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新型配位聚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聚合物,晶体,荧光,结构,联苯,金属,喹啉。
新型配位聚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田源,郭桂芝,郭晋丽,陈勇强[1](2019)在《基于功能化柔性二羧酸的新型Zn~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Zn~Ⅱ配位聚合物[Zn(L1)(L2)(H_2O)]_∞{1(CCDC:1887307),L1=3,3'-[1,3-苯双(羰基亚氨)]二苯甲酸,L2=4,4'-联吡啶},其结构经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n,晶胞参数a=1. 15592 (12) nm,b=2. 27630 (2) nm,c=1. 17693 (12) nm,β=115. 601(2)°,V=2792. 7(5)?~3,Dc=1. 527 mg·m~(-3),F(000)=1320,μ(MoKα)=0. 938 mm~(-1),Z=4,R=0. 0482,wR=0. 0930[I> 2σ(I)]。1呈一维"Z"字结构,在469 nm处有强荧光发射峰并具有绿色荧光。(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9年08期)
何婧,刘冷,杜意恩,李军[2](2019)在《一种新型锰配位聚合物{[Mn(H_2cpimda)_2(H_2O)_2]·H_2O}_n的水热合成及晶体结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4-苯甲酰)-2-丙基-1H-咪唑-4,5-二甲酸(H3cpimda)为配体,以MnCl2·4H2O为金属源,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种锰的新型配位聚合物{[Mn(H2cpimda)2(H2O)2]·H2O}n,并通过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该配位聚合物的组成和晶体结构。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属于叁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9.5750(1)?,b=12.985(3)?,c=16.554(3)?;α=88.12(3)o,β=82.33(3)o,γ=78.48(3)o。配位聚合物中的Mn(II)离子分别与来自2个不同cpimda阴离子上的N、O原子以及2个配位水分子的O原子形成了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张树雨[3](2019)在《基于不同含氮唑类配体的新型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型功能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改善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各种功能材料中,金属有机骨架(MOFs)或配位聚合物(CPs)凭借其自身优势迅速发展成为一类独特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当前,科研工作者们不再刻意追求配位聚合物结构的新颖性,而是逐渐趋向于功能化研究,致力于开发其实际应用价值。在配位聚合物的发展历程中,含氮唑类配体的研究经久不衰。迄今为止,已有大量由唑类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被研究报道,它们结构新颖,性能优异。本文基于叁种不同唑类配体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系列配位聚合物,并对其性质应用进行了一些探索。全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采用柔性配体1,4-二(2-甲基-咪唑-1-基)丁烷(bib)和两种萘二酸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四例穿插配位聚合物,[Zn(bib)_(0.5)(2,6-ndc)]_n(1),{[Cd(bib)(2,6-ndc)]·2H_2O}_n(2),{[Cd_2(bib)_2(1,4-ndc)_2]·H_2O}_n(3),[Ni_2(bib)_(1.5)(1,4-ndc)_2(H_2O)]_n(4)。应用TG-DSC联用技术评估了它们的热分解行为。TG测试结果显示,随着穿插重数的增加,配合物的热稳定性也在升高。运用Kissinger和Ozawa-Doyle方法计算了配合物1-4骨架坍塌时的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同时也计算了峰值温度下的热力学参数(ΔH~≠,ΔG~≠,ΔS~≠)。二、采用刚性叁齿配体1,3,5-(吡唑基)苯(TPB)和均苯叁酸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例新颖的二维配位聚合物[Zn(TPB)(HBTC)]_n(5)。配合物5在水溶液和各种酸碱水溶液(pH=2–12)中展现出优异的水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对其荧光传感性质进行探索,发现配合物5通过荧光猝灭作用对水溶液中Fe~(3+)、Cr_2O_7~(2-)和MnO_4~-离子的传感显示出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叁、设计合成一种新的半刚性叁齿配体—叁(4-(2-甲基咪唑)基苯)胺(Tmpa)。基于Tmpa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构筑了叁例多孔配位聚合物,{[Zn(Tmpa)(HCOO)]·2DMF·4H_2O·HCOO}_n(6),{[Cd(Tmpa)(NO_3)]·2DMA·H_2O·(NO_3)}_n(7),{[Ni_3(Tmpa)_2(bdc)_3]·6DMF}_n(8)。配合物6是一个阳离子框架,孔道内有游离的HCOO~-。它可以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对阴离子染料甲基橙及阴离子污染物Cr_2O_7~(2-)和MnO_4~-实现高效吸附。荧光传感实验表明,配合物7可以作为一种用于检测Fe~(3+)离子的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可循环性的荧光传感材料。对配合物8进行了气体吸附性质研究,发现其对CO_2气体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刘思语[4](2019)在《基于新型双咪唑配体的混配型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配位聚合物由于其吸引人的结构多样性以及在催化,气体吸附/分离,发光,磁性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配位聚合物结晶过程复杂,并且温度,pH,溶剂和抗衡阴离子等许多因素会对最终结构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所以,定向合成特定结构和性质的配位聚合物很难实现。但是,配体的构型、尺寸、性能等对配位聚合物的结构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中,我们设计合成桥连的双咪唑类配体,采用混合配体的方式,设计、合成出16种结构、功能新颖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热稳定性、光学性质以及对有机染料吸附性能的研究。具体结果如下:1、以新型柔性双咪唑配体1-(4-(4-(1H-咪唑-1-基)苄氧基)苯基)-1H-咪唑(ibpi)作为有机连接体,成功合成了7个新型的配位聚合物,分别命名为:[Cd(cba)(ibpi)](1),[Cd(sdc)(ibpi)]·H_2O(2),[Cd_2(bpdc)_2(ibpi)_2](3),[Ni_2(sdc)_2(ibpi)_2(H_2O)_2]·H_2O(4),[Cd_2(tdc)_2(ibpi)]·H_2O(5),[Cd(Hbtc)(ibpi)](6)和[Co_2(tdc)_2(ibpi)_2·H_2O]·2H_2O(7)。化合物1为sql网络的2重平行互穿。化合物2呈现了sql网络的3重平行互穿。化合物3为sql网络3重平行互穿形成的多聚轮烷结构。化合物4显示了sql网络独特的倾向互穿。化合物5为3重互穿的pcu拓扑结构。化合物6呈现出自穿的mab拓扑网络。化合物7是具有8连接互穿的8T10拓扑网络结构。此外,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化合物1,2,3,5和6的热稳定性和光化学性质。2、本章选用一种新的双咪唑配体,双(4-(2'-乙基咪唑基-苯基)砜(L)与叁种直链二元羧酸作为配体成功制备了3个新型的配位聚合物,分别命名为:[Zn_2(cba)_2L_2]·2H_2O(8),[Zn_2(bpdc)_2L_2]·11H_2O(9)和[Zn_4(sda)_4L_2]·14DMF(10)。化合物8为dia网络的4重互穿结构。化合物9呈现出一维管状结构的4重互穿。化合物10为叁重互穿的pcu网络。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和热稳定性。3、以一种新的刚性双咪唑配体2,6-双(咪唑-1-基)萘(2,6-bin),通过混合配体策略,合成出6个新型的配位聚合物,分别命名为:[Cd_2(odc)_2(2,6-bin)_2]·(CH_3)_2NH(11),[Cd_2(tdc)_2(2,6-bin)_2(H_2O)_2](12),[Cd_2(bzdc)_2(2,6-bin)_2]·4DMF(13),[Cd_2(hfdc)_2(2,6-bin)_2]·H_2O(14),[Cd_3(tpo)_2(2,6-bin)_3(H_2O)_4]·2DMF·2H_2O(15)和[Zn_3(btb)_2(2,6-bin)]·8DMF(16)。化合物11为叁重互穿的4T25网络结构,化合物12为五重互穿的dia网络,化合物13为sql网络叁重互穿形成的2D→2D缠绕结构,化合物14为sql网络平行互穿形成的2D→3D多聚轮烷结构,化合物15为自穿的3,4,6T206拓扑网络结构。化合物16为自穿的3,8T72拓扑网络。采用元素分析、热重分析(TGA)和X射线晶体学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进一步研究了它们对有机染料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所有这些化合物都对阴离子甲基橙具有优良的选择性吸附。(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吕建华[5](2019)在《新型配位功能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纳米杂化组装体系的构筑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尺寸在纳米级别的荧光纳米微粒,包括金属纳米团簇(MNCs)、半导体量子点(QDs)和钙钛矿量子点(PQDs)具有特殊的荧光性质、较强的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相对于传统的荧光染料,这些荧光纳米微粒表现出许多特殊的化学和光学性质,如荧光量子产率高、荧光发射峰较窄、发射波长具有尺寸依赖性等。此外,这些纳米微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大部分的原子位于微粒表面,易于表面功能化。聚合物与纳米微粒的杂化组装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在这种有机-无机杂化体系中,配位功能聚合物不仅可以作为配体控制原位生成纳米微粒的尺寸和形态,还可能赋予纳米微粒新的特殊功能,实现两者功能的集成和加强,在光电器件、检测和催化等领域展现出优异的性质;并且可以进一步控制纳米微粒在叁维空间的分布,进而控制纳米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控制性质。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8-羟基喹啉配体的新型多功能聚合物(包括嵌段共聚物),并利用它们的配位和组装功能来制备聚合物稳定的荧光银纳米团簇、金纳米微粒、荧光半导体量子点和钙钛矿量子点,旨在构筑组装形态可控、荧光性质可调、热敏响应的多功能集成的新型无机纳米微粒/聚合物杂化组装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合成了带8-羟基喹啉(HQ)和温敏性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单体单元的无规共聚物配体(RCPL),并利用HQ单元的配位作用,通过原位还原的方法制备了RCPL稳定的银纳米团簇(Ag NCs)。系统研究了合成过程中的pH和[Ag~+]、[RCPL]、[Vc]之间的比例对组装体形态和荧光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得到的银纳米团簇呈现单球形和链式自组装的形态,这种链式形态是由聚合物链的配位作用诱导组装形成的。此外,我们探究了RCPL功能化的银纳米团簇的荧光发射机理,揭示了绿光发射与表面吸附的银离子有关,为表面银离子聚集诱导发光机理。该团簇对温度和pH呈现出很好的响应性,并且这种响应是可逆的。在pH=3.04-5.25的范围内,RCPL-Ag NCs的荧光强度与pH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可应用于该范围内的pH荧光检测。同时,还研究了RCPL-Ag NCs催化对硝基苯酚还原反应的活性和温敏催化性质。(2)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方法,利用苯乙烯(St)、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5-(2-甲基丙烯酰乙氧基甲基)-8-羟基喹啉(MQ)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含有HQ配体的温敏性双亲两嵌段共聚物P(St-co-MQ)-b-PNIPAm(P1,2),P(NIPAm-co-MQ)-b-PSt(P3,4)和叁嵌段共聚物PNIPAm-b-P(MMA-co-MQ)-b-PSt(P5),并研究了它们的组装行为。通过在HQ作为配位基团的聚合物胶束水溶液中原位还原金前驱体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小尺寸和窄分布的嵌段共聚物P1-P5稳定的金纳米微粒(Au@P1-Au@P5),特别是具有较长疏水链段的P4稳定的Au@P4呈现纳米线状结构。所制备的Au@P纳米杂化材料对于NaBH_4还原硝基苯酚的反应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通过调控HQ配位基团在嵌段共聚物上的不同位置,可以控制Au NPs的尺寸,形貌和表面化学,这对催化性能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发现嵌段共聚物上较长的亲水或疏水链段有利于提高Au NPs的催化活性,并且与两嵌段共聚物稳定的金纳米微粒(Au@P1-Au@P3)相比,叁嵌段共聚物稳定的球形纳米微粒(Au@P5)表现出了更高的催化性能。令人惊奇的是,由于大量的晶界的存在,P4稳定的金纳米线(Au@P4)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此外,Au@P杂化材料还具有优异的热响应催化性能,使其可以成为一种环境响应型的纳米催化材料。(3)利用上一章合成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BCP)中HQ的配位功能和配位发光的特性以及HQ配位单元的不同位置,通过配位驱动自组装过程实现了亲/疏水量子点在胶束组装体中的精确定位,即定位在了胶束核(CDMs)、壳(SDMs)和核壳交界处(IDMs),得到了多样的组装形态,系统研究了量子点的含量对杂化体系的自组装行为的影响。该杂化体系还获得了双通道发光特征,即源于量子点的本征发光(>600 nm)和HQ单元与量子点表面Zn~(2+)的协同配位发光(517nm),研究了温敏性聚合物对双通道发射性质的影响。所构筑的双通道发光的SDMs杂化材料可以应用于爆炸物苦味酸(TNP)和Hg~(2+)的选择性荧光比率检测,检测限分别为1.27μM和500 nM。(4)发展了一锅法制备性质稳定、水分散性好的钙钛矿量子点(PQDs,CsPbBr_3)的新策略。在PQDs形成的过程中,利用氨基硅烷偶联剂(APTES)和氟碳硅烷偶联剂(PFMS)共水解和缩合,在PQDs外层原位形成了具有保护作用的疏水性SiO_2壳层,使PQDs在水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同时利用亲水的聚乙二醇(PEG-NH_2)的端氨基的配位作用,将其接枝到PQDs表面,赋予PQDs良好的亲水性和水分散性。所制备的PQDs表现出~43%的发光量子产率(PLQY)和窄发射带宽(FHWM~26 nm)。相对于文献报道的SiO_2稳定的PQDs,我们提出的方法非常简单,所制备的PQDs在水中保存162 h后荧光仍然保持76%,具有较好水分散稳定性。进一步的研究和表征工作正在进行中。(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党帆,周盼,任雨欢,王文婷,王升文[6](2018)在《两种新型多酸配位聚合物的水热合成及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两种新型多酸配位聚合物{[Cu3(L)(L')(OH)(H2O)2]·3H2O}n和{[Co4(HL)(L'')(H2O)4]·H2O}n (其中L=2,3',4,5',6-联苯五酸,L'=2,2'-二联吡啶,L''=4,4'-二联吡啶)。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配合物2均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本文来源于《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高敏[7](2018)在《新型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水热法合成新型的叁维异金属配位聚合物{Na Nd(C2O4)2[HN(CH3)2](H2O)2·H2O}n。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由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可得:配位聚合物为单斜晶系,结晶在P21/n空间群,配合物晶体学参数:a=9.699(6)nm,b=11.849(8)nm,c=12.369(8)nm,β=99.236(6),Z=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配合物在3388cm-1处的强宽峰为水的O-H伸缩振动吸收峰,1608cm-1处为羧基中C=O振动吸收峰,1396cm-1处为二甲基胺的振动吸收峰。通过热重分析结果观察,配位聚合物的二维框架结构的稳定温度达到350℃左右,其热稳定性较好。配位聚合物通过C2O42-以两种不同的配位模式连接成二维层状结构,并通过C2O42-进一步构建出叁维空间结构。(本文来源于《四川水泥》期刊2018年08期)
刘江平,陈瑛,余浩,张芙蓉,曾岗[8](2018)在《一种新型叁维镧系配位聚合物[Sm(oba)_2(H_2O)_2]·H_2O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水热合成了一种新型叁维配位聚合物[Sm(oba)_2(H_2O)_2]·H_2O(oba=4,4'-二羧基二苯醚)(1),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单晶形成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具体参数:a=27.184(2)?,b=9.5379(7)?,c=21.7831(17)?,α=90°β=97.5370(10)°,γ=90°,V=5599.06(104)?3,Z=8,D=1.68864 g/cm3,F(000)=2808.0。叁价钐离子通过4,4'-二羧基二苯醚配体桥连形成一个叁维超分子框架结构。(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张晴[9](2018)在《基于新型芳香多羧酸配体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合成及在氟离子荧光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孔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也叫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是以金属离子为中心,通过与有机配体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配位,自组装而形成的有序的网络状结构。大多具有不饱和金属位点、多孔性、易功能化等特点。具有荧光性质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在离子检测、小分子检测、药物传输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选择合适的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构筑新型的具有荧光性质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以及探究出它们的应用价值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论文合成了一个具有一定刚性和大的π共轭体系的新型芳香四羧酸有机配体1-(3,5-二羧酸-)苯基-2,5-二甲基-3,4-二羧酸吡咯(H_4ppdc),以此为构筑单元与Zn~(2+)离子配位溶剂热合成了一例二维层状配位聚合物[Zn(H_4ppdc)_3·H_2O]n,对其进行了PXRD、TG-DTA、FT-IR和FL等系列表征,并对比了有机配体与配位聚合物二者的固态光致发光行为,发现配位聚合物荧光强度显着增强。接着详细研究了其对卤素离子的荧光响应能力,将其用于捕获对环境有污染的卤素离子。实验结果表明,与氯、溴、碘等离子相比,该配位聚合物对氟离子的荧光淬灭较为明显,其最低检出浓度达到6.539×10~(-7)mol/L,在氟离子荧光传感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8-06-03)
汪涛[10](2018)在《基于3,6-双咪唑-哒嗪和芳香羧酸共筑的新型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CO氧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配位聚合物,也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因其结构新颖丰富,孔道可控,高比表面积以及易功能化等特点,在催化、气体存储、选择性吸附与分离、光学及磁学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依据晶体工程学原理,以开发哒嗪类配位聚合物的功能为目标,研究了合成条件,金属中心种类和配体结构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质影响,总结其规律。根据所制备的配位聚合物材料的结构特点,考察它们在催化方面应用。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双咪唑哒嗪(bmp)为主配体,芳香多羧酸为辅助配体,在水热或溶剂下分别与不同金属源反应成功地构筑了12例新的配位聚合物。化合物1和2是以对苯二甲酸为辅助配体制备得到的镍基和铜基配位聚合物,1为5-穿插的dia网络结构,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2是具有CdSO_4拓扑的叁维配位聚合物。化合物3是以间苯二甲酸为辅助配体制备得到的叁维的镍基配位聚合物,它同样具有CdSO_4拓扑结构。采用5-硝基间苯二甲酸为辅助配体,分别以硝酸镍和硝酸钴为金属源进行反应得到了同结构的化合物4和5,它们具有CdSO_4拓扑结构,均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在类似条件下,采用1,3,5-苯叁羧酸为辅助配体,得到了一维链状结构的化合物6,其中1,3,5-苯叁羧酸中有两个羧基未去质子化。采用四齿芳香多羧酸(1,2,4,5-均苯四羧酸)为辅助配体,成功制备了两个同结构的二维配位聚合物(化合物7和8),热稳定温度都达到360℃以上。当采用尺寸更大的四齿芳香多羧酸(3,3,4,4-联苯四羧酸)为辅助配体时,得到了四个配位聚合物(化合物9-12)。化合物9和10是同结构的叁维配位聚合物,金属中心离子分别是锌和钴,配体HBPTC~(3-)中有一个羧基是未去质子化的,它们的拓扑结构是比较罕见的nbo-x-d/I m-3 m->I m m 2拓扑。化合物11为具有sqc111拓扑的叁维镉基配位聚合物,其结构中的草酸根来自于乙醇的原位氧化;化合物12是一个具有双层的二维铜基配位聚合物。(2)选用多孔的叁维铜基配位聚合物(化合物2)为前驱体制备了系列CuO-CeO_2催化剂。采用PXRD、TEM、Raman、H_2-TPR以及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用于催化CO氧化反应,考察了焙烧温度,铜铈比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配位聚合物材料前驱体法制备催化剂可以有效的抑制CuO和CeO_2的团聚,有良好的分散度。当升高到适合的温度时,CuO和CeO_2之间有强相互作用,具有更多的活性铜铈界面,从而具有最佳的CO催化活性。随着铜铈比提高,CO催化活性先升高后降低。铜铈比达到5:5时,还原温度向髙温方向移动,部分高分散的氧化铜颗粒聚集长大成为大颗粒的CuO,催化活性降低。催化剂上所有Cu物种的还原温度都低于纯CuO的还原温度,表明CeO_2的存在可以明显地促进CuO的还原。CuCe600-3:7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佳,在85℃就能使CO完全转化,主要是由于该样品表面含有最多的CuO活性物种和高的分散度。(3)采用不同的钴基配位聚合物为前驱体通过焙烧得到了系列Co_3O_4-CeO_2催化剂。采用PXRD,XPS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且应用到CO氧化反应。结果表明,化合物6为前驱体制备的Co_3O_4-CeO_2催化剂展现了最好的催化活性,原因可能是该催化剂具有比较好的活化CO能力。进一步考察了制备条件对Co_3O_4-CeO_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焙烧温度对Co_3O_4晶粒生长和催化活性有较大影响:CoCe(6)400-3:7的催化活性最差,而CoCe(6)500-3:7的催化活性最好,其在140℃时可实现CO的完全转化,主要是由于催化剂有较好的活化CO能力和较高的比表面积。随着CeO_2比例的升高,催化活性逐渐降低,催化活性顺序与H_2-TPR和XPS结果相一致。CeO_2的添加对Co_3O_4催化氧化CO起到了促进作用,可以在更低的温度下实现CO的完全氧化。(4)选用四个高热稳定性的不同结构的镍基配位聚合物作为载体,通过固载Pd粒子制备了四个载钯催化剂,并对这四种催化剂进行了TEM、IR、PXRD、TG、BET等表征。结果表明,负载前后样品的结构保持完好。Pd纳米粒子被成功的负载到了载体上,其中5-Pd催化剂的Pd纳米颗粒均匀地分布在载体上,没有出现团聚。XPS结果表明负载的Pd都以零价的形态存在。催化活性结果表明Pd纳米粒子大小是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主要因素,而非表面钯含量。四个载钯催化剂对CO氧化具有一定的催化能力,其中5-Pd的催化活性最好,在180℃时CO达到完全转化。(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8-06-01)
新型配位聚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1-(4-苯甲酰)-2-丙基-1H-咪唑-4,5-二甲酸(H3cpimda)为配体,以MnCl2·4H2O为金属源,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种锰的新型配位聚合物{[Mn(H2cpimda)2(H2O)2]·H2O}n,并通过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该配位聚合物的组成和晶体结构。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配位聚合物属于叁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9.5750(1)?,b=12.985(3)?,c=16.554(3)?;α=88.12(3)o,β=82.33(3)o,γ=78.48(3)o。配位聚合物中的Mn(II)离子分别与来自2个不同cpimda阴离子上的N、O原子以及2个配位水分子的O原子形成了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型配位聚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田源,郭桂芝,郭晋丽,陈勇强.基于功能化柔性二羧酸的新型Zn~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质[J].合成化学.2019
[2].何婧,刘冷,杜意恩,李军.一种新型锰配位聚合物{[Mn(H_2cpimda)_2(H_2O)_2]·H_2O}_n的水热合成及晶体结构表征[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张树雨.基于不同含氮唑类配体的新型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D].西北大学.2019
[4].刘思语.基于新型双咪唑配体的混配型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9
[5].吕建华.新型配位功能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纳米杂化组装体系的构筑与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6].党帆,周盼,任雨欢,王文婷,王升文.两种新型多酸配位聚合物的水热合成及晶体结构[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7].高敏.新型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研究[J].四川水泥.2018
[8].刘江平,陈瑛,余浩,张芙蓉,曾岗.一种新型叁维镧系配位聚合物[Sm(oba)_2(H_2O)_2]·H_2O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热分析[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18
[9].张晴.基于新型芳香多羧酸配体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合成及在氟离子荧光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8
[10].汪涛.基于3,6-双咪唑-哒嗪和芳香羧酸共筑的新型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CO氧化性能[D].南昌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