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于翠平

(山东省青州市五里学校262521)

【内容摘要】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结合教学实践,初中数学课题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活动情境、直观情境和生活情境等,激活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

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是生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非教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教师或学习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教材、其他信息),通过意义建构而逐渐获得的。教师只是学习者的引导者,教师教学过程就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创设教学情境就是一种必要的措施。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情景,激活课堂教学。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学生的思维往往缺乏连贯性,只停留在表层认识上。如果老师能设法让他们发现原有认识的片面性,或再多问一个为什么,学生就会发现无法解决,这样就会使他们产生认识的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结合教学实际,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尤其是在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悬念情境,来诱发学生想揭密的问题意识,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知、情、意、行”协调地参与到教师所设定的问题解决过程中。

例如,在学习《幂的乘方》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题:“在355,444,533,这三个幂的数值中,最大的一个是哪一个?”学生们看了都很吃惊,满脸的疑惑,这么大的数怎么算呢?我就对学生们说:“学完了这节课你就会做了。”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这时老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同时,教师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使学生自主的去钻研、探讨、合作。而老师是作为指导者,合作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这也符合新课改精神对课堂教学的要求。

二、创设活动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爱好,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数学经验和即时信息,帮助学生应用、验证、巩固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从而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教师应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使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实际,调查了解有关问题,收集相关信息。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本身的魅力。在教学人教社第七册教材《角的度量》时,最初的教学设计在导入新课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电脑出示上山的两条山坡(角度不同)

师:如果你们想爬到山顶,你愿意选择哪条路?为什么?

生1:我愿意从坡度小的那条山坡上去。

生2:我愿意接受挑战,从较陡的山坡上去。

师:坡度不同,我们还可以说是斜面与水平夹角不同(电脑闪烁并抽象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揭示课题)。

爬山是学生们都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教师选择这个熟悉、亲切、极具典型性的生活背景为素材,试图通过山坡的坡度不同过度到角的大小不同,从而引出课题,意在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自然引发数学问题,最终达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和兴趣。

创设活动实践情境既符合学生的好奇心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又可以培养学生由现象深入事物本质的探究精神,非常符合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创设直观情境,增强求知欲望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形式,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直观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真理”。比如,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用生动逼真、有声有色的影像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许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这些图形包含了动物、植物、建筑物等多种图案。如蝴蝶、树叶、花朵、塔、车标和一些漫画。通过观察这些美丽多姿、形态各异的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在讲解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舞台灯光变换的过程,让学生在观看中,把灯光看成直线,找出两只线间的位置关系。这些例子还有很多。通过多媒体课件即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这些图形的美,又能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再如,我们还可以利用实验法创设情境。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以这样设置情景:①把课前剪好的三角形纸片,剪下∠A,∠B和∠C拼在一起,观察它们组成什么角?,②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③在拼图中你受到那些启发?(指如何添辅助线来证明?)。这样创设情景,使学生认识到∠A+∠B+∠C=180°,从而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拼角找出定理的证明方法,学生在动手。动脑。动手的实践中,培养了观察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生活情景,增强数学意识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例如,我们学习计算储蓄、利息方法后,布置作业让每位同学走入银行,了解现在银行中的各档利息,再了解应扣除的利息所得税,然后自己编拟数学题,自己建模进行解决。也可让学生了解市场上的“大放血”、“股票”、“住房建筑”、“台风预报”等所隐藏的数学问题,尔后在教师启发和协作下,将某一问题化归为数学问题,再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在广泛的信息交流和教师的协助下,呈现出更多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使知识真正具有生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在课堂上设立合理的情景,不是为了建立某一个数学模式,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数学是从普通的人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并引导学生能自觉地把数学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参考文献:

[1]范晓红.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情景的创设[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2).

[2]施福涛,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3年22期

作者简介:于翠平(1969年10月—),女,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五里学校教师

标签:;  ;  ;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