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人口的合理规模及其测定研究

大连市人口的合理规模及其测定研究

刘锴[1]2004年在《大连市人口的合理规模及其测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社会经济的最佳发展,在客观上存在一个适度、合理的人口规模。尤其对于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急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在本研究中主要运用多种方法对人口合理规模进行测定,同时对各种测定方法进行评价,分析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终确定一种较为合理的测定方法,对大连市人口的合理规模进行了科学的预测,为大连市政府制定未来人口发展战略以及其他相关政策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全文共分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在导论中,介绍本研究的意义、本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以及方法等。第一章是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背景资料的分析。主要是在分析人口容量和人口规模的区别和联系基础上,对人口合理规模作以界定;同时对大连市的现状和背景资料作以分析。第二章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主要是采用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对未来大连市的人口增长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研究,并在改进以往经典人口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构造函数,对大连市合理的人口规模进行科学的预测。第叁章主要对大连市人口合理规模预测结论进行比较论证。第四章主要对全文作以结论,并对政府和有关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薛元龙[2]2017年在《人口结构因素对大连市住宅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关乎国计民生,作为国家的支柱行业,其对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分布较广、城乡差距较大,住宅市场的发展因地区不同而差异较大。如今国内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住宅价格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虽经国家政策的多次调整,仍表现过热。西部地区城市及中部叁、四线城市库存高居不下,“去库存”成为当今市场主题。对于我国来说,一线城市聚集大量优质资源,是人才汇聚的地方,人口高度集中。中西部及叁、四线城市就业资源、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相对匮乏,无法吸引并留住人才,因此属于人口流失的地方。住宅需求可分为刚性需求、改善性需求以及投机性需求,且无论哪种需求均可以以人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人作为住宅需求的消费行为主体,人口数量可直接决定有效住宅需求量的大小;适婚年龄人口增多会增加购房的刚性需求;中年人口增多会增加改善性购房需求;老年人口增多会增加养老住宅的购房需求。人口的空间分布同样会对住宅价格带来差异,一般而言,人口流动较为频繁的地区,购房投机性需求较多。因此把人口结构作为研究住宅价格的影响因素十分重要。本文以大连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分析及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连市2001年-2015年间人口结构因素对大连市住宅价格的影响。根据人口学相关理论,将人口结构分为叁个子结构,即人口自然结构、人口社会经济结构、人口地域结构,并按照实际情况分别选用人口性别比、劳动力占比作为衡量人口自然结构的指标;家庭规模、人口产业结构、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衡量人口社会经济结构的指标;市区人口占比、人口迁移结构作为衡量人口地域结构的指标。首先对各人口子结构的衡量指标根据大连市统计年鉴中获取的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得出大连市住宅价格的波动情况。然后分别对各人口子结构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本文采用VAR模型实证研究各人口子结构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均衡的人口性别比对住宅价格有推动作用;劳动力与住宅价格之间互为引导,住宅价格是吸引劳动力落户大连的关键因素;家庭规模及人口产业结构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住宅价格波动的影响短期内有推动作用,长期内该影响并不显着;人口迁移结构短期内对住宅价格影响不显着,长期影响较为显着,对住宅价格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最后对大连市住宅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提出一些建议。根据本文实证得出的结论,对大连市住宅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男女比例失衡会导致结婚率的下降、新建家庭数目的减少,从而导致住宅需求的减少。因此要合理引导人口性别比,保持男女比例平衡;(2)大连市的家庭规模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可对新建住宅的面积进行合理控制,市场上多推出小户型、精品型住宅。在满足小规模家庭的住宅需求外,还能增加有效供给,从而稳定住宅价格;(3)人口迁移结构长期来看对住宅价格的影响较大,对住宅市场长期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大连市高校众多,可在鼓励外来人才落户大连的同时,给大连本地高校人才落户大连提供更多优惠政策;(4)积极推动大连市传统产业向智能、科技、金融、服务等行业转型,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整体提升大连市的市场竞争力;(5)社会上不同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各有不同,购房能力也千差万别。构建完善的保障房体系不仅可以解决市民居住问题,而且能够抑制住宅价格过快增长、稳定住宅价格。

许岩[3]2008年在《大连市金州区人口承载力研究》文中认为人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而研究人口承载力问题正是为了解决大连市金州区建设过程中的人口问题。本文以大连市金州区人口承载力问题为研究对象,在探讨金州区人口发展的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金州区人口承载力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并结合当地的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现状,运用土地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和生态足迹分析法等方法,建立了相关的分析模型,对2020年金州区人口数量和人口承载力进行了预测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虽然金州区上的人口增长率一直在减少,但生态人口承载力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人口压力有所增大。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对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有其必然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金州区人口承载力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该市人口、环境、资源的平衡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二,预测未来人口发展状况的方法较多,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和线性模型法,以不同的角度,对2020年金州区人口数量进行了预测;第叁,在人口承载力研究中,本文采用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和生态足迹法构建了人口承载力分析模型,预测出2020年金州区人口承载力;第四,针对目前金州区人口政策和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主要有:(1)加强人口管理、控制人口规模;(2)加快人口结构战略性调整;(3)积极应对和预防人口老龄化;(4)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贯彻环境保护优先的战略;(5)推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活方式等。

王雪微[4]2016年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城市群组空间重构及其城镇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关键时期,东北地区也进入了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阶段。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其农业经济所占的比重较大,至今部分地区仍依赖于农业发展,致使东北地区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工业现代化,未能实现全方位工业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2003年国家确立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至今十余年,成效显着。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空间结构变化显着,承载经济社会活动的能力逐步增强;城市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及有机联系走向有序、和谐;城市群组在演化过程中趋于优化重组的现象和趋势频繁且显着。如此显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是东北地区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近年来,受到全球化的有力驱动,空间结构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强烈冲击与重塑。立足于此,本文在特定背景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城市群组空间重构及其城镇化效应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意义在于,首先,目前国内针对城市群的研究多集中于长叁角、珠叁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所形成的理论基础未必适用于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的相关研究,本文研究旨在探索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下的城市群组研究理论体系;其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成效显着,但与此同时问题也层出不穷,区域发展要素形成大幅转轨,人地关系呈现出显着的失调状况,本文对东北地区进行国家战略实施以来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研究,试图寻求相对合理的未来区域发展策略及模式,以破解新时期要素张力下人地关系失调状况;再次,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时期,动态的区域空间重构研究比静态空间结构状态和属性研究更加紧迫且有意义,本文在传统与新型空间结构理论相结合的视阈下对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构建区域城镇化发展战略体系,为东北地区提升空间生产力和综合竞争力提供可能。文章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梳理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确定城市群组识别与评判原则,探求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的关键作用机理,形成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研究的理论框架。总结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的一般规律和概念性图景,形成对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城市群组空间格局走向及动力机制的科学判断,探索城市群组承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并预判可能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的选择依据,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提出论文研究的理论实践意义和重点。根据文章研究框架确定研究方法,最后介绍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理论基础随时代发展而变,传统空间结构理论更多的作为一种纯粹的理论范式,新时期背景下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主流,现代化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进机制有其特有的新逻辑。因此第二章中首先构建起文章研究的理论框架,特别融合了世界体系理论、空间惯性理论等新的空间组织理论;随后总结城市群形成机制与发展过程,并建立城市群空间识别标准。第叁章为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格局与过程。首先对本文研究范围东北地区进行概述,突出现状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问题;其次,根据第二章的城市群演化过程理论对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结构演进历程进行阶段性划分;最后对东北地区城市整合发展状态和城市集中度进行分析,并探讨城市群组空间结构演进的正负向效应,为后文研究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重构提供基础。第四章为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现象及其空间图景。本章通过把握区域空间扩展方向、计算城市对外经济联系强度、预测城市首位联系强度及方向、划分等时交通圈,将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重构趋势归纳为一群分化,二组融合,四个地方性城市组群孕育成形,蒙东地区链接成为城市密集区。第五章为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城市群组空间重构动力机制。综合第叁章和第四章,确定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的叁组动力。其中外部动力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牵引力,内部动力是自发的区域创新推动力,耦合动力是区域间的协同力。此外,城市群组空间重构需要找到符合实际情况的创新模式,如牵引空间模式、城市经济区模式、流域经济区模式等。第六章为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空间重构的城镇化效应。本章评估吉林中部城市组群单项及综合城镇化发展水平;应用生态系统单元服务价值表测算吉林中部城市组群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并通过曲线拟合分析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的因应关系;揭示了城市群域快速城镇化的突出性消极影响。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对文章研究进行总结,归纳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未来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主要问题。

董晓菲[5]2011年在《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空间作用及联动发展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港口-腹地系统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核心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及我国区域经济重心北移的背景下,其内部的关系出现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区域功能发生相应的转变。为探究港口-腹地系统的内部运行机理本文以空间作用为切入点,在研究国内、外港口与腹地关系经典文献的基础上,综合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港口-腹地系统演变的基础条件、演变过程及规律、作用模式及机理。得出:(1)影响港口-腹地系统空间作用的基础条件归纳为自然资源与区位条件、经济与政策条件、腹地经济一体化水平、基础设施与交通条件和临近港口的竞争能力。(2)港口-腹地系统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为:港口由分散向集中过渡;港口城市由依托港口转为与港口剥离;交通经济带在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相互消长。(3)总结出空间一般作用的四种模式,包括塔夫模式、圈层扩散模式、“点-轴”模式以及港口-腹地生命周期模式。(4)以港口-腹地为巨系统的内部空间作用的机理为:港口对经济要素的吸引力、交通干线对经济要素的“汇水”作用、腹地外向型经济的推动作用和政策的绝对导向作用。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协同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文以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作为实证,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及调研单位提供的数据,运用Mapinfo空间数据分析、相关分析、泰尔指数、变异系数、指数平滑、灰色预测、灰色关联度等定量方法结合相关文献、政策及规划材料,按照“过程-格局-机理”的研究思路,阐述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的空间作用,进而总结联动发展的机理。(1)在分析演化进程中得出大连港空间向北部呈“波型”扩张;连接港口与腹地的哈大交通经济带内经济差异总体收缩而南北拉大,大连与沈阳的中心地位交替上升;腹地城镇体系以哈大交通经济带内整体水平较高,经济空间结构以辽宁中部为重心,省际经济空间断层逐步缩小。从港口与腹地关联特性上观察发现与大连港关系密切区域集中在哈大线上并呈圈层放射状分布。(2)在分析格局时总结目前出现的空间问题,包括大连港空间发展受阻、大连港-大连市空间矛盾、哈大交通经济带空间剥夺、东北腹地空间失衡、区域行政割裂等问题,并预测大连港及临港产业的空间轨迹、港口群竞合趋势及腹地空间发展方向。(3)得出大连港-东北腹地区域联动的目标、影响因素及机理,分别为大连港对东北腹地经济要素的吸附联动、哈大交通经济带对经济地域运动基本要素的“汇水”联动、腹地外向型经济将港口推向海外、区域规划及政策联动大连港与腹地的发展。最后,为大连港-东北腹地的进一步协同、有序发展,提出几点相关建议。

王海强[6]2004年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需求迅速扩大。如何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城市交通需求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是我国各大城市所关注的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的关键。城市轨道交通对调整城市布局和土地利用形态、调整城市交通结构、缓解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均具有决定性作用。近几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巨大、建设工期长、影响深远。因此,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保证对轨道交通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论文对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论文介绍了城市交通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过程和轨道交通的分类。论文强调了按照客运量来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分类的原则。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有助于深化对各种轨道交通的理解,为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模式和城市轨道交通的选型提供理论依据。 第叁部分论文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方法和评价方法。论文着重阐述了城市空间布局对轨道交通线网的影响,提出了与几种典型的城市空间结构相适应的轨道交通线网。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城市空间结构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法。对城市重要组团进行重要度评价和控制点的AHP分析,可以有效的减少主观影响,使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更科学、严谨。论文还提出了轨道交通线网多级模糊综合评价并举例对其计算过程进行了进行说明。 在论文的最后,利用以上研究成果,对大连市进行了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韩雁[7]2008年在《城市多水源复合系统分析及合理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限的水资源供给量和不断增长的需求量之间已形成尖锐矛盾,这一矛盾在城市发展中显得尤为突出。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并存,是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形成的重要原因。城市水资源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生存与兴衰,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城市建设及经济的发展,它是城市中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解决城市建设中的水问题,关系到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水事活动不是孤立的技术活动,也不是单纯的经济活动,而是与自然,社会诸多过程交织在一起的统一体。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地研究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各种水资源在多部门之间合理分配,将会对促进城市人水和谐、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鉴于此,本文从城市水资源与用水户的特点出发,进行了包括城市用水模拟预测,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动力学仿真,城市多水源多用户的合理配置,以及水资源复合系统协同演化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如下:(1)城市水资源及其需求分析研究。详细地分析了城市多水源多用户的特点,并进行了城市用水预测的研究。城市用水量由于受经济、人口、生活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灰色特征。本文将遗传算法与多变量灰色模型相结合,提出了具有可变参数的优化遗传算法多变量灰色模型,并以大连城市用水为例进行了实例应用研究。(2)水资源复合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耦合,共同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简称为水资源复合系统)。系统动力学具有处理非线性、多变量、信息反馈、时变动态性的能力,最适用于研究复杂系统的结构、功能与行为。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以大连城市为例构建了一个水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的复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系统仿真模拟的研究。(3)基于水质与水量的多水源多用户合理配置。水质与水量是构成水资源的基本要素。本文根据分质供水的思想,构建了城市多水源多用户合理配置系统结构,在充分考虑了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构建了配置的模型。采用多目标逐步宽容约束法(STEM)对该模型进行求解。以大连城市2010、2015、2020规划水平年的供需水量为例进行多水源多用户的合理配置研究。(4)水资源复合系统协调演化分析。水资源复合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由于受外部环境扰动和内部涨落的影响,在不断地发生着系统的演替和变化。系统的“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一个度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将信息熵与系统协调性指数相结合来判断系统演化方向的方法。最后以大连城市为例进行水资源复合系统协调演化的分析。最后对全文做了总结,并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何鑫[8]2016年在《人口流动视角下的房地产价格空间差异性研究》文中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以及社会和谐稳定。自古以来,居者有其屋就是百姓的期盼,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问题,事关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百姓住有所居。住房制度改革近二十年来,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存在的问题和难题也不容忽视。本文旨在从人口流动视角下对房价空间差异性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改善民生、解决住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文首先对我国区域房价变化以及流动人口迁移规律进行了现状分析,并在我国房价空间异质性和人口流动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人口流动视角下的房价空间差异性理论模型,对不同区域房价波动的流动人口效应从学理上进行了阐述。随后,从市级层面对我国235个地级市2005-2013年的流动人口指标进行了测算,从而获得本文理论模型中最核心的解释变量。接下来,利用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空间扩展模型以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不同区域房价的空间异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从中挑选出35个大中城市,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其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然后,基于人口流动视角,对英国和威尔士159个区域的房价空间差异性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国内研究成果进行对比。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别从房地产、人口和区域经济叁个方面,为住房制度改革和改善民生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流动人口与房价在空间上的变动规律一致。从现状分析来看,在人口流入较多的东部沿海城市,房价上涨的幅度明显较大,而绝大多数中、西部叁、四线城市为人口净流出城市。(2)流动人口是影响房价的最主要因素,且影响的边际效用越来越大。房价的线性回归结果表明,流动人口是影响房价的最主要因素,城市中每增加1万流动人口数量,将会使100平方米的住房价格上涨857元。(3)流动人口、房地产投资、人均收入和受教育水平对房价的影响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空间扩展模型的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异质性主要表现在2010年之后的东西向,而南北向的空间异质性并未得以体现,与流动人口迁移规律大体一致。(4)流动人口对房价的影响在东部沿海地区较为明显。地理加权回归的结果表明,2005-2007年,珠叁角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华中地区的流动人口对房价的作用最大;2008-2009年,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珠叁角地区流动人口对房价的影响变为负向作用;2010-2013年,珠叁角地区、长叁角地区、闽南地区和西南地区又重新成为流动人口对房价影响作用最大的地区,流动人口每增加1万人左右,将会使100平方米的住宅价格上涨600-1100元左右。(5)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流动人口对房价的影响越大。面板向量自回归与动态面板回归的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一、二线城市人口集聚对房价上涨具有正效应,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二线城市为平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叁、四线城市为负效应。(6)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决定了其社会融合程度,从而影响了房价的波动。国际经验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会影响本地居民的迁移决定,从而影响房价波动,特别在流动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区域,每当流动人口数量增加至初始总人口的1%时,房价将会下降大约1.23%-1.85%。与现有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提出流动人口是影响房价空间差异性的最主要原因的观点,并利用五种回归模型证实了这一观点。(2)在人口流动视角下构建了房价空间差异性理论模型。将流动人口按受教育水平划分为高、低收入两类,结合本地居民对流动人口接纳态度,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的互补性和排斥性,通过效用函数最大化推导出房价空间差异性理论模型。(3)构建出我国2005-2013年235个城市的流动人口数据库。本文在不同时间样本区间上,采取叁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对2005-2013年我国235个城市的流动人口指标进行测算,为今后有关流动人口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李鸿奎[9]2014年在《基于城市梯度模型的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是人类各种经济活动的集中地,城市化是自然力、经济力、社会力和人力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城市化的表现主要为城市人口数量增长、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社会进步和城市空间扩张等多个方面。城市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化水平越高提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越强,城市生态环境形势令人担忧。从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关系的角度出发,利用城市梯度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研究大连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作用机制,探讨大连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与发展规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适合大连城市发展的,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大连未来的城市发展和规划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城市梯度是一个内部结构关系错综复杂的城市发展系统,其子系统由自然、生态、人口、经济、社会、空间构成。城市梯度模型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演变,城市发展状况在某一方向上的变化率,具体表现为城市的人口、空间、经济、社会、生态等在城市发展轴线上的变化程度。地理学应用梯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较少,而基于城市梯度模型的城市化和城市生态环境研究还未见出现。通过构建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的指标体系,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空间信息矢量网格等技术,利用城市梯度模型,研究大连市城市化综合发展指数、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以及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深入分析大连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与规律,提出切实有效的城市发展措施。通过选取大连市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和甘井子区的39个街道353个社区的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空间等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空间分析,综合得到以下结论:1、城市梯度模型基于广义梯度理论,综合考虑自然、经济、社会、人力、生态、制度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的城市系统,该模型可以有效表现城市化、城市生态环境和两者耦合协调发展梯度的空间格局特征,运用该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城市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机制,城市梯度模型可以成为城市相关问题研究的有效技术手段;2、大连市城市化梯度在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1年4年的时间断面上,在空间上呈现自东南到西北方向的递减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梯度差异呈减小趋势,说明大连市内部城市化水平差异在缩小;从1995年到2011年,城市化梯度由中山区的中山广场、火车站,向西的沙河口区、甘井子区,以及向北的甘井子区,向西南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梯度转移,总体上呈现单核-双核-全域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其中向北的梯度变化率最高,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梯度变化较低,主要与城市产业布局相关。城市化梯度最高值位于站北街道和人民路街道,2011年最高值达到0.85,最低值位于南关岭街道1995年最低值为0.4。3、大连城市环境梯度从时间上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从1995年到2000年,大连城市生态环境整体处于较好的水平,仅在大连湾街道、甘井子街道等大型化工企业分布区出现梯度低值。第二阶段,2000年到2011年,随着大连市发展理念的转变,城市化水平不断向西部、北部跃升,主城区开发强度的增加,使得城市生态环境梯度低值以东部为圆心迅速向西、南方向推进。在2005年出现了短暂的城市生态环境指数低值区域,这与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管理步伐明显滞后有关,经过近几年产业结构的战略转型,以及产业调整,加大造林绿化,建设森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等措施的实施,大连的生态环境又开始走上了向好的趋势;4、从1995年到2011年,大连市的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从良好协调到勉强协调到轻度失调再到勉强协调的螺旋式前进模式,梯度变化趋势经历了从中山区的良好协调向西,向北梯度递减的趋势,但是向北的变化趋势明显快于向西的趋势。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梯度最高值位于人民路街道,2000年最高值为0.8,最低值位于南关岭街道,1995年最低值为0.4。

孟兆敏[10]2013年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公共服务配置的有效性评价》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步入快速城市化阶段,我国城市人口规模、空间分布和人口社会构成也发生了较大变动,城市居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规模、类型及水平与城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及资源配置的数量、分布、种类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已经成为关乎政府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的一大社会问题。2006年10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中,明确提出了公共服务体系的概念,并指出2020年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包括“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党的十八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加速城镇化进程,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因此,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如何建立科学的城市公共服务评价体系,依据人口的变动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对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城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评价始终是学界的一个难题,本文在综合分析、评价相关理论和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人口学视角,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了评价我国城市公共服务配置有效性的叁层框架体系,分别从有效供给、有效分配、有效利用叁个方面对城市公共服务进行评价,旨在揭示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矛盾,并解释其背后的原因。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逻辑关系如下:首先,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进行综述及评价,总结出本文所研究城市公共服务的范围及内容,同时依据福利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理论知识,从人口学视角构建了城市公共服务配置有效性的叁层评价体系,并根据每个层次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其次,在梳理我国建国以来城市公共服务的相关政策变迁,总结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根据已建立的相关指标体系,对我国26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公共服务供给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及空间分布特点;同时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我国城市人口规模、空间分布、社会结构的现状,为实证研究提供依据。再者,通过已建立的城市公共服务配置有效性的评价体系,选取上海、苏州、大连叁个不同等级和类型的城市为代表,分别评价叁个城市公共服务配置过程中的有效性。在每层分析中,分别与人口的规模、空间分布、人口社会结构相结合,探讨公共服务供给尤其是资源配置与人口变动的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总结我国城市公共服务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矛盾,探讨城市公共服务配置失效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基于人口与城市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的理念,提出城市公共服务配置有效性的路径分析及相关对策建议。在全面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本文形成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依据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及消费四个阶段的理论,本文认为应该从有效供给、有效分配和有效利用叁个维度,构建城市公共服务配置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叁个评价层次分别与人口的规模、分布、社会分层相结合,突出了城市公共服务评价的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客观与主观指标的综合运用。有效供给主要探讨城市公共服务配置状况与居民需求数量、水平的适应性;有效分配分析城市公共服务分布与人口空间变动的协调性,包括空间均等化及服务可及性两个维度;有效利用研究城市公共服务配置与居民需求偏好及类型的一致性,包括显示偏好和表达偏好两个方面。2、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上海、苏州和大连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与常住人口规模正相关,但并未能与居民的需求水平相适应;通过基尼系数对上海市公共服务有效分配的评价发现,上海市公共服务的空间分布与人口分布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尤以医疗、养老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最为突出;最后,运用问卷数据对上海市公共服务有效利用的评价表明,居民对医疗、教育的满意度较低,对市级医院、公立养老院的偏好尚不能完全满足。3、通过对叁个不同类型城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有效性的比较发现,在加入人口变量后,我国城市公共服务配置过程中存在以下矛盾:第一、供给中存在政府投入不足,并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第二、分配中存在空间分布不均的现象,优质资源的存在加剧了空间分布不均的矛盾;第叁、供给类型、水平没有根据服务对象群体构成的变化进行调整,部分资源配置与居民偏好不完全相符。4、本文从供给、需求及供需结合叁个方面探讨了造成以上供需矛盾的原因:第一、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及财政体系的顶层设计缺陷导致城市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第二、人口大规模向城市集聚,城市人口变动及社会分化引发有效需求的变动,反映居民需求民意的机制和渠道尚未形成;第叁、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及机制存在的问题阻碍供需有效结合。5、本文对城市公共服务的公共性进行了讨论,认为政府供给公共服务存在“缺位”与“越位”并存的问题;比起开放性公共服务,封闭性公共服务更不利于居民获得资源的机会均等原则;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人口规模、分布、人口社会分层的变动依然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趋势,公共服务的配置需要未雨绸缪;服务型政府的定位表明公共服务的配置将向有效利用环节侧重,但是由于居民并不能完全有效表达自己的偏好,因此不能忽视政府主导的供给偏好。根据目前城市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必须满足明确政府职责、把握居民需求、重视人口因素叁个条件,城市公共服务配置才能更加有效。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城市公共服务有效配置的对策建议:第一、建立公共服务资源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机制,促进公共服务体系的均衡发展;第二、建立公共服务与居民需求紧密相关的协调机制,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第叁、建立以人口变动为导向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重视人口规划在社会事业配置中的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过程较系统、全面。本文根据公共服务配置的过程,构建了叁层评价体系,从这叁个层次分别对公共服务配置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最后,综合叁个方面的结果,对公共服务配置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第二、研究视角较独特。本文结合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从人口学视角出发,突出人口因素在公共服务配置有效性中的作用,并探讨了人口变动对公共服务配置的影响。第叁、结合主观、客观的评价方法。在对公共服务配置的评价中,本文将主客观指标结合,既尊重了公共服务供给的客观事实,又考虑了居民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看法,使主客观指标优势互补,从而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

参考文献:

[1]. 大连市人口的合理规模及其测定研究[D]. 刘锴. 辽宁师范大学. 2004

[2]. 人口结构因素对大连市住宅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D]. 薛元龙. 东北财经大学. 2017

[3]. 大连市金州区人口承载力研究[D]. 许岩. 大连理工大学. 2008

[4]. 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城市群组空间重构及其城镇化效应研究[D]. 王雪微.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5]. 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空间作用及联动发展机理研究[D]. 董晓菲.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6].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 王海强. 西南交通大学. 2004

[7]. 城市多水源复合系统分析及合理配置研究[D]. 韩雁. 大连理工大学. 2008

[8]. 人口流动视角下的房地产价格空间差异性研究[D]. 何鑫. 湘潭大学. 2016

[9]. 基于城市梯度模型的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耦合研究[D]. 李鸿奎. 辽宁师范大学. 2014

[10].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公共服务配置的有效性评价[D]. 孟兆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  ;  ;  ;  ;  

大连市人口的合理规模及其测定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