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才[1]2004年在《新型生育文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文中研究指明发展是社会不停的脚步,生育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时互释,历时互动地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包含着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两方面内涵的社会整体发展方式。然而,日趋严峻的人口形势,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的发展,阻碍着人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限制着人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影响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当我们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存在及人的自由自觉本质理论和“两种生产理论”,从文化的视角采用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反思人类自己的行为,反思人类自己的存在的时候,我们看到在物质生产活动及其观念化的物质文明中人的本质力量被明确而清晰的表现、确证和实现,在这里,人类正走逐步向自由自觉,而我们很少发现在人口自身生产活动及其观念化的生育文化中人的本质力量被自由自觉地表现、确证和实现。社会实践呼唤着能引导人们走向自由与解放的新型生育文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中国的人口生产及生育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人口再产生类型、生育模式到生育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知识能力、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行为规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剔除“传统生育文化”封建糟粕、克服“政策指导型生育文化”简单粗暴,批判“西方个人本位型生育文化”利己主义倾向的基础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逐步形成了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群众性、民族性、先进性和超越性的新型生育文化。新型生育文化提倡“自由自觉、男女平等、适度生育、优生优教、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珍爱生命、实现价值”,对于指导我国人口生产,引导人们在人口生产实践中走向自由与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口现代化,对于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杨发祥[2]2003年在《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文中认为计划生育是当代中国历史上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开展计划生育历史的研究,对中国人口的现代化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除导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九章。 导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代了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渊源。包括中国古代的计划生育思想、近代以来的国内外计划生育思想及活动。 第二至第六章分阶段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历程。1949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大体经历了五个较长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1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提出与论争时期。其中,1949-1953年,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缺失与提出阶段;1954-1957年,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与初步开展阶段;1958-1961年,计划生育步入发展的歧路阶段。第二阶段(1962-1970年),是我国计划生育的再起与停顿时期。1962-1965年,是计划生育的提出及其在部分市、县的试点阶段;1966-1970年,计划生育陷于停顿阶段。第叁阶段(1971-1978年),是计划生育的勃兴与普及时期。以[71]51号文件的发表为标志,中国计划生育进入实质性的发展时期。第四阶段(1979-1991年),是计划生育的开拓与发展时期。1979-1984年,是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和政策调适阶段。1985-1991年,是计划生育规范化与制度化时期。第五阶段(1992年以来),是计划生育的新形势和新探索时期。1992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我国步入体制转型时期,计划生育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迎接新的挑战,进行新的调适,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生育工作运行机制,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 第七章主要阐述了计划生育在运作实践中相关政策、运作机制及实际效果的地方差异,城乡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军事单位与非军事单位之间、涉外婚姻与本土婚姻之间等呈现出多层次特征。我国计划生育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仍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上,这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关键。在本章中,还阐述了我国计划生育的法制化道路。包括“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和相关基本法律中,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和实施等。 第八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推行带来的社会变迁,包括计划生育对妇女、儿童、老人及家庭规模、功能和结构类型的影响,计划生育与我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计划生育与城乡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新型生育文化的生长等。 第九章主要阐述计划生育的国际比较、中外交往及国际评价,从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与国际环境。 结语主要阐述了中国计划生育的跨世纪回顾与反思,包括中国计划生育的发展轨迹、计划生育的特点与影响、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并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规律和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对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趋势进行了战略性前瞻与预测。
张大维[3]2010年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城市社区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视角,试图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否形成,主要内容和理论价值如何?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怎样,主要经验和实践意义何在?论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等研究方法,遵循“发生逻辑(为什么)——理论体系是什么——实践成效怎么样”的分析思路,采用“新情况——新问题——新理论——新实践”的研究框架。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第一,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已经形成且已整合成架构合理、指导实践取得巨大成功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二,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了基础。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由此可见,社区建设和党的建设是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关注的两大主题。新中国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20年、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10年、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创建5年,农村社区建设从试点走向铺开,城乡社区统筹发展的趋势正在形成,我国社区建设的成就巨大,对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形成的新理论与新实践进行系统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当前学术界在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的同时却也出现了一些明显不足:从西方研究范式出发,来阐释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较多,从我们党执政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化道路,并从学理上分析总结我们党城市社区建设新理论和新实践的较少;等等。本文关注实践中的问题,转换研究范式,从实际问题出发梳理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四个主题,也即党的理论和实践体现的四条主线:居民自治、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文明。本论文阐释围绕着这四条主线展开,使其贯穿于党的理论和实践的始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具有独特的发生逻辑。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最初目的,是要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所引发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和实践就是围绕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展开的。总体来看,我国巨大社会转型出现的新情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分工。新情况引发新问题,与之相关联,我国的社会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民稳问题,即单位制解体与基层社会管理主体缺失及管理真空问题;民生问题,即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服务或产品供给短缺问题;民主问题,即公民的选择权、自由权、差异性增强与自治渠道、自治制度、自治机制不完善问题;文化问题,即精神文明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党和国家逐步形成了通过社区来整合社会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并指导着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形成了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选择走城市社区建设道路以后,逐步展开了理论探索并通过实践试错来完善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党的各次全会的精神、中央领导同志的论述、中央政府报告的概括、中央政策法规的阐述,政界学界理论的成果,等等,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总体来讲,业已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是关于建设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及其内含的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等各要素的意义价值、宗旨目标、内涵外延、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手段途径、网络体系等的整体性理论体系。其包括叁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一是逻辑起点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理论;二是中轴核心理论,即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理论;叁是外围结构理论,包括社区居民自治理论、社区管理有序理论、社区服务完善理论、社区文明祥和理论等四大支柱理论。这叁部分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的轴心体系。其中,逻辑起点理论是方法论,中轴核心理论是价值观,外围结构理论是保护带。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是由其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巨大实践成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传统旧式社区建设阶段、过渡转型社区建设阶段、现代新型社区建设阶段、和谐社区建设与城乡社区统筹发展阶段四个阶段。本文侧重于呈现过渡转型社区建设及其以后阶段的实践发展。在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概括起来便是“五个建立、五个格局”:一是社区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基层社会有序管理格局;二是社区民主制度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广泛参与居民自治格局:叁是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小社区大服务格局;四是社区建设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齐抓共建格局;五是社区文明氛围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文明祥和格局。实践的巨大成效实际上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创造了理论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体现在:一方面,从时间和内容范畴上看,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实践意义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及其内含的“一个正确分析、五个紧紧抓住”等具体实践经验,既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也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为最终实现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王昕[4]2008年在《新型生育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解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实现这一目标,其根本问题在于解决农村人口综合素质问题。当前,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点在农村、解决人口素质、结构、分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也在农村。因此就,把建立新型生育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是解决农村人口问题,服从和服务好新农村建设大局的最有效途径。
张友祥, 王喜红[5]2004年在《论培育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在于优生优育优教,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培育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对于推动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遵循生育文化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力发展市场经济、重视文化独立作用、加强政府调节职能、积极做好"两个结合"、坚持"叁个代表"思想,是培育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的有效途径。
罗崇敏[6]2006年在《中国边政学新论》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试图探索广义边政学的思路和构架。在充分借鉴以往边政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立足现实实践,理性考察历史,面对未来发展的学术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边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并突出边疆发展、边疆和谐和边疆安全这叁个重点。 本文在学习借鉴中,对边政学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和反思,把边政学发展过程进行历史和逻辑性的归纳,提出边政学研究和发展的四个阶段,即:边疆史地研究阶段、边疆史治研究阶段、边疆民族研究阶段、边疆发展研究阶段。而四个研究阶段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融汇、相互促进的。在肯定以往边政学的积极贡献后,指出了以往边政学研究的特点是:诠释性强、政策性广、单一性多、狭义性明显、人本性不突出。对广义边政学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探索,提出广义边政学是关于边疆地区以人为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管理和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国内陆地疆界内地区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管理和发展。它具有六个特性:人本性、发展性、集成性、统筹性、和谐性、前瞻性。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都是围绕这一思路展开的。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包括:边疆史地范畴、边疆政治范畴、边疆经济社会范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边疆发展战略、边疆经济发展战略、边疆城市化演进、边疆新农村建设、边疆文化建设、边疆和谐社会构建、边疆治理方略、边疆安全建设等问题。 关于边疆发展战略。分析了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和以往边疆发展战略的特点,提出加快边疆发展战略转变的思路。在探讨边疆发展战略的本质和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的边疆发展思路,即以人为核心要素、以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思路。我们处在信息和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趋加快。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个系统。边疆地区的发展应以社会系统论思想为指导,探索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边疆地区实施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一个基本的要求是促进“叁个转变”和“五个良性互动”。“叁个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方式转变。“五个良性互动”是: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区域之间的
江华锋, 任建通, 孙江辉[7]2007年在《河北省先进生育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文中研究指明生育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它影响所及的范围内发挥诸多方面的作用,诸如影响和制约个人生育观的作用,酿就社会生育模式的导向作用。河北省的计划生育工作,以“叁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以人为本,以家庭为切入点,重建设、重创新、重实效,从大人口文化出发,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强化新型生育文化在稳定低生育水平中的独特作用和工作理念,较好地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与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谐调互动。
游振伟[8]2003年在《努力建设新型生育文化》文中认为党的十六大在规划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时,再次确立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指出:"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人口与计划生育的长期实践中,新型生育文化即社会主义生育文化得到了培育和发展,已成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人口与计生事业发展,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社会主义生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发展先进文化,是实现"叁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措施。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自然也包括先进文化的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又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为指导,加强新型生育文化的建设。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深刻揭示了人口生产的规律和特点,它既是新型生育文化的基础,又对新型生育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所谓生育
袁秀娟[9]2009年在《新型生育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探析》文中指出发展是社会不停的脚步,生育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我国有着悠久的生育文化史,生育文化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同时又强烈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世纪之初,我国就面临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生育文化和社会发展和谐统一。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对于引导人们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观念,在生育活动中走向自由与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于我国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原则,以人口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人类学、文化学以及哲学等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历史分析等研究方法,致力于新型生育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探析。在探索中,仔细分析当前学术界对生育文化的研究成果,充分认识和把握生育文化的内涵、新型生育文化的内涵和存在形态以及建设的必要性。在以历史为根据,以现实为基础的前提下,考察生育文化的历史演变以及新型生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分析新型生育文化发展的优势,立足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深入探索和谐社会与新型生育文化的关系,并针对新型生育文化在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途径,积极推进新型生育文化的建设。
王承宽[10]2006年在《21世纪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这一目标的具体实施实际上包括了人口发展目标要求。为此,在21世纪头20年切实解决好中国的人口管理问题,既是确保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人囗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它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提出21世纪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近远期战略目标要求,这就是2010年大陆人口不超过14亿,2050年左右不超过16亿,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面临的人口问题是多方面的,有人口经济、人口社会、人口生态、人口安全等等,本文中仅列出了十大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可以分为一是人口主体因素,其主要责任部门是人口计划生育系统,像人口总量、稳定低生育水平、出生人口性别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等;二是人口结构因素,其主要责任部门是劳动保障及文化教育宣传系统,像人口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就业问题、人口素质等;叁是人口安全因素,其主要责任部门是环保及农业部门,当然也有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像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解决贫困人口问题、人口安全问题等。本论文重点调研、分析解决人口管理问题,也就是说从解决人口问题出发,立足从解决人口管理问题入手,为国家人口计划生育系统提供决策咨询和依据。论文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面临的十大人口问题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重点突出了人口计划生育系统应该管理并且能够管理的几个问题即一是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问题。二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问题,叁是人口总量的预测和政策讨论问题。文中结合实际对江苏省南通市、昆山市、浙江省温州市作了实证调查研究,总结了经验。在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人口管理的现状,探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中的主要对策思路。本论文在温州市流动人口发展研究时,重点结合了温州市作为流动人口较多、国民经济发展较快、民营经济成份较大的特点,根据调查数据及相关资料,从固定资产投资、GDP两方面寻找与流动人口之间的拉动关系,对温州流动人口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这种预测方法是一种新的尝试,目前国内尚无其他人使用,是流动人口预测的一个突破点。其预测结果与温州的实际基本相符,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新型生育文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 刘天才. 清华大学. 2004
[2]. 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D]. 杨发祥. 浙江大学. 2003
[3]. 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0
[4]. 新型生育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考[J]. 王昕. 才智. 2008
[5]. 论培育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J]. 张友祥, 王喜红. 人口学刊. 2004
[6]. 中国边政学新论[D]. 罗崇敏. 中央民族大学. 2006
[7]. 河北省先进生育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思考[J]. 江华锋, 任建通, 孙江辉. 西北人口. 2007
[8]. 努力建设新型生育文化[J]. 游振伟. 福建理论学习. 2003
[9]. 新型生育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探析[D]. 袁秀娟. 西安理工大学. 2009
[10]. 21世纪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问题研究[D]. 王承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标签:人口学与计划生育论文; 计划生育论文; 社区建设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生育年龄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计生证明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汉族人口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时政论文; 中国人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