿光荧光粉应用在白光LED或LCD背光源上。(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5年08期)
刘旭川,冯驰,胡仓陆,徐晓兵,彭岔霞[7](2015)在《基于积分光荧光测试设计GaAs光阴极热压粘接温度曲线》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Ga As光阴极灵敏度,减小光阴极组件内部的应力,对Ga As光阴极热压粘接工艺进行了研究。由于Ga As光阴极组件内部的应力无法直接具体的测量,我们通过测量粘接后的光阴极组件Ga As外延材料光荧光强度变化来间接地反映出光阴极组件内部应力的变化,并根据光荧光强度的变化规律指导热压粘接工艺,调整了热压粘接工艺温度控制参数,进一步优化了热压粘接工艺温度控制曲线。(本文来源于《国防光电子论坛第二届新型探测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5-07-22)
李利平,张爱琴,贾虎生,许并社[8](2014)在《绿光荧光粉铽-磺基水杨酸-十一烯酸的合成及发光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合成了发光二极管(LED)用绿光荧光粉配合物Tb-磺基水杨酸(SSAH)十一烯酸(UA)。红外光谱表明配体与Tb成功发生配位;紫外光谱分析表明配合物的吸收主要来自配体的吸收;荧光光谱分析显示配合物在365nm的紫外光激发下,于543nm处发出强的特征绿光,这表明所合成的配合物可用于365nm波长紫外芯片的光致荧光粉;热重曲线可以看出配合物的起始分解温度在200℃附近,完全满足LED的工作温度;荧光寿命分析得出配合物的荧光寿命为1.413ms,量子效率ηs=42%;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出配体的单重态与叁重态能级,并对配合物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分析。(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王龙吾[9](2014)在《平面白光照明系统中黄光荧光薄膜结构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平面白光照明系统主要采用蓝光LED芯片激发黄色荧光粉产生白光的技术。目前的封装方式是将荧光粉和硅胶混合制作成荧光薄膜,再贴于蓝光LED,形成白光光源。荧光薄膜远离芯片表面处封装,远离热源封装的荧光粉薄膜不会出现因为芯片发热导致荧光粉胶体温度升高,进而使得芯片的温度升高,致使芯片光效降低,颜色偏移等诸多问题,这种封装技术可以制作出均匀分布荧光粉的薄膜,不会存在因为荧光粉分布不均匀产生的色温不均现象,也避免了传统封装方式中的点胶工艺,使得生产过程快速,一致,成本低。平面照明系统的出光效率虽然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仍存在出光分布不够均匀,出光面边缘色温过低等现象,这些缺陷可以通过优化荧光薄膜结构进行改善,出光效率还可以通过改变荧光薄膜结构进一步提高,本文模拟过程用光学设计软件建模,基于YAG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量子效率等特性和Mie理论,模拟荧光粒子得到准确的解析解,得出荧光粒子的量子效率,散射系数,各向异性系数和荧光胶液的浓度。建立平面白光照明系统和荧光薄膜模型。本文研究通过优化荧光薄膜结构提高平面白光照明系统出光光效率,提出一种带有刻蚀沟槽结构的荧光薄膜,这种荧光薄膜能够有效的提高发光系统的出光效率,改善出光光色不均现象,通过对荧光薄膜边缘部分刻蚀沟槽结构,出光效率提高了2.57%,均匀照明达到58.372w/m2,照明系统边缘色温低的现象有效改善,同时通过改变荧光薄膜的表面结构改变了出光的坎德拉分布,可以应用于不同的照明系统。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双层刻蚀荧光薄膜技术,经过仿真模拟,证明刻蚀薄膜结构能够提高双层荧光薄膜封装方式的出光效率。本文方法不添加多余的器件,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提高出光效率的方法,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学院》期刊2014-03-01)
杨兴琴,余迎[10](2013)在《便携式能量色散型X光荧光光谱仪(ED-XRF)》一文中研究指出钻井公司大量使用金刚石复合片(PDC: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钻头破坏了钻井岩屑的结构,导致无法通过肉眼或显微镜等常规方法观察和分析钻井岩屑样品。哈里伯顿公司为井场化学地层学技术服务开发了一种便携式能量色散型X光荧光光谱仪(ED-XRF:Energy Dispersive X-Ray Fluorescence)对钻井岩屑进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该设备在钻井现场准确测量包括11种地层元素Al、Si、Fe、Ti、Mg、Mn、Na、Ca、K、P、S以及Cl、Cr、Mo、Nb、Rb、Sr、Th、U、Y、Zn和Zr等示踪元素。该公司还开发了相应的转换方法将便携式ED-XRF的元素测量数据转换成岩石样品的矿物组分,转换后的数据与实验室全尺寸岩心X光衍射仪(XRD:X-Ray Diffraction)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对比性。沙特阿莫科公司与哈里伯顿公司合作开展了便携式ED-XRF的现场应用试验,并将相同样品的试验结果与先进(本文来源于《测井技术》期刊2013年05期)
光荧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一种新型的显示和照明技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OLEDs)因其主动发光、响应时间快、成本低廉等优势赢得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根据发光层材料的不同,OLED可分为荧光OLED和磷光OLED(Ph OLED)。相比于内量子效率(in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IQE)最高为25%的传统荧光器件,当下的磷光器件和热激活延迟荧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TADF)器件的内量子效率最高均可达到100%,显示出应用的光明前景。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基于磷光和热激活延迟荧光机理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分为叁个部分:1.有机电致磷光材料Ir(Npppya)3的合成:基于C^N=N结构,通过引入具有良好空穴传输性能的2-苯基萘胺基团,合成出新型铱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光物理性能、电化学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材料的光致发光发射峰在557 nm处。材料的最高占据轨道(the 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HOMO)和最低空置轨道(the 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LUMO)能级分别为-5.34 e V和-3.11 e V。材料的荧光量子产率高达0.95。另外,材料的热稳定性优异。所有这些特性都表明它在磷光器件上的巨大潜力。2.基于Ir(Npppya)3的有机电致磷光器件研究:采用主客体掺杂体系,用CBP(4,4’-N,N’-dicarbazole-biphenyl)作主体材料,以新合成的铱配合物作为客体掺杂材料,制备了结构为ITO/NPB(40 nm)/CBP:x%Ir(Npppya)3(30 nm)/BCP(8 nm)/Alq(30nm)/Li F(1 nm)/Al的器件。结果发现,磷光材料的掺杂浓度在6%时器件性能最好。然后又制备了双主体磷光器件,经过探索发现器件结构为ITO/NPB(40 nm)/TCTA(10nm)/m CP(10 nm)/m CP:B3PYMPM:Ir(Npppya)3(1:1,6%,15 nm)/B3PYMPM(20nm)/Li F(1 nm)/Al时,效率最好,最大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分别为14.26 cd/A和5.79lm/W。3.引入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引入相对于磷光材料成本较低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高效的蓝光材料DMAC-DPS,制备蓝光单色器件并进行了性能优化工作,然后采用互补色白光器件结构,引入具有斯托克斯位移现象的黄色荧光材料HBT-pa,制备出器件ITO/Mo O3(1 nm)/m CP(40 nm)/DMAC-DPS:HBT-pa(1:1)(30 nm)/DPEPO(10 nm)/Alq(40 nm)/Li F(1 nm)/Al,最大亮度为1802.84 cd/m2,最大电流效率达5.18 cd/A,最大功率效率为3.58 lm/W,最好的色坐标值为(0.28,0.3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荧光论文参考文献
[1].蔡星伟,羌伟,赵玉媛,李红,黄翠萍.无铅和稀土的大尺寸分子基绿光荧光晶体:(C_5H_(13)ClN)_2[MnCl_4](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8
[2].仲超.新型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基于磷光/荧光机制的OLED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
[3].吴宏伟,朱亮亮.通过振动受限的自组装调节单分子的磷光荧光双发射过程[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四分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2016
[4].梅颖.Photoshop软件对硬性接触镜钴蓝光荧光评估图后期处理为黄色滤光片效果的方法[C].第十六届国际眼科学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国际视光学学术会议、第叁届国际角膜塑形学术论坛学术论文集.2016
[5].周剑英,秦洪亮,徐慧超,朱周侠,张永立.上海光源单色光荧光靶的升级改造[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6
[6].董国帅,刘海波,罗莉,王银海.新型Sr_3Y(PO_4)_3∶Ce~(3+),Tb~(3+)绿光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机理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5
[7].刘旭川,冯驰,胡仓陆,徐晓兵,彭岔霞.基于积分光荧光测试设计GaAs光阴极热压粘接温度曲线[C].国防光电子论坛第二届新型探测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2015
[8].李利平,张爱琴,贾虎生,许并社.绿光荧光粉铽-磺基水杨酸-十一烯酸的合成及发光机理[J].光学学报.2014
[9].王龙吾.平面白光照明系统中黄光荧光薄膜结构的优化[D].中国计量学院.2014
[10].杨兴琴,余迎.便携式能量色散型X光荧光光谱仪(ED-XRF)[J].测井技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