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西部开发机遇 探住房信贷新路子(论文文献综述)
张永民[1](2010)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九个关系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从根本上说要靠发展,而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我国正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努力做到又好又快,才能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综合国力的整体跃升。本论文即是以此为背景,通过学习研究和工作实践,详细论述了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与若干方面的关系问题,力求丰富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使其更加与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相结合,争取对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有所借鉴意义。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探讨发展与改革的关系问题。发展离不开改革,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又是我们不断深化改革的基础条件,是改革的目标。明确发展与改革的关系,目的就是要继续深化改革,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第二章探讨发展与稳定和谐的关系问题。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又为社会稳定和谐提供物质和精神基础。第一节讨论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作保障,发展就无从谈起;反过来,没有发展,稳定也不会维系长久,发展是促进稳定的重要条件。第二节重点是发展与和谐的关系,首先区分了稳定与和谐,在此基础上提出:和谐依赖于发展,是发展的目标;发展则以和谐为环境和条件,和谐促进可持续发展。第三章探讨发展与城乡协调的关系问题。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背景的,这就决定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因而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根据当前我国城乡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两个趋向”理论,由此凸显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在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农民工问题,二是城乡协调不是指乡村城市化,更不是消灭农村。最后通过调研实践,为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第四章探讨发展与区域协调的关系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由来已久,平衡区域发展将会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新时期,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扶持机制,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举措,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第五章探讨发展与民生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发展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体。在人类历史的演进中,经济发展始终是主流,而经济发展的成果则表现为社会发展。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而社会发展则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并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社会条件。具体到发展与民生:发展为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物质基础,而民生问题的解决使得发展更加稳健。正是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人为本,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第六章探讨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生态环境是发展的载体,而发展则影响塑造着生态环境。二者关系的实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虽然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不小成绩,但是生态恶化局面尚未根本扭转,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依然过大,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可以说,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紧迫而必要,这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七章探讨发展与能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问题。能源资源问题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这是我们探讨发展与能源资源的关系问题的出发点。发展需要能源资源的支撑,能源资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而发展则是增强能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涉及到可持续发展与能源资源可持续利用,我们认为,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战略总体上制约着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鉴于我国的能源资源现状,只有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才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第八章探讨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问题。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针对当前我国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在二者的关系上,国内发展是对外开放的基础,而对外开放则是推动国内发展的催化剂,因而必须把二者统筹起来考虑,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第九章探讨发展与速度效益的关系问题。发展需要速度,没有速度就没有发展,速度过慢制约发展;虽然发展需要速度,但并不意味着速度越快越好,只有合理的速度,才能实现平稳发展。同时,发展还要讲效益,没有效益的速度制约发展;当然速度也很重要,一定的发展速度是效益的支撑。因而必须要协调好速度与效益关系,只有实现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付林川[2](2007)在《重庆市三峡库区小城镇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峡库区小城镇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不仅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共性,而且具有鲜明的三峡库区特色的个性。在这个特殊的区域,加快库区小城镇建设将有效拓展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空间,缓解农村移民安置容量狭小的矛盾;将缓解三峡库区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矛盾,促进三峡库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确保三峡库区的长治久安,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将优化三峡库区农村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支柱产业的形成。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有关的小城镇的理论以及国内外的小城镇的发展过程回顾和他们的发展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库区的特殊条件,以及重庆三峡库区的特殊背景,研究库区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预见在库区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后根据这些可能出现的状况给与一些理论上的建议。
柯映红[3](2004)在《新型工业化条件下中国城市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这将给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中国如何加快新型工业化条件下的城市化进程,这是当前城市化发展必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中国城市化在传统工业化道路下发展明显滞后,其重要原因是: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偏差及其派生的“资本排斥劳动”;乡镇企业的弱质性特征使其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乏力;第三产业发展长期滞后削弱了其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我国制度安排有诸多方面不适应城市化发展,成为城市化发展障碍之一;中国教育的落后加剧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积累的矛盾,阻碍了城市化进程。而中国选择了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将给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提供重要动力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新型工业化的条件下,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对策有:加快信息化带动下的工业化发展,为城市化进程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城市化进程提供软环境支持;推进工业园区的建设,是实现城市化由点带面进程的重要支柱;鼓励引导多元投资,完善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为城市化进程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化。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信息中心课题组[4](2004)在《2003年中国宏观经济大事辑要(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傅光亮[5](2003)在《刊中报》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省农行2003年工作会议上,湖北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祁振汉作了题为《卧薪尝胆急起直追加快发展努力促进全省农行业务经营再上新台阶》的主题讲话,提出把加快有效发展作为总揽全局的第一要务,以此统一全行的思想,指导和衡量各方面的工作,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反响。在接下来的会议中,与会代表互鼓干劲,广泛讨论,谈提速,共议加快发展,本期刊中报特开辟专栏《行长谈发展》,让我们来看看十三位全省二级分行行长关于加快发展的想法吧。
张金顺[6](2002)在《北海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房地产业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条曲折的周期性成长之路。广西北海市1992-1993年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是全国房地产热中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文章首先分析了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具有先导型的支柱产业,肩负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其次讨论了房地产的含义及产业特性,泡沫经济的含义、特点及形成原因,并分析了地产泡沫的衡量方法、房地产市场的非均衡运行情况。文章继而讨论了广西北海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着重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的行业形势,1992-1994年我国的宏观经济背景,具体研究了北海泡沫经济的特点,土地批租、炒作的情况、宏观调控后房地产热的降温,北海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原因。第三部分论述了北海市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北海市房地产业的市场前景。第四部分分析了当前北海市房地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最后一部分提出了盘活北海市房地产的思路与对策,并对北海市房地产业发展与经验教训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蔡竞[7](2002)在《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 ——中国四川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和相关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所存在的客观差距,尽管西部各地致力于区域经济增长,但受制于交通闭塞、通信落后,加之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非一日之功,因而整体的城市化水平很低、城市总数少,发展不平衡,未能形成具有聚集效应、释放能量大的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可以说,城市化滞后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尤其是西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围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去选择适宜的城市化路径和方针;如何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如何合理发展大中小型城市(镇);如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如何建立协调的城镇规模体系;如何建立科学的制度支持系统和指标体系……,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基本建立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出发,以四川城市化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而翔实的调查与研究,并力求将发展的路径上升到政策的高度,冀望能有助于加快西部地区特别是四川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以实现推动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融共长的目标。本论文共分为9章。论文最开始为总论部分。点明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现状,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各种代表性理论:西方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市化观点和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第一章: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发展战略。回顾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与西方的发展历程,对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认为传统发展模式发展到今天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可持续发展模式正日益受到各国的青睐。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可持续发展思想更具指导意义,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以避免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历程中所走过的弯路,更好地推进城市化发展。在此基础上,试图建立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式与指标体系,提出了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原则,并且指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的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经济系<WP=4>统的高度统一。第二章: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普遍规律与发展趋向。界定了城市、城镇的不同涵义,简略回顾了城市的产生过程、发展阶段及其动力机制,概括了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几种经济规律,重点回顾与展望了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和趋势。第三章: 四川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及东部、西部与西南地区的比较分析。论文从城市化进程、城市经济功能、城市服务功能、城市环境和生活水平等几方面,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对四川城市化水平与全国、东部、西部及西南地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比较,重在说明四川城市化发展的滞后与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迫切性和长期性。第四章:加快四川城市化进程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加快城市化的有利因素颇多,如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总体趋好、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力度加大、四川经济发展加快且人口增长趋缓等等。但是,四川城市化发展也面临许多不利挑战:体制性障碍未能消除,产业结构尚不合理,不利的区位制约,社会发育程度较低,城市区域经济布局很不合理等。第五章: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指导原则与实施规划。从宏观上提出了加快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重点设计了四川城镇的发展规划:城镇空间规划和城镇人口规划,包括建制规划、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建立了城镇建设的各项指标:用地、园林绿化、能源、道路交通、给排水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等指标体系。第六章: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方针与路径选择。首先,提出要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在追求水资源和土地等稀缺资源的高效利用、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人口素质上加大力度。其次,根据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了城市化发展的制度支持系统。最后,结合我国尤其是四川实际,提出要改善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优化城市发展环境的主张。第七章:四川不同类区城市化发展的实证分析。以四川三个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区:特大中心城市--成都、现代化大城市和中国西部科技城--绵阳、资源开发型城市--攀枝花为例,阐述了四川不同类区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与发展途径。第八章:新世纪初四川城市化发展的对策研究。该章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和归宿所在。论文对加快四川城市化发展,重点从以下几<WP=5>方面进行了展开:要通过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视发展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以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增强城镇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要建立规模合理、等级有序的城镇结构体系;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进程;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发展小城镇;要树立现代城市形象,营造新型城市社区文化环境。本研究似有如下主要创新之处:1. 论文选题具现实性、前瞻性与综合性。在我国,对于城市化理论与实践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都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开展过不少的论证,出台过一些政策性文
李圣君[8](2002)在《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文中认为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建国以来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效益和增长质量比较好的最佳时期。其主要标志是宏观经济基本稳定,既无波动,又无通胀。由于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推进结构调整和各项改革,克服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带来的不良影响,经济运行质量总体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生产总值稳定增长,2000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01年前三季度达到8,119亿美元。1953-1978年期间GDP增长率波动系数为154%,而改革开放以来,其波动系数明显下降为33%,“八五”和“九五”期间则分别为17%、12%。同时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率得到明显改善,经济增长率“八五”和“九五”期间分别为12%、8.3%。消费率由1995年的57.5%提高到2000年的60.8%,“九五”期间居民消费达到23.45万亿元,投资增长率为11.2%,财政收入增长率为16.5%。尽管如此,中国经济深层次的矛盾却依然存在。其主要表现: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不良资产上升,不堪重负;金融呆坏帐比率较大,信贷渠道不畅,社会信用制度急需整顿;财政赤字较大,国债市场需要调整和完善,财政支出面临持续扩张的压力;股市风险加剧,泡沫太大,市盈率较高,急需规范整顿;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虽然中国经济的增长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但这种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效高增长。因而所创造的繁荣也是掩盖了许多深层次矛盾的表面繁荣。其背后是巨大的财政赤字、金融体系运转的不畅,自然资源巨大的浪费和宏观调控不力等等。我们追求的是有效的经济增长,而有效的经济增长是需要一个客观过程的。有鉴于此,为了真正实现经济的有效增长,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克服上述经济体制运行中所固有的弊端,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中的重大作用,本文选题为《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以期与热心于这方面研究的同志共勉。众所周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政策手段。正确运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直接关系到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而面对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经济<WP=3>全球化的影响,如何运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国际上通常的做法。中国经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实行以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来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诸如,财政赤字、发行国债、通货紧缩等等,这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运用的实践,不仅对我国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财政货币理论。本篇论文围绕多年来我国理论界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探讨中的主要问题、基本观点及政策主张,展开讨论。在全面介绍财政货币政策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总结我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手段调节宏观经济的经验与教训,扼要地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美、德、英、日)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做法与经验。并就当前国内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适应新形势的一些见解和主张。例如,“十五”期间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是:在“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法定目标约束下,“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证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并明确提出在“十五”前期“反通货紧缩”,在中后期则实施有规则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例如,“十五”期间应适度缩小财政赤字的规模,逐步调整和完善国债市场,实行适度的国债调控政策,兼顾财政的周期性平衡;同时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快税费改革步伐,加大财政贴息的运作空间,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并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等等。全文主要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一些基本概念、政策目标、政策实施工具及基本理论分析,在理论分析中介绍了不同学派有关财政货币政策理论的不同观点,本部分还简要介绍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方式和效力。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几个典型国家的财政制度、金融制度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其相互配合的实践,以其作为参考,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第三部分主要回顾了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相互协调发展的历史,我国正处于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这意味着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处于过渡时期,有其不成熟的特点。第四部分从财政政策角度论述了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经济稳定、及当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WP=4>的积极作用,分析了财政政策发挥其有效性的机制传导过程。第五部分从货币政策角度论述了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作用,分析了货币政策发挥其有效性的机制传导过程。第六部分在第三、四部分得基础上阐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货币政策货币
中国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营业部住房信贷处[9](2001)在《抓西部开发机遇 探住房信贷新路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克崮[10](2000)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文中研究指明财政货币政策,不仅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更是发展中国家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本文运用理论探讨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基本概念入手,对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进行系统地分析,并对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运用进行了相应的剖析。 全文主要内容包括:一、讨论了财政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和概念,概括地分析了需求管理中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等问题,特别是对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理论进行了一般性的评价;二是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运用实证及比较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全面研究,提出政府对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福利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三、研究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本形成,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促进资本形成的财政货币政策;四、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推动经济增长的财政货币政策,特别是针对我国情况,提出了我们的对策;五、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棘手问题,也是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重要方面,在此,我们着重探讨了经济结构的有关理论,以及优化经济结构的财政货币政策;六、较为系统地探讨了经济波动、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稳定宏观经济的财政货币政策;七、探讨了在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财政货币政策,特别是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问题;八、公平分配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财政货币政策对于公平分配应该着眼于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九、分析了国债的经济功能,探讨了国债政策的具体运作;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对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财政货币政策,进行了祥细的分析;十一、系统阐述了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财政货币政策,从战略高度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财政货币政策及相关政策建议。
二、抓西部开发机遇 探住房信贷新路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西部开发机遇 探住房信贷新路子(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九个关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全文结构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发展与改革 |
第一节 发展与改革关系概述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历程和基本经验 |
第三节 坚持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第二章 发展与和谐稳定 |
第一节 发展与稳定辩证统一,二者缺一不可 |
第二节 稳定与和谐 |
第三节 影响当前我国稳定和谐的因素 |
第四节 维护稳定和谐发展大局,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
第三章 发展与城乡协调 |
第一节 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背景 |
第二节 关于"两个趋向"理论 |
第三节 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 |
第四节 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五节 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
第四章 发展与区域协调 |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
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 |
第三节 1949-1978年我国区域发展概况回顾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现状 |
第五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
第五章 发展与民生 |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 |
第二节 发展与民生 |
第三节 当前中国社会民生症结 |
第四节 以人为本,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
第六章 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
第一节 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
第三节 我国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现状 |
第四节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 |
第七章 发展与能源资源可持续利用 |
第一节 能源资源问题的国际国内背景 |
第二节 发展与能源资源关系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与能源资源可持续利用 |
第四节 高速发展中的我国能源资源现状 |
第五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
第八章 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
第一节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关系 |
第三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
第九章 发展与速度效益 |
第一节 发展是有合理速度的发展 |
第二节 发展是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 |
第三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目录 |
(2)重庆市三峡库区小城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以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技术路线 |
1.2.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2.2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2.3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小城镇相关理论 |
2.1 小城镇的定义 |
2.2 城镇化的阶段 |
2.3 城镇化的模式 |
2.4 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功能 |
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3.1 国内的研究现状 |
3.1.1 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回顾 |
3.1.2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模式 |
3.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3.2.1 国外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特点 |
3.2.2 国外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模式 |
4 研究背景 |
4.1 重庆市的背景 |
4.2 三峡工程的背景 |
5 问题的存在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
5.1 三峡库区小城镇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
5.2 三峡库区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5.3 解决问题的总体的方针 |
5.4 具体的方针建议 |
5.4.1 规划方面 |
5.4.2 基础设施建设 |
5.4.3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渠道筹措城镇建设资金 |
5.4.4 强化产业发展不断增强城镇经济实力 |
5.4.5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增强城镇公共服务能力 |
5.4.6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断扩大城镇就业 |
6 库区小城镇建设发展模式的选择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新型工业化条件下中国城市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及关键词 |
Abstract and Keywords |
引言 |
一、 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 |
二、 国内外在该领域内的研究水平和动态 |
三、 课题所采取的研究方法 |
绪论 |
一、 城市化的定义 |
二、 城市化的特征 |
第一章 传统工业化道路下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
一、 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
二、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 |
三、 中国城市化发展滞后原因分析 |
第二章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 |
一、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
二、 新型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影响 |
(一) 新型工业化给中国城市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
(二) 新型工业化给中国城市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
(三) 新型工业化给中国城市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
第三章 加速城市化进程对策研究 |
一、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启示 |
二、 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对策 |
(一) 加快信息化带动下的工业化发展,为城市化进程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
(二) 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城市化进程提供软环境支持 |
(三) 推进工业园区的建设,是实现城市化由点带面进程的重要支柱 |
(四) 鼓励引导多元投资,完善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为城市化进程提供资金支持 |
(五) 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6)北海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理论基础 |
1.1 房地产的含义及产业特性 |
1.1.1 房地产的含义 |
1.1.2 房地产业的产业特性 |
1.2 泡沫经济 |
1.2.1 “泡沫经济”的含义 |
1.2.2 泡沫经济的特点 |
1.2.3 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 |
1.2.4 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原因 |
1.3 地产泡沫的衡量 |
1.4 房地产市场的非均衡运行分析 |
2. 北海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 |
2.1 北海市概况 |
2.2 我国房地产行业形势分析 |
2.2.1 房地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 |
2.2.2 房地产业发展的过热阶段 |
2.2.3 房地产业发展的调整阶段 |
2.2.4 房地产业发展的复苏阶段 |
2.3 1992、1993年北海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 |
2.3.1 1992-1994年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
2.3.2 泡沫经济的虚假繁荣 |
2.3.3 疯狂批租土地 |
2.3.4 土地炒作严重,具有泡沫经济的典型特点 |
2.3.5 土地收益大量流失 |
2.3.6 宏观调控,北海经济陷入低谷 |
2.4 北海市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原因 |
2.4.1 国家宏观环境宽松,政府干预失败 |
2.4.2 缺乏约束机制 |
2.4.3 土地投机 |
2.4.4 以权寻租 |
3. 北海市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 |
3.1 北海市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 |
3.1.1 房地产供应市场分析 |
3.1.2 房地产需求市场分析 |
3.1.3 房地产交易市场分析 |
3.1.4 房地产交易主客体分析 |
3.2 北海市房地产市场前景分析 |
3.2.1 房地产供应市场预测 |
3.2.2 房地产需求市场预测 |
3.2.3 房地产交易市场预测 |
4. 北海市房地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土地批用总量过大,闲置土地多 |
4.2 商品房积压严重,停缓建工程多 |
4.3 产权关系不明晰,经济纠纷多 |
4.4 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问题突出,沉淀资金多 |
4.5 房地产企业本身素质不高 |
4.6 城市定位走入了误区 |
4.7 软环境建设亟需跟上 |
5. 盘活北海市房地产的思路与对策 |
5.1 北海的优势 |
5.1.1 北海有着大西南出海最大的通道 |
5.1.2 北海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宜人的旅游条件 |
5.2 盘活北海房地产市场的有关政策、措施及建议 |
5.2.1 着手解决空置房难题 |
5.2.2 北海市盘活房地产工作方案 |
5.2.3 解决闲置土地 |
5.2.4 盘活房地产的优惠政策 |
5.2.5 盘活北海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建议 |
5.3 发展北海离不开大西南 |
5.3.1 大西南的特点 |
5.3.2 北海与西南的经济关系 |
5.3.3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盘活北海房地产 |
5.4 从制度入手,不断完善北海的房地产业 |
5.4.1 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保障住宅土地的供给 |
5.4.2 努力降低商品房价格,增加市场的有效需求 |
5.4.3 按市场需求优化投资结构,加快房地产业的现代化 |
5.4.4 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产权及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5.4.5 控制房地产经济泡沫的生长是治理房地产泡沫的关键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 ——中国四川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总论 |
0.1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
0.1.1 研究的背景 |
0.1.2 研究的目的 |
0.2 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及其评析 |
0.2.1 国内外有关”城市化”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0.2.2 国内外城市化研究文献综述 |
0.2.3 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 |
0.3 本论文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
0.4 研究的思路结构与方法体系 |
0.4.1 研究的思路与行文结构 |
0.4.2 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
1.1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渊源与理论战略的形成 |
1.1.1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渊源 |
1.1.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 |
1.1.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
1.2 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
1.2.1 传统发展模式及其负面影响 |
1.2.2 探索新的发展观和新的发展模式 |
1.2.3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对欠发达地区的指导意义 |
1.3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式与指标体系 |
1.3.1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城市的一般理论与内涵 |
1.3.2 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空间结构模式 |
1.3.3 衡量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尺度 |
1.4 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导向 |
1.4.1 实现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
1.4.2 推进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应把握的三大导向 |
1.5 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趋向与目标 |
1.5.1 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趋向 |
1.5.2 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 |
第二章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普遍规律与发展趋向 |
2.1 城市?城镇的产生及涵义 |
2.1.1 城市、城镇的产生 |
2.1.2 城市、城镇的一般含义 |
2.2 城市化的缘起与动力机制分析 |
2.2.1 城市化的起源 |
2.2.2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
2.2.3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与因素分析 |
2.3 影响城市化发展的经济规律 |
2.3.1 集聚经济效益 |
2.3.2 规模经济效益 |
2.3.3 优位经济效益 |
2.4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向与时代特征 |
2.4.1 工业化、信息化继续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
2.4.2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
2.4.3 中心城市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地位愈益重要 |
2.4.4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呈加速推进态势 |
2.4.5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城市化发展的紧迫课题 |
2.4.6 城乡融合成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
2.4.7 城市圈域经济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聚集的主要现象 |
2.4.8 城市郊区化发展潮流锐不可挡 |
2.4.9 数字城市建设方兴未艾 |
2.4.10 多层次世界城镇网络体系业已形成 |
2.4.11 城镇生活方式变化快捷并日趋多样化 |
2.4.12 建筑风格多元化且建设人文生态城镇成为新的理想 |
2.4.13 大都市连绵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城镇空间形态 |
2.5 中国城市化的历史回顾与发展趋势 |
2.5.1 中国城市化的历程与阶段 |
2.5.2 中国城市化的现状 |
2.5.3 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
2.5.4 中国城市化的主要问题 |
2.5.5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四川城市化水平与全国?东西部及西南地区的比较分析 |
3.1四 川省情简况 |
3.2四 川城市化进程及与西部?西南地区的比较 |
3.2.1半个世纪来四川城市化的进程 |
3.2.2四川城市化进程与西部?西南地区的比较 |
3.2.3四川城市经济功能与西部?西南地区的比较 |
3.2.4四川城市服务功能与西部?西南地区的比较 |
3.2.5四川城市环境和生活水平与西部?西南地区的比较 |
3.3四 川城市化现状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比较 |
3.3.1四川城市化进程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差距 |
3.3.2四川城市经济功能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差距 |
3.3.3四川城市服务功能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差距 |
3.3.4四川城市环境和生活水平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差距 |
第四章 加快四川城市化进程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
4.1 利于四川城市化进程的基本条件 |
4.1.1 宏观环境有利于四川加快城市化进程 |
4.1.2 省域人口增长趋缓而经济发展加快有利于推进城市化 |
4.2 制约四川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
4.2.1 制约四川城市化进程的体制性障碍 |
4.2.2 制约四川城市化进程的产业结构制约因素 |
4.2.3 区位及社会发育程度的约束因素 |
4.2.4 城市区域经济布局制约因素 |
第五章 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目标选择与实施规划 |
5.1 “十五”及2010年推进城市化的指导原则和目标 |
5.1.1 指导原则 |
5.1.2 发展目标 |
5.2 四川城镇规划 |
5.2.1 城镇建制规划 |
5.2.2 城镇规模结构规划 |
5.2.3 城镇等级结构规划 |
5.2.4 城镇职能分工规划 |
5.2.5 城镇空间布局规划 |
5.3 城镇人口规划 |
5.4 城镇建设设置标准 |
5.4.1 用地指标 |
5.4.2 园林绿化指标 |
5.4.3 能源指标 |
5.4.4 道路交通设施指标 |
5.4.5 给排水设施指标 |
5.4.6 环卫设施指标 |
5.4.7 社会服务设施指标 |
5.4.8 电话设施指标 |
第六章 加快推进四川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措施 |
6.1 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
6.1.1 追求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
6.1.2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
6.2 建立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制度支持系统 |
6.2.1 建立城市化发展的制度框架 |
6.2.2 创新城市化发展支持体系 |
6.3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改善和加强政府调控及管理 |
6.3.1 加强政府对城市化的规划与组织 |
6.3.2 采取有利于资源优先向大中城市集聚的政策措施 |
6.3.3 促进四川城市化在有序基础上分阶段实施 |
第七章 四川不同类区城市化发展的实证分析 |
7.1 成都建设”西部战略高地”和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案例分析 |
7.1.1 成都经济社会与城市化发展现状 |
7.1.2 新一轮成都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
7.1.3 新一轮成都城市空间布局的战略调整 |
7.1.4 带动成德绵都市带建设的战略构想 |
7.1.5 构建成都都市圈的战略设想 |
7.2 绵阳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和中国科技城的案例分析 |
7.2.1 绵阳城市建设概况 |
7.2.2 绵阳城市化回顾 |
7.2.3 绵阳现代化城市指标体系测算 |
7.2.4 绵阳推进城市化的战略构想 |
7.3 资源开发型城市的典型类区--攀枝花城市化发展研究 |
7.3.1 攀枝花城市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 |
7.3.2 攀枝花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
7.3.3 攀枝花城市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
7.3.4 促进城镇群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对策研究 |
第八章 新世纪初四川城市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
8.1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 |
8.1.1 正确认识和处理产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 |
8.1.2 进一步推进工业化进程 |
8.1.3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
8.1.4 重视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 |
8.1.5 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
8.2 建立合理?有序的城镇结构体系,优化空间布局 |
8.2.1 城镇结构体系的内涵及四川现状 |
8.2.2 构建科学的城镇结构网络体系的总体思路 |
8.2.3 完善城镇结构体系的基本路径 |
8.3 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提高城镇现代化水平 |
8.3.1 进一步强化城镇规划的”龙头”地位 |
8.3.2 导入经营城市的新理念 |
8.3.3 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8.3.4 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
8.3.5 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 |
8.4 抓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与流动,促进非农化进程 |
8.4.1 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步伐 |
8.4.2 创新农业劳动力的转化方式与途径 |
8.5 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发展小城镇 |
8.5.1 小城镇在城市发展中所处的地位 |
8.5.2 小城镇在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8.5.3 小城镇发展的具体对策研究 |
8.6 高度重视基层基础工作,推进城镇社区发展 |
8.6.1四 川社区发展的现状 |
8.6.2四 川推进城市社区发展的规划与建议 |
8.7 树立现代城市形象,营造新型城市社区文化环境 |
8.7.1 高度重视培育城市”软性竞争力” |
8.7.2 培育新型城市社区文化 |
8.7.3 注重市民思想道德建设 |
8.7.4 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运行的一般原理 |
1.1 财政政策的一般性分析 |
1.2 货币政策的一般性分析 |
1.3 财政货币政策的综合性理论分析 |
1.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分析 |
第2章 西方主要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的运用 |
2.1 美国的财政货币政策 |
2.2 德国的财政货币政策 |
2.3 英国的财政货币政策 |
2.4 日本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3章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实践的发展和回顾 |
3.1 财政政策实践和历史回顾 |
3.2 货币政策的实践和历史回顾 |
3.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
第4章 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 |
4.1 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的选择 |
4.2 促进经济稳定的财政政策的选择 |
4.3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的选择 |
4.4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分析 |
第5章 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 |
5.1 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选择 |
5.2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货币政策选择 |
5.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
第6章 财政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
6.1 财政货币政策的宏观协调配合 |
6.2 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财政货币政策运用 |
6.3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货币政策协调 |
6.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通过松紧搭配来实现内外平衡 |
第7章 我国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的展望 |
7.1 “十五”时期经济环境分析 |
7.2 “十五”时期金融形势展望 |
7.3 “十五”时期货币政策取向 |
7.4 “十五”时期财政形势展望 |
7.5 “十五”期间财政政策的取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二、 研究方法和体系结构 |
三、 主要观点 |
第一章 财政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财政货币政策理论综述 |
第二节 财政货币政策理论分析 |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二章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一节 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永恒的主题 |
第二节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货币政策的回顾与评价 |
第三章 促进资本形成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中的资本形成 |
第二节 国民储蓄的形成与结构变化 |
第三节 政府储蓄 |
第四节 外国储蓄 |
第五节 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四章 推动经济增长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 |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 |
第三节 经济增长与财政政策 |
第四节 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 |
第五章 优化经济结构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一节 经济结构的基本理论 |
第二节 对我国现实的考察 |
第三节 优化经济结构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四节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六章 宏观经济稳定的财政货币政策(上) |
第一节 转轨时期的经济波动 |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形成与治理 |
第三节 通货紧缩成因与对策 |
第七章 宏观经济稳定的财政货币政策(下) |
第一节 新因素的引进 |
第二节 进出口规模与结构 |
第三节 汇率变动及其影响 |
第四节 国际资本流动 |
第八章 公平收入分配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一节 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 |
第二节 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 |
第三节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第四节 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财政政策 |
第五节 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金融机制 |
第九章 国债政策 |
第一节 国债的双重经济功能 |
第二节 国债的适度规模 |
第三节 国债市场的合理结构 |
第十章 中国加入WTO后财政货币政策选择 |
第一节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 |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理论 |
第三节 尽快调整现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建立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的宏观调控新机制 |
第十一章 进一步的思考 |
第一节 市场主导型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二节 政府主导型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三节 若干分析与评价 |
第四节 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前瞻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抓西部开发机遇 探住房信贷新路子(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九个关系问题研究[D]. 张永民. 武汉大学, 2010(05)
- [2]重庆市三峡库区小城镇建设研究[D]. 付林川. 重庆大学, 2007(06)
- [3]新型工业化条件下中国城市化发展研究[D]. 柯映红. 华侨大学, 2004(04)
- [4]2003年中国宏观经济大事辑要(上)[J].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信息中心课题组. 经济研究参考, 2004(33)
- [5]刊中报[J]. 傅光亮.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2003(02)
- [6]北海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及对策研究[D]. 张金顺. 电子科技大学, 2002(02)
- [7]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 ——中国四川的实证分析[D]. 蔡竞. 西南财经大学, 2002(02)
- [8]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D]. 李圣君. 东北财经大学, 2002(01)
- [9]抓西部开发机遇 探住房信贷新路子[J]. 中国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营业部住房信贷处. 中国城市金融, 2001(01)
- [10]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D]. 刘克崮. 东北财经大学,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