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种内分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锈菌,青藏高原,形态,冰期,表型,哈迪,火性。
种内分化论文文献综述
汤景光[1](2017)在《沙生植物倒披针叶虫实种内表型分化及对种群稳定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功能表型分化对种群及群落随环境因素影响下的构成具有重要的潜在的作用,种内功能表型分化是所有性状分化的基础与来源。本研究选取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呈优势分布的倒披针叶虫实(Corispermum lehmannianum)为研究对象,在其广泛分布区域设置样地对其自然种群设置固定样方进行长期观测,通过不同坡位的定点观测,对其功能表型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进行系统描述,采用变异系数的方式量化种群功能表型的变异程度;从种内功能表型分化与种群稳定关系的角度,揭示沙生植物种群数量稳定及适合度维持机理。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表型特征的空间分布明显受坡位梯度的影响,总体上随坡位上升,株高性状逐渐降低而冠幅性状增大,主根长随坡位的上升而明显增加,并且这种分布格局在营养生长期后更加明显。(2)种群内存在广泛的表型分化:在时间尺度上,株高、冠幅变异系数随生长发育先增加后降低,营养生长期种内表型分化最大;在空间尺度上,在同一坡位灌木树冠覆盖区域性状标准差显着高于裸地区域(P<0.05),然而表型分化系数则差异并不明显;不同坡位种群对比发现,除萌发期外,坡顶种群性状及变异与其他坡位种群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3)种内表型分化受不同坡位环境的强烈影响,坡位对种群密度与萌发现象的影响显着:坡顶种群密度最小,萌发数量最少;坡中密度最大,萌发数量最多;各坡位种群死亡率差异不显着,在整个生长季萌发率与死亡率均随时间变化降低。(4)生境胁迫条件下,种内表型分化对种群数量的维持具有一定作用。种内功能表型分化能降低种群死亡率,却不能影响种群萌发。株高表型首先影响种群死亡率,随个体功能表型发育成熟,冠幅与株高共同影响种群死亡率。但这种作用并没有影响到种群数量的变化方向,仅仅影响了种群变化的趋势。(5)生境是影响种群生物量与适合度的主要因子,种内表型分化有助于提高种群稳定性、降低种群适合度的波动情况。种群生物量及种子数的变异系数随株高及冠幅的变异系数的增加而降低,在裸地区域功能表型引起的生物量波动程度降低的趋势更加明显。综上所述,在干旱荒漠区,倒披针叶虫实种群稳定主要受不同坡位、不同树冠覆盖度等微生境的强烈影响,种内功能表型分化具有缓解生境胁迫的作用,功能表型分化表现出对荒漠胁迫环境的良好的适应性,对种群在荒漠维持与稳定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17-06-01)
霍冬芳[2](2017)在《火对云南松种内分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云南松的叁个变种:云南松(原变种)(Pinus.yunnanensisvar.yunnanensis)、细叶云南松(变种)(P.yunnanensis var.tenuuifolia)和地盘松(变种)(P.yunnanensisvar.pygmaea)为研究对象,在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及云贵川交界处,共计27个县区,开展了火适应性状的野外调查采样,对比分析叁个物种火适应性状的差异,结合其自然分布区域的气候特点分析各个物种内部火适应性状间的权衡关系,讨论其对火生境的适应策略,进一步探讨火对云南松种内分化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云南松、细叶云南松和地盘松主要的火适应性状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云南松的相对树皮厚度最厚为1.43±0.50mm/cm,针叶、球果的延迟开放度、萌生能力和种子热冲击效应均居于中间,普遍存在自然整枝现象。细叶云南松的针叶最长25.96±2.90cm,枝下高比例值最大为0.51±0.16,而萌生能力,种子热冲击效应、球果宿存程度和相对树皮厚度在叁个变种中最弱。地盘松萌生能力最强,球果延迟开放度最高为43.05%,热冲击效应明显,相对树皮厚度居于中间0.97±0.539 mm/cm,地盘松的针叶长度最短17.92±3.80cm。(2)云南松对火生境的适应策略,偏向火耐受型和火依赖的中间型,即频繁发生地面火,但火未到达林冠,快速烧完林下的掉落物,热和烟对球果开放及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细叶云南松对火生境的适应策略偏向火耐受型,即频繁发生地面火,快速燃烧掉林下的可燃物,但很少形成林冠火。地盘松对火生境的适应策略,偏向火依赖,即遭遇林冠火,保留下端分支,使火可以到达林冠,但有一些机制可以在火后快速恢复。(3)火对云南松的种内的分化有重要影响,云南松和地盘松是生长型的不同,生境气候条件基本一致,其性状差异可能由于生境差异致使林火发生状况不同,进而导致产生了分化。而细叶云南松和云南松是气候型的不同,其差异主要是由于气候不同,导致火发生的风险不同,但火对细叶云南松种群的影响没有其他两个变种强烈。林火在云南松种内分化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云南松(原变种)、细叶云南松和地盘松的形成是对火状况差异的一种生态适应,云南松叁个变种松林对林火有着不同的适应对策,建议制定森林防火措施及火后管理时应分别制定不同的策略,不可一概而论。(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7-05-01)
李时[3](2015)在《亚洲长翼蝠物种形成与种内分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物种形成是生物进化的核心问题,物种分化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和基础。研究物种表型和遗传分化过程及进化驱动力有助于揭示物种形成原因与机制。经典的物种形成研究多数采取历史追溯思维对已成种的物种形成进行研究,这种“望远镜法”通常无法揭示物种早期形成过程。近些年发展了一种新的综合理论方法,即结合“望远镜法”和“放大镜法”研究物种分化,后者通过研究更低分类单元如种群水平的分化以揭示已成种最初的分化过程。该理论方法有助于更好的揭示物种分化过程与成种机制。亚洲长翼蝠(Miniopterus fuligionsus)隶属于翼手目(Chiroptera)长翼蝠科(Miniopterinae),其分类地位在近期得以确定,然而该物种与近缘物种的分化原因及其种内分化水平与进化驱动力并不清楚。本论文拟采用“望远镜法”(近缘物种间分化)和“放大镜法”(种内分化)开展亚洲长翼蝠的物种分化研究。结合遗传、形态、声波、环境、地理数据分析,旨在:1)阐明亚洲长翼蝠与近缘物种几内亚长翼的遗传分化现状及物种分化历史;2)明确亚洲长翼蝠与几内亚长翼形态特征和回声定位声波分化程度;3)揭示亚洲长翼蝠种群遗传结构和种群进化历史;4)揭示亚洲长翼蝠种群间形态特征与回声定位声波分化水平以及进化驱动力;5)结合亚洲长翼蝠与几内亚长翼蝠种间分化和亚洲长翼蝠种内分化的研究结果,阐明亚洲长翼蝠的物种进化是否符合异域物种形成理论、生态选择假说或感官驱动假说。基于线粒体DNA的系统发育结果显示,亚洲长翼蝠与几内亚长翼互为单系群,最近共同祖先时间可以追溯到第四纪冰期早期(2.37–1.69百万年前),并且亚洲长翼蝠和几内亚长翼蝠都在末次间冰期早期发生过种群扩张(亚洲长翼蝠为0.14 Ma,几内亚长翼蝠为0.12 Ma)。亚洲长翼蝠与几内亚长翼蝠间mtDNA序列存在明显遗传分歧,而微卫星数据则表明较弱的遗传分化,两个物种间可能发生了雄性介导的核基因渐渗。对亚洲长翼蝠种内种群遗传数据分析表明,线粒体DNA序列存在4个进化支系,但节点支持率较低,各进化支系并不对应特定的地理群体。线粒体和微卫星标记均显示种群间无明显的遗传结构。基于两类标记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均不存在显着相关。亚洲长翼蝠与几内亚长翼形态、声波分化分析结果显示,两个物种间大多数的形态和声波参数均具有显着差异,且多维尺度分析揭示了亚洲长翼蝠和几内亚长翼蝠两个明显的地理分布不同的类群,这一结果与线粒体DNA系统发育结果相一致。但两个物种间形态和声波参数都有较大程度的重迭。同时完全嵌套分析的结果显示部分外部形态和声信号参数以及大部分的头骨参数的变异都来自于种群内个体间,这暗示了两个物种间较弱的形态和声波分化水平。对亚洲长翼蝠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形态及声波分化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地理种群间大部分的形态特征和声波的起始频率和峰频都表现出了显着的差异,但存在较大程度的重迭,仅有少数种群间具有显着差异。这些结果表明亚洲长翼蝠形态和声信号特征在不同地理种群间虽有差异,但差异较小。同时,不同地理种群间外部形态和头骨的变异与微卫星遗传距离、mtDNA遗传距离、地理距离和气候欧几里得距离均不相关,体型大小与纬度和海拔也均不相关。种群间声信号的变异与体型、年降雨量、湿度、地理距离和Dloop遗传距离等也都不相关,仅与微卫星遗传距离显着正相关。本论文对亚洲长翼蝠和几内亚长翼蝠遗传分化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物种的分化可能由第四期冰期引起的地理隔离导致的。中国境内亚洲长翼蝠并不存在明显遗传结构,证实该物种具有长距离扩散能力,并说明引起亚洲长翼蝠物种形成的地理隔离应该是在大地理尺度上。亚洲长翼蝠和几内亚长翼蝠的形态和声信号存在显着差异,但具有很大范围的重迭,并且亚洲长翼蝠种内形态和声信号分化与环境差异并无显着相关。种内声信号分化是遗传分化的结果而并非起因。这些结果说明生态选择和感官驱动应该不是亚洲长翼蝠物种形成的原因。该物种强的扩散能力是种内遗传与表型分化程度低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支持亚洲长翼蝠异域物种形成假说、不支持生态选择假说及感官驱动假说。(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康斌,程诗萌,闫静静,彭金彪,章树业[4](2015)在《利用高分化种内和种间序列构建单倍型中介网络》一文中研究指出单倍型网络是用于分析和显示单倍型序列进化关系的常用方法。中介网络法常用于构建单倍型网络,但该方法在利用序列差异较大的数据构建单倍型网络时,会因长支问题导致算法可靠性下降。作者利用人-大猩猩祖先序列及人群IL37基因序列重建了代表人类共同祖先的中介序列,再将该序列与高分化人群DNA序列及外群序列一起构建单倍型中介网络,有效解决了长支问题,提高了构建单倍型中介网络的可靠性,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参考方法。(本文来源于《生物物理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周璨林,艾萨江·图合提,阿米拉·阿布来提,日沙来提·吐尔地,艾斯卡尔·买买提[5](2014)在《公路对天山马鹿(Cervus elaphus songaricus)种内遗传分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公路对大型哺乳动物造成的影响,分别采集新疆省道110、203、303公路两侧的天山马鹿粪便样本,采用5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个体识别后利用Arlequin 3.11进行遗传距离、基因多样性、杂合度等测定分析。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均具有很好的多态性,5地区中松树塘与寒气沟、白石头马鹿的遗传距离最远,松树塘马鹿的基因杂合度、基因型数量均最低;小西沟与白杨沟马鹿之间遗传距离为负值,其基因杂合度、基因型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公路对栖息地的分割状态不同,会导致种群的遗传情况改变。当公路仅深入栖息地没有将栖息地割裂时,公路两旁种群无差异;当栖息地被公路完全隔绝,则该栖息地内动物的基因杂合度、基因型数量降低;使用中的公路对临近种群的隔绝效果强于废弃旧公路。(本文来源于《中国草食动物科学》期刊2014年06期)
李龙[6](2013)在《丽江云杉复合体群体遗传学与种内分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隆升与第四纪气候动荡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物种分化与分布格局变迁有着重要影响。但以往针对该地区植物种群进化历史的研究大都存在分子遗传标记单一和研究内容单一等局限性,且研究对象多为草本植物。因此,本文以青藏高原建群树种丽江云杉复合体(包括叁个主要形态学变种:丽江云杉变种、川西云杉变种和林芝云杉变种)自然分布区内22个代表性居群(共177个个体)为研究对象,利用13套双亲遗传的核基因分子标记(nDNA marker),2套母系遗传的线粒体分子标记(mtDNA marker)和3套父系遗传的叶绿体分子标记(cpDNA marker)调查其遗传多样性,并利用Structure聚类分析、溯祖模拟分析以及生态位模型分析等多种方法,揭示其群体遗传结构、种内分化、种群动态和分布格局变迁历史。分析结果表明:1)丽江云杉复合体包含的叁个变种之间存在着显着的遗传分化,且分化时间与青藏高原近期隆升时间高度吻合;2)生态位模拟显示叁个变种存在着明显的生态位分化;3)叁个变种在不同时间段发生了种群扩张,川西云杉变种和林芝云杉变种的扩张发生在第四纪最大冰期之后;而丽江云杉变种的扩张早于前两者,可能在青藏高原上新世的隆升之后紧随发生;4)种群扩张以及随之而来的二次接触使得叁个变种在重迭分布区的居群产生明显的基因渐渗;5)联合多套基因座位并考虑生态位因素能更有效地界定近缘物种。总之,上述结果充分证明地质历史和气候变化是青藏高原地区建群树种种内分化以及分布格局变迁的主要推动因素。(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3-05-01)
徐鑫[7](2012)在《向日葵锈病菌的种内群体分化及SCAR标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中国北方向日葵主产区的向日葵锈菌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研究,对2010年7-9月份在黑龙江、内蒙古东部、中部、西部、河北、陕西、宁夏、新疆等地采集有典型锈病症状的病叶,收集病叶上的菌样夏孢子,经接种人工寄主黑大片,进行单孢子堆分离扩繁获得44个纯化菌系。利用叁联密码系统命名法,将诸菌系接种于9个鉴别寄主:S37、CM90、CM29、P-386、HARl、HAR2、HAR3、HAR4、 HAR5,经15~20天后反应型稳定,记载反应型级别,确定了6个生理小种:300、310、500、724、735、737;出现频率分别为59%、16%、14%、7%、2%、2%,结果显示300号小种为主要优势小种;将优势小种300接种于选取自各主要产区的44个代表性向日葵品种,得到感病品种12个,抗病品种31个,其中油葵品种中感病的占15%左右,食葵品种中感病的占39%,杂交种品种中感病的占31.6%,常规品种中感病的占80%。运用RAPD技术对44份菌样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从1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3个多态性高、稳定性好的引物,对每个样品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15个RAPD位点,其中多态位点91个,多态率为79.1%,RAPD产物分子量约在200bp-1700bp之间,用NTSYS-pc软件中的UPGMA方法计算遗传相似系数并作聚类图分析,结果显示菌样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63-1.00之间,平均值为0.815,表明菌样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数据显示在0.74遗传相似系数下,供试菌样可分为3个RAPD群,表明菌样致病性与菌样地理来源并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我国44个菌样的RAPD规模筛选,发现S8引物(ACGGATCCTG)可扩增出主要优势小种300号的长度为305bp的特异片段,对特异性片段进行回收、克隆、测序,用SeqMan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整合,再用DNAMAN软件设计一对SCAR特异性引物,合成后对不同来源的300号小种进行SCAR检测,结果显示该专化SCAR标记可适用于300号小种的检测。(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2-05-01)
史骏[8](2012)在《沙地云杉种内分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沙地云杉仅分布于我国浑善达克沙地东部边缘地带,是我国的稀有树种,也是我国“叁北”防护林的关键种。从结果到落果,沙地云杉的球果颜色始终保持不变,并至少可分为紫色、红色及绿色叁种,且每个沙地云杉个体的球果仅拥有叁种颜色中的一种。有学者曾采用紫果型沙地云杉、红果型沙地云杉及绿果型沙地云杉来命名具有不同球果颜色的沙地云杉个体。本文将沿用紫果型沙地云杉、红果型沙地云杉及绿果型沙地云杉的命名方式来命名本研究的沙地云杉个体。沙地云杉种内分化的研究已经历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等的研究,目前已初步确定种内分化现象的存在。鉴于沙地云杉种内分化在分子遗传研究层面上的缺失,本研究主要集中于该层面的研究,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来考察沙地云杉种内分化的现象。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作为鉴别手段,其引物的获取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根据微卫星引物在同属不同种间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本研究采用Picea abies和Picea glauca的7对微卫星引物,并进行微卫星序列的扩增及分型。利用GeneMapper软件进行分型分析及统计,利用Genepop软件及Structure软件对分型结果进行处理,结果发现叁种不同果型的沙地云杉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种内分化现象,但其分化程度并不显着。对7个微卫星位点(数据组A)的分析发现,群体间配对遗传分化系数(Fst)在绿果型与红果型间最大,其遗传信息差异程度为2.83%;基因流在紫果型与红果型间达到最大,表明这两个果型间的遗传信息交流相当频繁。遗传分化系数(Fst)的分析结果与基因流(Nm)的分析结果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表明紫果型与红果型间的分化程度最低,而绿果型与红果型间的分化程度最高。此外,聚类分析表明,叁个果型之间的遗传分化水平远未达到居群的水平。然而,基因型分化程度的P值检测表明,叁个果型的配对(紫果型与红果型,紫果型与绿果型,红果型与绿果型)之间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其中绿果型与红果型之间的遗传差异最显着。此外,采用其中3组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的微卫星数据(数据组B)简单模拟哈迪温伯格平衡状态,分析结果同样表明,紫果型与红果型间的分化程度最低,而绿果型与红果型间的分化程度最高。然而,数据组B显示,紫果型与红果型之间的分化程度要明显大于数据A的结果。基因流的大小也显示了同样的趋势。基因型分化程度的P值检测依然表明叁个果型的配对之间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其中绿果型与红果型之间的差异最显着。由于沙地云杉分布集中,个体数量较少。同时,沙地云杉面临着强大的自然选择压力,因此很难达到哈迪温伯格平衡所描述的理想状态。结合前人的研究,本文分析了沙地云杉产生种内分化的潜在原因,即,分布区各个地带水分分配不均衡、地下水系变化较大、种子雨有规律的传播等,导致沙地云杉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种内分化。(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2-04-01)
高庆波,张得钧,段义忠,张发起,李印虎[9](2011)在《基于cpDNA和ITS序列对西川红景天(Rhodiola alsia)种内遗传分化进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川红景天Rhodiola alsia(Fr(o|¨)derstr(o|¨)m)S.H.Fu隶属于景天科Cmssulaceae红景天属Rhodiola L.,为青藏高原特有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海拔3400-4800米的杜鹃林及山坡石隙。第四纪气候波动对高山植物的分布范围及种内遗传分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有关第四纪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地区植物进化历史的影响仍然不是很清楚。本研究以西川红景天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cpDNArpl20-rps12和trnS-trnG基因间隔区及nrDNAITS片段的序列变异来揭示西川红景天居群的遗传结构(本文来源于《2011年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暨第十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1-10-26)
尹淑艳[10](2011)在《针叶小爪螨种内分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 ununguis (Jacobi)是我国南方用材树种杉木和北方经济林树种板栗上的重要害螨。据已有资料记载,该螨的寄主包括松科、柏科、杉科等针叶树和壳斗科等阔叶树,但前期研究工作发现:针叶小爪螨的南方杉木种群不能在板栗、麻栎等阔叶树上存活,板栗种群也不能在杉木、黑松、赤松等针叶树上存活,两种群间存在部分生殖隔离。针叶小爪螨的板栗与杉木种群是因为长期的寄主隔离或/和地理隔离形成了不同的生物型?亚种?还是分化成了不同的种?其他种群的分化情况如何?为明确这些问题,本文详细观察了针叶小爪螨山东板栗种群和浙江杉木种群的外部形态特征,并比较分析了两个种群的COI和ITS2序列以及酯酶同工酶酶谱,同时进一步完善了两个种群间的杂交试验。另外,也从分子水平和生化水平比较了针叶小爪螨其他一些种群的遗传差异,并分析了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针叶小爪螨山东板栗种群和浙江杉木种群的外部形态特征。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二者足节毛序的差异:山东板栗种群雌螨足Ⅰ跗节双毛近基侧有3根触毛和1根感毛(3+1),而浙江杉木种群为非“3+1”类型(“4+1”、“5+1”);山东板栗种群雄螨足Ⅱ跗节双毛近基侧有3根触毛、1根感毛和3根触毛、无感毛两种类型,浙江杉木种群有4根触毛、1根感毛和3根触毛、2根感毛两种类型。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可以发现二者雄螨阳具形状、须肢跗节端感器形状、雌螨生殖盖及生殖盖前区表皮纹、雌雄螨足Ⅰ跗节爪间突形状上的差异。两个种群的雄螨阳具末端与柄部均呈直角弯向腹面,山东板栗种群的钩部细长,从弯曲部位到端部逐渐变细,端部微翘;浙江杉木种群的钩部较短,呈指状,从弯曲部位到端部骤然变细。两个种群雌螨的生殖盖表皮纹均为横向,生殖盖前区表皮纹均为纵向,但山东板栗种群的表皮纹纹理粗,而浙江杉木种群的细。山东板栗种群雄螨须肢跗节端感器为短锥形,浙江杉木种群为圆柱状。山东板栗种群雌雄螨足Ⅰ跗节爪状爪间突呈弧形弯曲,基部粗壮,端部尖利;浙江杉木种群雌雄螨足Ⅰ跗节爪状爪间突细长,有一个明显的钩部。2.采用非变性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了针叶小爪螨不同种群(山东板栗、麻栎、栓皮栎、槲树种群;河南栓皮栎种群;浙江杉木种群;吉林云杉种群)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所有阔叶树种群的酶谱特征完全一致,均具有3条迁移率相同的酶带,浙江杉木种群有3条酶带,其中2条与阔叶树种群共有,吉林云杉种群有2条酶带,其中1条与阔叶树种群共有,而与杉木种群无共有酶带。阔叶树种群与杉木种群酯酶同工酶酶谱的相似系数为0.667,与云杉种群的相似系数为0.4,杉木与云杉种群的相似系数为0。3.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获得针叶小爪螨不同种群的COI部分片段序列和ITS2完整序列。不同种群间COI序列差异及遗传距离变化较大:阔叶树种群间序列差异及遗传距离较小,分别为0-1.7%和0-0.015;浙江杉木种群与吉林云杉种群间以及这2个针叶树种群与阔叶树种群间的序列差异和遗传距离较大,其中杉木种群与云杉种群间的序列差异为8.9%-9.2%,遗传距离为0.096,杉木种群与阔叶树种群间的序列差异为10.3%-10.8%,遗传距离为0.111-0.113,云杉种群与阔叶树种群间的序列差异为8.9%-9.5%,遗传距离为0.095-0.099,均远远超过各种群的种群内差异(0-0.3%)及阔叶树种群间的差异。不同种群的ITS2序列长度有差异,阔叶树种群、杉木种群、云杉种群的长度分别为469 bp、513 bp和495bp。阔叶树种群间ITS2序列差异及遗传距离很小,分别为0-0.5%和0-0.003;杉木种群与云杉种群间的序列差异(14.1%-15.2%)和遗传距离(0.06)以及这2个针叶树种群与阔叶树种群间的序列差异(16.1%-17%;14.6%-14.8%)和遗传距离(0.06-0.070;0.076-0.078)均远远超过各种群的种群内差异(0-0.3%)及阔叶树种群间的序列差异和遗传距离。在基于COI和ITS2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所有阔叶树种群以100%的置信度聚为一支,而杉木种群和云杉种群另处于2个不同的分支上。在基于COI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所有的阔叶树种群又较明显地分为3个分支,3个分支间的遗传距离明显大于分支内遗传距离,处于3个分支上的种群间无共享单倍型,分析表明,地理隔离、农药胁迫可能是针叶小爪螨阔叶树种群间分化的重要影响因素,而COI的差异与寄主植物没有相关性。4.针叶小爪螨山东板栗种群与浙江杉木种群间杂交的所有雌螨都能够产卵,卵的平均孵化率高于98%,但后代全部为雄性,说明两种群间存在完全的生殖隔离。(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1-05-01)
种内分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云南松的叁个变种:云南松(原变种)(Pinus.yunnanensisvar.yunnanensis)、细叶云南松(变种)(P.yunnanensis var.tenuuifolia)和地盘松(变种)(P.yunnanensisvar.pygmaea)为研究对象,在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及云贵川交界处,共计27个县区,开展了火适应性状的野外调查采样,对比分析叁个物种火适应性状的差异,结合其自然分布区域的气候特点分析各个物种内部火适应性状间的权衡关系,讨论其对火生境的适应策略,进一步探讨火对云南松种内分化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云南松、细叶云南松和地盘松主要的火适应性状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云南松的相对树皮厚度最厚为1.43±0.50mm/cm,针叶、球果的延迟开放度、萌生能力和种子热冲击效应均居于中间,普遍存在自然整枝现象。细叶云南松的针叶最长25.96±2.90cm,枝下高比例值最大为0.51±0.16,而萌生能力,种子热冲击效应、球果宿存程度和相对树皮厚度在叁个变种中最弱。地盘松萌生能力最强,球果延迟开放度最高为43.05%,热冲击效应明显,相对树皮厚度居于中间0.97±0.539 mm/cm,地盘松的针叶长度最短17.92±3.80cm。(2)云南松对火生境的适应策略,偏向火耐受型和火依赖的中间型,即频繁发生地面火,但火未到达林冠,快速烧完林下的掉落物,热和烟对球果开放及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细叶云南松对火生境的适应策略偏向火耐受型,即频繁发生地面火,快速燃烧掉林下的可燃物,但很少形成林冠火。地盘松对火生境的适应策略,偏向火依赖,即遭遇林冠火,保留下端分支,使火可以到达林冠,但有一些机制可以在火后快速恢复。(3)火对云南松的种内的分化有重要影响,云南松和地盘松是生长型的不同,生境气候条件基本一致,其性状差异可能由于生境差异致使林火发生状况不同,进而导致产生了分化。而细叶云南松和云南松是气候型的不同,其差异主要是由于气候不同,导致火发生的风险不同,但火对细叶云南松种群的影响没有其他两个变种强烈。林火在云南松种内分化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云南松(原变种)、细叶云南松和地盘松的形成是对火状况差异的一种生态适应,云南松叁个变种松林对林火有着不同的适应对策,建议制定森林防火措施及火后管理时应分别制定不同的策略,不可一概而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内分化论文参考文献
[1].汤景光.沙生植物倒披针叶虫实种内表型分化及对种群稳定影响[D].石河子大学.2017
[2].霍冬芳.火对云南松种内分化的影响[D].云南大学.2017
[3].李时.亚洲长翼蝠物种形成与种内分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4].康斌,程诗萌,闫静静,彭金彪,章树业.利用高分化种内和种间序列构建单倍型中介网络[J].生物物理学报.2015
[5].周璨林,艾萨江·图合提,阿米拉·阿布来提,日沙来提·吐尔地,艾斯卡尔·买买提.公路对天山马鹿(Cervuselaphussongaricus)种内遗传分化的影响[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4
[6].李龙.丽江云杉复合体群体遗传学与种内分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3
[7].徐鑫.向日葵锈病菌的种内群体分化及SCAR标记[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
[8].史骏.沙地云杉种内分化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9].高庆波,张得钧,段义忠,张发起,李印虎.基于cpDNA和ITS序列对西川红景天(Rhodiolaalsia)种内遗传分化进行研究[C].2011年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暨第十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10].尹淑艳.针叶小爪螨种内分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