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他者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主体性,主体,共同体,人工智能,人机,古镇,师生。
他者性论文文献综述
常国富,陶庆[1](2019)在《人类学视阈下他者性嵌入公共管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他者和自我是相对立的,他者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公共管理者自身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选择能力。对于公共管理中来说,它所面对的他者,可能是有形的,比如被管理者,也可能是无形的,比如制度、习惯以及伦理道德。在公共管理中,他者肯定是公共管理者进行自我反思的起点,这是毋庸置疑的。公共管理是为他者服务的,但只有管理者解决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为他者服务。本文的视角就是以公共管理者自身出了问题为出发点,借助他者性去分析当下管理者的状况。管理者要对自我进行解剖,解决自身的困惑,从而使社会向着理想状态发展。(本文来源于《国际公关》期刊2019年10期)
邹应贵,王锋[2](2019)在《教育人工智能:寻求他者性的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教育人工智能日渐显露,在人工智能参与的教育教学中,人工智能引发的价值关联与伦理关系的基本模式不是简单的"人—机"之间的二元关系,而是"控制者(C)—智能体[A(D)]—一般使用者(U)"之间的复合关系。人工智能是主导者和施加者,学习者是承受者和受动者,也意味着机器成为主导者而学习者主体性地位缺失。他者性理论正好消解了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中的"唯我性",避免根基于新技术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成为人类的主宰,使得教育人工智能中学习者即"他者"成为受益者。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人工智能,需要寻求他者性的统一,需要教师参与,技术让利于学习者和学习者对教育人工智能的理解与宽容。(本文来源于《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唐隽菁[3](2019)在《从“我—你”走向他者性——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观念的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他者,不单单有利于我们认识自我,更重要的是,主动承认他者有利于我们从具有唯我性的个人主体转向具有他者性的共生主体。自第八次课程改革起,品德课堂教学就一直强调"我—你"的关系。教材中的内容也在体现着"我—你"关系,例如:"有多少人为了我……",告诉学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公共汽车上",让学生分辨公共场所的文明或不文明行为;"怎样与人相处",让学生懂得与人相处要将心比心。"我—你"关系,对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会产生哪些影响?我们进行了实践。(本文来源于《中国德育》期刊2019年16期)
赵唱,薛勇民[4](2019)在《公民生态道德养成逻辑理念:从主体性、他者性到主体间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以来,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历经了叁种变化,相应地,公民生态道德养成也经历了叁个彼此勾连的逻辑阶段:自启蒙运动之后,人类对自身"主体性"的过分追捧使得"人为中心"理念成为诠释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理念,国家与公民围绕这一理念形成了不同的道德规范条例以及具体执行模式;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重以及越治越乱的现实情状,人类开始重估自身价值,一些学者通过确立"他者"在交往过程中的优先性而赋予了自然以核心地位,由此,国家与公民形成了与此理念相应的"生态乌托邦"式的道德规范条例以及具体执行模式;而在以"主体间性"为特征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理论阶段,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则需要通过教育、训练和反省等方式来增强,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王亚坤[5](2019)在《试论幸福的主体性——由《幸福的他者性与为了幸福的教育》引发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幸福的体验必须由主体来承担,主体的需要是主体行动的最根本动力,感受幸福的水平可以为主体所掌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幸福观体现了幸福的主体性;古希腊时期形成的感性主义幸福观、理性主义幸福观以及功利主义幸福观都体现了幸福的主体性;中国古代的儒家幸福观也体现了幸福的主体性;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幸福观体现了幸福的主观性。(本文来源于《教育观察》期刊2019年17期)
洪灏源[6](2019)在《旅游场域下李庄古镇的“他者性”建构与展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的案例地李庄古镇,位于四川省宜宾市近郊的长江南岸,坐拥“江导岷山,流通楚泽,峰排桂岭,秀流仙源”的自然景观,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镇”,距今已有1470多年的建置史。李庄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曾在抗日战争期间与重庆、成都、昆明并称为抗战大后方的“四大文化中心”。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李庄古镇因其秀美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为了旅游者们前来休闲探秘的旅游目的地,并成为了四川旅游与中国抗战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本文以“旅游场域视角下'他者性'的建构与展演”为研究主线,在厘清李庄古镇的历史发展脉络与特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对“场域”理论与“他者性”理论进行梳理与归纳,探讨在旅游场域下李庄古镇所拥有的“他者性”是如何被建构,而李庄古镇的居民与旅游从业者又是如何对李庄古镇被建构出的具有旅游特点的“他者性”进行展演从而获取相应的收益。最后,基于对李庄古镇“他者性”的建构与展演方式与过程的个案分析,本文对旅游场域下李庄古镇的“他者性”建构与展演的基本逻辑进行归纳与总结。本文认为:李庄古镇“他者性”的建构是来自于旅游者们在李庄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镜像体验。旅游者们对李庄古镇与李庄居民的想象与凝视使得旅游者们收获到了与其惯常生活环境所截然不同的体验。这种充满着“异质”特性的体验就像是一面镜子,不仅让旅游者们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的方式,也让旅游者们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产生了反思。而就李庄古镇“他者性”的展演来看,由于旅游元素的介入,促使着李庄古镇居民们发现了获取经济利益的机会。因此,在旅游的场域下,古镇居民们与旅游从业者们借助旅游者们所建构出的“他者性”要素,一方面对自身的行为与生活方式进行包装与演绎,另一方面则对古镇的空间进行着充满“他者性”色彩的改造,从而使李庄古镇逐渐被旅游场域中的权力关系所覆盖并侵蚀。(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罗丰[7](2019)在《关注“他者性”:当代中小学生应有的交往理念》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别于"主体性"哲学对同一性的回归,"他者性"哲学强调他者独特的他性,尊重他者的独特利益。中小学生在交往中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他者性"的缺失,即个体对他者生命的忽视,在对他者的关怀中期待他者给予同等或者更多的回馈,视他者对自己的尊重为尊重他人的重要前提条件。"他者性"的哲学理念承认自我与他人利益的非同一性、交往价值的非对称性、个体能主动关注他人的利益需求。教师在分析社会冲突时,应该从"他者性"视角出发,通过培养能理性关注他人的"他性"的学生,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构,实现教育的社会价值。(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王世靓,王伯承[8](2019)在《他者性视角下互嵌空间建构的阻滞因素及其消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国家治理方略层面来说,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路向之一是积极建构互嵌空间,其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互嵌空间拥有地理、交往和精神叁维属性和自身的建构机理,对应于他者性视角下的认知、互动与意识叁层面。互嵌空间建构的阻滞因素包括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同理心的缺位、互信沟通不足与生存共识匮乏,亦即他我关系尚未达到"善意的他者"和"合作的他者"状态,其消解路径为:共享理念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培育、共生理念下理性沟通的规范促成、共在理念下德性教育的呼唤重提,这亦顺应了当下我国着力打造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赵灯峰,王习胜[9](2019)在《他者性: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伦理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先后在主体性、主体间性到他者性等不同范式之间进行转换。主体性范式运用主体性原则,主体在交往过程中取得支配性地位,但却表现为对象化与自我中心化倾向;主体间性试图以民主、参与等实现主体间的视阈融合,在认识和实践上实现了教与学的进步,却仍未跳出"唯我论"的窠臼。而至勒维纳斯的他者性转向,他者绝对的差异性、非同一性、非对称性等特征使同一性哲学得以解构,依"他者"审视"自我",自我成为为他性的责任主体,从而确保教育交往中他者的他性。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伦理转向的前提是叁个"不能借口",以保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导性、党性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有效性,以期取得理想的育人效果。(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肖晗予[10](2018)在《他者性理论视阈下的师生共同体重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大学共同体发展遭遇新的困境,应寻求新的理论视角去重新审视师生关系的处理。跳出"主体性"及"主体间性"从自我出发去映射他人,强调付出需等价回报的功利主义互动理念,以"他者性"的视域来重唤为"他人"奉献的师德伦理。从教师自身责任角度出发,通过师生间情感准备、知行互动,最终达成精神缔结,努力为探索师生共同体良性发展做出有益尝试。(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他者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教育人工智能日渐显露,在人工智能参与的教育教学中,人工智能引发的价值关联与伦理关系的基本模式不是简单的"人—机"之间的二元关系,而是"控制者(C)—智能体[A(D)]—一般使用者(U)"之间的复合关系。人工智能是主导者和施加者,学习者是承受者和受动者,也意味着机器成为主导者而学习者主体性地位缺失。他者性理论正好消解了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中的"唯我性",避免根基于新技术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成为人类的主宰,使得教育人工智能中学习者即"他者"成为受益者。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人工智能,需要寻求他者性的统一,需要教师参与,技术让利于学习者和学习者对教育人工智能的理解与宽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他者性论文参考文献
[1].常国富,陶庆.人类学视阈下他者性嵌入公共管理的研究[J].国际公关.2019
[2].邹应贵,王锋.教育人工智能:寻求他者性的统一[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9
[3].唐隽菁.从“我—你”走向他者性——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观念的转变[J].中国德育.2019
[4].赵唱,薛勇民.公民生态道德养成逻辑理念:从主体性、他者性到主体间性[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5].王亚坤.试论幸福的主体性——由《幸福的他者性与为了幸福的教育》引发的思考[J].教育观察.2019
[6].洪灏源.旅游场域下李庄古镇的“他者性”建构与展演[D].华中师范大学.2019
[7].罗丰.关注“他者性”:当代中小学生应有的交往理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
[8].王世靓,王伯承.他者性视角下互嵌空间建构的阻滞因素及其消解[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9].赵灯峰,王习胜.他者性: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伦理转向[J].广西社会科学.2019
[10].肖晗予.他者性理论视阈下的师生共同体重构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