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叉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穹顶,温室,有限元,屈曲,乌鲁木齐,分形。
分叉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于海业,关姝杰,刘爽,隋媛媛[1](2019)在《基于分叉结构的穹顶温室试验与仿真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最优穹顶温室缩尺模型承力面面积比例分配计算得上3层横梁及竖梁相应荷载,在ANSYS中进行逐级静力仿真,与雪载模拟应变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微应变与加载质量呈线性相关,试验相关系数为0. 993 2~0. 999 9,仿真相关系数为0. 994 8~1,仿真与试验微应变相对误差为1. 840%~8. 386%,仿真方法可靠。对1层横梁和竖梁在网格尺寸为10、12、16、18、20 mm时进行静力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半径在0. 24 m时,适宜的网格尺寸为16~18 mm。在ANSYS中,采用同样方法计算仿真加载值,对半径6 m的穹顶温室12组方案进行初选、线性屈曲、力学校验(刚度、强度、稳定性)等逐步分析,得到共4层、第1层梁数为8、混合分叉结构为最优方案;对半径12、18 m的穹顶温室最优结构进行屈曲仿真,结果表明,在水平荷载作用下1阶初始模态缺陷明显,在竖直、水平荷载作用下,非线性屈曲荷载平均为线性屈曲荷载的0. 37、0. 57倍,说明有必要对大跨度穹顶温室进行非线性屈曲分析,以保证其结构足够稳定;力学校验皆合格,且半径为6、12、18 m温室的稳定性校验值在组合2作用下分别为组合1作用下的1. 89、2. 26、2. 33倍,强度在2种组合作用下差别不大;与1 152 m~2Venlo型连栋玻璃温室相比,3种尺寸温室单位体积用钢量可节约40. 11%~59. 34%。(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陈燕婷,李雪清,孙志宏,吴杰伟,郁强[2](2019)在《分叉结构管状编织物编织机的运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编织分叉结构管状编织物的变轨道式二维编织机设计方案,研究该编织机在3种编织状态时携纱器和牵引机构的运动规律。以单个携纱器为研究对象,在一个矩形轨迹槽周期内,建立编织角和携纱器相对于芯轴的旋转角度的关系式;根据该表达式,分析牵引过程中编织点高度的变化规律;采用调整芯轴移动速度的方式来减少因矩形编织轨迹槽导致的编织点高度的波动幅度。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调整芯轴移动速度可以减小编织点高度波动幅度。(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李松泉,吕全彬,蔡剑华[3](2019)在《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电热水壶中利用内壶嘴处设有导流结构,在倒水的时候,内壶嘴流出的水受到导流凸条及外延伸的凸边的导流作用,防止大面积出水,并且水从出水尖部直接流出,从而防止了倒水时出现水流回溢及分叉的现象。(本文来源于《日用电器》期刊2019年01期)
于海业,关姝杰,隋媛媛[4](2019)在《基于芡实叶脉分叉结构的穹顶温室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芡实叶脉的分叉结构及叁角形的稳固特性设计了一分二-原、不分叉、一分二-全叁角形和一分叁4种穹顶温室。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4种温室进行了静力及线性屈曲分析,静力分析结果表明,4种温室在组合2(风载组合)作用下差别显着,即随着分叉级数增多,位移与强度分别降低了98. 92%和86. 46%,一分二-全叁角形和一分叁满足强度要求,且两者力学特性相近,耗材量相比不分叉结构分别增加了11. 88%和30. 18%;屈曲分析结果表明,竖直和水平荷载作用下,屈曲荷载分别是许用荷载的63. 52~26 737. 22倍与26. 86~11 300. 97倍(以单元长度为限),4种温室稳定性皆满足要求,且对竖直荷载响应显着,即分叉结构使屈曲荷载平均增加了334. 02%;综合得出一分二-全叁角形为最优结构。基于第二相似理论,以1∶25制作的缩尺模型在12组应变试验中,与仿真结果无显着差异的组数占75%,25%略有偏差,试验相对误差为0. 18%~0. 69%,仿真过程准确可靠;模型横梁对组合1(雪载组合)响应明显,即各组应变均值在组合1作用是组合2作用下的5. 6倍,竖梁对组合2响应明显,即各组应变均值在组合2作用是组合1作用下的6. 2倍。(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孙云,朱黎明,王龙轩,杜文风[5](2019)在《基于等效结构应力法的铸钢分叉节点环形对接焊缝的疲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掌握铸钢分叉节点与构件连接时焊缝的疲劳性能,利用等效结构应力法对铸钢分叉节点的环形对接焊缝进行了疲劳分析。通过等效结构应力场和缺口应力场确定网格不敏感结构应力,并综合考虑裂纹扩展、缺口应力和疲劳寿命等影响因素,实现等效结构应力的转化,再结合疲劳设计主S-N曲线对焊缝的疲劳寿命进行计算;在ABAQUS静力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基于等效结构应力法原理而开发的有限元分析软件FE-SAFE/VERITY,对铸钢分叉节点环形对接焊缝的疲劳寿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铸钢分叉节点主管端部的环形对接焊缝最危险处的循环次数为105.711;等效结构应力法具有网格不敏感性,利用等效结构应力法能够较好地预测铸钢分叉节点环形对接焊缝的疲劳寿命。(本文来源于《应用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秦锴,罗宗礼[6](2018)在《超高层转换区分叉组合钢混结构柱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论述了超高层转换区分叉组合钢混结构柱在超高层建筑中的施工难点以及变截面柱的设计理念与特点,针对转换层高、大、钢管柱吨位大、施工场地狭小的特点结合贵阳双子塔项目应用实例,综合介绍了超高层转换区分叉组合钢混结构柱的钢结构深化及吊装、钢筋绑扎、模板安装以及混凝土分层浇筑等的操作要点,为同类型的超高层转换层施工作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建筑技艺》期刊2018年S1期)
宋杰[7](2018)在《乌鲁木齐地铁地下叁层中庭式分叉高柱车站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庭式地铁车站作为地上建筑的先进设计理念,目前在国内部分城市地下二层车站中也被采用。以国内首例设置中庭、钢筋混凝土分叉高柱的地下叁层平行换乘车站——乌鲁木齐地铁1、5号线国际机场站为例,简要介绍了其主要结构设计方案。通过车站标准段与中庭段计算结果对比及车站叁维抗震分析,论证了该方案是合理可行的。其结论可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2018年07期)
胡小龙[8](2018)在《多孔纤维分叉结构有效热导率的分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不管是天然纤维还是化工纤维材料中都具有多孔结构,且纤维材料中大量存在着一种普遍且特殊的分形分叉结构。如动物的毛皮和植物的运输系统都是属于纤维材料分形分叉结构。在化学纤维中也普遍存在这种结构,如纺织衣服、棉纶、纤维玻璃以及纤维金属等等,其中化工纤维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受外力作用,其分叉结构的微结构容易发生变化,导致结构更加复杂。近年来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多学科的交叉发展,引起了各国科学家对分形分叉网络传输特性进行实验和模拟研究,得到大量关于分叉结构运输特性相关的经验关系式,然而针对其热导率的研究还有一些空白。因此,本文在已有的关于分叉结构有效热导率和传输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深入的理论推导,再通过热电模拟理论对其进行建模,再结合分形理论知识对其传热现象进行系统研究,推导出其有效热导率解析表达式,对理解和揭示多孔纤维分叉结构的传热机理以及工程应用都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第一章绪论部分,先对多孔纤维材料的多孔介质在传输方面的研究现状,再对分形理论进行重点介绍,最后对分形分叉结构和本文的研究意义进行了说明和简单介绍。在第二章中主要对多孔介质的判据进行说明和建多孔介质分形维数D_T的解析模型来深度了解多孔介质的传导机理。第叁章中对纤维热传导,热电模拟理论和树状分形分叉网络的几何结构进行详细的描述,这章是后文对多孔纤维分叉结构有效热导率进行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由于树状分形分叉网络分为对称和非对称两种,所以在第四章中,首先引入不对称因子?,当?=1时,结构就为对称型分叉网络;?≠1结构就为非对称网络。再结合前面第二章和第叁章的理论知识,对分形分叉结构的有效热导率与其微结构参数以及有效热导率与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并且推导出了精确关系式,里面不含有任何经验参数。研究表明,对称树状分形分叉网络就是非对称树状分形分叉网络中?=1的一种特例。然后再根据第二章和第叁章中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得到了树状分形分叉网络的有效热导率与其结构参数之间的解析表达式,研究发现:分叉结构的微结构尺寸在变化的过程中,分叉网络的有效热导率都会有个最大值,这最大值就是纤维材料结构进行优化的热导率值。并且通过分析可知当分叉网络的面积因子等于1.0时,此时有效热导率为最大值,且与微结构其它参数没有关系。通过本文的研究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选择多孔纤维分叉结构的几何参数,使得分叉网络结构的有效热导率达到最大值,这不仅对多孔纤维材料热传导的理论研究做出贡献,并且其对工程上纤维材料的开发和生产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期刊2018-05-23)
杨成龙[9](2018)在《分叉式异形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结构空间静力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高架桥和立交桥中,为连接主线桥和匝道桥,通常设置分叉式异形箱梁桥进行过渡。该类桥梁一般是变宽度、变坡度、变曲率的,其受力特性较为复杂,空间效应更为突出。目前,该类桥梁的研究方法尚不明确,通过对比该类桥梁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本文采用梁格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对该类桥梁的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本文以某立交桥中的一分叉式异形箱梁桥作为工程背景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归纳总结分叉式异形箱梁桥的多种研究理论方法基础上,阐述了梁格法原理及其数值化计算分析方法。2、较为详细地论述运用梁格法方法实现分叉异形箱梁有限元建模要点包括纵向梁格划分方式、单元划分等的原则划分方法;讨论了不同截面形式箱梁的划分方法及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3、通过某实例工程分叉式异形箱梁的叁维有限元分析、梁格有限元分析及其对比分析,研究讨论了支点反力、挠曲变形、梁体应力分布等,验证所提出的梁格法分析方法的准确性。4、运用梁格法有限元模型,进行分叉式异形箱梁桥包括:(1)匝道桥坡度;(2)分叉开口角度;(3)横隔板数量;(4)支点横隔板刚度;(5)联系横梁刚度等结构参数的参数分析,讨论各主要结构参数对结构变形受力的影响趋势。(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杨飞[10](2017)在《分叉结构微通道中气液两相流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通道中的气液两相流广泛应用于微机电系统、电子器件冷却、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如微电子芯片的流动沸腾冷却、微气泡超声造影剂制备等。在微通道中,由于尺度效应,气液两相流有着独特的运行规律与机制。因此,探究微通道中的气液两相流机理已成为工程热物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我们知道,分叉结构是微通道气液两相流分配和收集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分叉处,气液两相流与传热过程涉及气泡生成、变形、破裂和聚并等动力学行为、静态和动态流动不稳定,并且经历两相流动、界面演化、传热传质等复杂耦合过程。因此,开展微小分叉结构中气液两相流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微通道中的气液两相流研究还主要集中在直通道,而对分叉结构微通道中的气液两相流的研究比较缺乏,特别是分叉结构对微通道中的气液两相流流型演化的影响机理还缺乏深入研究。为此,本文设计搭建了微尺度流动与传热的实验平台,对分叉结构微通道中的气液两相流动和流动沸腾相变传热进行了可视化研究,重点分析了 T形微通道中流动沸腾和气泡破裂特性、分形树状微通道中气液两相流行为。概括而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设计并搭建了 T形微通道中流动沸腾的可视化实验平台,研究T形微通道分叉结构处出现的流动沸腾流型并绘制流型图,并重点分析加热温度、质量流量密度和微通道尺寸对流型及温度不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T形微通道分叉处的流动沸腾流型主要有挤压断裂流、泡状流、塞状-环状交替流和环状流。在分叉结构流动沸腾中,汽化核心首先出现在分支通道中,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汽化核心会逐渐向主通道中延伸。进口质量流量密度和微通道尺寸的减小都会导致分叉处的泡状流的消失。同时,进口质量流量密度和微通道尺寸的增加都会导致分叉处环状流出现的推迟。加热温度和进口质量流量密度会对流动不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在一定进口质量流量密度条件下,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出口温度的波动幅度逐渐减小。在一定过热度条件下,随着进口质量流量密度的升高,出口温度的波动幅度逐渐增加。设计并搭建单分叉结构微通道中气-水两相流实验台,利用错流T形微通道生成气泡,并在T形微通道中可视化研究气泡流动破裂行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错流T形微通道中生成气泡的大小主要受毛细数和分散相流量大小的控制。错流T形微通道中生成气泡的当量尺寸随着毛细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散相流量的增大而增大。气泡在T形微通道分叉处中主要有5种流动破裂方式:气泡无间隙对称破裂,气泡半无间隙对称破裂,气泡悬空对称破裂,气泡不对称破裂和气泡不破裂。气泡不对称破裂和不破裂现象主要出现在低分散相气体流量中,此时气泡的初始长度也比较小,而气泡的对称破裂现象主要出现在分散相气体流量较大时。在气泡无间隙对称破裂的夹断阶段,气泡颈缩段的长度和时间呈线性关系。在研究单分叉结构微通道气液两相流的基础上,本论文还开展了多分叉结构微通道中气-水两相流可视化实验研究,主要研究气泡在分形树状微通道中的运动速度和路径,并分析影响气泡分裂均匀性和对称性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气泡在分形树状微通道中的整体运动速度会随着通道级数的增加而减小。分叉的存在又会造成气泡在分叉处运动速度的局部上升。气泡的初始长度会影响气泡在分形树状微通道中流动分裂的对称性和同步性,气泡长度越长越有利于气泡流动分裂的对称性和同步性。此外,高流速下气泡也会表现出更好的流动分裂对称性和同步性。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分叉结构微通道中流动沸腾和气-水两相流动的流型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成果可为认识微小结构中气液两相流机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7-06-03)
分叉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一种编织分叉结构管状编织物的变轨道式二维编织机设计方案,研究该编织机在3种编织状态时携纱器和牵引机构的运动规律。以单个携纱器为研究对象,在一个矩形轨迹槽周期内,建立编织角和携纱器相对于芯轴的旋转角度的关系式;根据该表达式,分析牵引过程中编织点高度的变化规律;采用调整芯轴移动速度的方式来减少因矩形编织轨迹槽导致的编织点高度的波动幅度。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调整芯轴移动速度可以减小编织点高度波动幅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叉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于海业,关姝杰,刘爽,隋媛媛.基于分叉结构的穹顶温室试验与仿真优化[J].农业机械学报.2019
[2].陈燕婷,李雪清,孙志宏,吴杰伟,郁强.分叉结构管状编织物编织机的运动分析[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李松泉,吕全彬,蔡剑华.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J].日用电器.2019
[4].于海业,关姝杰,隋媛媛.基于芡实叶脉分叉结构的穹顶温室设计与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9
[5].孙云,朱黎明,王龙轩,杜文风.基于等效结构应力法的铸钢分叉节点环形对接焊缝的疲劳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19
[6].秦锴,罗宗礼.超高层转换区分叉组合钢混结构柱施工技术[J].建筑技艺.2018
[7].宋杰.乌鲁木齐地铁地下叁层中庭式分叉高柱车站结构设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
[8].胡小龙.多孔纤维分叉结构有效热导率的分形分析[D].武汉工程大学.2018
[9].杨成龙.分叉式异形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结构空间静力学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10].杨飞.分叉结构微通道中气液两相流的实验研究[D].东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