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烧比论文_姚鑫,张春化,陈朝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掺烧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柴油,柴油机,生物,甲醇,多项式,性能,双燃料。

掺烧比论文文献综述

姚鑫,张春化,陈朝阳[1](2017)在《基于爆震的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掺烧比边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一台电控共轨六缸柴油机改造的发动机为试验对象,以发生爆震为限制条件,研究甲醇-柴油双燃料燃烧下的掺烧比边界.【方法】通过对滞燃期变化的分析,发现甲醇-空气预混气发生均质压燃是甲醇-柴油双燃料燃烧爆震的重要诱因;利用回归分析,发现进气压力、排气温度及甲醇-空气预混气浓度对掺烧比边界有显着性影响.【结果】以边界掺烧比为因变量,得到排气温度及甲醇-空气预混气过量空气系数为自变量的线性模型,边界掺烧比=-0.1×排气温度-4.48×空气与甲醇预混气过量空气系数+101.897.【结论】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可利用排气温度、空气与甲醇预混气过量空气系数两个参数预测最大掺烧比,以实现掺烧比随工况的实时调整.(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赵小明[2](2016)在《低掺烧比生物柴油排放及颗粒物理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化石能源的过度开采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峻这两个关键问题,开发新能源来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已成为现阶段的研究热点。生物柴油因其可再生性和环保性等优点愈加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是一种理想的代用燃料。开展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常规排放与颗粒物理化特性的研究存在很大理论价值和应用意义。本文采用试验手段研究了186FA柴油机燃用不同比例调合生物柴油的常规排放特性,利用微孔均匀沉积式碰撞采集器(MOUDI)分析了排气颗粒物质量浓度与粒径分布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负荷时,生物柴油对常规排放的影响较小,中高负荷时,生物柴油的掺烧比越高,CO、HC与碳烟的排放降幅越大,而NOX的排放上升。颗粒物质量排放随负荷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同时粒径越高,颗粒物质量浓度越低。高负荷时掺烧生物柴油可明显改善积聚态颗粒的排放,生物柴油添加比例越高,颗粒物质量浓度下降越多。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生物柴油对柴油机颗粒物的空间分布及整体形貌等微观形态的影响。基于MATLAB平台完成图像预处理与迭代统计两个主要程序设计,通过引入计盒维数算法(Box-counting)对颗粒物的致密程度和不规则形貌作定量表征。结合热重分析仪(TGA)与高倍透射电镜(HRTEM)两种分析技术研究了掺烧生物柴油对排气颗粒物氧化特性的影响以及微观结构对氧化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燃料中添加生物柴油对粗粒子态颗粒物的堆积情况有显着影响,掺混一定比例范围内的生物柴油对原始粒径影响很小,超出范围后粒径明显增大。中低负荷时,排气颗粒物所包含的原始粒子数量较少,颗粒物形貌较单一,以球状和链状为主,随着发动机负荷的增加,原始粒子数量逐渐增加,原始粒子的凝聚现象加剧,颗粒形貌变得复杂。中高负荷时掺烧生物柴油对颗粒物的微观形貌改善较明显,当掺混比提高时,颗粒的整体尺寸与分形维数均逐渐减小,颗粒物中SOF组分逐渐增加,碳烟组分逐渐越少。掺烧生物柴油易产生多核结构颗粒物,多核颗粒内核的氧化活性高于外壳,氧化过程中会出现中空胶囊状结构,单核颗粒的氧化过程是由外壳逐步过渡至内核,其抗氧化性比多核颗粒好。(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6-06-01)

张珺涵,何金戈,肖明伟,符永锐[3](2014)在《基于MATLAB的地沟油生物柴油掺烧比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10种不同掺烧比的地沟油生物柴油在双缸直喷式柴油发动机上的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了地沟油生物柴油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排放性随掺烧比变化规律。并根据实验结果,在柴油机应用较多的中等负荷情况下利用遗传算法通过MATLAB仿真了最优掺烧比。优化结果显示:中等负荷情况下,地沟油生物柴油与柴油的最佳掺烧比为21∶78。此时,发动机功率降低不多,油耗率增加4.43%,NOX排放减少5.01%,碳烟排放减少20.76%,其综合性能达到最优。(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4年24期)

王海龙,彭美春,王贤烽[4](2010)在《生物柴油掺烧比的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柴油发动机台架试验进行生物柴油掺烧比的优化研究,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进行试验方案设计以及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法对发动机特性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求得基于发动机的经济特性、动力特性和排放特性指标单项优化及综合优化的最佳掺烧比.结果表明,随着生物柴油掺烧比例的增加,发动机呈现出CO和烟度排放逐渐减小、功率下降、NOx排放量增加、油耗率增大的现象;25%的生物柴油掺烧比使得发动机整体性能最优.(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王贤烽,彭美春,王海龙[5](2008)在《柴油/生物柴油/乙醇叁元混合燃料最佳掺烧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均匀设计研究柴油/生物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的最佳掺烧比,建立以NOx、燃油消耗率、烟度为评价指标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确定基于评价指标单独优化及综合优化的最佳掺烧比。结果表明,以NOx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所有工况,生物柴油的掺烧比例与乙醇的掺烧比例应当成反比,柴油/生物柴油/乙醇最优掺烧比为0.85/0.05/0.1。以燃油消耗率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所有工况,随着生物柴油比例的增加燃油消耗率先减少后增大,随着乙醇比例增加燃油消耗率增大,柴油/生物柴油/乙醇最佳掺烧比为0.72/0.23/0.05。以烟度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所有工况,随着生物柴油比例的增加烟度先减少后增大,随着乙醇比例增加烟度增大,柴油/生物柴油/乙醇最佳掺烧比为0.74/0.21/0.05。以综合为优化目标,柴油/生物柴油/乙醇最佳掺烧比为0.75/0.25/0.05。(本文来源于《车用发动机》期刊2008年04期)

黄华,彭美春,胡强,林怡青[6](2007)在《价值工程在筛选发动机乙醇掺烧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应用价值工程基本原理对燃用不同掺烧比的乙醇柴油混合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探讨了按价值系数高低来定量评价掺烧比方案的价值,即性价比高低的评价方法.结果表明针对DL190-12柴油机,乙醇掺烧比为15%的方案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案.(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李海明[7](2007)在《生物柴油掺烧特性及掺烧比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柴油是植物油与低碳醇进行酯交换反应产制取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具有与石化柴油十分相似的理化性质,可以作为柴油机的代用燃料使用。由于生物柴油属于可再生性和环境友好性燃料,被认为是柴油的战略性替代燃料,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为了掌握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及其与石化柴油调合燃油的性能,优化燃用生物柴油的使用技术,本文在充分认识生物柴油制取及其理化性质的基础上,对生物柴油及其与石化柴油调合燃油的使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以降低柴油机碳烟排放为目标,对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与石化柴油调合燃油的组分配比进行了实验优化研究。在生物柴油使用性能实验研究中,所使用的生物柴油为大豆脂肪酸甲酯,并将其以20%和30%体积比与石化柴油调合成混合燃油,以索菲姆四缸增压直喷式柴油机作为实验机型,全面测试柴油机分别以纯生物柴油、调合燃油为燃料时的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和排放特性,并与柴油机燃用石化柴油时的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柴油机燃用纯生物柴油和调合燃油时,柴油机的动力性基本可以保持,燃油消耗率略有升高,但比能耗略有降低,燃用纯生物柴油时的碳烟排放显着降低,燃用调合燃油时的碳烟排放也有降低,但降低程度较小。为了显着降低柴油机燃用调和燃油时的碳烟排放,并保持柴油机的其他性能,经过比选添加剂,通过测试柴油机在燃用不同组分配比调合燃油的性能,优化了调合燃油的组分配比。实验结果表明,柴油机燃用优化组分配比的调合燃油时,碳烟排放显着降低,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得到保持,达到预期目标,适宜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07-06-06)

邵恩坡,彭生辉,蒋耘农[8](2006)在《柴油机燃用液化石油气的掺烧比和排放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LPG最大掺烧比与发动机的转速、负荷密切相关,同时掺烧比的多少还影响到排烟和HC、CO、NOX的排放量。因此,通过试验研究柴油机燃用液化石油气的掺烧比和排放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交通标准化》期刊2006年06期)

黄钰,黄海波,王永忠,陈绪平[9](2004)在《不同掺烧比甲醇汽油对发动机起动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燃油的挥发性对发动机起动性能油很大的影响 ,作者对不同掺烧比的甲醇汽油和汽油进行饱和蒸汽压以及蒸馏对比试验 ,同时对 90 #、90M10、90M15、90M2 0、90M3 0这六种燃油进行了发动机冷机、热机、暖机起动性能试验 ,其目的主要是研究不同比例甲醇汽油对发动机起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 :在不改变发动机结构的前提下 ,掺烧比例为 10 %的甲醇汽油比较有利于发动机 (包括电喷式和化油器式发动机 )的起动性能(本文来源于《四川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S1期)

张泉乐[10](2004)在《二甲醚/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掺烧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二甲醚 /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供油系统实现方案 ,详细介绍了确定 DME(二甲醚 )掺烧比的电控方法 ,同时对 DME掺烧比控制与调节系统的可控性和可靠性进行了分析 ,最后简要介绍了 DME掺烧比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情况。(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1期)

掺烧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面对化石能源的过度开采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峻这两个关键问题,开发新能源来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已成为现阶段的研究热点。生物柴油因其可再生性和环保性等优点愈加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是一种理想的代用燃料。开展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常规排放与颗粒物理化特性的研究存在很大理论价值和应用意义。本文采用试验手段研究了186FA柴油机燃用不同比例调合生物柴油的常规排放特性,利用微孔均匀沉积式碰撞采集器(MOUDI)分析了排气颗粒物质量浓度与粒径分布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负荷时,生物柴油对常规排放的影响较小,中高负荷时,生物柴油的掺烧比越高,CO、HC与碳烟的排放降幅越大,而NOX的排放上升。颗粒物质量排放随负荷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同时粒径越高,颗粒物质量浓度越低。高负荷时掺烧生物柴油可明显改善积聚态颗粒的排放,生物柴油添加比例越高,颗粒物质量浓度下降越多。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生物柴油对柴油机颗粒物的空间分布及整体形貌等微观形态的影响。基于MATLAB平台完成图像预处理与迭代统计两个主要程序设计,通过引入计盒维数算法(Box-counting)对颗粒物的致密程度和不规则形貌作定量表征。结合热重分析仪(TGA)与高倍透射电镜(HRTEM)两种分析技术研究了掺烧生物柴油对排气颗粒物氧化特性的影响以及微观结构对氧化活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燃料中添加生物柴油对粗粒子态颗粒物的堆积情况有显着影响,掺混一定比例范围内的生物柴油对原始粒径影响很小,超出范围后粒径明显增大。中低负荷时,排气颗粒物所包含的原始粒子数量较少,颗粒物形貌较单一,以球状和链状为主,随着发动机负荷的增加,原始粒子数量逐渐增加,原始粒子的凝聚现象加剧,颗粒形貌变得复杂。中高负荷时掺烧生物柴油对颗粒物的微观形貌改善较明显,当掺混比提高时,颗粒的整体尺寸与分形维数均逐渐减小,颗粒物中SOF组分逐渐增加,碳烟组分逐渐越少。掺烧生物柴油易产生多核结构颗粒物,多核颗粒内核的氧化活性高于外壳,氧化过程中会出现中空胶囊状结构,单核颗粒的氧化过程是由外壳逐步过渡至内核,其抗氧化性比多核颗粒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掺烧比论文参考文献

[1].姚鑫,张春化,陈朝阳.基于爆震的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掺烧比边界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7

[2].赵小明.低掺烧比生物柴油排放及颗粒物理化特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6

[3].张珺涵,何金戈,肖明伟,符永锐.基于MATLAB的地沟油生物柴油掺烧比优化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

[4].王海龙,彭美春,王贤烽.生物柴油掺烧比的优化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0

[5].王贤烽,彭美春,王海龙.柴油/生物柴油/乙醇叁元混合燃料最佳掺烧比的研究[J].车用发动机.2008

[6].黄华,彭美春,胡强,林怡青.价值工程在筛选发动机乙醇掺烧比中的应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

[7].李海明.生物柴油掺烧特性及掺烧比优化[D].长安大学.2007

[8].邵恩坡,彭生辉,蒋耘农.柴油机燃用液化石油气的掺烧比和排放的试验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6

[9].黄钰,黄海波,王永忠,陈绪平.不同掺烧比甲醇汽油对发动机起动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4

[10].张泉乐.二甲醚/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掺烧比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

论文知识图

掺烧比随压力信号比例的变化掺烧比和VPe关系综合指标下生物柴油掺烧比与V...不同掺烧比下的炉效~负荷关系曲...掺烧比和Vbe关系掺烧比和VCO关系

标签:;  ;  ;  ;  ;  ;  ;  

掺烧比论文_姚鑫,张春化,陈朝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