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包膜论文-田彬,许斌,李木森

金属包膜论文-田彬,许斌,李木森

导读:本文包含了金属包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造金刚石,金属包膜,界面,余氏理论

金属包膜论文文献综述

田彬,许斌,李木森[1](2009)在《人造金刚石/金属包膜界面差异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利用过渡族金属触媒合成金刚石单晶时,金刚石单晶表面的金属包膜在不同的生长界面上呈现不同形貌花样,揭示其本质对研究金刚石单晶的合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金属包膜不同界面间在形貌、成分、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性出发,阐述了近年来人造金刚石单晶生长机理的研究现状,同时又提及余氏理论和程氏理论在金属包膜界面研究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许斌,高洪吉,马红霞[2](2007)在《高温高压下石墨-Ni_(70)Mn_(25)Co_5体系中金刚石单晶合成工艺参数对金属包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研究了高温高压下金刚石单晶合成工艺参数对石墨-Ni70Mn25Co5体系中金属包膜组织形貌和成分的影响。结果发现:合成压力和合成温度都合适时,金属包膜中基本无条状石墨,而且包膜中间都存在网状物,包膜中存在着明显的碳、镍和锰的成分起伏;此时合成时间对包膜的形貌影响不明显;而合成压力为5.1GPa的包膜中存在大量条状石墨,包膜中间无网状物。分析认为,网状物为溶入了锰、钴的镍基γ固溶体,该固溶体是高温高压合成过程中促使金刚石转变的催化相。(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高洪吉[3](2007)在《合成工艺对触媒和金属包膜的影响及金刚石/包膜界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温高压下人工合成金刚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诸多工艺参数有关。其主要工艺参数有:合成压力、合成温度、保温和保压时间。在合成过程中,只有优选合成工艺参数,达到最佳匹配状态,才能获得优质金刚石单晶。而国内外对不同压力、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下合成金刚石单晶的研究较少,对金刚石单晶合成后触媒及金属包膜与合成工艺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本质规律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正确的认识,对金刚石/金属包膜界面研究也较少。鉴于此,本文主要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EMPA)、透射电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现代分析和表征手段,系统研究了不同合成工艺下镍基和铁基触媒合成金刚石时形成的金属包膜以及合成后触媒的组织形貌、成分分布及金刚石/金属包膜界面处的形貌和相结构。探讨了触媒和金属包膜在金刚石单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探讨了高温高压金刚石单晶的合成机理。对不同合成工艺下的镍基触媒和金属包膜的研究表明,合成后触媒熔体内石墨以两种形态存在:蠕虫状石墨和球状石墨。合成压力较小时,球状石墨主要存在于触媒片的中央部分,而蠕虫状石墨主要存在于靠近石墨片的触媒片两侧。随着合成压力的增大,合成时间的增长,触媒熔体中球状石墨增多,蠕虫状石墨减少,球状石墨“吞噬”了周围的蠕虫状石墨而再结晶长大。当合成压力和合成温度合适时,只要达到一定时间(9min)后,镍基金属包膜中基本无蠕虫状石墨,而且包膜中间都存在网状突起物,包膜中存在明显的碳、镍和锰的成分起伏。而合成压力不合适时包膜中存在大量蠕虫状石墨,包膜中间无网状突起物,镍和锰元素基本呈均匀分布,而且合成时间对金属包膜组织形貌的影响不明显。该网状突起物为溶入了锰、钴和碳的镍基γ固溶体,只是由于其中镍、锰、钴和碳含量的不同而引起该固溶体与基体形貌存在差异。该固溶体是高温高压合成过程中促使碳转变为金刚石的催化相。对不同合成工艺下的铁基触媒和金属包膜的研究表明,合成后铁基触媒由Fe3C、(Fe,Ni)23C6、γ-(Fe,Ni)以及石墨四个相组成。而触媒中初生Fe3C的形貌主要有两种:板条状和不规则团絮状。在金刚石合成效果好的试样中触媒组织中初生Fe3C是规则的条状,合成效果差的试样中触媒组织中的初生Fe3C分布杂乱而琐碎,而且有团絮状Fe3C出现。随着合成条件的不同,Fe3C表现出不同的生长行为,发生“小平面生长-非小平面生长”转变。随高温高压合成时间的增加,铁基金属包膜内条状Fe3C组织越来越少,金刚石生长好时,SEM下包膜内侧很少有条状Fe3C组织。这说明金刚石生长时间越长,一部分近程有序的Fe3C分解出具有类金刚石结构的碳原子集团,消耗了部分Fe3C,支持了“Fe3C分解出来的碳原子提供了金刚石生长所需要的碳原子”这一结论。TEM分析表明,金刚石单晶/镍基金属包膜界面包膜一侧由六方结构的Ni3C单晶、纳米级金刚石颗粒、γ-(Ni, Mn)固溶体以及Mn23C6组成,没有发现石墨结构的痕迹。金刚石单晶/铁基金属包膜界面包膜一侧由Fe3C,γ-(Fe,Ni)及纳米级颗粒(Fe,Ni)23C6组成,在金刚石单晶/包膜界面并没有发现石墨、无定形碳结构。这说明用镍基和铁基触媒合成金刚石时,金刚石的生长可能不是源于石墨结构的直接转变,而是来自于金刚石/金属包膜界面处碳化物的分解。AFM分析表明,镍基和铁基触媒合成金刚石时,金刚石单晶的(100)晶面为粗糙的颗粒状表面,其中有纳米级颗粒;而(111)晶面呈现出有台阶的平直表面。金属包膜表面形貌与所对应的金刚石晶面形貌相近,但它们并不互为负形,这并不是由简单的凝固关系产生的。高温高压下,当金刚石/包膜熔体界面层产生组分过冷时,金刚石晶面形貌与金刚石/包膜界面至包膜熔体的温度梯度有关。温度梯度越小,晶体生长速度越快,越易形成粗糙表面;否则,易形成平直表面。用镍基和铁基触媒合成金刚石时,本文支持了“金刚石单晶生长来自碳化物或中间络合物分解”这一论述,提供了有利的实验和理论分析证据,完善了高温高压金刚石合成机理。(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07-05-01)

李丽,许斌,李木森,李洪岩,宫建红[4](2006)在《人造金刚石单晶生长机理的金属包膜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利用触媒合金合成金刚石单晶过程中,包覆着金刚石单晶的金属薄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揭示其本质对解释金刚石合成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金属包膜的形貌、成份、组织结构以及余氏理论和程氏理论在金属包膜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阐述了人造金刚石生长机理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李洪岩[5](2006)在《金刚石单晶合成工艺与触媒和金属包膜的结构及高温高压热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温度和压力对人造金刚石单晶的合成起着重要作用,而国内外对不同时间、不同温度和不同压力下金刚石单晶的生长情况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主要利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拉曼光谱(Raman)和高分辨电镜(HRTEM)等现代分析和表征手段,系统研究了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和不同压力条件下铁基和镍基合金触媒合成金刚石形成的金属包膜以及合成后触媒的组织结构和成分分布,得出了铁基和镍基触媒合成金刚石单晶的相对优化工艺参数组合,分析了金刚石单晶的合成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温高压热力学的初步计算确认了人造金刚石单晶转变的碳源相,并从热力学角度探讨了金刚石单晶生长的“V”区域。 对采用不同工艺参数的合成块的金相分析表明:在使用两种触媒合成金刚石的过程中,成核时间均在终态压力P_3保压1min~2min时;铁基触媒合成金刚石单晶的相对优化工艺参数为t=12min,T=1623K,P_3=5.3GPa左右,而镍基触媒合成金刚石单晶的相对优化工艺参数为t=13min,T=1643K,P_3=5.5GPa左右。 对合成后的铁基和镍基触媒及其形成的金属包膜组织的对比研究表明:合成后的铁基触媒和包膜的金相组织由初生渗碳体和共晶莱氏体组织组成;合成后的镍基触媒的金相组织由球状和树枝状的γ固溶体与球状和板条状再结晶石墨组成,包膜则由γ固溶体和蠕虫状石墨组成。 对铁基金属包膜和镍基金属包膜的EPMA面扫描表明:在铁基金属包膜内铁元素的偏聚并不明显,但是镍元素在树枝状共晶组织内明显偏聚。在镍基金属包膜内钴元素基本呈均匀分布,但镍和锰元素明显发生了成分偏聚,包膜的中间偏内层出现高锰低镍现象,且不连续变化,这说明锰元素在镍基触媒合成金刚石单晶中起着重要作用。 金相、TEM观察和Raman分析证实,使用铁基含硼触媒合成的含硼金刚石仍在石墨与触媒的界面上生长,一般也呈六一八面体结构,但是晶(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6-04-10)

许斌,李木森,崔建军,宫建红,田清波[6](2006)在《金刚石单晶/镍基金属包膜界面的相结构和形貌》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透射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研究了高温高压合成金刚石过程中金刚石单晶/镍基金属包膜的界面结构和形貌。分析表明金刚石/金属包膜界面包膜一侧由Ni3C,Mn23C,γ(Ni,Mn)和纳米级金刚石颗粒组成,未发现石墨结构;金刚石晶面的AFM形貌与所对应的包膜表面形貌相近,但又不互为负形;金刚石(100)晶面为细小的颗粒状表面,而(111)晶面呈现出有台阶的平直表面。结果表明金刚石的生长不是源于石墨结构的直接转变。在高温高压下,金刚石/包膜界面至包膜熔体的温度梯度差异导致了金刚石晶面形貌的不同。(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王美,李木森,宫建红[7](2005)在《含硼金刚石的金属包膜成分及其物相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铁基触媒加入硼铁的方法,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了含硼金刚石。利用电子探针(EPM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两种检测手段,分析了含硼金刚石金属包膜的微观组织结构、化学组成成分、各组成成分的物相及其可能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金属包膜的成分及其物相由正交立方结构的(Fe,N i)3C、面心立方的γ-(Fe,N i)、面心立方的Fe23(C,B)6及少量的FeB、N i3B组成,这些成份主要来源于原材料,其含量在高温压过程中是瞬间变化的。(本文来源于《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期刊2005年05期)

杨雪峰,宁桂玲,常玉芬,甘志宏,王莉[8](2005)在《金属氧化物纳米包覆技术在发光粉体及包膜涂层材料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以金属醇盐等金属化合物为前驱物的纳米包覆技术,研究了该技术在制备发光粉体、包膜涂层(包括催化涂层、消光涂层、防护涂层与光子晶体等)材料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使用该技术能制得颗粒松散的长余辉或荧光发光粉体,颗粒尺寸可根据需要在10μ-100μ范围内控制,发光性能与传统法比较改善显着,而生产成本降低30-40%;利用该技术制备的包膜涂层,具有包膜工艺简单、包膜均匀等特点,易形成核-壳结构。包膜厚度在纳米级范围内控制。(本文来源于《首届国际(西安)涂料、涂装、表面工程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一分册 涂料)》期刊2005-05-01)

许斌,李木森,李士同,项东,牛玉超[9](2004)在《铁基触媒合成金刚石形成的金属包膜成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电子探针 (EPMA)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研究了包围金刚石单晶的铁基金属包膜和触媒的成分分布。结果表明 ,在金刚石生长过程中 ,接近金刚石单晶的包膜内层中的碳含量是变化的 ,但均高于接近金刚石的触媒层。然而 ,与包围金刚石单晶的触媒表面相比 ,包膜表面碳含量低、铁含量高。分析认为 ,高温高压下 ,金刚石生长的碳源主要来自于包膜 ,但碳并非均匀地在包膜熔体内层向金刚石扩散。结合前期研究发现的“包膜内层无石墨和无定形碳结构”的事实分析 ,金刚石生长所需的碳极有可能来源于包膜内层铁碳化物的瞬间分解 ,结果导致包膜表面瞬间碳含量低、铁含量高(本文来源于《硅酸盐学报》期刊2004年08期)

许斌,项东,高尚,邢士波[10](2004)在《金刚石合成时形成的镍基金属包膜和溶媒的组织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金刚石合成时形成的镍基金属包膜和溶媒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与包膜相比,溶媒合金内含有块状的未溶石墨和较多的球状再结晶石墨。包膜与溶媒的相结构均由溶入了锰、钴的镍基γ固溶体和石墨组成。包膜内没有发现金刚石结构的事实说明,金刚石单晶不是在高温高压下的包膜内熔体内完成转变的。高温高压下使包膜熔体内的碳转变为金刚石的催化相是γ固溶体。(本文来源于《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期刊2004年01期)

金属包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研究了高温高压下金刚石单晶合成工艺参数对石墨-Ni70Mn25Co5体系中金属包膜组织形貌和成分的影响。结果发现:合成压力和合成温度都合适时,金属包膜中基本无条状石墨,而且包膜中间都存在网状物,包膜中存在着明显的碳、镍和锰的成分起伏;此时合成时间对包膜的形貌影响不明显;而合成压力为5.1GPa的包膜中存在大量条状石墨,包膜中间无网状物。分析认为,网状物为溶入了锰、钴的镍基γ固溶体,该固溶体是高温高压合成过程中促使金刚石转变的催化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属包膜论文参考文献

[1].田彬,许斌,李木森.人造金刚石/金属包膜界面差异性研究进展[J].人工晶体学报.2009

[2].许斌,高洪吉,马红霞.高温高压下石墨-Ni_(70)Mn_(25)Co_5体系中金刚石单晶合成工艺参数对金属包膜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07

[3].高洪吉.合成工艺对触媒和金属包膜的影响及金刚石/包膜界面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07

[4].李丽,许斌,李木森,李洪岩,宫建红.人造金刚石单晶生长机理的金属包膜研究进展[J].人工晶体学报.2006

[5].李洪岩.金刚石单晶合成工艺与触媒和金属包膜的结构及高温高压热力学[D].山东大学.2006

[6].许斌,李木森,崔建军,宫建红,田清波.金刚石单晶/镍基金属包膜界面的相结构和形貌[J].硅酸盐学报.2006

[7].王美,李木森,宫建红.含硼金刚石的金属包膜成分及其物相的研究[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5

[8].杨雪峰,宁桂玲,常玉芬,甘志宏,王莉.金属氧化物纳米包覆技术在发光粉体及包膜涂层材料中的应用[C].首届国际(西安)涂料、涂装、表面工程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一分册涂料).2005

[9].许斌,李木森,李士同,项东,牛玉超.铁基触媒合成金刚石形成的金属包膜成分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2004

[10].许斌,项东,高尚,邢士波.金刚石合成时形成的镍基金属包膜和溶媒的组织结构[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4

标签:;  ;  ;  ;  

金属包膜论文-田彬,许斌,李木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