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得论文_李矜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叶梦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云门,许昌,礼制,经学,诗话,诗学,诗社。

叶梦得论文文献综述

李矜君[1](2018)在《云门宗与叶梦得诗学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宋禅悦之风盛行,士人阶层广泛的参与到禅事活动当中。风气影响下,诗学与禅学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叶梦得诗学理论的提出,便与二者间的交往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宋人对禅学的接受来看,较多的受到宗派禅学思想的影响,从而表现为对某一禅学宗派的特殊偏嗜。考察叶氏留下的诸多笔记可以发现,其与云门宗的关系最为密切。首先,表现在与其有密切交往的禅僧数量上,共有5人,除常上人身份无法确考以外,其他四人皆为云门僧。其次,叶氏对于云门宗的人物、掌故极为熟悉,其笔记中共涉及云门僧17人,占其笔记中禅僧总数的一半。此外,不同笔记中,叶氏对于云门宗僧人的提及次数多达34次,这一数量相当于临济、曹洞两宗僧人提及总数的两倍。这其中还未包括赵拚、富弼等着名的云门居士。其叁,在云门宗不同的法系之间,其与天衣义怀——净慈宗本一系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这一点从其交往禅僧的师承关系,笔记中记录的云门掌故及其自身浓厚的净土信仰可以推断出来,是叶梦得与云门宗关系中呈现出的重要特点。而就云门宗对叶梦得诗学理论的影响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云门叁句”与其诗学审美宗尚之间的关系。“云门叁句”原是禅师对于学人参学境界的开示,叶氏借此语论诗,并有意识的排列“叁句”的深浅之序以比附诗境,既是对魏晋以来品第诗人、诗歌作品等文学传统的继承,从其禅语借用、阐释的层面来看,也与“云门叁句”自身性质意义的演变有着莫大关联,是“云门叁句”公案化后的结果。其次,云门禅法、禅风同样对叶氏的诗学创作理论产生巨大影响。“一字禅”与“一字之工”、“活法”与“涵蓄”、“不得掠虚”与“胸中实有此语”等,云门宗对叶氏诗学理论的影响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文字层面的借用,而深入到其思想实质层面。这一背景下,二者之间的关系较其以“云门叁句”论诗而言,更不易被察觉。因此,也更有深入探讨下去的必要。(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8-06-28)

张悦[2](2018)在《叶梦得《春秋》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叶梦得(1077-1148)是两宋之交的一位学术巨擘,他才华横溢,博通文史,学问精深,着述宏富,现存着作有《石林居士建康集》、《岩下放言》、《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春秋传》、《春秋考》、《春秋谳》等,近年来,对叶梦得的研究,多集中于其文学方面,而对于其《春秋》学则关注较少。从其现存的《春秋》学着作来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春秋》学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研究其《春秋》学不仅对于《春秋》经传研究、先秦礼学研究多有裨益,亦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其人、其学、其文。宋代的社会危机与《春秋》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北宋前中期,由于“冗兵、冗官”、外族侵扰、道德沦丧、经学因袭旧制等原因,使得这一时期的《春秋》学呈现出“不惑传注、创发新意”的特点,思想上则表现为突出“尊王攘夷”。北宋后期及南宋前期,由于党争以及金兵入侵,这一时期的《春秋》学在突出“攘夷”和“复仇”的同时,更积极倡导政治变革,虽有部分学者游离于时代之外,但总体上呈现出“牵合时政,借经淑世”的特点。宋代的这些社会危机又是《春秋》成为有宋一代之显学的根本原因。叶梦得《春秋》学与宋代的时代背景及其人生经历皆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人生中有很长时间都隐居于湖州乌程卞山石林,在此期间,其创作了《岩下放言》以及《春秋谳》、《春秋考》、《春秋传》,从《岩下放言》的记载来看,其隐居期间的述作皆是完全从学术而非社会的角度出发的,这就使其在认定《春秋》性质时,在认为《春秋》是经的同时,不否认史的作用。但是,叶氏毕竟也是一个有经世致用抱负的传统文人,故其《春秋》学虽多能跳脱时代藩篱,但从细微处观察,仍能体察其“尊王攘夷”和“复仇”的时代气息。此外,据叶梦得《春秋考》自序及其自述之《春秋》叁书阅读顺序来看,大致可推测其叁书的成书时间。叶梦得治《春秋》,最为关注的便是礼制,因此其叁书对“五等爵称论”以及“雩礼”和“天子丧葬礼”都进行过一番考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这套体系既体现了叶氏的《春秋》礼学思想,又贯穿于其解经的始终,是叶氏《春秋》学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具体来讲,其“五等爵称论”分为四个方面;其对“雩礼”的看法分为五个方面;其对“天子丧葬礼”的看法则分为十个方面。除探讨礼制之外,叶氏还对“叁传注”(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范宁《春秋榖梁传集解》)进行了批驳。其对叁家之批驳,多能直击要害,以正叁家之失,虽有时说法亦非为确证,但其前后牵合,言之有理,自成一家,对后世研习《春秋》经传者大有裨益。叶氏《春秋》叁书具有较大的价值。首先,一方面确实广征博引,多援引古代典籍解经,故多“语有本原”。但同时,有时又不免妄以己意解经,因此就显得证据不足,从而呈现出“澜翻过甚”的弊端。好在叶氏解《春秋》,“语有本原”的占据多数,瑕不掩瑜。其次,叶梦得《春秋》学与其文学相互影响,其解经时的注重史实与为文时的以例服人一脉相承,同时其文学又多以《春秋》时事为题材,又常常呈现出功业思想和英雄气。(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8-05-01)

宋华[3](2017)在《叶梦得“极目亭”词时、地小考——兼与陶然先生商榷》一文中研究指出叶梦得《石林词》中有四首关于极目亭的词作,清代张德瀛在《词徵》中认为这些词的创作地点是北宋汴京艮岳的极目亭;陶然先生在《唐宋词汇评》(第二册)中认为叶梦得几首极目亭词的创作时间基本一致。这两种观点均存在一定的偏差,结合相关史料和诗词作品,可以考证出叶梦得词中所涉及的极目亭应该是蔡州和吴兴两地的极目亭。同时根据叶梦得词作和题序中所涉及的人物,也可以考证出叶梦得《满庭芳·麦陇如云》与《满庭芳·枫落吴江》两首词并非同时所作。(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张晶[4](2017)在《叶梦得诗论的美学蕴含》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诗论家叶梦得所着《石林诗话》,在中国诗话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上承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下启严羽的《沧浪诗话》,在诗话的转折与提升中起关键性的作用。本文重在揭示《石林诗话》丰富的美学内涵。《石林诗话》主张诗既要有雄浑气象,又要有言外之意;在创作发生时以情景猝然相遇的审美感兴为根本,同时诗中又要体现精微的诗法功夫;诗的使事用典要精当,但成诗后又要不见安排之迹,浑然天成;主张诗歌创作应该是"言与意会"的契合,同时,也非常重视诗人的用意作用。叶梦得通过禅宗云门"叁句语",呈现了诗的审美境界。(本文来源于《河南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周雪琦[5](2017)在《叶梦得许昌诗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叶梦得许昌诗社是成立于北宋末年活动于许昌的一个文人社团,在社首叶梦得的带领下,晁将之、晁说之、许亢宗、苏迨、苏过、苏龠、岑穰、韩宗质、韩宗武、韩8)、王实、王襄、曾诚等诗社成员相互交游唱和,促进了苏门诗歌在南北宋之交的发展。诗社结集有《许昌唱和集》,今已佚。本文以叶梦得许昌诗社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证和作品分析的方法研究诗社成员间的交游唱和以及唱和诗词,以期还原诗社活动的原始风貌。本文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叶梦得许昌诗社成立的政治、文化背景以及许昌的地域因素。诗社大部分成员有着元佑党人亲属的特殊身份,受崇宁党禁的影响,仕途多不顺遂。他们或旅居或移居于许昌这一次级政治文化中心,将生活重心转向文学创作。在禁“元佑学术”的文化背景之下,诗社成员继续推崇苏门自然随性的创作理念,为南宋苏门诗风的承袭做出了贡献。第二部分论述了叶梦得许昌诗社的成员组成。诗社成员除叶梦得之外,还有晁将之、晁说之、许亢宗、苏迨、苏过、苏龠、岑穰、韩宗质、韩宗武、韩8)、王实、王襄、曾诚此十叁人。这一部分首先根据文献资料的记载和诗社成员之间的唱和诗词对上述十四人的社员身份进行了考辨,其次对这十四名成员进行了生平履历等基本概况的考论。第叁部分论述了叶梦得许昌诗社成员之间的交游唱和活动。作为一个拥有十四位成员的大型诗社,许昌诗社不仅有宴会上的集中唱和,还有私下彼此的交游唱和,不仅有唱和诗,还有唱和词。叶梦得的笔记中载有与诗社诸多成员把酒叙话的经过,为我们展现了别样的诗社生活。许昌诗社成员分属于叁个文学家族,在家族血缘关系的基础上,成员之间彼此交游往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第四部分论述了叶梦得许昌诗社唱和诗词的题材内容和艺术特色。诗社以许昌西湖为主要活动场所,唱和诗词或描写西湖宴饮之乐,或抒发社友情谊之深,或表达避世归隐之志。在艺术特色上,首先“以才学为诗”,用典广博丰富;其次以“浑然天成”为创作宗旨,语言平淡自然,不事雕琢,风格清旷高远,也有少数雄伟壮阔的作品。(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7-03-15)

潘殊闲[6](2016)在《苏轼的经子之学与叶梦得的追慕之趣》一文中研究指出苏轼作为宋型文化的冠冕人物,不仅文学创作独步天下,其学术思想也富赡绝伦。苏轼经子之学很有分量,对《周易》《尚书》《论语》和老庄之学均有涉猎,特别是庄禅、释道智慧更是丰沛多彩,反复为世人称道。两宋之交的文人叶梦得,有深厚的景苏情结,对苏轼的经子之学多有追慕。这些踵继能够看出叶梦得与苏轼的诸多"缘结",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折射了苏轼文化乃至于宋型文化的特质、品味及其魅力。(本文来源于《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张纯道[7](2016)在《贺新郎·读《江山多娇》赠大钧,步韵叶梦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上旬刊)》期刊2016年11期)

冒鑫鑫[8](2016)在《浅论叶梦得词词风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叶梦得是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他早年词作属于婉约派;中年词风转向清旷疏淡,开始接受苏轼的影响;晚年则更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词风,并增添了豪迈雄放的音响,在南渡前后词风的转变中,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6年23期)

晏建怀[9](2016)在《叶梦得的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北宋末南宋初,朝野公认最有才气者有二人,一个是汪藻,另一个就是叶梦得。汪、叶二人年龄相仿,汪小叶两岁;才华相当,汪藻以诗着称,他的七律《春日》家喻户晓,叶梦得以词名世,《全宋词》收录其词达百阕;经历相似,都担任过皇帝的大秘,翰林学士,笔杆子。不过,汪藻在北宋徽宗朝长期遭到压制,直到南宋高宗朝才升迁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不久又被同僚弹劾罢官,一直投闲置散。而叶梦得在徽宗朝即已是显宦,官居中书(本文来源于《钟山风雨》期刊2016年03期)

夏东锋[10](2016)在《论叶梦得笔记的文学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叶梦得的笔记作品在宋代笔记作品中独具一格,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介绍说明简洁明白,顺序井然;记叙事件线索清楚,因由分明;描写人物细节典型,简练传神;发表议论新意迭出,思维谨严,论据充分,令人折服;山水小品流畅优美,物色情理哲思相交融,意境清旷,韵味悠长。可谓笔记作品中的上乘之作。(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6年17期)

叶梦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叶梦得(1077-1148)是两宋之交的一位学术巨擘,他才华横溢,博通文史,学问精深,着述宏富,现存着作有《石林居士建康集》、《岩下放言》、《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春秋传》、《春秋考》、《春秋谳》等,近年来,对叶梦得的研究,多集中于其文学方面,而对于其《春秋》学则关注较少。从其现存的《春秋》学着作来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春秋》学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研究其《春秋》学不仅对于《春秋》经传研究、先秦礼学研究多有裨益,亦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其人、其学、其文。宋代的社会危机与《春秋》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北宋前中期,由于“冗兵、冗官”、外族侵扰、道德沦丧、经学因袭旧制等原因,使得这一时期的《春秋》学呈现出“不惑传注、创发新意”的特点,思想上则表现为突出“尊王攘夷”。北宋后期及南宋前期,由于党争以及金兵入侵,这一时期的《春秋》学在突出“攘夷”和“复仇”的同时,更积极倡导政治变革,虽有部分学者游离于时代之外,但总体上呈现出“牵合时政,借经淑世”的特点。宋代的这些社会危机又是《春秋》成为有宋一代之显学的根本原因。叶梦得《春秋》学与宋代的时代背景及其人生经历皆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人生中有很长时间都隐居于湖州乌程卞山石林,在此期间,其创作了《岩下放言》以及《春秋谳》、《春秋考》、《春秋传》,从《岩下放言》的记载来看,其隐居期间的述作皆是完全从学术而非社会的角度出发的,这就使其在认定《春秋》性质时,在认为《春秋》是经的同时,不否认史的作用。但是,叶氏毕竟也是一个有经世致用抱负的传统文人,故其《春秋》学虽多能跳脱时代藩篱,但从细微处观察,仍能体察其“尊王攘夷”和“复仇”的时代气息。此外,据叶梦得《春秋考》自序及其自述之《春秋》叁书阅读顺序来看,大致可推测其叁书的成书时间。叶梦得治《春秋》,最为关注的便是礼制,因此其叁书对“五等爵称论”以及“雩礼”和“天子丧葬礼”都进行过一番考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这套体系既体现了叶氏的《春秋》礼学思想,又贯穿于其解经的始终,是叶氏《春秋》学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具体来讲,其“五等爵称论”分为四个方面;其对“雩礼”的看法分为五个方面;其对“天子丧葬礼”的看法则分为十个方面。除探讨礼制之外,叶氏还对“叁传注”(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范宁《春秋榖梁传集解》)进行了批驳。其对叁家之批驳,多能直击要害,以正叁家之失,虽有时说法亦非为确证,但其前后牵合,言之有理,自成一家,对后世研习《春秋》经传者大有裨益。叶氏《春秋》叁书具有较大的价值。首先,一方面确实广征博引,多援引古代典籍解经,故多“语有本原”。但同时,有时又不免妄以己意解经,因此就显得证据不足,从而呈现出“澜翻过甚”的弊端。好在叶氏解《春秋》,“语有本原”的占据多数,瑕不掩瑜。其次,叶梦得《春秋》学与其文学相互影响,其解经时的注重史实与为文时的以例服人一脉相承,同时其文学又多以《春秋》时事为题材,又常常呈现出功业思想和英雄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叶梦得论文参考文献

[1].李矜君.云门宗与叶梦得诗学理论[D].暨南大学.2018

[2].张悦.叶梦得《春秋》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8

[3].宋华.叶梦得“极目亭”词时、地小考——兼与陶然先生商榷[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4].张晶.叶梦得诗论的美学蕴含[J].河南社会科学.2017

[5].周雪琦.叶梦得许昌诗社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7

[6].潘殊闲.苏轼的经子之学与叶梦得的追慕之趣[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7].张纯道.贺新郎·读《江山多娇》赠大钧,步韵叶梦得[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

[8].冒鑫鑫.浅论叶梦得词词风的演变[J].名作欣赏.2016

[9].晏建怀.叶梦得的器识[J].钟山风雨.2016

[10].夏东锋.论叶梦得笔记的文学特点[J].名作欣赏.2016

论文知识图

婚俗中的荷包、香袋、搭链苏州刺绣研究...叶梦得所涉云门诸僧谱系图二叶梦龙的《风满楼叶梦得-周邦彦《玉楼春》词意急就章(局部) 章草书清钞书盈簏端砚--图1

标签:;  ;  ;  ;  ;  ;  ;  

叶梦得论文_李矜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