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种金属连接论文_何祯,张小明,孟嘉琳,唐蒙

导读:本文包含了异种金属连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金属,异种,化合物,钎焊,液相,瞬间,导电性。

异种金属连接论文文献综述

何祯,张小明,孟嘉琳,唐蒙[1](2019)在《异种金属连接结构的电偶腐蚀周浸试验及有限元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验证有限元腐蚀模拟仿真方法的准确性,查找仿真与试验结果差异的原因,采用周浸试验和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对比研究了航空常用铝合金、合金钢、铜合金和不锈钢等异种金属连接结构的腐蚀发生与发展。以周浸试验测试海洋环境下结构的腐蚀性能,采集腐蚀外观形貌、腐蚀范围、蚀坑深度;通过仿真分析将相同环境条件下材料的极化曲线作为输入,预测腐蚀区域、速率等。研究发现,试验与仿真的腐蚀外观、范围基本一致,试验腐蚀深度略高于仿真结果,说明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有效,但准确性受输入材料极化曲线的测试条件影响。(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9年06期)

汪佐瑾,温宝峰,曹睿,陈剑虹[2](2019)在《镁-铝异种金属冷金属过渡连接焊接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CMT(Cold Metal Transfer)冷金属过渡焊接的工艺对镁(AZ31B)-铝(6061)异种金属焊接性进行了研究,试验中选用AZ61,4043焊丝、采用热镀锌钢板HDG60作为过渡金属,分别用于镁-钢、铝-钢侧焊接,选取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使其间接实现了镁-铝异种金属连接的目的。研究得出: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形成镁-钢熔钎焊焊接接头,铝-钢熔钎焊焊接接头组成的复合接头;同时冷金属过渡焊接可以通过保持较低焊接热输入从而降低界面反应层的厚度;而且镀锌钢板中间过渡层的使用也避免了镁-铝直接焊接时形成的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如Al_3Mg_2,Mg_(17)Al_(12)等。采用该方法连接的镁-铝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超过180 MPa,并且有较好的断后伸长率,相比铝镁异种金属CMT直接焊接,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因此使用镀锌钢板中间过渡层的使用实现铝镁异种金属之间的连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焊接》期刊2019年02期)

李霞辉[3](2018)在《铝异种金属连接在汽车整形技术上的应用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和销售国家,汽车已成为许多家庭的必备品。当汽车发生车祸或严重擦刮时导致汽车变形,所采用的一种现在使用频率较高的汽车修复技术即为汽车整形。铝异种金属连接是在汽车整形技术发展中较先进的技术,其发展有利于提高汽车整形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本文先介绍铝异种金属连接在汽车整形技术上的应用,然后分析铝异种金属连接过程,最后介绍该整形技术应用需要注意的事项,最后做出简要总结。(本文来源于《报刊荟萃》期刊2018年10期)

逯春阳,马志鹏,姜海成,张茗瑄,于海洋[4](2018)在《陶瓷与金属异种材料连接技术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陶瓷与金属的连接构件可充分互补其各自性能上的不足,改变了单一的复杂陶瓷零件成型困难与使用过程中抵抗冲击载荷能力差的现状。连接方法降低了陶瓷与金属的连接构件的制造成本,在众多领域上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其相应的连接方法包括钎焊连接、自蔓延高温合成连接和固相扩散连接等。以五种常见的陶瓷为例,分析了陶瓷与金属连接的难点,对陶瓷与金属异种材料的连接现状进行了论述。重点介绍了陶瓷与金属的连接机理、工艺特点及研究现状,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焊接》期刊2018年09期)

冯振,张智源,赵干,李明科,翟德梅[5](2017)在《异种金属冷金属过渡连接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冷金属过渡连接技术可数字化协调送丝运动和熔滴过渡,通过焊丝回抽帮助熔滴脱离焊丝,在异种金属焊接领域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阐述了铝-钢、镁-钢、铝-钛、镁-钛、铜-钛、镁-铜、铝-铜、铝-镁等异种金属冷金属过渡技术的发展及研究进展,指出界面反应机制、金属间化合物层、接头质量的控制方法、焊接新材料等是需要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7年23期)

王毅[6](2017)在《Ti/Al异种金属电子束熔钎焊重熔改性连接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钛合金铝合金作为航空航天领域主要用材,对于二者的结合使用对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因为钛合金与铝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能有着较大差异,导致了二者的连接存在接头强度不高的问题。本文就接头强度提升方面提出了优化方法。熔钎焊接是钛铝异种金属连接的常规方法,其通过控制金属间化合物的方式能够获得较好的钛铝连接接头。本文基于熔钎焊接工艺提出了一种微区重构的连接强化工艺。该工艺利用钛合金与铝合金的高熔点差,通过在高熔点区域进行束流扫描,经固态传热达到接头微区重熔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接头连接强化工艺对钛铝焊缝金属间化合物层能够进行重熔改性,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层的元素分布以及界面形态发生了改变,铝镁合金与TA2钛的异种连接接头拉伸强度可达165MPa,达到铝镁合金母材强度的75%,对比文中熔钎焊工艺得到的接头强度126MPa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并且将该接头连接强度优化工艺应用至TC4钛合金与6061铝合金异种金属连接中,得到接头强度达184MPa,为6061铝合金母材强度的71%。将该优化工艺与搭接接头设计的钛合金铝合金异种金属连接配合,得到了接头力学性能表现优异,接头强度达196MPa,为铝母材强度的75.4%。文中对钛铝的熔钎焊连接接头界面以及使用接头强度优化工艺连接的接头界面分别进行了微观组织分析、XRD物相分析与EDS分析,XRD结果显示了接头物相有Ti3Al、Ti2Al、Ti5Al11、TiAl2、TiAl和TiAl3。文中还通过钛铝二元体系的Miedema模型,对界面各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焓进行了计算,同时对各金属间化合物的吉布斯自由能进行了计算分析,综合各分析结果,推测得到接头中的金属间化合物主要有Ti3Al、TiAl和TiAl3。线扫描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了钛铝结合面处铝向钛扩散距离较钛向铝扩散距离要小的多,重熔后得到的接头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层宽度约6微米。文中对接头力学性能表征结果显示了钛铝熔钎焊接头断口为明显脆断,且断面成分分析显示了断面处存在近似1:1的钛元素与铝元素;接头强度优化工艺后的接头断面存在较多位置出现韧窝,且韧窝处成分显示为>97%的铝元素。综以上分析结果,接头强度优化工艺对接头拉伸力学性能以及接头韧性都起到了一定的改善效果。(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7-12-01)

姚智,孔见,孙宁,张琦,周琦[7](2017)在《连接温度对Ti中间层钼/铜异种金属扩散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Ti箔作为中间层,采用瞬间液相扩散焊接的方式焊接Mo和Cu,研究了连接温度对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及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连接温度较低时,扩散连接接头的的界面呈分层结构,随着连接温度的升高,Ti、Cu及Ti、Mo相互扩散反应,获得了良好的焊接接头。接头的剪切强度随连接温度升高逐渐增大。1030℃时,接头的剪切强度达到180.3 MPa,断裂发生在Mo母材。(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7年21期)

刘亚俊[8](2017)在《钢/铝异种金属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S355钢具有高强度、良好的低温冲击韧性及优良的焊接性能;6005A铝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抗腐蚀性好等优点。由于钢和铝合金的化学和物理性能方面存在显着的差异,导致钢/铝的焊接性很差,严重影响了接头的性能。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文分别采用了Al-Cu-La箔和镀Ni层/Zn箔作为中间层,来进行S355钢和6005A铝合金的瞬间液相(Transient liquid phase,TLP)扩散连接,并且研究了连接工艺参数对接头微观形貌、组织特点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到,采用Al-Cu-La中间层时,TLP接头出现明显的分层结构,分别为Fe2Al5、Fe4Al13和Al-Cu-Fe层,其中Al-Cu-Fe层中生成了Al固溶体和Al2Cu的共晶体以及少量Fe4Al13金属间化合物。当保温时间为30min时,随着加热温度升高,接头反应愈加充分,扩散层宽度明显增加。在580°C时,接头出现了明显的晶界渗透现象,甚至形成了空洞。当加热温度为570°C,保温时间从15min增加到60min时,扩散区宽度,尤其是Fe-Al金属间化合物层宽度,显着增加。在保温时间为60min时,扩散区几乎全部由Fe-Al金属间化合物组成。在570°C和30min时,接头抗剪强度最高,为76MPa,接头断裂于Al-Cu-Fe层中。在570°C和30min时,接头抗剪强度最高,为76MPa,断裂发生在Al-Cu-Fe层中。添加Cu元素会生成(Fe,Cu)2Al5和(Fe,Cu)4Al13,可以降低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脆性,提高接头的强度。La元素的添加对抑制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和生长起到了一定作用。采用镀Ni层/Zn箔作中间层时,扩散区由Al-Zn固溶体层、Al-Ni层和镀Ni层组成。Al-Ni层中生成了Al3Ni和AlNi,其中AlNi化合物薄层沿着镀Ni层连续分布,宽度为2mm左右。镀Ni层完全阻止了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只与少量的Fe元素进行了互溶。当加热温度升高或保温时间延长时,Al-Zn固溶体组织增多,并且Al-Zn层宽度增加;Al-Ni层中Al3Ni的生成量增加,而且组织逐渐变得粗大;镀Ni层的宽度逐渐减小。在连接条件为440°C和30min或420°C和60min时,Al-Zn层内产生了裂纹。在连接条件为420°C和30min时,接头的抗剪强度最高,为61MPa。由于Al-Zn和Al-Ni化合物之间组织形态和性能差异较大,从而对接头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接头中大部分区域沿着Al-Zn层与Al-Ni层的界面处开裂,同时在局部区域,接头断裂于Al-Ni层中,沿着AlNi化合物与Al_3Ni化合物的层间开裂。(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5-01)

周相龙[9](2017)在《铝/铜异种金属连接工艺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熔钎焊接工艺连接两种熔点差异很大的异种金属时,能够兼顾熔化焊和钎焊工艺各自特点,具有高效、焊接工件尺寸不受限制等优势。近年来,已开发出不同热源的熔钎焊接工艺用于铝/铜异种金属的连接。本文采用脉冲旁路耦合电弧MIG熔钎焊方法对铝/铜异种金属进行了不同接头形式的连接,并对接头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进行研究。本研究首先通过铝/铜平板堆焊工艺试验,获得适合铝/铜异种金属的焊接工艺参数,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以ER1100、ER5356、ER4043和ER4047为填充材料,可获得成形良好的铝/铜异种金属搭接和对接接头。对接头显微组织的研究结果表明,铝/铜熔钎焊接头主要由铝侧熔合区、焊缝区和铜侧钎焊区组成。铜侧钎焊区又可分为金属间化合物层和Al-Cu共晶区,金属间化合物层主要由条块状Al2Cu相组成,焊缝区主要由α(Al)固溶体及从晶界上析出α(Al)+θ(Al2Cu)或α(Al)+S(Al2Cu Mg)/θ(Al2Cu)共晶组织组成,且焊丝成分不同时其共晶组织形貌也不同。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随焊接热输入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发现,焊丝成分中Si元素对其有抑制作用。然后,研究了铝/铜异种金属熔钎焊接头显微硬度、抗拉强度及断裂方式。铜母材显微硬度要高于铝母材,但比焊缝的硬度低,而在金属间化合物层处取得最大值。同时,焊缝区的显微硬度随着Si元素含量增加而增大,尤其是ER4047铝硅焊丝。接头抗拉强度随焊接热输入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着Si元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接头拉伸时,搭接接头断裂位置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加而改变,分别断裂于铝侧熔合线附近、焊缝/铜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层处及铝母材热影响区,前两者为脆性断裂,后者为韧性断裂。对接接头一般断裂于钎焊区金属间化合物层处,或是铝母材热影响区,而在金属间化合物层处发生断裂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最后,研究了焊接热输入、焊丝成分对铝/铜异种金属熔钎焊对接接头的导电性能的影响。采用同种焊丝时接头的导电率随着焊接电流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这与焊缝金属润湿铺展性、焊缝缺陷和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有关。而采用不同成分焊丝时接头的导电率由大到小依次为ER4043、ER4047、ER5356、ER1100。这说明Si元素含量较低时能够有效地抑制金属间化合物的产生,使得接头的导电率升高,Si元素含量较高时由于存在Si的析出相致使接头导电率降低。(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马敏敏[10](2017)在《铝—铜异种金属连接接头的组织及导电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不同的铝铜连接方式在不同的试验参数下获得的铝铜接头的组织及导电性之间的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固-液复合连接的方法选用1060铝板以及T2铜板获得铝铜复合接头,采用脉冲旁路耦合MIG焊的方法选用ER4043、ER4047以及ER1100焊丝在不同的试验参数下获得铝铜焊接接头。在对不同连接方式接头的界面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接头界面的组织及导电性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固-液复合连接的接头来说,原子间的扩散更加的充分,结合更加紧密,接头的成分更加趋近于平衡条件下铝铜之间的反应。在对铝铜界面进行分析时发现在一定温度保温时铝铜界面微观组织的生长形貌比较平整。当扩散的能量足够充分时,铝铜界面的生成物含量以及种类逐渐的增加。根据前期工作,采用脉冲旁路耦合MIG电弧焊的接头进行导电性分析的过程中发现焊接后用纯铝焊丝接头的导电性小于硅系焊丝接头的导电性,就此问题对接头的界面进行分析,当焊丝中含有硅元素时会增加接头的焊接性,增加接头连接的紧密性。在对3种不同类型的接头的界面进行分析时发现1100焊丝界面的金属间化合物层的厚度要大于4043以及4047焊丝接头的金属间化合物层的厚度,4047焊丝接头相对于4043焊丝接头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厚度要薄,说明在硅元素含量一定时对接头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对焊接接头进行热处理的过程中发现接头的形貌及成分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在热处理温度为共晶温度时,CuAl2相的形貌由热处理前的块状变为枝晶状,并且在CuAl2相的枝晶间以及枝晶前端析出大量的硅元素。分析不同连接方式的接头时发现接头会随着热量以及作用时间的变化产生不同的金属间化合物层,由于焊接热源的特殊性,在焊接接头界面产生的金属间化合物相有CuAl、CuAl2以及CuAl2的共晶组织,但根据已有的理论Cu9Al4是紧随CuAl2产生的第二相,而对焊接接头检测没有Cu9Al4,因此可以推断物相的生成在满足条件后仍然需要一定的孕育时间。对不同连接方式下的接头的导电性进行分析时发现接头的导电性随着金属间化合物层的厚度的增加而减少,并且当过渡层在持续及单一的情况下时,接头的导电性较好。(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异种金属连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CMT(Cold Metal Transfer)冷金属过渡焊接的工艺对镁(AZ31B)-铝(6061)异种金属焊接性进行了研究,试验中选用AZ61,4043焊丝、采用热镀锌钢板HDG60作为过渡金属,分别用于镁-钢、铝-钢侧焊接,选取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使其间接实现了镁-铝异种金属连接的目的。研究得出: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形成镁-钢熔钎焊焊接接头,铝-钢熔钎焊焊接接头组成的复合接头;同时冷金属过渡焊接可以通过保持较低焊接热输入从而降低界面反应层的厚度;而且镀锌钢板中间过渡层的使用也避免了镁-铝直接焊接时形成的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如Al_3Mg_2,Mg_(17)Al_(12)等。采用该方法连接的镁-铝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超过180 MPa,并且有较好的断后伸长率,相比铝镁异种金属CMT直接焊接,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因此使用镀锌钢板中间过渡层的使用实现铝镁异种金属之间的连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异种金属连接论文参考文献

[1].何祯,张小明,孟嘉琳,唐蒙.异种金属连接结构的电偶腐蚀周浸试验及有限元仿真[J].材料保护.2019

[2].汪佐瑾,温宝峰,曹睿,陈剑虹.镁-铝异种金属冷金属过渡连接焊接性分析[J].焊接.2019

[3].李霞辉.铝异种金属连接在汽车整形技术上的应用探析[J].报刊荟萃.2018

[4].逯春阳,马志鹏,姜海成,张茗瑄,于海洋.陶瓷与金属异种材料连接技术研究现状[J].焊接.2018

[5].冯振,张智源,赵干,李明科,翟德梅.异种金属冷金属过渡连接技术研究进展[J].热加工工艺.2017

[6].王毅.Ti/Al异种金属电子束熔钎焊重熔改性连接工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7].姚智,孔见,孙宁,张琦,周琦.连接温度对Ti中间层钼/铜异种金属扩散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7

[8].刘亚俊.钢/铝异种金属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D].吉林大学.2017

[9].周相龙.铝/铜异种金属连接工艺及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7

[10].马敏敏.铝—铜异种金属连接接头的组织及导电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技术路线)酉己合物42中Dyl和镍离一于的配位模...各连接领域关于异种金属异种金属连接结构形式(从左至右...焊接速度为0.5mm/min不同焊接电流的焊...

标签:;  ;  ;  ;  ;  ;  ;  

异种金属连接论文_何祯,张小明,孟嘉琳,唐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