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利用1981—2016年6—7月1°×1°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地面气象站基本气象要素日数据集(V3.0)的日降水资料,通过对江淮冷切变线的客观判识,选取了10个典型个例,采用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东部江淮地区冷切变线演变过程中的结构特征及演变机制。结果表明,江淮冷切变线在水平方向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在垂直方向上从低层到高层向北倾斜,垂直伸展高度可到750hPa附近,生命史约54小时。江淮冷切变线受高、中、低层天气系统综合配置的影响,850hPa上江淮地区北支低压槽的整体南压、加强和东移是江淮冷切变线演变的关键因素。由于江淮冷切变线的结构特征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演变过程可分为发展、强盛和减弱三个阶段。在动力结构方面,江淮冷切变线对应于与其走向一致的正涡度带,正涡度中心位于850hPa附近,在强盛阶段达到最大;江淮冷切变线位于无辐散区,其南侧有强辐合中心;江淮冷切变线位于南北两侧两个次级环流之间的上升运动区内,垂直速度大值区呈竖直结构,在强盛阶段上升速度最大;在发展阶段,沿着江淮冷切变线上的垂直运动均为上升运动,在强盛和减弱阶段,沿着江淮冷切变线上,800hPa以下为上升运动,以上为下沉运动。在热力结构方面,江淮冷切变线位于低层的温度低值区中,中高层500hPa左右是温度高值区;由于北方干冷空气的主导作用,江淮冷切变线在发展和强盛阶段位于干冷空气中,随后南方暖湿空气入侵,导致江淮冷切变线强度减弱;江淮冷切变线南侧为对流不稳定层结,北侧为中性层结,江淮冷切变线位于中性层结内。江淮冷切变线附近是水汽聚集带,江淮冷切变线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水汽辐合中心,水汽辐合主要位于对流层低层600hPa以下,在900hPa左右最强。大气的斜压性是造成江淮冷切变线显著随高度北倾的原因之一。大气非绝热加热与江淮冷切变线具有密切关系,江淮冷切变线位于东北—西南走向的非绝热加热带中,非绝热加热的强度与江淮冷切变线的强度变化一致,同时非绝热加热带随着切变线从北向南移动。在演变过程中,江淮区域内大气的非绝热加热主要来自于降水释放的凝结潜热,强烈的上升运动将低层的潜热加热向上输送,增强了高空的非绝热加热,大气非绝热加热最强的高度位于对流层中层500hPa左右。利用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进行诊断后发现,在江淮冷切变线的发展阶段,垂直非均匀加热项和相对涡度平流项起到主要作用,促使江淮冷切变线的强度增强;在江淮冷切变线的减弱阶段,水平非均匀加热项、相对涡度平流项、β效应项、上升运动项和热源变化项起主要作用,促使江淮冷切变线减弱。垂直非均匀加热项是影响垂直涡度倾向的关键因子,它的分布和大小对江淮冷切变线的移动和强度产生了主要影响。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闫丽朱
导师: 姚秀萍
关键词: 江淮冷切变线,合成分析,演变,结构特征,非绝热加热
来源: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
单位: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5041,91637105,4177504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C03B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7800)
分类号: P426.6
总页数: 61
文件大小: 17005K
下载量: 27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气非绝热加热作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气象 2019(01)
- [2].青藏高原地表非绝热加热模态及其与中国北方环流异常的联系[J]. 高原气象 2019(02)
- [3].大气非绝热加热在夏季风季引起的从里海向南亚和东亚的波列(英文)[J].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20(05)
- [4].局地水汽异常引起的非绝热加热对2016/2017年中国南方暖冬的影响[J]. 热带气象学报 2019(03)
- [5].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持续非绝热加热的特征分析和数值试验[J]. 大气科学 2009(01)
- [6].青藏高原春季地表非绝热加热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影响[J]. 干旱气象 2017(01)
- [7].冬季青藏高原大气热状况分析Ⅱ:年际变化[J]. 气象学报 2011(01)
- [8].一例伴随西南涡的入海高原涡持续活动成因分析[J]. 高原气象 2018(06)
- [9].NCEP/NCAR(Ⅰ、Ⅱ)和ERA40再分析加热资料比较[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 [10].夏季南亚高压多中心特征及其热力影响因子分析[J]. 大气科学 2016(05)
- [11].非绝热加热对大气局地扰动位能的影响和机理[J]. 地球物理学报 2013(10)
- [12].位涡倾向在Muifa台风路径转折中的应用[J]. 大气科学 2018(02)
- [13].热源异常对2008年初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天气的影响[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02)
- [14].春末夏初南亚高压活动与青藏高原及周边热力强迫的关系[J]. 大气科学学报 2015(05)
- [15].2006年6月5~8日梅雨锋上中尺度对流系统引发福建北部暴雨的诊断分析[J]. 大气科学 2008(03)
- [16].2000年以来福州地区夏季极端高温的新特征及成因探讨[J]. 大气科学 2015(06)
- [17].海洋性大陆核心区域非绝热加热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东亚夏季风变异的可能联系[J]. 热带气象学报 2017(01)
- [18].2013年盛夏中国中东部高温天气的成因分析[J]. 气象学报 2015(03)
- [19].中国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研究进展[J]. 气象学报 2014(05)
- [20].热带气旋外围环流影响下深圳高温的定量估算[J]. 气象 2010(04)
- [21].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建立过程及其与亚洲南部夏季风建立的关系[J]. 大气科学 2015(04)
- [22].敦煌地区“6·16”暴雨的热力和动力特征[J]. 干旱区研究 2013(01)
- [23].镇江地区夏季连续高温灾害的气候特征及2017年异常高温的诊断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 2019(04)
- [24].夏季青藏高原地区水汽向平流层的等熵绝热和非绝热传输的气候学特征及其与落基山地区的对比[J]. 大气科学 2019(01)
- [25].一次非典型西南低涡与降水过程相互关系的天气学分析[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7(01)
- [26].结合“海棠”台风(2005)定量分析非绝热加热对湿Q矢量诊断能力的影响[J]. 气象学报 2010(01)
- [27].2009年华北平原大范围持续性高温过程的成因分析[J]. 气象 2010(10)
- [28].2003年夏季梅雨期一次强气旋发展的位涡诊断分析[J]. 大气科学 2008(06)
- [29].台风“摩羯”(1814)残涡经渤海突然增强成因分析[J]. 海洋通报 2020(04)
- [30].Impacts of uncertain cloud-related parameters on Pacific Walker circulation simulation in GAMIL2[J].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