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体层成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乳腺癌,血管,乳腺,正电子,造影,数字,中位数。
体层成像论文文献综述
朱思光,孙倩[1](2019)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测定密度比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计算机体层成像(CT)测定密度比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NSCLC患者18F-FDG-PET/CT检查结果,测量淋巴结短径、标准化摄取值(SUV)、CT密度及纵隔血池CT密度等,计算淋巴结与纵隔血池密度比。以手术和病理学结果为对照,分析PET/CT综合分析法和密度比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68例NSCLC患者中,共有398枚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转移64枚。纵隔淋巴结转移者淋巴结短径、淋巴结SUVmax和病灶SUVmax高于未转移者,转移者淋巴结与纵隔血池密度比低于未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方面,PET/CT综合分析法为78. 13%、80. 24%、79. 90%,淋巴结与纵隔血池密度比以<0. 85为临界值时为75. 00%、76. 95%、76. 63%,二者联合时为93. 75%、86. 23%、87. 44%,二者联合时诊断效能显着高于二者单独时(P <0. 01)。结论 PET/CT综合分析法和密度比均可作为诊断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方法,且二者联合时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黄昊,唐芳,白琛,刘亚斌,何明杰[2](2018)在《128层螺旋CT体层血管成像对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128层螺旋CT体层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临床高度怀疑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128层螺旋CTA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分析128层螺旋CTA的影像特点、图像质量及其评估的血管狭窄程度,并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128层螺旋CTA的诊断效能。结果 80例患者均完成128层螺旋CTA检查,共检查颅内血管165根,其中轻度狭窄32根(19.39%),中度狭窄14根(8.48%),重度狭窄6根(3.64%),闭塞3根(1.82%),正常110根(66.67%);128层螺旋CTA对165根血管中1级、2级、3级可评价血管的显示率分别为86.67%、10.91%、2.42%,均显着高于DSA(75.16%、19.39%、5.45%)(P_均<0.05);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128层螺旋CTA诊断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分别为96.23%、96.43%、96.36%、92.73%、98.18%、0.917。结论 128螺旋CTA诊断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能够准确评估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情况。(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期刊2018年12期)
王闯,齐宏亮,彭晓龙,程希元[3](2018)在《数字乳腺体层合成成像自动曝光控制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乳腺癌作为一种患病率逐年升高的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加强对乳腺癌的预防和筛查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利用X射线成像技术进行乳腺癌的筛查和诊断是主要临床手段之一。如何减少辐射剂量以及提高图像质量成为乳腺X射线成像技术的技术重点和技术难点。针对这一问题,在数字乳腺体层合成成像诊断设备中加入自动曝光控制系统,可降低辐射剂量,临床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图像质量也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文章主要介绍了自动曝光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和算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8年11期)
张媛,王浩文,樊星,张文瑞[4](2018)在《数字乳腺体层成像同步曝光控制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高,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极佳手段。乳腺癌的诊断通常采用乳腺X线摄影技术,然而传统的X线成像手段具有剂量大和投影数据信息量小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本研究基于数字乳腺体层成像系统(DBT),主要在影像链控制部分采取同步曝光控制的方法进行乳腺二维和叁维投影数据的获取。所设计的同步曝光控制系统在减少了照射剂量的同时还得到了信息更为全面的投影数据。这一系统的推广将对我国女性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8年03期)
Chien,JL,Sioufi,K,Ferenczy,S,Say,EAT,张凌[5](2017)在《4例虹膜蔓状血管瘤光学相干体层成像术血管造影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相干体层成像术血管造影(OCTA)能够显示虹膜蔓状血管瘤的发展过程及其与正常微血管系统的相关性。该文作者对4例诊断为单侧虹膜蔓状血管瘤的患者进行OCTA特征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0岁,临床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未发现虹膜或睫状体肿瘤。通过前节OCT,蔓状血管瘤部分可视。通过OCTA,能够发现血管瘤清晰呈现为直径(本文来源于《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L.S.Michel,S.Dyroff,F.J.Brooks,K.J.Spayd,S.Lim[6](2017)在《肿瘤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活性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的临床前评价和首次在人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的探讨用~(18)F标记的FTT-PET显示活化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的表达及其在临床实验评价中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经当地动物研究委员会和机构伦(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7年02期)
吴书裕[7](2017)在《数字乳腺体层合成成像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乳腺癌已成为女性的头号癌症,其防控关键在于普及乳腺筛查。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Digital Mammography,DM)是乳腺筛查首选的影像检查手段,其具有空间分辨率高、辐射剂量低等优点,但无法解决叁维组织堆迭的问题。数字乳腺体层合成(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是基于DM发展的新成像技术,通过射线源进行有限角度低剂量曝光,采集有限数量的投影并进行近似叁维重建,所得体层图像能有效解决DM的组织重迭问题并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国内DBT系统及成像方法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乳腺成像特点和体层合成技术进行乳腺2D/3D成像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并实现一种基于LP-DUM乳腺图像多尺度对比度增强算法。针对乳腺2D图像差异小等问题,在LP多尺度分解中,利用乳腺局部调整项和全局约束项构建可变权重并进行动态非锐化掩膜增强,以实现局部去噪和边缘增强。通过体模和乳腺增强实验可得,本文算法结果对比度增强效果好且无明显噪声放大,信息熵和细节对比更丰富,较好保留轮廓和边缘同时提升图像观感。(2)提出并实现一种基于SATpV的DBT快速迭代重建算法。针对DBT有限角度低剂量欠采样问题,以SART为基础,提出前向和反向投影的权重快速计算方法,并针对图形处理单元进行并行重建架构优化,同时提出选择性各向异性全变差项(SATpV)进行正则化约束,最后利用投影重排策略加快重建收敛速度。通过仿真体模和样机数据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本算法的重建效果最佳且无明显失真,9秒内完成五次迭代重建,满足临床应用时效需求。(3)提出并实现一种基于图像质量驱动的几何参数标定研究。针对机架装配和抖动等误差导致重建图像存在几何伪影此问题,利用解析法进行初始几何参数集求解,再以初始解进行图像重建,对所得图像的梯度范数作图像质量并以此作为最优化目标函数进行寻优,最终获得几何参数集最优解。通过仿真和样机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本算法所得结果在CBCT/DBT图像重建质量改善显着,几何标定精度较高。(4)提出并实现一种基于全局投影修正的截断伪影抑制及图像重建算法。针对有限尺寸探测器和大角度扫描造成投影截断而产生阶梯截断伪影此问题,在DBT图像迭代重建中同步计算相邻投影截断差异容积,利用全局投影通过WBP修正对应容积图像,并利用邻域背景基值补偿截断容积的体素,依次进行前向和逆向投影更新重建。通过仿真和真实体模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法所得图像无明显截断伪影存在,伪影抑制效果明显。本文针在图像增强、图像重建、几何校正和截断伪影抑制等关键技术均取得初步成果,但由于实验条件和时间等限制,相关研究有待深入探究。(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7-03-09)
Q.Zhu,A.Ricci,P.Hegde,M.Kane,E.Cronin[8](2016)在《超声引导下扩散光体层成像结合常规超声区分乳腺病变良恶性以及提高诊断准确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的探讨US引导下扩散光体层成像区分多种乳腺良恶性病变中血红蛋白浓度功能的差异,以及结合常规US提高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程序,符合HIPAA法案,所有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US引导下活检的病人(228例女性;平均年龄50岁;范围(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王敏,龚静,孟元光[9](2016)在《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磁共振成像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和磁共振成像(MRI)是继PET/CT之后将功能和解剖结构显像融合的新技术。与CT相比,MRI有更高的软组织对比度和空间分辨率,且无辐射,因此PET/MRI检查有其独特的优势,经过临床的逐步应用,目前已取得了初步的进展。由于女性生殖系统器官均位于盆腔并且全部是软组织器官,特别适合应用PET/MRI检查。PET/MRI在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方面都有独特的优势,特别在宫颈癌与子宫内膜癌的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判定等方面优于PET/CT。(本文来源于《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王浩文[10](2016)在《数字乳腺体层成像控制系统的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全世界每年新增乳腺癌患者数量高达120万,每年有40万人死于乳腺癌。并且乳腺癌患病人口还在以每年2%-3%的速度递增。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全身恶性肿瘤中占7%-10%。近年来我国的乳腺癌患病率逐年增高,而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研究显示,乳腺癌的预后效果主要与病变大小以及病理分期等密切相关。乳腺癌的病变越小,病理分期越早,其预后效果就越好。故此尽早诊断、及早治疗是提高乳腺癌预后效果和降低乳腺癌病死率的重要手段。乳腺X射线摄影是检出乳腺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目前公认的乳腺癌首选检查方式,对预防和治疗乳腺癌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更具优势。40多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乳腺X射线的发展经历了胶片乳腺摄影(Film Mammography, FM)、数字乳腺摄影(Digital Mammography, DM)、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 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 FFDM)和数字乳腺体层成像(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 DBT)几个发展阶段。70年代法国人首创胶片X射线钼靶乳腺摄影,这种传统的X射线诊查方法以较高的组织分辨率被称作乳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然而,其不足之处在于对于靠近胸壁的病变,特别是致密型乳腺中的小病灶容易发生漏诊,胶片成像的图像对比度不够高,加之胶片的噪声等原因导致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往往产生一定的漏诊。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是当前普遍应用的X射线摄影技术。该技术克服了胶片屏幕式摄影对比度有限、探测率低、高噪音等缺点,将图像质量、对比度进行了较大的提高。同时还缩短了检查时间,降低了受检者的重复检查率,提高了检查舒适度。FFDM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乳腺X摄影的成像质量。然而,不论是传统的FM、DM还是FFDM都是依赖二维的投影图像,二维的特性导致其对于致密型的乳腺和重迭乳腺组织的成像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1972年Grant首次提出数字合成x射线体层成像(Digital Tomosynthesis, DTS)的概念,它在传统体层摄影几何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通过对有限范围内几个不同角度的投影数据的采集进行回顾性的重建物体体层图像。这种有限角度和有限范围的图像采集方式与需要完整采集360度范围内投影数据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相比,更适合对口腔、乳腺、关节等不方便或难以进行360度全角度扫描的特殊部位进行投影和断层成像。在DTS成像技术和平板探测器技术的基础上,数字乳腺叁维体层成像技术诞生了。DBT成像系统在采集图像时首先对乳腺进行压迫,采集过程中探测器保持静止,x射线球管围绕乳腺旋转一定角度,并在旋转过程中出束,探测器同步采集投影数据,计算机通过回顾性重建一系列高分辨率的与探测器平面平行的乳腺任意深度体层影像。DBT技术较好地弥补了致密型乳腺FFDM成像的不足,使得在传统x射线摄影中被遮盖的病灶得以显示。DBT的出现有效提高了乳腺x射线图像的清晰度,特别是在组织边缘轮廓和微小钙化点的成像方面更具优势,因而大幅度的提高了乳腺癌的病灶检出率。目前,国内乳腺x射线诊断主要还是依赖FFDM,为了尽早将DBT成像系统应用到我国乳腺癌诊断,提高国内乳腺癌早期诊断率,本文对DBT控制系统进行研发。首先,介绍了DBT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包含该系统需要实现的具体功能及原理,系统总体框架;其次,从硬件设计方面详细分析了DBT控制系统中涉及到的系统电源设计、影像链控制设计、电机控制设计、压迫控制系统设计、CAN总线通信设计等;再次,从软件设计方面展开了DBT控制系统中开机初始化、图像采集、压迫控制等重要环节的控制流程和控制时序等。具体内容如下:硬件方面,本DBT控制系统主要由高压发生器、X射线球管、平板探测器、C臂电机、TOMO臂电机、压迫电机、推杆电机、滤线栅、准直器等组成。为了便于开发和方便控制,本系统采取多控制板联合控制并通过CAN总线实时通信的方式分5个部分进行研发。硬件设计的第一部分为系统电源部分。为了保障控制系统其余部分的正常运行,系统电源部分作为一个单独的部分首先进行开发。经过对系统各部件的功率、电压评估最终确定整机最大功率6500W,经过对220V市电隔离、滤波、变压、整流后提供220V交流输出,24V直流输出和12V直流输出等分别供高压发生器、探测器、电机、控制板等使用。第二部分为影像链控制部分。影像链主要由高压发生器、X射线球管、平板探测器等构成,由影像链控制板进行统一控制,主要实现高压发生器、探测器和曝光等控制功能。影像链控制板以及本系统其余控制板的主控芯片都选取片上资源丰富、性能优良的ARM芯片。为了保证控制的稳定和控制单元与受控单元的良好隔离,ARM芯片的对外控制信号皆通过工作频率约3kHz的高速光电耦合隔离器隔离后进行输出。第叁部分为电机及其控制部分。该部分由C臂电机、TOMO臂电机以及限位开关、光电传感器、光栅盘等构成,并由电机控制板统一控制。限位开关、光电传感器和光栅盘等用于精确定位电机旋转位置。电机控制板根据影像链控制板下达的图像采集命令控制C臂电机和TOMO臂电机进行旋转,进而配合影像链控制板一起实现对投影数据的采集。第四部分为压迫设备及其控制部分。该部分由压迫电机、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触摸屏等组成,并由压迫控制板统一控制。这一部分实现的功能是对乳腺进行压迫并实时对压迫力度、压迫厚度等信息进行采集和反馈。第五部分为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总线控制部分。这一部分由嵌入到各控制板中的CAN总线模块和CAN总线计算机连接器及其线缆等组成。它为系统中涉及到CAN总线通信的控制板、电机、计算机、准直器等每个部件都提供了唯一的CAN总线ID,保证了整个DBT控制系统信息交互的稳定和可靠。软件方面,本文主要针对决定成像质量的关键部分进行了阐述。本控制系统主要实现普通曝光模式下的单张图像采集和自动曝光(Automatic Exposure Control, AEC)下的TOMO投影数据采集。针对这两种曝光模式的图像采集以及开机初始化、压迫控制,本文共分四个部分进行软件设计论述。软件设计的第一部分为开机初始化设计。这一部分主要实现的是在系统上电后对高压发生器、探测器、电机等进行初始化,并将初始化过程和系统状态实时更新到人机交互界面。第二部分为普通曝光模式下的单张图像采集软件设计。这一部分主要实现在普通曝光模式下单张图像采集的软件控制。第叁部分为AEC曝光模式下的TOMO投影数据采集软件设计。这一部分主要实现在智能AEC曝光模式下的有限角度投影数据采集的软件控制。由于所选高压发生器没有专门的TOMO曝光模式,因此采用其相应的智能AEC曝光模式进行TOMO投影数据的采集。第四部分为智能压迫系统的软件设计。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对压迫电机的软件控制实现对乳腺的压迫。综上所述,本文在综合分析了DBT在乳腺疾病诊断的地位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前提下,通过查阅和研读大量文献完成了DBT控制系统的从硬件到软件的设计,后续将继续对该系统进行调试和改进‘。(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6-06-05)
体层成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128层螺旋CT体层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临床高度怀疑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128层螺旋CTA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分析128层螺旋CTA的影像特点、图像质量及其评估的血管狭窄程度,并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128层螺旋CTA的诊断效能。结果 80例患者均完成128层螺旋CTA检查,共检查颅内血管165根,其中轻度狭窄32根(19.39%),中度狭窄14根(8.48%),重度狭窄6根(3.64%),闭塞3根(1.82%),正常110根(66.67%);128层螺旋CTA对165根血管中1级、2级、3级可评价血管的显示率分别为86.67%、10.91%、2.42%,均显着高于DSA(75.16%、19.39%、5.45%)(P_均<0.05);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128层螺旋CTA诊断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分别为96.23%、96.43%、96.36%、92.73%、98.18%、0.917。结论 128螺旋CTA诊断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能够准确评估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情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层成像论文参考文献
[1].朱思光,孙倩.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测定密度比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
[2].黄昊,唐芳,白琛,刘亚斌,何明杰.128层螺旋CT体层血管成像对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8
[3].王闯,齐宏亮,彭晓龙,程希元.数字乳腺体层合成成像自动曝光控制系统的设计[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
[4].张媛,王浩文,樊星,张文瑞.数字乳腺体层成像同步曝光控制系统的设计[J].医疗装备.2018
[5].Chien,JL,Sioufi,K,Ferenczy,S,Say,EAT,张凌.4例虹膜蔓状血管瘤光学相干体层成像术血管造影特征[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7
[6].L.S.Michel,S.Dyroff,F.J.Brooks,K.J.Spayd,S.Lim.肿瘤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活性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的临床前评价和首次在人类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7
[7].吴书裕.数字乳腺体层合成成像关键技术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7
[8].Q.Zhu,A.Ricci,P.Hegde,M.Kane,E.Cronin.超声引导下扩散光体层成像结合常规超声区分乳腺病变良恶性以及提高诊断准确度的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6
[9].王敏,龚静,孟元光.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磁共振成像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6
[10].王浩文.数字乳腺体层成像控制系统的研发[D].南方医科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