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迪
(葫芦岛市杨家杖子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医院辽宁葫芦岛125022)
【摘要】目的:对急诊绿色通道应用于肝脾破裂患者救治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急诊科进行抢救治疗的60例肝脾破裂患者,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急诊绿色通道模式救治,后者采用常规模式救治,对比两组的救治成功率。结果:治疗组的救治成功率为93.33%,参照组的救治成功率为73.33%%,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5)。结论:在肝脾破裂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开通急诊绿色通道,能够为抢救赢得更多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肝脾破裂;急诊绿色通道;作用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0-0092-02
肝脾破裂主要是由外伤造成腹部受损而致,病情发展快、出血多,若抢救不及时,很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急诊绿色通道是针对危重症患者而开设的一种抢救模式,旨在最大限度地争取抢救时间,保证救治的连续性,提高救治成功率[1]。我院对本次收治的肝脾破裂患者采用了急诊绿色通道模式救治,现将详情作如下报告。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急诊科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肝脾破裂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2.3±2.1岁;9例肝破裂,13例脾破裂,8例肝脾破裂。参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7岁,平均年龄42.1±2.1岁;9例肝破裂,14例脾破裂,7例肝脾破裂。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有可比性。
1.2临床表现
60例患者中,22例合并颅脑损伤致昏迷、神志淡漠,38例意识清楚。12例伴胸痛、胸闷症状,23例恶心、呕吐,35例腹痛、黏膜苍白,47例皮肤软组织擦伤,14例叩击痛、左右季肋布压痛。
1.3救治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救治,治疗组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模式。①诊断。入院后,抢救与询问病史、病因及症状同时进行,并进行相应体检,判断是否存在生命危险,并尽快实施复苏处理。完成病情评估后,结合各种检查结果及患者症状,作出正确的初步诊断。②治疗。护理人员快速为患者建立通畅气道,及时将患者呼吸道内分泌物清除干净。若情况允许,还应为患者开通口咽通气道,确保病人能吸入高浓度氧气。对于存在意识障碍或颅脑损伤者,应及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并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为了预防患者发生胶质性水肿,应及时为其输入代血浆或者右旋糖酐等胶体,提高其胶体渗透压。对于出现控制性休克者,及时进行复苏治疗,并保持对其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密切观察,注意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后,进行重症监护,并适时进行抗炎、输液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1.4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救治时间及成功率,评估急诊绿色通道的作用。
1.5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的表示方式为x-±s,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示方式为百分比,用卡方值检验,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治疗组的急诊救治时间为(32.21±5.62)h,抢救成功率为93.33%,参照组的急诊救治时间为(57.23±8.51)h,抢救成功率为7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所示。
表两组的救治时间和抢救成功率对比
组别例数(n)急诊救治时间(h)抢救成功率(%)
治疗组3032.21±5.6228(93.33)
参照组3057.23±8.5122(73.33)
χ2/t4.94624.32
P<0.0010.038
3.讨论
典型性肝脾破裂大都是外伤所致,临床上往往伴有胀痛、转移痛、隐痛及叩击疼痛等症状,在诊断时必须做到全面、细致,否则极易出现误诊、漏振现象[3]。发生肝脾破裂时,严重时可引发失血性休克、血性腹膜炎等并发症。如果采用腹腔穿刺的方法将不凝状血液抽出,发病早期很容易引起代偿性血压上升。非典型性肝脾破裂在受伤初期并未发现严重、明显的临床症状,故常被误认为是包膜下脏器破裂,患者静脉处可发现裂伤,但出血不严重,而后期会因为搬运、血压升高等情况再出血。在患者早期出现出血症状时,若血压变化快,并伴有口渴、疲倦等症状,提示为活动性出血,必须尽早手术止血[4]。因此,对于肝脾破裂者,及时、正确的抢救措施对提高患者存活率具有积极意义。
急诊绿色通道模式开通后,主治医师可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而其他辅助科室会全力配合,诊断结果汇总后则可快速形成处理方案,并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及时实施救治。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治疗组实施了急诊绿色通道救治模式,参照组采用常规救治模式。从表1中可发现,治疗组的急诊救治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抢救成功率也远高于参照组,两组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原因主要是,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救治模式,大大减少了患者在诊断、转运及治疗期间浪费的时间,故救治时间明显较少。正是由于救治过程减少了大量繁琐的环节,为患者争取了更多宝贵的抢救时间,有利于最快速地开展救治工作,有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有文献[5]指出,在肝脾破裂患者救治中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模式,抢救成功率可达90.2%以上。本次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而本次略优于文献提及的数据,很可能和选取的病例数有关。由此可见,急诊绿色通道模式的实施,效果确实优于常规的救治模式,对提高肝脾破裂患者的存活率,减少其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肝脾破裂属于临床危重症,病情发展快,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极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故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施以救治。急诊绿色通道应用于肝脾破裂患者的救治,大大减少了治疗期间的繁琐过程,保证了诊断与治疗的连续性,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机会,有效提高了临床抢救成功率,是一种人性化的临床抢救模式。
【参考文献】
[1]杨建科,金平,楼卫英等.急诊动脉介入栓塞术在肝脾破裂救治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22):3406-3407.
[2]盛志勇,胡婧亭.血管介入栓塞技术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中的应用[J].江西医药,2014,49(10):1008-1009.
[3]甘美华.手术室急诊绿色通道抢救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J].右江医学,2015,43(02):260-262.
[4]梁慧.护理干预对急诊绿色通道创伤性肝脾破裂患者抢救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35(09):1971.
[5]李万荣.评估急诊绿色通道救治肝脾破裂患者[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0):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