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干燥装置论文_夏鹏,陶乐仁

导读:本文包含了冷冻干燥装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干燥,流化床,控制系统,真空冷冻干燥,工质,装置,特性。

冷冻干燥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夏鹏,陶乐仁[1](2013)在《一种冷冻干燥装置用平板换热器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冷冻干燥过程的真空环境中,冻干物料放置在隔板上,热量通过隔板传递到物料中。平板换热器既作隔板,又作蒸发器。通过实验,研究了在真空条件下的表面换热特性及管内阻力特性,并分析了混合工质的配比对于平板换热器降温特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低温与超导》期刊2013年11期)

曹智贤,谢健,王瑾[2](2013)在《红外线助冷冻干燥装置控制系统的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真空冷冻干燥产品质量优异,广受青睐,但其干燥速率慢、耗能较大,制约其在普通产品干燥的推广应用。本文基于红外辅助加热和搁板传导的结合,提高对物料加热的有效性,并研发了红外辅助冷冻干燥装置的控制系统,以实现对物料冻结和加热的可控性和用户友好操作。(本文来源于《干燥技术与设备》期刊2013年03期)

谢健[3](2013)在《红外辅助冷冻干燥装置的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真空冷冻干燥因其干燥产品质量优异,脱水彻底,质量轻等优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干燥速率慢、能源消耗大等缺点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现状,本文研究并开发了一套红外辅助冷冻干燥装置用于提高冷冻干燥的干燥速率。该装置通过对冷冻干燥机的再开发,加入了红外辅助干燥并开发了一套自动控制系统,在提高冷冻干燥速率的同时达到以较高精度自动控制冷冻干燥实验过程的目的。该装置在硬件方面加入了红外灯管、硅胶加热板等加热器件和数据采集卡、可控硅调压模块、温控仪表、继电器等控制元件。过程控制系统由数据采集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可控硅调压系统、仪表温控系统组成,可以实现在线测量并记录物料的温度和质量、改变干燥室内的冷冻温度、控制红外灯管的加热功率以及调节加热板的加热温度等功能。上位机软件以labvIEW2010为开发平台,通过运用VISA节点与下位机进行通信,可以实现接收测量数据并绘制曲线、数据保存与历史数据查询、加热器件的加热温度和时间设置、压缩机和真空泵的开关设置等操作功能。本文以该装置为实验平台,对马铃薯的红外冷冻干燥过程进行了搁板加热温度为30℃、红外加热功率为100W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红外辅助冷冻干燥可以提高干燥速率,缩短干燥时间。(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期刊2013-03-01)

曹有福,韩清华,李树君,杨炳南,赵庆亮[4](2010)在《微波真空冷冻干燥装置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微波真空冷冻干燥装置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微波冻干仓的设计要点,详细分析了微波谐振腔、微波真空屏蔽结构和玻璃真空罩的设计,确定了主要工作部件的具体结构和相关参数。冬枣冻干试验研究表明,整机结构合理,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与普通真空冷冻干燥相比,在产品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干燥时间节省了40.9%,能耗降低55.86%。(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0年07期)

王勤,陈福胜,夏鹏,陈光明[5](2009)在《混合工质成分对自复迭冷冻干燥装置降温速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首次对以精馏型自复迭制冷系统为冷源的冷冻干燥装置降温过程进行了准稳态数值模拟,发现在混合工质成分和循环压比给定时,循环单位容积制冷量随压力位变化有峰值存在,具有与纯工质循环不同的特征.通过定成分和变成分下循环制冷量的优化,深入分析了混合工质成分对降温过程中各温度位循环制冷量的影响规律,从而可以为各种不同降温速率要求的冻结工艺设计混合工质的成分,为冻结工艺所要求的降温速率控制提供便利.借助于总单位温降时间和单位温降时间两个新概念,对物品热容量与搁板蒸发器热容量相比很小时的特例进行了深入分析.设计和制作了一台以精馏型自复迭制冷系统为冷源的冷冻干燥装置,实现了-60~-80℃温区的稳定运行,实验结果初步验证了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结论.(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11期)

夏鹏,蔡颖玲,姜小敏,陈煜[6](2008)在《应用于吸附式流化床冷冻干燥装置的氮气制冷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应用在流化床冷冻干燥装置上的氮气制冷循环,提出了一种环保型制冷系统,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计算,得出了适合流化床冷冻干燥的工况。(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08年12期)

许树学,马国远,刘挺,周峰[7](2008)在《带有喷射器的热泵冷冻干燥装置设计与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带有喷射器的热泵冷冻干燥装置。将结构简单、两相流工况适应性好的喷射器引入到热泵中,形成2个温度不同的蒸发器,分别用于冷冻室以及干燥环节回收热量。整个机组结构紧凑,喷射器回收了部分节流损失,提高了压缩机吸气压力,实现了冷冻-干燥联合的目的,并使得能量消耗降低10%~15%。(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08年11期)

李敏,蒋小强,孙小红[8](2007)在《调压型冷冻干燥装置的改进及贝柱冻干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冻干室的压力是影响食品冻干品质和能耗的主要因素。为此,对常规不可调压的LGJ-18型冷冻干燥机进行改进设计,使其能克服手工调压的不足,并能在冻干过程中准确地调节真空压力。通过该装置的实验表明,与恒压冻干的贝柱能耗相比,冻干时间可以缩短10%左右。经调压参数优化后,冻干时间可以缩短约20%,大大减小了冻干的能耗。(本文来源于《农机化研究》期刊2007年10期)

夏鹏,王鹏英,蔡颖玲[9](2006)在《吸附式流化床冷冻干燥装置制冷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吸附式流化床冷冻干燥设备简单、节能,而且冻干产品品质与真空冷冻干燥接近。对应用在流化床冷冻干燥装置上的空气制冷循环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复迭式制冷系统,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计算,得出适合流化床冷冻干燥的工况。(本文来源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夏鹏[10](2005)在《药品冷冻干燥装置的优化及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冷冻干燥方法被认为是目前最优良、最为先进的干燥技术之一,药品在低温下干燥,能避免药品、微生物等产生变性或失去生物活力。因而,采用冷冻干燥的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制备各种干燥药品。但由于冷冻干燥设备初投资大,干燥速率慢,干燥时间长,能耗大等缺点制约了该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本文对冷冻干燥装置和冻干燥工艺进行了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的优化工作,以期降低冷冻干燥方法的能耗,提高冻干药品的品质: (1) 设计、安装和调试成功能用于-80℃制冷温度的药品冷冻干燥实验装置,并进行了许多后续的改进和优化工作。 (2) 在冷冻干燥过程中,制冷系统运行时间最长,消耗的能量最多;冻干制品对降温速率,升温速率要求很高。本文分别以制冷系统的COP和降温速率为优化目标,重点对制冷系统进行了优化。 (3) 对低温低压空间传热传质进行了理论探讨。通过实验寻找隔绝低温低压空间有害传热的方法。 (4) 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以及对蔗糖、甘露醇大量的实验研究,得到了冻干过程中退火工艺对干燥制品的质量以及冷冻干燥过程能耗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5-02-01)

冷冻干燥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真空冷冻干燥产品质量优异,广受青睐,但其干燥速率慢、耗能较大,制约其在普通产品干燥的推广应用。本文基于红外辅助加热和搁板传导的结合,提高对物料加热的有效性,并研发了红外辅助冷冻干燥装置的控制系统,以实现对物料冻结和加热的可控性和用户友好操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冷冻干燥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1].夏鹏,陶乐仁.一种冷冻干燥装置用平板换热器的特性研究[J].低温与超导.2013

[2].曹智贤,谢健,王瑾.红外线助冷冻干燥装置控制系统的研发[J].干燥技术与设备.2013

[3].谢健.红外辅助冷冻干燥装置的开发[D].天津科技大学.2013

[4].曹有福,韩清华,李树君,杨炳南,赵庆亮.微波真空冷冻干燥装置设计与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0

[5].王勤,陈福胜,夏鹏,陈光明.混合工质成分对自复迭冷冻干燥装置降温速率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9

[6].夏鹏,蔡颖玲,姜小敏,陈煜.应用于吸附式流化床冷冻干燥装置的氮气制冷系统的研究[J].流体机械.2008

[7].许树学,马国远,刘挺,周峰.带有喷射器的热泵冷冻干燥装置设计与性能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08

[8].李敏,蒋小强,孙小红.调压型冷冻干燥装置的改进及贝柱冻干的实验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7

[9].夏鹏,王鹏英,蔡颖玲.吸附式流化床冷冻干燥装置制冷系统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

[10].夏鹏.药品冷冻干燥装置的优化及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

论文知识图

具有取向多孔结构的导电高分子复合材...冷冻干燥装置原理图冷冻干燥设备-图5-85 连续式冷冻干燥装冷冻干燥设备-图5-84 隧道式半连续冷冻常压喷雾冷冻干燥装置流程示意...冷冻干燥装置示意图

标签:;  ;  ;  ;  ;  ;  ;  

冷冻干燥装置论文_夏鹏,陶乐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