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分化论文_朱霁晖,张昌泉,范晓磊,顾铭洪,刘巧泉

导读:本文包含了变异分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性状,昌都,根肿病,黄萎病,基因,地理,形态学。

变异分化论文文献综述

朱霁晖,张昌泉,范晓磊,顾铭洪,刘巧泉[1](2019)在《水稻Wx基因的等位变异及其遗传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水稻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主食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水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其食味蒸煮品质成为消费者追求的重要方面。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分布非常广泛,0%~30%的直链淀粉含量分布,对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Waxy(Wx)基因是水稻中的重要功能基因,其控制了稻米中的直链淀粉合成,决定了直链淀粉含量。研究发现,Wx基因保守位点的等位变异造成了其功能改变,从而导致其控制合成直链淀粉含量的能力发生改变,最终造成了稻米当中丰富的直链淀粉含量分布。目前,已发现的自然突变Wx等位基因包含Wx~(lv),Wx~a,Wx~b,Wx~(in),Wx~(mp),Wx~(op),wx等,这些重要的Wx等位基因来自于长期的水稻栽培驯化过程中的自然突变与人工选择。【材料与方法】由本课题组搜集并完成测序的具有Wx基因的全序列材料共426份,其中400份为常规栽培稻样品,26份为野生稻样品。此外,共541份具有部分Wx基因序列的野生稻用于进一步分析研究,其中95份由本课题组搜集并分析,446份来自于数据库。【结果与分析】通过对Wx基因全序列分析,发现其等位变异位点主要存在于Intron1-1,Exon4-53,Exon4-77,Exon6-62以及Exon10-115等保守碱基处。此外,这些等位基因的各个突变位点,具有明显的亚群与地域集中分布的现象。首先,通过对所有野生稻保守突变位点的分析,发现Wx~(lv)的保守位点与野生稻保守突变位点表现完全一致,而其他等位基因的保守位点与野生稻均表现差异,因此猜测Wx~(lv)可能与野生稻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其次,通过对Wx基因全序列多样性以及Tajima’D的分析,发现Wx~(lv)等位基因群组多样性丰富且未经过明显的选择,而其他等位基因群组则的多样性则表现并不丰富并且Tajima’D结果显示存在选择的痕迹。再次,通过邻近法进化树分析,发现Wx各个等位基因组有明显的分组差异现象,其中Wx~a与Wx~(op)表现为一组,Wx~b,Wx~(in),Wx~(mp)以及wx则表现为另一组,然而,Wx~(lv)分散于其他等位基因组别当中,表明Wx~(lv)组存在分离现象并且与其他Wx等位基因组均有近亲缘关系。因此,根据基因全序列,进一步分析了Wx~(lv)的变异类型,从而将其分为Wx~(lv)I-IV四个不同的组别。最后,通过等位基因组间距离分析,研究各等位基因组之间的亲缘关系,发现Wx~(lv)与野生稻距离最近,而其他各个等位基因,则分别与Wx~(lv)I-IV表现为近亲缘关系。【结论】Wx~(lv)是来自于野生稻的最早Wx等位基因,在自然突变的过程中,野生稻的Wx~(lv)发生内含子序列的变化,产生Wx~(lv)不同组别。在不同的Wx~(lv)组别中,Wx基因重要保守位点发生自然突变,通过人工选择,等位突变得以保存于不同口味喜好的人群与地域。(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张守科,方林鑫,刘亚宁,王毅,张威[2](2019)在《茶籽象ATP合成酶基因在不同海拔选择压力下的遗传分化及结构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不同地区茶籽象线粒体ATP合成酶基因遗传分化及结构变异,研究环境压力尤其是海拔对茶籽象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关系的影响,探讨ATP合成酶基因在适应环境压力中碱基及氨基酸序列结构变化规律,为茶籽象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不同地理海拔油茶产区的茶籽象种群,设计ATP合成酶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取ATP基因,基于ATP基因应用相关分析软件分析碱基序列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关系,分析氨基酸序列结构差异及氨基酸使用频率。【结果】获得32个单倍型(NCBI:MH560360—MH560391),其中存在5个共享单倍型,包含个体数2~36不等;茶籽象各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化无明显规律(核酸多样性π为0.000 86~0.048 03),茶籽象种群扩张不明显(Tajima’s D<0,P> 0.05; Fu’s Fs> 0);依据地理海拔,茶籽象种群可显着聚为低海拔和高海拔2个分支,2个分支间受到显着的环境正选择(选择系数:高海拔ω=1.65,低海拔ω=2.26,LRT P<0.001),分化明显(F_(st)=0.374,P<0.001);低海拔分支ATP8编码解氨基酸序列(36个保守位点)较高海拔分支(27个保守位点)更为保守,且高海拔分支酸性氨基酸使用率较高,这可能与昆虫为适应高海拔而增加蛋白稳定性、提高氧结合效率以及氧化呼吸效率有关。【结论】茶籽象种群ATP合成酶基因分化程度不高,但存在对海拔明显的适应性进化。(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马懿磊[3](2019)在《黄牛IGF1R基因遗传变异及其对成肌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影响肉牛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肌肉的生长发育,它一直都是遗传改良研究的关键。然而肌肉发育的分子基础薄弱束缚了黄牛的分子育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基因在免疫调节,肌肉和骨骼生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是研究肌肉发育的重要候选因子。因此,本研究以基于PCR分型的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中国黄牛IGF1R基因InDel和CNV的多态性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干扰技术、CCK-8、EdU、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等技术研究了IGF1R基因对牛肌肉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分子机制。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黄牛IGF1R基因InDel位点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研究本研究以秦川牛、晋南牛、夏南牛和南阳牛共计537头母牛为研究对象筛选到InDel位点,利用PCR的方法对其分型后结合黄牛生长性状分析发现,四种黄牛品种均表现II、ID和DD叁种基因型;在晋南牛和南阳牛中,InDel多态性与部分生长性状显着相关(P<0.05)。2.IGF1R基因CNV在四个黄牛群体中的分布及与表型的关联性本研究以秦川牛、晋南牛、夏南牛和南阳牛共计422头母牛为研究对象检测了IGF1R基因相对拷贝数的分布,在晋南牛、秦川牛和南阳牛中分布较离散。在晋南牛、秦川牛和南阳牛中,CNV多态性与部分生长性状显着相关(P<0.05);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牛CNV区域与人类基因组CNV高度相似,并且存在大量转录因子、DNA酶I超敏感位点和高水平的组蛋白乙酰化。3.IGF1R基因促进牛肌细胞增殖和分化利用RT-qPCR试验发现IGF1R基因在胎牛、成年牛时期肌肉表达量存在显着差异。利用CCK-8、EdU和流式细胞技术试验,发现干扰IGF1R基因可使细胞增殖活性减弱。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试验,发现干扰IGF1R基因可使PCNA和CyclinE1的表达量显着下降,说明干扰IGF1R基因能够抑制肌细胞增殖;干扰IGF1R基因,能使MYOD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下降,证明干扰IGF1R基因能够抑制肌细胞分化。综上可知,IGF1R基因能够促进肌细胞增殖和分化。本研究揭示了IGF1R基因对黄牛生长发育的影响,为中国黄牛良种保存和肉牛遗传改良提供新的分子标记。(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贲海燕,曲红云,高苇,张军民,张雪岩[4](2019)在《东北地区茄子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与ISSR遗传变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东北地区茄子黄萎病菌的遗传变异,从东北地区4个省49个县(市)的茄子主产区采集黄萎病菌株,从中分离、鉴定并选取80个单孢菌株,对其培养特性、致病力和ISSR(Inter-simple sequencerepeat)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菌株培养性状研究表明,在PDA培养基上存在4种不同的培养类型,其中菌核型菌株最多,占供试菌株的56.25%,菌丝型菌株最少,仅占供试菌株的7.5%。通过鉴别寄主接种试验,对供试菌株进行致病力分化测定,明确了东北地区茄子主产区存在黄萎病菌强(Ⅰ型)、中(Ⅱ型)、弱(Ⅲ型)3种致病力类型,分别占供试菌株的26.25%,31.25%和42.50%。特异性引物PCR检测结果显示,在供试菌株中落叶型菌株占31.25%,以中、强致病力菌株为主;非落叶型菌株为68.75%,多为弱致病力类型菌株。ISSR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茄子黄萎病菌的遗传分化较小,并且遗传分化与地理来源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高莹莹,张梅,赵坤,董正中,余小林[5](2018)在《芸薹根肿菌致病性变异及生理小种分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in)侵染引起的世界性土传病害。防治该病一要加大抗性品种筛选力度;更要进一步明确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加强根肿病的早期检测与鉴定,为开展根肿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研究依据与技术支撑。通过比较不同接种方法的发病情况,研究室内接种的适宜方法,利用正交试验探讨接种最优发病体系;以收集到的130多份芸薹属蔬菜品种为材料,通过插入法进行抗病性鉴定,筛选抗病品种;通过光学显微镜鉴定和PCR检测的方法检测根肿组织中存在的根肿菌,并利用ECD系统鉴定了7个不同地区的芸薹根肿菌生理小种,分析了不同生理小种ITS序列的差异。试验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比较了3种接种方法对易感植株发病程度的影响,发病程度为插入法>蘸根法>注射法,病情指数依次递减。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接种浓度是影响发病的关键因素。用采自浙江省江山市白菜、上海青浦区白菜、浙江省温州市榨菜和浙江温岭甘蓝4个种植区的带菌土样对收集到的130多个芸薹属蔬菜品种进行抗病性筛选,结果显示,温岭和上海的病原菌致病性强。除了温州地区白菜类的病原菌致病性较弱外,其他3个地区都较强;对于芥菜类寄主,4个地区病原菌的致病性较强;对甘蓝类寄主,4个地区病原菌之间以及不同品种间存差异极显着。不同寄主品种对同一菌源或不同菌源的抗性反应差异显着。本研究中共筛选获得具有广谱性的高抗甘蓝品种‘雪剑四号’和‘271’。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和PCR检测等手段验证了根瘤组织中的确存在有根肿菌,同时,利用欧洲根肿病鉴别系统(ECD)对采自上述7个不同十字花科蔬菜种植区的芸薹根肿菌进行了生理小种的鉴定,结果显示,火烧坪地区的生理小种为ECD17/31/31,温岭地区的生理小种为ECD17/15/15,青浦区生理小种为ECD16/0/5,利川地区的生理小种为ECD16/4/0,西藏林芝根肿菌生理小种为ECD16/0/0,湖北省双河镇和浙江省温州根肿菌的生理小种类型同为ECD16/0/0。最后,利用已开发的3对针对根肿菌rDNA的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结果与NCBI数据库中的芸薹根肿菌rDNA序列信息进行比对,结果显示,1RF和2RF(18SF-18SR)引物可用于芸薹根肿菌的早期快速检测。同时,基于序列结果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芸薹根肿菌的聚类结果具有一定的地源特性,华东地区、长江流域以及西南地区的生理小种大致能分在一个亚组,其中,温州生理小种较为特别,需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0-17)

李真[6](2018)在《花臭蛙正模分类归属及湖北宜昌花臭蛙复合体的形态变异和遗传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1892年法国生物学家Boettger依据采自湖北宜昌高家堰的1号雄性标本(SMF6241)建立新种花臭蛙(Rana schmackeri),由于缺少对正模标本的完整的形态描述和图片展示,一直以来花臭蛙的鉴别特征和形态描述均依据的是非地模产地的标本。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模式产地的花臭蛙可能是包含了3个物种的复合体(species complex),因此花臭蛙正模标本的属于花臭蛙复合体中的哪个物种?模式产地花臭蛙在形态和遗传上发生了哪些变异分化?这些问题对修订花臭蛙复合体内已知物种的名称、隐存种的命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花臭蛙地模标本的补充描述能够进一步完善花臭蛙作为一个有效种的基本信息,对确定复合体内物种的鉴别特征及隐存种的发现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本研究基于湖北宜昌高家堰地区(30°39.154’N;110°56.665’E)模式产地3种花臭蛙复合体共149号形态标本(花臭蛙36雄27雌、合江臭蛙35雄23雌、O.sp.为23雄5雌)和96号分子材料(花臭蛙52号,合江臭蛙21号,O.sp.为23号),利用形态标本进行形态学比较、典型判别分析、方差分析及协方差分析,基于线粒体12S、16S rRNA基因标记和10个微卫星位点对96号花臭蛙复合体的分子材料进行遗传距离计算、系统发生关系和遗传结构分析,以揭示高家堰地区花臭蛙复合体的形态变异和遗传分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1)模式产地花臭蛙复合体3个物种在方差分析中雌性个体在各项形态量度上均极显着大于雄性个体(P<0.01);经头体长矫正后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叁者在头宽、鼻眼距、鼻间距、眼间距、眼前角距、胫长、胫宽、跗足长、内跖突长9个指标显示出差异。其中头宽、鼻间距、眼间距、眼前角距均只有花臭蛙显示出雌性小于雄性,合江臭蛙和O.sp.均无显着差异,表明花臭蛙的雄性个体相较于合江臭蛙和O.sp.头部相对较宽;在胫长、胫宽两个指标上花臭蛙表现出胫长相对较大,区别于合江臭蛙和O.sp.的胫宽较大。合江臭蛙在鼻眼距、跗足长区别于花臭蛙、O.sp.,O.sp.在内跖突长区别于另两者。(2)典型判别分析结果支持将湖北宜昌的花臭蛙复合体分为3个类群,雄性、雌性的正判率分别为96.8%和100%;将花臭蛙正模标本放入判别模型中,其所在位置距花臭蛙、O.sp.、及合江臭蛙群组重心马氏平方距离分别为15.622、29.592和93.150。(3)系统发生关系显示湖北宜昌的花臭蛙复合体的明显分为3个支系(A支、C支和D支),各主要支系节点均获得较高的支持度(后验概率0.83~1),叁个支系间遗传距离为3.7%~6.7%,支系内均为0.01%。(4)基于微卫星位点的Structure聚类分析显示出湖北宜昌花臭蛙复合体的遗传结构显着分为3个类群(Cluster 1、Cluster 2和Cluster 3),且各类群间基因交流水平极低。结论:(1)花臭蛙正模标本(SMF6241)与花臭蛙O.schmackeri为同一物种。(2)高家堰地区的花臭蛙复合体包括3个物种,即花臭蛙(O.schmackeri)、合江臭蛙(O.hejiangensis)2个已知种和1个隐存种(O.sp.)。(3)湖北宜昌的花臭蛙(O.schmackeri)、合江臭蛙(O.hejiangensis)和隐存种(O.sp.)在性二型性机制上存在显着的差异,表明叁者在面对自然选择压力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形式的适应机制。(4)湖北宜昌同域分布的花臭蛙复合体的3个物种间遗传结构差异显着,种群间几乎没有基因流。(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张敏莹,徐东坡,方弟安,周彦锋,刘凯[7](2018)在《秀丽白虾3个地理种群mtDNA 16S rRNA基因序列变异及遗传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秀丽白虾Exopalaemon modestus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采用PCR产物纯化测序的方法,分别测定了太湖、鄱阳湖和兴凯湖3个种群共计129个秀丽白虾样品的mtDNA 16S rRNA基因序列。结果表明:在486 bp序列中,检测到10个变异位点,占所测序列的2.06%;共发现8种单倍型,其中太湖种群5种,鄱阳湖种群4种,兴凯湖种群1种;单倍型Ⅰ为太湖和鄱阳湖种群共有,单倍型Ⅳ为鄱阳湖和兴凯湖种群共有,3个种群未有共享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691 00和0.002 46,遗传多样性较低;AMOVA分析显示,3个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为29.58%,种群内的遗传变异为70.42%,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95 8,基因流(Nm)为0.595 2,3个种群间遗传分化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本研究结果可为秀利白虾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大连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刘秋成[8](2018)在《斑腿泛树蛙鸣声地理变异及遗传分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分布有4个泛树蛙属Polypedates物种,由于它们在形态、繁殖模式和生活方式上都很相似,历史上其分类和分布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鸣声是无尾两栖类个体间进行交流的有效方式,繁殖期鸣叫行为对物种识别和性选择发挥着重要作用。鸣声信号差异对个体间的信息交流造成不同程度隔离障碍,直接影响种内个体间或配偶间的识别,限制了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加剧种群间遗传差异,长时间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很可能导致物种分化和亚种的形成。而基因漂变也是影响鸣声变异的驱动力之一,不同地区种群间的遗传差异致使发声系统发育不同,从而导致鸣声产生差异。因此,本研究对海南岛泛树蛙属物种的分类、鸣声特征、鸣声地理变异及其形成机制进行研究。以期明确海南岛泛树蛙属物种的分类,揭示可能存在的鸣声地理变异及影响因素,为无尾两栖类鸣声研究提供基础资料。采用录音机和指向性话筒,在野外录制和分析了昌江、陵水、海口、乐东、临高、琼中、叁亚、屯昌、万宁、文昌和五指山共11个地理种群鸣声。结果发现种群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共性体现在所有种群的鸣声都有3种结构基本相同的音节。海南岛斑腿泛树蛙的鸣声在不同种群中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异,总共划分为3个方言区,主要体现在鸣声结构和鸣声类型,以及音节时长、脉冲数、脉冲时长、主频、音节数、音节间隔和鸣声时长的显着性差异。这一结果表明了斑腿泛树蛙存在鸣声地理变异,进一步证明了鸣声地理变异对分布广泛的动物来说是普遍存在的。以陵水吊罗山种群为例,分析18只雄性斑腿泛树蛙自然状态下的鸣声。发现该蛙鸣声具有叁种音节:音节A、B和C,音节A具有单一脉冲,音节B具有多个清晰脉冲,音节C具有明显的谐波。音节A的时长为26.08±3.78 ms(n=187),主频为1281.23±315.23 Hz(n=168),音节B的时长为124.16±26.06 ms(n=148),主频为1134.94±353.94 Hz(n=148),且具有6.54±1.07个脉冲,音节C的时长为30.15±4.23 ms(n=73),主频为1963.64±110.35 Hz(n=67)。雄蛙能够用这叁种音节的组合发出简单鸣声和复杂鸣声。利用线粒体12S/16S rRNA基因作为分子标记,我们将海南岛38个样本与P.leucomystax复合体已知序列(每个物种选择5个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分成五个支系,海南所有样本只分布在两个支系上,分别是斑腿泛树蛙和无声囊泛树蛙P.mutus,从而验证了P.leucomystax复合体中海南仅存在2个物种,明确了海南泛树蛙属物种的分类。利用线粒体ND1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海南岛斑腿泛树蛙进行遗传分化研究。结果分为2个不同的支系,出现了一定的遗传分化,但遗传分化的程度不是很高,两支系种群间在地理上没有严格的分布格局,种群间共享单倍型数达到了45.2%,意味着斑腿泛树蛙种群间的基因交流频繁。通过对斑腿泛树蛙方言分界线与基于线粒体DNA标记的遗传差异划分的分界线比较发现其分布格局并不一致,这一研究结果推测该物种种群鸣声变异与其遗传距离不是简单平行演化。(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钟燕,余岩,谢登峰,谢川,何兴金[9](2018)在《梭沙韭和昌都韭的遗传变异和生态位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葱属(Allium L.)的两个近缘类群,梭沙韭(Allium forrestii Diels)和昌都韭(A.changduense J.M.Xu.)共16个居群232个个体,基于3个叶绿体基因片段序列(atp IatpH、trn L-trn F和ndh C-trn V)进行遗传变异和生态位分化研究。野外调查发现,两物种分布间断,生境有明显的差异;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梭沙韭和昌都韭既没有共享单倍型,也不存在明显基因流,支持两个种是独立进化的观点;生态位分析显示,梭沙韭和昌都韭的最适生态位基本重迭,只有温度季节性变化和最冷季平均温度差别较大。推测,剧烈的温度变化和较低的冬季均温以及高度特异性的生境可能是昌都韭与梭沙韭分化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刘廷利,惠慧,阚家亮,卢轩宇,花晟[10](2017)在《新疆北部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致病型、致病性分化及ISSR遗传变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当前新疆北部棉区黄萎病菌菌系变异和致病力分析情况。【方法】从新疆北部植棉区获得17个棉花黄萎病菌单孢菌系,对其培养特性、致病型、致病力以及ISSR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供试17个菌株全部为菌核型,其中落叶型菌系(Defoliating type,D型)有13个,占76.5%;非落叶型菌系(Non-defoliating type,ND型)有4个,占23.5%;D型平均病指(58.72)略高于ND型平均病指(52.7)。在泗棉3号上D型平均病指高于ND型,而在奥3503上D型平均致病力低于ND型。供试菌株按强、中、弱叁个致病力类型划分,分别占94.12%、5.88%和0%。ISSR遗传分化与致病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大部分的D型和ND型处于各自不同分支。研究结果还发现,同一地块分离的菌株xj13-3(1)、xj13-3(2)和xj13-3(3)虽同为D型,但ISSR标记可将3个菌株分到不同的亚群上。【结论】试验结果表明了新疆北部棉花黄萎病菌遗传变异关系的复杂性。(本文来源于《棉花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变异分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基于不同地区茶籽象线粒体ATP合成酶基因遗传分化及结构变异,研究环境压力尤其是海拔对茶籽象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关系的影响,探讨ATP合成酶基因在适应环境压力中碱基及氨基酸序列结构变化规律,为茶籽象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不同地理海拔油茶产区的茶籽象种群,设计ATP合成酶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取ATP基因,基于ATP基因应用相关分析软件分析碱基序列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关系,分析氨基酸序列结构差异及氨基酸使用频率。【结果】获得32个单倍型(NCBI:MH560360—MH560391),其中存在5个共享单倍型,包含个体数2~36不等;茶籽象各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化无明显规律(核酸多样性π为0.000 86~0.048 03),茶籽象种群扩张不明显(Tajima’s D<0,P> 0.05; Fu’s Fs> 0);依据地理海拔,茶籽象种群可显着聚为低海拔和高海拔2个分支,2个分支间受到显着的环境正选择(选择系数:高海拔ω=1.65,低海拔ω=2.26,LRT P<0.001),分化明显(F_(st)=0.374,P<0.001);低海拔分支ATP8编码解氨基酸序列(36个保守位点)较高海拔分支(27个保守位点)更为保守,且高海拔分支酸性氨基酸使用率较高,这可能与昆虫为适应高海拔而增加蛋白稳定性、提高氧结合效率以及氧化呼吸效率有关。【结论】茶籽象种群ATP合成酶基因分化程度不高,但存在对海拔明显的适应性进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变异分化论文参考文献

[1].朱霁晖,张昌泉,范晓磊,顾铭洪,刘巧泉.水稻Wx基因的等位变异及其遗传分化[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2].张守科,方林鑫,刘亚宁,王毅,张威.茶籽象ATP合成酶基因在不同海拔选择压力下的遗传分化及结构变异[J].林业科学.2019

[3].马懿磊.黄牛IGF1R基因遗传变异及其对成肌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4].贲海燕,曲红云,高苇,张军民,张雪岩.东北地区茄子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与ISSR遗传变异分析[J].园艺学报.2019

[5].高莹莹,张梅,赵坤,董正中,余小林.芸薹根肿菌致病性变异及生理小种分化的研究[C].中国园艺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6].李真.花臭蛙正模分类归属及湖北宜昌花臭蛙复合体的形态变异和遗传分化[D].河南师范大学.2018

[7].张敏莹,徐东坡,方弟安,周彦锋,刘凯.秀丽白虾3个地理种群mtDNA16SrRNA基因序列变异及遗传分化[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8

[8].刘秋成.斑腿泛树蛙鸣声地理变异及遗传分化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8

[9].钟燕,余岩,谢登峰,谢川,何兴金.梭沙韭和昌都韭的遗传变异和生态位分化[J].生态学杂志.2018

[10].刘廷利,惠慧,阚家亮,卢轩宇,花晟.新疆北部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致病型、致病性分化及ISSR遗传变异研究[J].棉花学报.2017

论文知识图

初高中生物教材衔接主题的难度折线图继代培养对500 mg·L-1秋水仙素水溶液...基于岩陀及其近缘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聚...初高中生物教材难度的梯度值折线图克隆选择原理影响图2影响植株再生和诱变频率因素的分析...

标签:;  ;  ;  ;  ;  ;  ;  

变异分化论文_朱霁晖,张昌泉,范晓磊,顾铭洪,刘巧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